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羞恶之心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论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相信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也是《三字经》里十分经典的句子了。
这句话道出了人性本善,人所产生的恶来自于“习”,“习”的不同,人便向各个方向发展了。
有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有的则向坏的方向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人,有善人,有恶人,有品德高尚的人,有自私的人。
但总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一、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这正体现了仁义礼智四个方面,这些都不是后天造就的,而是先天的、生下来就有的。
二、人性本善的一大体现——天赋良知。
每个人,或多或少他都是有良知的,只是深浅不一。
而这每个人都所具有的良知便是人性本善的最好的体现。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也是每个人都所共有的。
关于这一点,不仅是中国人如此认为,西方的文字中也有所暗示。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所谓的“良知”便是大家所共有的知识和认识,这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良知”是大家所共有的。
而良知是天赋的认知,与后天学习无关。
无论一个人是如何的穷凶极恶,还是如何的心地善良,他也是有良知的。
这便说明了人性本善。
三、人性本善的另一体现——后悔的感觉。
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时,无论是谁他都是会后悔的。
无论是谁都会做后悔事的,只是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多,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少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就做过很多小坏事,也让我后悔不已。
比如说有时候受到自己的懒惰的驱使乱扔垃圾,在我行完恶之后,我就会感觉十分后悔,就觉得自己的素质有待提升了。
在我反省的这过程中,我便会有所意识,其实人的骨子里是善良的,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为这样的事而后悔的经历,不管是一个平凡的人,或是不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罪犯。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论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相信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也是《三字经》里十分经典的句子了。
这句话道出了人性本善,人所产生的恶来自于“习”,“习”的不同,人便向各个方向发展了。
有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有的则向坏的方向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人,有善人,有恶人,有品德高尚的人,有自私的人。
但总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一、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这正体现了仁义礼智四个方面,这些都不是后天造就的,而是先天的、生下来就有的。
二、人性本善的一大体现——天赋良知。
每个人,或多或少他都是有良知的,只是深浅不一。
而这每个人都所具有的良知便是人性本善的最好的体现。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也是每个人都所共有的。
关于这一点,不仅是中国人如此认为,西方的文字中也有所暗示。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所谓的“良知”便是大家所共有的知识和认识,这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良知”是大家所共有的。
而良知是天赋的认知,与后天学习无关。
无论一个人是如何的穷凶极恶,还是如何的心地善良,他也是有良知的。
这便说明了人性本善。
三、人性本善的另一体现——后悔的感觉。
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时,无论是谁他都是会后悔的。
无论是谁都会做后悔事的,只是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多,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少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就做过很多小坏事,也让我后悔不已。
比如说有时候受到自己的懒惰的驱使乱扔垃圾,在我行完恶之后,我就会感觉十分后悔,就觉得自己的素质有待提升了。
在我反省的这过程中,我便会有所意识,其实人的骨子里是善良的,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为这样的事而后悔的经历,不管是一个平凡的人,或是不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罪犯。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为主题作文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为主题作文如果说一个人不仁不义,必定是贬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败坏。
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以仁义来严格律己,孟轲“舍生取义”,谭嗣同“杀身成仁”,他们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仁义”二字,可见,这如千斤巨石之重的两个字是支撑人的两块基石,做人,就要做仁义之人。
“仁”是大圣人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孟子对仁的理解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那么何谓恻隐之心?如果你看到东风无力百花残,原本绚烂的事物在一个湿冷的夜在记忆中离去,只剩满地残破的躯体,你是否心中有所触动,戚戚然若有所失;如果你看到有人衣衫褴褛,眼神因为饥饿而黯然无光,双眸深深地凹陷,你是否顿生怜悯,不禁要伸出援手,如此,就是恻隐之心在暗中怂恿,而人之为人,是不可离了这颗恻隐之心的。
没有恻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仁”,人,就成了高山上无法融化的永久冰雪,冷漠代替了热心,社会也就永远处于冰冻状态,没有情感,没有光明,没有温暖,试问这样的世界怎么会惹人留恋?都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人是人,而非草木,就应当胸怀仁心,让人间有情。
“义”的本义是“仪”,中国人习惯于以平衡的原则来处世,所以也把“正义”作为行为的准则之一。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何谓羞恶之心?《诗经》有言:“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所以人之为人,要懂羞恶,顾廉耻。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也正是指的这一点。
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是能抵抗诱惑肯坚持自我,做到为人有“义”的?今年四月震惊全国的邯郸农行金库特大盗窃案结案,金库被盗款数达5100万之多,然而犯罪嫌疑人初起贪念是为了买彩票,小中了几次之后就频频向金库伸出黑手,而这两个人竟都是该银行现金管理中心管库员,难怪结案后街巷老人要连骂他们“不顾廉耻”了。
义,应当成为做人的根本立足点和价值取向,这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积淀的精蕴。
仁和义向来是相辅相成,形影不离的,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它不仅是这千年的回音,也要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仁义,做仁义之人,才能成就坦荡荡凛然大丈夫,才能使人格升华,社会才有桃源之和谐。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仁者能正君
• 惟大人①为能格②君心之非③。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④正君而国定 矣。
• 注释: ①大人:极有品德的人。
•
②格: 纠正。
•
③非:错误。
•
④一:一旦。
•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 译文:只有极有德行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 想上的错误,君主仁德,没有人不仁德; 君主行义,没有人不义;君主端正,没有 人不端正。一旦君主自身端正了,国家也 就安定了。
• 链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yú) 。战国 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③已:停止。 ④日:每天。⑤攘(rǎng)偷。
⑥或:有人。 ⑦是:这。 ⑧损:减少。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 译文: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 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 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 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 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 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 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 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第九课 君子能改过
且古之君子①,过②则改之;今之君子, 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 如日月之 食,民皆见之;及其更③也,民皆仰之。今 之君子,岂徒顺之, 又从为之辞。 注释: ①君子:指在高位者。
②过:错误。 ③更:改正。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汇编)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浅谈孟子四心四端说》孟子在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发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
孟子认为人生只要四心不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四端”。
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对别人的同情,孟子定义为仁。
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孟子以仁为本,推行仁政和王道,与当时君王的虐政和霸道针锋相对。
在古代,若君王有恻隐之心,从而实现仁政可安抚人民。
在如今,我们的恻隐之心更加重要,它传承着孟子的思想,体现着深受儒家思想感染的中国文化。
当小孩溺水,贫者患重症,总会有人冒险入水相救,慷慨解囊相助。
关爱小动物,关注小虫,这些都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但是,当今的社会,这种文明已经慢慢淡去,我们应意识到这是一种危机,“扶不扶”已成为了当今的热点话题,一个以儒家文化而闻名的大国,这种现象是不应存在的。
同时,这也在人们的心中敲响了警钟。
羞恶之心羞恶之心,是要有羞耻心,孟子定义为义。
“义”是一个人处事、做事的标准,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耻辱就是是一种内向愤怒”。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不好办了。
”羞耻之心,是一种具有内在约束力的道德意识,有了羞耻之心就会对不到的不正确的事产生一种抗拒感,约束着自己,拒绝去做那些不好的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
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自身的羞耻心会令我们感到更加愧疚,自责,使我们更好的改正错误,以后不会再犯。
羞恶之心会激励人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当今社会,“中国式过马路”“碰瓷”中国旅客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听的我们面红耳赤,为我国的美好形象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框青春有格一、行己有耻1.含义和原因:(1)含义:“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__可耻__的就不去做。
这告诉我们要__知廉耻__,__懂荣辱__;有所为,有所不为。
(2)原因:青春的我们,__乐于实践__,__敢于尝试__,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__肆意放纵__,总有一些__基本规则__不能违反,一些__基本界限__不能逾越。
2.要求:(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__知耻之心__,不断提高辨别“__耻__”的能力。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__是非善恶__,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它在我们行动之前,__审查愿望__;在行动之中,__监督调节__;在行动之后,__反思效果与影响__。
(2)我们的行为在__证明__并__塑造__着我们自己。
“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__真诚面对自我__,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__触碰__道德底线的事情__不做__,__违反__法律的事情__坚决不做__。
(3)“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__磨砺意志__,拒绝__不良诱惑__,不断增强__自控力__。
二、止于至善1.含义:(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__精神境界__,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__至善__”追求。
(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__实践过程__,是一种向往美好、__永不言弃__的精神状态。
2.要求:(1)从__点滴小事__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__积少成多__,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生活中寻找“__贤__”,将他们作为榜样。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__自我省察__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__自责__,积极__调整自己__,通过__自省__和__慎独__,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3.榜样的作用: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讲解学习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作者:时瞾改编/凤梨花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有利于善性的扩展,良知的培养,正气的周流,道德的提升的思想,都应该得到尊崇和发扬。
孟子的“四心”“四端”,就是这样的思想。
所谓四心四端,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即来自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假如没有同情恻隐之心,羞恶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
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合格的人。
孟子认为,四心四端是先天潜在的自性;但他同时认可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四心只是这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是苗头,还比较弱。
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则很容易夭折。
四心既然是自性,那么恻隐之心,也应该是人皆有之。
当小孩落水,贫者患重症,都会有人冒险入水救命,慷慨解囊相助;看到饱受战争伤害的人民会同情,看到无力生活的乞讨者会施舍,爱护动物,关注小虫,都是恻隐之心的表现。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是无形中做了错事,有羞恶负罪感。
古代著名的例子有廉颇负荆请罪,周处除三害等等。
今天做错了事,有良知的人仍有羞恶负罪感,良知泯灭的人,则无动于衷,甚或以耻为荣。
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古有“让则相容,争则相斗”的理念,更有尧舜让贤,孔融让梨的名例。
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体现的是相争。
比如兄弟争房产,姐妹争家产等等,都会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直至闹上法庭,引出个“义断亲疏只为钱”的结果,方才罢休。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判断是非,显示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下,道德素养的厚薄,知识的深浅等综合因素。
有的人综合能力差,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要么人云亦云,要么视非而是,视是而非。
略谈羞恶之心——读朱光潜《谈羞恶之心》
略谈羞恶之心——读朱光潜《谈羞恶之心》凡人都有羞恶之心。
只不过羞恶程度不同、羞恶对象各异。
从一个人对某事、某人的羞恶程度可以看出这人的善恶廉耻来。
俗语说:你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在评价你自己。
意思是说,你对一个好人评价说好,对一个恶人评价说坏,说明你有基本的善恶判断。
如是反过来,你对一个好人评价说恶,对一个恶人评价说好,说明你丧失了基本的善恶判断。
当然善恶判断不是那么明确地说得清的。
人们在评价某人、某事的时候,总是杂陈着许多是是非非的判断。
但从这些是是非非的判断中,我们仍可辨别出他们的羞恶程度与倾向,也就仍可觉察出他们内心的羞恶观(道德观),由此也可鉴别出他们的做人准则、思想意识等等。
朱光潜在这篇文章中,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罪过如果在自己,应该忏悔;如果在旁人,也应深恶痛嫉,设法加以裁制”。
有羞恶之心,是人们能够正确行为的前提,否则,世道就难以维持在相对和谐的轨迹上。
缺乏羞恶之心的常规表现就在于人们遇事往往“心安理得”、“得过且过”或者“理所当然”,全不去以羞恶来看待问题、处置事务。
罪犯之所以会犯罪,就在于自认为所犯之罪比起犯罪所得到的惩罚更缺乏羞恶感。
没有了羞恶感的罪犯我们称之为恶魔,而恶魔往往就是那些丧失了人性,能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来对抗世间人伦常理的人。
缺乏羞恶之心的大恶、极恶之人,在人间当然是个例。
但常人也会缺乏羞恶之心——如在某时、遇某事、对某人。
这羞恶之心的一时缺乏,就在于一时的念头,某一种的利益引诱,将这羞恶之感压制住了,兴冲冲地朝着自己即得的好处往下滑。
特别是在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的情况下,羞恶之心便一文不值了。
古人也看到这一点,所以规劝人要“慎独”。
如今社会越来越开明开放,对于什么是羞恶之事,早已经有了新的判断标准,我想,随着这社会的进步,这判断标准也是不断更新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世间的善恶标准总是普天大众认同的道德准则,是能够用以维持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一切规矩。
孟子性善论的辩论过程及缺欠
孟子性善论的辩论过程及缺欠摘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并将它发展为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的“性善论”学说。
孟子的“性善论”,是人性本善,其推测发明的原因与孟子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相关。
孟子宣扬性善,在孟告之辩中,让其真正树立起来,不仅仅要靠驳倒论敌,还需要从正面立论对性善论做一些说明,最后孟子以形而上学作为性善论的终极根据。
虽然孟子的“性善论”在理论上有所缺欠,但其所蕴含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论证过程逻辑缺陷一、推测性善论发明的原因性善论是如何被孟子发觉且将它逐渐完善,与孟子的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息息相关。
(一)孟母对孟子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向《列女传》记载: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住在墓地附近,孟子跟着大人跪拜和哭,和小朋友一起玩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妈妈看到后就搬去集市,靠近杀猪羊的商铺居住,孟子又学起了商人的样子。
于是母亲带着孟子搬去学校附近,孟子跟着官员到文庙,学着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
这一次她们就长居于此了。
从上述可以看出孟母在孟子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也足够证明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巨大。
也就是说人的良心本心是受到身边人、事物的影响,好的环境促就更好,不好的环境导致“人性偏恶”。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所说的“人之性恶”以及“化性起伪”的相对立。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若说人性是善的,那肯定是伪善。
人生来就有“好利恶疾”的心理,有“好色声色”的情欲,是人的本性。
荀子对于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四德,认为其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而使其从“善”。
比如说:人人都有“怨穷、怨丑、怨贱、怨薄”的心理,而希望“富有、美丽、高贵、厚积”的欲望,这就是人之性恶的一个证明。
现如今,都在论学习,那为什么要学习,就是因为人本性”无礼仪“并且”不知礼仪“,而要通过学习来“知礼仪”。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节选)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节选)作者:来源:《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7年第06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参考译文】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
……我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是因为如果现在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骇同情之心——不是为着要来和这小孩的爹娘攀结交情,不是为着要在乡邻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的哭声才如此的。
由此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谦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像有四肢一样(自然而然的)。
有这四种萌芽却自认为不行的人,这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便是抛弃他君主的人。
鉴赏空间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说”,他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人人皆有的“不忍人之心”。
在上文中,孟子开宗明义,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列举生动的事例证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的简直不是人。
这种“不忍人之心”包括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而这四种“不忍人之心”正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的发端。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羞耻心是什么意思
羞耻心是什么意思篇一:青少年羞耻心培养问题的道德视角青少年羞耻心培养问题的道德视角【摘要】本文从道德教育的视角,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羞耻心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究。
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措施和策略,即立足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在道德意识的建构中培养羞耻心;着眼于道德情感的激发,在具体的情境中强化青少年的羞耻心;通过道德意志的有计划磨练,从内心深处落实青少年的羞耻心;铺设道德实践活动平台,在实践中升华青少年的羞耻心。
【关键词】道德教育羞耻心理培养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羞耻心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谴责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定的道德准则在自我意识中的反映。
它表现为个人在违反道德准则时良心会受到责备,产生羞愧、内疚等心理,并力图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形象。
青少年羞耻心教育是指有目的地激发和培育学生的羞耻心,培养羞耻感,进而促进整体道德水平提高的教育活动。
羞耻心培养应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和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羞耻心培养应该从个体道德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出发,遵循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结合青少年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着手。
1.立足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在道德意识的建构中培养羞耻心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比较固定的道德认知自然而然地成为青少年学生确定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行为准则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羞耻心的培养与道德认知的内容和水平关系密切。
一般地,在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获得一定的道德认知的途径主要是借助成人的教育和引导,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做了会得到表扬;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做了就要受到批评。
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会觉得丢人、不好意思、感到害羞,这是一种处于原始状态的羞耻心理,它经过实践的沉淀,会促使学生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行为准则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基本上能够按照成人的要求行事。
讽刺女人的名言
讽刺女人的名言讽刺女人的名言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五刑不如一耻。
——吕坤《呻吟语·治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出处是班固《汉书》虚荣是虚伪的产物。
苏格兰作家托.卡莱尔虚荣是虚伪的产物。
苏格兰作家托.卡莱尔虚荣会开花,但不会结果。
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
每个人的虚荣心理是和他的愚蠢的程度相同的。
《伊索寓言》虚荣是母亲。
做作是女儿;虚荣是罪恶,做作是惩罚。
前者可谓自爱之根;后者可谓自爱之果。
著名网络作家辰东《遮天》你要是鲜花,以后牛就不敢拉粪了。
面具戴久了,那就是脸了。
装装装,接着装,你累不累呀?虚伪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因为虚伪本身什么也不是。
讽刺女人的名言21.没有自知之明,就会自作多情。
2.世上有两种比较可怜,一种是有自知之明,一种是没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会觉得世人如草,感叹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没有自知之明的不认为自己可怜,只不过别人会觉得他可怜,那种人通常一如井底之蛙般的望天大笑,这天地也不过是几尺的方圆,尽在我掌握之中,却不知道天地之大,绝非他能管中窥测。
——墨武《纨绔才子》3.我全身上下最惹人讨厌的是没有自知之明,可我若有了自知之明,我连喜欢你的勇气都没有了,别人不讨厌我又怎样。
4.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最可悲之人。
5.我又怎么会那么的没有自知之明呢?6.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平白无故,最可悲的是,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
7.我可以原谅你没有自知之明,但请你收起你的自作多情。
8.真正的傻瓜,诸神用来取乐或取笑的傻瓜,是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文言文讽刺人品差的人
文言文讽刺人品差的人
文言文讽刺人品差的人(精选10条)
1、《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择友》孟郊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
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4、《昙阳》
徐渭好人不在世,恶人磨世尊。
聪明管自巳,阘冗任乾坤。
5、《咏针》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
8、《小人吟》邵雍
小人无节,弃本逐末。
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9、《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陆游汉祸始外戚,唐乱基宦寺。
小人计已私,颇复指他事。
公卿恬骇机,关河入危涕。
草茅岂无人,死抱经世志?
10、《君子法天运》韩愈
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
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
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儒家人性论,根基于仁义之道。
儒家对于人性的论证与说明,目的在于要为其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于现实之出路。
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
然孔子之论“仁”,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
”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何为“仁”、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
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
孟子对于孔学之发展,主要在于“为仁之方”方面的发展。
孟子自觉地将孔子“仁”学的终点作为自己“仁”学的起点,并通过对“为仁之方”的论述,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人与动物相同的因素是人之性,人之性所表征的是人的先天性的因素,这种先天性的因素实际上亦是人的本能、人的本性,人的本能和本性在很大意义上是与动物相类、相通,以至相同的。
人性所表征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
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正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人性。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因此,人之本性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原本就是善的。
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基础;人本身原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道家的人性论不过是其道论的自然延伸。
在道家看来,更应当强调道与德,即强调自然与真诚,诚的基础是自然。
道家强调自然,突出的正是道德行为真诚无伪、真实无欺的性质。
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原、本根,亦是万物之本体。
道在具体物上之彰显,即“德”。
德来源于道,得自道。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有关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榜样故事
有关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榜样故事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要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他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绝对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绝对不做。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就行,在于使人达到完美境界。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自己的至善追求。
止于至善,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有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寻找好的保养,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止
于至善,要求我们养茶,自我审查习惯,监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即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三、羞恶之心与“义
三、羞恶之心与“义”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正常的人都有一种知荣辱的羞恶之心,羞恶心对于人至关重要,它是“义”的发端。
羞恶之心可以提升生命的尊严并使其免受感性泛滥之害,人唯有感到羞耻才能把自己同所羞耻的对象分离开来。
人的羞耻对象标明了人的自我层次,正如俄国哲学家索洛维约夫所说的,“如果我羞于自己的物质本性,那么我就以此表明,事实上我并不是这个物质本性。
人正是在陷于自然的物质过程时,才同它混在一起,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显著特点和内在独立性又恰在羞涩感中突然表现出来,因为羞涩感使他成为物质生命这一别的、异己的和不应控制他的东西。
”[i][i]虽然羞耻感是尊严可能被降低时的感觉,但从一个人的羞耻感的强度也可从反面映射出他想获得尊重的强度。
真正的羞耻始终建立在对肯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上,正因为有羞耻感,人才成为“人”,成为正直、向上的人。
羞耻感是内向的愤怒,如果—个人真正感到了羞耻,才有发展道德品质的动力和完善道德品质的潜力。
鲁迅先生《一件小事》中的“我”的“惭愧”,便可视为具体例证。
羞恶之心,还使人有所不为。
陈毅也有诗云:“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
”(《冬夜杂咏·含羞草》)羞耻心可以纯化道德,杜绝犯罪;那些诡诈、邪僻的人大都不知羞耻,如果他们有了羞耻心,自然不会再干那些勾当。
《中庸》上讲“知耻近乎勇”,是就一个负疚的人表现出的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而言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说,知耻近于纯洁。
如钱钟书先生为杨绛的《干校六记》作《小引》,头一句便是:“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定为《运动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
”一个人惭愧,说明他判别善恶的机制在起作用,如果“原谅”作为宽厚的关怀可以经常使用的话,那么不妨去原谅这些已经感到惭愧的人。
《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
【答案】1.(1)厌恶(2)如果,假使,假如(3)适逢,正赶上(4)长大成人(毎小题1分,共4分)2.(1)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就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
3.【甲】文的主要的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中范仲淹虽然贫困,面对秘方和白金客毫不动心,多年后将秘方和白金交付死者的儿子,为人正直,守承诺。
范仲淹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知羞明耻,是心中有“义”的人。
二、欣赏漫画:除了唐雎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吗?知识点1:《鱼我所欲也》【知识梳理】一、孟子介绍《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
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
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
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二、文章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喜欢的,想要的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丐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羞恶之心《新约》里《约翰福音》第八章记载这样一段故事:耶稣在庙里布教,一大群人围着他听。
刑名师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被拘的妇人来,把她放在群众当中,向耶稣说:“这妇人是正在行淫时被拿着的。
摩西在法律中吩咐过我们,象这样的人应用石头钉死,你说怎样办呢?”耶稣弯下身子来用指画地,好象没有听见他们。
他们继续着问,耶稣于是抬起身子来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让谁先拿石头钉她。
”说完又弯下身子用指画地。
他们听到这话,各人心里都有内疚,一个一个地走出去,从最年老的到最后的,只剩下耶稣,那妇人仍站在当中。
耶稣抬起身子来向她说:“妇人,告你状的人那里去了呢?没有人定你的罪么?”她说:“没有人,我主。
”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以后不要再犯了。
”这段故事给我以极深的感动,也给我以不小的惶惑。
耶稣的宽宥是恻隐之心的最高的表现,高到泯没羞恶之心的程度。
这令人对于他的胸怀起伟大崇高之感。
同时,我们也难免惶惑不安。
如果这种宽宥的精神充类至尽,我们不就要姑息养奸,任世间一切罪孽过恶蔓延,简直不受惩罚或栽制么?我们对于世间罪孽过恶原可以持种种不同的态度。
是非善恶本是世间习用的分别,超出世间的看法,我们对于一切可作平等观。
正觉烛照,五蕴皆空。
瞋恚有碍正觉,有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
无论在人在我,销除过恶,都当以正觉净戒,不可起瞋恚。
这是佛家的态度。
其次,即就世间法而论,是非善恶之类道德观念起于“实用理性批判”。
若超出实用的观点,我们可以拿实际人生中一切现象如同图画戏剧一样去欣赏,不作善恶判断,自不起道德上的爱恶,如尼采所主张的。
这是美感动态度。
再次,即就世间法的道德观点而论,人生来不能尽善尽美,我们彼此都有弱点,就不免彼此都有过错。
这是人类公同的不幸。
如果遇到弱点的表现,我们须了解这是人情所难免,加以哀矜与宽恕。
“了解一切,就是宽恕一切。
”这是耶稣教徒的态度。
这几种态度都各有很崇高的理想,值得我们景仰向往,而且有时值得我们努力追攀。
不过在这不完全的世界中,理想永远是理想,我们不能希望一切人得佛家所谓正觉,对一切作平等观,不能而且也不应希望一切人得佛家所谓正觉,对一切作平等观,不能而且也不应希望一切人在一切时境都如艺术家对于罪孽过恶纯取欣赏态度,也不能希望一切人都有耶稣的那样宽恕的态度,而且一切过恶都可受宽恕的感化。
我们处在人的立场为人类谋幸福,必希望世间罪孽过恶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
减少的方法甚多,积极的感化与消极的裁制似都不可少。
我们不能人人有佛的正觉,也不能人人有耶稣的无边的爱,但是我们人人都有几分羞恶之心。
世间许多法律制度和道德信条都是利用人类同有的羞恶之心作原动力。
近代心理学更能证明羞恶之心对于人格形成的重要。
基于羞恶之心的道德影响也许是比较下乘的,但同时也是比较实际的,近人情的。
“羞恶之心”一词出于孟子,他以为是“义之端”,这就是说,行为适宜或恰到好处,须从羞恶之心出发。
朱子分羞恶为两事,以为“羞是羞己之恶,恶是恶人之恶”。
其实只要是恶,在己者可羞亦可恶,在人者可恶亦可羞。
只拿行为的恶做对象说,羞恶原是一事。
不过从心理的差别说,羞恶确可分对己对人两种。
就对己说,羞恶之心起于自尊情操。
人生来有向上心,无论在学识、才能、道德或社会地位方面,总想达到甚至超过流行于所属社会的最高标准。
如果达不到这标准,显得自己比人低下,就自引以为耻。
耻便是羞恶之心,西方人所谓荣誉意识(sense of honour)的消极方面。
有耻才能向上奋斗。
这中间有一个人我比较,一方面自尊情操不容我居人下,一方面社会情操使我顾虑到社会的毁誉。
所以知耻同时有自私的和泛爱的两个不同的动机。
对于一般人,耻(即羞恶之心)可以说就是道德情操的基础。
他们趋善避恶,与其说是出于良心或责任心,不如说是出于羞恶之心,一方面不甘居下流,一方面看重社会的同情。
中国先儒认清此点,所以布政施教,特重明耻。
管子甚至以耻与礼仪廉耻并称为“国之四维”。
人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羞恶之心最初是使人有所不为。
孟子在讲羞恶之心时,只说是“义之端”,并未举例说明,在另一段文字里他说:“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这里他似在举羞恶之心的实例,“无穿窬”(不做贼)和“无受尔汝之实”(不愿被人不恭敬地称呼),都偏于“有所不为”和“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之类心理相同。
但孟子同时又说:“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这就是说,羞恶之心可使人耻为所不应为,扩充起来,也可以使人耻不为所应为。
为所应为便是尽责任,所以“知耻近乎勇”。
人到了无耻,便无所不为,也便不能有所为。
有所不为便可以寡过,但绝对无过实非常人所能。
儒家与耶教都不责人有过,只力劝人改过。
知过能改,须有悔悟。
悔悟仍是羞恶之心的表现。
羞恶未然的过恶是耻,羞恶已然的过恶是悔。
耻令人免过,悔令人改过。
孟子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耻使人自尊自重,不自暴自弃。
近代阿德勒(Adler)一派心理学说很可以引来说明这个道理。
有羞恶之心先必发见自己的欠缺,发见了欠缺,自以为耻,(阿德勒所谓“卑劣情意综”),觉得非努力把它降伏下去,显出自己的尊严不可(阿德勒所谓“男性的抗议”)于是设法来弥补欠缺,结果不但欠缺弥补起,而且所达到的成就还比平常更优越。
德摩斯梯尼本来口吃,不甘受这欠缺的限制,发奋练习演说,于是成为希腊的最大演说家。
贝多芬本有耳病,不甘受这欠缺的限制,发愤练习音乐,于是成为德国的最大音乐家。
阿德勒举过许多同样的实例,证明许多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身体资禀或环境方面都有缺陷,这缺陷所生的“卑劣情意综”激起他们的“男性的抗议”,于是他们拿出非常的力量,成就非常大事业。
中国左丘明因失明而作《国语》,孙子因膑足而作《兵法》,司马迁因受宫刑而作《史记》,也是很好的例证。
阿德勒偏就器官技能方面着眼,其实他的学说可以引申到道德范围。
因卑劣意识而起男性抗议,是“知耻近乎勇”的一个很好的解释。
诸葛孔明要邀孙权和刘备联合去打曹操,先假劝他向曹操投降,孙权问刘备何以不降,他回答说:“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听到这话,便勃然宣布他的决心:“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之就是先激动羞耻心,再激动勇气,由卑劣意识引到男性抗议。
孟子讲羞恶之心,似专就己一方面说。
朱子以为它还有对人一方面,想得更较周到。
我们对人有羞恶之心,才能嫉恶如仇,才肯努力去消除世间罪孽过恶。
孔子大圣人,胸襟本极冲和,但《论语》记载他恶人的表现特别多。
冉有不能救季氏僭礼,宰我对鲁哀公说话近逢迎,子路说轻视读书的话,樊迟请学稼圃,孔子对他们所表示的态度都含有羞恶的意味。
子贡问他:“君子亦有所恶乎?”他回答说:“有,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一口气就数上一大串。
他尝以“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为欢。
他最恶的是乡愿(现在所谓伪君子),因为这种人“暗然媚于世,非之无举,刺之物刺,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他一度为鲁相,第一件要政就是诛少正卯,一个十足的乡愿。
我特别提出孔子来说,因为照我们的想象,孔子似不轻于恶人,而他竟恶得如此厉害,这最足证明凡道德情操深厚的人对于过恶必有极深的厌恶。
世间许多人没有对象可五体投地地去钦佩,也没有对象可深入骨髓地去厌恶,只一味周旋随和,这种人表面上象炉火纯青,实在是不明是非,缺乏正义感。
社会上这种人愈多,恶人愈可横行无忌,不平的事件也愈可蔓延无碍,社会的混浊也就愈不易澄清。
社会所藉以维持的是公平(西方所谓justice),一般人如果没有羞恶之心,任不公平的事件不受裁制,公平就无法存在。
过去社会的游侠,和近代社会的革命者,都是迫于义愤,要“打抱不平”,虽非中行,究不失为狂狷,仍是有他们的用处。
个人须有羞恶之心,集团也是如此。
田横的五百义士不肯屈伏于刘邦,全体从容就义,历史传为佳话,古人谈兵,说明耻然后可以教战,因为明耻然后知道“所恶有胜于死者”,不会苟且偷生。
我们民族这次英勇的抗战是最好的例证,大家牺牲安适、家庭、财产、以至于生命,就因为不甘做奴隶的那一点羞恶之心。
大抵一个民族当承平的时候,羞恶之心表现于公是公非,人民都能受到的法律的裁制,使社会秩序井然。
所谓“化行俗美”,“有耻且格”。
到了混乱的时候,一般人廉耻道丧,全民族的羞恶之心只能藉少数优秀分子保存,于是才有“气节”的风尚。
东汉太学生郭泰李膺陈蕃诸人处外戚宦官专权恣肆之际,独持清议,一再遭钩党之祸而不稍屈服。
明末魏阉执权乱国,士大夫多阿谀取容,其无耻之尤者至人阉作父,东林党人独仗义直言,对阉党声罪致讨,至粉身碎骨而不悔。
这些党人的行径容或过于褊急,但在恶势力横行之际能不顾一切,挺身维持正气,对于民族精神所留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应该记着“明耻教战”的古训,极力培养人皆有之的一点羞恶之心。
我们须知道做奴隶可耻,自己睁着眼睛望做奴隶的路上走更可耻。
罪过如果在自己,应该忏悔;如果在旁人,也应深恶痛嫉,设法加以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