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堂限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含解析)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堂限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含解析)

一轮复习课堂限时训练: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平安越冬。

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限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削减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肯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开早春霜害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起到杀菌、杀虫作用和防冻害的作用;从材料中可看出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C项正确。

答案:C2.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削减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削减树皮开裂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汲取率,削减冻害发生的概率解析: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也不会影响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汲取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削减树皮开裂,B项正确。

答案:B一般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而气温状况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也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早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缘由是(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汲取太阳辐射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汲取的太阳辐射越多D.越接近地面,大气汲取的地面辐射越多解析:依据材料,甲、乙、丙、丁依次是早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气温分布曲线。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新人教版(20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新人教版(20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巩固组](2017·商丘模拟)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第1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第2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1.A 2.C(2017·湖南六校联考)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下达标训练部编本人教版【经典练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下达标训练部编本人教版【经典练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武汉联考)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 )A.日照时数B.气温年较差C.气温日较差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2.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B.昼长C.海拔D.地表植被3.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B.阴雨天气多C.地面辐射强D.白昼较短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地表净辐射受到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状况的共同影响,从示意图看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西藏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小,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气温年较差大,西藏的气温年较差小,因此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气温年较差,B对;题干中强调的是“季节变化”,与气温日较差关系不大,C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季风关系密切,和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不大,D错。

第2题,西藏和黑龙江的纬度差异较大,冬季两地的太阳高度和昼长相差较大,造成地表净辐射差别大;西藏海拔比黑龙江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冬季获得的地表净辐射大于黑龙江;冬季,西藏和黑龙江气温均较低,地表植被均枯萎,对地表净辐射的影响较小。

第3题,依据地表净辐射的含义判断其较小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弱或是地面辐射强,再结合时间“5、6月份”判断湖南省在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

答案:1.B 2.D 3.B(2018·江门模拟)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

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武汉联考)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 )A.日照时数B.气温年较差C.气温日较差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2.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B.昼长C.海拔D.地表植被3.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B.阴雨天气多C.地面辐射强D.白昼较短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地表净辐射受到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状况的共同影响,从示意图看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西藏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小,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气温年较差大,西藏的气温年较差小,因此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气温年较差,B对;题干中强调的是“季节变化”,与气温日较差关系不大,C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季风关系密切,和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不大,D错。

第2题,西藏和黑龙江的纬度差异较大,冬季两地的太阳高度和昼长相差较大,造成地表净辐射差别大;西藏海拔比黑龙江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冬季获得的地表净辐射大于黑龙江;冬季,西藏和黑龙江气温均较低,地表植被均枯萎,对地表净辐射的影响较小。

第3题,依据地表净辐射的含义判断其较小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弱或是地面辐射强,再结合时间“5、6月份”判断湖南省在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

答案:1.B 2.D 3.B(2018·江门模拟)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

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听课手册(详细答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听课手册(详细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自主梳理】1.(1)①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②(按图中箭头顺序)太阳辐射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升温大气逆辐射③吸收散射大气逆辐射(2)①反射低大气逆辐射(保温)高温差大②大气逆辐射强2.(1)画图略(箭头顺时针画)。

(2)甲>乙>丙>丁(3)降低降低(4)高空近地面(5)黑夜冬季(6)乙(7)近地面的冷热不均3.(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和风速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2)甲>乙>丙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丙(3)北风向向右偏转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存在一定夹角【考点互动探究】1.(1)B(2)C(3)D[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图中③④总体温度低,且温度接近,变化趋势一致,可推断为当地寒冷期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

图中①②总体温度较高,①变化范围较小,②变化范围较大。

由于枯雪年,降雪少,多晴天,昼夜温差较大,所以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①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理环境下气温的变化情况。

该图反映的是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积雪厚度不同,使得进入膜内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且积雪厚度不同,雪的保温效应强度也不同,所以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时差和我国地理概况。

从图中可知,该地一日之内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我国标准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即北京时间),而根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此时当地地方时应该为14时左右,即该地大致位于东六区;且寒冷期的日平均气温最低在-15℃左右。

所以该地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A[解析]图中②③④情形均出现了逆温层,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①情形无逆温现象,大气能够正常对流,利于雾、霾天气的污染物扩散。

3.C[解析]根据图中拉萨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答案:(1)B (2)C
③ _反__射__作__用_ 云层和较大尘埃
无选择性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 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 如下: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提示:(一)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 不同” (1)“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 ①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②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2)“两种运动” 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 差异―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新人教版
3.两大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代号 名称
起作用的大气成分
特点
① 吸__收__作__用__ 臭氧、水汽和_二__氧__化__碳_ 有选择性

新高考地理选择性考试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高考地理选择性考试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1)根本来源: (2)直接热源: 2.受热过程(1)(2) 3.大气的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 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08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09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01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02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01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02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03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04平行与等压线05成一夹角提示:由于晴朗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度下降快,近地面气温较低,高低空温差减小,甚至近地面气温可能会低于高空,大气对流运动受阻,大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雾。

2.校园中哪些区域可形成热力环流?提示:教室与草地之间;水池与其周边地区;花园与周边的空地等。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②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2.[2019·深圳联考]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 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 4 种情形 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情况是气温由地表面高空递减, 气在垂直方向上做对流运动,将污染物携带到高处扩散,A 正确 B、C、D 都出现了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代号 名称
起作用的大气成分
特点
① 吸收作用 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 有选择性
② 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部分选择性
③ 反射作用 云层和较大尘埃
无选择性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 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 如下:
2.[2015·广东卷,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火山爆发后, 有大量的火山灰物质进入大气层,这些物质能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地表温度下降。
二、对流层逆温现象 读下面“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对流层大气垂直分布的一般特点是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约 0.6_℃。
(2)图 a~e 中,具有明显逆温表现的是 b、c、d。 (3)逆温具有一个产生和消亡的过程,如果将上面五图,按照 逆温到逆温生成、发展直至消失进行排列,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 -c-d-e。 (4)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 和 e。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专项练习(带答案)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缘由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缘由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

以下是查字典天文网整理的冷热不均惹起大气运动专项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空中辐射与空中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散布,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添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添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增加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2.关于空中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中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空中温度越高,空中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3.(2021广州模拟)如下图,该地当天的天文环境最能够出现()我国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表示图A.白昼多云,夜间阴沉B.大气逆辐射较强C.夜间风力较大D.昼最短夜最长(2021银川模拟)雾是近空中大气层中少量庞大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

2021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域遭遇屡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域的能见度甚至只要50米左右。

气候台也屡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4~5题。

4.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分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空中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枯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5.白昼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缘由之一是()A.大雾削弱了空中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动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加弱小气逆辐射读图,回答6~7题。

6.假定上图表示热力环流情势,那么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A.PaTaC.Pa7.假定图示地域在北半球,实际上,c、d两地间的动摇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A.南风B.西南风C.西风D.西南风2021年8月28日至9月8日中国水上运动会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海下风力适中,帆船项目顺利完成。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015·高考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完成1~2 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解析:图中显示了我国南方山区谷地10月下旬的逆温数据。

第1题,根据图中数据来看,50米以下的近地面地区大多数是强逆温区,是山坡空气冷却下沉所致,近地面较大,海拔越高则越小,A选项正确;根据图来看,逆温强度午夜时分并没有达到最大,B选项错误;10时左右,该地早已日出,而逆温层仍然存在,C选项错误;根据图示数据,强逆温前半夜斜率大,增速快,D选项错误。

第2题,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选项正确。

答案:1.A 2.C3.(2018·枣庄调研)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解析:选C。

白天山坡温度上升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污染物被带到住宅区,所以居民发现白天的大气污染较严重。

大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多,所以晴天较以前减少。

(2016·高考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规范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规范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 A 与 B 中低压中心是 B ,B 与 C 中高压中心是 C。(4 分)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 A、B、C 中地面温度最高 的是 B 。(2 分)
(3)下图为沿 AB 作的剖面图,完成 AB 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9 分)
气压值 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 PA>PB>PB′>PA′(或 PA′<PB′<PB<PA)
图1
图2
3.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D ) A.升高,④增强 B.升高,③增强 C.降低,②增强 D.降低,①增强
解析: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 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吸收和反射①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 北极地区气温降低。
(2019·山东实验中学二诊)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 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 分解后,会释放约 4 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 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 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图 1 是拍摄到 的北极地区海鸟,图 2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 题。
13.(2020·衡阳县第一中学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24 分)
光线在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 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称为入射角,折射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图甲)。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都与 折射引起的光线弯曲有关。某些时候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会看到 不远的前方路面上好像有一滩积水,车开过去后却发现路面干 燥,没有积水。这些“积水”实际上是由于高速公路上方的空气 存在密度差异,使天空向下传输的光线因折射而弯曲,将天空的 图像“倒映”在了路面上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和沙漠中的海市蜃

[精品]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课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关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课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关习题及答案

第7课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选择题(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9-11题图4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丙地刮起东北风 D。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下图为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等压面。

据图回答1题。

8642高度(Km )地 面4.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 .A 点比B 点气压低 B .B 点比D 点气压高.D 点比B 点气压高 D .点比D 点气压高5.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6.下图中H 、、M 、N 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在H 、、M 、N 点精确测定的沸点,H 、两点为99.95℃,M、N 两点为99.8℃,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况下,O 处的风向是( )A .北风B .南风 .东风 D .西风7.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图一 图二高空地面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A BD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8.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B②和③较小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9.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B①大③小③小⑦大D④大⑥小下图是“某地区2011年1月8日某时500hpa等压面分布图”。

读图,回答以下2题。

10.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A.东北风B.东南风.西南风D.西北风11.造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势高低B.海陆性质.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6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人教版(2021学年)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6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人教版(2021学年)

(福建专用)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6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专用)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 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专用)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 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规范练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017河北衡水中学测试)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

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2题。

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A.②③④ﻩ B.①②③ﻩ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C。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答案:1。

D 2。

B解析:第1题,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可以起到杀菌、杀虫和防冻害的作用;从材料中可看出,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

第2题,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也不会影响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6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6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巩固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正确含义是( )A.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②——云层反射的大气辐射C.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D.④——大气反射的地面辐射2.出现雾霾天气,会使(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A.白天降水量山顶大于河谷盆地B.白天降水量山顶小于河谷盆地C.夜晚降水量山顶大于河谷盆地D.夜晚降水量山顶等于河谷盆地4.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坡向B.地形C.风向D.太阳辐射能力提升洱海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

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夏季白天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冬季晚上6.该时刻甲地吹(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2020某某某某高三调研)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

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两种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 )A.夏季的湖面可能出现“下现蜃景”B.夏季的沙漠可能出现“上现蜃景”C.冬季的暖流上空可能出现“下现蜃景”D.夏季的柏油路面可能出现“上现蜃景”8.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 )A.对流运动强盛B.易出现逆温层C.等压面下凹D.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020某某某某一中二模)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入射太阳辐射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15·高考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完成1~2 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解析:图中显示了我国南方山区谷地10月下旬的逆温数据。

第1题,根据图中数据来看,50米以下的近地面地区大多数是强逆温区,是山坡空气冷却下沉所致,近地面较大,海拔越高则越小,A选项正确;根据图来看,逆温强度午夜时分并没有达到最大,B选项错误;10时左右,该地早已日出,而逆温层仍然存在,C选项错误;根据图示数据,强逆温前半夜斜率大,增速快,D选项错误。

第2题,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选项正确。

答案:1.A 2.C
3.(2018·枣庄调研)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
所示。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
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
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
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
解析:选C。

白天山坡温度上升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污染物被带到住宅区,所以居民发现白天的大气污染较严重。

大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多,所以晴天较以前减少。

(2016·高考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5.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并不都是受高压脊控制,A 错误;此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下,降水较少,B错误;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比昆明小,C错误;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判断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分布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第5题,上海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
脉的阻挡,寒冷气流可以直接到达,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

答案:4.D 5.A
6.(2018·天津南开区模拟)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及地形的相关知识,解释青藏地区“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的原因。

解析:首先明确“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的含义,然后从纬度、地形、海拔以及大气热力作用(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一年无四季”指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冬季由于所处纬度较低,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

同时,东西向的高大山脉,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所以气温下降不剧烈;夏季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风速较大,热量散失快,所以夏季气温不高。

“一日见四季”指气温日较差大。

原因: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升温快;夜晚,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表散热快,气温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