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会计计电算电算化 化

合集下载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

会计电算化步骤详解第一步:准备工作首先,公司需要确定进行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和目标,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会计电算化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其次,公司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电算化实施计划,并分配相应的资源和人力支持。

还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购买会计软件,并选择适合公司需求的软件。

第二步:数据转换和导入在进行会计电算化之前,公司需要先将手工会计数据转换为电子化数据。

这包括通过扫描或手动录入将纸质会计凭证、报表和账目等转换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命名和分类。

然后,将电子化数据导入到会计软件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步:设置会计业务流程在会计软件中设置会计业务流程,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制定会计政策、设置账户、设定会计期间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相应的财务报表和分析报表,确保能够满足公司的会计要求和管理需求。

第四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包括凭证的录入、科目的核对、账目的调整和结账等。

会计软件能够自动计算和处理各种会计项目,如借贷平衡、汇兑损益、资产折旧等,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五步:内部控制和审计会计电算化后,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并进行内部审计。

这包括设置权限管理和审批流程,确保会计业务的安全和合规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会计处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第六步:培训和维护完成会计电算化后,公司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会计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

同时,还需定期维护会计软件,进行数据备份和系统更新,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第七步:优化和改进在使用会计软件运营一段时间后,公司可以收集并分析数据,评估会计电算化的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公司可以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优化和改进,例如调整会计业务流程、完善会计政策、增加报表分析功能等,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公司全面考虑并细致规划每一个步骤。

电算化下会计岗位设置及职责

电算化下会计岗位设置及职责

电算化下会计岗位设置及职责1 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1.1 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

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交叉设置;在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情况下,为提高工作效率,部分岗位可以由一人担任。

1.2 电算化会计岗位分为:1.2.1 系统管理员(电算化主管),主要负责计划协调、管理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建立运行、账务数据系统安全等工作。

系统管理员一般可由财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担任。

1.2.2 系统操作员,负责输入、处理、输出会计数据,如凭证录入、记账、打印账簿和报表等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业务知识,能熟练进行计算机会计软件的操作。

1.2.3 凭证审核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以确保凭证的合法、准确;对打印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或中心主任兼任。

1.2.4 系统维护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要求精通计算机相关业务,,采用大中型计算机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1.2.5 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负责保存计算机会计数据(数据备份软盘)、软件系统(光盘或软盘)、已打印的各种账表、凭证及其他有关的会计档案资料。

通常可由系统维护员兼任。

1.3 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进一步明确岗位的职责,对每一岗位的工作职责、权限进行详尽的规定,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进一步具体化。

2 系统管理员职责2.1 负责协调、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会计软件系统的建立运行,保障电算化会计系统正常运行等。

2.2 负责电算化会计系统有关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等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2.3 负责电算化会计系统各有关资源(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调配、修改和制定更新计划。

2.4负责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的协调。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三、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减少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工效 会计业务的电算化处理是通过各种业务处理程序,指挥计算机进行 各种指令操作完成的。例如,原始数据的输入、建立数据文件以代替手 工操作的账簿来实现数据的存储、打印各种符合要求的账簿报表、进行 日常管理所需的各种查询,这些原来靠人工抄写、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而且都体现为对信息的某种作 用。比如,取得原始凭证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原始凭证的审核是对信 息特征的提取和确认;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信息的分类判断,也就是对输 入信息进行加工和变换的模型框架;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是变数据 为信息,并进行传递和存储;账务检查和核对所反馈的会计内部信息, 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会计的预测、决策和管理是对会计信 息的进一步应用。会计工作的全部活动构成了对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 输出和控制反馈全过程,形成了一个会计活动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称 为会计信息系统。这个系统不断从经济管理活动中得到信息,经过加工 处理后又向管理活动提供大量有用信息。手工会计就是通过会计核算和 会计分析,形成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数据,产生影响决策的信息,因此, 手工会计就是一个会计信息系统。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
计算的工作现在均由计算机来完成,能够大大提高工效。 2)提高数据处理精度 采用计算机后,数学方法在财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为了 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预测和决策,以选定 最优的经营方案,需要运用高次方程和求解多元方程组等数学模型,若 靠手工计算将十分困难,而采用计算机则十分便捷。又如,手工方式中 会计科目设置和成本费用的分摊都非常粗略,这是与手工操作方法相适 应的,而采用计算机后,会计核算就可以更加细致。 3)加快数据处理速度 计算机能够长期存储大量数据,并能以较高的速度和准确度自动进 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从而突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为财会管理提供 更为详尽和更加及时的信息。例如,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实时处理,可以 及时掌握当前经济活动的最新数据;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

《会计电算化》考点总结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讲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1.时间:2.事件:(1)1981年8月,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2)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3)1989年底和1990年7月,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3.缺点:(1)会计电算化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2)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3)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4)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5)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4.特点:(1)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2)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3)提高劳动效率和输出速度;(4)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1.时间:20世纪90年代2.特征:(1)企业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的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新调整;(2)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3)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4)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利用;(5)所有原始数据只需要输入一次,实现数据的一致性,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

3.事件:(1)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向电算化整合;(2)全面电算化;(3)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与企业连接起来。

4.发展阶段:会计核算电算化(初级阶段)、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决策电算化(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1. 事件:(1)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2)内部控制研究刚刚起步;(3)构建ERP系统的指导思想还不清晰;(4)尚未能自觉地围绕内部控制关系理顺其会计信息系统;(5)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即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

会计经验: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会计经验: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1.《会计法》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这是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关于会计软件及其相关的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与更正,以及报表的编制等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设置哪些岗位? 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业务处理方式的改变,引起了会计岗位的重新设置。

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与手工会计的各会计岗位相对应。

电算化会计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以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电算化会计岗位可设立如下: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2)软件操作:负责输人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人计算机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数据进行审核。

 (4)系统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

 (7)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负责存档数据盘、程序软盘,输出的账表、凭证和各种会计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做好软盘、数据及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

 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保持相对稳定。

中小型单位和使用小规模会计算化系统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情况,设立一些必要的电算化岗位,许多岗位可以由一个人担任。

 3.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如何选择计算机运行环境? 计算机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及工作方式。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业务的处理和管理过程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现代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优点、应用、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软件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会计工作过程,促进财务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实现旗帜鲜明、准确无误、安全可靠的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能自动完成会计分录、账务处理、报表制作等繁琐工作,避免了重复劳动和人为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会计电算化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分析信息数据,从而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3、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会计电算化能够通过密码保护、备份等多种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丢失、损坏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4、提高财务成本的控制。

会计电算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会计人员的用工成本,同时更高效的处理会计工作,降低会计管理成本。

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应用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电算化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会计分录、账务处理、报表制作等核算功能,提高核算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2、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支撑。

3、税务申报。

会计电算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税务申报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避免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税负增加,降低税务管理成本和税务风险。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作为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科的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

会计电算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

按照会计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和会计决策电算化。

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

会计管理电算化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信息,借助计算机会计管理软件提供的功能和他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地规划和运用资金,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费用开支,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El的。

会计管理电算化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和开展会计分析等。

会计决策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会计管理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

例如,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和财务决策等。

所谓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人员进行决策的人机会话系统,它不是代替人决策,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提供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方案,以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重点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重点
(二)专用会计软件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使用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专用会计软件也称定点开发会计软件。
企业开发专用会计软件可以还、根据本身所拥有的技术力量,分别采取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方式。其中联合开发既能充分发挥开发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专业特长,开发出实用性强,较高质量的软件系统,又能解决维护问题。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目标: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全面实现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的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会计管理工作。国外把利用电子数据系统的会计,成为电子数据(Electronic Drocesing Accounting,简称EDP会计)或电子计算机会计。
会计核算软件是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会计制度为依据,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以提供会计信息为目标。但不同软件公司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所包括的功能模块并不完全相同。
ERP是信息技术与现金管理理论相融合的产物,它一般包含分销,制造和财务三大部分,显然,财务是ERP的核心功能之一,会计软件系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以是ERP的一个子系统。
(1)输入会计核算所必需的期初数字及有关资料,包括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号,年初数,累计发生额及有关数量指标等
(2)输入需要在本期进行对账的未达账项;
(3)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记账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
(4)定义自动转账凭证,包括会计制度允许的自动冲回凭证等;
(三)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一、概念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二、问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是什么?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财务管理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

它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减轻劳务工作量。

电算化会计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会计学专业是学习关于会计知识的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会计不光是记帐,它现在已经上升到管理的高度,会计学不光学记帐,还会涉及到与会计相关的法律、统计、审计、经济、高等数学,概率等好多方面,一般是本科层次的专业。

会计是企业计量、核算财务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现在会计逐步电算化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企业用的手工做帐。

关于会计的专业设置大概有这么几个名称吧,会计学,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其实他们是有一点区别的.财务会计专业是侧重关于财务方面较多的一个专业。

可能比会计学专业少一些审计,经济,统计方面的知识。

其实这三个专业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会计的基本知识都会学到,基本的法律,经济,统计也会学到。

它们只是会因为专科或本科层次的不同,学到的知识与知识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

1、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手工记帐已经越来越少了。

2、所谓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所以在这个角度上看不能得出所谓会计和电算化有什么不同,即你提到的那个好些的结论。

3、如果一个会计他不懂会计电算化,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在当今信息时代也作不了会计,那岂不被淘汰了吗?会计电算化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一、概念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二、问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是什么?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财务管理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

它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减轻劳务工作量。

电算化会计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会计学专业是学习关于会计知识的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会计不光是记帐,它现在已经上升到管理的高度,会计学不光学记帐,还会涉及到与会计相关的法律、统计、审计、经济、高等数学,概率等好多方面,一般是本科层次的专业。

会计是企业计量、核算财务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现在会计逐步电算化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企业用的手工做帐。

关于会计的专业设置大概有这么几个名称吧,会计学,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其实他们是有一点区别的.财务会计专业是侧重关于财务方面较多的一个专业。

可能比会计学专业少一些审计,经济,统计方面的知识。

其实这三个专业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会计的基本知识都会学到,基本的法律,经济,统计也会学到。

它们只是会因为专科或本科层次的不同,学到的知识与知识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

1、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手工记帐已经越来越少了。

2、所谓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所以在这个角度上看不能得出所谓会计和电算化有什么不同,即你提到的那个好些的结论。

3、如果一个会计他不懂会计电算化,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在当今信息时代也作不了会计,那岂不被淘汰了吗?会计电算化主要侧重会计软件的学习,为了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吧。

会计电算化概念

会计电算化概念

会计电算化其基本知识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一)会计电算化概念会计电算化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简称,是指由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的操作人员操作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来完成会计工作的活动。

会计电算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的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

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率先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领域。

1981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了学术讨论会,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的法规《财务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实行)》。

从此,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快速发展阶段。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数据处理主要靠人工操作,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低、错误多、工作量大。

会计电算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先预测、事中控制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

手工条件下,会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会计核算上。

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了,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使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经历了手工方式、机械式方式和电子计算机方式。

计算机会计的产生,使得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有了质的更新。

(三)电算化会计核算和手工会计核算流程的区别(1)数据处理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在手工方式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起点为原始会计凭证;而电算化会计核算可以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机制凭证为处理起点。

手工方式下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以财会人员编制并上报财务报表为工作终点;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中,则以计算机自动输出账薄和输出固定报表为终点,将各种格式变动的内部及外部报表的编制与输出工作,交由单独的报表模块来完成。

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会计电算化简介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及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等。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四个阶段(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会计核算电算化,它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财务核算和报表核算。

1981年8月,长春一汽,会计电算化概念。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信息集成)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一管理子系统进行核算,同时使会计电算化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会计核算,还将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处理纳入了计算机管理。

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2006年2月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引入会计专业判断。

多方法+判断模型(原本由人力完成的复杂的会计专业判断转变成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公式和模型,当实际业务发生后,再把实际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自动与计划、预算或定额标准相对比,如有偏离,及时输出信息,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计划、预算或定额的正常实施。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2008年6月六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三会一部一署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报告指引内控是内部控制的简称,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

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要求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实现内部控制的上述要求,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来源惟一、实时共享)。

会计电算化不等于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和基础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一)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会计电算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

电算化会计工作流程

电算化会计工作流程

电算化会计工作流程
一、数据录入阶段
1.收集财务凭证和票据
2.将凭证信息录入电算化会计系统
3.核对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记账处理
1.根据录入的凭证信息进行记账处理
2.包括借贷记账和科目分录
3.确保会计分录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三、报表生成
1.根据记账数据生成财务报表
2.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
3.确保报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四、审计和核对
1.进行财务数据审计和核对
2.确认电算化会计系统处理的准确性
3.发现并纠正可能的错误和异常
五、税务申报
1.根据财务数据进行税务申报
2.包括增值税、所得税等各项税种
3.确保申报内容和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六、结账和备份
1.进行月度或年度结账处理
2.备份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
3.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性
七、审计跟进
1.配合内外部审计工作
2.提供必要的会计数据和资料
3.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

会计电算化(第1-2章)

会计电算化(第1-2章)

二、会计核算工具的变迁
2、机械化操作
就是运用各种机械手段来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 最初是单机操作,只运用个别的机器来代替一部
分手工操作。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机械化操作与手工操 作并举,一部分数据处理用机械,一部分数据处理用 手工。 后来发展为以穿孔卡编表机为核心,包括穿孔机、 验孔机、分类机和编表机等全盘机械操作。在机械化 操作中的穿孔卡片及“一数多用”的数据处理原则, 在电算化操作中得到沿用和发展。
每一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6)成本核算系统。是正确核算各项费用的支出和产成 品成本的计算。 (7)销售核算系统。是负责产成品入库、发出和结存的 核算,以及营业收入、应交税金、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
外支出和利润分配等核算。
(8)报表汇总系统。是完成系统内的各种内外部会计报 表的打印输出。 (9)财务分析系统。它将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通过 各种指标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加全面清楚地反映企业单位的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
二、系统与信息系统
2.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和各种软件技术 的,融各种关联理论和管理方法,以信息为 处理对象,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 加工,并在必要时向使用者提供信息的人机 相结合的系统。
以加工处理数据、提供信息为目的的。
☆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的收集和输入 信息的传输和加工
会计电算化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1单元 从手工核算到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
一、会计电算化(Computerized Accounting) 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将计算 机应用于会计工作,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 公司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引发了 会计数据处理的重大变革。 在我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数据 处理是在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 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标志着我国 会计电算化的开端。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五)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健康发展,应建立和健全与此相适应的科学的 内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1) 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2)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3) 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4)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基础会计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选择与本单位 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 软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开展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经 过财政部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以后逐渐过 渡为定点开发或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软件开发,使会计软件更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会计电算化
三、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三、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为了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指导和规范基 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 展,财政部于1994年6月和1996年6月制 定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 规范》,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这两个文件 的规定,推动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
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基础 工作。
1.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并确定编码 2.规范各类凭证、账簿、各种表格的格式和内容 3.规范有关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 4.整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
(三)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会计电算 化工作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可先进行工作量大、重复劳动 多、见效快的项目,如工资核算、往来款项核算,然后 逐步向其他项目发展。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单机运行, 然后逐步向局域网或广域网发展。网络化是会计电算化 发展的方向,但一定要统筹规划,全面安排,要适应企 业全面发展、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什么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什么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什么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什么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能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的人才。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主要专业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等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内容1、会计基础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程序。

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产生的,了解会计信息产生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确认、计量、报告方法的性质、实用性等,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

2、管理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基础课程。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具体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计划、目标、预测、决策、组织概述、组织结构、人员配备、领导者、激励、控制与协调、控制基础理论、控制技术与方法、协调。

3、经济法本课程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动态和高职高专教学要求和特点,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又系统而突出地介绍了规范市场主体及活动的法律规范,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规范及经济仲裁和审判的基本知识。

突出一个“新”字,力图容纳我国的最新立法成果,同时,用图表方式将相关内容进行对比,以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要点和区别。

本课程侧重于介绍微观层面的法律制度,并配合相关案例和分析,注重在实际经济工作中的法律应用,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篇幅安排合理。

4、税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基本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税法基础理论、税收债务法原理、商品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财产税和行为税法律制度、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等。

5、初级会计实务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和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四、存在问题 1. 普遍程度低,发展不均衡 2. 人才缺乏 3. 与审计脱节 4. 效益低下 5. 软件水平低 五、发展趋势 1. 面向高层决策 2. 面向综合应用 3. 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1. 手工方式 2. 机械化方式 3. 电子计算机方式 (二)电子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1. EDP阶段 2. 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3. 决策支持和专家系统阶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2. 组成要素 3. 目标 4. 特点 三、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机会 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运行维护;通用会计软件的基本原理与操 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 的影响;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l
l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上篇理论(课堂教学)部分和下篇实务(实践教学部分) 组成,具体包括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会计软件、系统开 发实例、内控制度和计算机审计以及实践性环节(上机)等组成,其中上篇的会 计决策支持系统、网络技术与会计发展部分和下篇的其它子系统实验部分为选讲 内容。
3
参考资料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袁树民,《电算化会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1月版。 2. 王振武,《会计电算化》,东北财大出版社,2000年2月版。 3. 杨周南、张瑞君,《会计信息系统》,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年6月版。 4. 张瑞君、蒋砚章,《计算机会计学》,中国人大出版社,1999年8月版。 5. 张世举,《计算机会计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版。 6. 陈冰,《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2003年3月版。 7. 董春游、杨鉴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2001年3月版 8. 林兰荣、陈忠山,《会计电算化基础》,2000年7月版。 9. 沈美丽等,《新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2000年5月版。 10. 石雄飞,《会计电算化实用技术》,2000年9月版。
12
第四节 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1. 运算工具不同 2. 数据载体不同 3. 帐簿的形式和错帐的更正方法不同 4. 帐务处理程序不同 5. 帐户设置方法和帐簿登记方法不同 6. 对账、结帐方式、方法不同 7. 内控制度不同 (1) 如何识别身份和控制权限 (2) 控制的集中点集中于如何检验和保证输入凭证的正确性 (3) 磁性介质存储的会计数据缺乏证据能力,要求软件控制访问权限 (4) 内控依赖于计算机
1.
/ /
中华财会网 搜索引擎
4
第一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l 第一节
数据、信息与信息系统 l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 l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和意义 l 第四节 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比较 l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管理
13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微观管理 二、宏观管理 1. 必要性 2. 内容 (1)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 (2) 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 (3) 替代手工帐的审批 (4) 人才培训
14
会计电算化
主讲:刘中华
1
课程说明
l
l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既 涉及会计学,又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为会计专业主干核心 课程,面向会计学院各专业高年级本、专科开设。
l
l
二、教学目的
l
l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
2
课程目录
l l l l l l l l l l l
第一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第二章 会计软件 第三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第四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 第五章 通用账务处理系统 第六章 通用报表处理系统 第七章 其他核算管理系统概述 第八章 企业资源计划ERP 第九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第十章 电算化审计概述 参考资料
美国生产与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 一个MRPII/ERP系统,平均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 经济利益: 1.库存下降30%—50%;2.延期交货减少0%; 3.采购提前期缩短5%;4.停工待料减少60%; 5.制造费用降低12%;6.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 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
5
第一节
数据、信息与信息系统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 会计电算化一词的由来( 1946 , 1954 , 1958 , 1979 , 1981 , 1983 , 1989,1996,2000)
会计数据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
2.如何认识会计电算化一词 3.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是用 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处理、 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会计人员及有关操作人员使用由程序设计人 员按照会计业务要求编写出来的会计应用软件指挥计算机来完成会 计工作的过程。
6
会计数据
会计数据
二、数据、信息与信息处理
1.数据与信息 数据是表征客观事物、可以记录、能被共同识别的物理符号。 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是可以通讯的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程度的度量,是经过加工的有意义的 数据。 2.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只是消化了的数据,即经过加工处理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 影响的数据。信息是更基本的直接反映现实的概念,而数据则是信 息的具体表现。 3.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 4.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5.信息处理
7
三、信息系统
1.概念 2.类型 3.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 支持系统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8
DSS 结构 DSS
人机交互
DB
MB
AB
KB
数据存储和加工的新技术 数据仓库DW
9
ADSS

业务信息系统EDP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