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护士在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伦理学问题
护士在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伦理学问题
[ 关键词 】 护士 ; 静脉输液 ; 伦理 学; 对策
[ 中图分 类号] R 126 9 . [ 文献标识 码】 B
D i1. 9 9ji n 17 7 9 .0 0 0 .0 o:0 3 6 /.s .6 2— 13 2 1 .6 13 s
知识上 的不平 等 , 病人 处于脆弱 和依 赖的地 位 , 使护士 有更 多
的正面义务 J静脉输液 的实施就是护士履行正面义务 的一个 , 重要方面 。护士 掌握尊重 原则 , 尊重病 人 的 自主权 、 情 同意 知
2 静脉 输液 工作 中的伦理 问题 分析
2 1 静脉输液面临伦理的选 择 . 病 人有 自主权 , 即对个 人 的
[ 章编 号】 17 7 9 (0 0 0 文 6 2- 13 2 1 )6—11 2 9一o 2
静脉输液在 临床应用非 常广泛 , 据统 计 , 9 % 一 5 的 约 0 9% 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 。随着科学技 术的创新 , 临床 实践的 深入和护理服务 的发展 , 静脉输 液从 一项单 纯 的护理 技术 , 逐 渐涉及多学科 、 多层 面的知识与技能 。但在我 国仍被看作 是一 项技术性工作 , 只重视它 的技术含量 , 而忽视 了它 的服务 内涵 。 有调查发现 , 5 %患者或家属投诉 与输 液有关 J护士在 临 有 4 , 床工作 中也常遭遇病人的不配合或不合 理的要求 , 这和 护士在 工作 中的伦理原则掌握 不善有关 。护 理伦 理学 可 以提供理 论 指导护理人员规范 自己的行为 , 从职业道德 的角度为病人 提供
1 护 士遭遇 静脉 输液 受阻的 问题 和原 因
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遭 遇受 阻的问题是多层 次的 , 问题 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 。总结护 士在静 脉输 液过 程 中受 阻 的原 因 : 1 医生 开 的液 体量 太多 , () 病人 不 能接 受 , 要求 停止输 液 ; () 2 某些药物引起身体不适 , 要求 停止输 液 。如 : 输入 含 K 药 物, 引起输液部位 的疼 痛; 进行 静脉 高 营养 治疗 时 , 身发热 , 全 感觉不舒服 ;3 病人血管不好 , () 多次扎针 , 怕痛 ;4 指定专人 () 注射 ;5 指定部位输液 。 ()
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国际化的形成,科学技术的进步,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在当代社会,护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程度降低,伦理问题和冲突经常发生。
因此,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伦理问题,病人,护士一、护理伦理的定义护理伦理是指规范护理专业行为的道德准则。
护理伦理是一门专业的伦理学,在护理工作中,它规范了护理人员的道德行为﹑协调和密切护患关系,维护了职业声誉,保证了护理质量。
护理伦理既是专业规则﹑专业法,也是专业伦理与道德,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内在和个人态度的价值体现。
护理伦理的范畴包括了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益于他人原则和公平原则。
二﹑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1.工作态度中的伦理问题当前紧张的护患关系让护士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奖励机制的不完善使护士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社会上对护理职业的轻视和军队编制体制的改革,使护士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抵触和失望情绪,所以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有应付之嫌。
2.操作中的伦理问题护理工作琐碎复杂,护士若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很容易违反规范、减少工作程序。
如给病人发药、注射前不洗手,注射时皮肤消毒范围不够、换静脉输液时不消毒瓶口、口腔护理简单用棉签蘸水擦擦、不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等。
这些既违反操作规范,也违反伦理要求。
护士只在乎把工作做完,而不管会对病人产生的什么样的后果,有些后果可能是相当严重的,如减少洗手增加交叉感染机会,不按要求控制输液速度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等。
3.病人隐私保护的伦理问题隐私是指一个人不容许他人随意侵入属于个人的信息控制部分的领域,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生活、精神独处的享有。
很多临床护理工作都涉及病人的隐私,如导尿、灌肠、会阴抹洗、妇科冲洗、术前皮肤准备等等,护士往往不注意操作时为病人遮挡,或未经病人同意,就带学习人员观摩等。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用于给予病人补液、输血、输药、营养支持等。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和并发症,需要及时解析和处理。
1. 静脉输液过快或过慢: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容易导致血管损伤、液体过载等问题,而速度过慢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给药前需要根据医嘱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输液速度,并且定期观察病人的输液情况。
2. 输液反应:输液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局部炎症反应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输液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应迅速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给予适当的抗过敏药物、冷敷等。
3. 输液管阻塞或漏液:静脉输液管道的顺畅性对于输液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如果输液管道堵塞或漏液,可能需要更换输液管或调整输液速度。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4. 感染: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主要得益于导管周围的皮肤不洁或操作不规范。
为了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先洗手,并且在导管插入部位消毒后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干燥。
5. 静脉注射药物的注意事项: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药物的速度、用药量和稀释比例等。
某些药物可能需要按照医嘱先进行稀释后再输注,此外还需注意药物的相容性和不良反应。
6. 路径选择:静脉输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如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和动脉插管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以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
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中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医嘱进行操作,并密切观察病人的输液情况,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就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得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既就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得重要内容,也就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得重要手段。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就是最基本得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
如何避免穿刺部位得出血、淤血,取得较好得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以下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得原因与处理方法等得内容:一、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察1.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及技巧(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得技巧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与“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
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得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就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对某些尚不能确定就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得药剂(如中药制剂与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就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得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
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因输液瓶内压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与阻塞得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得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臵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臵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臵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得技巧:过去常规得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产生气泡,其原因就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内负压加重力得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内得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生气泡。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然而,静脉输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需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注意和预防。
1、穿刺点选取问题
在输液前应认真检查病人的静脉,确保穿刺点选取正确,并练习好穿刺术,减少多次穿刺的发生。
2、输液管道掌控问题
输液管道掌控要严格,保证输液管道的无菌。
术前应认真检查输液管道是否有漏气现象,常规更替输液管道和输液瓶,避免输液污染。
3、输液速度问题
临床治疗过程中输液速度过快,可造成不必要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如头重脚轻、心慌、同事几个意识、呕吐等症状。
因此,要注意输液速度及滴速波动,及时调节输液速度,避免过快、过缓。
4、配比和浓度问题
在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常常与药物同时进行,需要注意药物配比和浓度。
配比及浓度不当的药物,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在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时,需要对药物的配比和浓度进行严格掌控。
5、留置时间问题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插管留置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渗出,对患者造成损害。
6、输液灌注问题
在进行输液过程中,要注意灌注问题,确保药液以及营养液注入患者体内,避免漏出现象。
7、不良反应监测问题
在实施静脉输液过程中,随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及时处理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如一旦患者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应当立即停止输液过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的护理伦理与责任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的护理伦理与责任静脉输液是医疗护理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医务人员进行的常规操作之一。
然而,静脉输液操作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动作,更涉及到护理伦理与责任的层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的护理伦理与责任,包括患者隐私保护、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及知情同意、个人职业操守等。
护理伦理与责任首先展现在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上。
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采取适当的隐私保护措施,如使用隔离屏幕、维护良好的隔离空间等,以确保患者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
同时,护士还需要保守患者的个人信息,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益。
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护士还需承担安全风险控制的责任。
静脉输液涉及到使用一系列医疗器械和药品,如输液管、输液针、药物等。
护士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对这些器械和药品进行充分检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士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标准,如正确清洗双手、正确穿戴无菌手套、正确选择和使用医疗器械等,以减少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另外,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还需注意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的问题。
在进行操作之前,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静脉输液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护士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需要,向医疗团队及时汇报和共享相关信息,以便医疗团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此外,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应具备高度的职业操守。
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准确执行医嘱,并及时记录和汇报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同时,护士还需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和处理。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的护理伦理与责任十分重要。
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需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益、控制安全风险、共享信息和获得知情同意、保持个人职业操守,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且尊重的护理服务。
通过遵守伦理要求和承担责任,护士能够提供更加优质和可靠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康复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护士在临床输液中的注意点
护士在临床输液中的注意点
1、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有些药物不能在一起序贯使用,需间隔应用。
2、配伍禁忌不明的药物在同时使用中要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进行冲管,不可加入同一瓶液体中,也不可连续输注或静脉推注。
3、护士在输液的过程中要要加强巡视,两组液体接上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输液滴管内有无发生混浊,并注意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
4、输液反应时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因为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是滤除药液中微粒的最后途径。
使用精密输液器进行输液,最大程度滤过小直径微粒。
5、药品使用时需要看说明书,按说明书选用合适的溶媒进行配制。
对于说明书提到的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要避免一起使用。
6、注意药物的PH值,调整溶液的PH值可能影响药物相互之间配伍的稳定性。
7、注射器做到一针一管,避免注射器内残留的药物与配制的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8、中成药注射液宜单独使用,在接瓶的时候应冲管后再使用。
9、护士日常工作中多学习相关的药理学知识,在药物配制时可查阅配伍禁
忌表和说明书。
静脉输液操作的法律责任与伦理考量
静脉输液操作的法律责任与伦理考量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旨在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或营养补充。
然而,这项常规操作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法律责任和伦理考量。
本文将探讨静脉输液操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分析相关的伦理考量。
一、医护人员的法律责任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医护人员承担着重要的法律责任。
首先,医护人员必须确保自己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静脉输液操作。
如果操作不当导致患者身体损害或其他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可能会面临责任追究。
因此,他们有义务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次,医护人员需要仔细检查和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病历,确保静脉输液的准确性。
错误的输液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并构成医疗事故。
因此,医护人员有责任确保输入正确的药物和剂量,避免因错误输液而带来的患者伤害。
此外,医护人员还有义务密切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果发现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输液速度异常或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这些反应和措施的适度与及时性将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安全。
二、患者权益与知情同意静脉输液涉及患者的身体权益和知情同意问题。
首先,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医护人员有责任向患者详细解释该操作的目的、流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同意。
只有在患者明确表示同意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才能进行操作。
其次,患者有权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充分的了解。
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提供详细的解释和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便患者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考虑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权。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采取必要的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
医护人员不得擅自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与治疗无关的第三方。
三、伦理考量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医护人员还需考虑一系列伦理问题。
首先,医护人员应秉持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权益和尊严,倡导医学伦理的核心价值观。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治疗技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需注意一些有关问题以避免不良反应。
以下是有关静脉输液的问题解析。
一、静脉穿刺相关问题静脉穿刺是进行静脉输液的前提。
护理人员应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穿刺,一般选择质地柔软、持续性好、无明显血管病变的部位。
穿刺后需要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尤其是从血管中出血的情况。
如果出血过多,应及时处理。
此外,护理人员应掌握穿刺技术,以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多疼痛或不适。
二、管路相关问题静脉输液需要使用输液管道,而输液管道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留置时间较长的输液管道,应注意定期更换,避免细菌感染和管路阻塞。
其次,应定期检查管路是否有漏液、松脱等情况,及时处理,避免药物输入不间断。
最后,应定期检查管路的透明程度、颗粒物和气泡情况,避免输液管路出现污染和不透明的情况。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选择合适的药物也是十分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了解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症,避免因错误选择药物导致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
此外,药物的配制和输液速度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药物的不合理配制和输液速度过快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休克、心血管系统严重损害等。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的规定进行药物配制和输液速度的调整,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
四、不良反应及急救处理在进行静脉输液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识别和处理不良反应的能力,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一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导管相关感染等。
具体急救措施包括停止输液、紧急处理导管漏液、给予止痒药或抗组胺药等。
总之,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技术,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注重细节注意事项,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个操作,用于将药物、液体等直接输送到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是对其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析。
1. 静脉炎:静脉炎是指输液导致静脉血管发炎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温度升高。
出现静脉炎时,护士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预防静脉炎的方法包括注意静脉穿刺的卫生与操作技巧、定时更换输液管等。
2. 感染:静脉输液管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可能会带来感染风险。
护士在操作前应注意消毒,保持界面清洁。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注意定期更换输液管,避免细菌滋生。
3. 漏液: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液现象。
如果发现有液体渗出,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找出漏液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输液管连接不牢固、输液滴数设置不正确等。
护士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发生流质过多、输液过快等不良反应。
4. 气栓:静脉输液管中的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可能会引发气栓。
气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可能会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气进入输液管道,如发现气泡,应及时排出。
5. 药物反应:在输液过程中,有些药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予以抗过敏药物救治。
6. 输液速度:输液速度的设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以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的不良反应。
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合理设置输液速度,并定期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病情变化。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护理学中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中妇产科
护理学的重点考察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防止发生差错。
2)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注意保护静脉,合理使用,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3)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有计划地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
如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合理安排,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
4)止血带应扎于穿刺点上6 8cm处,消毒范围5cm。
5)输液前必须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输液中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液完应及时拔针,以预防空气栓塞。
6)进针后,应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输入药液,以免造成组织损害。
如需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宜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
再加药,输完应再输入一定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以保护静脉。
7)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输液情况,注意有无局部或全身反应,以便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及输液反应。
8)保持输液器及药液的无菌状态,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日更换输液器。
9)防止交叉感染,应做到一人一巾一带,即每人一块治疗巾(或小垫)和一条止血带。
10)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是指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常用于治疗、预防疾病以及输血等情况。
作为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以下是关于静脉输液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常识:1.装配输液设备前,必须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静脉输液前,需要调查患者的患病史、过敏史、药物史等信息,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3.输液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症状。
4.输液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输液量、输液时间、剩余药物等信息,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5.静脉输液设备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注意事项:1.静脉输液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处方。
护士需要核对处方,确保药物种类、用量和注射方式正确。
2.护士在进行动脉穿刺取血、静脉穿刺以及静脉插管时,必须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3.在连接输液管和注射器时,要确保连接紧密,防止药液外漏和空气进入血管。
4.检查注射器和输液管是否有空气泡,如有必须排空。
空气泡进入循环系统可能导致气栓。
5.注射药物前,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用途,正确选择注射速度,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过敏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
6.每次输液前,要检查患者的静脉状况,确保血管通畅。
若发现血管有结节、栓塞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7.在输液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静脉输液情况,确保输液速度恰当,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8.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9.输液治疗结束后,应通知患者及时报告药物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以上是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同时,护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并期望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而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向人们传授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形象窗口,并且由于输液病人多、病种繁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护理人员少等诸多不便因素,因此,如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长期以来非常重要的课题。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
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等的内容: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察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
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对某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
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问题
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随着生活速度,生活质量的提高,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输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治疗疾病、保证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了解或学习关于静脉输液的有关知识,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对于儿童及妇女患者,皮肤薄嫩,血管多数过于细小,呈花纹状,穿刺时宜选用细小的针头并可在穿刺前做好局部准备,例如,可用热毛巾湿敷手背,使血管充盈易于穿刺。
穿刺成功后,要固定好穿刺点下方的皮肤,防止血管被牵拉滚动,同时做好针柄固定以防针尖滑出血管外。
对于年老患者的血管本身弹性较差,血管坚硬易滚动,穿刺时要扎止血带距离穿刺点近一些,左手拇指固定血管下端,金针角度为30.C采用梁孝梅等研究的负压进针法。
对于失血或休克患者的血管空虚,扁平,不充盈,在穿刺前需热敷,按摩,轻拍局部血管使其充盈;穿刺时用上挑进针法。
营养不良、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的血管脆性高且充盈不良,亦可按上述方法穿刺,且亦细小针头。
对于浮肿肥胖的病人血管触之有弹性感,用止血带后血管不易看清,护理人员要精炼穿刺技术,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和压力,让患者的手在穿刺时自然放置,护理人员用左手将患者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进行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对于穿刺后拒不意外症状的护理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对于血管疼痛,即由于长期多次穿刺,寒冷或低血压引起,遇到这种情况,看应给与局部热敷和全身保暖,也可在输液过程中给予局部血管,不能缓解者可在静脉血管内滴入0.5-1%普鲁卡因2ml.2.对于药液外漏,即由于各种原因针头脱出或刺破血管致使药液漏入皮下所致,发现此情应重新穿刺。
如果一般的药物外漏发生后,可在24—48小时给予热敷,以帮助吸收。
如果刺激性强的药物,可立即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以防组织坏死变性。
3.对于局部疼痛即要检查针头位置是否固定牢固,针柄固定是否合适,可适当放慢输液速度,避免穿刺部位针头活动。
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人文护理知识
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人文护理知识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护理项目之一,据调查显示90%-95%的治疗中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静脉输液从一项单纯的护理技术,逐渐演变成一项涉及多层面、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护理项目。
患者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一针到位,还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由于治疗任务重,工作忙等原因,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注重操作是否规范准确,而往往忽略的患者的心理护理,久而久之,静脉输液逐渐成为一种无声的操作模式,更谈不上人文护理。
一、静脉输液治疗中涉及的人文护理知识(一)重视操作标准和质量,忽略人文关怀在传统的静脉输液中,护理人员往往更加重视操作流程是否合规,技术质量是否达到应有的标准,但是往往忽略了操作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尤其是语言体态的评分。
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和心理定势,他们认为人文关怀就是把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即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背诵式、机械式地告诉静脉输液的相关注意事项。
在此过程中,与患者并没有进行眼神的交流,面部表情比较僵硬,不能用心体会患者的真实诉求。
由于护理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往往在细节方面做不到位、很难给患者关心体贴的感觉。
大部分护理人员对患者比较冷漠,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没有爱护患者的观念;还有部分护理人员社会经验比较少,缺乏自信心,在与患者与家属沟通的过程中,沟通方式比较死板单一,只能根据=书本的经验对患者说交代相关注意事项,而不会主动关心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校教育中虽然开设了人文类科目,护理人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再加上静脉穿刺时注意力比较集中,不敢分心与患者交流,从而不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二)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与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再加上穿刺技术不佳,很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三)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节奏快,在静脉输液前后,不能及时告知患者输液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再加上患者精神比较紧张,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这种情况下,穿刺的成功率有所降低,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疼痛感明显。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一系列问题,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护士应该选择合适的输液管材料。
输液管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易引起输液反应。
常见的输液管材料包括聚氯乙烯(PVC)和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聚酯材料。
护士要注意输液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输液前,护士应先检查输液器的完整性和灭菌状态,并确认输液器中的液体符合医嘱。
还应对输液管路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在插入静脉留置针时,护士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插入部位和角度。
一般来说,手部静脉适合轻度输液,而肘窝静脉适合大量输液。
在插入针头时,应以15°至30°的角度插入,避免过浅或过深。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不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心率、血压和体温等指标的变化。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输液的速度和流量控制。
不同药物和治疗的输液速度和流量都有相应的要求,护士应按照医嘱和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治疗效果。
护士还要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和静脉留置针。
一般来说,输液管路应每72至96小时更换一次,而静脉留置针则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护士在输液结束后应注意做好输液记录和评估。
护士应详细记录输液的情况,包括输液的时间、药物名称、剂量和疗效等。
还要对患者的输液反应进行评估,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护理技能,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注意选材、做好准备工作、注意插入技巧、观察患者情况、控制输液速度、定期更换管路和留置针,并做好输液记录和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的护理要点及常见问题解答
静脉输液的护理要点及常见问题解答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体内补液、药物输注等治疗手段。
正确的护理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的护理要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
一、静脉输液的护理要点1. 准备工作静脉输液前,护士需要确认医嘱的准确性,包括输液种类、剂量和速度等信息。
同时,检查输液器材的完整性和有效期,确保患者的安全。
2. 患者评估在开始输液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查看患者的体征、静脉通畅程度和皮肤完整性等。
特别是对于静脉通畅的评估,护士需要寻找适合输液的静脉通道。
3. 静脉置管静脉输液需要通过静脉通道进行,因此需要进行静脉置管。
在置管前,护士需要做好手部消毒,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和静脉针头,确保穿刺顺利,并将针头固定好。
4. 输液操作正确的输液操作包括:用无菌方法连接输液装置和静脉针头,调整滴速和滴数,定时观察输液情况,以避免漏液或超速输液。
5. 定期观察在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是否出现局部炎症等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 输液结束当医嘱完成或患者需要暂停输液时,护士需要将输液装置拆除,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并注射相应的锁管液,以保持静脉通畅。
二、常见问题解答1. 静脉输液时为什么有的患者会感到疼痛?静脉输液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静脉通道不够通畅、输液速度过快、输液液体温度过低等。
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检查静脉通畅情况,并采用相应的止痛方法。
2. 如何预防静脉输液引起的感染?预防静脉输液引起的感染的关键是保持无菌操作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输液前应做好手部消毒,正确穿刺静脉,并避免输液带与皮肤直接接触。
在输液过程中,要定期更换输液器具,避免染菌和滋生细菌。
3. 如何应对输液不畅的情况?当输液不畅时,可能是由于静脉通道受阻或输液装置出现问题。
应先检查输液装置是否正常、阀门是否打开,如无问题,可尝试更换静脉通道或重新穿刺。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
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有关问题解析【摘要】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护理患者。
本文从引言开始解释了静脉输液的概念和在临床护理中的必要性。
接着,详细介绍了静脉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注意事项、护理工作以及风险与预防措施。
结论部分强调了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加强操作规范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输液、临床护理、适应症、禁忌症、常见问题、注意事项、护理工作、风险、预防措施、重要性、操作规范1. 引言1.1 什么是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通道将药物、液体等溶液缓慢注入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通常使用针头或导管连接到静脉,通过重力或输液泵来控制流速,确保药物或液体均匀地输送到患者的血液循环中。
静脉输液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血液循环中,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静脉输液还可以快速补充患者体液和营养,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手术后的康复和病情监测等方面。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在严格遵循规范操作的前提下,静脉输液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是临床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2 为什么临床护理中需要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中需要静脉输液是因为静脉输液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给药途径,可以使药物迅速达到治疗剂量,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许多药物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而静脉输液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循环系统,节省药物的吸收时间,提高药效。
静脉输液还可以调整体液平衡,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的平衡,对于身体状况不佳或口服不适用的患者尤为重要。
在急救和危重病患者处理中,静脉输液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2.1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技术问题护理人员作为医院进行治疗操作的主要工作人员,其身上的的责任重大。
临床工作中,一方面因为护士本身技术能力的原因从而导致不能够做到一次性操作成功,产生的问题主要原因有部分护士年纪小,临床操作的经验不足。
在进行操作时,其进行静脉穿刺的技术不熟悉,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进针的角度,其进行静脉穿刺的技术不熟悉。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并没有严格按照护理步骤进行,并且部分护士操作的力度以及手法比较粗暴或者是没有认真做到无菌操作的要求,具有潜在感染的危险,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极大地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2.2护士工作中粗心,做事不严谨在临床工作的人员都存在着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各种压力,护理工作者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患者的疾病康复。
在临床实际中,护士在护理过程往往因为不能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还有一些特别情况比如:在进行穿刺未认真查对姓名,会遇到部分患者有同音不同姓的情况,另外还有护士在喊姓名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家属没有听清楚,最后出现错误回应。
在进行对患者静脉输液之前,可能出现因为大意不小心把药物配错,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
同时还有部分护士没有严格进行药物的检查,对其药物的有效期、保质期、密封程度的检查不够。
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护士完成穿刺后,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或是药物使用的性质,对药物的滴速调整,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疾病,甚至出现部分严重的后果,比如窒息以及空气栓塞。
而这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因素,都对患者有一定的危害,也加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2.3护士工作中不重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面对静脉输液的患者就容易忽视掉这一操作流程。
护士不能够实时有效地为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疑问的解答。
正是因为临床护士在输液前和输液中都没有做到正确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引起患者对用药的不认可,同时也会出现部分的过敏或者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护士在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伦理学问题
文章整理:(青海男科医院/)【摘要】本文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护士在静脉输液中遭遇的问题,提出护士应加强护理伦理学的学习,正确把握护理伦理学的原则,通过强化人性化静脉输液服务意识,讲究静脉输液的科学性,再造输液业务流程,增加病人参与,以及做好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据统计,约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1]。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临床实践的深入和护理服务的发展,静脉输液从一项单纯的护理技术,逐渐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与技能。
但在我国仍被看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只重视它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它的服务内涵。
有调查发现,有54%患者或家属投诉与输液有关[2],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也常遭遇病人的不配合或不合理的要求,这和护士在工作中的伦理原则掌握不善有关。
护理伦理学可以提供理论指导护理人员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职业道德的角度为病人提供服务,以确保静脉输液工作的良好实施,保证护理质量。
1护士遭遇静脉输液受阻的问题和原因
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遭遇受阻的问题是多层次的,问题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
总结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受阻的原因:(1)医生开的液体量太多,病人不能接受,要求停止输液;(2)某些药物引起身体不适,要求停止输液。
如:输入含K+药物,引起输液部位的疼痛;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时,全身发热,感觉不舒服;(3)病人血管不好,多次扎针,怕痛;(4)指定专人注射;(5)指定部位输液。
2静脉输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2.1静脉输液面临伦理的选择病人有自主权,即对个人的健康、生命等问题由个人作出决定,对自己行为负责。
病人有知情同意的权利,即有获知病情并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和措施有决定取舍的权利[3]。
静脉输液实施受阻问题首先揭示的是病人对静脉输液伦理中的舍弃,护士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把问题看作是简单的拒绝。
2.2病人对静脉输液有较高的医德要求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医嘱给药形式的多样化,静脉输液作为常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出现了穿刺方式多,留置时间长的情况,要求护士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同时如果护士的职业修养不足以让病人产生信任,则使其认定护士在医疗过程中仅仅是处于辅助地位,从而导致病人对静脉输液工作的不配合。
这就是病人由于对护士医德的高要求预计得不到满足而采取舍弃行为的伦理学原因。
如指定专人输液。
2.3病人对静脉输液工作的科学性认识不足由于护士很少向病人讲解输液目的,输液疗程、输液速度及药物性质,输液前对病人的评估及健康宣教未做到位,致使病人固有的知识缺乏得不到补充和纠正,对护理操作的重要性不予认识,易引起护患纠纷。
如:不愿留置留置针,出现输液不适要求停止输液。
3对策与讨论
3.1护士加强护理伦理学理论的学习护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提供了一个伦理的框架来评价医护人员行为的规范性,赋予了医护人员的权力和对病人应尽的义务。
《护士伦理学国际法》规定:护士护理病人,担负着建立有助于健康的、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并着重用教授示范的方法预防疾病,促进康复[4]。
护理伦理学规范了护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方向,从而使护理人员得到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获得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并将其与平凡的护理工作相结合。
3.2把握护理伦理学原则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以及互助原则。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最多,因此把握公正原则是赢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
由于在护患关系之间掌握医学护理知识上的不平等,病人处于脆弱和依赖的地位,使护士有更多的正面义务[3],静脉输液的实施就是护士履行正面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护士掌握尊重原则,尊重病人的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隐私权,充分了解病人拒绝输液的真实理由,给予充分的解释和帮助。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如主管医生、医技科室人员、营养师以及病人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护士本着互助原则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才能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3.3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训练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坚持高标准的护理职业作风,信守个人伦理学的标准,反映职业的荣誉。
认真抓好操作技能训练及专业理论巩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规范输液流程序。
以亲切和蔼态度,诚恳文明用语,言行举止规范,给病人良好的现代护士新形象,以有利于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3.4强化人性化静脉输液服务意识有报道[5],在对静脉输液引发纠纷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中指出: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不够和护士服务意识淡薄是目前引起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不再视静脉输液为纯技术性工作,而要看到它的服务价值,在传统的输液流程中增加人性化服务环节,针对病人静脉输液过程中最担心、最需要满足的问题制定出一系列输液服务措施,使人性化护理真正落实到实处。
3.5善于沟通,做好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对于护士来说,语言修养及护理沟通技巧非常重要,并且语言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善于沟通,注意交流沟通技巧,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正确认识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使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让病人安全地接受静脉输液,达到理想的用药目的。
3.6讲究静脉输液的科学性,再造静脉输液合理流程“业务流程再造”的理念现被应用于静脉输液护理的各个环节,赵明宏、刘罗薇、姚锦贞[1]等对静脉输液流程进行改进,融入人文关怀和温馨护理。
而现在静脉输液小组(IV TEAM)的组建,使静脉输液向专业化迈进,输液护士具有更多输液护理方面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输液过程程序化,从而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改善应用,降低成本。
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在许多情况下护理决策往往通过护士、病人与其家属之间的协商作出,因此护士应充分利用和借助病人的家庭关系,帮助病人作出合适的决策。
如留置针的选择,静脉炎处理的方法,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
同时以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选择适合于不同病人的工作方式,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实施静脉输液,避免僵化、刻板、
流水式的工作形式。
【参考文献】
[1]蒋萍,王红.我国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2):54-56.
[2]黄成丽,仲玲香.重视静脉输液的细节管理优化护患关系[J].中国保
健,2007,15(22):83-84.
[3]邱仁宗.护理伦理学:国际的视角[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9.
[4]赵爱珍.加强护理伦理道德,提高病人生命质量[J].护理学杂志,2000,15(8):508-509.
[5]赵月秋,艾淑娟.浅谈我国静脉输液技术的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