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读后感:读《大教学论》有感

合集下载

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五篇

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五篇

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五篇第一篇: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寻找适当得教学方法————读《大教学论》的感悟通省小学李静《大教学论》是十七世纪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得重要著作,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著作。

其内容不仅涉及教学论,同时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德育、体育、教育目的、学制、课程等,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

读了《大教学论》,我在感叹夸美纽斯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得重要性。

教育不单单是知识得传递,德行的培养,行动能力的锻炼更是不可或缺得一部分;教育不止存在于学校还应渗透到生活中,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类能够使用从教育中获得的东西。

本书共有三十三章,内容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但探索,才能领略其中得真谛。

通过对它的初步了解,我对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得全部艺术。

在批判得总结前人得研究成果上,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习充满快乐得目的。

夸美纽斯以遵循自然为一切教育原则的基础。

他认为一切教育原则和规则都是从这个总原则上推演出来的。

他以自然为借鉴,从自然中寻找教育方法,通过各种事例让各种深刻得理论顿时变得明了易懂。

他说道得很多教学法,深刻得影响着我,不仅指导我日常得教学工作,同时对我得教学反思和改进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多次提及:“教导应在可能得范围之内尽量通过感官去进行,使它能以较少的劳力去记忆” 他具体阐明了多种感官得重要性,主张听觉要和视觉联合一道,舌头要和手臂一起训练。

所教的科目不能只用口去教导,因为这只能顾及到耳朵,同时也要用图画去阐明,利用眼睛去发展想象。

他还主张“学生应该尽量用嘴去说话,同时用手去表达他们所说的话”试想如果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都运用到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那么那种死气沉沉得课堂气氛,将会被活泼得局面所代替,何乐而不为呢?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对学生尽职尽责,在一节课中希望教授给你他们更多的知识,并希望他们迅速掌握,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范文(二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范文(二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范文读《大教学论》这本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我获益良多。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核心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去教育学生。

在这本书中,作者陶行知强调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他说:“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感性、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

”这种人文教育的理念深深触动了我。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具备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能够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

另外,作者在书中还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非常关键。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实践理论一致性”的观点。

他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这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的支撑。

在实际中,我会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以提供更好地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读《大教学论》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阅读,我明白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努力追求教育的真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读《大教学论》不仅为我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激发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感。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范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范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范文读《大教学论》这本书,我深感其思想深邃、内涵丰富。

本书是由韦伯所著,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使命。

首先,韦伯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价值和功用。

他认为教育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获得知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中发展并做出贡献。

其次,韦伯在书中对教师的角色和职责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探索。

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此外,在《大教学论》中,韦伯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他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指导和辅导。

同时,他还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和多样性。

教育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通过阅读《大教学论》,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要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和辅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韦伯的《大教学论》是一本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教育著作。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使命。

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读这本书,思考教育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读大教学论有感(优秀8篇)

读大教学论有感(优秀8篇)

读大教学论有感(优秀8篇)读大教学论有感篇一《大教学论》是三百多年前捷克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在1632年写成,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的创造性,正在于开篇就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即“《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全书共三十三章,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各科教学法、学校纪律、大学教育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组成和重要性,涵盖了整本教育学的内容,奠定了今天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一三百多年的教育名著,今天读来仍会让人惊叹、感慨、反思,笔者也来谈谈这本专著带给自身的思考和启发。

第一,做教育的人要有信仰。

每种职业都应该有其特定的信仰,笔者私认为教育者的信仰在于坚信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意味着不凡与创新,也意味着高贵和尊严。

夸美纽斯在第一章就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宗教的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同时提到“愿它为一切教育的人的所做到,使他们能去领略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使他们能用尽方法去图他们的神性的完全实现。

”夸美纽斯之所以如此强调人高贵性,实质也就是在强调教育的高贵性,因为在他看来,“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而且“生而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中国一直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形容爱情坚贞的诗句来称赞老师,诚然,教师确实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可是如果广大教师在岗位上都如此艰苦的话,恐怕愿意从事这一职业也会寥寥无几,所以夸美纽斯才说,要使教育者”领略到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

”第二,教育者需要尊严和思想。

吴非在《不跪着教书》中写道: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什么特权,不需要什么优越感,不需要谁来同情,但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懂得怜惜自己,把自己当一回事,活出尊严;教师没有自尊是最可怕的。

一位教师如果到了没有自尊的地步,作为教师他的职业生命已经结束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灵魂的。

高贵在于思想的独立。

《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5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5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教学论》读后感篇1听说《大教学论》可以说得上是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奠基之作,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名著。

也许正正因为如此,黄校把这本赫赫有名的著作送给我们每位跟岗学习的老师。

手捧着这本签有黄校的亲笔签名的《大教学论》,我倍感珍惜,定要下苦功读好这本巨作。

《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热情地赞美教育这一职业是世上最具自豪感的。

他主张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学欲望,并且运用温和的、循循善诱的方法,用充满爱心的言语吸引孩子们,而不是严肃的态度使学生疏远教师。

教师和学生的融洽关系是增进教学质量的很大的帮助。

如果教师时常夸奖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等等,如果教师把他们应学的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

再用其他一些方法来和善地对待学生,教师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对学习倍感兴趣了。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人,不要忽略个体。

夸美纽斯说:“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

”这正正可以说明后进生的教育需要用爱去引导,我们需要深入地分析了他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而进行教育。

他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

就像书中所说的:“施用任何强力的结果,我们反而只能使人厌恶学问,不能使人爱好学问。

所以,我们每逢看见有人心灵受了病,不爱用功,我们就当用温和的疗法去除掉它的毛病,绝对不可采用粗暴的方法。

”《大教学论》还有许多精彩语言: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大教学论》读后感[推荐五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推荐五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推荐五篇]第一篇:《大教学论》读后感《大教学论》读后感(精选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教学论》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教学论》读后感1《大教学论》是17世纪20年代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开始读的时候,不知道自已在读什么,觉得不像是谈教育问题,倒是在谈宗教人生的问题,但是当读到第七八章时,感觉就不一样了,以后就都是关于教育的了。

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

感受确实很多,我主要谈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敬佩夸美纽斯有教育的理想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对于教育有这样的一种美好的期望,一种执着的追求,我真是佩服!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产生出来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反对封建的等级教育,主张实行全民的普及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学校教育体制,为后来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身上的这种面对困难决不退缩、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回想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看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慢慢地自己也开始倦怠了,对于事业的那种激情也开始减少了。

有时候很想去改变一些现状,但是又想,有些现状是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的吗?我就认为自己再努力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要不断地努力呢?读了夸美纽斯的作品后,觉得不能失去信念,人活着还是要有一种信念的。

不管自己能改变多少,只要去做了,尽到自已的努力就行。

二、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2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2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大教学论》是一本由美国著名教育家詹姆斯·格林以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教育经典著作,书中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深入剖析,展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观点。

在阅读并研究本书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大教学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本书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詹姆斯·格林认为,课程目标应当体现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仅仅按照教师的期望来设定。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我在实际教学中也深有体会,当我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纳入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升。

因此,我认为《大教学论》所强调的学生至上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要,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本书对教学方法的介绍和探讨也非常深入。

詹姆斯·格林提出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来促进学习。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不再充当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起到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提问、探究和讨论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实践中,我也尝试了这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明显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认为《大教学论》所提倡的启发性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非常有益。

最后,书中关于学生评价的内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詹姆斯·格林认为,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4篇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4篇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4篇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1这学期来,我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取得了应有的成绩。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一、备课分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备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力争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备学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创设熟悉易懂的学习情景,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提供可能。

备课中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这样二者兼顾才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工作的关键阶段。

上课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授课,以启发式为主,兼顾个别学生,从听讲、笔记、练习、反馈等环节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光获得应有的智慧,也应掌握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对概念课采用启发引导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产生的背景,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巩固课坚持“精讲多练”,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力争使讲解通俗易懂,使方法融会贯通,并让学生在练习中加以消化,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包括课本上的练习、习题、以及课外作业,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练习题要求全体学生尽量当堂完成,并及时进行讲解;习题中的a组题挑选有针对性的题目作为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全批全改,深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及新方法的掌握情况,b组题适当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给与提示,以求进一步提高;课外作业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精选题目,不求数量而求质量,加强和深化学生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以积累学生的解题经验,提高认识。

《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大教学论》读后感1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Magna Didactica,1632),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

本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

教育的目的、任务与作用是《大教学论》首先论述的问题。

夸美纽斯根据基—督教的《圣经》提出人生和教育的目的。

他说:“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因此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认识自己,熟悉万物,形成德行,虔信上帝。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

但他又反对中世纪天主教会完全忽视人的现世生活的禁欲主义,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希望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说明他的教育目的论和天主教会的教育目的论是有区别的。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他看来,人生来都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后天的发展全靠教育。

这里一方面将教育的作用夸张化,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了教育对人生的功能。

既然教育对于人生和社会有如此巨大的功能,普及教育自然成了首要的任务。

夸美纽斯把“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作为该书的主题,提出了“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响亮口号。

他严厉指责封建贵族垄断教育而把穷人排斥于校门之外。

他说:“在那些被排斥的人中,也许就有极优秀的才智之士,他们这样被践踏,被扼杀,真是教会与国家的大损失。

”夸美纽斯主张:“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贫贵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一些思想上,而且在一些教育制度上也有重大体现。

例如: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

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感(二)

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感(二)

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感(二)第一篇: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感(二)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感(二)随着阅读的深入,愈来愈感觉到夸美纽斯的知识是如此的丰富。

他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对物理、化学等很多方面都有研究。

他的知识是丰富的。

因此,看他的书籍,收获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对此,我想,我们的读书视野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方面,应该博览群书,特别对科学(包括人文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的书籍应该有所涉猎。

因为知识都是相通的,是互补的,是相互促进的。

今天读了《大教学论》的第十五章《延长生命的基础》,感受颇深。

尤其是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延长生命的原则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很多人都抱怨过生命的短暂,因为短暂,我们很多的知识没有来得及学习,很多的事业未能完成。

就连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提斯这样的伟人都埋怨过人生短促,非难过自然。

但人的生命的意义有时不在乎长短。

即使短暂的生命只要应用得当,也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

文中列举的亚历山大皇帝,只活到33岁,但是他不仅精通一切科学,而且也是世界的征服者,他的征服单靠武力的成分少,而靠他的敏锐的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迅捷的成分多。

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很多。

唐朝的王勃也是英年早逝,但他的《滕王阁序》照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辛尼加说得好:一个完美的人生也可以在一个短暂的岁月里面去发现。

生命的长短只是一种偶然。

你不是问人生哪一条路通得最远吗?这是走向智慧的路。

凡是得到了智慧的人就不仅走得最远,而且也达到了最高的目标。

的确,我们得到了智慧,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但拥有更长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所共有的希望。

其实,我们有可能也应该通过我们主观的努力,来延长我们的生命。

对此,夸美纽斯认为应当遵守三个原则: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利用自然所供给的休息机会。

他认为,做到这三点,不会不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命与健康的。

至于那些由于高于我们的摆布所摆布的意外事件,我们自然没法考虑。

据此他说: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有赖于读书、松缓、紧张的间隙与娱乐的分配。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大教学论》是中国古代教育家颜真卿的著作,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颜真卿详细阐述了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完《大教学论》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颜真卿在书中强调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他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标。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其次,颜真卿在书中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他强调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这一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我对教学的认识,让我明白了教学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此外,颜真卿在书中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建议,如“因材施教”、“以问促学”、“因势利导”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都是非常实用的,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会根据颜真卿的建议,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的来说,读完《大教学论》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领悟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借鉴《大教学论》中的智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大教学论有感5000字

读大教学论有感5000字

读大教学论有感5000字第一篇:读大教学论有感5000字读《大教学论》有感——教育要适应自然《大教学论》是捷克卓越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它是近代西方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但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并没有认识它的巨大价值。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它的捷克文原稿被发现后,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于世界各国。

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概括了班级授课的优越性。

从此,班级授课制为各国所采纳,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各国各级各类学校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其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和平与宁静。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用了好多章节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

夸美纽斯对自然的理解与前人不同。

他自己称,“自然”所指的是“我们的最初的和原始的状况,我们应当回复这种状况,如同回到一个起点一样”。

这实际上是强调要保持一种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原始倾向,外界不加干预,非人为的意思。

涉及到教育,自然主要是指儿童的天性。

为使教育适应人类本身的“自然”,夸美纽斯又对人的自然本性、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了许多的观察和研究。

所谓“适应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除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人的自然特性。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规律(普遍规则),夸美纽斯称其为“秩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的教育都应服从这一普遍规律,要按照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改造旧学校,创办新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第一篇:《大教学论》一米阳光——读《大教学论》有感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他与我们现在的教学的关系类似于哥白尼、牛顿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以及培根、笛卡尔与现代哲学的关系。

——NM布特勒《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出现表明了17世纪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兴起、社会对知识、对教育的需求的提高。

它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是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点,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史上一个全新阶段的开端。

、人文主义、自然主义、民主主义、感觉主义贯穿于《大教学论》的始终,也是它生生不息,不断向人类提供教育方向的源泉。

它所阐述的思想的预见性、超前性正如一米阳光,穿过重重困难,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神权思想的禁锢,使得夸美纽斯不能完全脱离时代,侃侃而谈。

因而在本书的前几章,具有很多有关“神”的思想。

比如谈到教育目的和任务时,它提出“人的终极目的在于来世”、以及“今生只是为永生做准备”,但这也正是夸美纽斯的高明之处,他不直接与封建神权冲突,而是在神学的基础上,提取有益的观点,批判继承,从而自成一家。

《大教学论》名为教学论,其实涉及的范围广而精,包括体育、德育、教学论、以及学制与课程的安排等各个方面。

例如:1,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书中提出今生只为永生做准备,以及为永生做准备有三个层次: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

其实是指教育是为人生乃至来生的更好的发展做铺垫的,而要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就必须在有生之年追求学问、德行和虔信,这就指出了教育任务之所在.2,体育:夸美纽斯强调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是由于有规律的和适度的生活而保持健康和力量。

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必须使营养不仅在量上适度,在质上也要简单,同时人体也需要运动、刺激和锻炼莱强健体魄。

3,德育论:本书强调虔信,即沉思、祷告和省察。

实际就是强调做教育应有的基本信仰,这是从自身对待教育的态度而言。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通用4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通用4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通用4篇大教学论读书心得篇1这个寒假,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阅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后虽然不太能领略其中的精华,但还是有些感触。

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在《大教学论》中,作者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规律。

如第十七章《教与学的便易性原则》中的原则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鸟儿孵出小鸟,它绝对不会把卵放到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下慢慢发展。

后来,鸟儿也并不随意用食物填它的幼鸟,急着让它们快快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喂它们。

这让我想到了班里的后进生,难道不更应该学习鸟儿孵卵、喂食的方法吗?“后进生”暂时比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一些,如果硬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出现的结果是,他们一样都不完成。

就如“我们拿一只仄口的瓶子,把大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而不让它一滴一滴地滴进去”的结果一样可悲:即大部分的水流到瓶子外边去,最后,瓶子所盛的水比慢慢地滴进去的还小。

这就提醒我们“教学生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能领会的去教,而是尽教师自己所愿教的去教”是愚蠢的行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单独为他们确定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他们的进步就会变得明显;然后再确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心急。

因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

又如第十八章《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中原则八也举了一个显浅易懂的例子:当一只鸟儿形成的时候,肢体与肢体连接,骨头与骨头连接,筋肉与筋肉连接。

一株树木的情形也一样,树干是和树根连接的,树枝是与树干连接的,嫩枝是与枝柯连接的;所以,这些东西虽则都有成千上万,但整个都是构成一株树木的。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心得体会(共13篇)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心得体会(共13篇)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心得体会(共13篇)第1篇: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母校普雷洛火拉丁文法学校任教,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

同年,30年战争爆发,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新教徒惨遭迫害,夸美纽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

1627年,随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

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1634年起,他开始探讨“泛智论”。

1639年出版了《泛智论导言》。

1641年,英国邀请他主持编纂“泛智论”工作。

不久英国发生内战,1642年又应邀到瑞典协助解决拉丁文教学问题,用六年时间为瑞典编写了一套拉丁文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字典。

1648年,30年战争结束,他再次回到黎撒主持宗教与教学事务。

1650年,接受匈牙利德兰西瓦亚公国的邀请,担任长年教育顾问,创办了一所泛智学校并自任校长。

《大教学论》阅读心得

《大教学论》阅读心得

做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担当的学生--《大教学论》阅读心得怀揣着一份对教育的敬畏,对新知的渴望开启了第五期的“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学习之旅。

《大教学论》是我们进行学习培训阅读的第一本教育学专著,该书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读完本书,让我对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产生了深刻反思。

下边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感悟。

一、面向全体把方向全面发展促成长《大教学论》思想的核心是“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则是“泛智”教育思想精髓的体现。

两个“一切”从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两个角度诠释了“泛智教育”的思想内涵:即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一切人们、教育内容的周全性--一切事物。

(一)教育对象面对全体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夸美纽斯认为不仅富贵家庭的孩子能接受教育,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孩子也应该进学校学习。

即无论贫穷富裕,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入学校学习。

夸美纽斯认为人无论聪明愚钝都应接受教育,即使天资非常迟钝,也能接受教育。

他还提出教育对象不论年龄,根据年龄阶段设计了从母育学校到大学各阶段的学校,也暗含终身教育的雏形。

“泛智”教育思想从教育对象的身份地位、性别、智商、和年龄四个方面诠释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普及化,这正是我国面向全体学生、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我国实施的扫盲教育、成人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控辍保学等都是在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教育内容全面周全夸美纽斯认为在学校里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而系统的教育。

“泛智”教育强调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包含了博学、德行和虔信三个方面,即知识教育、德育和宗教信仰教育。

其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是指“泛智”教育思想中所提到的“一切事物”,即科学、艺术、语文、体育、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这既是我们五育并举的体现,也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阅读《大教学论》是一次深刻的学术之旅,这部由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32年,它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洞见和前瞻性的理念,对后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重点阐述了教学理论问题,他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规则和各种教学方法。

这让我深感,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门需要系统思考和精心设计的艺术。

书中的教学原则和规则不仅是对教育者的指导,也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入剖析。

此外,夸美纽斯还拟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定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

这些部分为我提供了对当时教育体系的全貌,使我更加明白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值得一提的是,《大教学论》并不仅仅关注知识的教学,它还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问题。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涵盖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

读完《大教学论》,我深感其前瞻性和深刻性。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他的观点使我更加明白,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有系统的思考,明确的目标,以及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总的来说,《大教学论》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指导。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理念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大教学论》是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重要著作,也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夸美纽斯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是普及的,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

这让我反思我们当今的社会,虽然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一些贫困地区,孩子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与夸美纽斯所倡导的教育普遍性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应当努力去缩小这种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中还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秩序,就像鸟儿学飞、鱼儿学游一样,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

这使我意识到,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有时过于追求成绩和效率,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特点。

比如,给小学生布置过多过重的作业,让他们过早地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夸美纽斯对教学方法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主张直观教学,通过观察事物、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回想自己的学习经历,那些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学到的知识往往印象更加深刻。

而在如今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更多地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他还强调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班级授课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同时接受教育。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班级授课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无法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结合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第一篇: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后感《大教学论》读书报告老实说,一直以来我虽然很爱阅读,但像《大教学论》,《童年的秘密》,《爱弥儿》等这些关于教育理论的名著平时较少研读,这些不少是在大学才研究的,很是惭愧。

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我研究较早并且最感兴趣的。

在阅读《大教学论》的过程中,我就深深地为之震撼与折服,不仅仅是其行之有效且沿用至今的众多教育原则与方法,更多是他的深邃完整的哲学体系且与教育体系的完美结合。

真切的感受到,他是文艺复兴后能够继承人文主义并且为之开创了最有效,最广阔,与最伟大的传承与发展的途径————近代教育体系,使得人类真正大踏步地走出中世纪的黑暗,而来到相当光明的“理想时代”的划时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拜读夸美纽斯的作品,感受其中深邃的哲学慧智,我的哲学思想,尤其世界观与人生观等得到了神圣的洗礼与启发。

今天,请允许我对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聊作些许解读感想,言之有不妥,万望见谅与宽恕,某谨伏惟,望不吝赐教。

1夸美纽斯简介:一.主要经历: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伟大的近代教育实践者。

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曾被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他使得教育成为独立性的学科,起教育思想很多被沿用至今。

他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堪称“现代教育之父”。

二.主要哲学思想与世界观:是坚定的人文主义者,虔诚的新教教徒,继承并发展培根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尤其是归纳法的运用),信奉感觉论(可认识论的一种)。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大教学论》是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经典著作,这部著作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我读完这本书,心中满是感慨和思考。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强调教育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

教育的对象不应只是少数精英,而应是所有的人,无论其出身、贫富、性别如何。

这种全民教育的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即使在当今社会,也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比如地域差异、家庭背景等,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一些孩子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但夸美纽斯的这一理念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该努力去创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这让我明白,教育应该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自然的法则。

就如同种植庄稼,我们需要根据季节、气候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播种、施肥和灌溉,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我们不能过早地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而是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比如,在幼儿阶段,应该更多地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而在中小学阶段,则要逐步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夸美纽斯对于教学方法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主张直观教学,认为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和持久。

这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过于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实践来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多地引入实际的例子、实验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知识。

另外,他还强调班级授课制的重要性。

这种集体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班级授课制虽然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但对于一些学习困难或者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我们还需要采取个别辅导和分层教学的方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读后感:读《大教学论》有感
《大教学论》是捷克卓越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它是近代西方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但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并没有认识它的巨大价值。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它的捷克文原稿被发现后,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于世界各国。

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概括了班级授课的优越性。

从此,班级授课制为各国所采纳,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各国各级各类学校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校教育制度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其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和平与宁静。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用了好多章节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的根本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
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

夸美纽斯对自然的理解与前人不同。

他自己称,“自然”所指的是“我们的最初的和原始的状况,我们应当回复这种状况,如同回到一个起点一样”。

这实际上是强调要保持一种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原始倾向,外界不加干预,非人为的意思。

涉及到教育,自然主要是指儿童的天性。

为使教育适应人类本身的“自然”,夸美纽斯又对人的自然本性、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了许多的观察和研究。

所谓“适应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除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人的自然特性。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规律(普遍规则),夸美纽斯称其为“秩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的教育都应服从这一普遍规律,要按照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改造旧学校,创办新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自然界的变化总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动植物都是在春天里生长和繁殖的,人类的教育也应从“人生的春天”,即从“儿童时期”开始。

夸美纽斯在对教育要适应自然的论述中,大量引用了人类运用机械原理的许多事例,如钟和船的运行,大炮发射以
及印刷术等,说明一切事物只需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和谐的合作,就可以产生大的力量并获得成功。

教学工作也不例外,一旦我们发现了正确的方法,那么教育工作同样可以进行得迅捷、省力而有效。

夸美纽斯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创设新学校的主导原则。

他说:“改良学校的基础应该是万物的严谨秩序。

”“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

”夸美纽斯相信自然界是从一般开始的——就像鸟从卵孵化形成鸟的本质开始——再过渡到个别,所以自然是遵守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物件去运动,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由普遍到特殊一步步地前进,并坚持到最终。

适应自然的教育不仅要通过运用当前的力量从内部顺着自然的途径来实现主体的发展,而且还要“循序渐进”,通过自然来实施。

根据“适应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创立了整套教育体系。

他确信人生来就具有渴求知识和美德的不可遏止的意向,他认为应当研究人的这些生来就有的意向,要给予机会并适当培养,以便满足人在多方面的自然需要。

夸美纽斯说:“为了鼓励求知的意向,首先方法本身必须很自然。

要知道凡是自然的事情都是自己发展起来的。

水往山下流用不着强迫的;一旦水坝等阻止水流的东西移开以后,它就立刻会下流……”换句话说,夸美纽斯希望学习在以兴趣为基础的活动中展开。

“如果不首先唤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要施教。


而且,“任何时候都要讲授既有趣又有益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头脑充实,积极进取,注意力专注”。

实际上在这方面,夸美纽斯是想要教育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

夸美纽斯指出:“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望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

”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

因此,他要求学校教育“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学习”。

可以说,包含在夸美纽斯“教育要适应自然”这条原则中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影响也是广泛的。

他提出的“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成为儿童中心论的思想来源。

如法国教育家卢梭受夸美纽斯的影响,在其《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要求培养反封建的自由人。

当然,除了卢梭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杜威等人都论述过有关自然教育的思想,他们无不受到夸美纽斯及其思想的影响。

21世纪的今天,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获得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学生本身的发展水平、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应当是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倡导“教育要适应自然”的
原则。

然而,对于夸美纽斯的“适应自然”原则,我们应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夸美纽斯所谓的“自然适应性”思想并不完全是从什么“自然原理”中引申出的,而是他以丰富的教育实践为根基,又运用了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果,而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又得自于他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尊重。

依据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为了使教育更好地“回归自然”,教育工作者必须去真正认识、了解、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并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依其自然本性进行教育,不要强迫学生生硬地接受违背自然本性的东西,要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快乐学习。

同时还要使学生对世界永远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升华,最终使学生得到高度自由、快乐、均衡、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