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探析

[摘要]目前,色彩教学模式呈现出许多误区和弊端,已不能适应高职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需要。因此,需要建构一个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色彩造型能力和科学的设计思维观念为主线,整合绘画色彩和色彩构成两门课程,使学生多方面接触新的色彩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

目前,我国的色彩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需要建立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色彩造型能力、科学的设计思维观念为内容的新模式,整合绘画色彩和色彩构成两门课程,使学生多方面接触色彩,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思考,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从而掌握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落实。

一、转变观念,注重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1.要正确认识设计色彩的特征与作用。众所周知,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是有区别的,前者注重表现光与色,光与影,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关系,研究色彩的基本规律,凭借感性寻求理想的画面,强调的是自然的真实性;而后者是研究色彩的配置规律,强调的是意象表达,注重对色彩理性控制,来突出视觉感官的刺激,注重色彩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前者是对客观事物感受的描绘与表现,后者是主观意念的表达,强调创新思维的训练。设计色彩来源于绘画色彩,它在自然色彩中获取提炼,从而达到主动认识与创造的境界。作为设计艺术专业的色彩教学要服务于艺术设计,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必须在绘画色彩的基础上,逐步向设计色彩进行过渡,重心向设计色彩转移,以适应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

2.要充分挖掘色彩课的审美要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教学不是练就学生的绘画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面对一幅具体作品,学生要知道如何构图比较合理,什么色彩相互配置使用比较美丽,突出什么,取舍什么,如何进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所谓“眼高手不低”。同时,还要研究色彩在心理、生理上的不同感应变化,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习惯所形成的不同喜好与禁忌。总之,学生要有宽阔的审美视野,逐渐学会用设计的思维去审视物象的色彩。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性思维。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设计人才的首要

任务是掌握以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为前提的创造能力,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图解和再现能力,也不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去提高意识形态反映的本领。色彩训练的过程要不断启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他们独到的见解。

4.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就教师而言,教师的综合素质、艺术修养对色彩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实施教学,师资是根本。面对起点低、基础理论缺乏、基础技能尚未熟悉的学生,对师资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较高的从事教学与艺术创作的经验和能力;其次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单一(能同时胜任两门以上的课程),要经常参加和举办相近学科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了解造型学科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

二、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结合,概括、提炼和色彩语言的表达

目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入学前都或多或少地参加过各种培训班,但以能考取为最高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造型基础教学,其实质是“应试技能”训练。学生考前为了求取高分,针对考试的具体要求反复练习,直到“运用自如”,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滑向概念化、简单化、程式化的误区,考生仅仅掌握了一些应试方法或技巧而非实际的基础技能。大部分学生入校后还处于“色彩入门”的初级阶段。

针对目前的生源状况,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法和理论并重的原则。理论往往在技巧还不成熟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自然界的色彩虽然变化无穷,但有它自身的变化规律。实践证明,科学的光色原理是指导我们认识色彩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受和运用。因此,色彩教学必须从最基础的色彩理论开始,让学生对色彩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科学、全面的认识(必要时要增加理论考核)。讲授理论的同时,要进行必要的调色练习和写生训练,如色彩的色调、对比与调和、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色彩的冷暖与情感等,用理论去指导具体的作业,去概括、提炼色彩的艺术语言。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训练,逐步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色彩去自由表达运用。

三、勇于探索,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要建立一个符合艺术设计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把设计色彩同色彩构成整合

起来,这样既节省了教学资源,又有利于同专业课的衔接。有些高职院校认为基础绘画课无用,大量减少基础课增加专业课,基础课任课教师也就随便应付,害得一些学生无所适从。这实在是舍本求末,是一种短视。当然,课程的整合不是两门课简单地叠加,而是有机融合其中的精华,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把色彩训练分为基础训练、意象表现两个层次阶段。基础阶段以再现性写生为主,注重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观察与表现,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光、色的变化,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色彩调配方法。意象表现阶段注重对客观物象的理性认识,强化个人的主观认识,不局限于三维空间的界定,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做到多元化、个性化,强调色彩的感觉、直觉、联想、象征、寓意等的表现。侧重于写意、表现,强调主观感受,追求色彩的平面、简洁、夸张,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向艺术设计的应用过渡。

意象表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有很多:第一,简化。任何一件设计和艺术品都包含着概括与简化的因素。一是简化其形,取其大势。舍弃唆累赘的、琐碎的元素。二是简化明暗,增强平面化与装饰性,提高画面的趣味效果。三是简化色彩。为了追求画面的精神性,要减少色彩和简化,甚至取消色彩的对比,使之趋于黑白。第二,夸张。夸张就是突出强调对象的特征,以加强和扩大对于这些特征的认识,以便充分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可以截取物象的色彩予以夸张,也可以截取自然对象的气势予以夸张,但要注意火候,否则就会给人以做作、矫饰的感觉。第三,构成。作为设计专业的色彩训练,画面的构成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从德国的包豪斯学院成立以后,构成就一直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可以把兴趣点集中到画面的几何构成,并变成自己的自觉,他们从自然景物中寻找这种关系,强化这种关系,使画面的形式感增强。第四,抽象。随着马蒂斯将绘画元素的自身价值提高和康定斯基的第一幅抽象绘画的出现,越来越强调绘画本身的重要性,渐渐将画面上的景物消解,强化色彩线条等形式因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把自然物象仅仅作为一种启示、一种根据,也可以将客观物象分解并加以虚拟和重构,组成梦境般的超现实空间,表现了人类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相辅相成关系。

当然,设计色彩作为一种基础训练和艺术表现形式,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可能截然分开,也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与志趣,突出个性情感的发挥,要尊重每个人的思路并让其发展完善。增加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训练内容也很必要。同时,还要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相对合理的教学评价与成绩评定方法。否则,会打击教师、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