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冷生平分章题库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与规律的学科。
2.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中人工栽植的各种树木,花卉,草坪等组成的植物群落内各种生物(包括各种动物及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研究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理的科学。
3.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4.生态园林: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转化为人工的并高于自然的新型园林设柜台系统。
二、填空1.英美学派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群落的动态演替和演替顶极学说)。
2.法瑞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对群落结构的研究)。
3.北欧学派的主要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瓦尔明在植物地理学方面的工作)。
4.前苏联学派则主要在(生物地理群落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三、选择题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A.理论生态学B.草原生态学C.环境生态学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2. 园林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A)。
A.生态学B.动物学C.微生物学D.树木学3.最先提出生态学概念的是(A)A. 海克尔B. 奥德姆C. 坦斯利D. 林德曼4.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C)首次提出来的。
A. 海克尔B. 奥德姆C. 坦斯利D. 林德曼四、简答题1.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答:分为四个时期,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后),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
2.简述园林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
答:(1)造园阶段(传统园林阶段):主要服务于以皇帝为首的贵族阶层,主要为营建宫苑\庭院\花园等范围较小.(2)城市绿化阶段:工业革命开始,园林服务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展到广大的城市居民,园林服务范围扩大到公园和整个城市绿地系统.(3)大地景观规划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园林从城市扩展到郊区,进而影响到大地综合体。
3.园林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主要研究:(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园林植物及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与机理(2)城市植被的恢复重建,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4)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及城市生态管理(5)园林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技术问题4. 园林生态学的研究进展?(1)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研究(2)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3)城市区域绿地网络研究(4)城市植被恢复重建与生态过程研究(5)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过程研究(6)园林生态工程技术研究第二章城市环境、生态因子与园林植物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园林生态学》B卷-07园林本科-
临沂师范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园林生态学》试题(B 卷)(适用于2007级园林专业本科学生,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岛屿效应:2.生物群落演替:3.生态型:4.最小因子定律:5.生物富集作用: 二、填空题(共10题、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生态因子根据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我国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典型地带性植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大植被类型。
5.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将植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生态类型。
6.城市光污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我国城市绿地按照其功能划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景绿地六大类。
8.大气圈是由包围地球的空气组成的,从下往上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依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逸散层。
9.植物生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五种类型。
10.若不考虑高山和高原区域,我国可划分为6个热量带,从南往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寒温带。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
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
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
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19、近代城市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
二、名词解释1、生境:2、种群:3、层片:4、黄化现象:5、食物链:6、优势种7、短日照植物:8、原生演替:9、趋异适应:10、建群种: 11、斑块(镶嵌体):12、生活型: 13、他感作用:14、生态系统:15、群落:16、生态位:17、光周期现象:18、春化作用: 19、生态入侵:20、-3/2自疏法则:三、简答题1、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态学含义。
园林生态学-题库
园林生态学-题库1、1. 生物群落;答案: 1. 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生物聚合体。
(生物群落可以根据其组成的生物类群的不同,习惯地被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三大类群。
也可以根据其受人为干扰的程度分为自然群落、人工群落和半自然群落。
)2、2. 物候期答案: 2. 物候期(植物发芽、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阶段的开始和结束称为物候期)3、3. 林德曼定律:答案: 3. 林德曼定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营养级的顺序传递时,由于生物本身对能量的消耗呈急剧的阶梯状递减趋势,每一个营养级为下一个营养级提供的能量仅在10%左右。
4、4. 竞争排斥原理:答案: 4. 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
5、5. 次生林:答案: 5. 次生林:是天然林的一种类型,还大面积的原始林受到自然或人为的反复破坏(不合理的砍伐、过度放牧、垦植、火灾等)后形成的次生裸地上发生并形成的森林群落。
6、1.以仙人掌为例,简述并分析在高温环境下,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适应性改变。
答案:以仙人掌为例,简述并分析在高温环境下,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适应性改变。
形态:叶,茎,色,附属物等生理:代谢途径,气孔调节等功能为减少蒸腾,增加反光,降低体温等7、2.依据自然界中水分存在的形式,简述影响植物利用水分的因素?答案:依据自然界中水分存在的形式,简述影响植物利用水分的因素?1)水的形态:气态、液态、固态。
2)影响植物利用液态水的因素。
3)对气态和固态水的应用进行评述。
8、3.简述园林植物群落对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有什么作用?答案:热岛现象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园林植物散热原理(遮阴、降温、营造小气候等)9、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包含的三个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019年《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共23页文档
2019年《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共23页文档《园林生态学》复习题第一章个体生态学总论环境的概念按其性质,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
生境:特定生物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的分类不可替代性: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补偿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时,可依靠某一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而获得类似的生态效应。
最小因子定律(木桶原理):生物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
限制因子:某一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由于不能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不仅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而且也将限制其它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这一生态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耐性定律的补充原理:①任何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②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③由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当某一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④对多个生态因子耐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地理分布范围也很广。
⑤同一生物种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其耐性范围会发生变化,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
生活型:不同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园林生态学题库
1.影响温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 B C D E)A.纬度B.大型水体C.海拔D.地理方位E.地形2.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主要有( A B C D E)A.促进种子萌发B.影响植物的开花结实C.影响植物产品的品质D.影响植物的抗性E.影响根系的发育3.在生态学巩固时期涌现了多个学派,其中有( B C D E)A.欧美学派B.北欧学派C.法瑞学派D.英美学派E.前苏联学派4.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 B C E )A.乔灌草结构B.自然式结构C.规则式结构D.多层结构E.混合式结构5.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功能可划分为(B D E)A.植物B.生产者C.动物D.消费者E.分解者6.影响植物分布的温度因素主要有(A B C E)A.极端高温B.极端低温C.年平均温度D.最适温度E.积温7.水生植物的特征有(B C D E)A.根系发达B.叶片大、柔软C.发达的排水器官D.通气组织发达E.生殖方式多样8.常见低温造成植物直接伤害的有(A C D )A.冷害B.冻害C.冻裂D.霜害E.生理干旱9.下列组合物种为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A B E)A.地衣B.菌根C.藻类D.蕨类E.根瘤10.以下植物中对室内苯污染有防治作用的是( A B)A.常春藤B.铁树C.菊花D.虎尾兰E.吊兰11.近地面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太阳辐射量B.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C.地面有效辐射D.直接辐射E.散射辐射12.下列选项属于园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的是( A B C)A.草牧食物链B.寄生食物链C.腐生食物链D.能量的暂时贮存E.人工控制途径13.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B)在其论著《普通生物形态学》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
A.奥德姆B.海克尔C.马世俊D.辛柏尔14.1840年,德国化学家( A C)提出了最小因子定律。
A.李比希B.瓦尔明C.坦斯里D.辛柏尔15.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椎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B)A.下降性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16.当光合产物(A)呼吸消耗时,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一、填空题20分二、名词解释9分三、判断题16分四、选择题(四选一)30分五、简答题15分六、案例分析题10分七、计算题一、填空题1、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理的科学。
2、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主要包括土壤、空气、水、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3、光污染种类一般可分为人造白昼污染,白亮污染和彩光污染三种。
4、人造白昼污染危害主要影响人体褪黑素分泌,从而影响雌激素分泌的作用。
5、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
6、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7、植物的净化功能主要表现在降尘、吸收有毒气体、减弱噪声、吸收放射性物质、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细菌以及吸收CO2放出O2等。
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过多,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
9、对于群丛的命名方法,我国习惯采用联名法,即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顺序排列,不同层之间的优势种以“-”相连。
10、植物群落演替的起始条件按裸地类型可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原生演替型与次生演替型。
11、地形因子包括地形、坡度、坡向、海拔、经纬度等。
12、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又是组成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13、按群落代谢特征将演替划分有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
14、反馈有两种类型,即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生态系统稳定。
15、热带雨林是在热带地区雨热资源优越的环境下发育起来的植被类型。
它的群落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垂直结构丰富和生长迅速。
16、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均受到信息流的控制。
二、名词解释1、植物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一种植物个体的组合。
2、群落演替:一定地域的植物群落发生变化而形成其他植物群落,被其他植物群落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园林生态学题库
园林生态学题库1.影响温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 B C D E)A.纬度B.大型水体C.海拔D.地理方位E.地形2.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主要有( A B C D E)A.促进种子萌发B.影响植物的开花结实C.影响植物产品的品质D.影响植物的抗性E.影响根系的发育3.在生态学巩固时期涌现了多个学派,其中有( B C D E)A.欧美学派B.北欧学派C.法瑞学派D.英美学派E.前苏联学派4.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 B C E )A.乔灌草结构B.自然式结构C.规则式结构D.多层结构E.混合式结构5.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功能可划分为(B D E)A.植物B.生产者C.动物E.分解者6.影响植物分布的温度因素主要有(A B C E)A.极端高温B.极端低温C.年平均温度D.最适温度E.积温7.水生植物的特征有(B C D E)A.根系发达B.叶片大、柔软C.发达的排水器官D.通气组织发达E.生殖方式多样8.常见低温造成植物直接伤害的有(A C D )A.冷害B.冻害C.冻裂D.霜害E.生理干旱9.下列组合物种为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A B E)A.地衣B.菌根C.藻类D.蕨类E.根瘤10.以下植物中对室内苯污染有防治作用的是( A B)A.常春藤B.铁树C.菊花E.吊兰11.近地面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太阳辐射量B.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C.地面有效辐射D.直接辐射E.散射辐射12.下列选项属于园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的是( A B C)A.草牧食物链B.寄生食物链C.腐生食物链D.能量的暂时贮存E.人工控制途径13.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B)在其论著《普通生物形态学》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
A.奥德姆B.海克尔C.马世俊D.辛柏尔14.1840年,德国化学家( A C)提出了最小因子定律。
A.李比希B.瓦尔明C.坦斯里D.辛柏尔15.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椎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B)A.下降性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16.当光合产物(A)呼吸消耗时,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 :
篇一:园林生态学(冷生平)课后练习答案(完整版本)
第一章
1,、什么是城市环境?它的特征?
定义: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总和。
主要指物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是: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城市环境污染特征
2、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3、如何理解环境污染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答:所谓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环境自净能力越强,承污能力就越强,环境容纳量就越大。
当环境污染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即为环境污染。
4、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有什么不同的定义或含义。
答:所谓环境就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存在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就园林工作者而言,一般以人类作为主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
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就是改善城市。
园林生态学题库(含答案)
园林生态学思考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D下列动物中属于食物链或食物网顶端的动物是()A. 蛇B. 狼C. 鹿D. 山狮2.C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A. 虎B. 象C. 鲤鱼D. 狼3.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引起的。
A. SO2B. CO2C. COD. O34.D下列各项特征不属于热带雨林典型特征的是()A. 有机质分解快,生物循环强烈B. 具有板状根C. 具有老茎生花现象D. 群落层次结构分明5.B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整体的各自独立、性质不同但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环境要素A. 水B. 生物C. 土壤D. 生境6.D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了物质循环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7.C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减少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8.A假若在一个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给你三只鸡(其中2只为母鸡)和40斤玉米,理论上分析,如何利用它们使你在此荒岛上生存的时间最长A.先吃掉三只鸡,然后再吃玉米B.先吃尽玉米,然后再吃鸡C.交替食用玉米和鸡D.用玉米喂养母鸡使之产蛋,吃之9.C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10.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是M1、M2,则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A.N1·M1>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N1·M1≥N2·M2 11.B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A.120㎏B.160㎏C.60㎏D.100㎏12.B在一定的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a,全部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 C.a<b+c D.a>b=c13.B请预测一段时期内,某食物链a→b→c 中,a肯定比b具有A.更大的个体体积B.更大的有机物干重C.更广阔的生存区域D.更多的个体数14.A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C.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进行D.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范围内独立地进行15.C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16.B目前地球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量生物物种灭绝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17.B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A.DDT是挥发性物质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C.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D.含DDT的动物曾经在施药地区生活过18.A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考研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B. 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D.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答案:C2.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所处的位置,它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A. 物种的形态特征B. 物种的环境需求C. 物种的遗传特性D. 物种的食性与栖息地答案:D3. 在园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 药用价值B. 科研价值C. 旅游观赏价值D.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答案:D4. 园林植物配置时,不考虑以下哪项原则会导致生态失衡?A. 美学原则B. 生态位原则C. 经济原则D. 物种多样性原则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学中的生态因子?A. 光照B. 温度C. 土壤类型D. 人类活动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园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案:园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 高度人为化:园林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活动直接创造和管理的生态系统。
- 生态过程简化:园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相对简单,物种多样性和复杂性较低。
- 空间结构多样:园林生态系统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的景观元素,如植被、水体、道路等。
- 功能复合性:园林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具有休闲、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
2. 阐述园林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园林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包括:- 初始阶段:由播种、种植或自然侵入开始,物种多样性较低。
- 中间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群落结构变得复杂。
- 成熟阶段:群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物种多样性和结构趋于稳定。
- 更新阶段:由于环境变化或人为干预,群落可能开始新的演替过程。
影响因素包括:- 人为干预:如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 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类型等。
- 物种相互作用:如竞争、共生、捕食等生态关系。
2022-2022年上学期园林生态学试题A
2022-2022年上学期园林生态学试题A一、名词解释(2分∕题,共20分)1、生态因子:2、生态园林:3、光周期现象:4、春化现象:5、积温:6、光补偿点:7、土壤质地:8、种群:9、食物链:10、生态系统:二、填空题(0.5分∕空,共20分)1、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可将其分为和两大类,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和2、对植物有生态作用的光因子可分为、和3、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可以把植物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4、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是指、和5、城市营造防风林时,可以采用的防风林结构有、和三种类型。
6、根据植物所生长的水分环境特征可以把植物划分为和两大类,其中前者根据在水里的生长情况又可分为、和三种类型;后者根据在陆地上所适应的环境条件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7、根据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8、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和9、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和10、生态系统由、、和组成。
三、不定项选择题(2分∕题,共20分)1、植物没有水便会死亡,说明生态因子的()A、直接作用B、不可代替性C、补偿作用D、间接作用2、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说明生态因子的()A、直接作用B、不可代替性C、阶段性作用D、间接作用3.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较低B.较高C.一样D.没有规律。
4、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A、长日照植物B、短日照植物C、中日照植物D、非日照植物5、对短日照植物,如一品红、菊花等在长日照条件下,可通过什么方法使其提前开花?()A、施肥B、延长日照时间C、缩短日照时间D、低温6、()是指土壤水分并不缺乏,只是因为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因,妨碍根系吸水,造成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失调,从而使植物受到干旱危害。
A、大气干旱B、土壤干旱C、生理干旱D、生境干旱7、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表现在()。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因素对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最大?A. 环境温度的变化B. 植物物种多样性C. 土壤湿度的波动D. 光照强度的改变2. 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特性?A. 适宜的植物配置B. 生物多样性的提高C. 光线与空间利用的调整D. 颜色与纹理的搭配3. “生态廊道”在园林生态学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动物迁徙的通道B. 增加景观的多样性C. 改善水土保持功能D.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4. 哪种植物在园林生态系统中起到氮固定的作用?A. 松树B. 红树C. 苹果树D. 菠菜5. 园林生态学中,以下哪个指标不能反映生物多样性?A. 物种丰富度B. Shanonn多样性指数C. 土壤有机质含量D. 优势度指数6. 下列哪个措施无法改善城市园林生态环境?A. 建设雨水花园B. 种植抗旱植物C. 提供良好的景观景色D.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7. 对于园林景观的“断桥效应”,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影响园林景观的连续性B. 建筑物遮挡了景观视线C. 植物物种的选择过多D. 地面铺装过于坚硬8. 园林规划中,景观阶梯的作用是:A. 调节水流的速度B. 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C. 利用空间垂直度D. 提供人工遮蔽9. 园林维护中常用的绿篱植物是为了:A. 美化园林景观B. 减少风沙侵蚀C. 增加土壤肥力D. 提供栖息地10. 在园林景观中,采用的植物配置方式有以下哪种?A. 点式布局B. 线形布局C. 面状布局D. 集群布局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种植树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2. 人工喷泉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生态要素。
()3.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地域适应性。
()4. 落叶乔木适合在绿化带中使用。
()5. 园林生态学强调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园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模拟复习卷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模拟复习卷《园林生态学》考查卷一、是非题(共40分:共20题、每题2分)以下题目中,请在叙述正确的句子后()打“√” ,在叙述错误的句子后()打“ × ”。
1、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可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草本。
( ×)2、2016年冬,东莞地区出现了0℃以下低温下雪天气,东莞市区的印度紫檀出现了低温伤害,这种低温伤害称冷害。
( ×)3、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曲线是J型曲线。
( ×)4、目前,在东莞及华南地区,薇甘菊是外来种。
(√)5、生态入侵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
(√)6、群落的中度干扰假说指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物种的高多样性。
(√)7、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物种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这样能避免物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8、按《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植被型。
(√)9、东莞地区现有的风水林是东莞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残留植物群落,也就是东莞的原生植物群落。
( ×)10、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阳性植物。
( √ )11、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 )12、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留和选择乡土植物,尽量减少外来植物所占比例。
( × )13、植物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的建群种,也就是园林工程最初种植的植物种类。
( × )14、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限制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 × )15、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网络、走廊等基本生态系统类型。
( × )16、与郊区相比较,城区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 √ )17、在城市生态网络中,只有植被与/或水体等组成的廊道才是生态廊道。
园林生态学(冷生平)分章题库
园林生态学第一章1、什么是城市环境?它的特征?定义: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总和。
主要指物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是: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城市环境污染特征2、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如何理解环境污染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答:所谓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环境自净能力越强,承污能力就越强,环境容纳量就越大。
当环境污染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即为环境污染。
4、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有什么不同的定义或含义。
答:所谓环境就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存在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就园林工作者而言,一般以人类作为主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
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5、什么是限制因子?如何确定哪些是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成为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6、为什么说“植物的生存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P21页△处,不确定第二章1、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答:光照条件的特点:①城市的低云量、雾、阴天日数都比郊区多,而晴天数、日照时数则一般比郊区少。
②城市地区云雾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使得城市大气混浊度增加,从而达到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增多,而且愈近市区中心,这种辐射量的变化愈大。
③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大小以及街道宽窄和方向不同,使得城市局部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
园林生态学试题
园林生态学试题(中国农业冷平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生态学:
2.自然环境:
3.土壤物理性质:
4.生态对策:
5.城市植被:
6.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水生植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3.园林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4.植物种群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5.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城市土壤的特点?
2.试分析城市绿地结构与降低噪音效果间的关系?
园林生态学试题(中国农业冷平生)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生态学:1页2。
自然环境:13页3。
土壤物理性质:118页
4.生态对策:162页5。
城市植被:252页6。
生态系统:274页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2页
2.水生植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78-79页
3.园林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01-113页
4.植物种群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54-157页
5.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311-315页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分析城市土壤的特点?139-147页
3.试分析城市绿地结构与降低噪音效果间的关系?106页-110页。
2016《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一、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液态、气态、固态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4、温室气体主要指CO2、CH4、CFC s、其中CO2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CFC s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光质、光强、光照时间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短日照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
长日照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迁入与迁出,出生和死亡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生产功能和美学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
11、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
12、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偏害作用;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互利作用。
13、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4、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吸尘和杀菌、吸收有害气体。
15、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趋同反应现象。
16、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
景观强调的是空间异质性,景观要素强调的是均质同一性。
17、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或者生态交错区或者生态过渡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生态学第一章1、什么是城市环境?它的特征?定义: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总和。
主要指物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是: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城市环境污染特征2、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如何理解环境污染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答:所谓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环境自净能力越强,承污能力就越强,环境容纳量就越大。
当环境污染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即为环境污染。
4、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有什么不同的定义或含义。
答:所谓环境就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存在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就园林工作者而言,一般以人类作为主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
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5、什么是限制因子?如何确定哪些是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成为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6、为什么说“植物的生存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P21页△处,不确定第二章1、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答:光照条件的特点:①城市的低云量、雾、阴天日数都比郊区多,而晴天数、日照时数则一般比郊区少。
②城市地区云雾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使得城市大气混浊度增加,从而达到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增多,而且愈近市区中心,这种辐射量的变化愈大。
③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大小以及街道宽窄和方向不同,使得城市局部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
2、光污染的类型和特点。
P32页3、试分析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态意义。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而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波段主要为0.29到3UM,其中被植物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动的波段称为光合有效辐射,为0.38到0.74UM,这个波段与可见光的波段基本相对绿光吸收量少,绿光多被叶子透射和反射,所以植物叶片多为绿色。
在短波中,0.29到0.38UM波长的紫外线能抑制茎的延伸,促进花青素的形成,而小于0.29UM 波长的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不过这部分光多被高空臭氧层所吸收。
长波中的红外光不能引发植物的生化反应,但具有增热效应。
所以,太阳辐射中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具有不同的光化学活性及刺激作用。
4、树木的耐荫性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P39——40 △处(1)(2)(3)5,、比较树木阳生叶与阴生叶特点。
P40“△表2-6”6、什么是光周期现象?在园林花卉生产中有什么意义?答: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意义:①根据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日照长度,可区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日照植物。
②光周期不仅对植物的开花有调控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许多木本植物的休眠和生长,特别是对一些分布区偏北的树种。
③绽牙和放叶受光周期的控制。
④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光周期变化特点,在进行园林植物引种时,就要考虑原产地与引种地区光周期变化的差异以及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特性和敏感程度,在结合考虑植物对热量的要求,才能保证引种的成功。
第三章1、什么是逆温现象?在什么条件下容易产生逆温现象?逆温现象: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但有时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在晴朗无风、空气干燥的夜晚,辐射逆温最易形成。
在城市地区,混凝土与沥青下垫面冷却较快,易形成逆温层。
2、试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答:①城市下垫面的是反射率比郊区小。
②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森林、草地、农田组成的下垫面要大得多,白天吸收就、积聚大量的发射热。
③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含量高,形成覆盖层,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空气逆辐射也大于郊区,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④城市内各种燃烧过程和人类活动长生的热量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太阳的辐射热量。
⑤市中建筑物密度,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的扩散,加上城市地面不透水面积较大,排水系统发达,地面蒸发量小,同时植被叫少,使得通过水分蒸腾、蒸发消耗热量的作用大大减小。
⑥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中小尺度的气象现象,受大尺度天气形势的影响。
当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有下沉逆温时,易产生热岛效应。
⑦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还因地区而异,它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城市布局、附件的自然环境有关。
3、城市小环境温度有什么特点?在园林植物引种栽培上有什么意义?范围大约在p50页,但搞不清哪一个是特点4、什么是有效积温?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答:有效积温:指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有效温度(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总和。
意义:根据各植物种需要的积温量,再结合各地的温度条件,初步可知各植物的引种范围。
此外,还可根据各种植物对积温的需要量,推测或预报各发育阶段到来的时间,以便及时安排生产活动。
5、试分析植物如何适应极端温度的?P57-596、试解释温周期现象和Hopkins定律,并分析其意义。
答: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节律的反应称温周期现象。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较大更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Hopkins定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北美温带地区,纬度每向北移动1度或经度向东移动5度或海拔上升124m,生物的物候期在春天和夏天初各延迟4d,而在秋天物候则提前4d。
意义:由于植物的物候期反映过去一个时期内气候和天气的积累,是比较稳定的形态表现,因此通过长期的物候观察,可以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季节性变化同气候及其他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作为指导园林生产和绿化工作的科学依据。
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7、试分析园林植物在夏季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答:①植物一方面可阻挡太阳的热辐射,另一方面又可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大量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②物对热辐射的遮挡和蒸腾消耗热量,植物覆盖的表面接受到长波辐射比建筑材料铺装表面低得多,温度也低得多。
③市地区大面积园林绿地还可形成局部微风,大片的园林绿地能使城区环境趋于冬暖夏凉,而且由于这些绿地的存在改变了城区的下垫面,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和大气污染的稀释。
④季城区园林绿地的降温效果十分明显,绿地面积越大,降温效果越显著,城市绿地在降低热岛效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1、城市水环境特点1.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2.城市水资源短缺3.城市降雨量高4.城市径流量增加5.城市的空气湿度低、云雾多2、简述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水分状况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蔬菜作物的水分状况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水分的变化直接引起内部的生理变化,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最终表现在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上。
2 、对植物形态的影响植物通过水分供应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上。
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枝条节间变短,叶面积减少,叶数量增加缓慢;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减慢或停止;细胞伸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大大降低。
遭受水分胁迫后的植株个体低矮,光合叶面积明显减小,产量降低。
3、水生植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答:①沉水植物植株沉没水下,为典型的水生植物。
这类植物的根退化或消失,表皮细胞可直接吸收水体的气体,营养物质和水分,叶绿体大而多,适应水体中的弱光环境,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发达。
②水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气孔分布在叶的上面,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茎疏松多孔,根漂浮或伸入水底,无性繁殖速度快,生产力高。
③挺水植物植物大部分挺出水面,根系浅,茎秆中空。
4、试分析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在适应方式上各有哪些特点?答:湿生植物指在潮湿环境中生长,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即抗旱能力最弱的陆生植物。
这类植物的根系通常不发达,具有发达通气组织,如气生根、膝状根、板根等。
根据湿生植物生活的环境特点,还可将其划分为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两个亚类。
旱生植物是指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长期耐受干旱环境,且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另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
发达的根系是增加水分摄取的重要途径。
为减少水分丢失,许多旱生植物叶面积很小。
另一类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
除以上形态适应外,还有一类植物是从生理上去适应,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生理特征表现在它们的原生质渗透压特别高,同时不至于会发生反渗透现象使植物失水。
5、请解释富营养化,并说明植物净化水体的途径答: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致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
植物净化水体的途径:①植物的富集作用。
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溶解质,植物体对元素的富集浓度是水中浓度的几十至几千倍,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
②植物具有代谢解毒能路。
在水体的自净过程中,生物体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水体的有机物反应过程一般都有生物体的参与。
6、分析城市绿地保护水土的作用机理。
答:①冠截留:树冠截留降水,减弱雨水对表地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②地被物层吸水保土:由枯枝落叶等构成的死地被层铺在土壤表面,结构疏松,通气良好,表面粗糙,具有对地表水吸收和拦截作用。
③地表水的吸收和下渗:绿地特别是森林土壤入渗率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增加植物可利用水量,防止水土流失。
④溶雪的调节作用:绿地内的温度变化比绿地外小,冬春季溶雪时比林外晚,溶雪速度慢,溶雪时间长,同时绿地内的土壤冻结比绿地外的浅,这样就有利于融雪水的渗透和被土壤吸收,减弱地表径流的产生。
第五章1、光化学烟雾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什么?答:学烟雾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应。
石油燃料的燃烧和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废气物质,在阳光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结果产生醛类、臭氧和过氧化乙酰硝酸酯(PAN)等。
由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及其光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所组成的特殊化合物,称为光化学烟雾。
它是一种次级污染物。
其主要成分是臭氧。
2、什么是酸雨、酸沉降?在我国哪些地区算沉降严重,为什么?酸雨: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后形成硫酸和硝酸,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面,使雨水pH小于5.6,就形成酸雨,称为酸沉降危害:酸雨的毒害程度比二氧化硫大,当空气中硫酸烟雾达到0.8ml/L时,会使人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