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为你打开一扇门导学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

学法指导:1、如何制订语文学习计划。

2、如何预习。

3、如何做课堂笔记。

几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介绍: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质疑发问法。

教学方法:赏读法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

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

同学们,当你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1.请你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诠释()裨益()憧憬()广袤()qián移默化()wēi言耸听()(二)结合注释掌握词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语境义⒈为你打开一扇门。

()⒉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

()⒊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三)朗读大比拼: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

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

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3.反复诵读文章第四节,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学习与研讨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⒈整体感知,理清思路:⒉合作探究,交流感受:你说我说大家说:我心目中的文学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演讲,同学评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导学案.doc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导学案.doc

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学习目标1.分析总结生命科学及其在人类生活、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2.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3.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预习检测知识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生物共有的生命现象:(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2)生物体能生长和发育。

(3)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5)生物可以繁殖。

知识点二:生物学研究的内容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上的生物。

例如,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生物和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和对生物的利用保护等。

知识点三: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生物学和仿生学:直升机的发明和制造与蜻蜓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2.生物学发展的科技成果: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对于整个社会贡献巨大;运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试管婴儿;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合作探究1.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草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我们把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如石头、课桌等。

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如杨树、仙人掌和一些动物等。

2.小组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青蛙身体和黄瓜植株的构成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写出自己六岁时的身高: 厘米。

现在的身高: 厘米。

这说明什么生命现象?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3)汽车要加油,人要一日三餐。

生物体为了能从小长大,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过程被称为新陈代谢。

你今日食用了(食物),总量约公斤;饮用了约瓶水;排出废物(WC)的次数约为次。

这说明了生物的什么生命现象?(让学生按照具体情况填写)说明生物完成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全一册】导学案-修改版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全一册】导学案-修改版
(4)第三小节:点题、引出下文
示范引导
(1)理解第四节部分句子含义
①为什么说“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联系文学作品说明。
是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水浒传》是宋末汉族农民起义的形象史。《三国演义》是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形象史。《红楼梦》
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怎样理解“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灿烂的智慧”?
积累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
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
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2.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为你打开一扇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会读会写,能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我能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重、难点
1、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会读会写,能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自学自练
知识脉络
1、修辞手法的运用
2、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二、预习作业
导学精练
导入
二、交流预习题
三、教学环节
精讲释疑
(1)解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是指谁?‘门’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2)划分段落层次。
(3)学习1-2小节
①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
②“迷醉”和“沉睡”的含义

202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篇

202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篇

2021 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课设计 5 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课设计1【教课目的】1.依据小说的三因素 : 人物 . 故事情节 . 环境 , 来初步掌握小说的内容 ;2.经过剖析典型细节 , 剖析人物形象 ;3.培育学生热爱母语 . 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课要点】经过剖析典型细节 , 剖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 介绍故事背景 , 导入新课_70年7月_日一_71年5月_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要战争──普法战争 . 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告终 , 战后 , 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 . 《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 , 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外族奴隶的难过 . 面对侵略 , 法兰西人民奋起抗争 .二.整体感知1.简介小说 :小说 , 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经过完好的故事情节和详细的环境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款式.2.介绍小说的三因素 :人物. 环境 .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故事发生 . 发展 . 结束的过程 . 一般分为 : 初步 . 发展 . 热潮 . 结局 .指引学生找出记述文六因素和小说三因素之间的关系, 便于学生理解 .3.学生联合文章特别的历史背景 , 有感情的高声朗诵课文 ;4.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 . 剖析课文1.学生三读课文 , 依占有关小说的知识 , 找出本文中的人物 ( 主人公 ), 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明确 : 主人公 :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情节 : 上学路上→上最后一课的过程→下课↓上课前 . 上课中四.四读课文 , 环绕变字研究人物形象1.剖析文章主要人物形象之一 : 小弗郎士学生细读课文 , 找出课文中描绘小弗郎士动作 . 心理的句子 , 而后剖析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 . 态度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 ?变化的原由是什么 ?2.学生自由讲话 , 并自行归纳总结 .3.学生总结小弗朗士是个如何的孩子 .五.小结六. 部署作业朗诵课文 , 思虑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课时一.读课文 , 依据剖析小弗郎士的方法剖析韩麦尔先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1.学生小组介绍代表沟通 , 并自行归纳 .2.学生再读课文 , 想象推测 :我每次抬开端来 , 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 一动也不动 , 瞪着眼看四周的东西 , 仿佛要把这个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祷告的钟声也响了 .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 , 神色苍白 , 我感觉他素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 , 他说 ,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 , 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 , 拿起一支粉笔 , 使出浑身的力量 , 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3.学生归纳韩麦尔先生是个如何的人 :( 学生小组议论沟通 , 而后全班沟通 )4.学生再读课文 , 找一下看看文中所写的环境和其余人物 , 能否也发生了变化 ? 假如有变化 , 表此刻哪些方面 ?(教师指名回答)5.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课设计2教课目的 :[知识和能力] 持续培育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理解累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 ] 培育学生朗诵 . 翻译及自主 . 合作 . 研究的学习能力 .感神态度和价值观 ] 启迪学生学习先人的学习精神, 经过不停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分自己 .教课要点 :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要旨 .教课难点 : 领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课课时 :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课过程 :一. 创建情境 , 激情导入 : 听三国演义主题曲师: 滔滔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豪 . 确实 , 乱世出英豪 . 三国 , 这样一个特别的历史期间 , 浮现了一大量气吞河山的英豪人物 , 曹操 . 刘备 . 孙权 , 三足鼎峙 , 堪称格格不入 . 但是 , 曹操又曾说过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孙权终究有何德何能 , 竟能获得敌手曹操的夸赞 . 对于孙权 , 或许我们更多的是认识他当帝王的一面 , 今日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此外一面 , 一同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 .( 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1.发问 :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 , 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 ?(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2.教师明确作家 . 作品三.一读 ----- 读通课文1.读准字音请一世明确读音 , 全班齐读 .2.请一世试着朗诵课文 .3.听课文朗诵 ( 提示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留 ).4.全班齐读 .四.二读 ----- 读懂课文1.依据课文下边的说明 , 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 , 全班相助解决 .4.出示要点词句 , 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五.三读 ----- 读出语气和感情1.孙权的讲话 .发问 : 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 : 语气必定 , 意味深长 , 现身说教 .( 学生练读 . 指名读 . 全班读 )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发问 : 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 鲁肃 : 吃惊 . 赞叹. 吕蒙: 骄傲 . 自得 .( 学生练读 . 指名读 . 全班读 )3.教师趁势抛出问题 :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出孙权 . 吕蒙 . 鲁肃拥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 教师评论 . 评论 . 必定 .4.在上述基础上 , 要修业生就地表演孙权与吕蒙 . 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 再现当时情境 .5.全班齐读 .六.延长拓展 : 学了这篇文章 , 文中孙权劝学 . 吕蒙就学 . 鲁肃赞学 , 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生自由讲话 , 教师评论 .七.结束语: 经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一定不停地学习, 才能矗立在时代的潮头 . 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 〝念书好 , 好念书 , 读好书〞 ,希望大家在知识的大海里, 披荆斩棘 , 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 : 孙权劝学孙权→劝→吕蒙←赞←鲁肃(意味深长) (骄傲.自得) (吃惊.赞叹)关爱手下虚心接受建议爱才勤学勤学.勤苦敬才善劝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课设计3教课目的知识目标 :1.认识〝乐府〞的有关知识 .2. 领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叹 .3. 学习本文排比 . 对偶 . 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1.依据上下文推测人物心理 .2. 领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 依据想像扩写课文 .感情目标1.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 指引学生领会本文刚健清爽 . 气概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 , 代父参军 , 驰骋疆场 , 功绩卓著的女性美 . 感情美和人品美 .学法指引1.本诗诗韵委婉 , 琅琅上口 , 学生易记易背 , 课前要修业生先背诵 , 能够采纳以下三步法 : ①利用课文说明 , 借助工具书 , 粗读课文 , 认识粗心 ; ②分段细读 , 抓住叙事诗的特点 , 归纳故事粗心 , 明确人物 . 事件 ( 因由 . 经过 . 结果 ); ③再读成诵 , 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 . 动作等描绘的诗句 , 剖析木兰的形象 , 从而正确掌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 , 扩写成改写故事 , 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利处 , 找出对照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要点 . 难点 . 疑点及解决方法1.要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何千百年来遇到人们的喜爱, 致使人人皆知?这一点主要经过讲清木兰替父参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 ( 爱国 ) 两种精神让学生领悟 .2.难点本文的资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 . 这一点要经过组织学生议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只是是因为不贪恋荣华荣华吗 ?这一点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 , 联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剖析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 :: 前一段时间 , 有名全世界的迪斯尼企业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 , 惊动了世界 , 大家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吗 ?对, 是《花木兰》 . 花木兰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女英豪 , 她究竟有什么魁力 , 以致于风靡世界 ,感人了不一样种族人民的心呢?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 来学习木兰的最先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相信大家必定会找到答案的.二.明确目标1.熟读课文 , 疏导文意 , 认识大概情节 .2. 经过剖析诗歌 , 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整体感知l. 检查预习成效 ,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2.速读课文 , 将诗歌分红四部分 , 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归纳内容 .第一部分 (1 一 3 段) 替父参军 . 第二部分 ( 第 4 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 (5 一 6 段) 凯旋而归 . 第四部分 ( 第 7 段) 结尾附文 .四.要点 . 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背景介绍对于《木兰诗》产生的年月 , 有多种说法 . 从诗中的地名看 , 诗的时代背景 , 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 . 而游牧民族刁悍尚武的社会民风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2.诗的构造是准时间发展的先后次序安排的.3.剖析第一部分 , 写木兰决定替父参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 ?为何这样安排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神态: 〝唧唧复唧唧〞 , 而不是直接写木兰参军的原由 . 这样写有两个利处 , ①惹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 ?②能使文章简短 . 假如从因由开始写 , 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春 , 木兰的身份是什么 ?〝当户织〞一句能够看出木兰是一个勤劳劳动的女子 , 而不是侯门小姐 , 这为下文替父出征确立了基础 .(3)木兰究竟为何这样忧愁呢 ?( 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 , 而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叙述 .)本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 , 召木兰的父亲参军 , 但是父亲年龄大了 , 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参军 .那木兰能够替父参军 , 又愁什么呢 ?古代鄙视女子 , 女子没有地位 , 要求她们〝大门不出 , 二门不迈〞 , 禁止出头露面, 法律不一样意女子参军 .能否毫无方法 ?聪慧的木兰想出了什么想法?女扮男装 .女扮男装 , 冒着很大的风险 , 一是怕他人看破 , 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 但木兰一片孝心 , 为了自己的父亲 , 死有何惧 ?大家比较自己想一想 , 你是如何对待父亲的呢 ?与木兰一比 , 能否有所感悟 ?(4)思虑一下这两段表达木兰替父参军的前前后后 , 人物在这段期间心理活动起伏很大 , 同学们试着掌握一下 .忧愁 ( 唧唧复唧唧 ) ——频频思虑——下定信心( 愿为市鞍马 , 此后替爷征 )(5)第三段 , 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 , 快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 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 , 用排比的句子 , 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 为何要啰嗦地写呢 ?为何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①写家人对木兰参军的重视, 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 ②战事紧急 , 时间紧张 , 衬着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氛围 .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诚如谢榛所说 : 〝若一言了问答 , 一市买鞍马, 则简而无味 , 殆非乐府家数 . 〞 ( 《四溟诗话》 ) 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东 , 鱼戏莲叶西 , 鱼戏莲叶南 , 鱼戏莲叶北 . 〞东西南北的铺设 , 看似重复 , 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玩耍的情形和人们采莲时欢乐的心情 .(6)思虑 : 赴边途中是详写仍是略写 ?( 略写 ) 详写什么 ?( 心情 .)经过几个地名的变换 , 便归纳了整个行程 : 家——黄河——黑山 . 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绘极委婉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亲母亲出征的少女的奇特感觉,听到黄河流水 , 听到燕山胡骑 , 都不由让她想起父亲母亲的呼喊, 对父亲母亲的想念情深意长.教师范读第一部分 , 并指导学生背诵 .4.剖析第二部分 .高度归纳木兰十几年南征北战. 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 . 这段只有六句 , 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 . 战中 . 战后 .(l)读课文 . 找出哪句写途中 , 哪句写战中 , 哪句写战后 ?途中——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战中——朔气传金拆 , 冷光照铁衣 . 战后一一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2)我们要点赏识写〝战〞中的两句 . 〝朔气传金柝 , 冷光照铁衣 . 〞两句十个字,就写出了十几年的战斗生涯 , 堪称字字千金 . 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写出了如何的境界 ?〝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冷气传递着打更的声音 . 朔风凛烈 , 刁斗声声 ,月光映雪 , 木兰未眠 . 想一下 , 她在想什么呢 ?思父亲母亲 , 思姐妹 , 思家乡 , 甚至想念她的织机木兰又在做什么呢 ?从〝冷光照铁衣〞一句能够看出 , 木兰正衣着铠甲 , 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 , 随时准备为捍卫祖国而战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 ?文章中没说 , 但我们想必定是有勇有谋 . 依据①这么多年 , 女扮男装本被发现 . ②从下文的示意中也能够看出来: 〝策勋十二转 , 恩赐百千强.〞五.部署作业 :1. 想像一下 , 木兰在战场上会碰到什么状况 ?她会如何办理 ?2. 为何把战争过程写得这样简单 ?板书设计木兰诗一.(l 一 3) 替父参军详二.(4) 十年征战略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领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 .2. 学习依据想像扩写文章 .二. 整体感知读文章的第四 . 五 . 六段 , 看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要点 . 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为何略写征战中木兰的英勇 ?这类写法从表面上看 , 仿佛刻画子女之情多 , 而描述英豪之气少 . 但从实质成效看, 诗中所刻画的各种子女情状 , 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豪性格 , 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 , 真切感人 . 木兰的机智英勇不必赘述 , 一句〝策勋十二转 , 恩赐百千强〞就归纳出来了 . 这样 , 子女情与英豪气交融得十全十美 , 更是相辅相成 .2.剖析第三部分 .(1)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 : 木兰回来后 , 因战功赫赫 , 于是〝可汗问所欲〞 . 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 ?〝木兰不用尚书郎 , 愿驰千里足 , 送儿还故乡 . 〞为何做出这类选择呢 ?一般的见解是 : 木兰不慕荣华荣华 , 愿回家与父亲母亲聚会 . 但我以为这里还有其余更深层的原由 , 大家可否联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认识来发掘一下 ?学生议论后明确 :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 , 〝男主乎外 , 女主乎内〞是封建礼制定下的一条戒律 . 木兰能够在特别期间奥密地代父参军并发挥她那潜伏的智谋和才能 . 但是 , 她却不可以跟着战争转入和平, 持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 封建礼制加在妇女身上的枷锁是难以解脱的. 木兰的返乡 , 决非什么不慕功名荣华的问题, 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 , 而是封建社会压迫 . 鄙视妇女的必定结局 . 其余的故事也反应过这一点 , 如黄梅戏《女驸马》等 . 木兰只有辞受封爵 . 解甲归田这唯一道路可走 .(2)从〝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 , 写木兰到家 , 遇到热忱欢迎 . 显出女郎面目后 , 令战友们惊惶 . 这段第一用三组复叠句式全力铺写木兰到家时家人欢跃的情形 : 〝爷娘闻女来 , 出郭相扶将 ; 阿姊闻妹来 , 当户理红妆 ; 小弟闻姐来 , 磨刀霍霍向猪羊 . 〞这几句写出了不一样人物的特点 , 形象特别生动 .(3)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 . 畅叙别情的热忱场面 , 你可否依据课文内容, 睁开合理想像 , 进行扩写 ?亲人们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4)自然 , 这里边兴的当属木兰 , 下边几个排比句 , 从描绘她急于回到平时生活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 , 共同形成一种大团聚的喧闹欢喜的氛围 :〝开我东阀门 , 坐我西阁床 . 脱我战时袍著 , 我旧时裳 . 当窗理云鬓 , 对镜帖花黄 . 〞①为何不先脱战袍 , 后开门窗 ?木兰走开养育她成人的家已经十多年了 . 十几年来 , 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这个家 , 想念家中的亲人 . 此刻 , 她又回到了她所热爱 . 想念的家 , 一进家门 , 还来不及卸掉戎装 , 就开门开窗 , 因为她对这个家庭的全部都感觉舒适 , 都充满感情 .②〝当窗理云鬓 , 对镜贴花黄〞又反应了木兰的什么心理?一是回到家心情愉快 ; 二是爱美之心 , 木兰亦有 , 表现了她对和一生活的热爱和对正常人生的神往 . 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富真切 .③这几句木兰复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顾?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 , 你能意会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 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叹.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 说不论是〝雄兔〞仍是〝雌兔〞, 都是〝脚扑朔〞 . 〝眼迷离〞的 , 它们在一同跑动的时候 , 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 ?这风趣风趣的比喻 , 表现了木兰的庄重机智 , 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 , 婉转不尽 ! 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 女子如有发挥志向的时机 , 她们的智慧 . 谋略和才能其实不比男子逊色 . 你还可以再举几例吗 ?( 穆桂英 , 李清照 , 武则天 )女同学不宜自轻自贱 .4.《木兰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适合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 如设问 . 比喻 . 排比 . 对偶等修辞方法 , 以及语句连结紧凑 . 生动畅达的联珠句法 , 如〝军书十二卷 , 卷卷有爷名〞等 , 来为塑造人物形象 . 表现思想感情服务 , 事奇诗亦奇 , 不愧为交口称赞的优异诗篇 .四.总结 . 扩展 : 《木兰诗》是一首优美感人的叙事诗 , 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 , 作者选用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绘 . 从时间上说 , 前后长达十多年 ; 从地区上说 , 波及家庭 . 乡里 . 战场和朝廷 . 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 , 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 , 使全诗繁简适合 . 千百年来 , 《木兰诗》向来被人们传诵着 , 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五.部署作业1.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木兰诗1.母问女答表示缘故断然代父参军排比铺陈仓促购买急迫准备出征2.频频衬托思亲情切奔驰遥远征途3.夸张对偶衬托互渗长久激战凯旋4.夸张衬托功遂身退不慕荣华荣华排比铺陈亲欢伴惊喜剧热潮结束5.双兔为喻风趣和蔼赞叹慎重机敏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课设计 4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目标 : 字. 词的累积 ,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培育自主 . 合作 . 研究的能力及发散思想能力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育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课要点 :1.培育自主 . 合作 . 研究的能力及发散思想能力 ;2.培育热爱祖国的热忱 .教课难点 : 培育发散思想能力 .教课方法 : 读. 悟. 赏教课过程第一课时 ( 总第 9 课时)一. 情境导入 :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 , 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 培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 黄河惊涛汹涌 , 拥有恢弘的气概 , 并且它积厚流光 . 九曲连环, 忧如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以前有过的荣辱兴衰 .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人 . 在抗日战争期间 , 我国诗人光已然跟从抗日战士行军到达了黄河岸边 , 看到这一奇景 , 感触不已 , 于是写下了颂扬黄河母亲的豪放颂歌《黄河颂》 , 今日 , 我们将一同学习这首诗歌 , 不只要领悟它的内涵 , 还要学会朗诵 , 像诗人同样热忱地颂扬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 板书 : 黄河颂光已然二.频频朗诵 , 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 , 在听读的过程中感觉诗人的感情 .思虑 : 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答 : 对黄河 ,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经过你对诗的理解 , 高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诵课文 . 思虑 : 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赞叹黄河 ?3.大家在充足意会诗的感情基础上齐读全诗 .三.朗诵沟通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诵沟通 , 互相做出评论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部分在讲堂上朗诵 , 并请全体学生议论如何读得更好 , 更能读出感情 . 讲话者也可经过自己朗诵来表达建议 .3.全班齐读诗歌 .教师不时提示学生 : 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 . 朗诵技巧的指导不多过细 , 尽量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朗诵来领会 . 老师视状况适合的范读 . 以下几点供参照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多数, 朗诵时应当注意停留 , 以示差别 .②〝我站在高峰之巅, 望黄河滔滔 , 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 所以停留要稍长 .后边的四个分句注意要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 且四句不如越读越激昂, 以表现的黄河的气概 .③三个〝啊〞要读得深邃, 声音稍稍延长 , 〝黄河〞要读得高昂 , 表示在颂扬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同样的伟大坚毅! 〞充满了战斗的信心 , 要读得铿锵有力.)四.内容商讨 : 学生疏组商讨 , 教师点拨指导1.全诗分红朗诵词和歌词两大多数 , 朗诵词能够看作是一个序曲 , 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 认识黄河精神 : 伟大坚毅 , 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颂扬黄河的 ?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颂扬的 ?3.在〝颂〞以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述 , 表现了黄河如何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就是结尾 , 主要写了什么 ?( 呼吁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联合时代背景, 你以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颂扬黄河来颂扬中华民族 , 以激发中华子女的爱国激情 , 呼吁中华子女学习黄河伟大坚毅的精神 , 捍卫黄河 , 捍卫中国 ).五.部署作业 :1.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 : 《黄河之水天上来》 .2.赏识《黄河大合唱》其余乐章的音乐 .第二课时 ( 总第 _课时 )一. 检查内容商讨结果 , 进行内容赏析(一)序曲师问 : 文章从构造上共分为几大块?明确 : 两块 .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 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在第一段中 , 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明确 : 伟大坚毅读朗诵词板书 : 序曲赞叹黄河伟大坚毅主体师问 : 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毅的精神, 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明确: 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师自问答 : 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质量及感情特点给予了黄河 , 为何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 ?第一我们来看诗人描绘黄河的形象随和势的诗句 .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概的描述从哪里到哪里?明确 : 从〝我站在高峰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师问 : 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率, 应当是哪个字 ?明确: 望.师问 : 站在高峰之巅望黄河 , 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黄河的形象随和势?明确: 滔滔 . 奔向 . 惊淘汹涌 . 万丈狂澜 . 委宛 . 九曲连环 . 劈成等 .师问 :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一页 , 看图片 , 黄河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形象 ?你能用你所知道的词语或诗句对黄河的特点 . 形象 . 气概进行描述吗 ?自由回答 .板书 : 描述黄河形象 . 气概(三)主体:颂黄河望黄河波浪滔滔 , 颂黄河声势浩大 . 思虑 :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颂扬黄河的伟大贡献的 ?切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明确 : 切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 黄河 ! 〞(1).颂扬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 发展 . 壮大 , 黄河培育了世代炎黄后代 .(2).像一道天然屏障捍卫着中华民族, 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能够作为军事屏障 , 黄河的伟大坚毅精神 , 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颂扬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激励着中华民族.板书 : 颂扬黄河巨大贡献问: 作者从外在形象 , 内在精神充足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明确 : 伟大坚毅(四)结尾望黄河诗人心潮汹涌 , 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 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子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词 , 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 : 伟大坚毅的精神。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苏教版

课题:1.1.1我们周围的生物、课前热身【课前复习,回顾旧知】1, 你们认识的世界中有哪些生物?2 ,他们与人类有哪些关系?二,【学习目标】【为了目标,全力以赴】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三、【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感悟新知】【自主学习】看书(P3---6)【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1生物的概念:1、自然界是由和组成的,有的物体称为牛物。

知识点2:生物的种类2、生物包括、和。

和,其中又包括知识点3: 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除夕卜,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体能够由___ 长有生命现像;③生物体有______________ 作用;能不断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④生物体能产生_______,并有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 _________ ;⑥生物体都能______ 一定的环境,也能_______ 环境。

四、基础训练【摩拳擦掌,初试牛刀】(必做题)1 •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生物的生长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进行呼吸D、生物的发育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病毒 B •飞机 C •草履虫 D .鱼3•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4、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病毒B、细菌C、蘑菇D、鸡蛋5、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地衣又分泌出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人B.蘑菇C.青蛙(D.电脑病毒)7、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 .组织C.器官 D .系统8我们周围常见的杨树等绿色开花植物是( )A.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9、夏天花园中美丽的蝴蝶是哪类动物( ) A.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 D .两栖动物10、向日葵向太阳生长,是生物表现的哪种生命现象( )A.生长 B .生殖C.遗传 D .对刺激的反应三、.判断题1、生物只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期中复习教学案(精心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期中复习教学案(精心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期中复习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熟练掌握字词音形2.了解考试题型,会辨识并熟练改正错别字3、练习巩固二、教学重难点:同目标1、2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检查掌握情况(结合书后附录)二)师生共同回顾相关知识点三)课堂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憧.憬()裨.益()博.学()接纳.()模.糊()觉.得()妄.弃()折叠.()眼泪.()载.船()腼腆..()褐.色()抽屉.()锃.亮()翩.然()磨蹭.()找茬.()臀.部()瞅.瞅()折戟.()匿.笑()沐浴..()..()涟漪.()熠熠瞳.人()诧.异()栖.息()徜.徉()水泊.()浩淼.()素娥.()绚.丽()雕镂.()镌.刻()白驹.过隙()迸.溅()穹.窿()积攒.()沉淀.()摒.弃()骤.然()樯.橹()安恬.()撷.取()惆怅..()豁.达()自诩.()不屈不挠.()荟萃.()咧.嘴()跻.身()骷髅..)咬文嚼.字()..()白痴(查.老师()撒.腿()溷.浊()宝藏.()露.水()噤.了声()冥.思苦想()胳膊肘.()膝.盖()下巴颌.()翎.子()一缕.()褐.色()陌.生()毋.忘()屏.气()甭.用()倘.若()归省.()行.辈()忌惮.()怠.慢()一哄.()蕴.藻()惹.眼()家眷.()踱.步()吁.气()旺相.()一撮.()棹.船()茶峒.()数.天前()节律.()擂.鼓()老鹳.河()捅.柴禾()簸箕.()渍.酸菜()阖.家()栖.息()宫阙.()绮.丽()天涯.海角()浇铸.()佞.臣()千仞.()朝.着()浮云长.()二)补全下列短语千()百态潜移()化()言耸听半明半()摇摇欲()()根究底()来攘往()()无人()()必较死( )白赖说( )道短()长而去()()枯肠记忆()新()()在目百看不()()()有味气()万千美不()收眼花()乱心()神()五彩()()()( )无声明察( )( )( )( )若失一视同()谈笑风()()貌不扬罪()祸()指手()脚不()不挠()塞顿开道听()说无动于()()文嚼字( )( )扬扬出谋()策可歌可()鸡毛()皮心花()放自()得意( )( )大哭()词()调( )( )横流忘乎( )( )火烧火()( )( )有词赏心()目邪魔鬼()悲欢( )( )阴晴()缺天()海角海()百川无欲则()物()天宝人()地灵( ) ( )还童三)改正错别字,在错字下画线,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最新数学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3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数学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3公开课教学设计
- - ; ︱-36︱-(-36);
- -314;-∣+4︱+∣-4∣
5某数学俱乐部有一种“秘密”的记帐方式。当他们收入300元时,记为+300元,用去360元时,记为-360元,当他们用去100元时,可能记为多少?当他们收入100元时,可能记为多少?说明你的理由。
6绝对值大于3且小于8的负整数有:。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37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现实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将有理数分类
2理解数轴的意义,弄清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的画出数轴。
3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7若∣a-3∣=0,则a=;若∣a∣=5则a=。
8若︱+5︱+︱y-6︱=0,则=,y=。
9在数-2,5,7,-8,- 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10︱-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11某食品包装袋上印有“净含量385 5克”字样,这种食品的合格净含量范围是。
12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知识回顾
(先由学生复习课本,然后针对学案中的复习指导进一步回顾课本,并独立完成教案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的三要素?
3.-1 的相反数是,2是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3,0的相反数是,a与互为相反数。
4.用“>”、“<”或“=”填空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2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2教案

[学习目标] 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及乘除法则,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②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定律;③会灵活简便运算;④灵活解答有理数的一些简单应用。

[考点归纳]考点: ①加法与减法 ;②乘法与除法 ; ③混合运算; ④ 应用题:。

[考点例题]例1、 1.加法法则? 2.减法法则?3.简化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计算题考试必考请注意)4.计算(1) 1— 47 +15 — 37 +95(2) 13)18()14(20----+- 例2. 1.乘法法则?2.除法法则? 3.多个非零的数相乘除最后结果符号如何确定?4.计算(1))31(33)31(-⨯÷⨯- (2))54()43(32)21(-⨯-⨯⨯- 例3.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1)、)41()2()411()1.0(2223-⨯---÷-+-; (2)、213111()(2)6132-⨯-÷-; (3)、(-81)÷94 ×49 ÷(-16); (4)、×(-2)3-[4÷(- 23)2+1]+(-1)2010; (5)、[178 -( 38 +116 -14)×(-4)3]÷5。

例4.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在东西走向的中山东路上进行运营。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天下午他的行程(单位:km )如下:+15,-2,+5,-1,+10,-3,-2,+12,+4,-5,+6(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0.4 L/km ,这天下午小李的车共耗油多少升?例5、下面左图是一个运算器的示意图,A 、B 是输入的两个数据,C 是输出的结果,右表是输入A 、B 数据后,运算器输出C 的对应值,请据此判断,当A =-12,C =16时,则B =_________。

例6、[推理探索] 32-12=8×1; 52-32=8×2;72-52=8×3;92-72=8×4;……观察上面的一系列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并用这个规律计算20012-19992的值.[当堂检测]1.×(-8)-[1-32×(-2)]; 2. (-1)2010 +(-32)×︱- 29︱-42÷(-2)2;3. 32)65()43(21--+---;4. ()×2611+()×(-2611)+×(-7511);5.-43×(-34-+16); 6 . -1100-(1- )× 31[3-(-3)2]。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4)教案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4)教案

教科版初中用案人授课时间月日总第38课时数学重点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主备人课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概念,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规律,3、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

重点整式加减运算难点整式加减运算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导学指导】一、知识回顾1、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的运算法则:如遇到括号,则先,再;2、本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整式(既单项式和多项式)中,分母一律不能含有字母。

②π不是字母,而是一个数字,③多项式相加(减)时,必须用括号把多项式括起来,才能进行计算。

④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的因数。

二、【课堂练习】1、已知A=3x+1,B=6x-3,则3A-B= 。

2.已知单项式3与-的和是单项式,那么2ba m3214nba m = ,n= 3.化简3-2(-3)的结果是.x x y4.计算:(1)3(xy2-x2y)-2(xy+xy2)+3x2y;(2)5a2-[a2+(5a2-2a)-2(a2-3a)];思路点拨:整式加减运算,有括号时,应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多种括号时,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再去大括号.教 学 内 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教 学 过 程13、求5a b-2[3a b- (4a b 2+a b)] -5a b 2的值,其中a =,b=-2121;32【要点归纳】:【拓展训练】:3.计算: x-2(1-2x+x 2)+3(-2+3x-x 2)4.已知ab=3,a+b=4,求3ab -[2a - (2ab-2b)+3]的值。

5、已知:(x+2)2+|y+1|=0,求5xy 2-2x 2y -[3xy 2-(4xy 2-2x 2y)]的值。

【总结反思】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教学札记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2)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2)教案
2.用四舍五入法求30951的近似值(要求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结果是。
3.已知 =3, =4,且 ,求 的值。
【总业
教学札记
(3)有理数乘法法则:
(4)有理数除法法则:
(5)有理数的乘方:
求的积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乘方。
即:an=aa…a(有n个a)
从运算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从结果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
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1)
(2)
(六)、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及有效数字
(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叫做科学记数法.
(2)对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称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课堂练习】:
3.计算:
(1)12-(-18)+(-7)-15(2)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 3.4030×10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到千位是。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36课时
课题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有理数有关概念的掌握
(2)会运用概念解决相关的习题
重点
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难点
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知识回顾
(五)、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加法法则:
(2)有理数减法法则:

苏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教学案 2.1,2

苏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教学案 2.1,2

期中复习 第二章 有理数 2.有理数的运算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随堂练习】1、设a 为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倒数等于自身的有理数,则a-b+c-d 的值为 ( )A .1B .3C .1或3D .2或-12.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积 ( )A .一定为正数B .一定为负数C .一定不大于0D .一定不小于03.下列各数中:①-52与(-5)2;②(-3)3与-33;③-(-0.3)5与0.35;④0100与0200;⑤(-1)3与-(-1)2相等的共有几对? ( )A .1B .2C .4D .54.平方等于49的数为 。

5.若|a|=4,|b|=2,且ab<0,则a+b= 。

5.若一个数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是 。

6.五个数相乘,积为负,那么负因数的个数是 。

7.数2,-3,7的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少 。

8.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个小时分裂一次(由1个分裂成2个),若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成16个,那么这个过程需要经过 小时。

9.若a+1与-5互为相反数,则a= 。

10.a ,b 为有理数,若a a ||=1,则a 0;若a a ||=-1,则a 0。

11.计算:(1)3.5÷87×43- (2)⎪⎭⎫ ⎝⎛-+-⨯-31432124(3)()()233202(3)⎡⎤-+--÷-⎣⎦ (4)、32422()93-÷⨯-12.若|a|=5,|b|=3,(1)求a+b 的值。

(2)若|a+b|=a+b ,求a-b 的值。

13.规定a ﹡b=5a+2b-1,则(-4)﹡6的值为 。

14.某地实验测得数据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6ºC ,若该地面温度为21ºC ,(1)高空某处高度是8km,求此处的温度是多少度;(2)高空某处温度为—24ºC ,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学期月考及期中复习导学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 (无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学期月考及期中复习导学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 (无答案)

2019年秋学期七年级数学上册月考/期中复习5《有理数》复习课主备人:刘洋 联系号:2591676339【知识梳理】有理数与无理数1. (徐州)下列是无理数的是________.A. 333.0B. π-C. 722D. 3.14159262. (徐州)设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 ,下列关于a 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A. a 是有理数B. a 是无理数C. 30<<aD. a 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 (徐州)当m 取任意一个有理数时,下列式子的值一定是正数的是________.A. 2mB. mC. 1+mD. 2)1(-m4. (南京)在2)2()2(222------、、、中,负数的个数是________.5. (南京)在211--、、这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之和的最大值是________.6. (秦淮)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a b a 、、+1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b a b 、、0的形式,则字母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数轴、绝对值与相反数 7. (南京)比较大小:32-________43-. 8. (徐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A. a -不一定是负数B. a 一定是非负数C. 倒数是本身的数为1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是09. (淮安)比213-大而比312小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__. 10. (徐州)若0321=++-++c b a ,则)3)(2)(1(-+-c b a 的值是________.A. 48-B. 48C. 0D. 无法确定11. (淮安)若7=x ,3=y ,且y x >,则x y -=________.12. (徐州)有理数b a 、在数轴上,已知01<<-a ,b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 0>+b aB. 0>-b aC. 0>abD. 0>-b a13. (无锡)有理数c b a 、、在数轴上从左至右,已知0<ac ,0<+b a ,则________.A. 0<+c bB. c b <C. b a >D. 0<abc14. (盐城)若实数b a 、满足0=+b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 b a 、互为倒数B. b a 、异号C. a 的绝对值等于bD. b a 、互为相反数15. (苏州)已知b a 、为实数且b a <<<<-202,化简b a +正确的是________.A. b a -B. b a +C. b a +-D. b a --16. 实数b a 、在数轴上,且0<a ,0>b ,b 到原点的距离大于a 到原点的距离,则化简a b a -+的结果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 b a +2B. bC. b -D. b a --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乘方17. (徐州)1110)2()2(-+-=________. 18. (姜堰)计算:44151⨯⎪⎭⎫⎝⎛-÷+-=________,22)2(8313-÷+⎪⎭⎫ ⎝⎛-⨯=________.19. (徐州)快递员从邮局出发,先向西骑行km 3到达A 村,继续向西骑行km 2到达B村,然后向东骑行km 9到达C 村,最后到达邮局.(1)以邮局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cm 1表示km 1,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三个村庄的位置;(2)C 村距离A村多少米?(3)快递员一共骑行多少千米?。

七年级苏教版导学案

七年级苏教版导学案

七年级苏教版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苏教版》七年级教材内容;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苏教版》七年级教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本次导学主要围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展开。

1. 语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现代散文欣赏,通过阅读《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散文,并进行理解、分析、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数学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整数的加减法,通过讲解整数的概念、性质,教授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整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英语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旅行的单元,通过学习单词、句型、语法规则等,使学生能够描述旅行的经历、计划,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导学重点1. 语文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词语理解和句子理解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2. 数学重点讲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英语重点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单词进行交流;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导学方法1. 导学导入通过课堂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导学展开语文:教师阐述散文中的重点内容并逐段解读,学生跟读、默写;数学:结合实例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讲解,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方法;英语:以情景对话、语音练习等形式进行口语训练,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导学总结对本次导学内容进行总结,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布置相应作业,巩固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导学延伸1. 语文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散文作品,拓展语文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三中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导学案(02)
主备:张艳平审核:朱海艳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复习内容:《人琴俱亡》
二、复习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3)了解人物的形象,感受本文深厚的兄弟情谊
三、复习重难点:见复习目标
四、自学检测
(一)字音字形训练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子猷.病笃.索舆.奔.丧
好.琴掷.琴恸.绝此已丧.矣
不调.亦卒.了.不悲
(二)重点词句考查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何以都
...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便.索舆
..来奔丧
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
掷.地云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
....久
月余亦.卒.
语.时了.不悲子敬素.好.琴
2.一词多义
人琴俱亡此已丧矣(1)琴(2)丧
子敬素好琴奔丧3.词类活用语.时了不悲(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
(1)因.恸绝良久古义:今义:
(2)语时了.不悲古义:今义:
(3)子猷问左右
..古义:今义:
5.文言句式
(1)何以都不闻消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该是“以何都不闻消息”) (2)便径入坐灵床上。

(省略句,句子前省略了主语)
6.重点句子翻译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语时了不悲。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三).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是记载的笔记小说。

作者,人,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表现了。

(四)、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因恸绝良久
2、月余亦卒
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
5、便索舆来奔丧
6、此已丧矣
7、何以都不闻消息8、都不哭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2)
2、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2)
3、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2)
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4)
5、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
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3)
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2)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3)
9、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3)
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2)
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谚语(4)
诗句:
谚语:
12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4)
(六)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荀佰子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佰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佰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13.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14.翻译下面句子。

吾今死矣,子速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展示
(1)质疑
(二)释疑
六、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月余亦卒.()
(2)便索舆.来奔丧()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弦既不调.()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引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
(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
4.填空。

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病重
B.语时了不悲结束
C.因恸绝良久很
D.子敬素好琴向来
6.(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是()
A.赶尽杀绝B.悲痛欲绝C.绝无此意D.美妙绝伦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良"相同的是()
A.除暴安良B.用心良苦C.消化不良D.良莠不齐
7、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琴不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8.《人琴俱亡》这篇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
,这是不是矛盾?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9.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1)顾彦先平生好琴()
(2)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3)不胜其恸()
(4)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张季鹰的悲痛之情?请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能体会张季鹰说“顾彦先颇复赏此不”这句话时的心情吗?说说你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