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试题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试题 湘教版必修3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读图1和图2,完成第1~2题。

1.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①提供水资源②调节气候③防风固沙④调蓄洪水⑤美化环境⑥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2.关于造成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图1所示湖泊面积缩小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图2所示湖泊面积缩小C.沙漠侵吞造成图1所示湖泊面积缩小D.围湖造田造成图2所示湖泊面积缩小解析:第1题,防风固沙不属于湿地的功能。

第2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1位于气候干旱的中亚地区,图2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图1所示湖泊面积缩小是由于引水灌溉导致的入湖水量减小;图2所示湖泊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萎缩。

答案:1.C 2.D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A.防风固沙B.维持生物多样性C.调蓄洪水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4.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保护区B.实施退田还湖C.排水开垦D.发展滩涂养殖解析:第3题,沿海湿地为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维持了生物多样性。

第4题,建立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沿海湿地;实施退田还湖是保护湖泊不是沿海滩涂;排水开垦只会破坏湿地;发展滩涂养殖会破坏湿地。

答案:3.B 4.A西藏和黑龙江省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

读表,完成第5~6题。

年份1990年1995年2000年省(区)黑龙江省22.13 20.97 17.67西藏24.17 25.55 26.755.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B.气温低,蒸发微弱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6.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龙江省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省的洪涝灾害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析:第5题,黑龙江省地处纬度较高的地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高海拔地区,两地沼泽湿地共同的成因是气温低,蒸发弱。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14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14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知道湿地的概念和我国的分布状况。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掌握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3.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地球之肾”阅读教材P41~P42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湿地的概况(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河流、湖泊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等(3)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在我国的分布: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2.“地球之肾”(1)湿地的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正误判断:(1)湿地就是被浅水覆盖的土地。

( )(2)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湖滩面积大,水浅。

( )【提示】(1)×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滩涂、沼泽、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等。

(2)√鄱阳湖在冬季湖滩面积大,湖水浅,成为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

教材整理2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湿地阅读教材P43~P46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湿地资源问题(1)问题的产生:(2)2.保护湿地(1)保护湿地资源的必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湿地保护措施:我国开始在长江流域实行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为内容的治理措施。

正误判断:(1)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

( )(2)西藏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 )【提示】(1)×我国东部地区多淡水湖湿地;东北地区多沼泽湿地;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红树林湿地。

(2)×湿地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而不是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生产、生活的废弃物。

师说高中地理湘教必修3习题: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含答案

师说高中地理湘教必修3习题: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含答案

2.2 课时作业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

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非湿地为()A.①B.②C.③D.④【解析】湿地仅仅包括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所以③不属于湿地。

【答案】 C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解析】对湿地的利用应该不改变其功能。

【答案】 B3.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A.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C.美化环境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解析】湿地和森林都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净化水中的污染物只有湿地才有此功能。

【答案】 D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回答4~5题。

4.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解析】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气候(纬度低、气候适宜,适宜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答案】 A5.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总体而言,该地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

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答案】 C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也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2月22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最美湿地”奖。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2同步练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2同步练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同步练习
1.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是
①湖泊②麦田③沙漠④沼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过去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②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③人工围垦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读图“洞庭湖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2)A平原的名称是________,B平原的名称是________。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原因: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 (4)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 ________。

4.读图“黄河三角洲1956一1996年4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回答
(1)4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海域和水域面积有什么明显变化?为什么? ________。

其主要原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1996年与1956年相比较,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未利用土地在空间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对现有未利用土地应如何开发利用?
________。

主要原因是
(3)1991年与1956年相比较,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

主要是________。

2022高中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3

2022高中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3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对于湿地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湿地是水位常常靠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湿地的共同特色是地表常年有水或常常有水C.湿地宽泛散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种类多样D.我国的湿地仅散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域答案: D以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2~4 题。

2.甲湖是 ________,乙湖是 ________。

A.洞庭湖太湖 B .太湖巢湖C.鄱阳湖太湖D.巢湖洞庭湖分析:选A。

联合图中信息及湖泊形状可判断:甲为洞庭湖,乙为太湖。

3.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初减小了近一半,后来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 .致使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理能力减弱 D .对长江调理能力减弱分析:选D。

洞庭湖对位于其下游的长江水位能起到调理作用。

4.依据乙湖泊周边地域生活、生产的特色,应主要防备湖水A.富营养化B.毒素增添C.酸度增添D.碱度增添分析:选 A。

太湖流域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治理过程中以防备湖水富营养化为主。

2022 年福建漳州一中质检对照遥感图像发现,最近几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添幅度减小。

读以下图回答5~7 题。

5.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分析:选B。

黄河三角洲泥沙主要来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6.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A.耕地面积减少B.地下水位降落C.黄河三角洲海岸退后加剧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添幅度上涨分析:选 C。

湿地增幅减小,耕地面积未减小,而是湿地增添幅度比本来减小;地下水位不受影响,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幅降落,而三角洲受海浪侵害退后幅度加大。

7.最近几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添幅度减慢的原由不.可能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获得收效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黄河中上游防备林发挥作用D.渤海风波强度增添分析:选 D。

黄河三角洲新增土地增幅减小不是因渤海风波加强造成的,而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有效和小浪底工程所发挥的作用,防备林也起了必定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含解析)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含解析)湘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点1 湿地资源的功能(b)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2.洞庭湖湿地对长江流域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洞庭湖湿地水域与陆地交错,气候适宜,水草丰茂,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旅游观光洞庭湖碧波荡漾,湿地风光秀美,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调蓄洪水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丰水期蓄洪,枯水期补给长江,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航运洞庭湖南连资水、湘江、沅江、澧水等河流,北通长江,长期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提供农副产品洞庭湖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农产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1.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解析】选B。

黄河三角洲泥沙主要来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解析】选C。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是丹顶鹤的最佳越冬地。

下图为丹顶鹤迁移路线图。

完成3、4题。

3.影响丹顶鹤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风向季节变化B.气候季节变化C.湿地水量季节变化D.栖息地面积变化4.盐城湿地越冬比迁移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更具优势的是( )A.食物来源丰富B.人类活动较弱C.气候温暖湿润D.滩涂面积最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外在的气候、食物等因素,也有鸟类内在的生理因素。

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候鸟较少而留鸟较多,在中高纬度地区候鸟较多而留鸟较少。

其主要原因是低纬度地区气候季节变化较小,每年间各项气候指数相对稳定,而中高纬度地区季节鲜明,气候季节变化较大。

高中地理第二章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沼泽②耕地③河流④海岸带⑤森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④⑤解析:根据湿地概念可知,耕地和森林不属于湿地。

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是( B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解析:湿地的功能或用途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它可以通过调节径流等来达到调蓄洪水、改善气候的目的。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3~4题。

3.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C )①提供水资源②调节气候③防风固沙④调蓄洪水⑤美化环境⑥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4.关于造成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湖泊形状可判断,甲湖为咸海,乙湖为洞庭湖。

第3题,两湖泊同属于湿地,在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防风固沙一般属于防护林的生态功能。

第4题,甲湖泊地处干旱地区,由于人们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泊萎缩;乙湖泊周围人口稠密,人类的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使湖泊面积减小。

水库露底、河水断流、稻田龟裂……高温热浪的炙烤让原本绿意盎然的大地燥热不堪,大面积龟裂的河床上满眼充斥着搁浅的船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材料中“水库露底、河水断流、稻田龟裂”的原因是( D )A.围湖造田 B.森林破坏C.兴修水利 D.气候干旱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高温影响导致的“水库露底、河水断流、稻田龟裂”。

6.湿地面积的减小,所减小或丧失的功能有( A )A.涵养水源、调节气候B.提供商品粮C.吸收太阳紫外线D.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解析:只有A项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是湿地所具有的功能,其余选项均不属于湿地的功能。

高中地理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C.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D.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解析: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它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关于我国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B.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没有湿地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少而没有湿地D.华北平原因蒸发旺盛而没有湿地解析: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分布。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从湿地类型划分来看,黄河三角洲湿地属于( C )A.沼泽湿地B.湖泊湿地C.河口湿地D.海岸滩涂解析: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典型的河口湿地。

4.该湿地成为最年轻湿地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D )A.开发晚B.发现晚C.黄河形成晚D.黄河改道解析:黄河的频繁改道,形成了现在的入海口湿地,因此形成最晚。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解析: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

6.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C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 B.①②③C.②④⑥ D.④⑤⑥解析: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C.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D.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解析: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它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关于我国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B.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没有湿地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少而没有湿地D.华北平原因蒸发旺盛而没有湿地解析: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分布。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从湿地类型划分来看,黄河三角洲湿地属于( C )A.沼泽湿地B.湖泊湿地C.河口湿地D.海岸滩涂解析: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典型的河口湿地。

4.该湿地成为最年轻湿地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D )A.开发晚B.发现晚C.黄河形成晚D.黄河改道解析:黄河的频繁改道,形成了现在的入海口湿地,因此形成最晚。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解析: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

6.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C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 B.①②③C.②④⑥ D.④⑤⑥解析: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训练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训练 湘教版必修3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选择题(28分)1.世界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 )A.非洲、亚洲、大洋洲B.南美洲、非洲、欧洲C.南、北美洲、亚洲D.北美洲、欧洲、大洋洲解析主要考查原始森林分布状况。

世界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而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北部。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答案C2.现存原始森林面积较大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混交林带解析本题考查森林的分布。

判断一个自然带是否是原始森林,主要看:①自然条件是否恶劣;②开发历史长短等方面。

中纬度地带气候温暖湿润,人类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只有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的赤道热带雨林与亚寒带地区,保存下了原始森林。

答案B如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4.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4.解析由图看出,该过程吸收CO2,放出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能起到过滤空气、净化大气的作用。

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答案 3.D 4.D2012年3月12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要在中心城区周边建20万亩城市森林,给市民营造一个林水相依、绿道纵横、森林环绕的生态环境。

据此回答5~6题。

5.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C.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减少温室效应D.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解析森林会产生巨大的效益,但该题主要谈到的是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结合选项的设置可得出答案。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选择题西藏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市西北地区,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

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在95%以上。

据此完成1~3题。

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A.降水较多B.气温低,蒸发弱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2.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减轻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拉鲁湿地的开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进,合理开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开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开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持续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以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

据此完成4~5题。

4.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变差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修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 B.②③⑥C.①②④ D.②⑤⑥5.以下关于红碱淖生态意义的表达,正确的有( )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呼伦湖(图1)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湘教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湘教版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2.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3.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路,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湿地概述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两大类型(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两大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2)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二、“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1)较高的生产力。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重要作用3.洞庭湖湿地的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和旅游观光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4.洞庭湖的萎缩(1)原因⎩⎪⎨⎪⎧泥沙淤积严重人类长期围垦(2)影响: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四、保护湿地 1.湿地破坏的危害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

4.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

[问题探究]根据教材P 41图2-7,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我国湿地的东西分布有何差异? 提示:东多西少。

探究2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是淡水湿地吗?其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红树林湿地是咸水湿地。

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其分布,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2.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破坏湿地造成的危害,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3.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一、湿地概述1.定义:指水位经常①__________或为②________覆盖的土地。

2.类型⎩⎪⎨⎪⎧ 天然湿地:③ 、滩涂、④ 、湖泊、低 潮时水深不超过⑤ 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⑥ 等3.特点:地表⑦______或⑧______有水,属于⑨______________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从⑩________________、从⑪________________、从⑫______________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二、“地球之肾”1.湿地的生态价值提供水资源、⑬____________、⑭____________、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⑮__________________等。

2.湿地的别称“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等。

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⑯___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⑰____________、航运和⑱____________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⑲____________。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⑳________在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21______________得不到有效发挥,○22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明显降低。

四、保护湿地1.湿地破坏的危害:严重威胁居民的○23______环境和区域的○24____________。

2.保护湿地的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25______效益,提供更好的○26______环境。

3.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退耕还林、○27__________、退田还湖、○28__________、以工代赈、○29______________、加固干堤、○30__________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读我国1825年和1958年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洞庭湖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沙漠化面积扩大
C.农作物单产上升
D.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解析:第1题,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都可能导致湖泊面积缩小。

其中,人口激增及其产生的发展需求是洞庭湖萎缩的根本原因,而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属于自然原因。

第2题,湖泊萎缩、湖泊水量减少产生的影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水循环减弱,大气降水减少;湖泊调洪能力下降,使该区域及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加;鱼类生存环境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

洞庭湖平原附近属于湿润地区,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湖泊萎缩不会影响农作物单产量。

答案:1.B 2.D
3.下图中反映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解析:湿地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以湿地破坏后气温年较差变大,对应乙线;流量的季节变化也增大,对应丁线。

答案:B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湿地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素有“珍禽王
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

近几十年来,由于湖区不合理开发,鄱阳湖湿地面临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

面对此现状,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批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图,完成第4~5题。

4.鄱阳湖湿地与三峡湿地相比,不具有的重要价值是( )。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调蓄洪水和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C.航运和旅游观光
D.发电
5.鄱阳湖被誉为“候鸟天堂”,其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第4题,鄱阳湖湿地地势较低,落差较小,并且位于湿润地区,其灌溉、发电作用不明显。

第5题,鄱阳湖成为冬季候鸟栖息地的原因有纬度低,气候适宜,适于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答案:4.D 5.A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第11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7.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解析:第6题,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

第7题,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答案:6.A 7.C
8.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解析:“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但人为原因占主导,即围湖造田、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位下降。

答案:B
9.若尔盖湿地(102°29'E~102°59'E,33°25'N~34°00'N)总面积300 000公顷,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若尔盖湿地,该湿地地处省。

(2)简要分析在该地区形成草本泥炭沼泽的自然条件。

(3)人们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4)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

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答案:(1)四川
(2)水源充足,排水不畅;处在一定时期的沉积环境下;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3)生态平衡被破坏、沼泽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

(4)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10.(研究性学习)为了验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上海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如下实验。

请你完成相关问题,体会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实验准备材料:
①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②适量的潮湿土壤(田地里的熟土);③适量的自来水;④一块微湿的海绵;⑤两个喷水壶;⑥一个刻度清晰的卷尺。

实验过程:
①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并将该盒标注为1号,另一盒标注为2号。

②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

(1)观察内容:观察、比较两个盒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①塑料盒内的“湖泊”水位上涨的快慢;
②。

(2)实验结果与总结:
①此实验中“微湿的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②你观察到“降水”后,塑料盒内“湖面”上升的速度为1号盒(填“大于”或“小
于”)2号盒;“降等量雨”后,最终的“湖面”水位相比较,1号盒(填“高于”或“低于”)2号盒;
③结合前面的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总结出“海绵”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发挥的作用。

(3)拓展延伸:
①“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除在实验中所体现出的功能外,还有
等功能;
②实验中的“海绵”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具有该功能的另一大类生态系统为;它们在防
御灾害中大显身手,试分析它们是如何在上述灾害的防治中发挥作用的。

解析:该实验所用材料较多,操作技巧要求较高,但材料易找到,也较为直观,只要规范、认真操作,
应该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在该实验中,海绵代表湿地这一地理环境,主要验证了其涵养水源的
功能,具体来看造成了两方面的实验结果,一是湿地吸纳了地表径流,降低了“湖面”高度;二是从
时间上看,延缓了“湖泊”水位的上升速度;除此之外,湿地还具有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净化水中污染物、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森林、草地等绿色植物也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可在防治
洪涝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1)略。

(2)①湿地②小于低于③海绵代表的湿地能够吸纳地表水,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从时间角度看,延缓了形成坡面径流的时间,可以平缓径流量。

(3)①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维持生物多样性②森林
洪涝湿地和森林都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在洪涝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属于治
本的办法。

一是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减少径流量,降低了洪水的水位;二是延缓了径流形成的速度,即有效降低了流域的汇水速度,从而减轻洪灾的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