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方程-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3《方程》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第三节《方程》,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今天要学习的是第五章第三节《方程》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以及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方程,并且能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主要是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对于含有未知数的乘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方程的例题和练习题,以及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方程的重要性。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方程的定义,以及如何解方程。

我会用一些生动的例题来说明,并通过随堂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理解。

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3倍,如果小明增加了10个苹果,那么苹果的数量就是香蕉的4倍。

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答案:设小明原来有x个香蕉,那么原来有3x个苹果。

根据题意,增加10个苹果后,苹果的数量就是香蕉的4倍,可以列出方程:3x+10=4x。

解方程得到x=10,所以小明原来有10个香蕉,30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方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含有复杂运算的方程,学生们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提供这样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拓展延伸: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购物时计算价格,或者在科学研究中描述某种关系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2. 方程的解法:通过运算,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

3. 方程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年龄问题、速度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及运用。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方程的解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及运用。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方程的解法。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程的解法。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及互动情况。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作业反馈:收集学生课后作业的反馈,了解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访谈: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方程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4.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4)教材:使用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方程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方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方程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方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的魅力或特点。
(2)视频资源:建议学生观看一些与方程相关的视频,如《数学解密》、《方程的奥秘》等。
2. 拓展要求:
(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方程知识,通过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深入了解方程的原理和应用。
(2)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方程的知识点和应用,提高学习效果。
8. 能够通过课后练习,提高解方程的技巧,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9. 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提高数学创新意识。
10. 能够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方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七、板书设计
① 方程的定义:
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数学式子,通常包括一个等号、两个表达式和一个未知数。
⑤ 方程的实例:
1. 简单的方程:如2x + 3 = 5。
2. 复杂的方程:如3(x - 2) + 5 = 7。
⑥ 方程的练习题:
1. 解方程:如解方程2x + 3 = 5。
2. 列方程:如根据题目条件列方程求解。
八、反思改进措施
(1)引入实际案例,使方程学习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应用方程解决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程》北师大版
3.注重课后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4.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通过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2.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等式性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中。
3.增强学生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素养,熟练掌握方程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反思评价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优化解题策略。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建模:学生往往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时遇到困难,如何提炼关键信息,正确设立未知数,列出方程。
举例:在解方程“2x + 3 = 7”时,难点在于理解移项时符号的变化,以及如何合并同类项。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方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找出某个未知数的情况?”(例如:两个苹果加三个苹果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方程的奥秘。
举例:重点讲解如何将“小明比小华高10厘米,两人总身高160厘米”这样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2.教学难点
-理解等式性质:学生需要掌握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后,等式仍然成立这一性质,并能在解方程时灵活运用。
-方程的移项与合并同类项:对于移项时符号的变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学生容易混淆,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  北师大版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能熟练地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左边和右边用等号连接。

2. 方程的解: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即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3. 解方程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特别是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2. 探究: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程知识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解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方程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新的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掌握方程的概念、解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方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能熟练地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环节。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方程》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方程》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方程》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关系。

2.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 通过天平游戏,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解简单的方程。

4.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 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解简单的方程。

3.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天平,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天平的两边各放一个小球,如果天平平衡,那么两个小球的体积是否相等?如果天平不平衡,怎样调整才能使天平平衡?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如果天平不平衡,可以通过在一边增加或减少小球的数量来使天平平衡。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1)教师出示一个情境: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比小明多3个苹果,小红比小华少2个苹果,请问小红有几个苹果?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小红有2个苹果。

教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得出:小华有2+3=5个苹果,小红有5-2=3个苹果。

(2)教师出示另一个情境:如果小明有a个苹果,小华比小明多3个苹果,小红比小华少2个苹果,请问小红有几个苹果?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小红有a-5个苹果。

教师总结:用字母表示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3. 教学方程的含义教师出示一个情境:甲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乙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甲车行驶了100公里,乙车行驶了150公里,请问两车相遇时各自行驶了多远?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甲车行驶了50公里,乙车行驶了100公里。

教师引导学生用方程表示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得出:设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了x公里,则乙车行驶了150-x公里,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150-x)=100。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3_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3_方程》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课堂实录一、教学内容分析《方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初步体会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天平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天平正好平衡。

接着提问:“你能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等量关系表示吗?”学生回答:“10克=2克。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第66页关于盒装种子和倒水问题的情景图,提问:“你能说出下面两个图中的等量关系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每盒种子的质量=42000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解释每盒种子的质量是如何得出的。

学生通过观察图,发现4盒种子的质量一共是2000克,因此每盒种子的质量等于2000克除以4,即500克。

(2)教师出示教材第67页的例1,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教师讲解方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等量关系,并提问:“你能用方程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学生回答:“3x=30。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解释方程的含义。

方程表示的是3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0克。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教材第67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

题目:小明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2倍,如果小红今年8岁,求小明今年几岁?学生通过观察题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x=16。

教师引导学生解方程,得出小明今年12岁。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程的含义和作用。

学生得出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5.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方程的知识。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8页-第90页的"方程"。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准备:图片,纸卡,投影仪。

课前游戏师:瞧,这有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数1到13,一会儿你们从中任抽一张,不让老师看到,老师也能猜到你们抽到的什么,谁愿意试一试?生抽,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抽出一张后亮给全班看,当然千万不能给郑老师看到了。

师:好了,全班同学都看到了吗?现在请你们把看到的牌按照屏幕上的方法,算一算,看看结果是多少?开始(请把扑克牌所代表的数按下面的顺序计算:先乘2,再加上3,把所得的和乘5,最后减去25)生计算师:算出来了吗?多少?直接说出来。

生说。

(80)师:好,那么刚才XX抽到的扑克牌是不是(9)有些同学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还想不想再试一次。

师洗一遍再试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这么快,每次都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这张牌是什么呢?生:。

师:非常有道理,确实老师能这么快准确无误的说出同学们抽出的什么扑克牌,因为数学王国的一位新朋友帮了我的忙,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它。

一、新课导入认识天平师:这是一架天平,(用课件出示)老师也带来了一架简易天平,对于天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生:。

师:好,同学们的了解还真不少二、新受内容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老师在天平的左盘放入两个10克的砝码,右盘放入20克的砝码,天平怎么样了?生:平衡了师: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的状况?生:10+10=20师:10+10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生答。

师:因为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天平平衡了,所以用=号来连接。

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2、出示教材中的例子,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出示樱桃图(用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左右平衡,说明什么)师:能不能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找出一个相等关系呢?生:樱桃的质量+5克砝码的质量=10克砝码的质量(课件出示)师:也就是等号两边总质量相等,(用课件出示)师:谁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等量关系?试着写一写生写式子,提问展示,追问:解释一下这个式子。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堂实录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方程解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方程,谁能来说说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2、化简方程;3、求解方程;4、检验解。

教师总结:很好,同学们记得很清楚。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解方程,特别是如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索。

二、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小明有2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一些苹果后,还剩下12个苹果。

请问小红得到了多少个苹果?学生尝试解答:设小红得到的苹果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20 - x = 12。

接下来我们来解这个方程。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方程:20 - x = 12,我们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x,得到20 = 12 + x。

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减去12,得到8 = x。

所以小红得到了8个苹果。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得到答案。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化简方程,并且要检验解是否符合题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1. 小华有30个糖果,他给了小明一些糖果后,还剩下18个糖果。

请问小明得到了多少个糖果?2. 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80公里/小时,行驶了3小时后,还剩下100公里的路程。

请问这辆汽车还需要行驶多少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在解方程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回答: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并且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

《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方程》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页至第88页的内容。

其中包括了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的实际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方程的实际应用,以及解方程过程中的逻辑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小丽的苹果和小红一样多。

请问他们各自有多少苹果?”2. 概念讲解:在黑板上画出小明、小红和小丽的苹果数量关系图,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

方程就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关系。

3. 解法讲解:通过示例,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可以通过减去3,然后除以2来求解。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解方程。

例如,解方程3x 4 = 11。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例如,解方程4x + 5 = 23。

6. 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例如,“一个水果店苹果的价格是5元一斤,香蕉的价格是3元一斤。

如果苹果和香蕉一共卖了20元,请问各卖了多少元?”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一些示例。

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一些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题目。

例如,解方程6x7 = 19,以及找出一个实际问题,设置方程并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方程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方程。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特别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1) 方程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解方程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即找到一个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3) 方程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练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布置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意义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练习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解方程的方法,要让学生充分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2. 在实际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避免出现错误。

3.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程1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程1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程1一、教学目标1.掌握方程的概念。

2.了解方程解法的基本方法。

3.学习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点概述方程是两个量相等的代数式组成的等式。

方程中含有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可以通过代数运算求解。

在本课中,主要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即形如ax+b=c的方程。

其中,a、b、c 都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

本课将介绍两种解法:移项法和等式两侧同乘法。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方程解题的基本步骤。

2.理解和运用移项法和等式两侧同乘法解方程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1.确认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代数式的概念。

2.准备相关习题和实际问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方程?2.方程中有哪些元素?3.如何求解方程?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元一次方程和解法。

2. 讲解方程解题的基本步骤1.将未知数移到等号的一侧,已知数移到等号的另一侧。

2.用相反数把已知数的符号改变。

3.化简该侧的式子,将成为负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侧。

4.将等式两侧同除或同乘一个数,将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

注:要注意检查最终的解是否符合原方程。

3. 介绍移项法1.让学生自行思考如何利用基本步骤解方程。

2.引导学生通过第一步将未知数移到等号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步改变已知数的符号。

3.通过实例演示,加深学生对该方法的理解。

4. 介绍等式两侧同乘法1.让学生自行思考如何利用基本步骤解方程。

2.引导学生通过将等式两侧同乘一个数,将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

3.通过实例演示,加深学生对该方法的理解。

5.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使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并检验解的正确性。

例如:水桶里有60升水,取出 x 升后剩余30升,求x。

解:设 x 为取出的水量。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60−x=30移项后得到:x=306. 总结通过回顾本课的内容和操作,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第四节“解方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等式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以及方程的解。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等式的概念,知道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

2. 学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够将未知数求解出来。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等式的概念。

比如,假设小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9元。

我们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3x + 2y = 9,其中x表示苹果的单价,y表示香蕉的单价。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理解等式的概念。

2. 讲解等式的概念: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表示左右两边的值是相等的。

例如,2 + 3 = 5,这是一个等式。

3.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目的是找到未知数的值。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来解方程。

例如,解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然后除以2来得到x的值。

4.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解方程的方法。

比如,解方程3x 4 = 11,我们可以通过加上4,然后除以3来得到x 的值。

5. 随堂练习: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方程问题,加深对解方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式:3x + 2y = 9解方程:2x + 3 = 7七、作业设计1. 请解方程:4x 4 = 12答案:x = 42. 请解方程:5x + 6 = 17答案:x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第一篇: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

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

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第 1 页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方程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① 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出方程,体会方程的作用。

2. 使学生能解简单的方程,并检验解是否正确。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等式的基本性质3. 解简单的方程4. 检验解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解简单的方程。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必要性。

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苹果,小明摘了18个,小华摘了几个?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实例中的等量关系,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3. 新课讲解:(1) 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方程,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特点,总结方程的定义。

(2) 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观察等式,发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3) 解简单的方程:让学生尝试解方程,总结解方程的方法。

(4) 检验解的方法:让学生检验解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发现检验解的方法。

4. 巩固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方程进行求解。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必要性,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简单的方程”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方程求解的方法和步骤,对于学生掌握方程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方程》教学实录及评价

《方程》教学实录及评价

挖掘课程资源简约而不简单——“方程”教学实录与评析穆军执教(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小学)柏莉莉评析(安徽省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8页-第90页的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方程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材运用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方程的含义。

本课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在该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我们是第一次在一起学习。

谁来说一说老师给你留下的第一眼印象是什么?生1:老师很和蔼,很善良、师:你真会说话,说得老师心里暖洋洋的的!表扬别人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最好手段,你以后可以成为外交官。

(学生都笑了。

)生2:老师,感觉你就是有点胖。

(全场师生大笑。

)师:你真是实话实说啊!不过还给我留点面子,只是说有点胖,还没有说很胖(学生更是开心地笑了)。

实事求是,正是我们每个同学都要遵循的做人原则。

既然你说我胖,那你给我一个建议,做什么样的运动才能减肥啊?生2:跑步。

师(露出为难状):太累人了。

你陪我玩跷跷板吧,那个运动也能减肥呐。

(全部学生笑得更欢了。

)生2:没有办法玩。

你太胖了,我压不过来,就把我翘起来了。

师(露出不好意思状):说的有道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方程》。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等式的概念,认识方程,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1.理解等式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3.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以及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小明的年龄加上5岁等于小华的年龄,小明的年龄减去3岁等于小华的年龄减去8岁,请问小明和小华各几岁?”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2.讲解:在讲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时,我会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例如:“2 + 3 = 5”是一个等式,因为它表示两个数相加的结果;“x + 3 = 7”是一个方程,因为它表示一个未知数加上3等于7。

3.练习:在讲解完概念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找出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

例如:“小明每小时走4公里,小红每小时走5公里,请问小明和小红一起走1小时后,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4.解答:在学生解答完练习题后,我会邀请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并给出解答。

我会引导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方法,例如: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使等式两边相等。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今天课堂的主要内容,包括等式、方程的定义,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并能用方程表示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方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和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方程方面,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2.难点:方程的解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方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方程的实例和操作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问题。

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方程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方程的解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方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4_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4_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课堂实录:《4 解方程(一)》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 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 发现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课件出示以下问题:师:上节课,我们通过等量关系式认识了方程。

1. 说一说什么是方程?2. 从下面的算式中找出方程。

333n20130a5018080ym92102.67b0.24x210学生先自主思考判断,再全班汇报。

(二)师揭题:如果在方程x210左右两边同时减去2,方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方程(一)】二、观察分析,探索新知。

(一)等式的性质。

1. 出示天平图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生:天平的左边有一个5克砝码,右边有一个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师: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生: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

师:用一个数学算式怎么表示天平两边的情况?(5=5)课件出示:在天平的左边再放一个2克的砝码,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生:右边也放一个2克的砝码。

引导学生用一个数学算式来表示。

(5+2=5+2)2. 出示天平师:如果在天平的左边减去一个2克的砝码,会发生什么情况?生:右边也减去一个2克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引导学生用一个数学算式来表示。

(5-2=5-2)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生: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二)解方程1. 学生自主探究:方程x210左右两边同时减去2,会发生什么变化?生:方程变为x210-2=0。

2. 引导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生:等式的两边都加上2,得到x210=2。

3. 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其他解方程的方法吗?生:等式的两边都减去2,得到x210-2=0。

4. 教师总结解方程的方法。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方程_北师大版-最新学习文档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方程_北师大版-最新学习文档

“方程”教学纪实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4年级下册。

教学理念: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更应是数学思维的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4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作用,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经历从生活语言描述事件到用数学语言描述等形式,再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将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的进程,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数学模型,以及对模型进行解释和运用。

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

4.使学生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本课知识是在学生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具备用天平或台秤称物体的生活经验,能够正确描述生活中的等量情境。

2.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

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时有困难,已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术解法思路对列方程造成一定的干扰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程”教学纪实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4年级下册。

教学理念: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更应是数学思维的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4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作用,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经历从生活语言描述事件到用数学语言描述等形式,再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将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的进程,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数学模型,以及对模型进行解释和运用。

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

4.使学生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本课知识是在学生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具备用天平或台秤称物体的生活经验,能够正确描述生活中的等量情境。

2.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

学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转化成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时有困难,已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术解法思路对列方程造成一定的干扰作用。

教学准备:实物天平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方程(出示实物天平。

)师:看!这是什么仪器?生:(齐)天平。

师:天平是用来干什么的?生:称较轻物体的质量。

师:用天平怎么称物体的质量呢?(请学生简单介绍。

)师:实验室里老师正在使用天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多媒体出示:老师使用天平的过程,天平由平衡(空天平)——不平衡(一端有物品)——平衡(两端都有物品)。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指针指在刻度的中间,天平是平衡的。

师:天平平衡又说明了什么?生: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

活动1:樱桃的质量。

师:这儿有一颗樱桃,(多媒体出示。

)想知道它的质量,提供给咱们的砝码有1克、2克、5克和10克这样4种,试试看怎么称?(情境图1:天平的左边放一颗樱桃,右边放一个5克的砝码,天平向右倾斜。

)师:观察情境图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这颗樱桃的质量比5克轻。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颗樱桃的质量与5克的轻重关系吗?生:1颗樱桃的质量<5克。

(师板书:1颗樱桃的质量<5克。

)师:樱桃的质量我们现在不知道,这样写字很不方便,谁来想办法?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樱桃的质量。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的数,这里还能用其他的字母吗?生:还可以用如:A、B、N、Y等。

师:哦,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未知数。

师:我们用x克表示1颗樱桃的质量,那么上面的轻重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呢?生:x<5。

(师板书:x<5。

)(情境图2:在图1的天平左边添上1个2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向左边倾斜。

)师:观察情境图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颗樱桃的质量加上2克的砝码比5克重。

师:如果1颗樱桃的质量用x克表示,请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的状态吗?请同学们完成在本上。

(学生交流并汇报。

)生:X+2>5。

(师板书:X+2>5。

)(情境图3:把图2天平左边的2克砝码换成1克的砝码,天平达到平衡状态。

)师:观察情境图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天平平衡了。

师:天平平衡了,说明什么?生:樱桃质量+1克=5克。

师:对,我们根据天平平衡找到的一个等量关系,同学们能用一个数学的式子把这个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吗?先想一想,把你想到的式子写在本上,然后再向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列的式子。

(生交流。

)师:你们用了一个什么式子来表示这个等量关系?谁来说一说?生:X+1=5。

(师板书:X+1=5。

)师:说得很好,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说?(再请几位学生说。

)师:像这样用来表示一个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等式。

(板书:等式。

)【评析:通过问题情境自然产生不等式、等式,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2:月饼的质量。

师:同学们见过这种秤吗?(多媒体出示盘秤。

)师:和天平一样,它也是用来称物品质量的。

(多媒体出示例2:台秤上称了4个月饼,月饼质量一共是380克。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生:有4块月饼。

生: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

生:每块月饼质量×4=380克。

师:如果每块月饼的质量用Y克表示,能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写出一个等式吗?在纸上写一写。

生:4Y=380。

师: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等式,先说字母表示什么意思?生:用Y表示一个月饼的质量,4个月饼的质量就用4Y表示,4个月饼的质量等于380克,4Y=380。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听清楚了吗,还有同学介绍这个等式吗?(再请两三人说。

)【评析:经历由生活情境到抽象出等量关系,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

】活动3:水壶倒水。

师:同学们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倒过水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倒水的过程,找一找这里有没有相等的关系?(多媒体出示例3:一壶水刚好倒满两个开水瓶和一个杯子。

)师:你能找出藏在其中的等量关系吗?(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生:一个热水壶的水可以倒2个热水瓶和一个杯子。

生:一杯水等于一壶水减两个热水瓶里的水。

生:两个热水瓶里的水等于一壶水减一杯水。

师:热水瓶里的水量不知道我们可以怎样表示?生:用字母X或Z表示一个热水瓶的水。

师:我们用字母Z表示一个热水瓶的水,请用一个等式表示出这些相等关系?看谁写得最快。

(生反馈,指名板演。

)2 Z + 200 = 2000或2Z = 2000 - 200或2000 - 2 Z = 200二、引导分类,归纳意义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生活情境,列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们能给黑板上的这些式子分分类吗?可以分为几类,根据什么标准分类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组尝试分类。

(等式、不等式。

)2.小组汇报。

(鼓励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师:看看我们刚才得到的这些式子(指等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字母。

师:字母有什么作用呢?生:用来表示未知数。

师:那也就是说,这些式子里都有什么?生:未知数。

师: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有等号,它们都是等式。

得出:这些式子有两个共同特点:1.它们都是等式。

2.它们都含有未知数。

师:像X +1 = 5 ,4Y = 380,2 Z + 200 = 2 000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方程。

(板书课题及方程的意义。

)3.阅读教材,指导看书,加深理解。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师:再看到方程,你们认识吗?请把真正的方程找出来。

(多媒体出示。

)①X+35=285②35+65=100③Y-14>72 ④Z+24⑤5X+32=76⑥6(A+2)-12=42生:第1个是方程。

师:怎样判断。

生:有未知数X,还是等式。

师:还有哪些是方程?生:第5个和第6个。

师:2、3、4为什么不是方程,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成为方程,这两个条件——未知数、等式缺一不可。

师:同学们能自己试着写几个方程吗?学生试写方程,指名板演。

(写完后反馈。

) 师:他们写的是方程吗?你们怎么判断的?生:它们有未知数也是等式。

师: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隐含很多的等量关系,并且都能用方程表示出来,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出示和衣食住行相关的4道题,生随机选题。

)师:请同学们迅速地找出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答对了可以得到下一次选题的机会。

衣:有200元钱,买上衣和裤子各用了Y元,还剩余56元。

食:同学们都喜欢吃肯德基,肯德基里有这样的问题:有2袋爆米花每袋X元和一个汉堡(7元)一共11元。

住:一个旅行团住宾馆,3个人住一个房间,75人需要B个房间。

行: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 8人上车,车上还剩15人,车上原有X人。

小明有500元,小红有400元。

怎样才能使两人的钱同样多呢?师:你能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个方程表示出来吗?【评析: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寻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正确地列式。

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保底而不封顶,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注意练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反思评价,完善认知1.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2.你认为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有谁值得你学习?【评析: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得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反思:1.借助天平,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方程的数学模型。

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实现了从等式到含有等式的方程的链接。

天平的作用在这里是起到一个直观的作用,天平创造的是一个情境,把这些情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后,再来对这些数学语言进行分析,进而进行分类,引入用未知数表达一个等式,也就是方程。

新的数学知识能够得以生长。

2.探寻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类、归纳出方程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观念。

让学生感知“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

“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

理解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

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后,学生在写方程时会更加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

3.巧妙结合生活,拓展应用意识。

数学服务于生活,在本课体现得很到位。

教师设计了关于衣食住行这四类方面的问题和习题,并且层层递进,使学生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方程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参与活动更有趣,使得课堂更加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