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a.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但在局部可能有起伏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a.自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b.公转运动: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是近似椭圆形3.四季的变化a.四季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b.四季的轮换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4.地震a.地震的发生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b.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强弱的依据之一二、地理位置与区域划分1.地理位置a.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区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b.地理位置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2.区域划分a.区域划分是按照一定特征将地域划分成不同区域b.区域划分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种依据3.我国的地理位置与区域划分b.我国以长江为界,可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三、中国的地形地貌1.中国的地形格局a.中国地势东西高,中部低b.中国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山地、丘陵、盆地等2.中国的河流a.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悬河流之一b.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3.中国的高原和盆地a.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b.内蒙古高原:中国境内最大的高原c.西南盆地:中国境内最大的深层盆地四、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1.中国的气候类型a.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中国的气候特点a.凉爽的春季和炎热的夏季b.干燥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季3.气象灾害a.台风:热带气旋的一种,常常造成巨大破坏b.干旱:气候异常造成的缺水现象c.暴雨:降雨过程中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造成的灾害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自然资源的分类a.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等b.不可再生资源:金属矿产、水资源等2.中国的自然资源a.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等b.水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3.环境保护a.废水处理:利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废水,减少对水体的污染b.垃圾分类: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六、交通与通信1.陆上交通a.铁路: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首位b.公路:中国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位2.水上交通a.内河:长江、黄河等内河运输发达b.海洋:中国拥有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3.通信发展a.移动通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b.互联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七、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普查与人口分布a.人口普查是统计和分析全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调查b.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2.城市化进程a.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b.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逐渐提高八、经济与区域发展1.农业a.粮食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b.特色农产品:如茶叶、丝绸等2.工业a.制造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b.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3.发展不平衡a.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b.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念:世界地理是系统考察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世界的地形:世界的地形由平原、丘陵、山地和河流构成,主要为
四大陆构成的世界地形。

3.世界的人文地理:世界人文地理主要考察人口、语言、社会文化和
经济,主要有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等。

二.中国地理:
1.中国地理的总体特征:中国地理总体特征指的是中国的地理形势、
气候环境、植被覆盖和人文地理等。

2.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主要构成为东部平原、中部丘陵、西部高
原和西南地区山地,另外还有海岸线构成的海洋地形。

3.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的人文地理主要指的是中国的民族、语言、
宗教、历史文化和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等。

三.地球科学:
1.地球构造:地球的构造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其中地壳是上部
最薄的部分,而地幔是下部最厚的部分。

2.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外壳、内核、地幔层和地壳
层等。

3.地球的岩石结构:地球上的岩石结构主要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成岩岩类构成,这些岩石类型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层次关系。

四.世界地理进展:。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四季变化(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精华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精华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地球仪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1.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2、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3.1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书本46面图3.6)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3.2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二年级地理毕业会考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纬线和经线(2)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赤道——0º纬线,既是最长的纬线,也是纬度的起点;是南北纬的分界线,以北为北纬用N 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 表示; 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度数是23.5°; ·南、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度数是66.5°。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º-30º属于低纬度;30º-60º属于中纬度 60º-90º属于高纬度②特殊经线·0º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点;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以东为东经用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 表示;·20°W 和160°E 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利用经纬网定位根据右图,请读出A 、B 、C 点的经纬度位置 A 经度为 ;纬度为 。

B 经度为 ;纬度为 。

C 经度为 ;纬度为 。

定义长度 圆弧形状 指示方向 纬线 (横纬) 与地轴垂直并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不相等圆东西经线 (竖经)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相等半圆 南北本初子午线西经W 东经E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地球的五带的划分(见右图) 三、地图 1、地图的语言:地图三大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会计算、会读、会比较) ⑵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2、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自转公转自西向东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天一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即周期)产生四季地理意义产生昼夜更替2、经纬线的划分:(1)经度的划分:0°经线(本初子午线),划分东经(E)和西经(W),东经划分0°~180°,西经划分0°~180°。

(2)纬度的划分: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划分北纬(N)和南纬(S),北纬表示划分0°~90°,南纬划分0°~90°。

3、特殊经纬线:(1)0°经线,本初子午线,划分东经和西经。

(2)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划分北纬和南纬,划分南北半球。

(3)东西半球的界限:西经20°(20°W)和东经160°(160°E)组成的圆。

(4)北纬23.5°(北回归线), 南纬23.5°(南回归线)—划分热带和温带。

(5)北纬66.5°(北极圈), 南纬66.5°(南极圈)—划分温带和寒带。

(6)五带的划分(教材P.12.图1.20)4、通过经纬线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5、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方向、图例。

6、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运用比例尺)、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二)世界地理1、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主要特点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仅占29%。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亚洲(最大),非洲(最热),大洋洲(最小),南极洲(最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冷,纬度最高)。

2、知道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亚欧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南极洲---寒带气候3、板块学说及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部分:1.陆地形成与变化:a.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b.地震、火山和地理构造;c.植被带和气候带;d.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2.空气水的运动和地球的水循环:a.大气环流和区域气候;b.水蒸气的生成和降水;c.河流水系和地下水的形成;d.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

3.冰川与沙漠的地理特征:a.冰川的形成与演化;b.沙漠的形成与分布。

4.地球生态系统:a.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b.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c.地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海洋与岛屿:a.海洋运动与洋流形成;b.世界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c.岛屿的形成与发展。

二、人文地理部分:1.人口与城市:a.人口分布与迁移;b.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c.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农业与工业:a.农业的类型和分布;b.农业对环境的影响;c.工业的类型和分布;d.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3.内陆交通和海洋运输:a.内陆交通的发展和影响;b.海洋运输的发展和影响。

4.资源和能源:a.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b.能源的类型和利用。

5.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a.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b.地图的使用和解读。

三、地理实践部分:1.地球观测和测量:a.大地测量和卫星遥感;b.地图投影和比例尺。

2.野外实践:a.地貌观察和测量;b.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

3.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a.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b.地理实验和模拟技术。

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的精选内容,根据学校和地区的具体要求和教材内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先进行整体了解,然后重点掌握每个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掌握好基础知识后,进行题目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技巧。

希望以上提纲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一、自然地理
1、地形
(1)有关地球的概念:地球是圆形的,由六大洲组成,被分为北半球
和南半球;地球表面由陆地与海洋组成;地球公转约一年,自转约一天。

(2)有关地形的概念:地形特征是地表上的形状,大陆、海洋都有自
己特有的地形。

主要包括高低不平的地势、河流、湖泊、沼泽、山脉等。

(3)特征介绍:地形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平原
是四面均由坡度较小、比较平坦的地形,河流和湖泊常常经过其中。

丘陵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原相连形成的连续的低坡度的地形,有许多丘陵
地形可以找到。

山地是由许多山峰和山谷组成的,它们可以是独立的山脉,也可以形成更大的地貌类型。

高原是一种高海拔的地形,地面平坦,多数
高原上覆盖着草地,有许多河流,也会有雪山、湖泊和洞穴。

盆地是经过
构造变化形成的地形,由于构造变化,盆地内外地势不平,有许多河流流
经其中,也可以有湖泊。

2、气候
(1)有关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时期,地球表面不同地方发生的
气象现象和气象数值的平均值。

(2)特征介绍:大气含有水汽、二氧化碳、氮气、硫氧化物等物质。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最新整理)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最新整理)
七、欧洲西部 1、①识图: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②四大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 平宁和巴尔干半岛。 2、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 发达:著名乳畜大国:荷兰、丹麦(P53)
八、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度地区,世界上最大 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2、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干
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大陆
横断山脉
4、极地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和南极的企鹅
3、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
5、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查
山―雪峰山
站。
4、主要山脉走向:(P26)
6、方向: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注入北冰洋

河: 注入印度洋 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7、气候特点:(P10)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②季风气候显著: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二、日本 1、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 4 个大岛组成。 2、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
谷)
橡胶: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 椰子:印度尼西亚
蕉麻:菲律宾 稻米:泰国,缅甸,越南
4、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东南亚居民:黄种人,来自:广东、福建

南亚旅游景点:课本 P28
四、印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位置: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重点微缩)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重点微缩)

(一)七年级上册1.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2.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3.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4.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6.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7.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

8.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9.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0.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12.天气: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等。

1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14.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

15.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16.: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17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19.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0.世界的人口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21.世界的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2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欢迎阅读与收藏。

01、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0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0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0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0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0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0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0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0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0、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南-北走向: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21、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地理的定义和分类-地理的定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2.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实地考察方法-图件和实验方法-统计和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二、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2.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时间和经度的关系3.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制作步骤-地图的使用方法三、地球的层构造和板块构造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层析结构-不同地质层的特点和组成2.地壳的活动和板块构造-地壳的活动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和地震地带四、气候与天气1.气候的基本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风2.气候的分类-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气压变化和气流形成-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和特点五、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水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方法六、土壤资源和土地利用1.土壤的形成和类型-土壤的主要成分和形成过程-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分布2.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农业耕地和林地的利用-农业发展对土地的影响3.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管理七、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资源和人口分布-人口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2.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类型-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合理城市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八、经济地理1.经济活动和经济区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分类-经济区位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2.工业和交通运输-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类型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和类型-区域合作和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九、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类型-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旅游地的分类和发展2.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规划-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的重要性3.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自然灾害类型和特点-地震-暴雨和洪水-干旱-风暴和台风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预测和监测-防灾工程-灾后救援和重建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提纲,详细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课程教材和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学习和整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1、地球表面海洋占 71 ﹪,陆地占 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面积比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大陆飘移假说是魏格纳提出。
6、交通运输:管道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7、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红场、克里姆林宫) 七、中东
4
1、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①主要产油国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国家;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 一、地球 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 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 90 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西到 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 20°W 或大于 160°E) 20°W 以东到 160°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W 或小于 160°E)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 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 道,3、4、5 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 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 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 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三、地图1.地图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旦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圏。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増。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増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160° E组成的经线圈。

20° W以西到160° E属于西半球(大于20° W或大于160° E)20° W以东到160° E属于东半球(小于20° W 或小于160° E)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鯉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直射北回归线,6、7、8 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直射赤道,9、10. 1丨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舂季)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3、地球受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圏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三、地图1 •地圉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一个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二、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以赤道为界2、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30—60、60—90。

4、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周长三、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地理意义;五带划分四、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3、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4、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区分:山脊、山谷、山顶、鞍部、陡崖等山体部位(能画出来)5、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平原,蓝色代表海洋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地球海陆分布:1.、71%是海洋,29%是陆地。

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2、陆半球、水半球二、结合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识记以下内容:(P28-30)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形状和大小顺序(要画出来)2、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大致分布以及原因三、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2、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3、板块运动:七年级下册日本一、概况:1、位置: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2、国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个大岛及其周围的数千个小岛组成。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灾害的岛国,因为它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今年可能会出日本地震的事,结合地震带的分布以及地震产生的原因4、日本的最高山峰: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火山);日本的首都:东京。

二:日本的经济:(原因)1、日本的经济地位: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2、日本的经济类型:加工贸易经济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三、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地理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记住所跨纬度经度东西长南北长要会画中国版图)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优越: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为热带,没有寒带。

2、海陆位置优越: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三、国土辽阔1、面积:960万k㎡,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海岸线:18000多千米,海上邻国6个2、我国的海洋(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是内海)四、省级行政分区1、划分级别: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名族乡、镇)。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会画各省市的形状以及各省市的简称)注:面积最大:新疆纬度位置最高:黑龙江跨经度最多:内蒙古五、结合图1.7“中国政区图”识记以下内容:1、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形状(包括:简称、行政中心、主要居住民族)重点关注省市及其记忆方法:(1)轮廓有特色的,如:如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山东省、甘肃省、河北省。

(2)边疆地带的,如: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的西藏自治区、云南省、东北的黑龙江省。

(3)以山河为特征的:山西、山东(太行山);河北、河南(黄河);湖北、湖南(洞庭湖)(4)北京市、四川省、重庆市、台湾省、海南省2、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位置3、邻国:海上——韩国、日本、菲律宾、陆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缅甸、老挝六、众多的人口1、人口现状、人口政策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为界,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七、多民族大家庭1、我国民族组成状况: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壮族2、民族习俗:3、民族分布:汉族遍布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4、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地势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阶梯分界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横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巧记:祁横昆)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巧记:巫山雪太大)二、地形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以及各地形的海拔高度和简图;山区面积占三分之二)2、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识记各高原特征)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葛儿盆地(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四川盆地(海拔最低)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了解)山脉:我国的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东西走向:(1)天山——阴山(2)昆仑山——秦岭(3)南岭东北—西南走向:(1)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长白山——武夷山(3)台湾山脉其他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祁连山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不同的地理区域1、三种基本地理区域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2、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别,我过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二、结合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识记以下内容:1、各区域的界限及其确定因素(重点掌握秦岭——淮河)2、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人文方面的差异(重点)3.各地形气候降水的分界线三、干旱的西北地区:①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②气候:干旱(原因:深居内陆,距还遥远;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③自然景观变化:(从东到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P12)四、高寒的青藏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①高——寒②高——太阳能丰富五、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①以牧业为主: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牧场、新疆的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的高寒牧场。

(识记各牧场的主要畜种)②有少量的耕作农业:西北地区——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河谷农业(P15)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概况:1、位置:华北平原北部边缘2、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二、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1、3000多年前已有聚落——蓟2、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3、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周口店遗址、颐和园、天坛等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识记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明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间二、理解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现状。

(记住香港澳门各旅游胜地名称)三、香港城市扩建的方式——“上天”、“下海”四、香港和澳门第三产业发达。

其中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中心澳门的支柱产业:博彩旅游业五、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内地提供: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香港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第三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一、台湾的组成: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二、海陆位置: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了解:活动题)三、自然环境及农业:1、地形:以山地为主,分布在中、东部(高山峰:玉山);西部沿海为平原2、河流及湖泊:最长河流——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旅游胜地)3、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4、农业及其分布(了解):西部沿海平原:——耕作农业,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因此有众多美称P36:识记)中东部山地:林业发达——森林覆盖面积约占一半,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樟树为最著名树种,樟脑产量世界第一)四、经济特色:出口导向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五、工业的分布特点:集中在西部沿海平原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位置:我国西北边陲地带以汉族和维吾尔族为主面积最大二、自然环境:1、地形:“三山夹两盆”(P41)2、气候特征: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原因?)3、河流:内流河为主(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内流河)4、景观:(1)荒漠为主(分布在盆地内部)(塔克拉玛干沙漠)(2)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三、城市、人口、交通的分布:绝大部分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P42活动题)四、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夏季高温,光照充足(瓜果易着色,特别鲜艳)(2)昼夜温差大(糖分易累积,特别甜)(P42—43)2、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3、传统引水工程:坎儿井五、新疆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新疆轮南,终点: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第七章: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一、珠江三角洲发展成“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条件:1、区位因素(地利):(1)地理位置:(P50第一段)(2)自然条件:平原广阔,河网密布,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人文因素(人和):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时著名侨乡。

3、政策因素(天时):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具有多层次开放体系。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多层次开放体系)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P52—53)1、珠三角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见书本)2、珠三角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港澳地区3、珠三角主要产业类型:加工制造业(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

4、产品主要通过港澳出口到: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

5、珠三角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P53)6、外向型经济对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三、城镇的发展(了解)(P55)四、识记图7.1“珠江三角洲”(P50)(香港、深圳、澳门、珠海、广州)注:珠江三角洲历来是考试重点,主要考查其人文方面的知识,主要详细参考一、二方面的内容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识记图8.1“黄土高原的位置”。

(范围、所跨省级行政区)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图中位置)所跨省区:甘肃、宁夏、陕西、山西二、黄土的来历:“风成说”三、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原因是:(P68)1、自然原因:(1)地形:多陡坡,千沟万壑(2)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3)植被—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4)气候—7、8月多暴雨2、人为因素:开垦、修路、采矿四、水土流失的危害:1、土壤肥力下降 2、耕地面积减少 3、河流泥沙增加五、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和表现(P70—71)1、地形破碎2、气候干旱3、水土流失严重4、自然灾害频繁5、环境易遭破坏,而且很难恢复(P72)(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其他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本区的主要农作物(耐旱型):高粱、谷子)六、生态环境建设:(P73)1、治理水土流失:(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陡坡地)(2)工程措施:修建挡土坝、护坡(坡脚);修建梯田(缓坡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