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国家的巩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文化交流1.1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深民族认同感统一多民族国家必须重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采取多种措施,使不同民族之间感受到平等、尊重和互助。
在教育方面,要让各族孩子从小就学习对其他民族的尊重、了解包容、合作共进的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建立统一的国家意识。
1.2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有各自的语言、文化、习俗和历史,要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元共生、交融发展,才能增进民族团结。
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习惯,并促进相互交流和融合。
举办民族文化节、义演、展览等活动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培养民族宽容和共情。
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互补2.1 加强经济合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信息交流和人员往来,创造有利于多民族长期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政策协作,共同推进各项经济建设,形成互补性优势,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2 拓展经济发展领域,提高经济活力在经济发展领域创新,拓展地区特色产业,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经济体系,推动区域发展。
加大对重点经济产业的支持和鼓励,大力发展和壮大现代化经济,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
三、保障国家安全,确保国家和平稳定3.1 确保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是保障多民族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础。
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建立健全的安全体系,全力保障国家安全。
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影响各民族人民的基本权利和民主权利。
3.2 消除恐怖主义,维护社会和谐恐怖主义等极端分子会危害社会和谐,威胁国家安全。
因此,加强打击恐怖主义等极端分子的力度,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
制定相应的社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国家安全的整体防御力。
四、坚持和平共处,促进国际交流4.1 坚持和平共处,推动多边合作统一多民族国家必须发展和平友好的国际局势,加强同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多边合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课件-华东师大版
文字的统一
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推 广更为简便的隶书,使得文化传播更为便利。
文字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各国语言文字不一的状 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字统一后,书籍的编纂和保存变得更为便捷,文 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
教育的普及
秦始皇设立了郡县学官,使得 教育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平民 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牛耕技术的推广
牛耕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率,解放了大量的 劳动力。
兴修水利
国家组织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 国渠等,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手工业的进步
80%
冶铁技术的改进
铁100%
丝织业的繁荣
随着丝织技术的进步,丝织品的 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秦朝还实行了度量衡、货币、文 字、车轨标准化等制度,为文化
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6
统一国家的对外关系
对匈奴的战争与和亲政策
战争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如漠北之战,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保 障了北部边疆的安全。
和亲政策
为了巩固与匈奴的关系,汉朝采取了和亲政策,如昭君出塞,通过联姻的方式, 实现了与匈奴的和平共处。
统一的意义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和分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秦朝的制度建设
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推行郡 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由 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系列制度改革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如 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和文字等,加强了中 央集权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统一 国家的巩固课件
统一国家的巩固教案
统一国家的巩固教案教案标题:统一国家的巩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统一国家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统一国家的巩固方法;3.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统一国家的定义和内涵;2. 统一国家的巩固方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3. 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国家的统一与分裂情况,引发学生对统一国家的思考。
2. 提问:你认为统一国家的巩固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何重要性?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统一国家的定义和内涵,解释统一国家的意义和价值。
2. 分析统一国家巩固的重要性,包括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经济繁荣等方面的好处。
三、巩固方法讲解(20分钟)1. 政治方面: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立有效的政府机构、加强法治建设等。
2.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
3. 文化方面:加强国家文化认同、保护和传承国家文化遗产、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等。
4. 教育方面:加强国家教育体系建设、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等。
四、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一个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巩固国家的方法,并理由支持。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和汇报。
五、个人反思(5分钟)1. 学生个人思考:你认为你在巩固国家方面可以做出哪些贡献?2. 学生交流:学生可以与同桌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统一国家的案例;2. 相关教材或课件。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质量和内容;2. 学生个人反思的深度和思考的广度;3. 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参观或调研,了解本地区或国家的统一国家巩固措施;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国家责任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统一国家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统一国家的巩固方法,并培养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堂练习
1.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幅 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2. 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的是( ) A.西域都护 B.军机处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 3. 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 )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4. 下列战争发生于乾隆帝时期的是( ) A.靖难之役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顺治帝册封达赖金印
康熙帝册封班禅金印
达 赖 五 世 觐 见 顺 治 帝
1652 年, 五世达赖喇嘛 在清朝官员陪同下,从 拉萨起程前往内地。 1653 年年底抵京; 顺治皇帝 在南苑会见达赖五世,并 册封 他为“达赖喇嘛”。
坛城
五世达赖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时进献的 礼品,
高29厘米,底径3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
郑成功受降像(台湾赤嵌楼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台湾归入 清朝的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 省。 意义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 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 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 新的历史时期。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 的一个行省。
巩固西北边疆
平定准噶尔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 叛乱 叛乱图》 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西北边疆的
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措施
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设置伊犁将军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 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 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七年级下历史第3单元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 蒙古族 土尔扈特 部回归:因不堪忍受沙俄政府的压 迫,在其杰出首领 渥巴锡 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
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五、雅克萨之战
1. 背景:17 世纪中期, 沙皇俄国 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 江流域,在 雅克萨 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2. 军事:1685 年和 1686 年, 康熙 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
1. 平定准噶尔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 康熙 皇帝 三次率军亲征,打败准噶尔,平定了叛乱,稳定了 西北部 边
疆地区。
2.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 皇帝时期,在 维吾尔 等
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 祖国的叛乱。
3. 设置 伊犁 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 新疆 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
2. 过程: 1662 年 2 月, 郑成功 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 官被迫宣告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 38 年的台湾, 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
3. 建制:1684 年,清朝设置 台湾府 ,隶属 福建省 。 1885 年台湾正式建 省 。
4. 意义: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 表现: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
进一步加强 中央集权 ,维护政治上的 大一统 ;在思想 文化方面推崇 儒家学说 ,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 原因:明朝末期, 荷兰 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 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 殖民统治 。
《尼布楚条约》。
所采用的措施。
2.学习提示:理解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难点:了解多民族国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反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一个极具复杂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教学中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反思:1. 强调多民族平等和协作:在教学中,应强调多民族间的平等和协作,使学生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并鼓励他们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此外,教育也应加强民族团结和宽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民族交往能力和包容性。
2. 宣扬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爱国主义是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中,应加强对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并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3. 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多民族国家涉及到多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和传统等。
这有助于增进多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和民生的改善。
教学中应加强对经济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同时,也要关注减少贫困、改善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提升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水平。
5.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撑和社会共识。
在教学中,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共同的道德底线,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之,教学中应注重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跨民族交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推动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但汉武帝在位期间, 大兴土木,连年征战, 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成果, 晚年颁布《轮台罪己 昭》。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自学提纲
1、经过西汉前期的 ,到了汉武帝 当政时期, 人口增殖,经济富庶,国家强盛,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 阶段,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 开始了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也开发了河西地 区的经济。 3、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这是我 国货币制度史上的重要改革。五铢钱的铸造是国家中央政府铸 币的开始,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通行较久,轻重大小都比较适 中的钱币。 4、汉初诸帝都很重视经书的重写,汉武帝酌取董仲舒 “ ”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设置五经博士, 让博士教授弟子,并在长安兴办 。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是 。 5、 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中国历史上正式 建立年号是从 开始的。 6、中国古代用皇帝的年号纪年,用 计时。(水钟)
上图是金五铢钱,专作赏赐。五铢钱的铸造是国 家中央政府铸币的开始。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通行较 久、轻重大小都比较适中的钱币。它自汉武帝起到唐 高祖,700多年间成为中国的标准铸币。
7、问答: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答:政治方面: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 军事方面:①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巩固西 汉北部边郡;②河西设郡、河西屯田,开通了河西走 廊;③在西南夷与东胡设置郡县,开发了西南与东胡 地区的经济与文化。 经济方面:①改铸五铢钱,由中央统一铸造和发 行货币;②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保证农业 生产。 文化方面:①采取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儒家学说得到弘扬;②创建太学, 确立中国古代官学制度。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由”友好”(郑) “冲突 ”(戚 继光抗倭、葡萄牙占据澳门) “战 争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 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 ⑴原因:明清经济的发展。 • ⑵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 地的纺织业中。 • ⑶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 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 ⑷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 ⑸缓慢发展: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 业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 4、明清科技文化时代特点鲜明
• ⑴科技方面;出现一批总结性、集大成的古 典科技巨著。
• ⑵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一些反对封建专制和 追求民主自由的早期启蒙思想和文学艺术作 品。
• ⑶建筑方面:也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特点。
①改革行政机构,废除地方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在 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殿 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②设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 祖设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 表现。 ③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 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 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④实行削藩政策。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时 代 特 征
社会危机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保卫 边疆做出了那些努力?
⑴在西南西藏: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设 驻藏 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⑵在西北新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 管辖. ⑶在北部:隆帝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1662年2月,郑 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
人物介绍: 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 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是我国 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被台湾同胞尊 称为“开台圣王”。
主要功绩: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重要举措:① 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② 开垦荒地,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西藏地区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康熙 平定噶尔丹叛乱
西北边疆 乾隆 平定大小和卓
清朝设置_伊__犁__将__军___ 蒙古地区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东北地区 雅克萨之战
课堂练习
1.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
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向殖民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 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安 定边疆,清朝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 样的效果呢?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统治策略:
政治制度上: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
传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台湾被侵占: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 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侵占 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 殖民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 郑成功 率领将
士,乘坐战舰从 金门出发,横 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 登陆后受到数千当地居民的热 烈欢迎。
郑成功军队 海上 击沉荷兰战舰 荷兰军队
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 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 使下,发动叛乱。为维护国家统 一,康熙帝三次亲征,多次打败 噶尔丹,最终平定了叛乱,稳定 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教案标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目标:1. 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意义和特点。
2. 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方法和手段。
3. 思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
4. 培养学生对封建国家的历史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方法和手段。
2. 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难点:1. 思考封建国家的巩固问题。
2. 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工具:1. 电子白板。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一、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个影片片段,向学生介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背景和意义。
二、讲解知识点(15分钟)1. 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方法和手段,如政治手段、军事手段和文化手段。
2. 探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困难和挑战,如民族起义、地方割据和外族入侵等。
三、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有效方法和应对困难的策略。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共同总结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方法和困难。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小论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六、课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思考和准备。
教学方式:1. 影片片段引入。
2. 讲述知识点。
3. 小组讨论。
4. 展示和总结。
5. 作业布置。
6. 课后反思。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后一个朝代。
清朝在统一中国以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巩固清朝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地位,成为了当时清朝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政策措施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后,为了巩固统一的局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指国家权力向中央集中的制度,清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的局面。
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后,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调度和监督,有效地避免了乱政和分裂局面的出现。
推行仁宗政策仁宗政策是指清朝推行的以宽厚仁爱治理多民族地区的政策。
清朝秉承了“仁政方略”,制定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如设立五省厅制、增设蒙藏官制、取消各族肉刑等。
这一政策有利于减轻地方人民的负担,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团结。
加强宣传教育为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清朝加强了宣传教育的力度,鼓励各族人民共同学习汉语、书法、音乐和戏曲等文化,推广汉字、汉文化。
同时,每年都会举行祭祀和庆典活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感和团结认同感。
经济发展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后,政府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具体表现在:开垦荒地和引进移民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掌控和开发,清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投资,不断开垦荒地,引进汉族移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移民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多方面的贸易清朝政府支持和鼓励各种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
清朝在与外国进行贸易之时,秉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保持独立自主的贸易立场,同时以商贸和文化交流为重点,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交流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后,为了促进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清朝加强了文化交流的力度。
具体表现在:汉族文化输出清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同时也大力输出汉族文化,这对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是一种文化的全面交流和融合。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8课 [预习导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及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等史实,理解清政府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作的努力,培养以正确的民族观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识读《清朝疆域图(1820年)》《平定准噶尔图卷》《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增强历史感。
3.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后,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从中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责任心。
课前学习任务
梳理古代中央政府管辖台湾、西藏、新疆的史实。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清朝统治者建立起统治后,如何巩固统治?
【学习任务二】梳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
【学习任务三】梳理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683年:
1684年:
1885年:
【学习任务四】清廷如何对西藏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学习任务五】驻藏大臣有哪些权力?
【学习任务六】清廷如何治理西北边疆地区?
【学习任务七】梳理雅克萨之战的背景、概况和结果。
【学习任务八】《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学习任务九】写出清朝的疆域范围。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第90集《收复台湾》。
11 统一国家的巩固
知识巩固
1、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在
卫青 和霍去病 统帅下,汉军取得胜利。
2、 汉武帝 废半两钱改铸 五铢 钱;接受
董仲舒 的“ 独尊儒术” ”的建议,发展儒学教育; 在 长安 兴办 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
知识巩固
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如何评价汉武帝?
1看他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包括功、过两方面 。 2看他对整个人类历史和发展的影响 。 3不仅要看和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还要兼顾后 人的看法。 1、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评价
2、在其统治期间,西汉国力强盛,民族融 合,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 3、他在位期间也连年征战,迷信鬼神等, 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晚年社会出现 动荡,但能及时改过。
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汉武帝
刘彻
汉武帝时社会状况:
人口增殖, 经济富庶,
国家强盛, 空前繁荣。
大漠
西域
大海
南海
大漠 西域
匈 奴 鲜 乌 河西走廊 卑 桓
大海
西
南
夷
南海
(秦半两) (五铢钱)
董仲舒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只尊重儒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 建统治的正统思 想.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 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 政治局面.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西北:新疆
康熙皇帝平定了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乾隆皇帝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二)经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活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兴修水利 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三、小结
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的统一 巩固统治的措施
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台湾、西藏、新疆) 经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政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设立、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文化: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红楼梦》、昆曲和京剧艺术)
合夹击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李自成兵败,清军统一全国。 统治方针:清朝统治者以北京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此后的统治中, 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 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二、巩固统治的措施
(一)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 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知识点总结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知识点总结推荐文章乔纳森斯威夫特是哪个国家的热度:美国敌视苏联国家的原因热度:印度的国家历史简介热度: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知识点总结热度:孔子是春秋哪个国家的_孔子被称为什么热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清初的民族政策。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必考知识点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五世赐予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
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5.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一、知识目标1.掌握清政府册封_、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2.掌握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掌握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4.掌握清朝的疆域。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走向的能力。
2.通过对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的学习,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清朝采取的民族政策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1.年号纪年 1).年号——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
2).计算方法—— (皇帝)年号 + 第几年。
如:(汉武帝)建元(前140-前135)4年 (唐太宗)贞观(627-649)3年
2.天干地支纪年
1).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地支(与十二生肖相对应):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天干配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你能回答:
上一次出现“庚寅”年和今年的“庚寅”年 相隔多少年?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文治(文化措施)
2.武功(军事政治措施)
我们学到了什么?
1.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汉武帝稳固大 一统的三方面措施。 2.学会了年号纪年法和天干地支纪年法。
1.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的经典 D.《孙子兵法》 2.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三次对匈奴 的战争。下列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解除了匈奴对都城咸阳的威胁 B.汉军统帅是卫青和霍去病 C.保证了北部边郡的安全 D.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3.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 开始的。 (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五铢钱
2.经济措施
2).兴修水利—(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3.文化措施
1).重视经书——(鼓励各地献书) 2).听取建议——董仲舒“独尊儒术” 3).建立太学——(儒学教育)
董仲舒和“独尊儒术”
思考——汉武帝大一统措施对当时国家
有什么意义?
1).巩固国家政权。 2).促进民族融合。 3).发展社会经济。 4).统一儒学思想。
XXXX中学 XXX
学习内容:
(一)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局面 (二)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一)稳固大一统局面
三大措施:
1、政治军事措施。 2、经济措施。 3、文化措施。
1.政治军事措施
1).北——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北击匈奴。
卫青与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
三次反击匈奴
(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C
A
D
1.“汉朝”与“汉中”的联系
2.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
写一篇文章,题目为:
《我眼中的汉武帝与秦始皇》
第一次: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南地区。 第二次:公元前121年,打开通向西域的道路。 第三次:公元前119年,匈奴力量大大削弱。
1.政治军事措施
2).西——开通河西走廊,进行河西屯田。 3).西南—说服西南诸国归顺西汉,办学校。 4).东北—打败匈奴左部,在东北建立行政机构。
2.经济措施
1).铸造钱币——(废半两钱,铸五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