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 19《初识3D建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川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三维设计》教学设计

川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三维设计》教学设计
难点
能根据自己需要,搜索并整理3D打印的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单元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在电脑上的操作:电脑绘画、电脑编辑文档、电脑编程你有没有想过把电脑中的创意设计变成实物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产品。你知道3D打印吗?通过三维设计软件辅助,设计与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三维模型后,就可以利用3D打印机将我们的创意变为实物啦!
2、分析归纳
通过上表的收集整理,我们分析归纳一下吧!你知道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五、分享时间,说一说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它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会应用更加广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会出现瓶颈和难点,我们将如何去面对?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和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吧!
六、学习延伸,看一看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认识三维设计》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三维设计》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维度的概念;了解三维设计的概念;了解3D打印的技术原理;了解3D打印的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了解维度和三维设计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3D打印的技术原理;通过小组交流探索,搜索并整理归纳,了解3D打印的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三维设计软件建模设计好的3D虚拟模型,经过切片软件的处理后,"分区"成逐层的截面,从而指导3D打印机逐层打卬出3D作品。它不仅在航空航夭汽玍船舶等髙端制造业应用,而且在林林总总的民用消费品设计和制造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设计 05-19《初识3D建模》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教学设计       05-19《初识3D建模》教学设计

第19课初识3D建模【教材分析】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1课,主要任务是认识DSM软件界面各区域的基本功能,并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绘制二维图形,学会保存和打开文件的方法。

【学情分析】3D打印这项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既新鲜又陌生,他们既想学又怕困难。

因此可以先展示一些其他同学的作品,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消除他们的顾虑。

DSM软件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主要体现在软件的界面、操作方法、功能等方面。

【教学目标与要求】1. 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了解DSM软件界面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2.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在草图模式中绘制二维图形。

3. 通过作品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3D创意设计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DSM软件界面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难点: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绘制二维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课时准备】3D打印实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了解3D设计,出示课题1. 认一认,了解立体图。

(1)PPT出示三维立体画、立体街景等图片。

图1(2)提问:这些图片是三维作品吗?学生回答,反馈交流。

(3)教师小结:这些图片虽然看起来很有立体感,但仍然是在平面上创作的,仍然属于二维作品。

2. 摸一摸,接触3D打印作品。

(1)现场展示3D打印的作品,学生观察。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感受。

(3)教师小结:像这件3D打印作品一样,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作品,就是三维的。

图23. 什么是3D设计?(1)PPT出示其他3D打印的作品及其3D设计图。

(2)介绍3D打印机、3D设计软件、3D设计图和3D打印作品的关系,出示课题《初识3D建模》。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三维立体画、立体街景和3D打印实体,体会3D打印作品的特点,从而了解3D设计。

二、认识DesignSpark Mechanical1. 教师简介DesignSpark Mechanical。

2. 学生操作:双击桌面图标,打开DSM软件。

第1课初识三维学建模(教案)

第1课初识三维学建模(教案)

第1课初识三维学建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三维建模的应用范围,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熟悉三维建模软件的窗口,了解各个窗口的功能和作用。

3. 掌握模型导入工作区的方法,能够导入不同类型的模型并进行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三维建模技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三维建模的应用范围,熟悉三建模软件的窗口,掌握模型导入工作区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悉三建模软件的窗口。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过基本的二维图像处理知识,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三维建模技术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在课堂开始前,展示一些精彩的三维建模应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如建筑设计的模型、电影中的特效、游戏中的角色等。

通过这些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对三维建模技术产生兴趣。

2.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提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接触过使用了三维建模技术的产品或场景。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闻和体验,以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和学生的参与度。

二、三维建模应用范围1. 利用幻灯片或展示视频,向学生详细介绍三维建模的应用范围。

例如,在建筑设计领域,三维建模可以帮助建筑师们更好地可视化设计方案;在电影制作中,三维建模可以用于创造逼真的特效和场景;在虚拟现实技术中,三维建模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世界等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些领域中使用三维建模技术会更加方便和有效?例如,使用三维建模可以快速生成复杂的几何形状,方便进行设计和修改;可以实时预览模型的外观和效果,帮助设计师做出更好的决策;可以与其他相关软件进行集成,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小学信息技术面试试讲真题-《三维动画初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面试试讲真题-《三维动画初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三维动画初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COOL 3D软件,会制作出简单的动画。

2.通过学习制作简单动画的操作,提高观察模仿以及总结能力。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制作3D动画的过程,激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COOL 3D界面认识以及简单的动画制作。

【难点】简单的动画制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多个内容丰富多彩的动画,比如当下最流行的电影《哪吒》,让学生观看片段,引出问题,“这么有趣的动画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由此导入到本节课学习三维动画初认识。

(二)新课讲授1.欣赏三维动画教师在屏幕中展示两幅相同内容的“哪吒”人物角色,一个为动图哪吒的表情,一个为静态图片哪吒的表情,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互动,发现动图的“哪吒”表现力更强,再比较一个手绘的“哪吒”和一个立体图像的“哪吒”。

发现立体“哪吒”更形象,更有情景感。

从而过渡到对制作更好的立体动画的学习。

2.认识COOL 3D窗口教师在屏幕中展示出COOL 3D软件,请学生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这个软件和以前所学习的办公软件相同的地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COOL 3D界面的一些具体名称和特点,同时为学生介绍COOL 3D 中已存在的一些动画(百宝箱—工作室—组合)。

3.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请学生相互交流思考和展示,如何在编辑栏中插入COOL 3D中已有的动画,预设学生可以完成操作。

然后教师进行演示,如何为编辑去的动画插入文字,请学生观察并且进行模仿插入。

最后学生自行预览制作成功的动画。

4.导出动画文件在学生制作出简单的动画之后,直接过渡到如何保存的操作学习中,这里可以请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完成对于保存的学习,最后请能够成功保存的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进行总结,完成导出动画的文件学习。

(三)巩固提高请学生登陆Http:/xxjs网站,下载相关动画,对动画进行个性修改并在全班展示。

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教案一. 教材分析《初识3D建模》是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3D建模的概念,以及简单的3D建模操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3D建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但是,对于3D建模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掌握3D建模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3D建模的基本概念,3D建模的基本操作。

2.难点:对3D建模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3D建模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3D建模的过程和方法。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3D建模软件。

2.软件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教学PPT、操作指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维模型,如玩具、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3D建模。

然后,提问学生对3D建模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3D建模的基本概念,以及3D建模软件的基本界面和操作。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3D建模软件创建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并在演示过程中讲解操作步骤。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行操作,尝试创建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3D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3D建模的基本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3D建模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简单实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空间想象力较弱,对复杂操作有一定抵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知道3D建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3D建模的基本操作,能独立创建简单的3D模型。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3D建模的基本概念。

2.3D建模的基本操作。

3.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实际操作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模仿,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操作。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3D建模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3D建模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实例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简单的3D模型素材,用于学生练习。

3.教学软件:安装好3D建模软件,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操作。

4.计算机设备: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正常运行教学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3D模型,如建筑、汽车、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3D建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对这些3D模型有什么看法?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3D建模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3D建模、3D建模的常用软件等。

通过示例,讲解3D建模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组合等。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时初识三维学建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时初识三维学建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时初识三维学建模初识三维学建模的信息技术教案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更好地教导学生。

本文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维学建模这一主题,设计一份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三维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教案目标:1. 了解三维学建模的基本概念;2. 了解三维学建模的应用领域;3. 学会使用简单的三维学建模工具;4. 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三维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并熟悉使用一款简单的三维学建模工具。

同时,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带上自己的平板电脑或者计算机,在课堂上实践操作三维学建模工具所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或者多幅使用三维学建模工具设计的图像,激发学生对于三维学建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屏幕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三维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如何使用三维坐标系来表示三维物体,以及三维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让学生打开自己的三维学建模工具,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使用工具进行基本的三维建模操作。

引导学生使用基本的几何图形进行绘制和变换,从简单的二维形状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三维模型。

4. 分享和讨论(15分钟)学生在实践操作结束后,可以互相分享自己制作的三维模型,并对所做的模型进行讨论和反思。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以提高学生对于三维学建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作品展示(15分钟)学生可以将自己最满意的三维模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介绍模型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

四、教学延伸:1. 探究更复杂的三维建模工具如果学生对三维学建模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使用更复杂的三维建模工具,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D建模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D建模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D建模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D建模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应该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一定的关注和引导。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小学级别的D建模教学设计。

首先,针对小学学生的特点和基础知识水平,我们需要从简单和容易理解的例子开始,引入D建模的概念。

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作为教学材料,例如:画一杯咖啡的过程、制作一个简单的玩具等。

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学生可以初步了解D建模的概念,明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一个物体或者一个过程。

接下来,我建议通过一些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D建模的过程中。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的示范,用纸张和其他简单的材料模拟出自己想要描述的物体或过程。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用纸板和各种颜色的纸张制作一个小型城堡模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和分享。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通过观察其他小组的作品,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D建模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电子工具和软件,以更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示D建模的过程和成果。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易懂的3D建模软件,让学生亲自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的3D模型。

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D建模的概念,还可以认识到现代科技对于D建模的重要作用。

除了基本的D建模技巧外,我们还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展示和分享他们的D建模作品。

可以要求学生给自己的作品配上简单的说明和描述,包括所用材料、制作过程、意图和目的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能够更好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他们对D建模的实践和学习的兴趣。

最后,在教学结束时,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展览活动,让学生将他们的D建模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可以设置一些评选活动,让同学们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投票和点评,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增强他们对D建模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1认识三维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川教版

1.1认识三维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川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维设计的基本概念。三维设计是指在三维空间中创建和操作模型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表达和实现我们的创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三维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比如,通过三维设计,我们可以提前模拟建筑设计,以检验其结构和外观是否符合预期。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和实践中来,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认为首先需要改进的是教学方法,我需要更多地采用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后,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2)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与三维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三维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三维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三维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三维设计和二维设计的区别以及如何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操作这两个重点。对于操作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维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在三维空间中创建和编辑模型。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说课稿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说课稿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3D建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3D 建模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3D建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从简单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3D建模,并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体验3D建模的过程。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也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电脑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3D建模软件进行简单的建模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3D建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3D建模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3D建模软件进行简单的建模操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3D建模的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3D建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D建模的概念和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3D建模实例,如玩具、建筑模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3D建模是什么。

2.讲解新课:讲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介绍3D建模软件的使用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3D建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三维造型初体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三维造型初体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三维造型初体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初次接触到三维造型。

三维造型是一种以立体图像的形式呈现物体的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制作,可以给人们带来生动、逼真的视觉体验。

本教案将以初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维造型的概念和应用领域;2.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简单的三维造型的技巧;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能力;4.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

二、教学准备1.计算机设备和相关软件(如Tinkercad);2.投影仪或电子白板;3.学生绘制草图和制作三维造型的工具(纸、铅笔、尺子等);4.教师准备的示范作品。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三维造型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什么是三维造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应用。

2.讲解基本概念(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包括平面和立体的区别,以及三维坐标系的概念。

3.示范制作(20分钟)教师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三维造型的示范制作。

教师可以选择简单的物体,如一个立方体或球体,向学生展示制作的过程,并介绍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4.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利用计算机和软件进行三维造型的练习。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如动物、水果等,进行绘制和造型。

5.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三维造型作品,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提出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对三维造型的理解和技巧。

6.拓展与应用(20分钟)让学生思考三维造型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游戏制作等,并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的三维造型制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综合评估。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三维造型技能和创作能力,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练习和探索。

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说课稿

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说课稿

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初识3D建模》是苏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对3D建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从简单的3D建模概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3D建模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如创建、移动、旋转和缩放物体等。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到3D建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3D建模的概念和操作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掌握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移动、旋转和缩放物体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3D建模软件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3D建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3D建模的基本概念,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3D建模软件进行创意设计,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3D建模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3D建模软件进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跟随实践;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学习资源,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有趣的3D建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3D建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讲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示范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移动、旋转和缩放物体等。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初识D建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初识D建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初识D建模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充分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的初识D建模的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技能。

教案名称:初识D建模教学目标:1. 了解D建模的概念和用途;2. 掌握基本的D建模技术;3. 能够运用D建模技术绘制简单的图形和物体。

教学准备:1. 教师:计算机、投影仪、绘图软件;2. 学生:计算机。

教学步骤:引入:1.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D建模的概念和用途。

解释D建模是一种使用计算机绘制出物体和图形的技术,它在工程、建筑和设计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些D建模的实例,如房屋、汽车、玩具等。

通过这些实例,引发学生对D建模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D建模的认识。

讲解:1. 教师讲解D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解释D建模可以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绘制出各种物体和图形。

2. 教师向学生介绍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

例如,熟悉软件的工具栏、图层调整、选择、变换等功能。

演示:1. 教师通过投影仪和计算机展示一个D建模软件的实际操作过程。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软件中的基本工具,例如画线、画圆、矩形等,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或物体。

并向学生解释每个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练习:1. 学生使用计算机中的D建模软件进行实例操作。

教师指导学生打开软件,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绘图,并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问。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尝试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或物体。

教师鼓励学生探索和发挥创意,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讨论:1. 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D建模过程。

2.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绘制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D建模的不同应用领域和潜力。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D建模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时三维模型我来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时三维模型我来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时三维模型我来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创造力,在教学中引入三维模型建模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三维模型建模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关于三维模型建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三维模型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掌握使用特定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建模的基础操作;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三维模型建模的概念和应用领域;2. 三维模型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 使用特定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建模的基础操作。

教学步骤: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三维模型的应用场景,如建筑、动画电影等,引起学生对三维模型建模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三维模型建模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概念讲解:教师可以通过PPT、图片等形式讲解三维模型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可以向学生解释三维模型是如何通过在三个维度上定位点、线、面来表示物体的,并且让学生明白三维模型是如何在计算机中进行建模的。

示范操作:教师可以使用特定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建模的基础操作。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比如一个立方体。

然后,教师可以演示如何对这个立方体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放大、缩小、旋转等。

学生可以跟随着教师的演示一起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练习操作: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特定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建模的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模型,如动物、食物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例进行建模。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的模型构建的要求,如使用特定的几何形状、颜色等。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并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交流,提高彼此的模型建模能力。

展示分享: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建立的三维模型,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模型,如如何增加细节、如何改善模型的构造等。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 五年级下册教案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 五年级下册教案
提示:1.绘制带半圆形量角器的三角板,“一尺多用”。
2.为了避免尺子尖锐部分伤人,可通过链状圆角命令使边角圆滑。巡视指导。
教后
反思
甘蔗小学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信息
章节
(单元)
第3课时
课时
1课时
主备
备课
成员
集备时间
教学课题
《三维模型我来建》
教学
目标
1.应用基本实体命令绘制基本几何体。
2.掌握实体位置移动、比例缩放调整等基本操作。
2、将工作区中的模型保存到云盘。
3、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
教后
反思
甘蔗小学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信息
章节
(单元)
第2课时
课时
1课时
主备
备课
成员
集备时间
教学课题
2、《绘制平面草图》
教学
目标
1、熟悉鼠标左键、右键和滚轮的操作。
2.应用草图绘制命令绘制基本图形。
3.应用草图绘制命令绘制自定义曲线。
4.应用草图编辑命令修改图形
3、布置任务:熟悉图标所对应的名称与功能
4、小游戏
活动二:应用视图导航观察模型
1、布置任务:阅读教材第3~5页的“命令工具栏”
2、小游戏
3、教师小结
活动三:导入三维模型
1、布置任务
2、提问:资源库里的三大类分别是什么资源?
3、总结
4、演示操作:导入资源库
5、布置任务
6、提问
三、创新活动
1、布置任务:从资源库中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图并导入工作区,再应用视图导航观察模型。
2.总结:这三张图上的图案分别是“L”形体、青年志愿者标志、五角星图标,充分体现着曲线的柔美、直线的刚硬。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教学设计

⼩学五年级《信息技术》19《初识3D建模》教学设计第19课初识3D建模⼀、教材分析本课是这个单元的初始课,主要任务是认识DSM界⾯各区域的基本功能,并学会使⽤简单⼯具绘制⼆维图形,学会保存和打开⽂件的⽅法。

⼆、学情分析3D打印这项技术对于学⽣来说既新鲜⼜陌⽣,既想学⼜怕困难。

因此可以先展⽰⼀些学⽣作品,既能激发学⽣的学习热情,⼜能消除他们的顾虑。

DSM 这款软件对学⽣来说相对⽐较陌⽣,主要体现在软件的界⾯、操作⽅法、功能等⽅⾯。

三、教学⽬标与要求1. 知识与技能(1)了解DSM界⾯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2)学会使⽤简单⼯具绘制⼆维图形。

(3)学会在DSM中保存和打开⽂件。

2. 过程与⽅法通过观察、⽐较的⽅式,学习DSM界⾯中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对3D创意设计的学习热情。

4. ⾏为与创新培养学⽣观察⽣活、学以致⽤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DSM界⾯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2. 难点:学会使⽤简单⼯具绘制⼆维图形。

五、教学⽅法与⼿段讲授教学法、演⽰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了解3D设计,出⽰课题1. 认⼀认,了解⽴体图。

(1)PPT出⽰三维⽴体画、⽴体街景等图⽚。

图1 图2(2)提问:这些图⽚是三维作品吗?学⽣回答,反馈交流。

(3)教师⼩结:这些图⽚虽然看起来很有⽴体感,但仍然是在平⾯上创作的,仍然属于⼆维作品。

2. 摸⼀摸,接触3D打印作品。

(1)现场展⽰3D打印的作品,学⽣观察。

(2)请学⽣说说⾃⼰的观察感受。

(3)教师⼩结:像这件3D打印作品⼀样,有⾼度、宽度和深度的作品,就是三维的。

图33. 什么是3D设计?(1)PPT出⽰其他3D打印的作品及其3D设计图。

(2)介绍3D打印机、3D设计软件、3D设计图和3D打印作品的关系,出⽰课题《初识3D建模》。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维⽴体画、⽴体街景和3D打印实体,体会3D打印作品的特点,从⽽了解3D设计。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三维学建模》教材分析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三维学建模》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三维学建模》教材分析闽教版(2020)一、教材特点与优势《初识三维学建模》是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该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三维建模,并了解其基本应用。

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1.内容编排循序渐进:教材从三维概念的引入开始,逐步深入到三维建模的具体操作,内容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实例丰富生动:教材中通过列举制作花瓶、水杯、烤瓷牙等生活中的三维模型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三维建模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实践操作:教材在介绍三维建模软件时,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授《初识三维学建模》这一内容时,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与三维建模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三维建模软件的界面和操作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软件的使用方法。

5.任务驱动法:设计一系列由简到难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技能。

6.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三维建模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评价与建议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三维建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况: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以及是否对三维建模产生兴趣和热爱。

同时,针对该教材内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加强实践操作环节: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动手操作,提高实践技能。

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维建模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第1课时 初识三维学建模 闽教版(2020)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第1课时  初识三维学建模   闽教版(2020)

第1课时初识三维学建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对三维建模内容的初步探究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三维的含义及建立三型的优势,让学生对三维模型有了初步认识。

通过列举利用三维模型制作花瓶,水牙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三维建模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维建模的求知欲,在认识三维建模软件时,从探究三维建模软件的窗口组成开始习并通过简单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软件功能。

最后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掌将资源导工作区,应用视图导航让学生从各种角度观察已有的一些三维模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切换视图的基木操作。

本课奠定了学生学习三维建模的知识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三维建模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维建模软件应用知识的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于三维的概念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通过体会近大远小的透视别与领会画面的纵深感,感悟三维空间,并且能够通过已学的立体几何的知识简单理解模型的长、宽、高。

3D打印模型的应用领域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比较远,学生接触建模实例的机会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教材中3D打印模型的实物图片,并解读其功能与用途,使学生认识到三维建模为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感受到科技改善生生活需要科技。

学生可能对熟悉建模软件的使用方法方面有一定难,教师可以通合理的引导,演示操作,将较为抽象的知识以直观情境星现,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感悟三维建模的魅力,使学生通过模交流、传递信息、思想情感,以及开展欣赏他人作品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建模的乐趣。

教学目标1.了解三维建模的应用范围。

2.熟悉三建模软件的窗口。

3.掌握模型导人工作区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三维建模软件的窗口,掌握模型导入工作区的方法,应用视图导航管观察三维模型。

2.教学难点掌握模型导入工作区的方法,应用视图导航观察三维模型。

教学方法1.讲解、演示法:演示并讲解三维建模软件的界面及基础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资源库导人模型,如何利用视图导航观察模型,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初识3D建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这个单元的初始课,主要任务是认识DSM界面各区域的基本功能,并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绘制二维图形,学会保存和打开文件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3D打印这项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既新鲜又陌生,既想学又怕困难。

因此可以先展示一些学生作品,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消除他们的顾虑。

DSM 这款软件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主要体现在软件的界面、操作方法、功能等方面。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DSM界面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2)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绘制二维图形。

(3)学会在DSM中保存和打开文件。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学习DSM界面中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3D创意设计的学习热情。

4. 行为与创新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学以致用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DSM界面各区域的基本功能。

2. 难点: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绘制二维图形。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了解3D设计,出示课题
1. 认一认,了解立体图。

(1)PPT出示三维立体画、立体街景等图片。

图1 图2
(2)提问:这些图片是三维作品吗?
学生回答,反馈交流。

(3)教师小结:这些图片虽然看起来很有立体感,但仍然是在平面上创作的,仍然属于二维作品。

2. 摸一摸,接触3D打印作品。

(1)现场展示3D打印的作品,学生观察。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感受。

(3)教师小结:像这件3D打印作品一样,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作品,就是三维的。

图3
3. 什么是3D设计?
(1)PPT出示其他3D打印的作品及其3D设计图。

(2)介绍3D打印机、3D设计软件、3D设计图和3D打印作品的关系,出示课题《初识3D建模》。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三维立体画、立体街景和3D打印实体,体会3D打印作品的特点,从而了解3D设计。

(二)认识DesignSpark Mechanical
1. 教师简介DesignSpark Mechanical。

2. 学生操作:双击桌面图标,打开DSM软件。

3. 认识窗口:对照教材,说一说DSM软件窗口各个区域的名称。

4. 自主探究:用鼠标指一指DSM软件窗口的不同位置,根据自己的学习
经验,猜一猜每个区域的功能。

分别请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猜测,师生共同交流想法。

5. PPT动画出示各区域的名称及简介。

(资料详见教师用书)
快捷访问工具栏、文件菜单、格式栏、特征管理器、特征选项、操作区域、
状态栏。

图4
【设计意图】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以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师生总结的过程,促进学生对DSM软件界面的了解与记忆。

(三)绘制简单图形
1. PPT出示画好的五角星二维图形,介绍任务要求。

2. 教师演示操作,在操作区域中绘制五角星二维图形。

(详细步骤见教材)
图5
3. 学生操作,绘制五角星二维图形。

遇到困难可以参考教材。

教师巡视指导。

4.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说绘制过程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首次在DSM软件中进行图形绘制,通过教师演示,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说一说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小结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教材“探究屋”中的练习,绘制小房子的二维图形。

2. 布置思考任务:
(1)怎样画才能使小房子左右对称?
(2)你还想画出什么样的小房子?大胆尝试你的想法。

3. 学生操作,使用“线条”工具,绘制小房子的二维图形。

教师巡视指导。

4.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设计时的想法。

全班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能绘制出对称的房子,可以巩固镜像线的使用技巧,便于今后绘制更多有规律的图形;能绘制出具有个性、特点的房子也很重要,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五)保存和打开作品
1. 学生自主探究保存和打开作品的方法。

2. 广播展示,分别请学生介绍保存和打开作品的方法。

3. 试试看:打开老师发放到桌面的“3D作品”文件夹里的文件,欣赏3D 作品,然后和组内同伴交流自己喜欢的作品。

【设计意图】保存和打开文件,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但是能打开不同的
3D作品进行欣赏,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

通过和同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总结与交流
1.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点评。

2. 出示下节课的样板作品,布置预习任务。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提出预习要求,培养预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