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竞争力
承接第四次产业转移、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浅析承接第四次产业转移、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自2011年1月起,中原经济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
中原经济应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背景,充分利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时机,逐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
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原经济建设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遵循客观规律,审时度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1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是中部崛起一个重要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中部崛起总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省份河南省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另外,中原经济区是全国的陆路交通中心,多条贯穿全国的公路和铁路大动脉在该区域纵横交叉形成交通枢纽,郑州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综合交通中心枢纽之一。
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继续发挥该区域的综合优势,巩固和提升中原经济区在中部地区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1.2对“三农”问题具有示范意义以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河南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耕作方式仍比较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任务艰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知名品牌少,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
建设中原经济区,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有利于为全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示范。
1.3发挥中原“腹地效应”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形成与沿海三大经济区遥相呼应的内陆四大经济区,强化内陆经济战略支撑,这些经济区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将不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
而居于中部的中原经济区更是能发挥“腹地效应”,形成全国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论提升中原经济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力的提升途径 , 以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 为 中原 经济 区建设 助力 。
二、 中原 经济 区 中小 企业 的地位及 现状
及 了所 有 的竞 争性 行 业 和领 域 , 特别 是 劳 动 密集 型 行业 和传 统 行业 。而 河 南 省 中小 企 业 除 了这 些 特
征, 还 有 自身的特 征及优 劣势 。 河 南省 中小企 业 发 展到 今 天 , 取得 的从 中小企 业在 中原经 济 区建设 中所 处 的重
要 地位 出发 , 分析其 发展 的优 劣势 , 论 述其核 心竞 争
( 二) 中原 经济 区 中小企 业发展 现状
我 国 中小 企业数 量众 多 , 发展 较快 , 且 多集 中在 工业行 业和批 发零售 业 , 经 营范 围十分广 泛 , 几 乎涉
作者简介 : 周黎滨 , 女, 河南南阳人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 学校经济师 。
一
、
引言
省 规模 以上工业 企业 9 8 . 9 %, 实 现 增加 值 2 8 6 7 . 8 9
随着 经济 改革 的 不 断深 入 , 中原经 济 区 建设 已 进 人 到关 键 时期 。关 于 中原经 济 区建设 许多 专家从 宏 观管 理 、 制 度建设 等方 面 已有论 述 , 但 是对 于在 中
绩, 不加 强 自身核 心竞 争能 力建 设 , 不 能顺 应社 会及 世界 经 济发展 的变 化 , 如 果 政 府 和 企 业 家不 能用 战 略 的眼 光来看 待这 些存 在 的问题 , 并 进行 深层 、 系统 的思 考 , 那 么即使 是小 问题 , 发展 到一 定程 度也 会 阻 碍 中小企 业今 后 的生存 和发 展 。所 以 , 明 确 中小 企 业 的现状 及优 劣 势 , 对 培养 它们 的核 心竞 争力 , 从而 使其 长 期繁荣 下 去 , 继续 为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和发 展 作 贡献 , 提供 更多 就 业 机 会 , 改 善人 民 生活 水 平 , 具 有举 足 轻重 的作 用 。 1 . 中原 经济 区 中小 企业 发展 的优 势 河 南有充 足 而廉 价 的劳 动 力 资 源 , 拥 有各 类 高 校 和研 究所 , 科技 力量 雄厚 , 有 丰 富的矿产 资 源和农 产 品资 源 , 这 些都 为 中小 企业 发 展 提 供 了坚 实 的物 质基 础 和生存 发 展条件 。河 南省 农业 综合 生产 能力 不 断提 高 , 农 村 经济全 面 发展 , 河 南 的 中小 企业 在创 造就 业 岗位 、 吸 纳就业 等方 面发 挥着 重要 作用 , 是多 数 县级 财政 的支 柱 。特 别 是 乡镇 企 业 的迅 速 发 展 , 推 动 了县域 经济 的 发展 和农 村 城 镇 化 进 程 , 河南 的 中小 企 业 已经成 为促进 农村 经济 发 展 的重 要力 量 。 2 0 0 3年年底 河 南 省 成 立 了河 南 省 中小 企 业 服
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竞争力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提升城市竞争力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吸引投资、促进创新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稳定的能源供应、完善的电信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都是吸引企业和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因此,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优化建设规划,确保城市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二、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和创业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城市应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制度,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基金等支持措施,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
此外,要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市场和大学、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三、提升人才培养和吸引力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城市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力的建设,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生态圈。
一方面,加大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城市的综合教育水平。
另一方面,制定灵活的人才政策,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到城市工作和生活。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的流动和交流,促进人才的创新合作和共享。
四、优化营商环境和法治体系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稳定的法治体系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
政府应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的执行,确保市场环境的公平和有序,增强企业的信心和投资的安全感。
此外,还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和激励,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五、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应充分挖掘和开发本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和节庆等,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笔谈(四篇):科技创新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
科技 创 新是 提 高产 业 核心 竞 争 力 的关键
谷 建 全
产业发展是 中原经济 区建设的重要依托。《 国 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 见》 出, “ 指 要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 ,走创新驱 动 发展道路” 。这就为 中原经济 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 向和道路。新世纪 以来 , 伴随着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 加快 , 河南产业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 , 但是 , 在新的发 展阶段和新的发展形势下, 河南产业结构 目前正处
产结构偏重。 目前河南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阶段 , 重
化 工工 业特 征 明显 , 工业 产值 上看 , 从 重化 工工业 产
围绕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大科技 问题 , 凝练
和实施 一批 具有 战 略性 、 瞻性 和 全 局性 的重 大 科 前
值 占整个工业产值 的比重一直在 6 %以上, 0 经济增
21 0 1年 1 月 1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r a f o gh u a e cJu lo n z o n Zh
第 6期 ( 总第 16期 ) 8
No . 2 1 v .0 l No 6 .
【 中原 经济 区建 设 专 题 】
学习 国 《 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
于 由低 层 次 向高度 化 升 级 的关 键 阶段 , 深 层 次分 从
显示等制造设备大部分需要进 口, 数控机床的软件 系统几乎全部依赖进 口; 处于起步 阶段的高新技术 产业以仿制技术和组装加工为主 , 处于价值链 的底 端, 尚未在工业发展 中发挥主导作用 ; 关键材料 自给 不足 , 河南虽然是材料工业大省 , 但产品主要集 中在 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领域 , 真正体现产业水平 的 功能材料等则受制于国外 , 河南化工企业众多 , 但大
集中力量,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竞争平台
术、 管理 、 人才等 要 素快 速 集 聚的跨 越 式 发展 阶段 ,
产业 转移 也进人 到大项 目转移 和产业集 群转移 的阶
段, 这些都要 求有竞 争 力 的 中心 城 市 和城市 群 作 为
承载 平 台。
济区 内的经 济联 系 , 来完 善 经济 区的功 能 。正如 长 三角经济 区有上海 , 三 角经 济 区有 深圳 、 珠 广州 , 环 渤 海经济 区有 北京 、 天津 一样 , 中原经 济 区 的构 建 ,
害 、 物 回收处理新 工艺 、 废弃 新技术 , 全面推进 能源 、 原材料 、 、 地等 资 源节 约工 作 , 高 资源 的利 用 水 土 提
和再利用 效率 。
调节与政府 推动相结 合 , 充分 发挥企业 的主体作 用 , 完 善法制建设 与政 策 措施 , 筹规 划 , 出重 点 , 统 突 合 力促进 工 业循 环 经 济 发 展 。三 是 大 力 发 展 环 保 产
的核 心增长极 , 成强有 力的 区域 竞争平 台 。 形 第 一 , 为经济 区建设 , 作 中原 经济 区需要 一个 核 心增长极作 为发展 引 擎来 引领 区域 发展 , 强 化经 来
另一方 面 , 当前 我 国经 济 发展 开始 进 入城 镇 化 为主 导、 城镇化 加快 发展 的阶段 , 国家把城镇 化作为 扩大 内需 的战 略重点 , 推进 城 镇化 作 为关 系 现代 化建 把 设全 局 的重 大 战略 , 城 市群 作 为 推进 城镇 化 的主 把 体形 态 。城市 和城市 群 , 史性 的推上 了前 台 ; 被历 再 者 , 过 3 年 的改革 开 放 , 经 O多 产业 发 展 已经 跨过 了
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区域带动作用分析
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区域带动作用分析摘要:构建中的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和中原地区发展的关键,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的连接纽带。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核心圈的郑州、开封、洛阳为视角,对三市的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提升郑汴洛城市综合实力,发挥区域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中原经济区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核心圈;郑汴洛;城市综合实力;区域带动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308-01中原地区处于我国中心地带,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延伸的战略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连接纽带,处于东西交会、南北贯通的核心地区,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原经济区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要形成发展的合力必须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引领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圈层。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上就指出,一个经济区总是有一些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把这个经济区组织起来。
因此,根据地理区位、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辐射能力等分析,郑州、开封、洛阳三市具备了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的条件,在未来经济区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带头作用。
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中的郑汴洛三市所具备的优势如下: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信息、资源、科技上具有区内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郑州也是陇海和京广经济带的交汇点、我国的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在经济发展上,2010年gdp位居全国城市第22位,在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中无论经济总量还是gdp均稳居第一,在中原经济区未来发展中将起到龙头作用。
洛阳是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010年gdp位居河南省第2位,中部六省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7位,gdp增速全国第6位。
洛阳不仅因其古都地位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带来巨额的旅游收入,而且工业基础雄厚,大中型骨于工业企业集中,为中原经济区中的工业大市,在我国工业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
试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竞合策略
势 的充分 发挥 。因此 , 区域 竞合 机 制 的构建 中, 在 政
各 区域 间的竞合看 , 都是在政府一定 的政治制 度及行 政制度控制 之下进行 的。在推动 本 区域 内 , 以及与其 他经济 区的经济和技术合作 中 , 府 的引 导和指导作 政
第1 3卷
第1 期
黄 河科 技 大 学 学报
J OURNAL OF HUANGHE &T S UNI VERS nY
21 0 1年 1月
Jn.01 a 2 l
V0. 3 No 1 J1 .
试 论加 快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的 区域 竞 合 策 略
宋 歌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 究所 , 河南 郑州 4 0 0 ) 50 2
5 5
竞 争。
业 、 化工业所 占比重偏 大 , 重 而先进 制造业 、 高新技 术 产业规模 相对 偏小 , 产业 集 中度 低 。因此 , 当务 之 急
当前, 全球经济发展已进人竞合时代, 区域间的 合作和联系越来越 紧密 , 区域合作 、 同城化 、 一体 化成
为各地优势互补共赢 、 现科学发展 的新路径 。竞合 实
并举, 方能共赢 。实践证 明 , 国导, 变为市场主导。也就是使区域内的企业成
为主动参与和推动 区域整合 的主力 , 只有这样 , 资金 、 技术和人才等 资 源 的高 效 配置才 有 可能实 现 。要 打
摘 要: 当前 , 于 区域 竞 争 日趋激 烈 , 由 中原 经 济 区的建 设 不仅 面 临 中部 其 他 区域 的挑 战 , 且 面 对 全 国乃 至 全 球 区域 经济 而
的新格局 。因此 , 必须采取有效的 区域竞合策略 , 从创新区域 竞合的体制、 制, 机 明确 区域竞合的 目标、 路径 , 以及推动 区域竞舍 的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举措
科技 圈向导
◇ 高教论述◇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举措
( 郑州大学商学院 赵夏爽 河南 郑 州 4 00 ) 5 0 1
【 要】 摘 基于中原经济 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的背景 , 为了加快构建 中原经济区, 本文深入研 究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战略定位和战略优
的商业文化 , 是商之 根。 一无二 的“ 独 根之势 ”将 中原文化浇铸得无 比 , 11 . 对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的特殊意义 建设 中原经济 区有 利于 中部 崛起总体 目标 的实现. 于“ 有利 三个 厚重而丰盈。 2 化优 势为强 势胜势 _ 3 基地一个枢纽” 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省份河南省是全 国第一 粮食
势, 最后提 出了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一系列战略举措 。我们要走 出一条不 以牺牲农业和粮食 ,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三化” 协调科 学发展 的路线。
【 关键词 】 中原经济 区; 家战略 ; 国 战略举措
中原崛起正当时 . 南发展乘东风 河南省发改委 2 1 年 1 河 0 1 月 2 6日宣布 , 国务院印发了《 全国主体功 能区规 划》 中明确提 出, , 其 中原 经济 区作为 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 志着“ 这标 中原经济 区” 建设 已 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为了推动全省上下进一 步的深入讨论 , 积极行 动 , 扎实推进 . 加快 构建 中原经济区 . 本文就中原经济区的战略 意义 、 战略优势 、 以及战略 举措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 究 , 为建设 中原经济区 、 中原崛起 、 振兴河南献上微薄之力
3关 于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举措 的思考 .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 必须坚持 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 . 为本 , 以人 统 筹兼顾 .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 一步推进改革 开放 . 力改善 进 着 民生 . 争取在今 后十年我 国发展 的重要战 略机 遇期 . 能使 中原 经济区 有个跨越式 的发展和进步 31 . 注重统筹和协调 中原经济区规划和建设从一开始 , 就要把平衡 发展 、 调发展 、 协 可 持续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 作为发展的一个指 导方 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绝不 以牺牲农业 和粮食为代价 . 这不仅是河南 发展的需要 . 且是国 而 家全局 的需要 3 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 . 2 河南有着制造业 、 采矿业等工业基础 , 丰富的矿产 、 有着 能源等 自 2建 设 中原 经 济 区 的 战 略优 势 . 然 资源 . 河南的工业发展 必须走新型工业 化和信息化道路 . 不单纯地 放眼全国 , 长三 角 、 珠三角双峰并 峙 ; 环渤 海地区 、 海西经 济区优 追求 数量 . 盲 目地上一些 低水 平的项 目. 足于提高工业企业 的产 不 立 效益和在 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势异禀 . 存中国经济 版图中虎踞龙盘 于河南 . 的独特优势是腾飞 品质量 、 对 它 的强劲翅膀 , 要推动 中原地 区发展 , 硬实力是基础 , 软实力是平 台 在 33 _发挥河南的农业优势 构 建中原经济区过程 中 . 实力和软实力缺一不可 硬 河南 的农业在全 国具有重要地位 . 地位举 足轻重 不以牺牲农业 和粮食为代价 . 应该有一个具体要求 . 那就是耕地面积不能减少 . 更为 21硬实 力一河南过得硬 . 就是要通过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推进 首先 , 河南是“ 中国之中” 承东启西 , 南贯 北。中原经济 区位于 重要 的 , , 连 我国东 、 西部三 大地 带的交界 , 巾、 也处于长 三角 、 环渤海地 区向 内陆 农业机械化 . 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不仅 会支撑河南的经济社会发 改善民生 。 稳定社会 , 支援全 国的建设 , 而且也是整个 中原经济 区 推进的要冲 . 交通优 势突出 . 国主要 的铁路 、 路干线和第二条亚欧 展 . 我 公 大陆桥都通贯其 中 , 具有承东启西 、 联南通北 的枢纽 作用。 中之势 , 发 展 的基 础 即 3 注重环保 、 . 4 生态 、 口、 人 资源 区位优势不可替代 河南 跨海河 、 黄河 、 淮河 、 长江 四大 流域 , 又处在华北 平原和江淮 其次 .00 7 . 2 1 年 月 河南人 口突破一亿 . 同时拥 有 30 00多万富余 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 所以 . 一方面要重视 和加强生态 劳动力 . 一个庞大的数 字曾经被 经济学 家们公认 为中 国劳动力市 地 区交汇地带 . 这样 一方 生态环境建设 ( 下转第 4 6页) 场的“ 蓄水池” 在东南沿海屡遭“ 用工荒 ”“ 口红利” ,人 时代 即将终结 环境建设 , 面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中原经济区跨行正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思路
区域行业技 术标准 , 推进 区域市 场秩序 的建立 , 探索 各类 资源
1促使企业成为技 术创 新的主体 。中原经济区企业研 发人 、 员数量少 , 研发经费少 , 发成果 少 , 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研 企业
【 要 】 中原 经 济 区创 新 体 系是 一 个跨 行政 区域 的 创 新 体 摘
系, 而行 政 壁 垒是 构 建 此 体 系 的特 殊 障碍 。 本 文 针 对 中原 经 济 区 的 实 际情 况 , 创 新 协 调 体 系 、 识 创 新 体 系 、 术 创 新 体 从 知 技
系、 新服务体 系、 新环境体 系等五个子体 系 , 层次 、 类 创 创 分 分 别 地 提 出了构 建 中原 经 济 区创 新 体 系的 总 体 思路 。
作的基本原 则 , 就科研 、 技术和 人才的合作 与交流的 相关问题
科研基地 、 共同承担科研任务 、 与多种形式的人 员交流 , 鼓励有 条件的科研机构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人才等。借鉴欧美发达国 家 的经验 , 逐步将一部分高水 平的科研院所并人名牌大学或委
托 名牌大学管理 , 以发挥大学 的学科综合 优势 , 力发展交叉 大 学科 , 占领 国际科学前沿 。推进行业共性技术体系的建设 , 整合
、
建 立 中原 经 济 区 创新 协 调 体 系
1 、建立政府层 面的协调 机制。由各地区科技行政部 门牵 头, 筹建 中原经 济区创新协 调委 员会 , 作为 区域创新 体系 的组 织机构。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中原经济 区科技合作与发展整
体规划 , 中原 经济区各 地区利益关 系 , 各地 区创新 资 协调 推动 源的整合和利用 。 每年定期在中原经 济区各地市轮流举行供科 技主管部 门负责 人参加 的联席会议 , 平等 、 坚持 互信 、 沟通 、 合
建设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思考
中国经贸导刊○责任编辑○张振建设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思考文苗洁摘要:构建中原经济区是立足长远、着眼全局的重要规划,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结合中原经济区的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提出了五项战略任务,对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战略任务谋划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拓展和深化,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①。
2011年初,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把中原经济区加快建成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坚持走“三化”协调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珠三角、长三角还是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普遍是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的,因而出现了耕地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问题。
中原经济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三农”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原经济区的责任所在;作为内陆地区开放开发、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基地,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是中原崛起的必由之路。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显然不能再走牺牲粮食和农业的老路,必须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实现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形成以城带乡、以农兴工、以工促农、产城融合的新格局。
一是要破除阻碍农村、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包括健全对农业的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等。
二是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
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市场和行政社会管理,积极探索通过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加快“三化”协调的新途径。
三是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原经济区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青年与社会
中原经济 区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杜 轶 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郑州大学 西亚斯 国际 学院 ,河 南 郑州 4 5 1 1 5 0)
【 摘 要】 工业企业是 经济发展 的基本动 力 ,各城 市区域 工业企业协调发展是 实现 中原经 济区协调 和均衡发展的基本要 求。 因此 ,文章认 为 中原 经济区工业企业竞争 力提 升的 着力点 包括 实现 中原 经济 区金融一体化 、加 速 中原经济 区工业 集聚以
( 一 ) 积 极 创 造 条 件 建设 中原 经 济 区金 融 中心 选 择郑州作为 中原经济 区金融 中心 ,将 大大促进中原经
济 区金融一体化 。由于金融 中心建设要建立在 中原经济区经 济发展 的基 础之 上 ,因此 ,中原经济 区金融 中心建设 必须结 合 中原经济 区工业企业发展特点 。只有这样建立 起来的区域 金融 中心不仅 能够推动 中原经济 区建设 , 加 速金 融业集聚发 展 ,同时将 大大缓解 中原经济 区各城市 工业 企业竞争力 的差 异程度 ,集 聚金融资源 ,形成集 聚效应 ,规模 效应 ,有效降 低工业企业 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 ,促进 加快中原经济区工业
企业竞争力 的快 速提 升。 在现有 中原经济 区既有 的金融组织和制度条件 ,政府应
级政府应积极推进产业创新政策 , 鼓励关联度 高 、 带动 胜强 、 发 展前 景好 、具有 比较优势 的工业企业集聚 ,尤其是要针对 工 业企 业集聚的过程 中出现 的关键技术 ,激励工业企业技术 合 作联 盟的建立 ,打造新工业集群 园区,提升 中原经济 区技 术 水平 ,提高 中原经济 区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 中原经济 区工业 企业技术合作 园区建设 的过程 中,发挥政府 的主导作 用 ,发挥市 场 的基础性 作用 。但 必须保持 各方 自愿 的原则 , 而不是所谓 的 “ 拉拉配 ” ,完善技术合作联盟 自我运行机制 , 催 生提升 中原经济 区工业企业竞争力合 力的内生 机制 ,发 挥 技术合作联盟 的示范 、辐射作用 ,扩大中原 经济 区工业企业 开放 、合作范 围,积极培育一批新 型工业集 聚基 地。积极 发 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 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 ,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
要 : 章 分 析 了中 原 经 济 区 内 2 个 城 市 的综 合 竞 争 力 状 况 , 探 讨 提 升 城 市 竞 争 力 的 对 策 ; 建 了 1 文 9 并 构 9个 指 标 的 城 市 竞 争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用 因子 分 析 法 对 城 市 竞 争 力 进行 分 析 , 将 2 运 并 9个 城 市 划 分 为 强 竞 争 力 、 般 竞 争 力 和 弱 竞 争 力 3种 类 型 , 分 一 并
第 9卷 第 1 0期
21 0 1年 1 O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社
J u n lo o t we tAg iut r lUn v r iy So i lS i n e Ed to ) o r a fS u h s rc lu a i e st ( ca ce c ii n
经济 又好又 快发ຫໍສະໝຸດ 展 的新 的增 长板 块 。 而 经济 区发 展 的关 键 是 经 济 区 内城 市 竞 争 力 的提
升 。2 1 0 1年 3月 1 7日公 布 的《 民经 济 和社 会 发 国
展 第 十二个 五年 规 划纲 要 》 确提 出重 点 推 进 中原 明
二、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目前 国内外学术 界关 于城 市竞 争力 的研究 文献 不 断涌 现 , 这些 研 究 文献 大 多 是 把城 市 竞 争 力 归结 到 区域 竞争力 的 范 围进 行研究 和 探讨 。郝 寿义 和安 虎森认 为 , 市竞 争 力 是指 一 个 城 市 在 国 内外 市 场 城 上与其 他城 市相 比所具 有 的 自身 创造 财富 和推动 地 区、 国家或世 界 创 造 更 多社 会 财 富 的 能力 。倪 鹏 飞认 为城市 竞争 力 主要 是 指一个 城市 在竞 争和发 展
知识产权战略助力区域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提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战略总734期第三十六期2020年12月知识产权战略助力区域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提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武守辉武创举吴林浩魏守博(黄河交通学院,河南焦作454950)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科技创新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显化,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产业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在国家层面上,今天的高端智能制造已经不是纯技术上的竞争,更是国际竞争及博弈的重要砝码。
在区域层面上,区域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而且高技术产业发展在区域发展上具有很大的辐射及带动作用。
知识产权战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提升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区域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区域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立足知识产权区域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现状,为中原知识产权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智能制造;中原经济区;竞争力中图分类号:G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36-00022-041引言中原经济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内陆首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2年批准建设以来,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的指导思想,成为现阶段知识产权工作的首要目标,也是中原经济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特别是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唯一全覆盖的省份,在知识产权战略建设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逐年成指数级增长,在全国省份GDP 排名中长期处于第五的位置,但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人均GDP 依然很低,在“十四五”即将到来之际,根据2035年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要求,中原经济区将继续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的指导思想,运用知识产权支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发展路径,收稿日期:2020-10-15作者简介:武守辉(1986—),男,硕士,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材料先进连接技术;武创举(1986—),男,硕士,研究方向:专利管理与产学研融合。
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构想及政策需求
培 育 中原 经 济 区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战 略 构 想 及 政 策 需 求
业 , 过 加 大 资 金 投 入 和 政 省 委 托 培 养 、 合 办 学 等 方 式 为 通 联 河 南 省 培 育 高 级 技 术 人 才 和 创 新 创 业 型人 才 。
( ) 立 地 方 立 法 试 验 区 四 设
施和政策。
关键词 : 中原经济 区; 试验 区; 核心 竞争力 ; 策 政 中图分类号 : 3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0 5 (0 1 O 删 1 3-712 1)1 0 2 4 —o
一
、
培育 中原经 济 区核 心竞 争力 的战略构 想
构建 中原经济 区应该把劳 动密集 型产业作为 主导的产 业发展方 向, 设立 劳 动密集 型产业集 聚试验 区。首先 , 南 河
培育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竞 争力 , 一是要服从 国家整体的 战略规划和经济布局 , 二是要体现河南省 自身特色 和禀赋优 势, 三是要和其他 地 区有 所差 别。根 据这些 考量 , 出以下 提 培育 中原经济区的核 心竞争 力的战略构想。 ( ) 一 设立农村土地资产化改革试验区
省人 口众多 , 劳动力 资源 丰富 , 而其 中大 部分 劳动力是处 于
省经济发展 和中原经济 区建设 的需求 。因此要设 立人力 资
源开 发利用试验 区, 过对本 省人力资 源 的开发和利 用 , 通 实 现河南省 的人才培养 目标 , 这就要求一方 面大力发展河南省 高等教育事业 , 河南 省高等教 育水平 上升到新 的 台阶; 使 另
一
改革实验区 , 不仅是为了提高河南省 的粮食产量和实现农业 现代化 , 更重要的是 为中国的农地制度 改革和农村未来发展
中原城市群的深度整合:内聚、外联与提升
点, 为城市 群 的外联 打下 了坚 实基础 。
二是调控城镇体系的基本结构 , 发挥城镇体系 的整体功能。河南省城镇体 系可划分为 5 等级 , 个 即全省首位核心城市( 郑汴都市区) 全省副核心城 , 市( 洛阳) 区域性 中心城 市 ( , 新乡等省辖 、 管城 省 市) 地方性中心城镇 ( , 巩义等县级市、 县镇 ) 基层 , 城镇 ( 其他建置镇 ) 。在这个 等级结构层次的制约 下, 内部结构层次按规模序列结构 、 职能类型结构和 空间布局结构等三种结构形态实施调控。发挥城镇 体系的整体功能 , 要在郑汴都市 区的核心辐射带动 下 , 阳、 洛 济源外联三门峡 , 焦作 、 新乡外联鹤壁 、 安 阳、 阳, 濮 开封、 昌、 许 漯河外联商丘 、 口, 周 漯河 、 平 顶 山外联驻马店 , 平顶 山、 阳外联南阳, 洛 郑州通过 多级传递辐射外联信阳 , 形成若干 紧密层与辐射层 密切关联的并辐射周边 的区域联合体 。第 三, 提升 形式的深度整合 : 构建核心增长板块——城镇 体系
新 型城镇 化 为 引领 , 面 推 进农 村 新 社 区建 设 。在 全
移, 坚持不懈。增加投入 , 障新增耕地者的利益。 保 第四, 探索开辟新 的土地利用模式 , 支撑工业化和城 镇化持续推进。参考 国内外土地利用模式 , 像美 国 康奈尔大学、 台湾文化大学 、 香港 中文大学等完全建 在山上 , 欧洲有不少著名城镇也都建在 山上 , 均节约 了大量 建设 用地 ; 源市 、 济 焦作市 利用 临近 山 区的特 殊优势 , 已经探索而且富有成效的“ 工业 出城、 目 项
万余亩的佳绩 ; 各地已经初步推广应用的建设多层 工业标准厂房 , 提高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的模 式; 等
等。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 王珏[1]
作者机构: [1]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出版物刊名: 学习论坛
页码: 39-4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对策与建议
摘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原经济区就从构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必须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目标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三化"协调、载体建设、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服务大局等六项原则,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勇于创新、持续运作,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国内外已有区域性规划的成败得失,善于取他人之长,走好捷径;适时明确中原经济区所涵盖的范围,筹建相关的合作论坛或组织;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加速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上树立样板;及早对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富民强省有机地结合起来,细化为具体项目。
基于AHP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
i s s n. 1 0 0 4—9 1 0 X. 2 01 3. 0 3. 0 0 2
[ 中图分类号]F 1 2 7 . 9 [ 文献标识码]A
2 0 1 1 年1 O 月 ,国家出台了 《 国务院关于支持 河南省加快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将中原 经济区建设提升到 了国家 战略的高度。位于全国
各个 因素对结 果 的影 响 ,而 且 每个 因 素 的影 响程
“ 两横三纵”城市化 战略格局 中的陆桥通道 和京
哈 、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 ,中原经济 区具有重
要的战略地位… 1 。加 快 中 原 经 济 区 的 发 展 步 伐 , 打造 中部 地 区 经 济 增 长 极 ,尽 快 形 成 东 西 互 动 、 南 北通 联 的桥 梁 与 纽 带 ,不 仅 关 乎 中原 经 济 区 自 身 的发 展 ,而 且 与 中部 崛 起 战 略 乃 至 国家 区域 发 展 总体 战 略 、主体 功 能 区规 划 能 否顺 利 推 进 并取 得实 效关 系密 切 L 2 J 。 中原经 济 区涵盖 了河 南全省 、 安 徽西 北 部 、 山东 西南 部 、河 北南 部 和 山西 东南
年各城 市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城 市的竞争力得分并进行 了分析与等级划分。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 法对 层次分析 法的结果进行 了检验 ,在检验通过的基础上对 中原 经济区城市的发展提 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关键 词] 层 次分析法
DOl : 1 0. 踟
城 市竞争力 等级划分
政策建议
均G D P作 为衡量 经济增 长 的 主要 指标 ,在 经济 仍
层 : 次 层 次 三 层  ̄ g 次 、 - _ 。 -
经济 结构
第 … 四 一 层 …’ 次
论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
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引言中原城市群是指中国地理上横跨河南、山东、河北三个省份的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石家庄、济南等多个城市。
由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因此在确定主导产业方向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原城市群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1. 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现状分析中原城市群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发展多种产业的潜力。
目前,中原城市群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1.1 农业中原地区拥有较为肥沃的土地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大豆、小麦、玉米、棉花等是中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其中小麦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农业在提供食物和农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
1.2 工业工业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并且有着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因此,中原地区的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具备竞争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服务业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原地区的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原城市群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2. 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的挑战和机遇选择中原城市群的主导产业需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2.1 挑战•资源限制:尽管中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资源面临一定的限制。
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资源,是中原城市群产业选择的重要挑战之一。
•环境压力: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中原城市群面临的重要挑战。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产业结构升级: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平衡的问题。
如何推动产业的升级,使得经济更加多元化、高效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中原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评价
本 职 责 ;尽可 能 的 节能环 保 是 高新 技 术
产 业的重 要支撑 。 评价指标体 系的设置要求所选取 的指 标具有代表 性原 则 ,并符合科学性原则和 数据可得性 与可 比性原则。 由于衡量经济 效益竞争力 的相 关指标值 难以获取 ,并且 经济效益竞争力在某 种程 度上可 以由经济 发展竞争力所体现 ,所 以在 建立指 标体 系
技术产业 的竞争 力评价体 系。根据我 国当 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 实现经济结
构的调整 、发展 方式 的转变及 新型工业化 的道路的要求 ,本文认 为应该从 可持续发 展 、节能环保 、技术创新 、经 济效 益方面 去考虑 ,才能对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 力进行 综合评 价。 结 合 中原经济 区实际情 况 , 及参考 相 关资料 , 本文认 为高新技 术产业应 具备 以
化环境竞争 力是衡量高新技术产 业的四个
二级子系统 ,其 中前三者衡量高新技术产
中 经 区崂争 评 原 济 产 力价
■ 郭 敬 副教授 刘 弯弯 ( 州大学商 学院 郑州 郑 400 ) 50 1
◆ 中 图分 类 号 :F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0 15
进 中原经济 区的经济 良好 发展 ,同时也 顺
济 区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的 不 足 , 并提 出相 应 的提 升 建 议 ,从 而 顺 利 实现 中 原 经 济 区 的 经 济 转 型 ,并 带 动 整 个 中 部 地 区 经 济 的 良好 发 展 。 关键词 :中原经济 区 区域 产 业 竞 争 力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功 效 系数 评 价 法
对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 , 模糊评价法等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升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竞争力
中原经济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更是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
中原的繁荣与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那么如何提升中原经济区的竞争力呢?
首先,中原经济区要充分认清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提高竞争力。
(1)区位优势
中原城市群处于陇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在己有的陇海、京广、焦枝、新菏等三纵三横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基础上,国家大通道连霍、京珠、阿深等高速公路也即将贯通,这样在建和已建成高速公路里程已经打到全国首位和第4位;郑州、洛阳、南阳机场架起了河南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
在我看来,要想吸引更多的外商到郑州投资,就必须有更多的渠道和外界沟通,而飞机场则是最有效、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标志,但是,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的郑州、开封,却只在新郑有一个飞机场,而开封却一个也没有,所以要想提高中原经济区的竞争力,就应该修建更多的飞机场。
另外还要加快郑、汴城市一体化建设,早日形成郑州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2)资源优势
河南省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10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8位的矿产达55种,钥、蓝晶、天然
碱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中原城市群已发现矿种超过全省的3/5,其中钼矿、铝土矿等在全国占据明显优势,而且地质构造简单,交通四通八达,易于开采和运输。
但是由于中原科技的落后和人们的滥挖滥用,本地的资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很多的矿产接近消失殆尽的边缘,所以河南省要把传统的粗犷型开发资源的方法转变为技术型开发来提高中原经济区的竞争力。
(3)经济优势
中原经济区位于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部位,发展基础好、产业关联度高,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能辐射和带动全省和周边区域的发展;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郑州的铝工业和商贸流通业、洛阳的装备制造、新乡的轻纺、漯河的食品工业和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在全国区域性范围内都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领导和支援,各个行业在全国本行业的地位都不高,所以我认为,可以把各个公司合并起来组建一个大型的集团化公司,在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下,可以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一面旗帜,为中原经济去的发展起先锋带头作用。
(4)市场优势
河南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2008年,总人口9918万人,居全国第一。
所以中原经济去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有市场就有消费,有消费就可以有效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5)劳动力优势
河南省人口居全国第一位,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劳动
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有效补充。
河南省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人口多的劣势转变为劳动力优势。
(6)文化优势
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先进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富有开拓进取和兼容并蓄的优良文化传统。
目前全省有实力的知名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大都在中原城市群内,在中心城市郑州和副中心城市洛阳更是有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军队重点院校。
中原城市群以其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内涵,逐渐成为了中西部地区的科教文化中心,也为中原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中原经济区也要充分认清自己本身发展所具有的劣势并努力化自身劣势为优势来提高区域竞争力。
(1)人口劣势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多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人口众多,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原经济去的发展。
但是,人口众多也代表着河南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这些可以成为吸引其他有名公司在中原建厂的有力条件。
(2)文化素质劣势
河南省劳动力总体文化素质低下,高中低端技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教育和培训供给能力偏小。
所以,要想提升中原经济区的竞争力,河南就要充分认清自身
的优势并充分发挥优势,并大力改善自己的劣势。
在改善劣势方面,河南要大力实施“计划生育”这一方针,努力控制自己的人口争长。
另外,要在全社会全面实施“能力”发展战略,重视社会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逐步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
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城乡一体并注重学习者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努力提升全省人民的文化水平。
最后,政府也要改变自己的职能来服务中原经济区。
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务员素质,强化依法行政,完善公共政策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政府要把“人才强省”这一策略作为当前最主要的策略,积极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
另外,中原经济区要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专业园区为载体,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
民营经济虽然已占河南的半壁江山,但是相对于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河南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而言,还相对滞后。
所以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中原崛起、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重点,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民营经济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