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六课中国古代科技
西 汉 纸
西汉时期, 中国人就制造出纸。
近年出土了西汉时代的纸绘地图,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使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 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 唐朝时,传入欧洲。造纸术有利 于文化发展交流,推动世界文明 进程。
印刷术
唐代雕版金刚经
隋唐时期中国已有雕版印刷术,《金刚 经》卷子是唐代雕版印品中的精美之 作。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 北宋,雕版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极大推进了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
三.古代重技术。忽视实研和理论探究。 2.重经验总结,对生产经验记载,对古籍的整理 3.封闭保守,缺乏创新。 4.农学及相关学科为主。中国农耕经济占主导。 统治者重视农业【重农抑商】。 5.属于传统古代科学。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二】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
天文 学
数学
东汉 南朝 南北朝 祖冲之 贾思勰
圆周率小数点七位 《齐民要术》
农学
元代
明代
王祯
徐光启 张仲景 华佗 李时珍
《农书》
《农政全书》 《内经》 《伤寒杂病论》 四诊法 麻沸散 《本草纲目》
重点生产工具改进
总结古代、吸收外国、近代先驱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医圣 药物学最高成就。生物进化思想 东方医学巨典
1.重视实研和理论探究; 2.重视逻辑推理和理论总结; 3.开放性,创新性; 4.包括自然科学各领域,天文、化学、物理; 5.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三】西方科技领先中国的原因?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民主政治,为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 •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两次工业 革命为科技发展提供动力。 •思想上,三大思想解放潮流宣传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 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高中历史丨第六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出 身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是明代名 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 草。李时珍因医术闻名被推荐上京 任太医院判,因发现古代的“本草” 著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任职一年 就辞官返乡,重修“本草”。他用 了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 了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 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1593年, 李时珍去世,享年76岁。而《本草 纲目》刻成是在1596年,他去世3年 以后。李时珍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自 己的心血问世,不能不说是一大憾 事。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 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 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探究: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 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 期用于航海。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四大发明——印刷术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 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金刚经》 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
四大发明——火药
火药的起源与 炼丹术有着密切的 关系,是古代炼丹 士在炼丹时无意中 配制出来,至今已 有一千多年历史。
“有以硫黄,雄黄(是砷的硫化物),合以硝石并 蜜烧之,火焰立起,烧手面及屋烬者”。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西方人对四大发明是如何评价?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含解析)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之小船创作[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导航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成就及影响。
重点难点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造纸术(1)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
(2)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判断正误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 ×)提示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因为我国在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的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为纸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判断正误活字印刷术在宋朝以后的古代中国广泛应用。
( ×)提示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因其操作人员需识字,限制了推广。
在我国古代广泛应用的是雕版印刷术。
3.火药(1)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
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中有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4)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及影响: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势力提供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解析:根据材料中“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势力”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提供条件的应是火药用于军事,故选C项。
答案:C2.“________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
”横线处的文字是( ) A.雕版B.造纸C.指南针D.火药解析: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雕版印刷术始于隋朝,唐朝时使用已相当普遍,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经宋朝人毕昇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故A项正确;B项始于西汉,C项始于战国时期的司南,D项始于唐朝时期,时间均与题干不符。
答案:A3.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并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解析:结合所学即可得出我国最早阐述中医临床医学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它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
答案:B4.《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从《九章算术》中的分类“方田”“粟米”“均输”的内容看,中国古代数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③④是近代科学的特点,故选A。
答案:A5.下列各图中属于元代郭守敬制作的,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特点的,比欧洲早300多年的是( )解析:郭守敬制作的是简仪,B项正确;A项是地动仪;C项是浑天仪;D项是罗盘。
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最新教学文档
一、单选题1.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表述,正确的是()A.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最早 B.指南针经由陆路传到阿拉伯C.都是经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 D.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3.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
这种传继方式,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祖传秘方”。
据材料可知( )A.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不能继承财产 B.古代政府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C.民间知识产权主要靠家族内保护 D.我国古代科技应用不够广泛4.培根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此之大,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发现了。
”这里所说“影响”主要是指()A.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B.使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C.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是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本原因5.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
“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人物的恩惠更大。
”对该项发明阐述最准确的是()A.促进了地理大发现B.炸毁了封建骑士阶层C.推动工业革命开展D.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6.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7.宋代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提出“数与道非二本”,并且认为,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撰《数书九章》,通过数学而“进之于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 地理研究B. 天文观测C. 迷信活动D. 航海辨别方向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3.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
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
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 《石氏星表》B. 《九章算术》C. 《齐民要术》D. 《金刚经》4.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州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到太空。
我国使用火箭的历史源远流长,“火箭”这一名词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唐史》B. 《明史》C. 《史记》D. 《资治通鉴》5. 2010年初始,地球忽然狂躁不安起来。
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27日,8.8级智利大地震发生;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积极救灾。
而在古代中国,有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报地震的仪器,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这种仪器是A. 僧一行的黄道游仪B. 郭守敬的简仪C. 张衡的浑象仪D. 张衡的地动仪6.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②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③阅读《伤寒杂病论》④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业生产A、①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②③④C、①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①②④7.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高考一轮复习第1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5)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内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6)对外关系:对外交往频繁,兼收并蓄不断充实; (7)主观:古代人民和科学家的勤劳创新。
2.(2012·上海高考)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 册 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 于 (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发明、研制自己的活字 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 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 步。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 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 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 的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 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 恩格斯
[轻巧识记]
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发展
西汉前期有纸张,东汉蔡伦又改良。
隋唐雕版印刷术,宋代活字毕升创。 一不小心炼火药,唐末战场试锋芒。 北宋抵御辽夏金,此物派上大用场。 战国司南指方向,宋代名“针”助远航。 四大发明传欧洲,封建主义被埋葬。
考点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2)天文学
时间 殷商 春秋 战国 东汉 唐朝 元朝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甲骨文关于日食的记载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日是记录; 《春秋》哈雷彗星记载 世界公认最早; 甘德、 《甘石星经》 石申 《石氏星表》 张衡 浑象仪和地动仪 我国最早天文学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恒星位置变动; 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长度创始人;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造纸术(1)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
(2)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判断正误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 ×)提示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因为我国在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的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为纸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判断正误活字印刷术在宋朝以后的古代中国广泛应用。
( ×)提示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因其操作人员需识字,限制了推广。
在我国古代广泛应用的是雕版印刷术。
3.火药(1)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
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中有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4)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及影响: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判断正误宋元时期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不是促进欧洲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
( √) 提示宋元时期中国三大发明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但欧洲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高考题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2014年题组1.(2014·重庆文综·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与题干信息“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不符,故①错误;从题干中“耗亦不多”的信息可知还魂纸降低了生产成本,故②正确;③与题干中“全省从前煮浸之力”的信息不符,故③错误;从题干中“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的信息可知还魂纸扩大了原料来源,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C项正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4·北京文综·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高考题解析
解析:本题是对热点"抗灾"及抗灾精神的考 查。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需要从材料中 归纳,阐释时需要注意不要照抄原文,按 理解进行概括;关于"医学著作的名称"及" 成就",作答时只需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迁 移即可。
答案(1)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 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5.(2011江苏单科,3,3分)据《与公肃甥书》 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 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 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于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D 材料显示明代才开始使用活版印制邸报, 这说明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故D项正确。材料只能 说明活版印制邸报始于明朝,并不能说明活版技术使用始于明朝, 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活版以前所有信息均用手抄, 也未体现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故B、C两项错误。
材料中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等特征是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加强专制和集权的结果也是宋朝以文制武治国策略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高考题汇总
C 本题考查宋朝历史,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 明显增多““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等特征是 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加强专制和集权的结果, 也是宋朝“以文制武”治国策略的体现;“印刷技术促进了 教育的发展”说明宋代印刷术革新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综上分析,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呈现的特征。故选C项。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练测(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练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D.宋代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2.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①祖冲之②郭守敬③孙思邈④王祯⑤僧一行⑥刘徽⑦贾思勰⑧张仲景A.①⑥ B.②⑤C.③⑧D.④⑦3.《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B.进行了外科手术C.查阅了《黄帝内经》D.参考了《本草纲目》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略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5.宋朝人朱彧写的《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说明()A.我国至迟在战国就发明了指南仪器B.宋代指南针已经应用于航海C.宋朝的海上贸易发达,造船业兴盛D.宋代远航凭经验确定方向位置二、非选择题(共40分)6.阅读下列材料: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
2020版历史岳麓版必修三作业: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含解析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基础夯实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下列说法对材料所述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B.毕昇改进后提高了印刷效率C.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D.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纸”,据此可判断这是指蔡伦改进造纸术,故C项正确。
造纸技术的改进是在东汉,开始外传是在公元8世纪,故A、D两项错误。
B项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
2.《梦溪笔谈》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下列对材料中“活版”的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布衣毕昇,又为活版”,据此可判断“活版”为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传递信息是通过雕版印刷术,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用胶泥刻字”,故C项“使用的是木活字”说法错误;活版技术从宋代开始使用,D项错误。
故选择A项。
3.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
”这项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只有火药与之相符,排除A、C、D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B项。
4.雨果曾说:“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发明(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B.未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C.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作者认为中国的重大发明“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这是指中国的发明没有能够推动中国社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史料及解析】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08版岳麓必修3)
【史料及解析】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08版岳麓必修3)针灸铜人──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人体模型针灸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神奇、独特的医疗技术。
它不用服药,只用针刺或灸灼病人身体某一个或几个部位,就可以达到除病疗疾的目的。
针灸萌芽于史前新石器时代。
史前人生计艰难,皮肉受伤是常有的事。
受伤流血,伤口周围经常出现脓肿疼痛,但过一段时间,流出脓血或纯粹的脓,它们流尽后,肿块逐渐消失,病痛居然解除。
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人们就有意识的利用锋利、尖锐的工具,刺破或揭开脓肿的皮肤,挤出脓血,治疗疾病。
最初用来刺破或切开皮肤的工具,是从山上寻找来的带尖带刃的石块,称为砭石。
《山海经·东山经》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针)石。
”近代郭璞注释:“砭针,治痈肿者。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砭”字说:“砭,以石刺病也。
”所以,砭石刺病,可以说是针刺术的起源。
史前人在烤火取暖的实践中发现,将热泥巴或热石块用植物叶片包裹起来,放置在病痛处,可以缓解疼痛,甚至除掉疾病。
烧热泥巴或石块,费时较长,后来,人们发明点燃树枝或干草,用温热刺激人体表面某个或某些部位,能够医治更多疾病,这就开启了后世灸灼术的先河。
灸灼用的树枝干草不易保存下来,针刺用的石针容易保存下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工具制造技术越来越提高。
石针之后,先民又制造出玉针、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钢针、金针。
魏晋期间的医学家皇甫谧著的《帝王世纪》中有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传说。
这里所说的“九针”,是指不同样式的针。
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省舞阳县发现的贾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骨针。
它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发现的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不同形制的石针和骨针,有的一端磨尖,另一端磨平;有的两端都磨尖。
它们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这些出土的俄失真、骨针,不仅证明了针灸起源于史前新石器时代,而且证明了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传说有一定根据。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测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的《鬼谷子》有这样的记载:“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这一记载表明,司南在当时已被应用到A. 寻找矿石B. 长途旅行C. 观察风水D. 水上航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可知当时指南针应用于寻找玉石位置,故A项符合题意。
BC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
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在宋代时期,故排除D项。
选择题“图穷匕现”的成语来自于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去秦国,以献地图为名伺机刺杀秦王的故事。
荆轲刺杀秦王时所携带的地图,其制作的材料最可能是A. 龟壳B. 麻纸C. 竹简D. 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丝帛是为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荆轲刺杀秦王时所携带的地图的材料最可能是“帛”,D项正确。
龟壳不是战国时期的书写材料,排除A。
西汉发明麻纸,与材料不符,排除B。
竹简是文字书写材料,但不是绘画的材料,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选择题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西晋傅咸作《纸赋》肯定纸的意义B.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C.蔡伦因造纸有功被汉和帝册封为侯D.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序【答案】B【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
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第一手的历史资料,B项是第一手资料;ACD却是间接资料。
所以答案选B。
选择题“ ,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
”横线处的文字是A. 雕版B. 造纸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雕版印刷术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
唐朝咸通九年刻印的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书术后经宋朝人毕升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带到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
据《顾亭林文集》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板(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解析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都用手抄,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三项均错。
活字印刷在北宋时出现,是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的,故D项正确。
答案D2。
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B。
造纸术C。
指南针 D.火药解析依据材料表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文化方面应该是指印刷术;在战争上应是指火药;在航海上应是指指南针。
答案D3。
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哪种仪器可遥测地震发生的方向()A.地动仪B.简仪C。
浑天仪 D.司南解析遥测地震方向的是地动仪。
答案A4。
中国人民银行曾限量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右图即祖冲之纪念币。
我们之所以纪念他,主要是因为他()A。
首创割圆术B.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C。
发明地动仪D.改进造纸的工艺技术,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
5.《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地制宜B。
多种经营C。
商品生产D。
重农抑商无获.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6.据《中国救荒史》统计,历史上灾害的发生连绵不断,仅明清两朝灾害记录就达2 100余次,平均每一年就有2次以上.下列著作中可能出现明清时期救荒内容的是( )A。
《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C。
《农书》D。
《千金方》A项正确。
B项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 项是元代的农学著作,D项为唐代的医学著作,均不符合题意.7.在我国某一部医书中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含有近代生物进化思想。
2014年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岳麓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0·全国卷Ⅱ)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题中关键信息“今(雕)板……之幸也”,说明是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故C项正确。
答案:C2.(2010·全国卷Ⅰ)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体现了2010年《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的命题思想。
欧阳修上疏主要是提出了雕印文集流传不利于北宋政府的控制管理。
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在北宋得到发展,它促使了文化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化,从而影响到政府管理。
题干材料内容不能反映出A项;B项书籍出版在当时没有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是欧阳修上疏的原因;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合。
故选D项。
答案:D3.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最能说明() 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解析:从题目的“舟师”可以看出航海者,从“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以看出,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需要通过不同方法观测。
答案:D4.竺可桢说:“自来我国学子之能谈科学者,稀如凤毛麟角,而在当时(11世纪)能以近世之科学精神治科学者则更少。
高二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印刷术发明以前:古代的手抄书籍
堆积如山的雕版
胶 泥 活 字 印 刷 术
火药的发明
宋代火药武器 明代的“火龙出水”
霹雳炮 毒火球
司南(战国) 指南针(宋)
指南龟
指南鱼 (三国)
指南针
南宋(罗盘)
今天的指南针
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 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 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 立了民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 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达成目标:
1.自主展示表达—展示要点、简练而规范—有自己的思想最重要 2.根据自己的实际,或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或自己巩固落实 3.将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在“疑问区”,以便分享
问题3
问题2
问题1
问题3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思考:有什么不足之处?
蔡伦改进 造纸术
将竹、麻、布、 绳等原料经水 浸、切碎、洗 涤、蒸煮、洗、 舂捣、加水配 成悬浮的浆液、 捞取纸浆、干 燥后即成为火药创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他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 海,中国却用他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拿它当饭吃。”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导致中国落 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 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 西方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明清以后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
古代数学只是解决实际应用题,对数学概念、定理的探 究则十分鲜见。如《九章算术》对其收入的246个与农业、 手工业、商业、建筑等实际问题有直接联系的问题,书中 做了许多解法与规则,但却没有相应的理论阐述和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含
解析)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2015·浙江文综·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灌溉工具变革;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草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
【解析】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朝;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出现于唐朝;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出现于元朝;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出现在宋朝,依照唐、宋、元、明顺序排列,选择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