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2010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0年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重兴中学刘怀雄一、本学期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四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共有学生193人。
以往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甚至在上历史课时偷偷做其他的作业,有些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上有偷懒的习惯。
老师要讲求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历史共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世界古代史部分,分六个单元,共23课;下册为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每课的知识点较多,且有些容易混淆。
要教给学生一些好的记忆方法,使他们记得快,记得牢。
(三)、教学目标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会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中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
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
2、力求知识趣味化,在讲课时尽力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5、教给学生一些好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能力。
(五)、教学进度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有所加快,计划在本学期的十四周内授完《世界历史》上册部分。
后半学期授完下册的1——8课。
二、下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进度及复习时间安排3月6日前结束新课的学习,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
七年级上册3月7日—3月14日,七年级下册3月15日--3月21日,八年级上册3月22日--3月28日,八年级下册3月29日--4月4日,九年级上册4月5日--4月11日,九年级下册4月12日--4月18日。
如何制定中考历史备考计划的具体步骤
如何制定中考历史备考计划的具体步骤中考历史备考计划制定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需要考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与规划。
一个合理有效的备考计划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备考效率,以下是制定中考历史备考计划的具体步骤。
一、了解考试大纲与重点首先,考生需要对中考历史科目的考试大纲进行全面了解。
仔细研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的范围、要求和重点。
同时,还需要根据历史科目的难易程度和考试分值,确定备考的重点内容。
只有了解考试大纲与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二、制定具体时间安排为了保证备考计划的有效性,考生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安排。
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学校上课时间、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其次,需要根据备考时间的剩余情况,将备考内容分配到每天的学习时间中。
在制定时间安排时,要注意合理分配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足够的复习和巩固时间。
三、制定详细备考计划在制定备考计划时,考生需要具体到每个知识点和每个细节。
首先,根据考试大纲中的内容,制定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计划。
可以按照章节或者主题进行划分,每天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相关的习题训练和知识运用。
其次,要根据考试形式和历年真题,制定相应的模拟试题练习计划。
通过做模拟试题,可以了解自己的备考水平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四、挖掘问题与解答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积极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考生需要及时记录并与老师或同学进行讨论。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探讨,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在每次模拟考试或自测中,要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归纳总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提升。
五、合理安排休息和调整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合理安排休息和调整。
备考虽然重要,但良好的身体和心态同样重要。
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适当放松和娱乐,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
历史初三备考方案
历史初三备考方案历史是中考重要科目之一,备考历史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成绩。
下面是历史初三备考方案,供同学们参考。
一、学习方法1. 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学习历史的基础。
老师在讲解历史时,会讲解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可以掌握历史知识的大致轮廓,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及影响等,为备考打下基础。
2. 多读历史书籍历史是一门继承和发展的学科。
多读历史书籍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推荐一些优秀的历史书籍如《人类简史》、《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史纲》、《世界通史》等,同学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
3. 善于记忆历史知识点较多,需要大量的记忆。
建议同学们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记忆,并设置科学的记忆周期,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
可以通过制作脑图等方法来加强记忆。
4. 针对性复习在历史备考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复习,强化记忆。
可以每周安排历史回顾复习时间,分析自己的缺点,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弥补。
二、技巧1. 掌握好时间时间是每个同学都非常宝贵的资源,必须要合理利用。
在备考历史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将复习计划分组,让做题和总结育才时间,做到科学合理。
2. 重视思维训练历史考试不仅要考验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有些题目需要独立思考,并能够理性地分析。
因此,在备考历史的过程中,应该要注重深思熟虑,进行大量的思维练习。
3. 省时法在历史考试时,努力争取每一分时间都非常重要。
使用省时法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备考成果。
做题时可以结合题干先读完所有的选项,再有针对性地去筛选。
也可以运用“先易后难”、“一答对即记住”等方法来提高答题效率。
三、课外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备考历史过程中,不妨适当参加拓展课外兴趣爱好,如博物馆讲座、历史研究讨论等,可以通过网络资料了解最新的历史研究进展,并将知识与初中历史知识相互印证,加深学习记忆,为初中历史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文集:2010年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赴省城培训后向全县初中历史老师所作的汇报-------- 3月6日—8日,我受县教研室和学校派遣,去太原参加了为期三天的2010年中考历史科的培训。
说是三天,去时用了一天,回来用了半天,实际培训时间只有天半。
7日上午,省教科院副院长李金碧作了开班讲话,省教科院副院长贺斌针对今年的中考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科目的说明、今年的中考方向、复习策略、今后的课改等方面,宏观上作了一个专题讲座;7日下午,省教科院历史教研员蒲丽萍老师作了《2010年历史考试科目说明解读》;8日上午观摩了太原师范学院附中李虹桥老师关于中国现代史第一课时的复习课,太阳市教研室田向洲老师作了评课;8日下午坐车返回。
时间虽短,但是收获很大,尤其是蒲丽萍老师的解读和李虹桥老师的示范课。
现就我的记忆和理解,从解读和示范课两方面,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蒲丽萍老师关于《2010年历史考试科目说明解读》 1、考试依据、性质、题型、各部分的比例中考历史科目命题,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学生历史课程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中考是毕业、升学并用,既要命题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满足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需要。
因此考题难度要降低,保证大多数学生及格,但要有少量难题,来适应招生竞争的现实需要。
考题要有梯度和坡度,整体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7(去年的难度系数是0.65-0.7之间)。
历史卷75分,六大部分的比例为;中国古代史(约15%),中国近现代史(约35%), 世界史(约45%), 山西历史(约5%)。
题型上讲,单项选择题(约40%),非选择题(约60%)。
在非选择题型中,去年的探究题是去年的一个新发明要继续保留,材料题继续有。
阅读判断题虽说是山西的传统题目,出题的立意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推荐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推荐中考历史复习计划推荐中考是认真备考的决定性时期之一,而历史作为必修科目的一部分,在考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因此,想要顺利通过中考,必须认真制定一个好的历史复习计划。
以下是我对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的一些推荐。
一、了解历史考试的基本要求在开始制定历史复习计划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历史考试的基本要求,以便有的放矢地学习。
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历史的基本概念、重要人物、事件、时间线等,还需要能够理解、分析与评价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等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建立起对历史材料和文献的解读和理解能力,以及熟练掌握一定的历史论述和写作能力。
二、建立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在掌握考试要求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要想复习历史,不能仅仅看书,还需要将知识点串联成为系统,并适时做题、总结。
我们可以将学习时间划分为单元观念的掌握、信息的整理、重点知识的攻克、典型题型的熟悉及提高类型题的实战训练等五个方面,逐一合理地制定相应的计划。
三、掌握考点,重点突破历史课程内容甚广,如果从头开始学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学完。
因此,在复习时,一定要严格掌握历史中重点难点,了解每年考试出题的重点,通过题目来发现归纳出重点及其历史背景知识。
同时,历史有许多知识点有连锁反应,一个重点分支下可能有很多学问点,在做题的同时,真正理解重点是理解了该点所包含的内容。
这样才能从题目中发掘出真正的历史知识点,把握考试趋势,突破难点。
四、紧密结合纲要,全面梳理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广阔而复杂的学科,是需要信息整合和深度挖掘的。
在学习之中,需要结合教材和纲要,对不同时间段和地域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度的学习与思考,掌握更全面的历史背景。
运用发散性思维理解知识、拓宽思路。
同时,也有利于科学地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影响,为掌握历史知识点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基础。
五、加强典型历史事件的把握与归纳历史知识是一个非常大的光谱,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历史事件来梳理历史线路,从而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中考历史备考活动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以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以科学、有序、高效的备考工作机制为保障,确保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政策等。
3. 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4. 帮助学生熟悉中考历史题型,提高应试技巧。
三、活动内容1. 夯实基础知识(1)制定详细的知识点复习计划,分阶段、分专题进行复习。
(2)组织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1)开展历史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应试技巧(1)分析历年中考历史真题,总结出题规律和应试技巧。
(2)组织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力。
4. 开展课外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感受历史氛围。
(2)举办历史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
四、活动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基础知识复习2. 第二阶段(第5-8周):历史思维能力培养3. 第三阶段(第9-12周):应试技巧提高4. 第四阶段(第13-16周):课外活动开展五、活动实施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
2. 组织教师进行备课,确保活动质量。
3. 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历史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备考情况。
六、活动评价1. 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2. 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
3. 结合中考成绩,对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本次中考历史备考活动,使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中考历史备考计划方案
中考历史备考计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中考是中国初中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为了顺利备考并取得好成绩,制定一份备考计划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设定为了达到备考的目标,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点目标: 1. 提高历史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2. 提高历史学科应用能力; 3. 增强历史学科解题技巧; 4. 培养良好的备考习惯。
三、备考内容整理在备考历史学科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等重要事件; 2.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 3. 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术语和解题方法。
四、备考计划基于上述目标和备考内容整理,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备考计划:1. 制定每日学习计划每日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的时间安排、学习的内容和具体的学习任务。
保持每天坚持学习历史学科的习惯。
2. 整理知识框架将历史学科内容按照时间线、主题等方式进行整理,建立起知识框架。
每学习一部分内容,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 多渠道获取信息除了使用教科书进行学习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获取更广泛的历史信息。
了解历史的多个角度和不同的观点。
4. 制定复习计划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按照重点、难点进行复习,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巩固,同时进行模拟题的练习。
5. 做好备考心理调整备考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
五、备考技巧在备考历史学科过程中,还有一些备考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1. 注重理解:历史学科不仅仅是背诵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原理; 2. 关注重点:历史学科中有一些重点内容,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3. 掌握解题技巧:历史学科考试中会有一些题目需要解答,掌握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答题的效率; 4.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大量的历史学科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效果。
各中学初中毕业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或建议
各中学初中毕业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或建议初中毕业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及建议为了帮助各中学毕业班的学生有效复习历史,并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及建议。
一、建议1: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在开始复习之前,先了解历史中考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包括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题型、考试范围等。
此举有助于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和计划。
建议2:梳理知识框架梳理历史知识框架是复习的重要一步,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可以根据教材目录将知识点整理成表格或脑图,并加以分类和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
建议3:重点复习根据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复习内容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对于每个重点知识点,建议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多次反复阅读教材和笔记,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建议4: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查漏补缺。
学生可以结合课堂笔记、教材以及参考书籍等,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弄清楚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学习。
建议5:有计划地进行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的解析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是复习的重要辅助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考试形式、题型和难度。
学生应有计划地进行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的解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建议6:合理安排时间,控制学习进度考试前的时间有限,所以学生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
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将各个知识点和题型的复习时间分配得合理充足,并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率。
建议7:多角度学习历史学科相对较抽象,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如结合实例、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记忆效果。
建议8:及时复习和总结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及时复习和总结,巩固已学习的知识点。
可以每天进行一下总结,并做好相应的复习笔记,用以以后进行查漏补缺。
建议9:制定详细备考计划离考试时间近了,学生可以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阶段性目标等。
中考教师历史备考工作计划
中考教师历史备考工作计划
1. 整理教材:对历史科目的教材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理,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 复习历史知识:针对中考历史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重点时期、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内容。
3. 解析历年试题:对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进行逐题分析,总结出常见考点和考题类型,为备考提供参考。
4. 编写备考资料:整理历史学科备考资料,包括重点知识点、历史图表、历史地图等,并制作备考笔记。
5. 模拟考试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模拟考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检测和应用能力。
6. 进行复习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和困惑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疑惑。
7. 深入讲解重难点:对历史学科的重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8. 组织答辩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答辩训练,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9. 写作训练辅导:对历史学科的写作训练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
10. 及时调整备考计划:根据学生的备考情况和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历史备考计划,确保备考工作的高效进行。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复习计划初稿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复习计划(初稿)东坝中学初三历史备课组本学年初三有8个教学班,其中(7)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学风、班风较好,有一种勤奋、拼博、向上的学习氛围。
而其他7个班相对来讲,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纪律意识淡薄,学风、班风散慢。
今年中考历史复习以我县、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导,根据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考纲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力争今年中考取得好成绩。
现订复习计划如下:第一阶段复习计划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一)、时间安排:第1周至第7周:专题一、中华文明起源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和对外关系专题四、中国近代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专题五、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民主革命探索和胜利专题六、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经济建设的探索和成就第8周至第13周:专题七、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专题八、世界古代文明和近现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专题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专题十、资本主义的确立、加强、巩固和发展专题十一、二战后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周至第15周:热点专题一、社会改造和土地政策热点专题二、重要大事和周年大事热点专题三、国家统一与大国崛起热点专题四、思想解放与民主法制热点专题五、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热点专题六、国际关系与和谐世界(二)、复习的具体步骤(1)按线索考点梳理,讲解历史知识将历史知识系统化、线索化,清晰明了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2)教师精选本专题知识性试题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线索化。
(3)对筛选的试题做到面批面改。
(4)对本学科弱科生的试题应更加关注、耐心辅导指明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
第二阶段复习计划:综合复习与模拟演练(一)、时间安排:第16周至第17周:综合复习与模拟练习、讲练结合重点解剖、重视答题技巧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熟悉中考题型,掌握审题解题的方法与规律进一步查缺补漏。
安徽省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安徽省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策略一、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学业考试命题的指导原则1、基本依据:教育部《初中毕业生历史学业考试指导原则》2、命题原则:(1)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
六大学习板块和乡土教材均属于考查范围。
应按照内容标准缺德那个考试内容及重点和要求。
(2)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的历史试题的功能。
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
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3)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同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的社会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5)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试卷要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语言准确、难易适中、目标有效,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避免考试中的“繁、难、偏、怪”等现象。
同时,中考试题还要结合初中生学业考查和高中阶段的招生双重任务,设计合理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
二、2009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分析纵观全国各地历史2009年中考历史试卷,尽管各地在考查内容和题型设计存在差异,但均能继续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历史学科教育功能,注重把考查历史知识和考查学生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起来。
试题呈现形式灵活多样,试题设计技巧渐趋成熟。
1、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关注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开放性、探究性、应用性、综合性当方面试题分值比例增加。
2、注重古今中外的比较、联系和综合运用,凸显对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都反映出对能力的考查,加大在试题中综合考查中外历史知识的力度,同时综合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迁移能力,从文字和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结论的能力、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中外历史的能力、史论和认识有机结合表达历史事实等等,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前言历史是一门既有趣味又具挑战性的学科,如果你没有好好学习,就会被这门课程搞得晕头转向。
为了更好地复习历史,制定出有效的复习计划对于考生非常必要。
中考历史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需要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判断和综合评价,从而结合不同的情境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考察内容,本文制定了一套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全面加深、巩固知识,提升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
复习计划在复习历史知识时,应该根据历史的时间顺序或者不同的历史主题进行分类复习。
阶段一:熟悉历史知识在这个阶段,你应该对历史知识进行熟悉、建立基础。
•第一步:梳理历史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可以参照课本的章节内容,将每个重点知识点抽离,建立起知识体系;–可以将知识点分为几个部分,建立大体系;–将知识点点进一步详细化,建立小体系。
•第二步:补全基础知识,加强记忆–总结掌握基础知识,如朝代年号、历史事件等;–阅读练习题,加深记忆;–看完学科辅导书,查漏补缺。
阶段二:提高应试能力在这个阶段,你应该重点针对中考出题和应对做准备。
•第一步:针对重点考点复习–把历史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类,设定各个方面的复习重点;–总结中考过往历史试卷,重点关注重难点,增强记忆。
•第二步: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规律–历史的考试重在理解和记忆,而且也是一个重复练习记忆的过程,做历年真题会有更好效果;–真题可以了解考试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对方式。
•第三步:增强阐述能力,优化答题技巧–搜集和阅读典型的历史论文,增强阐述能力;–关注考试技巧,学习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历史复习计划是行动的开始,关键是抓住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查找历史资料:阅读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实,可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加强记忆。
•制作知识脑图: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点用图形化和其他方式表示,使信息更加清晰、易于记忆,有助于复习和记忆。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计划为了确保学生在初中历史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复习计划将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初中历史知识。
本计划将按照中考考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制定合理的复习策略和计划。
一、复习目标1. 熟记中考历史考纲规定的重点知识,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意义等基本要素。
2. 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对中考各类题型。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
二、复习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事件。
3. 世界史:古希腊、罗马、埃及、印度等古代文明,以及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历史事件。
三、复习策略1. 梳理知识体系:按照时间顺序和地域范围,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2. 重点知识巩固:针对中考考纲要求,重点复习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加强记忆和理解。
3. 历年真题训练:分析近几年的中考历史真题,熟悉中考题型和出题规律,提高应试能力。
4. 模拟试题练习:定期进行模拟试题训练,检验复习效果,发现和弥补知识盲点。
5. 答题技巧讲解:针对不同题型,讲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四、复习计划1. 第一阶段(第1-4周):梳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知识体系,重点记忆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第二阶段(第5-8周):针对中考考纲要求,重点复习重点知识,进行历年真题训练和模拟试题练习。
3. 第三阶段(第9-12周):总结复习经验,查漏补缺,加强答题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检查与反馈1. 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试题训练,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
2. 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总结,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初中生历史自主学习方案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96 更新时间:2010-3-18 热【中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记载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情况。
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先民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明,可泣的动人故事。
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做法如下:激发自学的动机动机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兴趣爱好,欲望要求,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在几个方面;挥表率作用,激发自学兴趣。
课堂中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耐人寻味的谈话。
课堂活动中有趣的观察和实作等均有有起伏学生自学的动机的作用。
握好奇心理,诱发求知欲望。
中学生,有理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师生共同研讨探求答案,使学,增强热爱之情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面启发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觉学习的责任感。
为了调动学生追求知识的积极性,可应用教材中典型的历史事件和染学生。
学生在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和道德感的启示下,为国读书的自学责任感就会增强,并成为一贯的意志行为。
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学动机时,应把求知与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结合起来,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从封建社会逐步沦社会中,涌现了许多历史名人,民族英雄等,利用这些英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教学的实践证明,与其教会学生学会,不如教会学生会学,自学方法好比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它,而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才能真正实施好素质教育。
为了提高知识的效率,应使学生了解阅读的规律,知道学什么,教给自学的方法,明白怎样学。
历史一般的方法和自学途径应当是;先审清课题,了解课文核心;然后同读课文,提炼有用的历史信息,看课文材料件和历史人文物;再读课文小字部分,使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加清晰,最后再读课文正文部分,掌握历史知识点,重点历史信息,帮助其记忆历史知识。
为了便于记忆,也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地图知识,把历史知识放回到地图上,从和历史事件的认识。
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历史中考备考计划作为历史学科的备考计划,我们需要有合理的时间安排、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高效的复习策略。
在这个备考计划中,我们将围绕历史学科的知识点、技巧和应试要求展开论述,并为每个阶段的备考提供相应的指导。
一、时间安排1. 分阶段备考:我们将备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扩展知识的学习阶段和强化复习阶段。
2. 备考时间分配:根据历史学科的难易程度和自身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备考时间。
学习阶段约占备考时间的60%,复习阶段约占备考时间的40%。
3. 每日复习计划:每天安排固定的复习时间,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
每天的复习时间建议为2-3个小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二、学习方法1. 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理解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研究对象,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
通过阅读历史相关资料、参观历史遗迹等方式加深对历史的感知。
2. 完善学习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笔记,将重要内容、关键知识点和思路整理出来,方便复习和回顾。
可以运用图表、脑图等形式来提升整理效果。
3. 灵活运用工具书:历史学科需要广泛的知识积累,熟练掌握历史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如《汉宝昌历史人物手册》、《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等,能够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三、复习策略1. 复习重点内容:根据历史中考大纲和历年试题的分析,确定备考的重点内容,重点掌握历史事件、人物、年代等核心知识。
2. 做历年试题:合理安排做历年试题的时间,通过练习提升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重点关注历年试题的命题规律和常见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 制作知识点总结卡片:将备考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整理成卡片,方便随时翻阅和回顾。
可以按照年代、事件、人物等分类,提高记忆效果。
4. 结合历史资源丰富复习:通过参观博物馆、阅读历史类书籍和电影等方式,丰富历史知识的背景和上下文,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5. 组织复习小组:与同学组成复习小组,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经验,加强互动学习和合作精神。
初三历史备考计划
初三历史备考计划一、整体目标。
在初三这个关键时期,我的历史成绩要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升,从现在的水平达到优秀等级,这样就能在中考的时候给我的总分添砖加瓦啦。
二、资料准备。
1. 课本:这可是我的“武林秘籍”,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在里面,得把它翻得滚瓜烂熟。
2. 历史辅导书:就像我的小助手,帮我梳理知识点,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3. 错题本:那些曾经绊倒我的题目都要乖乖地待在这个本子里,时刻提醒我别再犯错。
三、具体学习阶段。
1. 基础知识夯实阶段(现在 [具体日期1])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通读课本。
我要像探险家探索神秘宝藏一样,不放过课本的任何一个角落,包括那些小字部分和图片注释。
按照历史的时间脉络,比如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
这就像是给历史事件们建房子,每个时期是一层楼,里面的事件就是一间间屋子。
每周做一次课本知识点的小测验,自己出题自己做,做完之后对照课本批改,把做错的地方标记出来,再重点复习。
2. 强化提升阶段([具体日期1] [具体日期2])开始做辅导书上的练习题,按照章节来做。
每做完一章,就对答案,然后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
错题本上要写清楚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理解错题意了。
针对薄弱的历史时期或者事件,进行专项复习。
比如说我对世界近代史中的工业革命部分老是糊里糊涂的,那我就专门找关于工业革命的资料,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深入学习,把它彻底搞懂。
这个阶段开始和同学们组成历史学习小组,每周抽出一到两个课间或者自习课的时间,互相提问知识点。
要是被问住了,那可就有点小丢人啦,所以大家都会更用心地去背。
3. 模拟冲刺阶段([具体日期2] 中考前)按照中考的时间和题型要求,每周做一套历史模拟试卷。
做完之后认真分析试卷,统计每个题型的得分情况,看看是选择题失分多,还是材料分析题不行。
对于模拟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如果是选择题的问题,就多做一些选择题专项练习;如果是材料分析题,就多研究标准答案的答题思路,学会从材料中找关键信息。
初三历史组备考方案
初三历史组备考方案一晃十年过去了,对于备考初三历史的方案,我可是积累了不少心得。
今天,就让我用意识流的方式,给大家分享一份备考方案,希望能帮到你。
我们要明确备考的目标。
初三历史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那么,我们的备考方案也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1.基础知识(1)熟记历史大事年表。
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大事年表整理出来,每天背诵,直到烂熟于心。
(2)掌握历史人物、事件、地点等基本知识。
对于课本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地点,要了如指掌,能够脱口而出。
(3)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理解历史的基础,要深入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演变过程和相互关系。
2.分析能力(1)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对于课本中的历史事件,要学会分析其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培养历史思维。
遇到历史问题,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3)提高历史论文写作能力。
历史论文写作是考察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平时的训练。
3.运用能力(1)学会运用历史知识。
在解答历史题目时,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培养历史素养。
多读历史书籍、看历史纪录片,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3)关注历史热点。
关注当前的历史热点问题,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为自己的论述增色。
我们具体谈谈备考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备考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阶段、分析能力阶段和运用能力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梳理知识点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对于重点、难点知识,要做好笔记,反复学习。
3.做题巩固4.参加模拟考试5.调整心态6.互动交流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
7.关注考试动态关注历史考试的动态,了解考试政策、命题趋势,为自己的备考提供参考。
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积累。
历史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这份备考方案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初三历史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备考初三历史的注意事项及解决办法,说起来也是门道多多。
原创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原创历史中考备考计划引言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考作为学生初步选拔的重要环节,历史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机会。
为了顺利备战历史中考,制定一份合理的备考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原创的历史中考备考计划,帮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准备历史中考。
第一阶段:了解考纲和教材在备考历史中考之前,首先要了解考纲和教材。
仔细阅读考纲,了解历史中考的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和分值比例等内容。
同时,熟悉教材,了解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
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做教材自带的课后习题和复习参考资料来完成。
第二阶段:制定学习计划在了解考纲和教材内容之后,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考纲的内容和知识点,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复习。
在学习计划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时间段用来总结和复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阶段:系统学习知识点在完成学习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学习各个知识点。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知识点分组分类,明确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
从容易的知识点开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难度。
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记忆卡片、彩色标记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第四阶段:做好习题和模拟测试在系统学习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好习题和模拟测试对于备考历史中考至关重要。
通过做习题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灵活应用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模拟测试可以帮助同学们熟悉考试形式和提高答题速度。
在做习题和模拟测试的过程中,可以注意总结考点和解题技巧,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五阶段:复习和总结在备战历史中考的最后阶段,进行复习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复习重点难点知识点,强化记忆。
同时,对历次模拟测试和习题的做题情况进行总结,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并进行重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历史中考备考计划琼海市民族中学雷家军一、指导思想中考是学校的一件大事,牵动着每一位任课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家长的心,对学校的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表面上是考学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考学校、考老师、考家长。
要打好中考这一仗,我们就必须各负其责,目标明确,团结一心,互相协作,毫不松懈,毫无怨言,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鼓作气干到底。
搞好德育是主线,搞好教学是中心,搞好落实是关键。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的初三(4)班,由于这个班是从会山合并过来的,从上学期末统考成绩来看,此班成绩不是那么理想。
总的来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偏差,历史综合素质离中考的要求仍然有一段距离,尤其是此班学生目前的阅读分析、灵活运用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欠缺;特别的是还存在大部分低分层学生拖后腿的情况。
三、研读考纲明方向考纲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回答了中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因而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
要做好备考复习,首先必须研读考纲,明确考试要求。
考纲研读须抓住以下几方面:1.明确考试的内容要求及变化考试内容是考纲的主体部分,也是老师们最关注的板块。
研究内容首先得明确范围要求,并明确告知学生哪些要考,哪些不考,以便针对性复习;今年的内容考点共141个,其中中国古代史35个,中国近现代史76个,世界历史30个。
同2009年比较,今年考点增加不变。
但是我必须做好计划,思考对策。
备考复习依据考点,逐一进行剖析、整合、演绎,以应对任何形式的考查测试。
例如:建国初的“抗美援朝战争”子目,我们复习时须依据课标要求,对教材知识进行剖析梳理,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记住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名字;认识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识别黄继光和邱少云图片,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体会英雄身上体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其次,我要寻找考试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时政热点,形成小型专题,组织学生思考复习。
如“改革与开放”、“国家统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及中国的和平崛起”、“四大发明、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与人类和平”等。
2.明确考试的形式要求及变化今年中考继续实行全省课改考试。
针对人教版命题,命题者将在这些题目的显著位置对考生进行文字提醒。
约90%的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将兼顾目前在我省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教材(含历史图册)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教材(含历史图册),另外约10%的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将分别体现两类教材(含历史图册)之间的区别,但难度基本等值。
这些内容均为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或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成就,以及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内容。
3.明确考试的内涵要求及变化这是我研读考纲的重点部分。
应该认真研读,反复揣摩,深刻体会,并指导复习实践。
本次考试命题将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主干,分散难点,多层次,低起点,力求使考查结果能反映所有学生的真实情况;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立意,既注重考查学生对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加开放性试题,为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将注重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还将进一步增强试卷的人文性,有助于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完成试卷。
4.认真研究题型示例及样题考纲提供的题型示例给出了中考命题的呈现形式、考查角度及能力层次要求,给中考复习以明确的标准。
四、备考计划(一)复习要求①、抓好课堂增实效面对新考试,得用新方法,使用新策略。
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我推介“目标导学模式”。
其流程是:定标→导标→测标→补标→达标。
课堂操作流程为:出示目标→指导自学→共同探究→达标测试→讲评矫正→达成目标。
②、突出重点求高效今年中考内容考点多(以教材子目为单位)共207个,其中中国古代史52个,中国近现代史21个,世界历史42个,海南历史42个。
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的复习,任务十分繁重。
我们必须抓住主干,强化重点,有详有略,追求高效。
简言之:凡是课标要求的内容均为主干。
以下几种情况属重点:课标中需要学生认识、理解、应用层次的内容;课文叙述十分详细(大字、小字、图画、表格材料、注释等)且配有课后练习的内容;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内容;纵横联系能形成结构知识的内容;同生活实际和社会重热点问题相联系的内容等。
对这些内容,我们要重点剖析、整合、演绎,并进行重点训练。
③、搞好协调升质量中考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处理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
备考复习应以教材为蓝本,以资料相辅助,切忌本末倒置。
所用资料要筛选,题目要典型,切忌全盘照搬。
2.处理好导、学、练的关系。
备考复习一定要把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适度的课堂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导、学、练的有机统一,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3.处理好容易题与稍难题的关系。
学业考试是水平考试,难度值一般为容易80%,稍难20%。
因此我们的应考复习应要立足基础,得足80%的容易分,同时尽力多得20%的稍难分,从而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目标。
4.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是前提,提升能力是目标;再说: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内化。
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
因此,中考复习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一定要着眼能力,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相得益彰。
5.处理好毕业与升学的关系。
本次学业考试是毕业、升学两考合一。
备考复习必须两兼顾,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顺利毕业,也要保证少数优秀学生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复习必须分类指导,分层要求,要保证优秀学生吃得饱,保证大多数学生吃得了。
④、科学训练促提高科学适度的练习训练,能有效巩固知识,内化学科能力。
因此,有效的训练对于提高复习的质量帮助甚大。
不过训练须注意:精心组卷,小型为主;形式多样,频度适中;题要典型,举一反三;练要正规,练后必评。
如时间允许,最好每课必练。
训练题可从多种资料精选组合而成。
选题组卷须注意以下10点:①科学性—-题干科学,答案无误;②基础性—-考查全面,体现双基;③创新性—-设计新颖,具有创意;④针对性—-紧扣考点,下联实际;⑤灵活性—-创设情境,角度多变;⑥多样性—-选材丰富,视野开阔;⑦典型性—-特色鲜明,举一反三;⑧层次性—-梯度明显,分档合理;⑨时代性—-关注社会,捕捉热点;⑩综合性—-主题明确,一题多点。
⑤、指点方法会应考教是为了不教。
备考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交给复习应考的方法,让学生会复习,会应考。
因此,复习备考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交给学生如何把握历史知识要素的方法、如何理解性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整理重组历史知识形成结构知识的方法以及如何审题、答题的方法。
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会分析,会考试,考试也才能少失误,得高分。
(二)备考措施1.让学生有良好的心态:首先要让学生重视历史这一学科,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不怕困难、能吃苦、肯拼搏的精神。
2 .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及《考试说明》,积极参加区的教研活动,领会中考精神,准确把握考点。
3.向课堂40 分钟要质量。
课堂上精讲多练,要把每个知识点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讲清楚,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系统。
4 .抓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不同的形式,如:提问、讨论、写随笔或小论文、演讲稿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如:审题、阅读分析、归纳、文字表达、灵活运用等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从容地应对中考。
5 .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现实,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及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判断、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平时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7 .抓好考前冲刺。
(三)复习步骤(1)、中考备考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上新课阶段,约从第3周到第9周),过好课本关,课本上的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吃透。
根据层次不同可适当提高。
准备好各种复习资料。
第二阶段(第10周至第13周),本阶段要突出双基,培养能力,要求教师对各本书的重点知识作归类复习,理清各部分知识的纵横联系,加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力度,对初中阶段的知识有更系统的、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阶段(第14周至中考前),本阶段主要是综合训练,补缺补漏。
要求教师在综合测试、模拟考试的基础上,通过讲评,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并针对学生掌握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不足,及时进行补缺补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备考状态,迎接中考。
(2)、几个注意事项1、注重培养尖子生。
①全面分析把握尖子学生,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②为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特殊政策。
例如,在平时教学、复习中,可以给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课堂上教师讲述的内容掌握后可自行安排学习内容。
③教师在指导尖子生时要注意对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试中的失分点,并对此进行重点训练。
2、要切实及早抓好后进生的提高工作。
①面对“学困生”时,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
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心。
对他们有“压”,更要有爱、有导。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
我们教师应做到“喜教、会教、善教”,特别对中下层次的学生做到不离、不弃、不歧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念,使他们看到希望。
②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业、基础测试等环节,把他们“要我学”改为“我要学”,从而缩小与尖子生的成绩差距。
3、利用好我们年级学生层次分明的特点,合理安排好每次的上课内容、测验、辅导等。
4、从上课、作业到考试、辅导等都要与中考接轨,务必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总之,今年的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备考工作必须作好计划,加强指导,科学应对,务实高效。
唯有如此,我的备考复习才能收到实效。
2009年2月23日2008年中考历史科备考计划东平中学雷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