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之思考

合集下载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知识文库 第11期180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吴智勇 赵 越结合市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出路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实行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通过“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能动手、会动脑的高技能艺术设计类人才。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标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出要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明确了发展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即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就业;明确了培养任务——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即培养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明确了课程改革——应该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课程问题,课程是支撑专业的基础,因此,需要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等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内容的构建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以“牢基础”为关键,“小跨度”为特色,“小步走”为常态,“高标准”为结果,以高职学生学以致用,学技实用为切入点,通过对“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明确实现工学结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教育教学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行业市场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着手,“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体现“能用、够用、学后即用”为目的,按“项目化”要求来教学,做到教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构建起了“课程设计——项目化”、“课程组织——小组化”、“课程实施——生产化”、“课程成果——产品化”、“课程考核——多元化”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要定位准确、供需对路——浅谈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

高职教育要定位准确、供需对路——浅谈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
技术变化 的适应性 , 这是它 区别 于中等职业技术教 育的 主要特征 。“ ”则决定 了它主要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 职 , 技能 的专业性 、 实用性 、 针对性 、 知识性及其学科基础 注 重特性 。 围绕生产 、 建设 、 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 岗位或 岗位群 的实际需要 , 以必需 、 够用为度 , 这是它 区别于普
专 门人 才 , 坚持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高职 教育 , 不是普通高校 教育 的压缩 版 , 既 也不 是 中等 职业 教育的扩大版。 高职教育有它 自身的特点 : 一个是“ , 高”
另一个 是“ 。“ ”决定 了它必须 以一定 的现代 科学 职” 高 , 技术 、 文化 、 管理知识及其专业学科 为基础 , 着重进行 高 智力含 量的技术教 育 , 要求毕业生 能够熟 练掌握 高智力 含量 的应用技术 和职业技能 , 并且有一定 的对未来 职业
【 特别关注 】
高职教育要 定位准确 、 供需对路
— —
浅谈 艺术设计类专 业教 育 王克祥
( 正德 职业技术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0 ) 1 10
摘要: 本文从高职教 育的现状 、 特点和存在 的问题 几个方 面论述 了高职教育怎样培 养学生、 怎样定位 办学的思
考和 看 法 。
着重要作用 。 高职教育在 办学过程 中应该紧紧抓住每一
力、 素质培养贯 穿课程建设 的始终 , 构建 一个“ 础宽 、 基 技能精 、 针对性强 、 应面广 ”具 有高 职教 育特 色的课 适 , 程体系 , 以培养独具特色 的高职人才 。在学生培养 中我
们应 以学生能力 和素质教育为 中心 , 照“ 按 按需施 量 , 加强实践环 节, 修改考试制度 , 修改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 坚持全面考 核 , 以分数论 “ 不 英雄 ”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 , 以使我们

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并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和这几年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较为适合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工作室1 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

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优劣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将影响到学生能否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按照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并且要求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新的技术成果和科学管理方式,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从中也可以看到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交叉专业,它与人们使用的产品、生活的环境以及人们的休闲都息息相关,这就更要求我们要根据区域的特点和专业性质,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探索一种适合高职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具备更多较快适应一线岗位需要的、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现阶段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艺术设计企业的大量走访和调研、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分析,我们从中发现了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2.1 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先理论再实习的教学模式,没有明显地提高学生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没有兴趣,对专业缺乏认识,导致对实践阶段的学习缺乏重视,缺乏学习的动力。

2.2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往往不能完美的结合,学生们比较适应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而对实践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可持续学习的自主动力。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 、 生技能 比武等活动 , 师 鼓励 学生 参加 国家 、 省部及有关行业 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 比赛 , 并获得各类 奖项 17 。尤其是在 2 1年 , 9项 0 0 学院学生在
… 1中共中央宣传部 宣传教育局 , 加 强和 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 等.
治教育文件 【1 c. 北京: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0 5 20 . 2中共中央文献编委会. 邓小平文选( 3 [ . 第2g) 北京 : M】 人民 出
了解了社会 、 服务 了农村 、 长 了才 干 , 增 也受 到 了社 会 的广泛好评 。
参考文献 :
技能 , 以通过成立 风格 迥异的学生社 团 , 可 如电脑爱好 者协会 、 广告协 会 、 影协会 、 摄 演讲学 会 、 跆拳道协会 、 舞蹈协会 、 书法协 会等 , 重点支持 以专业 知识 拓展和技 术创新 为主题的课外科 技活动 , 使课堂 内外互 动 , 教学 实践与课 外科技活动有机统一 ,个人 素质培养与职业 技能培养互为补充 。湖北职业技 术学院现 已拥有学 生 社团5 个 , 团成员 80 余人 。近年来 , 院每年都要 3 社 00 学
以使高职院校学 生了解 国情 、了解社会 ,还 能增 长才 干 、 炼毅力 , 锻 在实践 中增 强社会责 任感 、 培养健 康 的 品格 。因此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体验活动要重点结合
[B OL.t: ww n j. m/ o ra ? 19 E / J t / w.kuc s wa .pi 4 . hp / t o h ts d 『 匡和平 , 4 1 贾双立. 实效性看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原则 从 的把握 【_ 1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1 社会科学版 )2 0 ,6 . ,08 ( )

浅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其 目的主要是验证理论 、巩 固已学过 的书本 知识 和获得 一定 的实际技能。 而要适 应岗位群 的要求 , 则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实 向体系 。 五个 环节 ” “ 是指课程实 习、 教学实习 、 专业实训 、 毕业
实 习 ( 计 ) 顶 岗实 习 。 设 和 在各 个 教 学 阶段 , 根据 “ 四个模 块 ” 构
( ) 一 以展促 学 , 以赛促学 通过组织展览 和各类设计 大赛 ,锻炼 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
动手能力。在不 同年级 、 同专业 的学生 中组成 比赛 团队, 不 由
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 展示 出大量作品 , 组织 学生 进行讨论 与比较 , 最后 由指导教师加 以点评 。通过这些活动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培养合作意识和 团队精神 , 验学 生理 检
2 1 年 8月 00
Auq.01 2 0
文 艺 理 论
Ll E RA R Y T H Eo RY T
浅论高职 高专艺术设计 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胡 正元 王 国艳
( 阳农业 高等专科 学校 规划与设计 系, 信 河南 信 阳 4 4 0 ) 6 00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 艺术设计 类专业 实践教 学应 体现 专业特 色, 与职业 岗位的 实际需要接轨 。在 实 践教 学 内容上 , 突出针对性和 实用性。围绕基本技 能、 专业技能、 综合技 能和职 业技 能四大模 块 , 优化 实践教 学的内容体 系。 通过 以展促 学、 以赛促 学、 工作 室教 学、 目驱动型教 学和公 司模拟 型教 学等方 项 式, 强调 自主性 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 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提
“ 在实践中学习” 其次 , 。 及时捕捉设计学科发展 的前沿动态和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析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已经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与其他的本科教学相比起步较晚,因此不能按部就班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新出适应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学生潜力得以充分挖掘。

本文通过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现状进行探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探析一、前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对精神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变迁的需要,高职艺术院校逐步发展起来,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应用复合型人才。

虽然与其他传统的本科教育相对比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现在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艺术设计长期以来都是基于工艺美术教育方式,许多传统的艺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

这就提醒我们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要改革教学模式,只有这样陪养出的学生才能够经得起社会的检验。

二、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1.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落后。

通过对很多艺术专业学校调查发现,其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还是停留在传统本科教学模式的层次上,这样就会严重阻碍社会对新型设计人才的要求,因此高职艺术教育理念一定要创新,这样才能赶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教学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强调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针对性较强地设置院校专业。

但是受实际条件的约束,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将国家培养计划落实,出现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不知道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就背离了国家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总方针。

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一定要将社会需求确立为培养目标,为学生能够适应就业市场而努力。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 .



i |
: ¨_ l l
0 l , . l、 I l l- 1 l
0 一
0l l l
√凌|
、 j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 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韩 慧 君
摘 要 : 成 高等 职 业 教 育 “ 养 实 用 型 、 能 型 人 才 ” 培 养 目标 , 达 培 技 的 高职 院 校 应 当不 断 反
程 的 课 堂 教 学 ,将 原 来 的 专 业 课 程 以 岗位 课 程 群 的 方 式 展 开 .将 各 个 主 要 专 业 再 细 分 为 若 干 课 程
制” ,从 而 直 接 影 响 了高 技 能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质 量 。
收 稿 日期 :0 0 O 一0 2 1一 0 O
学 方 式 改 变 及 校 企 合 作 创 新 等 方 面 采 取 相 应 的 改革措 施 与策 略 。 ( ) 学计 划 的 调 整 和 改 革 一 教
原 本 科 类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采 用 普 高模 式 的 教 学 计划 , 以课 堂 教 学 为 主 , 公 共 课 外 的所 有 其 它 课 将 程 分 为 专 业 基 础 课 和 专 业 课 两 大 类 。所 谓 “ 实 重
作者简介 : 韩慧君 , 博士 , 南京艺术学 院高职 院( 南京 , 10 3 。 20 1)
群 。 平 面设 计 专 业 为 例 , 革 后 的 课 程 被 分 成 了 以 改 几 个 岗位 实 训 课 程 群 ,如 企 业 形 象 系 统 设 计 课 程
撑 点 , 放 教 学 平 台 建 设 成 为 改 革 抓 手 , 在 艺 开 应 术 设 计 专 业 的 教 学 计 划 调 整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 教

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思考

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思考

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思考[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现状和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高职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与建议,高职艺术设计课教学要充分和市场相联系,体现其社会性和应用性,具体表现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市场教学形式实践教学[作者简介]林雅尔(1977- ),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

(江苏苏州 215000)[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08-02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从诞生的这一天起就担负着双重任务,即一面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另一面又直接为社会培育一批专业艺术设计人才。

由于其双重性和发展的阶段性,这注定了艺术设计课的教学是十分艰难的。

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转轨过来的,高职设计教育照着本科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和模式上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在现行高职教育体系下,本科教学模式不一定能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特点。

除此之外,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能力差,如何面对自己的施教对象,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这是高职学校最重要的问题。

本文针对近年来高职学校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的现状,笔者作一些阐述和思考。

一、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困境1.招生状况不容乐观。

从现实方面来看,全国多个省市高考考生人数都在降。

据教育网上的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比2008年约减少30万。

而据江苏省考试院统计,2010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52.7万,比2009年的54.6万减少近2万。

据统计,江苏18~22岁的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正呈下降趋势,2010年江苏共有52.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比2009年的54.6万人减少约1.9万人。

浅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浅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随着 艺 术设 计专 业 在全 国各 高职 院校 的不 断普 及 ,当 前 的教 变 更教 学 的思 路 ,加 快艺 术设 计 专业 教 学 的改革 步伐 。在 具 体进 学模 式 已无 法适 应 新 时期 专业 教 学 的需要 ,设计 教 育 已从 教学 转 程 中也 许 以 “ 工作 室 ” 的形式 来 进行 艺术 专业 的教学 是最 佳 的选 向实 践 、转 向市 场 。那 么 ,如 何 使高 职 艺术 设计 专 业 的教 学改 革 择 。 “ 工作 室 ”最 早源 于 2 0 世 纪 初德 国的 “ 包 豪 斯 ”设计 学 院 。 更 具特 点和 优势 ?高职 艺 术 设计 教学 改革 的基 点在 哪里 ?课程 结 包 豪斯 艺术 教 学 思想 中首 次将 艺 术与 技术 结合 起 来 ,将技 艺 提升 构如 何优 化 ?专项 能 力如 何 整合 出综 合 设计 能 力等 ,使我 们正 在 到 一个 较 高 的层 面 ,从某 种 意义 上来 说 , 以实 践活 动为 基础 的 艺
也顺 势 而 上 ,全 国各 高职 院校 纷纷 设 立艺 术设 计 的相 关 专业 ,并 重修 ,修 满 后方 可 毕业 。学生 可 以根 据个 人意 愿选 择 专业 方 向 , 逐年 扩 大 专业 的 招生 规模 。但在 这 种 形势 下 ,我 国 高职 艺术 设 计 同事 专业 负 责人 也 可 以选择 适 合本 专 业发 展 的学 生 。其次 ,工 作 专业 学 生 的学 习 现状 却 并不 可观 ,基 于各 种主 客 观 因素 的影 响 , 室教 学模 式 也有 利 于提 高 教师 的个 人 素养 和教 学水 平 。教 师 的素
实践教 学体 系的具体 呈现方法。
二、 走 向工作 室是 艺术 设计 教学 改革 的基 本思 路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现 一定 的教 育 目标 而选 择或 构思 的教育 教学 式样 ” 。 “ 才培 养模 式” 学校 为学 生构 建的知 识 、 人 是 能力 、 素
质结 构 , 以及 实 现这 种 结 构 的方 式 。 它从 根 本 上 规 定 了人 才 特 征 并 集 中 体 现 了 教 育 思 想 和 教 育 观
21 0 2年 6月
十 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hy n Te h ia n t u e o r a fS ia c n c lI s i t t
J n ,O 2 u e 2 1
Vo1 25 .3 . NO
第 2 卷 第 3期 5
对 职 艺 设 计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思 考 高 术
因文 化课成 绩 差而 集 训 艺 考 圆梦 大 学 考 生 的捷 径 ,
又具 有 很强 的“ 动手 操作设 计 能力 ” 既具备 “ ; 国际化
专 业 视 野” 又深 谙本 专业 的“ , 发展 与职 场规 则 ” 的人
才 。这 就要 求艺 术设 计专 业在 人才 培 养模式 上 既能 符 合 高 职高 专 的“ 用 型 人才 ” 求 , 应 要 又能 兼 顾 传 统
郭 建 忠
( 十堰 职业 技术 学 院 艺术 设计 系 , 湖北 十堰 , 4 0 0 4 20 )
[ 摘 要] 对 于 艺术设 计这 样 的一 个 多学科 、 高技 能 、 人 文 、 实践 的专 业在 人 才培 养 的模 式 厚 重
上 就 不能 同其 他文科 、 科 、 理 工科 或者 传 统 艺术 院校 一 样 , 须做 深 度 的思 考 。对 于 高职 艺术设 必
过程 的 融合 性 、 渗透性 , 现 出这一 学科 的交 叉性 体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育的思考.doc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育的思考.doc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育的思考作者:李淑琴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5期[摘要]高等职业艺术教育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章着重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学科的历史沿革及目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艺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规范和提升,希望今后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能得到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科教育职业教育[作者简介]李淑琴(1971- ),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艺术系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河南郑州 450008)[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30-02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和逐渐壮大,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培养目标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以适应“两个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

它对大规模造就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封闭、单一的,缺少弹性和动态的管理,理论、实践不能一体化,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和整体素质的培养,而且在专业设置和规划上,也存在着满足一时市场需求的短期行为,具体表现在开设专业的单一、课程计划的单调和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等方面,从而对专业设置缺乏相应的全面统筹和较为合理的认真规划。

因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实用性、综合型设计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工程的迫切需要。

一、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科的历史变革我国审美教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

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或设置宫廷画院,传授技艺;或招考画师画工,专供帝王、士大夫遣情寄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文 童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2 7 - 0 0 9 0 — 0 3

前言
求, 对精神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变迁的需
自从改革 开放 以来 ,人们 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 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性较强 的政治课堂教学 中要有让 学生敢于发言的策略。笔者认 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 1 . 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 因材施教” 是我国历代教育 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 , 同样政治课堂教学上引导学生发言 或提问也要“ 因材施问” 。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 , 老师 所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 要有逻辑性和启发性。对于 那些基础较差 、 缺少勇气 、 意思表达 能力较差的同学则要 引导他们 回答一些较容易 的问题 ,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其 机会 , 让他们尝试“ 摘果子” 的喜悦 。 让所有学生有话说 , 敢 说话 , 面对全体学生, 是我们的追求。 2 . 要做 好 “ 导演 者 ” 的角色 。 因为 新课 程 改革要 求 教 师 用好 教 材 , 培 养能 适 应社会 发展 、 有 个 性 的人才 。 课 本 中一 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 由于学生理解 的偏差 , 往往会 出现 学生在 回答 问题或发言时答非所问的情况 , 这时教师要善
答对或答错 , 只要有勇气举手回答 , 都要受到教师的表扬 或正面评价 。 这样, 学生的付出被教师肯定 了, 往往是他摆 脱自 卑、 拾起学习兴趣的起点 。 最后 , 师生课后的亲切交谈也是情感交流不可少的重 要手段 。 新课 程改 革指 出“ 教 学是 教与学 的交往 、 互动 , 师生
双方 相互交 流 、 相互 沟通 、 相互启 发 、 相互 补充 , 在 这个 过程
于调整提 问角色 , 使学 生排除思想 障碍 , 让他们获得思考 问题 的正确方法 , 在教师指导下作答 , 在教师的鼓励下使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摘要: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十分火爆,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理念、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设计教育理念和模式,我国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稍显逊色,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先进教学理念,建立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将有助于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素质教学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34-01一、国内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存在的问题(一)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增长速度过快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学校创收的专业,唯生源是图,没有从本校实际出发,考虑所在地域的特点、文化特色、学校专业优势等方面来发展具有本校艺术培养专业的特色,造成了专业设置上的重复和浪费。

而且,盲目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扩张,使得各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难以遵循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发展内在的逻辑,导致国内很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体系结构趋于学科化、同质化。

(二)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建设严重不足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

很多任课教师学历职称较低,教学经验不足;而非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为其他艺术专业毕业,任课前经短期进修后上岗的,难以完全胜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

再加上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扩大招生,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科研学术水准参差不齐。

(三)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滞后由于国内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多从美术教育派生而来,有的直接从工艺美术专业更名而来。

因此过分注重美术绘画技能方面的培养,是一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模式。

相反,忽视与技术、经济的联系,也不考虑社会经济对设计的影响,沿袭这种教学培养模式使得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束缚。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高 职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的 特 征 与 规 律
根 本 上 又 是 职 业 教 育 . 此 它 和 纯 粹 的 艺 术 院 校 人 因
高 职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与 普 通 院 校 艺 术 设 计 类 专
业 教 学 种 教 育 类 型 的 学 科 根 源 来 讲 . 是 基 于 都
了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特 点 和 所 涉 及 的 情 况 认 识 不
足 之 外 . 自 己 所 教 授 的 学 生 的 具 体 情 况 也 不 够 了 对 解 . 外在市 场调 研和人 才需 求状 况 的信息 采集方 另
面 也 显 得 匮 乏 、 弱 。 样 一 来 , 致 了 教 学 计 划 是 薄 这 导
作 , 接服 务 于无处不 在 的生产 、 活一线 需要 . 直 生 并 且 注 重 与 本 科 教 育 紧 密 衔 接 . 满 足 学 生 适 应 今 后 以 继 续 教 育 的 需 求
二 、 理 解 决 教 学 计 划 和 课 程 结 构 中 存 在 的 问题 合
和 阐 释 全 新 的艺 术 理 论 和 艺 术 实 践 成 果 为 目的 的 . 对 培 养 实 践 能 力 的 要 求 相 对 较 低
很 多 缺 点 . 中 实 践 教 学 的 可 操 作 性 是 很 突 出 的 问 其 题 , 为 教 学 计 划 的 主 要 制 定 者 . 业 任 课 教 师 除 作 专
关 键 词 : 职 ; 术 设 计 : 践 教 学 高 艺 实
作 者 简 介 : 亚 锋 ( 9 4 , , 西 西 安 人 , 西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讲 师 , 究 方 向 为 艺 术 设 计 学 及 高 职 艺 郑 1 7 一) 男 陕 陕 研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建设探析

学 校教育 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紧密结 合起来 , 既使学生掌握
扎 实的理论知识 , 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 化为实践能力 , 实现知 识 问的融会贯通 , 为社会培养 出更多 中高级艺术设计职业人才 。 3 我 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意志力 , 提高社会适应力 。另外 , 还要 开设有关 自然环境 的课程 , 艺术讲究和谐 , 人与人 、 人 与 自然的和谐 , 开设 自然环境课程 , 让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艺术 设 计 专 业 教 学模 式 中图 分 类  ̄ - : G7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C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3 . 2 1 . 1 3 7
1 课程改革
学生认识到人与 自然 的和谐 , 增加 其人文知识 , 提高学生的人文
近年来 ,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 的规模 得到 了很大发展 , 高 职院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大幅度增 加 , 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 走 向市场 , 市场也从 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 转化 为理智 的选 择 。而面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考验 , 目前高职院校 的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和教育还存 在着诸多 问题 。因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 较晚, 虽然在 2 O 余 年的发展 中 , 逐渐确立 了 自身较具特点 的以能 力本位 为核心 的办学理念和 目标追求 , 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 体系往往脱胎 于普通 本科教育 , 成为艺术类本科教育 的“ 压缩饼 干” , 并非从社会需求 的职业特点来设计教学 内容 , 所 以培养 出来
求, 对高职艺术设计 教育重新思考并建立有 特色的教学模式 , 构 建符合 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 和课程体系 , 开创独具特色的高职院 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之路 。

浅议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浅议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从 理论 与实践 方 面进 行 了简单 阐述 , 有很 好 的实 践意 义 。 具 关键 词 :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 教 学特 色 工作 室教 学 中 图分 类号 : 4 1 G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真 教 实练 、 重 技 能 , 我 院 办 学 特 色 注 是 之一 。 青岛恒星学院实行“ 实训制 5 %以上的 (O 课程为实训课 )坚持“ 。 以产业带专业 , 以专业 产业 , 产业与专业互促”学生不 出校 门, , 就可在 对应 的企 业中实训 , 确保学生能 “ 真教 实练 与 上 岗就业 零适应期 ”构 建以知识为导 向 , 。 以实 训为手段的新式 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 , 创新“ 校 企合一” 培养模式, 配套成立 了多家与专业对 口 的企业作为学生强大的实训 、 实习基地 。 青岛恒 星学院“ 校企合一” 职教办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 展 的办 学模式 。 对于 高职 艺 术 专业 的 教 学 , 我们 积 极 探 索 了高职 艺术设计 专业 的专业 设 置和 人才 培 养模 式 , 出 了应 用性 、 突 实践性 、 先进 性 、 合 综 性, 建立起相对独立 的实践教学体系 , 从市场需 求 出发 , 目光对准具有 可持续发展潜 力的地 将 方优势行业 , 把我们的艺术 设计教学 内容调 整 到艺术设计与项 目开发 为重点 , 例如 , 室内设计 文章 编 号 : 6 3 9 9 ( 0 O0 ( ) 0 9 - 1 1 7 — 7 5 2 1 ) 1b 一 1 5 0
4 真教实练与上 岗就业零适应期
项 目工作室 教学 体 系是指 以真 实项 目为 载体 , 真实项 目引入 课堂 , 将 以工作 室为单位 , 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 , 立专业标准 、 建 课程体系
标准 、 教学模 式 、 师资标 准 , 并以此进行 课堂管 理、 教学 设计和教 学评价 的教学体 系。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改的设想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改的设想
科技信 息
。职校论坛0
S C I E N C E&T E C HN O L O GY I N F O R MAT I O N
2 0的设想
陆剑驰
( 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0 )
【 摘 要】 最近几年 , 民办高职院校 生源结构发 生改变, 给艺术设计 专业领域 的教 学提 出了 挑 战。新生入 学时专业基础 差距 较大 、 学习能力 普遍偏低 , 需要有针对性的教 改措施 : ( 1 ) 专业基础课程 实行分段式 小组教 学; ( 2 ) 专业软件技 法课程 实行 纯技 术训练教 学。
【 关键闻】 民办高职院校 ; 艺术设计 专业; 教 改措施 ; 分段 式小组教 学; 纯技术训练教 学
0 引言
2 0 世纪 9 0 年代 , 经济 发展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 的快速 发展 。在 专业 提高训练 . 又要对 另一部分 同学进行专业启 蒙教育 . 还要在规定 鼓励性政 策的推动下 .各地 的高等职业技术学 院如雨后春 笋一般涌 时间内实现 教学 目的。简直天方夜 谭 现, 其 中就有很多民办高职院校。 伴 随着 民办 高职 院校 的成长 , 其教学 另外 , 教学大纲虽年 年修订 , 但 在制定教学 目标 、 内容 和要求时 , 改革也经历了十多年的不断深入。 也不 可能考虑 到每个 学生 的具体情 况 而教师们被要求严格执行统一 制定 的大纲 , 造成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 、 达不 到要求 . 从 一人校就成 1 大环 境导 致 生 源 结构 变 化 为 了“ 后进生 ” , 很快失去 了学 习的信心 和动力 。 今天, 高职教 育理念 已非常成熟 . 教学成果也与 日 俱增 。然 而 , 最 分段式小组教学将每个班级分成 了四个小组 . 分 别给这 四个小组 近几 年升学环境发生 了变化 . 民办高职 院校被卷入 了争抢生 源的激烈 安排不 同的老师上专业基础课 , 在选用教 材 、 教学方 法 、 教程长 短 、 进 竞争 中 . 入学 门槛不 断降低 , 生源结构随之改变 . 给艺术设计专业 领域 度要求上都各不相 同 由于每个小组 内学生 的造型能力差别 不大 . 所 的教学提 出了挑 战 制定 的教学大纲也是符合该专业阶段 的 虽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的差 本文不致力 于研究这一现象 的社会根源 . 而是要从教学 的角度 去 异和学习能力 的差距 . 但至少给任课教师“ 因材施教” 提供 了可能性 分析 困难 、 提 出应对措施 3 . 1 . 2 分段式小组教学不同于等级分班 分段式小组教学与饱受诟病的等级分班有些相似 ,但本质 不同。 曾经在 中小学 出现 过的 的等 级分班是依 据学生考核成 绩高低进行 分 2 . 1 实现艺术设计 专业的培养 目标要求 录取有一 定专业基础和学 习 班的模式 . 从表 面上看 和分段式 小组教学确 有相似 . 二 者依据 的标 准 能 力 的 学 生 都是考核成绩。 但二者有本质 的区别 : 其一 。 二者 的 目的不 同。 中小 学 艺术设计作 为一 门综合性交叉 学科 . 涵盖 了视觉传达设 计 、 环境 等级分班的 目的是 为 了升学率 .而高等教育 阶段并没 有升学率 的压 艺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工业造型设计等领域。 高职 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 力 . 分 段式小 组教 学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达到培 养 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这些领域的技 能型人才 . 以满足社会需求 然 目 标 的要求 其二 . 二者的时长不 同 等级分班往往贯 穿整个 学期或学 而要在三年的时间内达到这样 的 目 标. 就要求人校 的新 生具有较好 的 年. 而分段式 小组教 学只在 专业基 础课 阶段。 其三 . 二者 的资 源配置 不 审美修养和基本的造型能力。也 就是说 . 新 生在人 校前 应接受过较好 同。 中小 学等级分班往往会把 好的资源配备给“ 实验班” . “ 普通班 ” 只 的审美教育和造型基础训 练 能得到普通资源 而分段式小组教学则重点在专业基础较弱 和零基础 2 . 2 生源结构 的变化造成新 生入学 时专业基础差距较大 、学 习能力 的学生身上投入更多 . 配备更有经 验的教 师。 普遍 偏低 3 . 1 _ 3 分段式小组教学不是任课教师个人就可 以实施 的 过去几 年 . 民办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 的新生都在艺术类 考生 中 分段式小 组教学要求 教学负责人 在制定培 养计 划时充 分考虑到 招 收. 并 通过专业加试进行 录取 。 最近两年 . 不仅可以招收非艺术类考 学生 的专业基础差别 . 制定 四套不 同的培养方案 由于每一套方案 中 生. 且 不用参加统考或单招 的专业加试 . 甚至是注册入 学或从 中职学 专业基础课 的安排都不 同( 比如针对专业基础较 弱和零 基础的学生专 校其他专业 直接 录取 其结果往往造成同一班级 中有半数甚至更多的 业基础课 的教程要更长 ) . 因此需要后续课程作 出相应 的调 整 , 后续课 学生在入学前未接受过造 型基础训练 , 且学 习能力普遍偏低。 程 的任课教师也要和专业基础课 的老师相互配合 。再者 , 原 有的教学 2 . 3 原有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 的变化 模式被打 破 。 教学 内容 、 教学 进度 、 考核 方式等方 面都 变得多元化 , 教 原有 的教学模式是针对 有一定专业基 础和学 习能力 的学生制定 务和督导部 门不能为 了方便管理而使用统一标准 。 分段式小组教学模 的, 无论是培养计划 、 教学大纲还是师资配备都是如此。 当很 多注册入 式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 不是任课教师个人就可 以实施的 。 学和没有专业基础 的学生进入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时 . 继续采用 3 . 2 专业软件技法课程实行纯技术训练教学 原有 的教学模式 . 根本无法实现培养 目标 专业软件技法课程的原有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 阶段 的学情 . 必 然 要求实行纯技术训练教学 3 克 服 困 难 需 要 针 对 性 的教 改措 施 3 . 2 . 1 专业软件技法课 程的原有教学模式 专业软件技法课程是为主干设计课程服务的技能型课程。 这部分 3 . 1 专业基础课程需实行分段式小组 教学 然 生源结构发生变化造成新 生入学时专业基 础差距 较大 . 因此专业 课 程通常的教学模式是 :教师选择由易到难的案例进行操作演示 , 再做理论总结理论总结。 比如上午四节课 , 用一 节 基础课必须实施分段式小组教学。分段 式小组 教学是 指 : 在 自然分班 后 让学生 自行操作 . 中间两节课 给学生完成作业 . 最后一节课做理论总结。 其 的基础上 . 对 刚入校 的新生进行专 业基础测试 . 根据测试结果 将学生 课 进行 演示 . 并 通过布置课上和课后作 分 为专业 基础较好 、 专业基 础中等 、 专业基础较 弱和零 基础四个小组 。 中技法演示 重点强调典型操作和关 键操作 . 举 一反三的 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侧重于设计 能 然 后根据 四个小组 的专业基础状况 制定不 同的专 业基础课 大纲和教 业 达到反复训 练 、 学计 划 , 每个小组除 了教学 目标不变 , 其教学进度 、 教学 内容 、 教学要 力 的培养 .选择 的演 示案例兼顾 操作演示 和设 计思路讲解 的双重作 用. 布 置作业 以设计命题形 式 . 评分 也多是 依据设 计水平 高低。 求 都 各 不 相 同 3 . 2 . 2 新 的学情要求改 变原有教学模式 3 . 1 . 1 分段式小组教学 给“ 因材施教 ” 提供 了可能性 生 源结构发生变化 . 造成新生入 学时专业 基础差距较 大 . 同样也 就造 型基础课 而言 .一个教师如 果一学期 只教一个班就要 面对 这里 的学 习能力是指在接受教育过 2 5至 4 0 个 学生 . 每个学生都是独 一无二 的个体 . 教师要 分析每 一个 造成 了新生 的学 习能力普遍偏低 如记忆力 、 观察力 、 注意力 、 理解 能力 、 抽象概 学生 的个性特点 、 学 习风格 , 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 在学生的造型基础 程 中所表现 出来 的能力 , 和学 习能力 差距 不大 的前 提下 .一个经验 丰富 的教 师要想真正 做到 括能力 、 联想能力等 。由于学生们在课堂上普遍注意 ( 下转第 2 8 9 页)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思考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思考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思考摘要:在设计类的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发的几点思考,有关专业上的设计专业课和设计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有关艺术修养方面的思考,以做教学上的借鉴和改进。

关键词:设计理论实践衔接设计基础能力文化修养信息交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高职学校都在探索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设计类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同样应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一直以来注重的实用性,特别是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之在走向社会后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快速地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缩短岗位培训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几种情况,引发了我如下思考。

一、设计课程与设计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的衔接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出现了实际操作和理论联系不上,或者表现为没有理论支持;特别是没有基础理论和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的支持。

比如,在平面设计中,有些同学画面的构成不好,空间关系和主次关系不分明等,究其原因,是没有运用好设计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对这三者的各自作用、特点及如何去运用及创造,把握不当,画面混乱。

由于学生进校时的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对设计的理解有时会处于一种偏激状态。

所以,进行设计类课程训练时,应该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设计知识有很好的掌握与消化,对形态的理解、运用,对色彩的视觉作用,色彩的情感作用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知识结构关系,应该是金字塔形,只有在底层储备得越多,才能上得越高,今后才能攀上顶峰。

关于一些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四大变化,等等。

可以说,就是金字塔的最底层。

这同时也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教学要求的联系性,也是同等的重要;各个教学环节思维的贯穿,教学目的要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接触设计的开始到毕业设计。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思路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思路

( ) 一 系统性 策略
项 目教 学改 革是 一项 系 统工程 ,环 环相 扣 , 牵

问题。三是教研室和专业教师要从微观操作层面
的角度 ,将 教 育 目的和专 业 人才 培养 目标 在课 程
发而 动全身 。零 打碎 敲 的局部 改革 , 以实现教 难
学 改革 的终极 目标 , 教学 各环 节 之 间也 很难 衔 接 。 从 实践 来看 ,当前 高 职艺 术设 计 专业 项 目教学 改
设计 策略 , 体 实施 路 径 , 而 提 高 实施 项 目教 学 的有 效 性 。 整 从
关键词 :高职 ;艺术设计专业 ; 目 学 项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7 0 G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 7 7 2 1 )6 0 7 — 3 6 4 7 4 (0 0 0 — 0 4 0
项 目教 学改 革 又 是一 项 复 杂 工程 ,涉 及 到 教
革 、教 学 环境 和 运行 机 制 准 备 等环 节加 以整 体 设 ( ) 一 根据 人 才培 养 目标 确定 项 目课 程 目标 为适 应文 化 创 意产 业结 构 的调 整 与 升级需 要 ,
3 l 师、 学生 、 内容 、 环境等因素 。其中 , 教师的观念和 计 。l
执教能 力尤 其是 关 键 。在 项 目教 学 实施 过程 中, 教 师要 熟悉 职 业 实践 , 具有 跨 专 业 和 团 队合 作 能 力 ,
具 有创 设 学 习情 境 的 能 力 ,否 则很 难 胜 任 教 学工 依 据 市 场人 才 需 求 分析 ,我 们把 高 职 艺术 设 计 类

项 目教 学 相 适 应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人 才 培 养 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之思考
作者:武静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3期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发展前景较大,但在我国起步较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教育模式一直都在模式当中。

民办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也其鲜明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民办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民办;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设计业的发展,近年来,艺术设计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从而促进了艺术类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我国民办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受到办学基础条件的等方面的限制,还未找到一条完全适应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用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时出现了如下一些问题:(1)设计创新能力较差。

(2)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逃课现象严重。

(3)实践能力差,毕业后无法适应岗位要求。

(4)团队协作能力较差。

因此,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适合民办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呢?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1民办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特点分析
(1)民办高职学校的学生素质较差、学习能力较弱。

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低分层次,甚至是迫于父母所逼来民办高职就读。

进校后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较弱,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2)从专业的选择角度讲,选择就读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对设计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这些低分层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大多选择比较好就业的专业以及容易读的文科专业。

而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是怀着对艺术设计的好奇心。

我们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这些本来对学习就不感兴趣的孩子,更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抹杀了他们本来对艺术设计的好奇。

(3)“90后”的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动手能力、协调能力较差。

这些孩子在娇宠中长大,以自我为中心,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也差。

而职业院校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呈现出很多不适应甚至抵抗情绪。

(4)信息素养和学生信息技能较差。

当今电脑普及的社会,艺术设计中设计软件是基础工具。

然而当代大学生上网只停留在网络聊天、观看影视和游戏上,对软件及电脑知识懂得很少,无法利用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专业。

2当今社会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特点
民办职业教育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因此,我们在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时要以该行业需求的人才素质为培养目标。

当今艺术设计人才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具有道德操守及职业素质的人格素质。

(2)一专多能的知识能力型人才。

社会需要一个伶牙俐齿的全能的设计师而不是一个呆子设计师,要灵动刚强,思维敏捷,能有效地和客户沟通,理解客户意图。

(3)要求设计能力较强,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设计理念。

(4)要求动手能力强,手绘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3我国民办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的情况来看,3年的教学安排、课程的设置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基础后专业。

把3年的学习分成“三大块”即以素描,色彩、构成为主的基础块以及以效果图表现技法、电脑辅助设计等适用于不同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块和专业块。

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单一进行,缺少弹性,对学生个性发展,知识面的拓展,创造力,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起到不良作用。

大部分学生到了大二了,对专业还很陌生,而大三才开始接触专业就要面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等问题,导致学生浑浑噩噩地过了两年,快毕业了才开始感觉十分心虚或恐慌,但也为时已晚。

这样的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的印象是既不能,也不专,无奈之下,由用人单位“回炉再炼”。

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无法与市场接轨,那么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特别是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势必会影响到招生。

(2)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上都是注入式教学模式。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

(3)传统的教学模式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民办职业教育现状,教学投入不足,规范不够,教学质量不能稳步提高,由于民办教育资金大都是个人投入,所以在专业实验室设立,专业设备的投入上会略有欠缺,这就导致在专业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4适应民办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结合以上几点分析,个人在民办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从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提出关于民办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几点改革建议。

(1)突破基础到专业,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中了解到自己的专业不足。

在艺术设计行业有很多设计人员都未经过高等学府“正规训练”,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基础学习,诸如素描、色彩、构成等,也没有艺术设计理论指导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结果成长的很快。

高职艺术专业教学要吸取这样的经验,建议让大一就接触专业,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将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穿插在三年的教学当中,将道德素质教育贯穿到始终,并施行学分制,选修制和免修制。

既避免有素描、色彩基础的同学重复学习而失去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知道自己的不足,激励他们有目的地、主动地去了解、掌握技能。

这样的基础就不是为基础而基础,而是为专业而“补”的基础,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

(2)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

艺术感觉是天性,我们通过一些方式唤醒孩子们埋藏在头脑中的艺术灵感。

把主动性交给学生,以课题为导向,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呈现个性,也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老师只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建立学生为主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能力。

一个设计项目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突破传统老师一对全班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组每个课题都按照小项目形式,分工合作,将课桌各自按小组围成一个圈,便于学生间讨论并交换意见。

我们要有一个轻松的环境才能激发艺术设计灵感,鼓励大胆表达思想,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5)提倡项目式,工作室教学模式。

建议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投入一定资金购买所需设施设备或请企业投资建设,既可以作为学生教学的专业实验室,又可以对外开放,回收资金投入。

提倡校企合作,引入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围绕技能主题,培养综合技能。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可采取各种技能主题活动。

例如,摄影活动、广告比赛、外出写生等专业知识拓展活动,使课堂内外互动,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丹,许洪范,李伟.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2]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国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调研报告[R].2009.
[3] 刘烈辉.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S1).
[4] 姬晖.浅析当代艺术设计教育[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报,20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