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与保护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于兽纲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
全身毛色灰白,通体布满黑色斑点;尾长,尾毛长且蓬松,是豹类中最美丽的一种。
栖息地海拔在2000—6000米以上,常活动于高山裸岩。
性凶猛、机敏,行动灵巧,以岩羊、盘羊等为主食,也捕食野兔、旱獭及雉类等小动物。
在我国分布于青藏高原、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云豹
别名龟纹豹、荷叶豹、柳叶豹、樟豹,属于猫科,学名为 Neofelis nebulosa。
云豹比金猫略大,体重15~20千克,体长1米左右,比豹要小。
体侧由数个狭长黑斑连接成云块
状大斑,故名之为,“云豹”。
云豹体毛灰黄,眼周具黑环。
颈背有4条黑纹,中间两条止于肩部,外侧两条则继续向后延伸至尾部;胸、腹部及四肢内侧灰白色,具暗褐色条纹;尾长80厘米左右,未端有几个黑环。
云豹属夜行性动物,清晨与傍晚最为活跃。
栖息在山地常绿阔叶林内,毛色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保护及隐蔽效果。
爬树本领高,比在地面活动灵巧,尾巴成了有效的平衡器官,在树上活动和睡眠。
发情期多在晚间交配,孕期90天左右,每胎2~4仔。
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及陕西、甘肃、台湾。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属于猫科,学名为 Profelis temmincki
金猫比云豹略小,体长80~100厘米。
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
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圆。
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毛多变,有几个由毛皮颜色而得的别名:全身乌黑的称“乌云豹”;体色
棕红的称“红椿豹”;而狸豹以暗棕黄色为主;其他色型统称为“芝麻豹”。
金猫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
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多在树洞中休息。
独居,善攀援,但多在地面行动。
活动区域较固定,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移。
食性较广,小型有蹄类、鼠类、野禽都是捕食对象。
每胎2仔,多产于树洞中。
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极小,国家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产于陕西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猞猁狲、马猞猁、林yi4(犭曳),属于猫科,学名为 Felis lynx
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重18~32千克,体长90~130厘米。
尾短粗,耳基宽。
耳尖具黑色耸立簇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成为有鲜明特征的猫科动物之一。
其冬毛长而密,背部呈红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黄白色;眼周毛色发白,两颊具有2~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
全身散有褐色斑点。
猞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
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喜欢捕杀狍子等中大型兽类。
晨昏活动频繁,活动范围视食物丰富程度而定,有占区行为和固定的排泄地点。
每年3~4月份交配,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2~4仔。
寿命可达12~15年。
产于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熊狸
别名熊灵描,属于灵猫科,学名为 Arctictis binturong。
貌似小黑熊的熊狸,长着一条与身长差不多长(70~80厘米)的粗壮尾巴。
其体毛黑色蓬松,杂有浅棕黄色。
耳端具长达5厘米的簇毛,耳缘白色。
四肢粗壮,五趾有坚强锐利的爪;尾具有缠绕性。
头、眼周、前额及下颏部呈暗灰色,唇旁长着白色长须。
熊狸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尖锐的爪及能抓能缠的尾巴使其在高大树上攀爬自如,成为典型的树栖动物。
熊狸晨昏活动较频繁,主要以果实、鸟卵、小鸟及小型兽类为食。
常年可繁殖,每年2~3月份交配,5月中旬产仔,每胎2~3仔,寿命力10~15年,产于云南南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兔狲
别名玛瑙、羊猞猁、乌伦,属于猫科,学名为 Felis manul。
体型与家猫类似,体重2~3千克,身体粗壮而短,耳短而宽,呈钝圆形,两耳距离较远。
全身体毛浓密细长呈棕黄色,后部有黑色细横纹,四肢毛色较浅,尾粗圆,具6~8条黑色横纹,尾尖为黑色。
头顶部灰色,具多个黑色斑点,眼内角至吻端为白色,面颊部具两条细横纹。
兔狲主要生活在荒漠、戈壁及草原地区,林中、丘陵及山地也有分布,常独居于石缝中、石块下或占领旱獭的巢穴。
夜行性,但晨昏活动频繁。
以旱獭、野禽及鼠类为食。
视、听觉较敏锐,避敌时行动迅速,叫声与家猫相似,但较粗野。
每年多在2月份交配,4~5月份繁殖,每胎3~4仔,有时多达6仔,与环境的食物资源情况大有关系。
主食啮齿类动物,对消灭鼠类,防止传染病,减低鼠害影响均有重要作用。
毛皮厚密贵重。
产于东北、西北及四川。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狼灌、飞熊、月熊,属于鼬科,学名为 Gulo gulo。
貂熊外形介于熊与貂之间,体长80~100厘米,体重8~14千克,尾长18厘米左右。
头大耳小,背部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
身体两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部开始至尾基汇合,状似“月牙”,故有“月熊”之称。
貂熊为寒温带动物,除繁殖期外,多单独活动,活动范围广,溪流、河谷、林带以上的冻土及裸岩都有它的足迹。
无固定巢穴,洞穴多有两个出口,便于遇险逃遁。
属夜行性动物。
貂熊生性机警,行动隐蔽,善游泳、攀爬,可在密林中自由跳窜,故又名之为“飞熊”。
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天敌,肛门附近有发达的臭腺,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利用尿液保存食物是其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之一。
食胜杂,包括有蹄类、啮齿类、鸟类及林木浆果等。
有半冬眠的习惯。
繁殖时筑巢于树洞、悬崖、石缝中,或占据其他小动物巢穴。
每年10~11月份发情,以吼声吸引异性,翌年2~4月份繁殖,每胎1~5仔。
貂熊数量很少,现已处于濒危状况,应加以严格保护。
产于黑龙江与内蒙古的大兴安岭,新疆部分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棕熊
别名马熊、人熊、灰熊,属于熊科,学名为 Ursus arctos。
大型食肉目动物,体长180~200厘米,体重达200千克。
外形与黑熊相似,但毛色不同,多为棕
褐色或棕黄色;老年熊呈银灰色;幼年为棕黑色,颈部有一白色领环;胸毛长达10厘米。
脚掌裸露,具厚实的足垫,但前足腕垫不如黑熊的宽大,与掌垫分开。
棕熊属环北极分布的喜寒冷动物,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在高山草甸也能生活。
多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
东北林区的棕熊有冬眠习性,但受惊扰会醒来不再入眠。
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比重较大,喜吃蜜、蚂蚁、蚁卵,或挖洞捕食鼠兔、旱獭等。
夏季发情交配,怀孕期7~8个月,在冬眠期间产仔,每胎1~4仔。
春季雌熊常带小熊在林中玩耍。
产于东北、西北、西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华南虎:已有近30年没有野生华南虎生存的报告了,专家猜测已经灭绝。
白暨豚:近日只在浙江发现一只白暨豚的踪影。
苏门达腊虎: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
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北部白犀牛: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
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五、斯比克斯鹦鹉: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
1990年寻找这种朱鹮。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
袋翼蝠:目前的种群数量只有50到100左右,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北岸以及马达加斯加岛上。
澳洲毛鼻袋熊:虽然没有考拉那么出名,但是这个小家伙已经没有多少同伴了,总共不超过100只。
鹿瞪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为濒临绝种的物种,在过去的十年间其数量下降了80%,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其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陆,目前总数不超过100头。
在这里我要说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人类必须对自己做过的一切负起责任,用人类的话说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