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1新版粤教沪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八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承上启下的关键的过度时期,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为了切实搞好各班物理科教学,力争让学生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九年级及中考奠定良好的基础,特拟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成绩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八年级二个班,大部分来自陆河县内,少数来自临近县--陆丰市和揭西县,由于我校七年级已经开始接触过物理一学期,所以这时候的八年级学生(插班生除外)对物理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兴趣,特别是八(1)班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氛围较佳,基础更为扎实,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力争学习成绩大幅度超越次重点班。
八(2)班是普通班,是我教学一大难点,把好班教好,不能代表一个老师的有多好,能把普通班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才是体现一位教师优秀教学的证明。
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物理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一定的学习习惯,狠抓基础知识,杜绝难点,学习成绩尽量与重点班缩小差距。
三、教材分析(沪粤版教材编排特点)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测量长度和时间》【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长度单位的换算2、物体长度的测量3、秒表的读数【教学难点】1、长度单位的换算2、停表的读数2、学生预习课本,准备刻度尺和手表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长度单位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身感受。
眼睛来目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会不准确,那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秦始皇在建立大秦时统一了度量衡,那么它的意义何在?我们都学过描述时间的优美词语,你能说出哪些?时间又怎么来测量?这节课我们将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解,娓娓道来1、单位制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要想精确地测出物体的长度,就要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那么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是单位制。
2、长度的单位①长度的单位和测量长度的工具:测量长度一般使用刻度尺,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用m表示。
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有μ)、千米(km),比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 纳米(nm),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3mkm1011-=dm10m=12-mcm10=13-mm10mμ16-=m10m19-=10nmm②长度的测量步骤:第一步,测量前观察刻度尺看零刻线: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看量程:即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看最小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1. 长度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2. 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停表、秒表等。
3.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4. 实际操作测量物体长度和时间。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实际操作测量物体长度和时间。
2.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理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卷尺、游标卡尺、停表、秒表等。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米尺或卷尺,以及一份长度和时间换算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课桌、黑板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和时间。
2. 讲解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介绍米尺、卷尺、游标卡尺、停表、秒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演示如何测量长度和时间。
3. 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介绍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以及秒、分钟、小时等时间单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实际操作测量物体长度和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教室里物体的长度和时间,如测量课桌的高度、跑道的长度等。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测量长度和时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测量长度和时间长度测量工具:米尺、卷尺、游标卡尺时间测量工具:停表、秒表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长度和时间换算关系:1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1秒 = 60分钟 = 3600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八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承上启下的关键的过度时期,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为了切实搞好各班物理科教学,力争让学生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九年级及中考奠定良好的基础,特拟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成绩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八年级二个班,大部分来自陆河县内,少数来自临近县--陆丰市和揭西县,由于我校七年级已经开始接触过物理一学期,所以这时候的八年级学生(插班生除外)对物理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兴趣,特别是八(1)班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氛围较佳,基础更为扎实,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力争学习成绩大幅度超越次重点班。
八(2)班是普通班,是我教学一大难点,把好班教好,不能代表一个老师的有多好,能把普通班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才是体现一位教师优秀教学的证明。
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物理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一定的学习习惯,狠抓基础知识,杜绝难点,学习成绩尽量与重点班缩小差距。
三、教材分析(沪粤版教材编排特点)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学目标:1、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2、通过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辉煌成就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重点:(1)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教学难点:成功演示新奇而又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有人说:物理学是平凡的、普遍的,它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学又是有趣而又震撼人心的,其中充满着智慧.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体验其中的过程、掌握物理探究的方法.二、新课教学1、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师:请同学们观看课件动画演示.多媒体展示:A、日出奇观1988年6月,我国山东省的“蓬莱仙境”,曾经出现过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随后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双日重叠,蔚为壮观.演示实验:让一束手电筒的光照射到空气跟水的分界面上,你将看到有一部分光返回空气,另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发生了偏折B、闪电雷电是什么?早在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起电得到的电是相同的.演示实验:在尖端放电演示器上通电后尖端之间就会放电,同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犹如电闪雷鸣。
(2)身边有趣的物理现象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多媒体展示:以下几种情况,你认为可能发生么?猜猜看.a、可以用“冷水”将“热水”烧开么?(热学)(备用可选实验:模拟喷泉、纸锅烧水)b、隔着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被缩小了.(光学)(备用可选实验:旋转光碟)c、用力向下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会落下.(力学)(备用可选实验:马德堡半球、大气托水)师:做完以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同学们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你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还注意到其他新奇而有趣的物理现象呢?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可简单解释.如:雨后彩虹、冰棒冒“汽”、水面浮币、水中折筷等)师: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学呢?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师:其实,刚才书中介绍的自然界中的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分别属于物理学中的五大分支: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板书』: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1 (新版)粤教沪版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物理学进行探究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探究性学习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知道长度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秒表和手表测时间。
(二)难点:长度的特殊测量;用秒表和手表测时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背景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画面:赛道上,运动员在奔跑;跳池上,跳高运动员在跳高播出画外音:当你看到运动员的奔跑时,你是否感到他们很快。
但他们到底有跑得有多快呢?跳得有多高呢?为了知道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先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打出课题:测量长度和时间)(二)进入新课: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指导学生目测,随机请三位学生说出其目测结果并板书。
)就学生的目测结果进行点评,由点评较自然地同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得出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
指导学生得出: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标准——长度的单位。
设问:你知道国际单位制吗?你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吗?(按学生的现状,有部分学生知道什么是国际单位制,也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待学生说出后给以肯定,并把这些规定在屏幕上打出来。
)师生间进行交谈:你知道1米有多少吗?你知道还有哪些长度的单位呢?它们间的换算又是怎样的呢?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些补充并在屏幕上打出来。
小练习:长度单位的换算打出:750nm= m;25km= m;80mm= m;98cm= m。
利用多媒体简单介绍长度阶梯(背景音乐二泉映月)2)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工具可用来测量长度吗?打出多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并出示实物,作简单介绍。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3 (新版)粤教沪版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三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做实验”,了解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2、通过“测量长度”和“测量时间”的活动,学会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学会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能够对长度和时间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以及科学记数方法。
了解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
3、知道物理单位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
4、提高参加实验的兴趣和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通过独立作业进一步掌握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教材分析】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节一开始就安排活动1中的几个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目的是为了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同时,这样的实验也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是要学会观察、学会实验。
关于测量,本节的重点是学会用一些常用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这些工具的认识,并让他们学会使用,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单位。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并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知道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3)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2、难点:1)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2)长度的估测,提高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的能力。
3)利用脉搏跳动估测时间。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交流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条形磁铁、铁钉、铜片、塑料片,两面小镜子,装有水的杯子、纸片,皮尺、卷尺、毫米刻度尺、三角板、螺旋测微器,一段棉线,两块三角板,乒乓球,地图,细铜丝、铅笔,秒表等。
分组实验器材:两面小镜子、小玩具,毫米刻度尺、一段棉线,两块三角板,乒乓球,地图,细铜丝、铅笔,秒表。
【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新课1、隔掌吸钉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磁铁会吸引铁钉,现在让磁铁隔着手掌还会吸引铁钉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演示实验1:如课本P7图1-14隔掌吸钉。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长度和时间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长度和时间单位;•掌握如何测量长度和时间,能够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概念与单位首先,我们需要介绍长度和时间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单位。
在介绍单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长度的常用单位有米(m)、千米(km)、厘米(cm)和毫米(mm);•时间的常用单位有秒(s)、分钟(min)和小时(h)。
2. 测量长度接下来,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测量长度的方法。
我们会使用卷尺、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实验演示,并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3. 测量时间除了测量长度,我们还需要向学生介绍如何测量时间。
我们会使用计时器、秒表等工具进行实验演示,并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4.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帮助他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学生需要按照正确的实验流程进行操作;•学生需要注意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例如测量教室长度或者跑步所用的时间。
2. 呈现知识在介绍概念与单位时,我们可以使用课件或者黑板进行呈现。
在呈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将概念和单位分开呈现,不要给学生造成混淆;•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和单位的意义。
3. 实验演示在实验演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规范:需要对实验操作进行规范化,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明确关键步骤:需要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和规范要求,以避免误操作;•示范操作:需要对操作方法进行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1.物理观念:(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2)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4)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科学思维:(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领会测量的实质是定量比较;知道要测量一个物理量,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量作为“单位”。
(2)学习用列表和条形统计图两种方法处理数据。
3.科学探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学会正确处理数据。
4.科学态度与责任:(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
教学重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难点:区分误差和错误;测量的规范要求。
常见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
一、情景引入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要进行时间的测量。
请大家思考,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长度单位(1)介绍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规定的标准,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
统一单位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从而引入国际单位制。
简单介绍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2)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103 m;1 dm=10-1 m;1 cm=10-2 m;1 mm=10-3 m;1 μm=10-6 m;1 nm=10-9 m。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第一课时)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第一课时)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2节《测量长度和时间》。
本节主要介绍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以及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的使用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进行测量,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测量工具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掌握正确的测量技巧。
2. 能够运用刻度尺和停表进行实际测量,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技巧的掌握。
难点:如何准确测量长度和时间,以及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刻度尺、停表、测量物体(如绳子、尺子等)。
学具:每人一把刻度尺、一个停表,以及测量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师讲解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如何正确放置、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
强调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视线与刻度垂直,以及注意单位的转换。
3. 演示停表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停表进行时间的测量,包括开始计时、停止计时和读数。
强调停表的准确性和操作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
每组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使用停表测量一段固定距离跑完所需的时间。
学生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分析。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实际测量问题,如“一根绳子的长度是1.5米,请问这根绳子可以绕操场一圈吗?”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答。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测量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测量方法和技巧。
7. 测量结果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分析,全班进行讨论,比较不同组的测量数据,探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1.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紧贴被测物体视线与刻度垂直注意单位的转换2. 停表的使用方法:开始计时、停止计时、读数准确性和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刻度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记录测量结果。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2 (新版)粤教沪版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目标
(见本章教学建议第2节) ◆教学思想
上一节课向学生“介绍”了物理学的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等,本节课则让学生动手测量长度和时间,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真实体验如何学习物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另外,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虽然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常常操作不够规范,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认识,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见本章教学建议第2节) ◆教学器材
学生自带的各种刻度尺、计时工具
2
4。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_导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_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学中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学习使用标尺、秒表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内容1. 长度的测量•常用长度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长度的测量工具:标尺2. 时间的测量•常用时间单位:秒(s)、分(min)、小时(h)•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时钟三、教学重点1.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使用标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标尺、秒表。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换算关系?2. 学习长度的测量(30分钟)2.1 长度单位的认识•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展示标尺及其刻度,向学生介绍标尺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帮助他们理解1m=10dm=100cm=1000mm的关系。
2.2 使用标尺测量•学生自行使用标尺进行测量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引导学生注意标尺的刻度,使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 学习时间的测量(30分钟)3.1 时间单位的认识•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展示秒表和时钟,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帮助他们理解1min=60s=3600h的关系。
3.2 使用秒表测量•学生自行使用秒表进行时间测量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引导学生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启动、暂停、复位等操作。
4. 小结与拓展(15分钟)•老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其他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最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以《2022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有效教学推进活动作为载体,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减负增效”这一基本目标。
继续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工作,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处于物理学科的启蒙阶段,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弱。
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在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材分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内容包括“走进物理世界”“声音与环境”“光和眼睛”“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我们周围的物质”。
教材注重从生活现象引入物理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2.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规律。
3.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测量。
难点:1.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响度的关系,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分析,密度的测量和计算。
五、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处理物理数据,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内容】:《1.2动手做实验》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2课(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
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安排在《1.1希望你喜爱物理》之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
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1、隔掌吸钉2、纹丝不动3、成像奥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新课教学师:长度测量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如要量体裁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长度的测量。
先请同学们作个智者,用什么方法判断:(1)二位同学的高矮;(2)上海的东方明珠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谁高。
(学生讨论)师:测量是比较的过程,是指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科学精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同时还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
展示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三角板,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让学生观察。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师:以前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长度标准,中国市尺,英国英尺,(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英尺的由来),但各个国家的标准不统一,为方便国际间的交流制定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引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米(m)。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单位?对于比米大的距离,我们可用千米(km)表示,比米小的距离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表示。
2、刻度尺的使用(1)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有的尺,注意:测量范围,起始点,大格小格的单位,零刻度线等(2)归纳刻度尺正确的使用方法:a、认。
观察刻度尺的三个基本特征:零刻度线的位置;分度值;量程。
b、量。
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并平行被测物体。
思考:如果刻度尺一端损坏或0刻度线模糊,你能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吗?没有平行是什么结果?演示一些错误的放法。
c、读。
视线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
注意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和单位。
测量长度往往要求比较精确,就要进行估读,即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
不但要记下测量值,还要正确写上单位。
指出:没有单位的实验记录是没有意义的3、误差与错误(1)在测量过程中要进行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测量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2)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分组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高学生长度估测的准确度。
a、课本的长和宽b、测出身体上某些部位的尺寸(如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c、先用眼睛估测课桌的高度,再用你身体上的“尺”粗量,最后用刻度尺测定,看看这三个结果之间相差多少二、认识直方图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看懂直方图,了解怎样从直方图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1、对照表格观察直方图(学生观察,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和辅助)2、观察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a、这个班学生身高较多集中在___cm至___cm范围内。
b、身高在159—170cm之间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为____三、测量时间1、时间单位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古代,人们用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让学生看课本1-21了解几种计时工具。
(1)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2) 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2、时间单位的换算3 、停表的使用学生分组实验练习使用停表,并测量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
*四、间接测量(1)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
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
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
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 =s/nл.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
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把弹性不大的棉线重合在硬币边缘上,在棉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
然后将棉线放直,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
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2)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测多算少法)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3)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多算少法)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小结本节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它们一些常用单位,知道了误差和错误的差别,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错误是必须避免的,学会看直方图,并且能从图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布置作业 1、教材P11—12 中自我评价与作业1至4题及课外活动2、下表是某班男生以体重相差3公斤为一组的统计资料(1)根据以上表格绘制出直方图。
(2)这个班男生体重最多的是在____公斤至____公斤范围内,占了总人数的____%。
(3)某男生的体重是54公斤,属于___公斤至___公斤范围内。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的含义理解上有些生涩,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强化,而且学生容易简单理解成是测量仅包括长度的测量,另外就是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物质的长度的时候,学生由于之前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讲解,并简单加以应用。
在刻度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四个正确,学生对于读正确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教材对于该内容是忽略处理,而教学中又将它明确提出,学生因此在理解上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时间来巩固。
板书设计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制中基本单位:米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单位的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1)零刻度线、最小刻度、量程(2)使用:认,量,读,记3、误差与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二、直方图三、时间的测量1、国际制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2、时间单位的换算1h=3600s 1min=60s 1ms=0.001s=10-3s1μs=0.000001s=10-6s; 1ns=0.000000001s=1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