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规则变化解读
2023年篮球规则主要变化汇总

2023 年篮球规章主要变化汇总在2023 年7月的会议上,国际篮联中心局批准了几项规章变化。
以下是对于这些于2023 年10 月1 日生效的规章变化的汇总。
带球走规章〔规章25.2〕目的: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统一的带球走规章从而更好地反映篮球场上的动作。
表述:●移动中的队员接住球或完毕运球时,有一只脚正接触地面,那么他下一次触及地面的那只脚或双脚是“第一步”,并成为中枢脚。
●请参考另一个附加材料,对的带球走规章做了一个单独地阐述。
版本:规章25:带球走25.1定义:25.1.1当队员在场上持着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了本规章的限制朝任一方向的非法移动是带球走。
25.1.2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的队员用同一只脚向任一方向合法地移动一次或屡次,而另一只脚〔称为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的最初接触点是旋转。
25.2规定25.2.1对在场上接住活球的队员确立中枢脚:●一名队员接住球时,双脚站在地面上:——一只脚抬起的瞬间,另一只脚成为中枢脚。
——开头运球,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得离开地面。
——传球或投篮,队员可跳起中枢脚,但在传球或投篮球离手前,任意一只脚不得落回地面。
●一名队员在行进间或在完成运球的同时拿球,他可以通过两步停下来,然后传球或投篮:——假设队员接到传球之后开头运球,在迈出其次步之前球必需离开该队员的手。
——在当队员获得把握球后一只脚或双脚同时触及地面时,视为第一步。
——在确立第一步之后,队员另一只脚或双脚同时触及地面时,视为其次步。
——假设队员在第一步停下来时双脚在地面上,或者双脚同时落地,那么他可以选择任一只脚作为中枢脚进展旋转。
假设随后他跳起双脚,那么球离手前任意一只脚不得落回地面。
——假设队员一只脚先落地,那么他只能用这只脚进展旋转。
——假设队员第一步时单脚跳起,他可以以双脚同时落地作为其次步。
在这种状况下,他不得以任意一只脚旋转。
假设他随后一脚或双脚都离开地面,那么球离手前任意一只脚不得落回地面。
篮球规则和规则解释变化中国篮协官方版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23
2023年1月28日版规则主要变化
4. 第29.2.3款:增长 Ø 不论何时比赛因裁判员判罚控制球队技术犯规而被停止,应在最接近比赛 停止时旳地点掷球入界重新开始。攻打计时钟不复位并从被停止旳时间处连 续计算。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23
11.A1在他旳后场传球给一样位于后场旳A2。A2未能拿住球,球在其后场出 界。(规则解释29/50-51) 解释:应判给B队在其前场最接近球出界旳地方掷球入界,拥有14秒攻打时 间。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23
2023年1月31日版规则解释主要变化
12.A队和B队在一节全队犯规此时分别为5次和2次。运球队员A1和B1目前几乎 同步被判罚了相互旳犯规。(规则解释35-3) 解释:因为双方犯规旳罚则是相同旳(A1攻打犯规B队球权,B1防守犯规A队球 权),这是一起双方犯规。比赛应由A队在发生双方犯规旳近来地点掷球入界 继续比赛。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23
2023年1月31日版规则解释主要变化
15.A队主教练离开球队席区域并在比赛场地上主动参加打架。(规则解释39-7)
解释:A队主教练离开球队席应被判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登记表上登记“D ”, 2 另外,A队主教练在打架中猛烈地推B3,登记表上再登记一个“D ”,剩余旳空 2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23
2023年1月28日版规则主要变化
6.第36.2.1款,修改第二小点旳文字: 与裁判员、技术代表、统计台人员、对方队或允许坐在球队席旳人员讨论和/ 或交流中没有礼貌。 7.第36.3.2款第三小点,投中篮或最终一次罚球中篮时,宣判技术犯规,重 新开始比赛: 假如一次有效得分或最终一次罚球得分,应在端线后任一地点掷球入界重新 开始比赛。
2024年最新篮球规则

2024年是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最新修改篮球规则的一年。
在2024年底,FIBA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更新,以提高游戏的竞争性和观赏性。
以下是2024年最新篮球规则的一些主要变化:1.头球:根据2024年的新规定,头球现在不再被视为犯规。
球员可以使用头部打球,例如在争抢篮板球时可以用头击球。
这一变化引起了很多讨论和争议,但目的是让比赛更加公平和有趣。
2.替补球员进入球场:之前,替补球员只能在裁判的许可下进入球场。
而根据2024年的新规定,替补球员可以在比分变化、对方出手前或在比赛暂停期间进入球场。
这一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比赛的进行,并减少比赛中的等待时间。
3.无球犯规:2024年的新规定明确了无球犯规的定义和罚则。
当球员没有接到球时,如果对手使用身体的低肘或有意的体位抵抗则被视为无球犯规。
对于无球犯规,裁判可以给予个人犯规、技术犯规或红牌犯规的处罚,具体视情况而定。
4.按钮式计时器:2024年的新规定引进了按钮式计时器。
计时器可由裁判员或计分员按下按钮来控制,并显示比赛的剩余时间。
这一变化旨在提高比赛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5.防守三秒规则:2024年的新规定进一步修改了防守三秒规则。
球员现在可以在禁区内待更长时间,而不会受到防守三秒的处罚。
这一变化旨在增加进攻进展和篮下得分的机会。
6.故意犯规:2024年的新规定明确了故意犯规的定义和处罚。
如果球员有明显的故意犯规倾向,裁判可以判罚技术犯规。
同时,故意犯规可能会导致球员离场,并影响球队的技战术。
7.防守球员的移动:根据2024年的新规定,防守球员不允许斜线移动,不能用身体干扰进攻球员的行进路线。
这一变化旨在保护进攻球员的权益,并减少对进攻球员的理不义犯规。
8.篮筐和篮板的规格:根据2024年的新规定,篮筐和篮板的规格有所变化。
篮筐的直径现在为45厘米,上缘的内侧高度离地面的距离不小于20厘米。
篮板的大小也有所调整,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以上是2024年最新篮球规则的一些主要变化。
2024年最新篮球规则

2024年,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进行了一系列对篮球比赛规则的修改和改进。
以下是2024年最新的篮球规则的一些重要内容。
1.比赛时间:比赛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修改。
此前的比赛时间包括四个十分钟的季度和两个五分钟的加时赛。
然而,在2024年的规则中,比赛时间被简化为四个十分钟的季度和一个五分钟的加时赛。
这一修改旨在提高比赛效率和流畅性。
2.犯规次数:在过去的规则中,球员在比赛中可以犯6次犯规。
然而,2024年的规则将球员的犯规次数减少到5次。
这是为了减少比赛中的打斗行为,增加比赛的公平性。
3.跳球:在过去的规则中,比赛开始时和加时赛开始时会进行跳球。
然而,在2024年的规则中,只有比赛开始时进行跳球。
其他情况下,比赛将根据控球权交替决定球队的控球权。
4.禁区规则的修改:2024年规则对禁区规则也进行了一些修改。
根据新规则,进攻球队不能将球停在禁区内超过3秒钟。
如果进攻球员在禁区内运球超过3秒钟,进攻球队将失去控球权。
5.技术犯规:2024年规则对技术犯规的定义和处理也进行了一些修改。
根据新规则,技术犯规将采用两次罚球的方式处罚,而不是过去的一次罚球。
6.国际篮球比赛时钟:改进了2024年规则中的国际篮球比赛时钟。
新的规则允许篮筐上的电子时钟和裁判员手中的计时器进行同步。
7.休息时长:在过去的规则中,每个季度结束后和加时赛之前有两个分钟的休息时间。
根据2024年规则,每个季度结束后和加时赛之前只有一个分钟的休息时间。
这一修改旨在提高比赛的紧凑性。
8.特殊规则:2024年规则还引入了一些特殊规则。
比如,当篮球碰撞到篮板顶部或篮板后的天花板上时,比赛将停止并重新开始。
总结起来,2024年最新的篮球规则对比赛时间、犯规次数、禁区规则、技术犯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改进。
这些规则的修改旨在提高比赛的效率、流畅性和公平性。
同时,引入特殊规则和改进休息时长等措施也旨在增加比赛的紧凑性和娱乐性。
通过这些规则的改变,篮球比赛将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
20242025年篮球规则解释

篮球规则的演变(1)

篮球规则的演变引言篮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其规则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所演变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篮球规则的演变历程,并探讨这些变化对于篮球运动以及球员的影响。
起源与初期规则篮球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最早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
初期的篮球规则相对简单,场地为一个长方形的木地板,两个对面设置一个高高的铁框,篮球可以从上方通过一个网状的篮筐投入。
参与游戏的人数为9人,球场为一个室内场地。
初期的篮球规则较为原始,比赛没有时间限制,比赛时间由参赛双方商定。
比赛开始时,由球场中央跳球获得球权,球员可以在球场内任意移动,但不得踩踏界线。
进攻时可以通过踢球将球传给队员,但不能进行传球,需通过投篮来获得进球。
防守时可以拦截对方的投篮或者封堵对方的运球。
规则的进一步细化随着篮球的普及和发展,篮球规则逐渐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
首先是对篮球场地的规定,场地从木地板升级为地板,铁框升级为篮板。
篮板规格也得到了明确,设置篮板的高度和大小要符合规定。
此外,篮球规则还对比赛时间进行了限制。
比赛时间被分为四节,每节12分钟。
并且规定在比赛末尾,如出现平局则进行加时赛。
走步和犯规也成为了规则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走步是指球员在持球的同时移动超过一步,这是违规的动作。
犯规包括个人犯规和团队犯规,个人犯规是指球员的动作违反了规定,如挑篮和推人等,而团队犯规是指球队的违规次数超过了规定的次数。
三秒区的引入在1972年,篮球规则中引入了三秒区的概念。
这是为了限制进攻方的球员在禁区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加强防守方的机会。
根据规定,进攻方的球员不能连续停留在禁区内超过三秒钟,否则将被判为违例,防守方将获得球权。
三秒区的引入对于篮球比赛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增加了比赛的战术性和节奏感。
进攻方需要更加迅速地完成进攻,而防守方则有机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篮板,限制对方的得分。
三分线的设立1984年,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引入了三分线的概念。
篮球规则和规则解释

当活球从上方进入球篮并停留在球篮内或穿过球篮是球中篮。当: a) 比赛计时钟在第4节或决胜期显示2:00分钟或少于2:00分钟时; b) 在比赛中的任何时候,在一次球中篮后防守队请求一次暂停, 比赛计时钟应如同图1所示在球清晰地穿过球篮之后被停止。
11
明确了进攻计时钟临近比赛结束时响起,若干战例处理的统一意见
增添:
D.6.3 举例3 A vs B 80-80 B vs A 92-85 B队是系列赛的胜者(总得分A 165-B 172)。第1场不需要 进行决胜期。 D.6.4 举例4 A vs B 80-85 B vs A 75-75 B队是系列赛的胜者(总得分A 155-B 160)。第2场不需要 进行决胜期。 9
14
裁判员判定一起防守对方队员犯规要素:
节奏(Rhythm) 速度(Speed) 平衡(Balance) 加速度(Quickness)
尊重比赛”的原则,假摔、假动作等夸张、做秀、表演的动作其 目的是为了欺骗裁判员,骗取裁判员对对方队员的一次犯规判罚。当队员做出这 样的行为和动作时,不管是否有身体接触,裁判员都必须做出处理。 原则 · 队员做出假摔或假动作,如果没有身体接触,裁判员可以立即判罚技术犯规。 · 如果发生了轻微的身体接触,此接触完全没有达到队员所做出的假摔或假动作 的程度,裁判员可以直接判罚技术犯规。 · 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此接触无论是否构成犯规,但被侵犯队员做出夸张的表 演动作,裁判员应该及时的给予该队员和他所在的整个队提出警告, 接下来这个队的队员再出现此动作,将立即判罚技术犯规。
5
规则17.4、20.2等进行修改
改为:
所有的罚则均圈上了红色匝线框。
改动出现在:
17.4、20.2、21.2、22.2、30.3、31.3、34.2、 35.2、36.4、37.2、38.2、39.3、43.3
国际裁判解释新走步规则

国际裁判解释新走步规则新走步规则是国际裁判委员会(FIBA)于2024年5月发布的最新裁判规则变更之一,该规则对篮球比赛中的走步进行了解释性的调整。
在之前的规则中,走步的判断往往被视作主观判断,因此存在争议和不一致性。
新规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明确地定义什么是走步,从而提供更一致、公正和公正的裁判结果。
根据新规则,球员在接球时可以进行两步的动作,这两步之间可以有一次传球或者运球动作。
传统上,只认可向前和向上的动作为合法的步行动作,然而新规则中还允许运球时的侧向移动被认可为合法的步行动作。
这使得球员可以更加自由地在比赛中使用不同的步行技巧,增加了进攻的变化性和创造力。
此外,新规则还明确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走步判定。
例如,如果球员在掌控球的过程中停滞不前,而同时将脚转动或者脚跳离地面,这将被判定为走步。
同样地,如果球员在接球后意外滑倒或者失去平衡,则不会被判定为走步,只要他们尽快起立或者传球。
此外,新规则要求裁判员在判定走步时考虑到球员的意图和动作的流动性。
这意味着如果球员的步伐流畅、连贯,并且没有提前放下球,那么即使他们的动作看起来有些奇怪或者不自然,也不会被判定为走步。
这一点对于篮球比赛中快节奏和高强度运动的特点十分重要。
新规则在国际篮球比赛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馈。
有些人认为,新规则给予球员更多的自由度和创造力,使得比赛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然而,也有一些人担心,新规则的解释性可能导致更多的争议和不公平情况的发生。
总的来说,新走步规则为国际篮球比赛带来了一些变化和挑战。
它旨在更好地定义和解释走步动作,提供更一致和公正的判决结果。
然而,裁判员在应用新规则时仍需要准确判断球员的意图和动作的流动性,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2014篮球规则变化解读前言:篮球规则的演进近年来国际篮联一直致力于推广篮球运动,提升篮球运动的影响力,今年学习足球世界杯的模式已经将男篮世锦赛变为男篮世界杯,同时进一步修改规则并意图全世界使用同一套篮球规则。
有人说新规则就是学NBA,国际篮联的规则也不是单方面向NBA靠拢。
比如为了顾及进行,2008年NBA将后场控制球过半场的时间由原先的10秒改为国际通行的8秒。
今年2月,国际篮联中央局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中央局会议通过了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提交的2014年篮球规则。
篮球规则两年一小改,四年一大改。
继2010年国际篮联修改限制区形状、3分线距离、增设无撞人半圆区之后,2014年又是对篮球规则的重要改动。
2014年5月,国际篮联正式公布了2014年篮球规则,并宣布新的篮球规则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扩大了无撞人半圆区(大约半米)无撞人半圆区的线是无撞人半圆区的一部分(原先不是),防守队员一脚或双脚触及无撞人半圆区就是在无撞人半圆区(原先要求双脚完全在无撞人半圆区内才是队员在无撞人半圆区内)。
相当于扩大了无撞人半圆区两个运动员的鞋长度(大约半米)。
二、球队允许使用0、00和1~99的号码(原先只允许使用4~15号)新号码的手势图见规则,与原手势的区别在于16~19号的打法。
分两个节拍与20以上的号码打法统一起来,但原10~15号打法不变。
三、增设一种特殊情况可以允许替换罚球之间出现队员受伤(流血、开放性伤口),受伤队员允许被替换,这包括:1.罚球队员本身的替换;2.非罚球队员的替换。
以上两种替换,对方队可请求同等数量的替换。
四、比赛休息期间明确比赛计时钟信号响同时出现犯规带来罚球时,比赛休息期间从罚球结束之后开始。
(意味着罚球期间如果出现诸如技术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犯规都按照比赛中处理?和在休息期间出现有区别吗?)五、一节的开始和结束(举例)明确关于少于5人比赛的一点实际问题处理要点。
比赛开始没有5名队员不能开始比赛,但下半时开始时因为各种原因,一方不足5人参数,比赛应该继续,且能有5人参赛的队应始终场上保持5人。
六、球中篮和它的分值中蓝的分值、对投篮动作返回的罚球数量,按球出手位置决定。
1.在3分投篮区投篮球离手,球在上升过程中被2分投篮区的对方队员封盖触及球,球如中篮算3分。
如不中且宣判对投篮队员的犯规,则罚球3次。
2.在2分投篮区投篮球离手,球在上升过程中被3分投篮区的对方队员封盖触及球,球如中篮算2分。
如不中且宣判对投篮队员的犯规,则罚球2次。
3.强调是投入对方球篮。
如:3分区域出手投对方球篮,如果是在自己的3分区域误入本方球篮,登记在对方队长头上,算2分。
七、明确了临场几种情况应判罚争球1.持球挑起传球或投篮,被对方封盖且双方都一直有一手或双手握在球上,视为空中形成争球,应宣判为争球;2.双方在空中紧握住球,落地后一方落在界外,视为空中形成争球,应宣判为争球;3.一方队员持球从在自己的前场跳起,在空中被对方封盖且双方一直有一手或双手握在球上,然后落在了自己的后场,视为空中形成争球,应宣判为争球。
4.一方队员持球向球篮做投篮得分尝试的连续动作,对方一直有一手或双手握在球上,导致该队员出现走步,应视为争球在先,宣判为争球。
八、暂停增加对下半时的最后2分钟每队暂停数量的限制。
1.下半时暂停次数不变,第四节的最后2分钟每队最多只能暂停2次(联赛特殊规定短暂停除外),如第四节最后2分钟还未请求下半时的第一次暂停,则记录员应将第一格用双横线划掉。
如下图。
2.以准予暂停的时间为准,不以请求暂停时的时间为准。
例如第四节还剩2:05请求暂停,但准予暂停时时间还剩1:58,则自动失去下半时一次暂停。
九、进攻时钟规则(原24秒)1.某对进攻,球因任何原因触及对方篮圈后,如果再次获得控制球的球队仍然是该队,则进攻计时钟应复位到14秒。
在比赛中实际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均应复位到14秒:a)某队投篮,球触圈后,原进攻队员抢到前场篮板球;b)某队投篮,球被对方队员触及后,然后球触圈,原进攻队队员抢到前场篮板球;c)某队队员之间传球,球触圈后,随后原进攻队队员控制球;d)某队队员之间传球,球被对方队员触及后,然后球触圈,随后原进攻队队员控制球;e)某队投篮,球触圈后,对方队员触及了球,随后原进攻队队员控制球;f)某队投篮,球触圈后,对方队员触及球然后使球出界,原进攻队获得掷球入界(在球出界的就近地点,可能是前场也可能是在后场);g)某队投篮,球触圈,在争抢篮板球时,宣判了一起犯规,罚则是原进攻队掷球入界(在犯规发生的就近地点,可能是在前场也可能是在后场);h)某队投篮,球触圈,在争抢篮板球时,宣判了争球,根据交替拥有,由原进攻队依据交替拥有箭头继续进攻(在争球发生的就近地点,可能是在前场也可能是在后场);i)最后一次货仅有一次罚球球不中,原罚球队抢到前场篮板之后;2.球传在界外上空,防守队员救球,进攻计时钟操作的两个节点:救球“拍”和“抓住”的区别:a)A队空中传球,球飞出界外,B队队员界内起跳空中救球,拍到球,球回到场上,重新被A队控制,进攻计时钟连续计算;b)A队空中传球,球飞出界外,B队队员界内起跳空中救球,空中双手抓住球,球回到场上,重新被A队控制,认为B队中间已经控制球,有一个球权转换,给A队一个新的进攻时间周期。
3.一个操作的变化:每节比赛只有当比赛计时钟少于24秒并且进攻计时钟上显示14秒或少于14秒是,才能关闭进行计时钟。
当某队投篮,球触及篮圈,如果此时进攻计时钟多余14秒,应复位到14秒。
这就要求进攻计时员在每节比赛最后不能少于24秒就马上关闭进行计时钟。
十、球回后场重新描述球回后场的三要素:球队前场控制球;该队队员在前场最后触及球;该队队员最先触及回到后场的球。
满足第三要素的情况无需该队队员必须在后场,首先触及回到后场的球。
该队员可能在前场也可能在后场。
规则文字描述给出了球队在前场控制球的定义:队员双脚触及前场,正持球、接球或运球,或者球在前场的同队队员之间传递“意味着A4在他的后场试图传球给在他的前场的A5。
B4从他的前场跳起,在空中抓住球,并在他落回他的后场之前将球传给位于后场的B5。
这是一个好球(原先是球回后场违例)。
”这段网上传的规则修改的文字,理解是错误的。
空中抢断,建立球队控制球,强调必须是持球落地才以落地地点为控球地点(这是规则的特例),而如果空中传出去则认为原起跳的前场就已经控制球,则是截然不同的。
但我觉得事实上这个定义的写法还不能完全阐述规则解释中出现的战例(前场掷球入界,传给后场的同队队员,球回后场,但本例却没有前场控制球所描述的两点,既没有前场持球、接球、运球,也没有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所以修改并不算成功。
***与球进入前场概念直接相关。
1.没有球进入前场,就不存在球回后场违例。
(原规则定义球进入前场五种情况不变。
)2.造成一起球回后场违例,“前场球队控制的概念”,在前场最后触及球,最先触及后场球的概念,队员位置可能仍然在前场(举例:传球至前场,裁判员触及反弹回后场,重新拿到,合法;前场运球,球掉到后场,在前场重新拿到,非法。
)3.掷球入界的地点:前场(战例,原始权利)***与2012年规则精神的主要变化在于:某队后场控制球,球传入前场触及前场地面,前场的篮板或者前场的裁判员,球回到后场重新被同队队员首先控制,原规则精神是球回后场,2014年规则精神则因为不满足三要素的第一点:球队前场控制球,因此不是球回后场违例。
***几个典型的相关战例:——跳球中空中获得控制球,持球落地,合法——前场起跳空中抢断,空中传球给后场同伴,球回后场——后场传球直接触及前场的裁判,反弹回后场拿球,合法——后场传球触及前场地面,再后场同队队员触及,合法——前场传球触及后场地面,再后场(前场)同队队员触及,球回后场十一、犯规的顺序现按照犯规的严重顺序排列为:侵人犯规、双方犯规、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打架。
(原先为侵人犯规、双方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技术犯规、打架。
)十二、双方犯规1.明确了双方返回的四个基本条件:a)两起犯规都是队员犯规。
b)两起犯规都包含身体接触。
c)两起犯规时比赛双方之间。
d)两起犯规大约同时发生。
2.互为双方队员大约同时发生都含身体接触的犯规,一起宣判为普通犯规,一起宣判为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可以被认为是双方犯规,虽然性质不同,按照“P”和“U”分别登记,但罚则不带来罚球,唯一区别是这个U可以算作是两次违反体育道德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中的一次;但尽量在比赛中减少这一类情况的判罚。
十三、技术犯规1.技术犯规的罚则全部改为“一罚一掷”,所以原来登记应“T2”、“C2”、“B2”应改为“T1”、“C1”、“B1”;2.两次技术犯规(队员)要被取消比赛资格,加上规则原有的两次违反体育道德犯规要被取消比赛资格的情况,都是在登记完第二次技术犯规T或C后,在接着的空格内填入“GD”。
原来规则中教练员因为自身原因的两次或者其他原因的第三次技术犯规(其中有一个是“C”)的精神不变,只是在被取消比赛资格时,接着的空格内也改为填入“GD”;如下图:3.特殊情况中,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如果罚则是两罚一掷或者三罚一掷的不能和技术犯规罚则相抵消了,只有当其罚则是一罚一掷时可以依据顺序决定是否与技术犯规抵消。
十四、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在第四节和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掷球入界的球位于场外,并且还在裁判手上或者已置于掷球入界队员可处理时。
如果此时一名场上防守队员制造一起对场上进攻队员的身体接触被宣判犯规,这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原先写在规则解释中,现在进入规则正文。
)十五、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明确了不含身体接触的行为,也同样可以构成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联赛中的一些具体战例可依据此进行处理。
十六、可纠正失误错误的队员执行了罚球,失误已经发生,如果罚球时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技术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带来的,后续还有在记录台对侧的中线延长线的掷球入界,则将罚则视为一个整体,发生失误后纠正失误重新开始比赛的掷球入界地点在中线延长线,由对方队在记录台对侧的中线延长线掷球入界重新开始比赛。
十七、主裁判员:运用即时回放系统(IRS)扩大了录像即时回放的用途:主裁判员有权在赛前批准和使用即时回放系统(如果提供),在他在记录表上签字之前决定:1.在每节或决胜期的最后时刻:a)投篮出手是否在结束比赛的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之前。
b)比赛计时钟是否还剩和还剩多少时间,当:i.投篮队员出界违例;ii.进攻计时钟违例;iii.8秒违例;iv.在比赛时间结束之前宣判一起犯规。
2.当第四节和每一决胜期比赛计时钟显示2:00或少于2:00,a)投篮出手是否在进攻计时钟响之前;b)在宣判犯规前是否投篮出手;c)辨认哪名队员使球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