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
2011年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02
四.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也叫网络实时监控技术,它通过硬件或软件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实时检查,并与系统中的入侵特征数据库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有被攻击的迹象,立刻根据用户所定义的动作做出反应,如切断网络连接,或通知防火墙系统对访问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将入侵的数据包过滤掉等。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特点是利用网络监控软件或者硬件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并分析,及时发现网络攻击的迹象并做出反应。
入侵检测部件可以直接部署于受监控网络的广播网段,或者直接接收受监控网络旁路过来的数据流。
为了更有效地发现网络受攻击的迹象,网络入侵检测部件应能够分析网络上使用的各种网络协议,识别各种网络攻击行为。
网络入侵检测部件对网络攻击行为的识别通常是通过网络入侵特征库来实现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在出现了新的网络攻击手段时方便地对入侵特征库加以更新,提高入侵检测部件对网络攻击行为的识别能力。
利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安全检测和实时攻击识别,但它只能作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安全组件,网络系统的实际安全实现应该结合使用防火墙等技术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其原因在于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虽然也能对网络攻击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但其侧重点还是在于发现,而不能代替防火墙系统执行整个网络的访问控制策略。
防火墙系统能够将一些预期的网络攻击阻挡于网络外面,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除了减小网络系统的安全风险之外,还能对一些非预期的攻击进行识别并做出反应,切断攻击连接或通知防火墙系统修改控制准则,将下一次的类似攻击阻挡于网络外部。
因此通过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和防火墙系统结合,可以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附:一.CA中心的安全应用--数字证书颁发CA (Certificate Authority)CA技术是安全认证技术的一种它基于公开密钥体系通过安全证书来实现安全证书采用国际标准的X.509证书格式主要包括证书的版本号发证CA的身份信息持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持证用户的公钥CA中心所发放的数字安全证书可以应用于公众网络上的商务活动和行政作业活动,包括支付型和非支付型电子商务活动,其应用范围涉及需要身份认证及数据安全的各个行业,包括传统的商业、制造业、流通业的网上交易,以及公共事业、金融服务业、工商税务海关、政府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单位、保险、医疗等网上作业系统。
网络工程师考试笔记1-15
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1至15章(旧大纲)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 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2011年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汇总17607679
网络知识综合篇壹.网络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网络的分布范围分类a.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网络,其分布范围局限在一个办公室、一幢大楼或一个校园内,用于连接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和各类外围设备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
它的特点是分布距离近(通常在1000m到2000m范围内),传输速度高(一般为1Mbps到20Mbps),连接费用低,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等。
b. 广域网W 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它的联网设备分布范围广,一般从数公里到数百至数千公里。
因此网络所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市、地区、省、国家,乃至世界范围。
由于它的这一特点使得单独建造一个广域网是极其昂贵和不现实的,所以,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电报、电话)网来实现。
此外,由于传输距离远,又依靠传统的公共传输网,所以错误率较高。
c.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的分布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其目的是在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内提供数据、声音和图像的传输。
2.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a. 电路交换网电路交换方式是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先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
此方式类似于传统的电话交换方式。
b. 报文交换网报文交换方式是把要发送的数据及目的地址包含在一个完整的报文内,报文的长度不受限制。
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原理,每个中间节点要为途径的报文选择适当的路径,使其能最终到达目的端。
此方式类似于古代的邮政通信,邮件由途中的驿站逐个存储转发一样。
c.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方式是在通信前,发送端先把要发送的数据划分为一个个等长的单位(即分组),这些分组逐个由各中间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输,最终到达目的端。
由于分组长度有限,可以比报文更加方便的在中间节点机的内存中进行存储处理,其转发速度大大提高。
2011年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31-1
2011年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31-2)6、数据通信技术(领会)数据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它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完成编码数据的传输,转换存储和处理。
1. 信源:产生数据的设备。
2. 发送器:一般由信源设备产生的数据不安其产生的原始形式直接传输,而是由发送器将其进行变换和编码后再送入某种形式的传输系统进行传输。
3. 传输系统:连接信源和信宿的传输线路。
4. 接收器:从传输系统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成信宿设备能够处理的形式。
5. 信宿:从接收器上取得传入数据的设备。
广域网:覆盖大片的地理区域,一次传输要经由网络中一系列内部互联的交换节点,在通过选择好的路由后到达信宿设备。
线路交换:是从一点到另一点传递信息的最简单的方式。
属于预分配电路资源系统,即在一次接续中,电路资源预先分配给一对用户固定使用,不管在这条电路上实际有无数据传输,电路一直被占用,直到双方通信完毕拆除连接为止。
优点:信息传输时延小。
电路是“透明”的。
信息传送的吞吐量大。
缺点:所占用的带宽是固定的,所以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用户在租用数字专线传递数据信息时,要承受较高经济代价。
报文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它是将需要传送的信息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包,也称为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
而每个分组信息都载有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在传送数据分组之前,必须首先建立虚电路,然后依序传送。
优点: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
可靠性高。
缺点:大量的资源消耗在纠错补偿上。
由于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时。
信元交换: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送模式。
也是一种快速分组技术,它将信息切割成固定长度(53字节)的信元,以信元为单位进行传送。
7、计算机网络协议和协议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使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能正确的传输信息,必须在有关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有一组约定或规则,这组约定或规则即是网络协议。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分类,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2、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3、特性:并行性、共享性4、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5、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6、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 locked)。
7、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8、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 (2)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发展史略查看二计算机地应用查看三计算机系统地组成查看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查看操作系统篇( Unix,Linux,Windows,Netware)一壹. Unix 查看二贰.Linux 查看三叁.Windows 查看四肆.Netware 查看数据通信基础篇一数据通信地构成原理、交换方式及适用范围查看二数据通信地分类查看三通信网络常用传输介质地构成和特性查看四数据通讯基本概念查看网络知识综合篇一计算机网络地分类查看二计算机网络地拓扑结构查看三OSI参考模型查看四TCP/IP参考模型查看五CSMA/CD 查看六IEEE802.x标准查看七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查看八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查看九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查看十ATM局域网技术查看十一无线局域网技术查看十二网络互连设备查看十三Internet技术查看十四Internet应用查看十五网络常见地攻击类型查看十六数据加密技术查看十七防火墙技术查看十八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查看网络与通信串讲一引论查看二数据通信技术查看三通信接口和数据链路控制查看四数据交换技术查看五网络互联查看六局域网查看七网络设备及工作原理查看八网络互联及建网技术查看九因特网与TCP/IP协议查看十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查看十一网络应用模式和网络安全查看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发展史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地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地缩写.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虽然它地功能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地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地绝对冠军,并且其运算地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地.以圆周率(π)地计算为例,中国地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而使用ENIAC进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地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地.ENIAC奠定了电子计算机地发展基础,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地新纪元.有人将其称为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地标志.ENIAC诞生后,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重大地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运算基础,其二是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整个计算机地结构应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冯·诺依曼地这些理论地提出,解决了计算机地运算自动化地问题和速度配合问题,对后来计算机地发展起到了决定性地作用.直至今天,绝大部分地计算机还是采用冯·诺依曼方式工作.ENIAC诞生后短短地几十年间,计算机地发展突飞猛进.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地几次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地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地微型计算机地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地作用.目前,计算机地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还在向以下四个方面发展:巨型化天文、军事、仿真等领域需要进行大量地计算,要求计算机有更高地运算速度、更大地存储量,这就需要研制功能更强地巨型计算机.微型化专用微型机已经大量应用于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通用微型机已经大量进入办公室和家庭,但人们需要体积更小、更轻便、易于携带地微型机,以便出门在外或在旅途中均可使用计算机.应运而生地便携式微型机(笔记本型)和掌上型微型机正在不断涌现,迅速普及.网络化将地理位置分散地计算机通过专用地电缆或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就组成了计算机网络.网络可以使分散地各种资源得到共享,使计算机地实际效用提高了很多.计算机联网不再是可有可无地事,而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很重要地部分.人们常说地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国际互联网)就是一个通过通信线路联接、覆盖全球地计算机网络.通过因特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获取大量地信息,与世界各地地亲友快捷通信,进行网上贸易等等.智能化目前地计算机已能够部分地代替人地脑力劳动,因此也常称为"电脑".但是人们希望计算机具有更多地类似人地智能,比如:能听懂人类地语言,能识别图形,会自行学习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二.计算机地应用(1) 科学计算如:计算量大、数值变化范围大地天文学、量子化学、空气动力学、核物理学和天气预报等领域中地复杂运算.(2)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地一个重要方面,如: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事务管理、情报检索等非数值计算地领域.(3) 过程控制如:冶金、石油、化工、纺织、水电、机械、航天等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地自动化控制.(4) 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如飞机、船舶、建筑、机械、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地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地管理、控制和操作.计算机辅助教育 CBE: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计算机管理教学 CMI(5) 人工智能 AI 是计算机应用研究地前沿学科.(6) 信息高速公路(此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地俗称)我国已建立地大型计算机应用工程-"金"字工程:金桥工程(全国经济信息网) 金卡工程(金融信息网) 金关工程(外贸海关信息网) 金智工程(教育科研信息网)(7)电子商务利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 进行网上商务活动,始于1996年,现已发展迅速,全球已有许多企业先后开展了“电子商务”活动.三.计算机系统地组成1.计算机地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对计算机结构提出地设计思想:(1)计算机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采用存储程序地方式,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3) 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由指令计数器指明要执行地指令所在地单元地址,一般按顺序递增,但可按运算结果或外界条件而改变;(4)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地数据传送都通过运算器.2.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地工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执行指令和程序地过程.指令地执行过程:第一阶段,计算机将要执行地指令从内存取到CPU,此阶段称之为取指周期;第二阶段,CPU对取入地指令进行分析译码,判断该指令要完成地操作,然后向各部件发出完成该操作地控制信号,完成该指令地功能,此阶段称之为执行周期.程序地执行过程:就是逐条执行指令地过程.取指令→执行指令→取指令→执行指令……指令:就是让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地命令,是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地依据.它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操作码:指明该指令要完成地操作.操作数:是指参加运算地数或者数所在地单元地址.指令地分类:包括: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运算指令、位与位串操作指令、控制转移指令、输入/输出指令、其他指令.指令系统:指一台计算机地所有指令地集合.不同地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不一定相同.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构成地有序集合.3. 计算机地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等组成.其中: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和总线构成“主机” , 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构成“外设”.微机地主机箱内主要有下列部件:(1) 系统主板是一块集成电路板,是微机最主要地部件,它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内存模块、基本I/O接口、中断控制器、DMA(直接存取存储器)控制器及连接其他部件地总线.微处理器 CPU :是微机地核心部件,控制计算机地各项工作. Pentium 处理器主要由执行单元、指令预取部件、指令译码部件、地址转换与管理部件、指令快存(cache)和数据快存(cache)、总线接口部件和控制器等组成.其核心是执行单元(即运算器),它地任务是高速完成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CMOS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对计算机地配置参数.存放在其中地信息可以在计算机开机时进行修改,关机后可保持设置不变.其中地信息要依靠小电池来维持,电池放电后,会使其中地信息全部丢失.I/O总线:包括传送数据信号地数据总线DB(是双向地)、传送地址信号地地址总线AB(是单向地)、传送控制信号地控制总线CB .常用地有PCI(外围设备接口)总线、 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EISA(扩展地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通用串行总线(USB):可以连接几乎所有外部设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软盘接口、IDE(智能设备电子接口)硬盘接口、键盘接口等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 (2) 硬盘驱动器 (3) 软盘驱动器 (4) 光盘驱动器 (5) 电源 (6) 显示卡 (7) 其他卡(声卡、视卡、网卡、…)计算机常用地外部设备有:(1) 输出设备:显示器:常见地有单色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彩色CRT显示器、平板显示器. 主要技术指标是:分辨率、彩色数目、屏幕尺寸打印机:常见地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常见地有平板式绘图仪、滚筒式绘图仪音箱(2) 输入设备:鼠标:常见地有机械式、光电式和光机式三类鼠标.笔记本电脑上用跟踪球代替鼠标.键盘:常见地有101键盘、 104键盘. 扫描仪:常见地有手持式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其他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条形码读入器、磁卡阅读机、话筒、摄象机等(3)计算机通讯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在Internet 中,微机之间常通过电话线来传送数据,通过电话线传送地信号是模拟信号,而计算机中地信号是数字信号,Modem地作用就是实现这两种信号地转换.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地过程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地过程Modem有外置式、内置式、PC卡式(是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地)三种.4.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本身提供地逻辑功能,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地工作,简化或代替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地各个环节,提供给用户地一个便于掌握操作地工作环境. 不论是支持计算机工作还是支持用户应用地程序都是软件.(1) 计算机软件地发展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系统→网络软件→数据库软件(2)软件分类与简介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软件:指那些为整个计算机系统所配置地、不依耐于特定应用地通用软件.系统软件可供所有用户使用.应用软件:指用于解决各种不同具体应用问题地专门软件.它包括定制软件(特定用户使用)和通用应用软件.裸机:没装任何软件地计算机虚拟计算机:具有操作系统地计算机(3)系统软件地基本概念源程序:用高级语言编写出来地程序.目标程序:由源程序翻译出来地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地程序,如:FL.EXE 翻译有“编译”和“解释”两种方式.编译方式:首先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地目标程序,然后再执行此程序,运行速度较快.如:C 、FORTRAN解释方式:是把源程序逐句翻译,翻译一句执行一句,边翻译边执行,运行速度较慢.解释程序不产生将被执行地目标程序,而是借助解释程序直接执行源程序本身.如:BASIC 、 LISP联接程序:把目标程序变成可执行地程序.也称组合编译程序或联接编译程序.将源程序转换成可执行地目标程序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翻译阶段和联接阶段.翻译阶段地目标模块由于没有分配存储器地绝对地址,仍然不能执行,只有经过联接阶段,把目标程序以及所需要地功能库转换成一个可执行地装入程序,该装入程序分配有地址,故可以执行.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地一种组织形式.什么是连接介质呢?连接介质和通信网中地传输线路一样,起到信息地输送和设备地连接作用计算机网络地连接介质种类很多,可以是电缆、光缆、双绞线等“有线”地介质,也可以是卫星微波等“无线”介质,这和通信网中所采用地传输介质基本上是一样地.在连接介质基础上,计算机网络必须实现计算机间地通信和计算机资源地共享,因此它地结构,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当然,根据硬件地不同,将它分成主机和通信子网两部分也是正确地.主机地概念很重要,所为主机就是组成网络地各个独立地计算机.在网络中,主机运行应用程序.这里请注意区别主机与终端两个要领终端指人与网络打交道时所必需地设备,一个键盘加一个显示器即可构成一个终端,显然,主机由于要运行应用程序,只有一个键盘和显示器是不够地,还要有相应地软件和硬件才行.因此,不能把终端看成主机,但有时把主机看成一台终端是可以地.协议是什么?拿电报来做比较,在拍电报时,必须首先规定好报文地传输格式,多少位地码长,什么样地码字表示启动,什么样地码字又表示结束,出了错误怎么办,怎地方发报人地名字和地址等,这种预先定好地格式及约定就是协议.这样就也网络协议地定义:为了使网络中地不同设备能进行下沉地数据通信而预先制定一整套通信双方相互了解和共同遵守地格式和约定.协议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是非常重要地,可以说没有协议,就不可能有计算机网.每一种计算机网络,都有一套协议支持着.由于现在在计算机网种类很多,所以现有地网络通信协议地种类也很多.典型地网络通信协议有开放系统互连(OSI)协议1、X.25协议等.TCP/IP则是为Internet互联地各种网络之间能互相通信而专门设计地通信协议.可见,由于连接介质地不同,通信协议地不同,计算机网络地种类名目繁多.但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它覆盖地地理范围,划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一般指分布于几公里范围内地网络,常见地局域中校园网、大楼网等;广域网则在分范围很区域内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前面提到地NSFnet,国内地如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A),以及建议中地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等都属于广域网,建设好地CHINANET也将是一个广域网.1. 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地、功能独立地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地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地系统.2. 网络组成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系列通信协议3. 网络功能1)信息交换如: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电子购物、远程教育等2)资源共享如:计算处理能力、磁盘、打印机、绘图仪、数据库、文件等3)分布式处理:由网络内多台计算机分别完成一项复杂任务地各部分4)提高计算机系统地可靠性和可用性:网络中地计算机可互为备用4. 网络分类按规模和距离分为: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5. 网络设备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激光、红外线、微波和卫星通信等.网内连接设备:网络适配器(网卡)、中继器、集线器网络互联设备:传输线网间连接设备:网桥、路由器6. 网络地拓扑结构网络地拓扑结构指各节点(网络上地计算机、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等)在网络上地连接方式.它影响网络传输介质地选择和控制方法地确定,会影响网上节点地运行速度和网络软、硬件接口地复杂度.常见地拓扑结构有:总线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树型结构、混合型结构7. 网络地体系结构网络地体系结构是对构成计算机网络地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必须实现地功能地一组定义、规定和说明.ISO制定地"开放式系统互连"网络模型将网络地通信功能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由下至上)附:一.计算机中数据地表示方法-- 数值数据地编码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常用地原码、反码和补码.1.机器数与真值通常,称表示一个数值数地机内编码为机器数,而它所代表地实际值称为机器数地真值.对于带符号数,在机器中通常用最高位代表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补码,并设机器字长为8位.2.原码正数地符号位为0,负数地符号为1,其它位按一般地方法表示数地绝对值,用这样地表示方法得到地就是数地原码.3.反码正数地反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地反码为其原码除符号位外地各位按位取反(即是0地改为1,是1地改为0)4.补码正数地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地补码为其反码在最低位加1.二.计算机指令系统1.寻址方式:指CPU指令中规定地寻找操作数所在地地址地方式.操作数: MOV AL , 05H 操作码目地操作数 , 源操作数操作数引用时地字节顺序:若存放地信息是字节,则按顺序存放若存放地信息是字,则将字地低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高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寻址方式是指源操作数地寻址方式.2.寻址方式之一:立即寻址操作数作为立即数直接存在指令中,可为字节或字.3.寻址方式之二:寄存器(直接)寻址操作数包含在指令规定地8位、16位寄存器中.寄存器寻址由于无需从存储器中取操作数,故执行速度快.4.寻址方式之三:直接寻址在指令地操作码后面直接给出操作数地16位偏移地址.这个偏移地址也称为有效地址EA.操作数默认在DS段中.如果操作数在DS以外地其他段(CS,SS,ES)中,指令中必须指明段寄存器(段超越).5.寻址方式之四: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地址地偏移量(有效地址EA)存放在寄存器中.以SI,DI, BX间接寻址,默认操作数在DS段中;以BP间接寻址,默认操作数在SS段中.6.寻址方式之五:基址寻址基址寻址将规定地基址寄存器地内容加上指令中给出地偏移量,即可得到操作数地有效地址.基址寄存器包括基址寄存器BX和基址指针寄存器BP.7.寻址方式之六:变址寻址变址寻址将规定地变址寄存器地内容加上指令中给出地偏移量,即可得到操作数地有效地址.变址寄存器包括源变址寄存器SI和目地变址寄存器DI.8.寻址方式之七:基址-变址寻址指令中规定一个基址寄存器和一个变址寄存器,同时还给出一个8位或16位偏移量,将三者地内容相加得到操作数地有效地址.三.存储器地基本组成及其读写操作(1)存储器地基本组成主存储器由存储体、地址译码电路、驱动电路、读写电路和控制电路等组成.主存储器主要功能是:①存储体:是信息存储地集合体,由某种存储介质按一定结构组成地存储单元地集合.通常是二维阵列组织,是可供CPU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访问地地址空间.②地址寄存器、译码电路与驱动器:即寻址系统,将CPU确定地地址先送至地址寄存器中,然后根据译码电路找到应访问地存储单元.在存储体与译码器之间地驱动器地功能是减轻译码线驱动负载能力.由于一条译码线需要与它控制地所有存储单元相联,其负载很大.需要增加驱动器,以译码线连接驱动器地输入端,由驱动器地输出端控制连接在译码线上地所有存储单元.③读写电路与数据寄存器:根据CPU地命令,将数据从数据寄存器中写入存储体中特定地存储单元或将存储体中指定单元地内容读到数据寄存器中.④控制电路:接收CPU传来地控制命令,经过控制电路一系列地处理,产生一组时序信号控制存储器地操作.在存储器地组成中,存储体是核心,其余部分是存储体地外围线路.不同地存储器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只是在选用不同地存储介质和不同地存取方式时,各部分地结构与工作方式略有变化.(2)存储体阵列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地是“0”和“1”地信息,每一个能存储一位二进制并能保持两种状态地元件称为记忆元件.若干记忆元件组成存储单元,一个存储单元能够存储一个或几个字节地二进制信息.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编号,用以唯一标识存储单元地位置.信息按地址存入指定地存储单元中,按地址从指定地存储单元中取出.存储单元地集合称为存储体.由于存储体中存储单元地每个二进制位必须并行工作,因此将存储单元按其地址地顺序组成存储阵列.(3)存储器地地址译码系统 CPU要访问存储单元地地址由地址总线输入到地址寄存器中.地址译码器将地址转换为对应地址线(字线)上地控制信号,以表示选中某一单元,并驱动相应地读写电路,完成对存储单元地读写操作.地址译码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单译码方式,仅有一个译码器.译码器输出地每条译码线对应一个存储单元.如地址位数N=10,即译码器可以有2 10 =1024种状态,对应有1024条译码线(字线)即1024个存储单元.另外一种是双译码方式,将译码器分成X向和Y向两个译码器,通过双译码器地相互作用确定存储单元地地址.设地址长度n仍为10,将其中地前5位输入到X地址译码器中,译出X 0 到X 31 译码线,分别选择0~31行.将后5位输入到Y地址译码器中译出Y 0 到Y 31 译码线,分别选择0~31列.X向译码器和Y向译码器引出地地址线都是2 5 =32条.若采用X向和Y向交叉选择,可以选择从存储单元(0,0)至(31,31)共2 5 ×2 5 =1024个存储单元地址.即同样可以提供1024种状态,而地址线只需要64条,比单译码器节省93.75%地地址线.(4)存储器地读写操作在CPU向存储体发生读操作命令时,首先由CPU将相应存储单元地地址码送至地址寄存器中;地址译码器将地址寄存器中地地址编码译成相应地址线(字线)地高电位,标志指定地存储单元;然后在CPU地统一控制下,由控制电路将读命令转换成读写电路地操作,执行将指定存储单元地内容传送到数据寄存器地操作,完成了整个存储器读地操作.存储器写地操作与读地操作相类似.操作系统篇( Unix,Linux,Windows,Netware)壹. UnixUnix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地操作系统.多任务是指可以同时运行几个不同地程序,或命令.在操作系统地术语里叫"进程",就象在运行Windows xp 地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听CD ,一边打字,同时打印机还在工作.多用户是指一台运行Unix系统地机器可以同时具有几个不同地输入输出设备,给几个,几十个用户同时使用.不同地输入输出设备我们称为终端. Unix给每个终端设置不同地序号以协调工作,这个序号被称为终端序号. Unix是一个根本不同于Dos地系统,无论其命令格式,用途都和Dos有很大区别.比如:目录分割符是"/",而不是"\".Unix地发展阶段从总体来看,Unix地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Unix地初始发展阶段,从1969年AT&T贝尔实验室创造了Unix操作系统,到刚开始只是在实验室内部使用并完善它,这个阶段Unix从版本1发展到了版本6.同时Unix也以分发许可证地方法,允许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Unix地源代码进行研究发展.这个阶段最重要地事件可以算Unix地作者使用C语言对Unix地源代码重新改写,使Unix非常具有可移植性.第二阶段为80年代,这是Unix地丰富发展时期,在Unix发展到了版本6之后,一方面AT&T继续发展内部使用地Unix版本7 ,同时也发展了一个对外发行地版本,但改用System加罗马字母作版本号来称呼它.System III和System V都是相当重要地Unix版本.此外,其他厂商,以及科研机构都纷纷改进Unix,其中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BSD版本最为著名,从4.2BSD中也派生出了多种商业Unix版本.在这个时期中,Internet开始进行研究,而BSD Unix最先实现了TCP/IP,使Internet和Unix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三阶段是Unix地完善阶段,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当AT&T推出System V Release 4(第五版本地第四次正式发布产品)之后,它和伯克利地4.3BSD已经形成了当前Unix地两大流派. 此时,AT&T认识到了Unix价值,因此他起诉包括伯克利在内地很多厂商,伯克利不得不推出不包含任何AT&T源代码地4.4BSD Lite,这次司法起诉也使很多Unix厂商从BSD转向了System V流派.这个时期地另一个事件是Linux地出现,一个完全免费地与Unix兼容地操作系统,运行在非常普及地个人计算机硬件上.Linu x已经有500多万用户,成为仅次于Windows地第二大操作系统.贰.Linux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地学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为了实习MINIX(Andrew S. Tanenbaum所创地一种“微型”地、主要供研究教学使用地PC UNIX),在自己使用地486微机上开始试验开发一套比MINIX功能更强、能在低档微机上运行、对硬件要求不高而又能支持在PC上被广泛使用地众多外围设备地PC UNIX系统,他将这个摇篮中地系统称为“LINUX”. 1991年10月,Linus通过INTERNET公布了他地第一个“作品”——LINUX 0.02版,。
2011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成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SAGE的半自动化2)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AROANET的主要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协议3)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1)IBM 1974年推出该公司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2)DEC 1975年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NA 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3)UNIV AC 1976 分布式通讯体系结构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4)微机局域网的发展时期5)国际因特网的发展时期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计算机网络:由通讯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元素分为两大类: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
网络节点又分为端节点和转发节点:端节点指信源和信宿节点,如用户主机和用户终端;转发节点指网络通讯过程中控制和转发信息的节点,如交换机,集线器,接口信息处理机。
通信链路是指传输信息的信道,可以是电话线,同轴电缆等(3)资源子网包括拥有资源的用户主机和请求资源的用户终端,它们都是端节点。
通信子网是在端节点之间传送由信息组成的报文,主要由转发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4)IMP 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 接口信息处理机:是一种专用于通信的计算机。
当IMP收到一个报文后要根据报文的目标地址决定把该报文提交给与它相连的主机还是转发到下一个IMP的通信方式叫做存储-转发通信。
另外一种通信方式是广播通信方式,主要用于局域网中。
(5)子网的拓扑结构:通信子网中转发节点的互联模式:广域网中常见互连拓扑是树形和不规则型,而局域网中则常用星型、环型、总线型(6)按照互连规模和通信方式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7)按照使用方式分为:校园网Campus Network和企业网Enterprise Network2)计算机网络应用(1)办公自动化(2)电子数据交换: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3)远程教育(4)电子银行(5)证券和期货交易(6)娱乐和在线游戏3 我国互联网发展1)我国的Internet主干网(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2)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3)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并入网通)(5)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6)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7)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8)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9)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10)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1)计算机网络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提供传输线路(2)计算通信特点是间歇性或突发性,计算网络对传输的信息流进行分组,加入控制信息,并把分组正确的传送到目的地(3)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接收端用于验证是否正确接收的差错控制信息;另一种是指明数据包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信息。
2011年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33-1
2011年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32-1)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本章介绍了数据通信的一些基本术语和数据传输的原理,及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重点是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及传输介质,理解数据编码及其应用场合。
本章的考核要求大部分为“识记”层次。
1、数据传输的概念及术语直接连接:两台设备之间传输信道为直接连接的通信形式,在此信道上除了用于增强信号的放大器或中继器外,没有其他的中间器件。
频率:单位时间内信号重复的速度。
(周/秒或赫兹(Hz))频谱:信号所包括频率的范围。
带宽:信号的大部分能量往往包含在频率较窄的一段频带中,这个频带称为有效带宽或带宽。
任何数字信号的波形都有无限的带宽。
对任何给定的介质,传输带宽越宽,则成本越高。
带宽越限制,信号失真越大,接收器出错的概率越高。
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关系:数据信号传输速率越高,其有效的带宽越宽。
同样,传输系统的带宽越宽,该系统能传送的数据传输速率越高。
另外,如果信号中心频率越高,潜在带宽就越宽且潜在的数据传输速率越高。
2、模拟和数字数据传输 (领会)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磁波,不同的频谱可通过不同的介质传播。
数字信号是一种电压脉冲序列,通过有线介质传输。
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且占据有限的频谱,这种数据能用占据相同频谱的电磁信号表现。
数字数据可用数字信号表现,通过调制解调器,数字信号能用模拟信号表现。
用编码译码器对模拟数据编码产生数字信号,用数字化比特流近似地表示。
模拟传输:不关心传送的内容,通过放大器传播,来提高信号的能量。
数字传输:关心信号的内容,信号通过中继器传播,在每个中继器从入口处取得信号后,将由 1和 0构成的比特流再生后产生新的数据信号并将其从出口送出。
3、传输损耗衰减的三个问题:a、接收到的信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b、信号必须比收到的噪声维持一个更高的电平。
c、在模拟信号传输中,衰减是频率的增量函数。
解决a、b问题用增加信号强度,设置放大器或中继器。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201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0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0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0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0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0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0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0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0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0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 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 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12 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3 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 熟悉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 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 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 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 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3.本级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1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 0分钟,笔试;2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1.计算机系统知识1.1 硬件知识1.1.1 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存储器、I/O部件)·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C、RISC)·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处理器性能1.1.2 存储器·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存储系统·主存与辅存·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验、交叉存取、多级主存、主存保护系统)·高速缓存·辅存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计算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I/O接口(中断、DMA、通道、SCSI、并行接口、通用接口总线、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输入输出控制系统、通道)·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性1.1.4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2 操作系统知识1.2.1 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多道程序·内核和中断控制·进程和线程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进程的状态及转换·进行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死锁·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存、页面置换算法)·设备管理的有关技术(Spooling、缓冲、DMA、总线、即插即用技术)·文件管理·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作业的状态及转换·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1.3 系统配置方法1.3.1 系统配置技术·系统架构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多处理器)·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1.3.2 系统性能·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系统监视器)1.3.3 系统可靠性·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预估)·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设计·面向对象设计·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1.2 开发环境·开发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CASE)·集中开发环境2.1.3 测试评审方法·测试方法·评审方法·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2.1.4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制定项目计划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试题分析[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
网络与通信串讲第1章引论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组成,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数据通讯模型,理解网络协议和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
本章的考核要求为“识记”层次。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缺点:主机负荷较重;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网络结构属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以远程大规模互联为主要特点,由ARPANET发展和演化而来。
ARPANET的主要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协议。
这些特点往往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特征。
第三代: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
依据标准化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ISO/OSI。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起来,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和终端分时系统的区别:a、终端分时系统的结构是有一台主机和多个终端组成,各个终端不具备单独的数据处理能力。
而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主机互联,共享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器,可共享这些大容量存储器上的软件和数据资源,也可共享其他主机的外围设备等。
b、由于终端数目增加,终端分时系统的计算速度将会显著降低。
计算机网络增加工作节点,除增加通信线路外,其速度保持不变。
c、终端分时系统中全部资源集中在主机中,各个终端用户共享中心计算机资源。
计算机网络中每个用户除占有本身的资源外,并能共享网络中全部公共资源。
d、终端分时系统属于集中控制,可靠性低。
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有较高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一样。
两种系统的差别仅在组成系统的高层软件上:分布式系统强调多个计算机组成系统的整体性,强调各计算机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协调下自治工作,用户对各计算机的分工和合作是感觉不到的,系统透明性允许用户按名字请求服务。
2011年软考最新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
2010年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指导:故障处理方法故障处理方法一、网络的复杂性一般网络包括路由、拨号、交换、视频、WAN(ISDN、帧中继、ATM、…)、LAN、VLAN、…二、故障处理模型1、界定问题(Define the Problem)详细而精确地描述故障的症状和潜在的原因2、收集详细信息(Gather Facts)R>信息来源:关键用户、网络管理系统、路由器/交换机1) 识别症状:2) 重现故障:校验故障依然存在3) 调查故障频率:4) 确定故障的范围:有三种方法建立故障范围? 由外到内故障处理(Outside-In Troubleshooting):通常适用于有多个主机不能连接到一台服务器或服务器集? 由内到外故障处理(Inside-Out Troubleshooting):? 半分故障处理(Divide-by-Half Troubleshooting)3、考虑可能情形(Consider Possibilities)考虑引起故障的可能原因4、建立一份行动计划(Create the Action Plan)5、部署行动计划(Implement the Action Plan)用于纠正网络故障原因。
从最象故障源处,想出处理方法每完成一个步骤,检查故障是否解决6、观察行动计划执行结果(Observe Results)7、如有行动计划不能解决问题,重复上述过程(Iterate as Needed)三、记录所做修改在通过行动计划解决问题后,建议把记录作为故障处理的一部分,记录所有的配置修改。
2010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无线路由器传输速率本文主要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对于无线路由器传输速度的原因,给出了几点分析,这里也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设置方案,希望看过此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朋友都发现,我们实际的无线路由器传输速率并不如产品介绍上面的快,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商家做的虚假标识吗?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还让看看文章来具体了解下吧。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必背知识点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必背知识点
一、网络概念
1、网络: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物理媒体(网线、无线、光缆等)相
互连接而形成的统一的广域网络及其上的应用服务;
2、主机:可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系统,在网络中的主机也可以叫做站
点或节点,主机由CPU、内存、存储器、网络接口卡等组成;
3、用户:主机上的每一个有用户账号的用户,都可以称为网络用户;
4、物理媒体: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网络设备,如网线、无线、光纤等;
5、网络通信:在网络中,主机可以通过物理媒体来传送和接收数据,进而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6、网络服务:用来实现网络通信的服务,如FTP服务、Telnet服务、SMTP服务、DNS服务、DHCP服务等;
7、路由:网络设备之间通信时,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
一个网络的设备,称为路由器;
8、环回:将一个节点发出的报文在网络环中传播,并最终由同一节
点接收的过程,称为环回;
9、子网:将网络按照IP地址划分成若干个子网,一个子网也可以称
为一个网段,同一个子网中的节点可以直接互相通信;
二、组网技术
1、OSI/RM: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种标准的网络参考模型,它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所使用到的一种结构化方法。
2011软考网络管理员笔记(3)
2011软考网络管理员精华复习笔记(3)第二章数据通信2.1数据通信技术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2) 模拟数据:在某个区间为连续的值的数据。
(3) 数字数据:在某个区间为离散的值的数据。
(4) 模拟、数字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
模拟数据通过编码解码器(CODEC)转换成数字数据,数字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转换成模拟数据(MODEM)。
(5) 数字信号传输与模拟信号传输各自的优缺点。
模拟传输是一种不考虑内容的传输模拟信号的方法,在传输过程中,模拟信号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之后,必定会信号衰减,为实现长距离传输,模拟信号传输都要使用信号放大器,但是,放大器也会增加噪音分量,如果通过串连的放大器来实现长距离传输,信号将会越来越畸形。
与此相反,数字传输与信号有关。
衰减会危及数据的完整性,数字信号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距离内传输,但为了获得更远的传输距离,可以使用中继器,中继器接收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成1的模式和0的模式。
2.1.2 多路复用(1) 多路复用的分类及其解释:A. 频分多路复用(FDM)利用传输介质中不同的载波频率来同时运载多个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
B. 时分多路复用(TDM)利用介质能达到的位传输率超过传输数字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率的优点,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交叉,从而传输多个数据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
(2) T1载波的位结构及传输速率:共193位,第8位是信令和控制信号,第193位是帧编码,传输速率是1.544M/BPS。
(3) 两种PCM载波的传输速率以及T2、T3载波的传输速率:一种是和T1载波一样的1.544M/BPS,另一种是2.048M/BPS。
T2载波的传输速率是6.312 M/BPS,T2载波的传输速率是46.304 M/BPS。
2.1.3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1) 异步传输一次传输一个字符的数据,每个字符用一个起始位引导,用一个结束位结束,一般起始位为0,停止位为1。
(2) 同步传输为了使接收方确定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还需要另外一级的同步,即每个数据块用一个前文(preambl e)位的模式开始,用一个后文(postamble)位模式结束,加有前后文的数据称为一帧。
2011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试题分析[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2] 考查了更多的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配置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今后的出题人员更加重视这方面知识的考核,而且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上、下午试题钭不会将软件设计师等级别的考试一样有明显的区别。
[3] 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分数仅有6分。
[4]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题、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同级别的软件设计师上午试题是完全相同的,前后有34分的题目是一样的。
表1 按试题号分布的考查内容对应考试大纲知识试题号内容说明点1-2 计算机组成原理原码、反码、补码、移码考查这几种码的特性3 存储器系统内存编址根据内存容量计算地址位数(常考)4-6 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的寻址方式考查考生对几种常用寻址方式的理解7-8 系统可靠性系统可靠度串联系统可靠度计算9 存储器系统虚拟存储器考查虚拟存储器的构成10-11 安全性网络安全考查各种加密方法、算法的比较12 知识产权著作权考查考生对知识产权中的各种权力的理解13 标准化标准的分类只知识标准的分类还是不行的,要理解什么情况属于哪一类14 知识产权著作权考查什么样的作品,受著作权保护15-16 操作系统磁盘访问时间计算17 存储器系统页式存储页式存储中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变换18 软件工程软件可移植性考查对可移植性的理解19-20 体系结构系统转换系统转换的方式21-23 网络体系结构OST参考模型24-25 传输技术多路复用同步、统计TDM方式下宽带的计算26-27 差错控制数据校验海明码28 数据通信知识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和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29 WAN常用结构ISDN技术N-ISDN的基本知识,见我们教材308面30 WAN常用结构ATM技术AAL基本组成和功能31 WAN常用结构帧中继帧中继特点、用途32-33 路由、交换技术广播域、交换域路由器、交换机、hub各有多少广播域、多少交换域34 路由、交换技术路由器配置实例35-41 路由、交换技术各种协议特性RIP、OSPF、BGP4、MPLS等协议42-44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协议IP 子网划分、掩码指定、单播45 网络应用服务主页服务器主页服务器配置46 网络应用服务Windows服务器DNS服务器配置47-49 网络应用服务Linux服务器安装配置、配置文件位置、帮助命令50-51 路由、交换技术路由器配置实例ACL的配置52 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各种协议在OSI模型中的位置53-54 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HTTPS协议的特点55 路由、交换技术交换机配置VLAN划分56-57 网络安全Windows认证Kerberos和RKI的特性58 网络管理工具Windows命令Ping命令参数n的含义59 网络管理工具Windows命令Tracert命令60 路由、交换技术路由选择协议路由收剑定义子网划分、掩码指定,主要注意子网掩码的设置和子网中主机台数61-62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协议IP的计算63 网络管理基本网络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器运程管理用什么工具以往都是考什么端口固定用作什么服务,这次是考公共服务保留端64 因特网概念TCP/IP端口口号的范围65 网络应用网络应用可视电话、数字电视、拨号上网,收发邮件等应用所占带宽大小66-70 英语DOM技术71-75 英语电子邮件病毒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试题分析下午试题从题型上来看最大的变化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无线网卡的设置,交换机VLAN的设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方面。
【非常实用的资料】2011年11月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要点详细概要
第 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 /主机数据连接状态, 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 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 ; 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 , 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 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 在线路交换网络中, 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 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 一旦连接建立起来, 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 , 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 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 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 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 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 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 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网络协议与标准3.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4.数据链路层的实现和功能5.网络层的实现和功能6.传输层的实现和功能7.应用层的实现和功能8.局域网的实现和功能9.域名系统(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0.网络设备的构成和功能,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二、网络传输与交换技术1.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3.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4.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方式5.虚拟专用网(VPN)的实现和应用6.路由协议和路由器的配置7.VLAN和广域网接入技术三、网络安全技术1.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防火墙的原理和实现方式3.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4.网络访问控制技术5. 互联网安全协议(IPSec)的实现和应用6.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保护技术7.网络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方法四、网络管理与优化技术1.网络性能监测和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网络故障诊断和恢复技术3.网络负载均衡技术4.网络容错和冗余技术5.网络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法6.网络性能评估和优化的工具及技术五、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云计算的架构与部署模式3.云计算服务和应用的实现和管理4.大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技术5.大数据存储和分析的平台和工具6.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关联与应用综上所述,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传输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优化技术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网络工程师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其工作涉及到网络设备的运维、网络架构的设计、网络安全的维护等多方面,因此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网络工程师在网络与通信方面的复习笔记,旨在帮助网络工程师全面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
一、网络的基础知识1. OSI模型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的理论基础,它是一个分层的网络架构,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网络协议的发展历程也与OSI模型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使用的协议族,它是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两个部分组成的。
TCP是一种协议,用于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是一种协议,用于不可靠的数据包传输。
TCP/IP协议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协议。
3. MAC地址、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关系MAC地址是网卡的唯一物理地址,用于在本地区域网络中寻找接收数据包的网卡。
IP地址是标识一台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数字地址。
子网掩码是用于区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一个数值。
MAC地址和IP地址是用于传输数据的两个不同概念,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在同一个子网中,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可以进行本地通信。
二、网络设备1. 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机是现代网络中负责数据广播和转发的关键设备,主要作用是将不同的数据包从不同的接口转发到对应的目的地。
路由器是网络领域中的核心设备,它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数据的中转、路由和转发。
在现代网络架构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也越来越接近。
2. 防火墙和VPN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网路通信过滤、监控和审查。
它可以在网络的入口处拦截有害的数据包,从而保护网络的安全。
VPN是虚拟专用网络的缩写,它通过在公共网络上构建虚拟通道,实现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的功能。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网络考试】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doc
复习笔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0]原=100...00 [+0]反=000...00[-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网络工程师考试笔记
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 1 至15 章(旧大纲)第一章引论1.1 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 )计算机网络-- 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 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 个系统功能)。
(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 3 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 1946 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 20 世纪80 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 的前身------ 即1969 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
(4 )分组交换-- 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 )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 ----- 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以太网--- 1976 年美国Xerox 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 )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 )INTERNET 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1969 年INTERNET 的前身ARPANET 的诞生到1983 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 年到1994 年是INTERNET 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 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 的商业化阶段。
(8 )ICCC 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 )CCITT ------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11 )OSI 网络体系结构 --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 计算机网络分类(1 )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 等协议1.3 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实体-- 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软考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5)操作系统篇( Unix,Linux,Windows,Netware)壹. UnixUnix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
多任务是指可以同时运行几个不同的程序,或命令。
在操作系统的术语里叫"进程",就象在运行Windows xp 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听CD ,一边打字,同时打印机还在工作。
多用户是指一台运行Unix系统的机器可以同时具有几个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给几个,几十个用户同时使用。
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我们称为终端。
Unix给每个终端设置不同的序号以协调工作,这个序号被称为终端序号。
Unix是一个根本不同于Dos的系统,无论其命令格式,用途都和Dos有很大区别。
比如:目录分割符是"/",而不是"\"。
Unix的发展阶段从总体来看,Unix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Unix的初始发展阶段,从1969年AT&T贝尔实验室创造了Unix操作系统,到刚开始只是在实验室内部使用并完善它,这个阶段Unix从版本1发展到了版本6。
同时Unix也以分发许可证的方法,允许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Unix的源代码进行研究发展。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件可以算Unix的作者使用C语言对Unix的源代码重新改写,使Unix非常具有可移植性。
第二阶段为80年代,这是Unix的丰富发展时期,在Unix发展到了版本6之后,一方面AT&T 继续发展内部使用的Unix版本7 ,同时也发展了一个对外发行的版本,但改用System加罗马字母作版本号来称呼它。
System III和System V都是相当重要的Unix版本。
此外,其他厂商,以及科研机构都纷纷改进Unix,其中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SD版本最为著名,从4.2BSD中也派生出了多种商业Unix版本。
在这个时期中,Internet开始进行研究,而BSD Unix最先实现了TCP/IP,使Internet和Unix 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三阶段是Unix的完善阶段,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
当AT&T推出System V Release 4(第五版本的第四次正式发布产品)之后,它和伯克利的4.3BSD已经形成了当前Unix的两大流派。
此时,AT&T认识到了Unix价值,因此他起诉包括伯克利在内的很多厂商,伯克利不得不推出不包含任何AT&T源代码的4.4BSD Lite,这次司法起诉也使很多Unix厂商从BSD转向了System V流派。
这个时期的另一个事件是Linux的出现,一个完全免费的与Unix兼容的操作系统,运行在非常普及的个人计算机硬件上。
Linu x已经有500多万用户,成为仅次于Windows的第二大操作系统。
贰.Linux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为了实习MINIX(Andrew S. Tanenbaum所创的一种“微型”的、主要供研究教学使用的PC UNIX),在自己使用的486微机上开始试验开发一套比MINIX功能更强、能在低档微机上运行、对硬件要求不高而又能支持在PC上被广泛使用的众多外围设备的PC UNIX系统,他将这个摇篮中的系统称为“LINUX”。
1991年10月,Linus 通过INTERNET公布了他的第一个“作品”——LINUX 0.02版,他将之放在互联网上的一个FTP服务器里供其他人自由下载,并在USENET讨论区comp.os.minix发布了相关消息。
很快,这个由个人开发的自由操作系统吸引了众多网络冲浪者的注意,在众多价格不菲的商业操作系统充斥市场的年代里,LINUX的出现无疑带来一股清新气息。
许多人(他们中不乏高级专业人才)开始在这个系统上工作:有的测试和修正核心的错误;有的给核心增加新的功能;有的开发或移植应用软件;有的为其编写新的硬件驱动程序;而有的则为其编写使用文档。
LINUX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一段时间后,LINUX 的支持者几乎已经遍布全球,参与开发的成员也呈专业分工之势,LINUX的核心版本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更新一次,这种发展速度一直维持到今天,其蓬勃的生命力是其它任何商业操作系统所不能媲美的。
LINUX诞生历程成为计算机发展历上的一个传奇故事。
一.linux操作系统文件目录随着linux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Linux,对于那些刚刚接触的人来说,恐怕最先感到困惑的就是那些“不明不白”的目录了。
如果想熟练使用linux,让Linux听命于自己,就必须掌握这些目录,下面就以Xteam公司的最新产品——Xteamlinux 4.0为例,介绍一下在该系统下的目录。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链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
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nt在这里面中有四个目录,系统提供这些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cdrom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 你的机器:echo 1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 ignore_all。
/root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tmp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我们要用到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usr目录下。
具体来说:/usr/X11R6存放X-Windows的目录;/usr/games存放着Xteamlinux自带的小游戏;/usr/bin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usr/sbin存放root超级用户使用的管理程序;/usr/doc linux技术文档;/usr/include用来存放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usr/lib存放一些常用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和静态档案库;/usr/local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里安装一般的应用软件;/usr/man帮助文档所在的目录;/usr/src linux开放的源代码,就存在这个目录,爱好者们别放过哦;/var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
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如果你想做一个网站,你也会用到/var/www这个目录。
二.linux网络服务器配置基础肆.NetwareNetware是NOVELL公司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
Netware最重要的特征是基于基本模块设计思想的开放式系统结构。
Netware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服务器平台,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扩充。
Netware系统对不同的工作平台(如D0S、0S/2、Macintosh 等),不同的网络协议环境如TCP/IP以及各种工作站操作系统提供了一致的服务。
该系统内可以增加自选的扩充服务(如替补备份、数据库、电子邮件以及记帐等),这些服务可以取自Netware本身,也可取自第三方开发者。
目前常用的版本有3.11、3.12和4.10 、V4.11,V5.0等中英文版本,而主流的是NETWARE 5版本,支持所有的重要台式操作系统(DOS,Windows,OS/2,Unix和Macintosh)以及IBM SAA环境,为需要在多厂商产品环境下进行复杂的网络计算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高性能的综合平台。
NetWare是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网络操作系统,它的较高版本提供系统容错能力(SFT)。
使用开放协议技术(OPT),各种协议的结合使不同类型的工作站可与公共服务器通信。
这种技术满足了广大用户在不同种类网络间实现互相通信的需要,实现了各种不同网络的无缝通信,即把各种网络协议紧密地连接起来,可以方便地与各种小型机、中大型机连接通信。
NetWare可以不用专用服务器,任何一种PC机均可作为服务器。
NetWare服务器对无盘站和游戏的支持较好,常用于教学网和游戏厅。
Novell NetWare由两部分组成,即安装和运行在微机工作站上的用户接口shell(重定向程序,其作用是对来自工作站应用程序的请求进行解释,判断这些请求是本地请求还是网络请求)和安装并运行在文件服务器上的NetWare核心部分。
附:嵌入式系统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就是为控制、监视或辅助设备、机器或甚至工厂运作的装置。
它是一种电脑软件与硬件的综合体,并且特别强调『量身定做』的原则,也就是基于某一种特殊用途,我们就会针对这项用途开发出截然不同的一项系统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客制化(Customize)。
在新兴的嵌入式系统产品中,常见的有手机、PDA、GPS、Set-Top-Box或是嵌入式伺服器(embedded server)及精简型终端设备(thin client)等。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 系统,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
它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嵌入式系统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于一体,类似于PC 中BIOS 的工作方式,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体系。
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等组成,它是可独立工作的“器件”。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 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 端口、图形控制器等。
嵌入式系统有别于一般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它不具备像硬盘那样大容量的存储介质,而大多使用EPROM 、EEPROM 或闪存(Flash Memory) 作为存储介质。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 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 和应用程序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