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议政制度的设计轨迹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从封建王朝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封建王朝阶段(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古代中国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以家族部落为基础,各地有多个具有一定权力的诸侯国,诸侯国与中央王朝之间存在互相制衡的关系。

2. 秦朝统一中国(221年-206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标准化度量衡、文字统一等。

3. 刘宋南朝(420年-479年)和后梁后周(502年-618年)时期:秦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南朝刘宋和后梁、后周的政治制度较为混乱,地方势力较大,皇权逐渐削弱。

4. 北朝和南朝(420年-589年)时期:南北朝时期,中国被分为南朝和北朝两个政权,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王朝相继兴起,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王朝也相继建立。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和州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5.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之一,政治制度由初期的郡县制逐渐过渡为府州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全面推行均田制。

6. 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由于北方的辽、金等民族不断侵扰,政治制度逐渐削弱,南宋则处于北方的统治下。

南宋政治制度相对稳定,加强封建军阀的监察,实行科举制和选官制。

7. 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是蒙古族政权,继承了宋朝的制度,并增设了行省、路、州等行政区划,实行三班制和科举制等。

总体来说,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体现了从分裂到统一、从封建到中央集权的过程,以及农业社会向封建社会和官僚制社会转变的历程。

古代中国政治规章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政治规章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时空定位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文档
实用标准
框架结构
文档
定位
文档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实用标准
框架构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时空定位
古代中国的政治
框架结构
文档
实用标准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时空定位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框架结构
文档
实用标准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时空定位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框架结构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丰富的政治制度演变史。

从建国初期的人民民主专政,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充满曲折和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

这一制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千百年来封建专制政治体制的瓦解和民主政治实践的开始。

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集体所有制,推动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治制度逐渐确立为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度等。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人民政协、政府机构、军队等一系列政治机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体系。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推进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特别是在1980年代实行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我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一改革中,我国注重权力分立和制约机制的建立,实行了党政分开、集体领导和依法治国等原则,提高了政治体制的科学性和现代性。

四、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新世纪以来,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依法表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裁判,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我国通过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完善立法机构和程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方式,推动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和法治化。

五、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注重世界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实际的结合。

未来,我国政治制度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监督机制,保障公民的权益和自由。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从人民民主专政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政治制度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中不断前进。

中国议政制度的设计轨迹

中国议政制度的设计轨迹

中国议政制度的设计轨迹作者:苏永通,王钟的来源:南方网来源日期:2011-3-7本站发布时间:2011-3-7 16:34:07人大代表人数过多,高层早就意识到。

1979年修改选举法时,时任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彭真说,代表人数太多了,并不便于代表们充分讨论和决定问题,“形式上看起来很民主,实际上并不一定能充分发挥民主”。

坐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三层,只有用望远镜,才能看得清台上人的样子。

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议政现场,近3000名人大代表,2200多名政协委员,以及几千名记者济济一堂。

全国人大和政协,政治属性不同,前者为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后者为统一战线组织,但始终交汇在一起。

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承担了临时国会的功能,直至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1959年,政协三届和二届人大先后召开,形成“两会”同步现象。

1977年后,“两会”还与党的会议,从开会时间到议题,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党代会所决定的国家大政方针及人事安排,与隔年年初召开的人代会议题和选举形成呼应。

“党代会——政协——人代会”,勾勒出中国式民主的基本逻辑:党是国家的核心领导力量,与民主党派实现“协商民主”,通过人大完成合法执政程序。

从历史经验来看,“两会”最为“生动活泼”的时候,往往是党内民主最好的时候。

前苏联建议中国尽快召开人代会“三权鼎立”的议会制一开始就被作为剥削阶级的制度产物而否定。

在中国的人大制度下,没有朝野之分,不轮流坐庄。

薄一波曾回忆,1949年初,毛泽东对来访的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议会制度在中国彻底丧失威信,从袁世凯、曹锟直至蒋介石的国大均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会建立一个怎样的“新中国”,并没有太多令人意外的地方。

毛泽东在当年的多篇文章中,都明确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并直接指明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的政权建构,基本以前苏联为模板。

1949年9月召开具有临时国会功能的政协会议,其中确定的一个目标是通过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按新政协三年任期,时间大概为1952年底。

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演变

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演变

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演变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演变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涉及了多个朝代和政权的更迭。

以下是中国古专制政体的大致演变过程:1.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国家权力由诸侯共同掌握,而天子则担任领导和仪式职能。

这种政治体制在周朝后期出现了分封诸侯权力削弱的情况。

2.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严格的集权制度,实行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

行政、军事、法律等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秦始皇)手中,对地方政权进行了统一管理。

3.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相对更为宽松。

在汉朝早期,皇帝与地方豪强、世族等建立了统治的合作关系,使得地方的封建势力得以保留。

晚期的东汉时期,朝廷逐渐衰落,地方封建势力割据乃至地方割据势力出现。

4. 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隋朝和唐朝实行了高度集权的官僚制度,皇权高度集中,统一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

尽管存在一些地方割据,但总体上保持了集权的状况。

5. 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实行了相对松散的政治体制,兼采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

地方豪强和地方官员的势力相对增大,但中央仍然保持有限的统一和控制。

6. 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族统治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帝国的成员。

元朝实行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制度,行政权力集中在皇帝及其任命的官员手中,地方割据的情况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兴衰更替,一度有中央集权,一度有地方割据,但整体上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

每个朝代的政治体制都与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统治者个人格局等因素有关。

21-22版: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创新设计)

21-22版: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创新设计)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1.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建共和、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党政治和国民党的《训政纲领》,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中国近代的尝试2.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战时期“三三制”政权和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从“唯物史观”角度论证社会主义共和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旗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纪年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意义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2)①目的: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②概况:孙中山颁布,临时参议院制定。

③内容⎩⎨⎧a.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b.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限制总统的权力(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军阀时期(1)政党政治的尝试①背景⎩⎨⎧a.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

存在三种相互抗衡的势力,即旧官僚、立宪派和革命派势力b.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②表现⎩⎨⎧a.概况: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b.结果: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2)袁世凯复辟帝制①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

③1915年,接受“劝进”,当上皇帝。

最终被迫取消帝制。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总和,是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随着历史的演进,我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多次重大变革和演变。

本文将就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主线进行阐述。

一、封建时代的中国政治制度在封建时代,中国政治制度主要以君主专制为核心。

统治者通过世袭的王朝制度来巩固政权,国家实行世袭的君主制。

此外,君主通过设立官僚体系来管理国家事务,地方政权采取官僚统治的形式。

二、国民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采取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三、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制度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权力最高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权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保持其核心地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82年,中国通过了现行宪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该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总结起来,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可以概括为从封建时代的君主专制到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制,再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主线展示了我国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和发展,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与时俱进的特点。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变迁主线描绘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变迁主线描绘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变迁主线描绘我国政治制度变迁主线描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政治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多个阶段。

本文将针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主线进行描绘,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政治制度1. 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政治制度相对简单,基本上以家族统治为主。

商代时期王室逐渐强大,贵族崛起,统治集团逐渐形成。

周朝时期,周王朝通过分封制度将权力下放给诸侯,形成了分封制。

2. 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了集权统治,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创立了封建制度。

汉朝承袭了秦朝的基本制度,但在官僚体制、地方行政和选官机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3. 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魏、蜀、吴分权争霸,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局面。

晋朝的政治制度相对宽松,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制度一波三折。

二、封建时代政治制度1. 隋唐时期:隋朝实行了官僚集权制度,但由于统治者的暴政和内外战争,很快灭亡。

唐朝恢复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府、州、县三级行政体系,实行科举选拔官员。

2. 宋元时期:北宋政治制度相对稳定,官僚体系更加健全,科举制度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元朝建立了蒙古贵族的统治,政治制度多样化,设置了行省、路、州、县等政权机构。

三、现代政治制度1. 明代:明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各级行政区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明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后期逐渐形成武装封建统治。

2. 清朝:清朝由满洲人建立,实行满洲贵族的统治。

清朝早期政治制度主要继承了明朝,后期逐渐形成专制封建制度。

清末民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央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建立。

总结:通过对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主线的描绘,我们了解到中国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演变的轨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

以下是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汉朝的政治制度、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宋朝的政治制度、元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在夏朝,政治制度主要是以王位世袭制为基础,由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世袭君主。

在这种制度下,王位传承以血脉为纽带,后继者必须是上一代王室成员。

同时,夏朝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家官僚体系,设置了各种官职以辅佐王权。

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沿袭夏朝,但有所改进。

商王位的传承方式也以血脉为纽带,但同时允许非王族成员通过功绩和才能获得官职。

此外,商朝还加强了中央集权,使王权更加集中。

周朝的政治制度在夏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周朝实行分封制,将领土分封给诸侯,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礼制,规范了社会等级和行为准则。

周朝的官僚体系也更加完善,设置了各种官职来管理国家事务。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周朝的封建制度逐渐崩溃,各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士人阶层的兴起时期,他们成为各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官僚体系逐渐完善,开始出现文武分途的现象。

各国之间也开始出现互相兼并的趋势,最终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三、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在秦朝的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一制度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威和权力,国家事务由皇帝一人决策。

同时,秦朝还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和标准化度量衡,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管理能力。

四、汉朝的政治制度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汉朝实行了察举制和征辟制等人才选拔制度,打破了世袭官僚体制的限制。

同时,汉朝还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设置了州、郡、县等地方行政机构来管理地方事务。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政治制度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革。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线索进行梳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在封建时代,我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通过封建等级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

封建时代初期,周朝建立了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封建政权。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集权的中央集权制度。

随后,汉朝建立了世袭的皇帝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隋朝和唐朝则通过设立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加强了集权。

二、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崩溃与民主化尝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觉醒意识的增强,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逐渐显现出不合理的一面。

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逐渐衰落,一些思想家开始提出了君主立宪的建议。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华民国成立,初步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通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此后,中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农村人民公社的废除、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对官僚主义的反腐败斗争等。

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1982年,中国通过了宪法,并开始实行宪政体制。

此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治体系,强调依法治国原则。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公民参与,提升政府的责任与透明度。

总结起来,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崩溃与民主化尝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以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全面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全面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全面梳理我国政治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演变的,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大变革。

下面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进行全面梳理。

一、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以封建制度为基础,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统治集团主要由皇帝、王公贵族组成。

在这个时期,较为典型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王朝,如商、周、秦、汉、唐等。

二、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民主革命,追求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了初步的民主政治制度。

此时的政治制度以多党制和议会制为特点,国民党、共产党、各类民主党派都有参与政治的机会。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

政府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和决策,而党委的领导则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这一时期,政治制度逐渐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保持着领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也成为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五、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政治制度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治制度的优化和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的职能转变,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民众参与政治的广泛程度将成为未来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结起来,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可以概括为封建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革命时期的多党制议会制度、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委民主集中制度,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些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需求密切相关,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结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结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结构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巩固于西汉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于隋唐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5)加强于北宋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强化于明清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8)结束于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中央行政制度(1)三公九卿制:它是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变。

从封建时代的封建制度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

一、封建制度的出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制度的出现。

在古代,中国王朝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基础,中国的最早的王朝就是以封建制为特征的。

封建制度强调了君主权威和亲戚关系的重要性,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君王手中,而地方上的官职则由贵族或显贵的家族担任。

这种政治制度形式持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繁荣和衰落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随着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建立,中国政治制度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权。

这一时期,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和官僚制度手中,官员们由中央任命,地方上的州县官员也需要向中央政府汇报。

汉朝时期继续保持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在一些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进一步发展。

三、分封制度的兴起随着汉朝的衰落,中国政治制度再度发生变革。

经过数百年的动荡,隋朝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由隋文帝所推行,他试图通过让诸侯王担任地方行政的职责来削弱中央政权的权力。

然而,由于分封制度在隋朝的建立阶段便已受到了严重的干政问题,这一制度在隋朝后期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

四、宋人政权的演变隋朝的灭亡为唐朝的建立做了铺垫,但唐朝的政治制度却与古代的封建制度类似。

然而,随着唐末的内外因素的逐渐增加,唐朝政治制度开始发生变化。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政权分裂成数个小国,政治制度逐渐由中央权力向地方势力转移。

随后,宋朝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制度,即士族政治。

在这一时期,士族逐渐掌握了国家政权,发展了科举制度,通过官员选拔和考试来确保朝廷政权的稳定。

五、明清时期的专制统治明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又一次变革。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称“制”或“诏”,印称“玺”,以增强皇帝的神圣感。 • 皇权至上:(核心内容)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
权;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 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所谓“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 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皇位世袭:“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百官之 首”;
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位低权重; 太尉:主管军务,虚有其位。 (2)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
郡县制
(1)含义:“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郡守、郡尉、监御 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 置的行政机构称为“道”。“县”与“道”平级,都隶属于“郡”。 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治安和公文传递的 亭。 (2)影响: 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世袭 ,形成中央垂直管 理地方的形式。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士大夫 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内容: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的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 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 大族担任。 (2)影响:
世家大族把持制度,影响中央集权和统治的巩固 3、பைடு நூலகம்唐:科举制 (1)创立及完善
探究郡县制与行省制
二、皇权与相权: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中外朝制度 • 中朝(决策):侍从、秘书—尚书令、侍中 • 外朝(执行):三公九卿制 • 意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课件3: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3: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宪法》
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1982年宪法
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的社会主义宪法,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 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 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努力奋斗!”
1927年8月1日,南 昌起义爆发,中国共 产党走上武装反抗国 民党的道路
1927年10月,毛 泽东建立井冈山根 据地
上图分别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井冈山会师
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 十多个省。在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
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 中全会,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有机结合”和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 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 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二次革命:“宋案”
1913年3月,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在 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伤重逝世。袁 世凯听之“愕然”,布置暗杀活动的人 “穷究”为国务总理赵秉钧。“宋案” 真相公布,全国哗然。
二次革命
“宋案”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孙中山意识到“非去袁不可”,袁世凯 同时准备武力镇压革命派,满足自己的 权力欲望。袁世凯通过“善后大借款” 准备发动反革命内战。国民党人被迫应 战,最终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标 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失败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自古以来,政治制度一直是中国引以为豪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和最悠久的传统之一。

中国的政治制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到共和制度,从专制制度到多元制度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过程。

第一个大一统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夏朝、商朝、周朝时期,都是以诸侯和王公分封天下的封建制度为主。

这种封建制度下,地方官员和诸侯王公们为了加强地方的控制力,开始向统治中央的周王朝进攻。

周朝也利用这样的机会,一边削弱诸侯的权力,一边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封建制度逐渐开始走向分裂和崩溃。

第二个大一统政治制度——俅民政制战国时期,秦国崛起后,实行了中央集权政策和俅民政制。

这种俅民政制,在当时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在形式上的,而且是在实质和社会关系、政治文化方面的一种根本性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这种制度削弱了封建王国的统治力量,另一方面,通过秦始皇的改革,统一了货币以及法律等规范,实现了全国统一的管理。

第三个大一统政治制度——尚书体制汉朝建立以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实行了尚书体制。

在尚书体制下,权力从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到各级尚书,再分配到部长、属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架构。

尚书体制除了强调中央集权,通过提高中央机构的效率和政策的稳定性,成功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升级。

第四个大一统政治制度——科举制到了唐朝,尚书体制也出现了弊端。

唐朝推行的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对文化人才进行选拔,使民间的人才得以进入政府,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满足了人才脱颖而出的愿望。

科举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升级,为日后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五个大一统政治制度——在世子制度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制度被进一步加强,实行了在世子制度和锦衣卫等机构,保证了皇室的权力。

同时,也出现了内阁等一系列中央机构,管辖全国,保证政令畅通。

结语: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和必要的要素。

中国政体的历史演变

中国政体的历史演变

中国政体的历史演变中国政体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体制。

1. 上古时代:君主制在中国的上古时代,政权主要由君主掌握。

这些君主通过世袭或征服的方式统治着国家,决策权和权力几乎完全集中在君主手中。

周朝的封建制度是这一时期政权的代表。

君主通过封赏土地和官职来奖励忠诚的臣子,以确保自己的统治。

2. 中古时代:科举制度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进入了中古时代。

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兴起并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政府能够招募到具有才能的官员。

这一制度的出现使得政府官员的选拔更加公正和透明,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

3. 近代时期:民主革命和共和制19世纪末,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民主革命,标志着中国政体的重大转变。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了共和制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并不稳定,频繁发生政权更迭和内战。

4.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体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新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5.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体逐渐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

中国开始实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政策,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逐渐放宽对经济的控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改革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的整体发展。

6. 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政体在继承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推进,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国政体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内稳定和发展,也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议政制度的设计轨迹作者:苏永通,王钟的来源:南方网来源日期:2011-3-7本站发布时间:2011-3-7 16:34:07人大代表人数过多,高层早就意识到。

1979年修改选举法时,时任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彭真说,代表人数太多了,并不便于代表们充分讨论和决定问题,“形式上看起来很民主,实际上并不一定能充分发挥民主”。

坐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三层,只有用望远镜,才能看得清台上人的样子。

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议政现场,近3000名人大代表,2200多名政协委员,以及几千名记者济济一堂。

全国人大和政协,政治属性不同,前者为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后者为统一战线组织,但始终交汇在一起。

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承担了临时国会的功能,直至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1959年,政协三届和二届人大先后召开,形成“两会”同步现象。

1977年后,“两会”还与党的会议,从开会时间到议题,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党代会所决定的国家大政方针及人事安排,与隔年年初召开的人代会议题和选举形成呼应。

“党代会——政协——人代会”,勾勒出中国式民主的基本逻辑:党是国家的核心领导力量,与民主党派实现“协商民主”,通过人大完成合法执政程序。

从历史经验来看,“两会”最为“生动活泼”的时候,往往是党内民主最好的时候。

前苏联建议中国尽快召开人代会“三权鼎立”的议会制一开始就被作为剥削阶级的制度产物而否定。

在中国的人大制度下,没有朝野之分,不轮流坐庄。

薄一波曾回忆,1949年初,毛泽东对来访的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议会制度在中国彻底丧失威信,从袁世凯、曹锟直至蒋介石的国大均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会建立一个怎样的“新中国”,并没有太多令人意外的地方。

毛泽东在当年的多篇文章中,都明确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并直接指明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的政权建构,基本以前苏联为模板。

1949年9月召开具有临时国会功能的政协会议,其中确定的一个目标是通过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按新政协三年任期,时间大概为1952年底。

不过,由于新政协声誉和地位等考虑,中共决定先开第二届政协会议,而把人代会延至3年后。

斯大林则建议中国尽快召开人代会。

1952年,他对到访的刘少奇说,没有选举和宪法,新政权会遭到合法性攻击(见中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四册)。

最终,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一届人大终于在1954年举行。

“两会”上的党派在第一届政协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成员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联合政府”,主席为毛泽东,6位副主席中,有3人为民主党派或无党派,56名委员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为29人。

第一届全国人代会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民主人士不再担任国家副主席或国务院副总理,而集中到人大常委会。

刘少奇当选首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3位副委员长中,有8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毛泽东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仍是统一战线的政府。

国务院35个部长、主任中,党外有13人。

第一届人代会召开,政协的性质乃至存废,曾引发第一次有关“两院制”的讨论。

有人主张它应具有国家权力机构性质,但也有人认为它没必要再存在。

毛泽东拍板的意见则是,政协有必要存在,但不是权力机关,否则就“一国二公”。

毛泽东将政协定位于统一战线组织,任务是协商国际关系,商量候选人名单,提意见,协调民主党派团体关系,学习马列主义等。

从“联合政府”性质改组而来的政协,保留其党派特色,其中还包括中共以及很特别的“无党派”;而人大则以选举地区为基本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统一组团参会。

党派色彩在人代会上则被淡化。

1989年通过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没有规定党派有提案权。

时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张友渔认为,党派不是国家机关,不宜以它的身份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提出议案。

1980年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决定修宪后,一院制或者两院制的讨论再次激活。

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也作了研究。

有人(比如胡乔木)主张按行政区划设地区院,按行业界设社会院;另一种意见则坚持一院制。

后来,两院制未被采纳。

邓小平说,还是搞一院制,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披露,1980年,邓在一个文件上批示:不要把政协搞成一个权力机构,政协可以讨论,提出批评和建议,但无权对政府进行质询和监督。

它不同于人大,此点请注意。

大会瘦身难,充实常委会开大会并非1949年之后才有。

1936年首届“国民大会”代表总额为1200名,由于战争等原因延至1946年召开时,代表人数扩至2050人。

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为1226人,与当初“国大”初定的人数恰好相当。

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人民大会堂1959年落成,它的建筑总面积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大,特别是拥有一个万人大礼堂。

全国人大代表人数也从一二届的1000人左右,猛增至三四届的2800多人,五届达到创纪录的3497人。

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至今,则稳定在2000人左右。

人大代表数过多,高层早意识到。

1979年修改选举法时,时任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彭真说,代表人数太多了,并不便于代表们充分讨论和决定问题,“形式上看起来很民主,实际上并不一定能充分发挥民主”。

1979年选举法修订,将全国人大代表人数上限定为3500人,1986年该法再次修订时,终于“瘦身”至“名额不超过三千人”。

人数难以压缩的官方解释可归纳如下:一是中国人口众多,二是要照顾少数民族等“比例”,使得各方面都有代表。

已故宪法学家蔡定剑1986年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

他曾回忆,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主张将155个常委数量扩至至少500个以增强代表性,另一种思路仍是减代表,比如减少到2500人或2000人,“军人也不需当人大代表”。

此动议即遇到军队反对,各个省也不同意减。

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最终被放在强化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上。

1982年通过的宪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立法权,原属人大行使的监督职权也被授予常委会行使,比如可审查预算调整方案,可根据总理提名,决定部长人选等等。

这一改变的重要理由除了常委会便于讨论之外,还缘于常委会有经常性的工作,而且可以“经常地开会”。

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一年共六次会议。

相应的重要举措是:人大常委会委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职务,向专职化发展。

曾有人主张设宪法委员会早在1957年,全国人大已有“八大委员会”的方案设计,未及实施,就撞在了“反右”的枪口上。

1966年7月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停止一切活动长达8年多。

人大在“文革”前已不正常运转。

朱德在刘少奇之后连任二届、三届、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长达17年。

根据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政著述,从1959年到1965年期间,朱德每年几乎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地视察。

“我外出活动,只是为了关心生产,看到庄稼在长,看到树木在长,看到群众,我心里就会得到一种安慰。

”朱德说。

当反思“文革”时,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冤死被经常引用,用以说明法制崩坏之痛。

人大重新“打开局面”,也是从立法开始,尤其是“八二宪法”。

而以什么机构保证宪法的实施,曾有多种动议:一是全国人大设宪法委员会,二是设宪法法院,三是由检察机关负责,四是设监察委员会。

不少人主张设宪法委员会,还有人建议仿效法国请卸任总统的做法,请叶帅、徐帅、聂帅等人加入宪法委员会,以防止刘少奇式悲剧。

也有些人不赞成,认为有了这个机构就很难办。

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修宪时,有代表团提议设宪法委员会,宪法工作小组组长胡绳的解释是,保证宪法实施,最合适的最高权力机构还只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这样一套制度实际上可以起了某些国家宪法法庭、宪法委员会的作用。

当时的副委员长彭真也认为,“恐怕很难设想再搞一个比人大常委会权力更高、威望更高的组织来管这件事情。

”最后的结果是,宪法增加一条,“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004年,全国人大法工委新设法规审查备案室,次年通过相关工作程序,被媒体称作“违宪审查迈出重要一步”。

党内民主好,“两会”就好1954年至1957年,被公认是人大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时,周恩来作了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他对国家机关中的各种官僚主义表现进行了批评。

1956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有163位代表发言,大多数是提意见和批评,总理周恩来决定在人大会上发言“作一个郑重的答复”。

1957年,广西遭受水灾和旱灾,未引起重视,导致非正常死亡2200多人,省委第一书记等人被撤职,随后,周恩来向人大常委会三次发言说明情况,并表示此类事情都应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马寅初在1955年7月召开的二次会议上,开始发表他的“新人口论”。

据宋云彬日记,在浙江小组讨论五年规划时,马强调中国人口过剩,“余起而驳之”。

马寅初面红耳赤,“谓余不能企图阻止他在大会发言”。

由于反对者众,马寅初主动要求撤回了发言稿。

周恩来说,中国不能学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但西方议会的某些形式和方法可以学,可以使我们从不同方面来发现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允许唱对台戏,当然这是社会主义的‘戏’”。

“文革”结束之后,“两会”恢复,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一些新现象:等额选举变成了差额选举,从“全票通过”到开始出现弃权票和反对票,甚至有人公开发表反对意见。

1988年3月28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进行专门委员会选举,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发现,会场走道上每隔一二十米就有一个竖立的麦克风,“不知道有什么用”,当投票选教科文卫委员时,一位人大代表走到话筒前,大声说:“我反对!”会场静了一下,他发言完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位代表是回大陆定居的台湾人,叫黄顺兴,曾当过“立法委员”,他反对的主要理由是,主任委员候选人周谷城尽管德高望重,但已经九十高龄。

那个时候,蔡定剑所述的“计划性民主”也逐渐被改变,重要的变革来自直接选举的扩大和差额选举的冲击。

除了“画圈圈”外,选民可以提名人大代表候选人,地方人代会上的人大代表也可以提名政府官员候选人。

一些被忽视的职权每年的全国人代会,除了换届年有选举之外,一般主要是听取和审议“六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

此外,一般都有零星的立法或法律修正案需要表决。

上述议程基本呼应了宪法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5项职权。

在宪法专家谢蒲定等人看来,与西方议会相比,中国的人大法定地位很高,职权很大,但它们都需要依靠法律制度等保障予以落实。

最经常被忽略的是人大的决定权。

宪法学家蔡定剑说,认为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监督机关是一种错误观念,人民代表大会首先是决定机构,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项应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不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是对人民代表大会的不尊重,是对人民权利不尊重,也是对宪法不尊重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