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历史与人性——论苏炜小说的诗学与政治

合集下载

苏炜把笔触探向人性之根的“大哉问”

苏炜把笔触探向人性之根的“大哉问”

汪雨萌:您的作品《酒娘》曾获1981年“青春文学奖”,是一篇以南京为背景的小说,这是您选择《青春》发表的原因吗?谈谈您记忆中的《青春》杂志。

苏炜:谢谢您的这个特别访谈题目,把我的青春记忆真正落实到《青春》之上了。

说起来,我虽然是在文革当中开始学习写作的,但那是一个知识和文化荒芜的年代,我们能够获得的文学素养和精神资源非常有限,那时候留下的文字“产品”,今天更是“不堪回首”。

所以,如果客观评估自己的文学成长历程,我在文革后真正的文学起步(也可以说是“出道”),是从《青春》开始的。

噢,提起那时候(1980年代早期)的《青春》杂志,那是所有文学青年的一片梦土,一个呵护、滋养青年作者的怀抱,一个充满原创活力和锐气的青春大群体。

虽然我文学起步不算晚,但因为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77级),一入学就卷入了当时全国大学校园里风起云涌的成立社团和创办刊物的热潮中(我当时发起了中山大学的“钟楼文学社”和担任学生文学杂志《红豆》的主编),为当时大学的社会活动投入太多精力,自己的写作反而被忽略了。

所以,最早,是因为1981年初我“正式”写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被慧眼独具的《青春》杂志的编辑所“发现”并发表,还特邀我作为观摩代表,出席了1981年3月在南京举行的“1980年《青春》奖”的颁奖典礼,自此与《青春》结缘。

我记得,那个会上我结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文学才俊,比如和我住同屋的北大才子梁左,我就是在那短短不足一周的南京停留期间,有感而发,写出了《酒娘》,后来获“青春文学奖”。

汪雨萌:在1981年青春文学奖的获奖篇目中,像《酒娘》这样小人物、小事件、小主题的作品其实相对较少,感觉比较“超前”,当时您是怎么想的呢?苏炜:南京是个很有历史情味的城市,也是至今我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之一。

《青春》笔会后,我在一位南京老友处小住了两天,南京的特殊市井生活情趣有别于广州、北京、上海,从很多小细节上打动了我(比如穿街过巷叫卖酒酿),所以我开始了在文学上对“小”的关注。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高中同学常困惑于应当读什么书,如何选择经典的,有价值的书。

所以我今日为大家共享的内容是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请看看吧。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一、哲学类入门苏菲的世界?、?哲学的门槛?、?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渐进:罗素 ?西方哲学史? 梯利?西方哲学史?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贝克莱?→最宏大的思想家系列〔中华书局〕原典:柏拉图,?抱负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简介:学习哲学无疑是人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

?苏菲的世界?是最为经典的哲学入门级书目,假设你不宠爱这种故事性的风格,以哲学最根本问题为核心的 ?哲学的门槛?、?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你读完上述其中一本后,学有余力,可以尝试阅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大体了解中西方哲学的最正确读物。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罗素的个人风格过于明显,那么梯利的这本严谨的、学术气息深厚的?西方哲学史?想必会得到你的青睐。

假设你对某个哲学家特殊着迷,如贝克莱,想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概况,可以试着去图书馆借阅中华书局推出的这套最宏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绝不会让你无望。

假设你读完了这些后照旧意犹未尽,那么可以尝试接触你宠爱的哲学家的原典,即经典原著,如柏拉图的?抱负国?、休谟的?人性论?、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等。

它们的封面的最顶部会写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行字眼,找到这个系列名目,你会觉察有数百本外国思想家的经典原著,闪烁着人类理性精神的光辉。

在此再次强调一下,当你学有余力的时候方可深化研读,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哲学的道路上,君可缓缓行矣。

二、社会时事类伦理学的邀请? 【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著北京高校出版社→培文书系·高校之旅系列现代日本? 【英】克里斯托弗·戈托-琼斯著译林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定西孤儿院纪事? 杨显贵?重新觉察社会?→熊培云→?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民主的详情? 刘瑜→?观念的水位??总统是靠不住? 林达→林达作品集简介:人是社会性的人,人需要在群体中觉察自我。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1941年生
于堪萨斯州,并在堪萨斯大学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
之后,沃斯特获得耶鲁大学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堪萨斯大学历史系和赫尔人文 中心教授,并享有赫尔荣誉教授称号。1976年出版的《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 使唐纳德·沃斯特崭露头角,而1979年的《尘暴》则获得1980年美国历史学最高奖— —班克罗夫特美国历史奖,奠定了他在美国环境史和西部史领域的学术地位。
1D.作者强调,所有的历史著作今后都必然是生态的,这一结论是在生态 学和其他环境科学融合的基础上得出的,体现了时代的需求。 ×
2D.大自然对历史学家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人类生活的环境,还涉及 社会和经济变迁、人类健康和幸福,应当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既有事实 与工作前提。 √
第四-七节:④致歉研究的不足 ,揭示研究意义及研究前景 。
1C.作者认为,科学应当是智慧的关键部分,这可能是一种新的思想,而 这种思想也能让我们对约定俗成的科学规范充满敬意。 √
⑥我会将历史学归入科学的序列,强调历史学者能够帮助生态学者以及其他科学家 学会更加审慎地运用其方法,提供其建议。向科学家们说明过去他们曾走过各种不同的、 有偏差的道路,而其中很多并不明智;指出他们对地球成为今日模样的责任;展示过去 的局限和他们在理解上的偏见: 这些全都是历史学家可以改进学识和增进智慧的方式。
②这本论著是第一部关于生态科学的通史,着重探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着研究 历史的全新视角。与其说它是对生态学逐渐产生过程所做的细致分析,毋宁说它是对 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文化根源进行了探索。
③我敬佩科学,同时又相信它的原罪。科学家如何在此困局中为自己定位?如何取 得平衡?我的书成为一种自我教育的载体,一种对自然性质的个体探究,也是一种在自 身的疑问与困惑中寻求出路的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doc

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doc

杭州师范大学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346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邮政编码:311121 联系部门:研招办电话:xx 联系人:章老师
一、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复旦大学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二专业培养方案(经济学院)一、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知识,具备国际经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外经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或数学分析(上、下),并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42学分,成绩合格者可颁发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二专业证书。

三、课程设置12.《经济学》第二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要求: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研究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专业及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或数学分析(上、下),并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42学分,成绩合格者可颁发经济学(第二)专业证书。

三、课程设置1.专业必修课程36学分2.专业选修课6学分行。

《新闻学》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新闻学院)一、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党和政府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掌握采访、写作、编辑业务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熟悉中外新闻传播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律。

二、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下列规定的30学分专业必修课和10学分专业选修课。

三、课程设置《法学》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能力。

二、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下列规定的43学分专业必修课。

2008级《博物馆学》第二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第二专业培养方案(哲学系)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科学技术的历史和当代科技的最新进展、科技传播机制以及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熟悉我国新闻传播政策法规,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够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023年4月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4月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4月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3-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历史研究应以客观事实而非价值观为基础,这是中西方史学家长久以来共同追求的核心守则,实事才能求是。

理解或诠释,当然是史学研究的魅力所在,但发现与考订史实不仅是历史理解的基础,更是验证历史理解以及实现历史理论更新演进的关键所在。

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学的求真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是有限度的;但无论是扎实地历史还原,还是借助学术想象力的历史再现或认识,都必须在客观的原则下,借由史料的分析来开展。

今日的史学者普遍相信,受可掌握材料和研究者视野的限制,研究者无法简单地复原全部历史——研究者所展示的历史,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以至于当代中国史学专业大学生的官方教材里都非常明确地指出“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和“史家纂写的历史”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史学家们同样明白,这不仅不可以被理解为史料无用,或者史学研究可以放弃史料,仅依靠想象价值观或任何预设的规律进行研究;反而是进一步告诫历史学家要更审慎更谦卑地对待史料,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史料,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史料——无论是建构新的历史解说,还是打破旧有陈论,都必须从旧史料新解或新史料发现出发。

因此,尽管文史哲都是人文学科,彼此间也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以求真为目的、为标准才使得历史学既不会是哲学,也不会是文学,反而在精神与方法上更接近科学。

史景迁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他曾经写过一部研究清初山东农村基层妇女生活状况的名著《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尽管这是一部非常前沿且有趣的新文化史、微观史著作,但由于地方志等史料中缺乏基层妇女的生活材料,史氏一方面使用了《聊斋志异》等纯文学材料;另一方面又发挥文学想象,对王氏这位具体女性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诸多细致的细节联想。

近三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真题对比评析暨2025高考备考策略

近三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真题对比评析暨2025高考备考策略
设错规律探索
1. 曲解文意(联系上下文,比对词语或句子时,务必整体理解:看大意 是否基本相同,看是否混淆范围,是否混淆语气,是否张冠李戴,是否偷 换概念,是否以偏概全,是否颠倒时态,看是否于文无据等)
2. 不合逻辑(看推断是否符合逻辑,重点关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因 果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3. 论证特点(学会分析理据关系——论点与论据/材料的关系,学会分析 论证的角度、结构、方法、语言等)
主观题比较
新高考Ⅰ卷【信息类】三年高考考点【2022-2024】比较
2022 2023 2024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 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4分)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202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同上)
提示:三年设题方式未变。
新高考Ⅰ卷【信息类】三年高考考点【2022-2024】比较
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
题号 年份
设题方式
202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 202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题 202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篇幅都比较短,文字较简洁,既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又 具有文化性、传统性的特点。
2.信息密度较大,文字简短但包含陌生化、科技化、前瞻性的信息。 3.试卷中信息性文本的主题以文艺理论为主,也经常会涉及社会伦 理、历史科学等主题。 4.选文社会性和时效性比较强,引导学生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 借此促使学生思考所处的时代及个人选择。

历史地理导论讲义资料

历史地理导论讲义资料
◆ 3月1日,《禹贡》半月刊创刊,当时的英文名称 是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eography,稍后改为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亦即“中国历史 地理学”之意。从1934年到1937年,《禹贡》总共 办了7卷82期,为时虽短,最初每期的文字今2~3万 字,但影响却极大。
1、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资料
研究方法
——历史文献研究法 ——野外考察法与考古学成果的利用
——地理学方法与技术手段
文献资料
1、以《禹贡》为代表的先秦地理文献 2、正史《地理志》类及后人辑佚研究资料 3、关于自然地理方面的文献资料 4、方志与总志 5、其他文献资料(如诗文等) 6、考古资料 7、今人研究论著
中北 心京 主大 办学 《历 九史 州地 》理 杂研 志究
西北地区历史地理学
沙漠与绿洲——自然地理 都护与州道省区——政区地理 民族与文化——民族地理 丝绸之路——交通地理
徐松《西域水道记》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 王北辰《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 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研究》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 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瓜沙史地研究》 前田正名《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 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敦煌史地新论》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金钰铭主编《兰州历史地理研究》
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载《地理集刊》第7号,1964年)
也承认在学科分类上是属于地理学,但他又 指出,就其学科性质说,历史地理学是介乎 于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又是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历史自然地理学

L11.2雅各布森——书目摘要

L11.2雅各布森——书目摘要

文献资料库:书目摘要11.2 雅各布森书目摘要:1.吴晓东:《文学性的命运》,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目录:文学性文学经典批评、阅读和阐释——与洪子诚先生对话(代序一)文学性的命运——与薛毅对话(代序二)辑一中国现代文学创生期小说中的主体问题古典语境在现代文学中的移植元气淋漓的“新文学之当代史”废名的意义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辑二拟像的风景帝国的历史魅影打开“大众记忆”的钥匙孤独的人才能发现风景辑三都市视野与文本解读我的2010年度阅读现代作家笔下的风景及浪漫主义传统“文学保守自己的秘密”那些挑灯夜读的时光辑四为何我难舍《背影》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风情画“中国人从猫的眼睛里看时间”现代诗人笔下的外滩海关钟中国诗人的江南想象辑五扇: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西部边疆史地想象中的“异托邦”世界场域视野中的曹葆华战争年代的诗艺历程辑六“搭建一个古瓮般的思想废墟”生态主义的诗学与政治诗歌与承担一代校园作者的精神侧影诗心接千载辑七一个关于自我欺瞒的人性故事《日瓦戈医生》与俄罗斯精神传统毛姆的中国想象始于希腊的东方精神之旅废墟的美感内容提要:本书作者一直关切文学性的问题,并始终坚持在文学研究中贯彻文本细读原则,强调艺术感受力、文学悟性、审美精神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本书也试图把文学性进行多向度的理解,尊重与还原文学在其历史进程中固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进而尝试深入理解文学在其创作与被阅读的过程中所关涉的心灵活动和精神历程。

2.李龙:《“文学性”问题研究:以语言学转向为参照》,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目录:绪论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一、思想史视野中的语言学转向二、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三、“文学性”问题和语言学转向四、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语言的诗性功能一、“文学性”问题的提出二、词语的复活三、从形式到结构四、“文学性”问题的“问题性”第二章语言和结构一、理解结构主义二、文学性:文学的抽象结构形式三、语言学的历险四、作为体制的“文学性”五、“文学性”问题: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第三章话语和文本一、活的语言:话语二、文本就是生产过程三、文本的快乐四、“跨文本性”:“文学性”五、“文本”理论的问题性第四章修辞学转向一、文本的力量:散播和延异二、什么是“解构”?三、文学性:语言的修辞功能结语参考文献后记内容提要:《“文学性”问题研究:以语言学转向为参照》讲述了:应用知识考古学的办法,以语言学转向为理论背景,考察了现代文学理论中的关键词“文学性”,以“文学性-文本性-修辞性”这一脉络作为内在的主要线索,通过对“文学性”问题的内涵和演变的历史以及它同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建构关系的学术史的考察,将语言学转向后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其内在问题的断裂呈现出来。

广东省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考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

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4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早已为人熟知。

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

也就是说,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

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

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

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

2021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配套资料:附加题部分第一部分

2021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配套资料:附加题部分第一部分

2021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配套资料:附加题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一、(江苏卷2022)阅读材料,完成主题。

(10分)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摘自吴成《临川王文公集》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答案是,后来,一个谦逊的人/对他的相关行业不满/因为他的失败/这个公爵/胡玉功去世后的所谓庸俗生活而废除了他的文章?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

(2分)答案苏洵苏轼3.根据资料总结王安石临川藏品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4分)答:答案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参考译文】宋朝正和年间,政府编纂了大臣的手稿和文章。

只能选择临川藏品。

靖康灾后,政府编撰的书籍散失。

《临川藏品》的个人藏品没有一本完美的书。

它不像欧阳修的藏品、曾巩的藏品和苏轼的藏品那样受欢迎。

王子之所以能够超越他人,是因为他性格轻松、超然。

虽然同一时期的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尊重王子的文章,口中称赞,心中钦佩,往往达到了极致。

但后来,普通人对他作为首相的成就感到不满,所以他们甚至鄙视王子的文章。

这是王子临死前说的话。

为什么王子死后仍然是这样?2、(江苏卷2022)阅读材料,完成主题。

(10分)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一故者不能为也。

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

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心亦何所发明?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摘自马端林《文学概论》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分析这个问题,测试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经济学、政治学推荐书目

经济学、政治学推荐书目

经济学书籍推荐一、初级阶段阅读书目1.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正确熟悉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主义!2.弗里德曼夫妇:《自由选择》,胡骑等译,朱泱校,商务印书馆。

3.亚当.斯密《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之父”。

《国富论》系统阐述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5.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6.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本书是新古典学派理论的代表作品。

马歇尔以供求论为框架,以均衡价格为核心,对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了综合,其作品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教科书。

7.凯恩斯《货币、利息和就业通论》本书是凯恩斯学派的开山之作,从理论、政策和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凯恩斯革命”。

书中倡导政府应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需求以克服失业和萧条,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8.米尔顿?弗里德曼,《价格理论》,商务印书馆强烈推荐,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必读经典。

9.施蒂格勒,《价格理论》,商务印书馆10.萨缪尔森《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11.格利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新凯恩斯学派思想贯穿其中12.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费方域翻译,最好的微观经济学教材!!!13.张五常《卖橘者言》、《经济解释》,强烈推荐阅读。

14.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他一生经历坎坷,声誉大起大落。

爱他的人,视他为指路明灯;恨他的人,视他为恶魔怪兽。

丘吉尔多次引用哈耶克的话,反对对手工党的国有化计划;撒切尔夫人大学时期就读过《通往奴役之路》,到执政初期,她曾拿了本哈耶克的书,往政策研究员面前一放,说道:“我们信这套”;而布什总统则给哈耶克颁授总统自由勋章,表彰他的学术贡献。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主义观念一度既崇高又简单……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它是人类精神最具雄心的产物……它如此壮丽,如此大胆,理所当然激起了最伟大的憧憬。

从此岸到彼岸苏炜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

从此岸到彼岸苏炜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DONGGUAN UN VVERS VTY OF TECHNOLOGY第27卷第4期2020年8月Vol. 27 No :Aug. 2020从此岸到彼岸!苏炜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曾文艳(华侨大学 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苏炜被纳入新移民作家群之性,主要沟小说创作有长篇小说《渡口,又一个早晨》和留学生小说 集《远行人》。

苏炜凭借知青与留学生生双重文化履历,塑造了经历“文革”伤痕却依然坚守理想沟知识分 子形象,描摹了强负沉重中国“包袱”与“过去情结”的海外游子众生相。

从从岸到彼岸沟历史感知与生活体验,苏炜呈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子两种精神向度:儒家忧国忧民沟沉重抒情与西方现代化带来来焦虑;殳足现在、展望未来来乐观理想主义。

苏炜早早“伤痕”题材的创作可纳入中国1980年代文学场域,但因其其情的批判、诗意沟宁静、健康人性性书写又与主主保持距离,从中透露了苏炜早早小说的审美特质与历史观念。

关键词:苏炜;《渡口,又一个早晨》;《远行人》;知识分子;伤痕文学中图分类号:V07.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 0312 ( 2020 ) 04 - 0040 - 06苏炜生于广州,68届初中毕业后下乡到海南农场,1982年赴美留学,1986年底回国工作,又 于1989年移居美国。

从故乡到他乡、祖国到异国 的流动与漂泊,苏炜成为了永远的异乡客与远行人。

苏炜在被纳入新移民作家群体之前,他的小说成果主要体现为1980年代写作的《渡口,又一 个早晨》与《远行人》,书写“文革”伤痕与大陆留学生的域外生活。

《渡口,又一个早晨》连 载于《花城》1982年第2期与第3期,是苏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苏炜回忆说自己“好像是新时期起步那批知青作家里,最早发表长篇小说 的”*1+1 &《远行人》于1988年在大陆首次出版,“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留学生小说集”*2+234 & 其中《远行人》包括短篇小说与散文,小说有:1980年至1981年写作的《江南雨》《海娘》《酒 娘》《阿猫和阿狗》,反思历史创伤;1983年至 1984年创作并首发海外的“远行人”系列,苏炜称之为“留学生小说中的’伤痕文学’”恥2,有 《杨•弗兰克》《柏华利山庄之夜》《汤姆•郎和他的贝雷帽》《荷里活第8号汽车旅馆》《老夫当 年勇》《绿衣人》《背影》《墓园》&苏炜在知青 写作与留学活文学新作中可的是先为者, 但目前学界缺乏对上述作品的研究&总体观之,苏炜移民前对“文革”伤痕与大陆留学生海外生活的书 写,实则暗合中国1980年代的文学潮流&在《渡 口,又一个早晨》中,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中的既乐观又沉重的精神状态& “远行人”系列小说,苏炜从中国此岸到大洋彼岸留学,了 “第三只眼睛”回望故国、审视历史,主 人公在异国未能从容展望未来,反而背上沉重的中国“包袱”与“过去情结”&苏炜置身历史洪流,早期创作笼罩淡淡的“伤痕”意味,并未落新“控诉文学”窠臼,而是处在主流中的边缘境地&苏炜以温情的基调、诗意的宁宁,对健康人 性、淳朴民风的书写,成为“伤痕文学”中的别样风景&因此,将苏炜早期创作置于中国1980年 代文学场域,考察苏炜的文学审美与历史观,比较与主流文学的同与异,有利于充实中国当代文学图景&一、知识分子的理想坚守苏炜遭受“文革”冲击,68届初中毕业后便 下乡到海南当知青&这一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具有特殊性质,因为长时间的“政治侵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他们留下了抹不去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原始印记,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内化为一种独立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2㈣&但是十年的知青生活留给苏炜的并不 是英雄主义与青春激情,而是社会担当、历史使命感与乐观的理想主义& 1981年,苏炜受《花 城》“全国长篇小说写作笔会”之邀,感受历史收收日期:2020 -02 -01作者简介:曾文文(1995—),女,江江赣购人,硕士生,主题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第4期曾文艳:从此岸到彼岸:苏炜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41脉搏、传递时代讯息,创作了反映知识分子精神诉求的长篇小说《渡口,又一个早晨》。

苏炜小说创作论

苏炜小说创作论

苏炜小说创作论
在日趋壮大成熟的北美新移民文学队伍中,来自耶鲁大学的旅美作家苏炜,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位。

他是改革开放后大陆留学生文学的造端倡始之人,也是北美新移民创作群体中难得的学院派作家,他凭借着深刻宏大的思考和别具一格的创造力,在世界华文文学的艺术长廊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论文首章是以知识者在理想泯灭后的选择为依据,细致分析苏炜小说中的理想主题;继而深入文本,以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为划分,讨论其小说里寓意丰富的人物形象;第三部分是从荒野意象、性爱描写和语言特点三个方面着眼,对苏炜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基于文本的分析;此外,论文末章还将其创作放置在知青文学和留学生文学的开阔视域下,审视其艺术和思想意义上的独特气质,从而完成了对苏炜小说创作较为系统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

地理叙事的美学意义——论苏炜作品的浪漫美学与生态美学构建

地理叙事的美学意义——论苏炜作品的浪漫美学与生态美学构建

地理叙事的美学意义——论苏炜作品的浪漫美学与生态美学
构建
邹建军;王冠含
【期刊名称】《理论月刊》
【年(卷),期】2024()4
【摘要】美国华文作家苏炜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地理叙事特征并体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可贵理念。

其长篇小说通过构建奇异的地理空间结构,塑造奇幻人物形象,借助地理意象和景观的象征与神话修辞,展现出浪漫主义美学风格。

《小鸟依人》《独自面对》等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因植根于浪漫主义美学中对自然地理的敬畏之情,进一步发展出鲜明的生态美学风格。

地理叙事在构建这两种美学风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作家提供了创作方法,更为批评者提供了解读浪漫主义和生态主义作品的理论路径。

【总页数】8页(P153-160)
【作者】邹建军;王冠含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中国古典美学与生态美学——庄子的“无用之用”说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2.东方暴力美学的浪漫诗意——浅析吴宇森早期作品中的暴力美学意象
3.生态美学:静观
美学与参与美学的时代交汇——生态美学与传统静观美学比较分析4.学术争鸣:现象学与生态美学构建——以《现象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为讨论中心5.以典型作品和典型形象反映时代风貌与美学特征 --《千里江山图》与舞剧《只此青绿》美学特征及叙事风格分析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诗纬文学地理学思想研究

诗纬文学地理学思想研究

诗纬文学地理学思想研究殷虹刚【期刊名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3【摘要】在传统天文分野知识和汉代大一统地理认知的影响下,诗纬将《诗经·国风》十五国与天上星宿相对应,明确邶鄘卫王郑等国的地理位置,摆脱了季札观乐时政教化的评论标准,开启对《诗经》十五国地理方位的研究,进而认识到各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差异对诗歌的影响。

在天人感应思想和《周易》“察地理”观的影响下,诗纬重视从文本出发,从物候角度解诗,开启“以地证诗”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因此,诗纬是当代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不可忽视的理论资源。

【总页数】10页(P103-112)【作者】殷虹刚【作者单位】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相关文献】1.王葆心《古文辞通义》文学地理学思想研究2.《朱熹文学思想研究》批评——兼论朱熹对“淫诗”的态度3.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黄庭坚巴蜀诗研究4.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刘敞北疆纪行诗研究5.维吾尔族方向崇尚问题之我论维吾尔语的方言与民俗研究政府"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和遇到的挑战高校德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论社会情绪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论术语"语义学"新疆电视台翻译节目简析维吾尔文学批评与《福乐智慧》……………论格则勒诗的体裁…………………………长篇小说《不可磨灭的足迹》述评…………维吾尔民问歌谣与民俗文化………………《繁华都市的新公民》是时代的艺术画像··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探讨……………………论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论新疆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与货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真题解析

200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真题解析

200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真题解析200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真题共计3篇文章,主要涉及到近代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承等话题。

下面将逐篇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文本。

篇一:争取前进、开拓创新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上海高级中学学生在赴北大参观时的一次讲座。

讲座的主题是“如何成功地走进北大”,目的是鼓励学生争取进取,开拓创新。

文本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导言”、“学生的问题”、“校方的回答”和“结尾”。

导言部分以一句话引入话题,概括了讲座主题。

学生的问题部分呈现了学生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如如何考上北大,如何迎接北大的学术挑战等。

校方的回答部分则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鼓励学生要勇敢尝试,要敢于面对挑战,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结尾以一段寄语,鼓励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追求真理,争取前进。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

文章结构清晰,信息量大,语言简练,整体表达流畅,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篇二:扬子文化与传统文化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江苏扬子文化的特点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文中提到,扬子文化是以扬州为中心的,融合了齐、楚、吴、越等多个地方文化,同时也受到了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章分为导言、扬子文化的特点、扬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结尾四个部分。

导言以一句话引出话题,说明江苏扬子文化的重要性。

扬子文化的特点部分详细介绍了扬子文化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扬子文化的独特魅力。

扬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部分分析了扬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结尾部分用一句寄语,表达了对扬子文化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呼唤。

整篇文章由总到分逐层展开,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逻辑严谨。

用词精准准确,语句通顺流畅,给人阅读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篇三:扬州八怪与文化传承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扬州八怪,他们是明代扬州名士中的文化精英。

文章通过对扬州八怪的生平、艺术成就、文化影响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扬州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

从高考政治“四史”试题看教学导向

从高考政治“四史”试题看教学导向

从高考政治“四史”试题看教学导向
林炜
【期刊名称】《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1()45
【摘要】"四史"进入试题是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的突出亮点,是今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鲜明导向。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重视挖掘历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结历史与现实,提升教学底蕴与活力;突出素养立意,培育学生思维品质;强调多元表达,指向学生个性发展,从而不断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赋能。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林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教学评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以2010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为例
2.从高考试题导向看函数教学
3.浅析2017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思想对政治教学导向的启示
4.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四史"学习教育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5.从两道高考试题看高考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来乍至的知青们 : 巴灶 山上 的蛇 云 , 出 之 于 是
中的海 南岛真可谓 风格独特 , 比如 《 谷》 迷 中的巴灶 山是

个实 有 的地 名 , 炜 描 写 了 巴 灶 山 的蛇 云 、 莽 、 水 、 苏 林 雨
收 稿 日期 :0 1 0 0 2 1 — 7— 8
作者简介 : 颜水生( 90一) 男, 18 , 湖南衡 阳人 , 文学博士 , 州民族 学院文学 院讲 师 , 贵 主要从 事 中国现 当代 文学
米调等人 , 些都 离 不开 在海 南 岛 1 的 知青 生 活经 这 0年
验。这 也就 是说海 南知青 生活孕 育了苏炜小说 中的人物
和环境 。同时 , 苏炜 小说 中的知青 生活 不仅体现 为小 说
的主要情节 , 也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再现 。
气弥漫 , 当天色晴明的傍 晚, 一团 团血红鲜 每 那
是小说情节的陪衬 , 而 《 谷》 的地理 或环境描 写远 然 迷 中
陪衬 ” 所能概括的 , 单从小说 的章 节名如 “ 山烟 ” “ 、水 生活在苏炜心中永 远地 扎下 了根 , 并在小说 中有 着明显 非“ 、 荒林”、 寨子 ” “ “ 、 大水”、 蛇 云 ” 就能 窥视 出地 “ 等 的印记 。海南岛的奇异环 境 , 比如“ 巴灶 山” “ 、 碗角背 ” 边” “ 、
( oi c ne) Sca Si cs l e
地 理 、 史 与 人 性 历
论 苏炜 小 说 的诗 学 与政 治
颜 水 生
( 州民族 学院 文学院, 贵 贵州 贵阳 50 2 ) 5 0 5

要: 苏炜 在海 南生 活了 1 , 典型 的海 南知青 。海 南岛 的生 活在 苏 炜心 中 永远 地 扎下 了根 , 且在 苏 炜 O年 是 并
中 图分 类 号 : , . / 74 2 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5 1 (0 1 一 4— 16一 5 1 7 — 3 0 2 1 ) 大陆 旅 美作 家 、 学批 评 家。 文
台风等 , 巴灶 山蛮荒 而又神 奇 , 让人 恐惧 而又 兴奋 ; 同样 是写台风洪水 , 苏炜 的《 谷》 迷 迥异 于郭 小东 的《 中国知
小说 中有 着明 显的 印记 。苏炜小说 以地 理空 间呈现 奇异 的美学 效果和 广 阔的 意义空 间 , 历 史的碎 片 中展现 复杂而 在 又独 特 的历史观 , 性剖析 统- /说 的地理 诗学和 历 史诗学 , 以人 -j \ 小说还 具 有深刻 的现 实政 治寄寓 。 关键词 : 苏炜 ; 知青 ; 南 ; 海 诗学 ; 政治 ;
丽 的肥 大 云 朵 。 是 带 着 奇 诡 的 造 型 组 合 , 重 总 重
叠 叠 地 铺 满 天 际。 每 一 个 重 叠 之 间 . 云 的底 红
苏炜对 地理 空间 的选择与描 写非 常独特 , 小说 呈 使 现 出奇异的 美学效 果 和广 阔 的意 义空 间。苏 炜 出 国以 后, 曾经多次在文章中写到了 自己在 海 南岛的生活 , 海南 岛浸满 了苏炜 1 0年的忧患 与泪水 、 青春 与血汗 , 因此 , 苏 炜选择 海南岛作为 小说 背景也 算是情理 之 中。然 而 , 苏
研 究。
1 6 4
巴灶 山里郁 结 的蛇 气。都 说 山腹 深处 , 住着 一
条 千 年 巨蟒— — 也 就 是 当地 说 的龙 神 蛇 怪 。 此
观相契 合。
昆 德 拉 说 : 小 说 的 智 慧 则 在 于 对 一 切 提 出 问 “
神此怪 , 既是 巴灶 山的福 荫也是 巴灶 山的祸害 。 千万千万惊动不得 呢。
l 5岁时以知青身份 来到 海南岛 , 并在海 南生活 了 1 0年。
17 94年开始发 表文学作 占 。20 占 04年 , 长篇小说 《 迷谷 》 和
青部落》 同样 是写热带丛林 ,迷 谷》 ; 《 也迥 异于孔捷 生 的 《 大林莽》; 在大 多数知青小说 中 , 地理或环境描写往往都 中篇小说《 米调》 连续刊载于 《 山》 钟 杂志第 3 4期 , 、 引起 国内文坛的广泛 关注。与 众多海 南知青 一样 , 南岛 的 海
“ 云” 蛇 等场景 ; 主人公 的奇异经 历与性格 , 比如 路北 平 、
理或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 谷》 迷 第二章开头
对“ 蛇云 ” 了经典性描 写 : 作
都 说 蛇 云 是 巴灶 山 一 景 , 近 出 了名 的。 远 亚 热 带地 方 , 日落 时分 的火 烧 云 本 来 并 不 出奇 。 独 有 这 方 圆 百 里 的 巴灶 山, 大概 是 林 深 地 广 , 瘴
炜说过海 南岛的 l 是 “ 生中最灰 暗 、 艰难 的一段 0年 人 最 岁 月 ” , 种 感 情 影 响 了 苏 炜对 海 南 的描 述 。 苏炜 小说 … 这
部 都 会 镶 着 一 条 墨 色 的 滚 边 , 得 红 的更 红 得 使 凛 冽 , 的 更 黑得 瘳入 , 佛 真 有 一层 凛 然 的蛇 黑 仿
21 0 1年 第 4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 ) 社
J OURNALOF HAI NAN NORMAL UNI VERSTY I
第2 4卷 ( 14期 ) 总 1
No 4 2 l . O 1 Ge e a . 1 n r lNo 1 4
V0 . 4 12
气, 吐着 无形 的信舌 萦绕 在上 面。粤 地人 喜 欢
把 鲜 艳 得 奇 异 的颜 色 称 为 “ 色 ” 比 方 省 港 地 蛇 , 头 常 常 可 以见 到 的 西 洋 进 口的 大 苹 果 , 被 直 就 称 为 “ 果 ” 山里 有 一种 身 形 硕 大 、 发 异 香 的 蛇 ; 散 翠青茅草 , 被 叫做 “ 茅” “ 云 ” 称 谓 , 就 蛇 。 蛇 的 或 许 便 因此 而 来 。 不 过 , 当地 人 总 是 这 样 提 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