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气运动
2023年高中地理备考: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中地理备考:大气运动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和逆温现象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①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地面长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逆温现象(1)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二、大气运动1.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高低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空气柱L2中,PB>PB′,PC′>P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①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的运动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牵牛花云”所在气团从卡奔塔利亚湾上空登陆之后性质的变化()①变干②变湿③增温④降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如图“等压线分布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夏威夷高压C.印度低压D.阿留申低压3.北半球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南北分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4.热带辐合带,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热带辐合带气流在赤道南、北产生一串气流漩涡,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两种类型。
如图为全球全年热带辐合带位置,完成13﹣15题。
判断图示辐合带的季节(北半球)与类型()A.甲春季信风辐合带B.乙夏季季风辐合带C.丙秋季季风辐合带D.丁冬季信风辐合带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下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5﹣5题。
5.灾害发生时,当地低层气压的分布情况为()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对流风暴中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低层并向外扩散,与低层暖温空气交汇形成的边界叫阵风锋。
某年6月,渤海湾先后受到两次阵风锋的影响,形成了雷雨和灾害性大风天气。
如图示意国家自动监测站检测到的两条阵风锋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断,两次阵风锋()A.南岸路径移动中势力增强B.南岸路径暖湿气团势力较强C.西岸路径积雨云层更厚D.西岸路径水平温度梯度更大7.此次天气过程中风灾最严重的地点在()A.甲B.乙C.丙D.丁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
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广东惠州一模]2024年初,我国首个可并网的兆瓦级高空风能发电示范项目成功发电。
该项目采用伞梯状风筝捕获高空风能,通过控制风筝开闭,实现风筝上下往返循环运动带动发电机,将动能转换为电能。
下图示意一伞梯状系留风筝高空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据此完成1~2题。
1.与近地面相比,高空风能发电的优势是()A.风向多变B.风力较大C.空气稀薄D.空气洁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近地面风力大小受摩擦力影响,而高空中摩擦力较小,因此风力较大,有利于进行风能发电,B正确;风向多变不利于风能发电,排除A;空气稀薄和洁净对于风能发电影响较小,排除C、D。
故选B。
2.图示系统中,电动机工作时间主要在()A.白天B.晚上C.弱风时D.强风时答案:C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电动机运行主要是通过储能装置进行运转,风力较大时,将风能发电的部分能量进行储存,在风力较弱时启动储能装置进行发电,因此,电动机工作时间应在弱风时,C正确,排除D;无法判断白天和夜晚,排除A、B。
故选C。
[2024·安徽六校教研会测试]我国幅员辽阔,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地方性风系十分发达。
天山北坡天池的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高山冰川形成的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
图a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b示意该气象站某年7月27日6时到28日15时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图b中甲表示的要素以及27日16时风向分别为()A.温度偏东风B.温度偏西风C.相对湿度偏东风D.相对湿度偏西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气象要素以及风向的判断。
天山北坡山谷风相当典型,白天吹谷风,温度高,相对湿度小;夜间吹山风,温度低,再加上天池加湿作用,相对湿度大,故甲为相对湿度,乙为温度,A、B错误。
16时为白天,吹谷风,由低处向高处,结合图中气象站位置可判断此时风向为偏西风,C错误,D正确。
2024年高考地理10月新题复习——大气的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10月新题复习——大气的运动一.选择题(共13小题)读甲、乙、丙、丁四种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四种气候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乙气候海洋性最强C.丙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D.丁气候雨热不同期2.下列关于图示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气候只出现在北半球B.乙气候除南极洲以外,其它大洲均有分布C.丙气候只出现在亚洲D.丁气候非洲、南北美洲均有分布3.(2023秋•新乐市校级月考)“雷打雪”发生后一周内,该地的天气特点为()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4.(2023•铜梁区校级开学)下列天气现象,与冷锋有关的是()A.长江流域的梅雨B.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C.东南沿海的台风D.冬半年爆发的寒潮5.(2023•铜梁区校级开学)图中甲地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欧洲的总研发机构所在地,也是该国的风电基地。
甲地盛行的风向为()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6.(2023•铜梁区校级开学)终年受西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7.(2023•海淀区一模)图为某年连续两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2日到3日()A.①地气压升高,持续晴朗B.②地经历暖锋过境,阴雨连绵C.③地吹偏东风,风力减小D.④地下沉运动为主,气流辐散8.(2023•端州区校级开学)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
读图“北半球各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与图①天气系统有关B.图②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C.图③中乙地狂风暴雨,气温降低D.图④天气系统降水主要为锋前雨9.(2022秋•天祝县校级期末)图为某中学学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实物照片,关于此模型说法正确的是()A.极地东风带的箭头从极点画起B.风带的箭头应该统一偏向东侧C.中低纬环流的高度应相对更高D.可表示北半球全年的大气环流10.(2023春•宁波期末)2023年4月12日,受北方沙尘暴南下影响,宁波空气质量进入轻度污染状态。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D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解析】根据图2中各箭头的指向判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为地面辐射。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等削弱作用,也就没有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即④弱,C错误。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因此①强,②弱,A、B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①强,温度升高快;且月球上没有大气逆辐射等保温作用,③弱,温度降低快,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D正确。
(2)三个环节: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部分到达地表,故而“太阳暖大地”,即环节1;由于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强,故而“地面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即环节2;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故而“大气暖大地”,即环节3。
(3)两个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1]______作用;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的补偿作用,即大气对地面起[2]______作用。
大气状况
主要包括大气成分和大气[4]________等状况。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利于大气吸收红外线,增强温室效应;大气透明度与海拔、天气(阴晴等)、大气中尘埃和污染物的含量相关,大气透明度较低时,大气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入为主的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出为主的夜间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变式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与农业设施
6.[人教必修1-P34、35知识变式]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风沙肆虐的沙漠一直是蔬果生产的禁区,日光温室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南疆地区早期建成的温室普遍存在冬季夜间室内冻害时常发生的问题。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下图)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收的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夜间,室内获得的热量中墙面所释放的热量
大气运动(考向1:大气受热过程)2024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核心 考点
01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02 大气运动状况与降水 03 气候类型与地理景观 04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知识框架
01
大 气 受 热 过 程
大气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太阳辐射(短波)、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长波) 2. 三个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②大地暖大气→③大气还大地 3. 两个热源: ①主要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②根本热源(太阳辐射) 4. 两种作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
比热容:比热容大, 升温及降温慢
气温变化存在 时间差异
2、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地形
海拔:随海拔升高,气 温降低
坡向:阳坡热量充足, 阴坡热量低
山脉走向:平行走向利 于气流深入,垂直走向 阻挡效果明显
接收地面辐射量小;空气稀薄,保温能 力弱
阳坡光照时间长、强度大,升温效果 更明显
主要表现为冬季阻挡冷空气南下,屏 障作用显著
4.与降雪时相比,降雪后( ) A.路面温度更高 B.路面最高温滞后 C.气温明显升高
√D.气温日较差增大 5.降雪结束后且路面有积雪时路面温 度基本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
√A.积雪阻挡了冷空气对地面的影响 B.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C.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D.地面辐射较弱,气温下降快
①地势 地势高,大气稀薄 ②天气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③下垫面 比热容大,温度增幅小;比热容小,增幅大
01 大气受热过程——真题
(2022·浙江)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 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
√ 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气运动与地球上的水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一、选择题下面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答案】1.D2.A【解析】1.据图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对其进行削弱,其中太阳辐射的一少部分被吸收,A项错误;②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项错误;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并非只在夜晚起保温作用,C错误;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故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D项正确。
故选D。
2.7~8月,正值南昌市伏旱天气,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A项正确;阻挡②可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但没有必要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B错。
覆盖黑色尼龙网,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利于土壤温度的提高,C错。
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其多少较为稳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无法增强④,D错。
故选A。
地表反照率反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日-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巴丹吉林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A.1月28日B.4月27日C.10月26日D.12月27日4.下列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D.雪前晴>雪后晴天>雪天5.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的原因主要是()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答案】3.D4.C5.B【解析】3.可通过三条曲线大致确定月份,当地表反照率存在,从图中曲线可知,这三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为昼短夜长即北半球冬半年。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高考地理 第5讲 大气运动
第5讲大气运动考能目标气压分布规律的应用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上述“某月”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的规律,可知该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则“某月”最可能是7月。
第2题,由图知,甲地该月份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吹东南风。
第3题,乙地大约位于38°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
此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答案:1.C 2.A 3.D考能目标天气系统的判读分析读2010年3月20日我国沙尘天气过程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沙尘浓度分布,箭头表示风向)。
回答4~5题。
4.据上图判断此时影响济南市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B.气旋C.冷锋D.暖锋5.下图所示折线中,与当天济南市的气温变化状况相符的是()A.折线图1 B.折线图2 C.折线图3 D.折线图4解析:第4题,据图可看出山东济南市吹西北风,故可知影响其的天气系统应为冷锋。
第5题,进入初春的济南气温回升,日较差较大,折线图2符合其情况。
答案:4.C 5.B考查目标气候的影响因子(2010·浙江卷)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
完成6~7题。
6.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7.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子,意在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地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南移影响,降水以冬雨为主,故选A。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4大气的运动(答案版)
专题14 大气的运动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2022·上海浦东新·一模)下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①、①两地降水集中的季节分别是当地的()A.夏季、冬季B.夏季、夏季C.冬季、夏季D.冬季、冬季(2022·河北·模拟预测)下图为某海湾地理要素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下列区域中盐度最高的是()A.加勒比海B.密西西比河口C.阿查法拉亚湾D.西佛罗里达大陆架所在海域3.若大范围控制亚欧大陆的某天气系统与图中涡流的旋转方向一致,则该天气系统最强盛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2022·上海长宁·一模)2021年8月10日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造成这种“倒黄梅”天气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副热带高压增强B.副热带高压减弱南退C.北方冷空气强度偏弱D.暖湿气流移动速度较快(2022·全国·模拟预测)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尘源之一,每年从这里吹出的沙尘超过1.8亿吨,这些沙尘随着强风影响多地。
2021年在撒哈拉沙尘暴活跃的时期,美国国家航空卫星在大西洋上空捕捉到了大量灰黄色的尘埃,哥白尼大气监测局监测到撒哈拉沙尘席卷了中东欧多个国家。
据此完成问题。
5.部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可影响到挪威和瑞典南部,其传输路线可能是()A.西南季风—中纬上升—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B.垂直上升—盛行西风—西北季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C.垂直上升—高空西南风—垂直下沉—盛行西风—极地东风D.东北信风—赤道上升—高空西南风—副热带下沉—盛行西风6.大量沙尘飘落各处,会()A.减缓阿尔卑斯山积雪融化速度B.影响高空飞机飞行视线C.影响当地的光照和降水D.增大风力,增加风力发电量7.(2022·上海静安·一模)下图表示北半球大气环流状况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秋季D.夏季8.(2022·上海奉贤·一模)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知识点归纳大气运动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进行热量、动量、水分的互相交换,所以复习好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知识点1、大气运动的产生和变化直接决定于大气压力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2、一个地方的气压值经常有变化,笔画的根本原因是其上空大气柱中空气质量的增多或减少。
任何地方的气压值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递减。
3、某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承受铅直气柱的重量。
4、单位高度气压差(铅直气压梯度)表示每升高一个单位高度所降低的气压值; 单位气压高度差表示在铅直气柱中气压每改变一个单位所对应的高度变化值。
5、空气柱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热力和动力因子引起的。
热力因子是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引起的体积膨胀或收缩、密度的增大或减小以及伴随的气流辐合或辐散所造成的质量增多或减少。
动力因子是指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气柱质量的变化。
根据空气运动的状况可归纳为下列三种情况:水平气流的辐合与辐散不同密度气团的移动空气垂直运动6、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
7、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点组成的面。
8、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为零)抬升到Z 高度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
9、暖性高压:高压中心为暖区,四周为冷区,等压线和等温线基本平行,暖中心与高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
10、温压场不对称系统:是指地面的高低压系统中心同温度场的冷暖中心配置不重合的系统。
11、作用于空气的力有: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惯性离心力。
12、气压梯度力是产生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13、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地转风平行于等压线,若背风而立,在北半球高压在其右方,在南半球,高压在其左方,此称风压律。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大气运动各种各样的风
例题讲解
(2022年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 3 示意当日该市 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 的变化。据此完成 9~11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D(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白天,此时陆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海洋升温慢,形 成冷高压,此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形成海风; 由于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大气受热滞后于地表温 度变化,加上微弱背景风的影响,该地海风与陆风实际 发生转换的时间在11时和24时前后,因此不能简单地用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进行海陆风的判定。
9.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
风带主要是(A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位置出现 在60°N— 70°N之间。
季风
除了左图所示地区,美国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区,也存在不典型的季风现象,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其风向的变化。在这些 区域,季风可以认为是大尺度上的背景风。
①有气流经过且气流与峡谷走向一致; ②狭管:自然峡谷、山口地形;高层建 筑间的狭窄地带
①正相关,风速,地形的狭窄程度;② 负相关,风向和狭窄夹角
分布 峡谷地带、山口地带、高层建筑间的狭 窄地带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知识点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1第二章第二节大气运动
课时质量评价
A.春季的低纬度 C.秋季的中纬度
√B.夏季的中纬度
D.冬季的高纬度
第二节 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3.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第二节 大气运动
第(1)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旺盛 挥发
第二节 大气运动
第(2)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秋冬
有色金 属冶炼
(1)__C__ (2)__B__
第二节 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第二节 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的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 方。
第二节 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第二节 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考向2 风向的判断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
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据此完成2~3题。
第二节 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2.能正确反映图中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
第二节 大气运动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高考地理大气的运动规律
全年受 西风带 影响
冬温夏热 夏雨
冬温雨夏 干热
冬寒冷干 燥、夏高 温多雨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 南北纬40°~60° 大陆气 冬寒夏热、
性气候 大陆内部
团控制 干旱少雨
亚
极地大 冬寒
亚寒带大
陆(海 长、
寒 陆性气候 北纬50°~70° 洋)气 夏 短
带
团控制 暖
寒
苔原气 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 临海
极地气 团控制
前
天 气 特 征
过 境 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 升,常出现阴天、 下雨、刮风、降温 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 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 产生云、雨,多为连续 性降水
过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
境
暖气团的位置,气 团的位置,气温上升, 压升高,气温骤降,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后 天气晴朗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 温带季风气候
30°大陆内 部、大陆西岸
副高或信 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 少雨
亚热带季 北纬25°~35° 亚 风气候 大陆东岸
冬夏季 风交替 控制
热
副高和
带 地中海 南北纬30°~40° 西风带
气候
大陆西岸
交替控 制
温带季风 北纬35°~50°
气候
大陆东岸
冬夏季 风交替 控制
温 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冬 雨
冬季多雨,夏季干
型旱
地中海气候300 mm~1 000 mm
少 雨 型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 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Biblioteka <250 mm温带大陆 性气候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1)推测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对印度半岛季风环流的影响。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的高压势力范围较小。 【答案】 西南季风减弱。 (2)说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的原因。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力强盛,根据低压的相关知识回 答即可。 【答案】 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 力强盛,中心气流上升,西南风势力强盛,使阿 拉伯海的水汽输送量增加,中亚降水增多。
(2)推测“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 【提示】“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 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
【答案】 受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距海 较远,受台风影响小。
情境2 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受气候影响,景观多样,一年中不断更换
着自己的“容颜”。下表示意当地原住居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2)分析“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西风带的特征和位置推断海况恶劣的原因。 【答案】 西风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雨雪天气变化频 繁,常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情境2 副热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动力成因下
4. 图示高空西风( A ) A. 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 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 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 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题思路】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随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最远可到30°N附近,A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 的结果,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地球公转引起的,B错;高空西风的形成主要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中纬西风南侧是副热带高压带,D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理论上是三圈环流,其特点就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形式。
单圈环流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一致的,并且没有地球自转运动,即空气的运动既无摩擦力,又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那么赤道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极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赤道上空某一高度的气压高于极地上空某一相似高度的气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赤道高空的空气极地上空流去,赤道上空气柱质量减小,使赤道地面气压降低而形成低气压区,称为赤道低压;极地上空有空气流入,地面气压升高而形成高气压区,称为极地高压。
于是在低层就产生了自极地流向赤道的气流补充了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气质量,这样就形成了赤道与极地之间一个闭合的大气环流,这种经圈环流称为单圈环流。
事实上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假使地表面是均匀的,但由于空气流动时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环流变得复杂起来。
三圈环流
赤道上受热上升的空气自高空流向高纬,起初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很小,空气基本上是顺着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沿经圈运行的。
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渐增大,气流就逐渐向纬圈方向偏转,到30°N附近,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相等,这时在北半球的气流几乎成沿纬圈方向的西风,它阻碍气流向极地流动。
故气流在30°N上空堆积并下沉,使低层产生一个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赤道则因空气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这就导致空气从副热带高压带分别流向赤道和高纬地区。
其中流向赤道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成为东北风,在南半球成为东南风,分别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
这两支信风到赤道附近辐合,补偿了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气,于是热带地区上下层气流构成了第一环流圈(Ⅰ),称信风环流圈或热带环流圈。
极地寒冷、空气密度大,地面气压高,形成极地高压带。
在北半球空气从极地高压区流出并向右偏转成为偏东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北上时亦向右偏转,成为中纬度低层的偏西风。
这两支气流在60°N附近汇合,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高空分别流向极地和副热带。
在纬度60°N附近,由于气流流出,低层形成副极地低压带。
流向极地的气流与下层从极地流向低纬的气流构成极地环流圈,这是第二环流圈(Ⅱ);自高空流向副热带处的气流与地面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纬流动的气流构成中纬度环流圈,这是第三环流圈(Ⅲ)。
只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影响所形成的环流圈,称为三圈环流。
它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
由于下垫面条件不同,三圈环流的模式被打破,形成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和峡谷风等。
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大气运动。
2热力环流
编辑
1.形成成因: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气压梯度(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
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
2.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如下图中A′处的高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高度B′处和C′处的气压而言的。
若A′处的高气压与近地面A处的低气压相比,气
压值仍然小于近地面A处的气压值,原因是同一地点,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3.一般情况下,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则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则气压高;近地面为低气压高空则为高气压,近地面为高气压高空则为低气压。
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
4.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风的形成
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形成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空气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空气的力有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这些力的性质各不相同,对大气运动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
在近地面,因为惯性离心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风主要受三个力的影响:有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的单位通常用hPa/赤道度表示(1赤道度等于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间的距离,约为111km)。
水平气压梯度很小,一般为1hPa/赤道度~3hPa/赤道度。
而垂直气压梯度在低层大气可达1hPa/10m,相当于水平气压梯度的十万倍。
但有重力与其平衡,因此,运动的空气所受的总垂直分力并不大,对空气产生运动的作用并不如水平气压梯度明显。
水平气压梯度虽小,却是推动空气运动的起始动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2.地转偏向力。
空气在转动的地球表面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的同时,会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全球各纬度带的地转偏向力数值大小不等,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为零,极地的地转偏向力最大,其他纬度的地转偏向力介于两者之间。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在北半球指向物体运动的右方,在南半球指向物体运动的左方。
地转偏向力只在空气相对于地表有运动时才产生,并且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风向),而不改变空气的运动速率(风速)。
3.惯性离心力。
当空气作圆周曲线运动时还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它的方向和空气运动方向垂直。
实际上,空气运动时受到的惯性离心力一般比较小,往往小于地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一样,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空气运动的速度。
4.摩擦力。
大气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一般分为内摩擦力和外摩擦力。
内摩擦力是在速度不同或方向不同的相互接触的两个空气层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牵制的力,它主要通过湍流交换作用使气流速度发生改变,也称湍流摩擦力,其数值很小,往往不予考虑。
外摩擦力是空气贴近下垫面运动时,下垫面对空气运动的阻力。
它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一般海洋上摩擦力小,陆地上摩擦力大,所以海上风大,陆上风小。
摩擦力可减小空气运动的速度,并引起地转偏向力相应减小。
摩擦力对运动空气的影响以近地面最为显著,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到1km—2km高度以上,摩擦力的影响已小到可忽略不计。
因此,把此高度以下称为摩擦层,以上称为自由大气。
[1]
全球性大气环流
1.由赤道地区热空气上升、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可以知道低纬和高纬环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所以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的。
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理解七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和相关的气候现象。
例如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受热作上升运动,南北移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对流雨,降水丰富。
又如在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由于存在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又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往北半球的低纬地区吹就形成了东北信风,往南半球的低纬地区吹就形成了东南信风。
由于信风由高纬(温度低的地区)流向低纬(温度高的地区),一般情况下降水稀少,但如果信风来自海洋,且有地形的抬升,也可能形成丰富的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沿海地区、巴西东南沿海地区等。
2.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常使一些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地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地区。
3.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切断,如图甲所示,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如图乙所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形成季风环流。
如下图就是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季风环流(虚线箭头表示高空的大气运动方向)。
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
冬夏季风势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3意义
编辑
风就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
通过大气的运动,进行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产生多种天气变化。
4能量
编辑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同时由于地球的形状,造成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