说明文之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初一语文第10讲教案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第十讲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新初一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120分钟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生动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2.过程与方法:(1)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能力的提升。
(2)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使得文章增加一些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对说明文中的关键语句正确理解、判断和阐释。
教学难点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明确十大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掌握说明方法判断的依据与答题格式。
2、记叙文的语言通常表现为生动性,那么说明语言呢?参阅五年级上册《鲸》。
仔细体会相关字词的意思,初步感知语言的特点。
二、知识讲解考点1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考点2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一些副词、连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其他限制性短语等词和短语上,语言强调准确、明白、简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事物之间的联系。
而表示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常见有: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等。
常见题型有如下:1.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不能。
○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生动性
参考答案:光临是敬辞,用来称呼客人的到来,(1分)将台风拟人化,生动形 象地表现出台风暴雨的到来可以缓解旱情,(1分)表现出人们对它的欢迎态 度。(1分)
参考答案:不能删去。因为“一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植物 利用的空间之广.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 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语言的准确性:
2. ……词能否换成……词,为什么? 答题方式: 1. 表态:不能替换; 2. 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 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 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 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特点
B、仔细辨析同义词语: 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
2.准确性是前提,在准确的前提下也可以生动。 1.表达方式多样,运用了两到三种以上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原理 等。 2.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辅助说明事物的特点或原理。
语言的特点
3.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等其它资料来丰富,补充说明的内容。 4.使用大量的修饰性的词语,使文章和语言更丰富、生动、具体。 5.说明方法的多样、灵活也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考察语言的生动性(表达效果): 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是科技文章的必考内容。
考题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的作用。 常见题型:阅读文章某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解释词义+指出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
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性:
例:“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 “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如下:
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清晰、严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夸大、不缩小、不模糊。
2.简洁性:说明文语言要求简洁明了,不冗余、不啰嗦,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3.通俗性:说明文语言要通俗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
4.生动性:说明文语言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1.把握说明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把握其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3.理解关键词句: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需要认真理解。
4.概括中心思想: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需要认真概括。
5.注意文意和文题:文意和文题是说明文的灵魂,需要注意其内涵和外延是否准确、一致。
6.结合语境答题:说明文的题目往往结合语境设置,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7.运用逻辑推理:说明文中有些题目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解答,需要认真分析语境和选项。
8.注意细节和修饰语:说明文中的细节和修饰语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真实意思和作者的意图,需要注意。
9.关注图表和数据:说明文中常常配有图表和数据,这些信息也是答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10.积累知识和经验:说明文阅读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说明文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要更好地体现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准确性:使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事实和信息,避免模糊、含混或错误的表述。
2. 简明性:保持语言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叙述,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要点。
3. 逻辑性: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语言,使文章的结构清晰、有条理,便于读者理解。
4. 具体性:使用具体的实例、数据和细节来支持说明的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5. 客观性:保持客观的态度,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的影响,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说明。
6. 通俗易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艰涩的词汇,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7. 避免使用模糊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含混或不确定的语言,如“也许”、“可能”等。
8. 校对和审核:在完成写作后,进行仔细的校对和审核,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通过以上几点,你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如何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答题模式:①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启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②这体现的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解析。
(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⑴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是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答:“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模式:①不能。
②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展示。
(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⑴旅人桥可能..的石拱桥了。
..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答:①不能。
②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
“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
“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①不能。
②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高分阅读】四年级阅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含答案)部编版
阅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凡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的文字表述,都要求准确无误。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
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大多数”等,讲究语言的严谨性。
例1:(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中国石拱桥》“在当时可算是”起限制作用,表明赵州桥的大拱只是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而不是有史以来最长的石拱,语言讲究分寸,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例2: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
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准确,有时需要一些生动形象的描述,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
例1: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重新焕发生机。
“光临”是敬辞,用来称呼客人的到来,将台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台风暴雨的到来可以缓解旱情,表现出人们对它的欢迎态度。
例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石拱桥像虹”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桥洞的形状,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大致可以想象得到石拱桥的外观。
综上所述,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谨,但又不失生动趣味。
语言准确性常见题型一、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或生动性的词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题思路: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句:A、找有准确数据的词句B、找有概数的词句(大约、左右、至少、最多、大概)C、找限制性词语(大多、可能、也许、目前)2、结合原句,具体指出该词的作用。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因此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无误。
概括性:议论文需要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终极目的,语言表达需要高度简练和概括,以理服人。
鲜明性: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等都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论证性:议论文的论证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生动性: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可以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吗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
议论文的语言通常更加抽象和概括,需要准确无误地表达观点和论证过程。
同时,议论文的语言通常具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需要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相比之下,说明文的语言则更加具体和详细,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知识。
说明文通常采用客观、中立的语气,避免使用主观臆断和修辞手法,而是通过列举事实、数据、案例等具体信息来解释和阐述事物。
总之,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如何判断议论文论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来源可靠:论据的来源应该是权威、可靠、专业的机构或人士,如学术期刊、政府报告、专家访谈等。
如果论据来源不可靠,那么论据的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
数据完整:论据中引用的数据应该是完整、全面的,包括必要的样本信息、数据来源和时间等。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1、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表达了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
〔试说说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表达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表达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答:【答案】"在当时〞在时间上进展了限定,只说明了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表达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答题模式讲解:1不能。
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假设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加点词〕表达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展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假设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表达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1不能;2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说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假设删去,就说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表达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 所以,我们看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还是要抓住根本的一条, 即客观地、确切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言简意赅,让人 一看就懂。
• 通俗 就是说明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语言表 达上要质朴无华,晓畅明白。
• 生动 是指在对事物进行说明时可借助一些修辞方 法,将客观事物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
• 有时看似模糊的语言,实则反映了事物的客观存在,也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 例句:“原来草地的温度比一般水泥的温度要低十几度”,
• 句中为什么“十几度”不写成具体确切的度数呢?
• 那是因为草地、水泥地的温度本身还受到环境、气候等外界因 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所以不可能是一个恒定的确数。
三、赏一赏 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但有时为了更好地 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者为了更好地阐述事理,往往采用描写、抒情、 议论等表达方式。就拿说明文中的描写性语言来说,同学们在欣 赏描写性语言的同时,还要结合说明文的体裁特征,考虑其对于 介绍事物特征或者阐述事理的作用。例如:从题目来看《巍巍中 山陵》不仅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而且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巍巍。为了突出这一特征,作者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的 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如:“蓝色的天幕下,山腰苍翠的林海与 山巅紫红色的巉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 自然的图画。”我们可以想见苍翠的林海、紫红的巉岩、蔚蓝的 天幕……这些景物浓郁的色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描写不 仅充分调动了读者的视觉,使人感受到中山陵周围的环境,同时 对中山陵“巍巍”的形象也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说明文之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学生版)
1.准确选用同义词(近义词),使语言丰富,避免重复,准确表达复杂的事物。
2.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
3.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还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词语,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
5.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说明文中,有时使用表意精确的词语,有时使用表意模糊的语言,要根据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而定。有些事物本身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事物人们的认识暂时有限,如果太肯定,显得武断,运用模糊语言反而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识程度。
考点/易错点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如果注重语言上的生动活泼性,讲究语言上的趣味性,就会克服说明文容易产生的枯燥、死板的弱点。说明文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文章内容表达上的形象性、可感性和文学色彩,使读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体验,受到美的陶冶,还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增知益智。
——《美丽港城的标志性公园——渔港公园》
答: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阅读下面文本,回答文后问题。
DNA证据也可以伪造
(1)在调查刑事犯罪时,DNA证据都被视为“如山铁证”,被普遍用于证明嫌疑犯是否涉嫌犯罪以及释放被错误定罪的无辜者。可是,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包含DNA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都可以伪造,DNA证据并不完全可靠。
②很多种子,比如生菜和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在黑暗中发芽。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并不急手生产叶绿素,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疯长。直到接触到光亮,它才不再长长,而是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旨在向读者传达客观事实、知识和信息的文体。
在说明文的创作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们相互补充,共同为读者呈现清晰、易懂且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基石。
准确的语言能够确保所传递的信息真实、可靠、无误导。
这意味着在词汇的选择、数据的引用、概念的解释以及描述的精确性上都要做到一丝不苟。
首先,准确的词汇运用是关键。
例如,在描述物体的大小时,使用“大约”“左右”等词汇能够表明数据并非绝对精确,但也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避免了误导读者。
而对于一些科学概念或专业术语,必须使用其准确的定义和名称,不能随意替换或创造新的词汇,以免产生混淆。
比如,在介绍生物学中的细胞结构时,“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功能,不能用模糊或错误的词汇来替代。
其次,数据的引用要精确。
如果文中涉及到数字、比例、统计结果等数据,必须确保其来源可靠,并准确无误地呈现给读者。
例如,在介绍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时,不能随意捏造或夸大数字,而应该依据权威的医学研究报告给出确切的数据。
再者,概念的解释要清晰明确。
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要用简单易懂且准确的语言进行阐述,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比如,解释“光合作用”这个概念时,要清晰地说明其发生的条件、过程和产物,让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此外,描述的精确性也不容忽视。
在描述事物的特征、性质、变化等方面,要做到细致入微,不遗漏关键信息。
比如,介绍一款电子产品的性能时,要详细说明其处理器型号、内存容量、屏幕分辨率等重要参数。
然而,仅仅具备准确性还不够,为了使说明文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生动性也是不可或缺的。
生动的语言能够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方法多种多样。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空中”,将月亮比喻成银盘,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形状和亮度。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用,表程度,是“略微”的意思,表明中
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略微狭窄些;(3)“很”
表程度,是“非常”的意思。换成“很”
就表明两者在宽度上相差非常大,不符合
实际情况。(4)“略”一词的运用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精选ppt
10
题型三——xx词语有何作用?
示例: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 征”这句话中 “往往 ” 有何作用?
说明文阅读复习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精选ppt
1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周密科学,准确性 是说明语言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1) 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推测、频率、数量 等有关修饰限制词语要准确无误,如“基 本”、“大约”、“比较”、“一般”、 “极个别”、“主要”等表示修饰限制的词 语;
(2)注意约数和确数。无论使用的是约数 还是确数,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精选ppt
8
题型二——xx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 明理由。
示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 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略” 能否换成“很”,为什么?
(1)表态(2) 先定性:起修饰限制
作用,表……(何种类型);再释词:
答题思路:是……的意思;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
体作用;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答题思路:
1. 找概数、精确数据、限制性词语、表资料来源词语
2. 定性,释词,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或作用(准 确地说明了…)
3. xx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
密性。
精选ppt
12
题型四——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的角度 分析句子。
示例:试从“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种” 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 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种类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和拟人法这12种。
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拟人法、做假设。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作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说明文的特点有哪些
说明文的特点有哪些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下面是关于说明文的特点是什么的内容,欢迎阅读!说明文的特点一、简洁性。
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准确性。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三、科学性。
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四、严密性。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五、条理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六、逻辑性。
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七、趣味性。
元大鹰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拓展:说明文的常识性知识说明文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
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答题公式
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答题公式
以下是 6 条主题为“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答题公式,以及相应的例子(内容为原创,放心使用):
1. 准确性呢,你看就是词语要精准表达哦!比如《中国石拱桥》中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这“像虹”用得多么准确又形象呀!
2. 科学性呀,意味着得符合客观事实嘛!像介绍某种科学现象时,一定得是有理有据的呀。
就像说“地球绕着太阳转”,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哟!
3. 简洁性哦,就是别啰嗦,简洁明了地说明嘛!《看云识天气》里简单几句就把不同云的特点说清楚了,多干脆呀!
4. 生动性嘞,加上些生动的描述会更吸引人哟!像说“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哎呀,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不是吗?
5. 严密性嘛,前后得呼应,不能有漏洞呀!比如描述事物的因果关系时,得环环相扣呀,就如同精密的仪器一样,可不能出岔子啊!
6. 逻辑性咧,得有条理地说明呀!像介绍一个流程,得一步一步来,不能乱了顺序呀。
比如说做蛋糕的步骤,那得有序进行呀!
总之,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就是要准确、科学、简洁、生动、严密、有逻辑呀!这些特点都能让说明文更精彩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植物能识剐不同种类的光,但我们真能认为这是它们“看见”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研究一下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当光落在视网膜上时,视网膜上的感光分子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刺激了视觉神经,使之产生电脉冲。当电藤冲到达大脑后,我们的大脑灰细胞就会对视网膜的信号进行分析。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便会称之为“看见”了。植物也有感光分子,专家们称之为光敏素和隐色素,它们使绿色的生物拥有极其细腻和多样的感光性能。在我们的眼睛觉得漆黑的地方,藻类、苔藓和花革树木却能对光的刺激做出反应,而且它们还能够感知波长,那是人的眼睛根本无法感知的。
答:
【答案】
不能去掉。“完全”表示“全部,毫无例外”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DNA证据有不可靠的可能”,去掉后,原句变成了“DNA证据不可靠”,表述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注意答题模式: 不能。 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⑤我们的视网膜上会产生周围物体的真正图像,供大脑分析利用,这个植物可做不到。它们既没有神经系统,也没有处于中心地位的大脑,它们意识不到自己所感觉到的东西。但它们的感光分子避布全身,如果受到刺激,这些分子就会通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文语言生动,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答:
【答案】
“疯长”为例分析:“疯长”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幼芽为接触到光亮而拼命向上生长的情形,非常生动形象。
(2)第一句:准确简明(简洁),第二、三句: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
【解析】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有气势,富有感染力。同是地,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也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
【巩固】
1.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3)研究人员指出,伪造DNA检测结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首先需要获取一个微小但真实的DNA样本,然后通过“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将微小的样本放入大量的DNA里。虽然通过一根头发或附有伪造DNA的饮料杯就可以在犯罪现场“嫁祸于人”,但是通过这种扩增技术伪造出来的血液或者唾液样本会更为可信。
(4)第二种方法则依赖于DNA分型,通常该分型被安置在一个法定的数据库里。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盗取DNA分型数据来伪造DNA样本。一般的数据库都是储存DNA中的13个片段来分辨信息来自哪一个人。而科学家通过复制每个片段上的一小段DNA信息,就可以另外组成一个庞大的DNA数据库,只需把各段DNA信息加以组合,就可以伪造出任意一人的DNA。据悉,只要收集425个不同的DNA片段,就足以组合成随便一个人的DNA信息。
5.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说明文中,有时使用表意精确的词语,有时使用表意模糊的语言,要根据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而定。有些事物本身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事物人们的认识暂时有限,如果太肯定,显得武断,运用模糊语言反而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识程度。
考点/易错点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如果注重语言上的生动活泼性,讲究语言上的趣味性,就会克服说明文容易产生的枯燥、死板的弱点。说明文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文章内容表达上的形象性、可感性和文学色彩,使读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体验,受到美的陶冶,还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增知益智。
(2)“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答题模式讲解: 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 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3】
【题干】请结合具体语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段语言的特色及其表达效果。
植物如何“看见”世界
①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窗台上的植物,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②很多种子,比如生菜和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在黑暗中发芽。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并不急手生产叶绿素,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疯长。直到接触到光亮,它才不再长长,而是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
【解析】
本题为分析语言的开放性试题。因为本文语言生动之处比比皆是,如“看见”世界、“不慌不忙”、“力求尽快超过竞争对手”、“疯长”、“感知邻居的存在“等等考生按试题中要求的举出一例并不难,可要求“加以说明”这就难倒了一些考生,其实只要分析这一例子生动在何处,表现了什么内容即可。
“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景区里面停泊着从湛江各处渔港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渔船,小的是仅能容两人的舢板,大的有几百吨的远洋拉网渔船。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依靠在观光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明月当空的夜晚游园,坐在船上,无论是小憩还是畅饮,都自然的会生发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赞叹。
【题干】
第三段中“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一句中的“有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答案】
不能删去。因为“有可能”艳红处是“也许,或者”的意思,如果删去,就变成肯定的意思,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解析】
注意按此类题目的答题模式来回答。评分标准:2分,判断1分,分析1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1.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为了把人们不易看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阐述清楚,采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说明,多用比喻、拟人、引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2.采用生动的描写。说明文中采用生动的语言去描写,可以把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介绍得非常生动形象。形象的语言使读者读来更轻松,更容易理解。
三、例题精析
(2)不能;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答题模式讲解: 不能。 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2】
【题干】
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
(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
【答案】
(1)“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1】
【题干】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
(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
【答案】
(1)不能;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5)DNA证据可以伪造,只是弗兰肯众多发现中的一个。美国法律分析家科恩对此表示,对于通过DNA检测来收集信息的警方和军方人员来说,这项研究成果是个“可怕的消息”。
【题干】
文章第(1)段“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包含DNA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都可伪造,DNA证据并不完全可靠”中加点(线)词语“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
——《美丽港城的标志性公园——渔港公园》
答:
【答案】
(1)从表达方式看:第③段运用了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前者如“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后者如“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
(2)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写实和想象结合、动静结合、比喻和拟人化的写法,修辞上还运用了排比、引用的手法,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如“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停靠在观光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
具体地说,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选用同义词(近义词),使语言丰富,避免重复,准确表达复杂的事物。
2.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
3.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还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词语,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