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 Web 2.0 作用的6种方法
web2.0
web2.0百科名片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目录[隐藏]什么是web2.0主要特点相关技术Web 2.0特征Web 2.0七大原则Web 2.0的设计模式从Web 2.0到Innovation 2.0技术什么是web2.0主要特点相关技术Web 2.0特征Web 2.0七大原则Web 2.0的设计模式从Web 2.0到Innovation 2.0技术∙WEB2.0-现有的产品∙网络语言中的WEB2.0[编辑本段]什么是web2.0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
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
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
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4.7亿web2.0以上的链接。
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疑义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Web 1.0Web 2.01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2Ofoto Flickr3Akamai BitTorrent Napster5大英百科全书在线(Britannica Online)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6个人网站博客(blogging)7evite 和EVDB8域名投机搜索引擎优化[1][2]9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网络服务(web services)10发布参与11内容管理系统维基12目录(分类)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13粘性聚合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
基于HTML5的Web2
基于HTML5的Web2.0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分析Web 2.0技术是近年来IT领域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其前身是Web 1.0技术,这是一个以静态HTML网页为主的时代,更多的是信息展示和浏览,互动性和个性化体验非常有限。
Web 2.0技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JavaScript、AJAX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页面的动态呈现、异步交互、数据存储与处理,用户可以自由地发布、同步、共享信息,形成一种全新的互动文化。
Web 2.0技术的基础是HTML5标准,它是万维网联盟(W3C)制定的新一代标准,具有更高效、更多元化、更安全的特点。
许多新兴的应用场景及技术都是基于HTML5实现的,比如视频播放、图像处理、音频处理,以及各种移动设备应用开发等。
(一)HTML5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新的语义化标签。
HTML5定义了很多具有语义化的标签,如header、nav、aside、article、section、footer等,可以更好地表达网站的结构和内容,以及SEO优化。
2.视频和音频标准化。
HTML5标准化了对原生视频和音频的支持,通过浏览器无需任何插件即可直接播放,代替了Flash等插件,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3.WebGL的支持。
WebGL是HTML5标准的一部分,它使得浏览器可以直接渲染3D图形,比如游戏和动态的产品展示等。
4.Web工作者和Web套接字。
Web工作者(Web workers)使得JavaScript程序可以在后台运行,避免了页面的卡顿和死锁。
Web套接字(Web Sockets)是一种传输协议,实现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实时通信。
5.离线缓存。
HTML5提供了现代浏览器的离线和缓存功能,只需在网页头部指定应用程序缓存清单文件(.appcache),即可实现离线存储。
6.移动设备的支持。
HTML5加强了移动设备的支持,提供更好的移动设备应用开发环境,包括桌面应用、网页应用、本地应用、游戏等。
HTML5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紧密相关的。
新媒体时代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财经大学
第一章测试1.以下关于人类社会的4次传播革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一次传播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B:第四次传播革命是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C:第三次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D:第二次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答案:C2.网络时代的普通公民的传播权利正在上升为影响更大更广,更有社会干预能力的传播权利,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
()A:对B:错答案:A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包括()A:新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B: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C:其他选项皆是D: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答案:C4.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是自媒体独自构建的。
()A:错B:对答案:A5.在传统媒体转型时代,传统媒体需要做到()A:充分重视新媒体传播地位,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融合的模式。
B:重新获得网络融合、终端融合、内容融合的新优势。
C:提供具有跨平台性、融合性、创新型的新闻产品。
D:在新媒体时代,必须深刻的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性。
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新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B:其他选项皆是C: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D: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答案:B2.数字化的新媒体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壁垒,使得同一内容具有了多介质传播的可能,大大增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联性,传播呈现出立体化全景式的特点,媒介融合因而得以实现。
()A:错B:对答案:B3.以下关于新媒体超时空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新媒体具有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能够轻易做到即时传播。
B:新媒体利用全球互联的网络系统和通信卫星技术,突破了地理区域的局限,具有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C: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内部效果特征D:两会中受众通过“屏对屏”的方式了解两会正是新媒体超时空性的体现。
答案:C4.新媒体可以利用全球互联网网络系统和通信卫星技术,突破大量地理区域的局限,那么具有一个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web前端调试方法
web前端调试方法
Web前端调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大部分现代浏览器都提供了内置的开发者工具,可以用来调试前端代码。
这些工具包括控制台(Console)、元素检查器(Elements Inspector)、网络监视器(Network Monitor)等,可以用
来查看和修改页面元素、调试网络请求等。
2. 添加断点:在开发者工具中,可以在代码行号旁边单击以添加断点,这样当代码运行到该行时,就会停止执行,方便调试。
3. 逐步执行:在开发者工具中,可以使用逐步执行功能来逐行、逐过程地执行代码。
逐步执行可以让你看到代码的执行流程,并检查变量值的变化。
4. 检查变量和内存:在开发者工具中,可以使用控制台来检查变量和内存的值。
可以在控制台中输入变量名或内存地址来查看其值。
5. 调试网络请求:使用网络监视器可以查看和调试网络请求。
可以查看请求的详细信息、请求和响应的数据内容等。
6. 模拟用户行为:开发者工具还可以模拟用户行为,如点击按钮、输入文本等,以便测试前端代码的功能和交互效果。
7. 使用第三方调试工具:除了浏览器自带的开发者工具外,还有一些第三方调试工具可以用来调试前端代码,如Postman、Charles等。
这些工具可以用来调试API请求和响应、查看网络流量等。
总之,Web前端调试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调试前端代码,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web2.0的典型应用
Web2.0技术的典型应用①博客(Blog)Blog是Web 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志。
一种极其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信息发布形式,通过博客使得任何一位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编辑日志并发布。
关于博客的定义,目前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不同领域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在网上记录个人生活信息;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在网上记录和发布自己内心世界;有人认为博客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有人认为,博客代表着一种新的新闻媒体;有人认为,博客就是“个人出版2.0”;有人认为,博客是用文字进行对话的网上咖啡屋;也有人认为,博客是一种有时间特性,分类的,可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有内容摘要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
②播客播客,即英文的Podcast或Podcasting,这个词来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 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其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
这种新方法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以用于发布音频文件。
播客与其他音频内容传送的区别在于其订阅模式,它使用RSS 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
该技术允许个人进行创建与发布,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人可以说出他们想说的话。
③TagTag(中文叫做“标签”) 是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而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
Tag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每个帖子或者每张图片等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你可以看到网站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内容,由此和他人产生更多的联系。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
④SNSSNS:Social Network Sofwaret,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
Web2.0相关的技术及应用
Web2.0技术1、什么是WEB2.0?(1)WEB的发展历史●3W技术的产生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的。
通过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
●在WEB1.0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
(2)Web 2.0的产生●Web 2.0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较于Web 1.0或Web 1.5之类的来说的早期的Web,只是一些不常更新(甚至不更新)的静态HTML页面,这被称作Web 1.0时期。
后来,出现了许多动态的Web技术(如CGI、ASP、PHP、JSP),人们开始用这些技术编程,从不断变化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即时生成HTML页面,这被称作Web 1.5,也就是互联网最为热门的.com时代。
●Web 2.0的概念也开始被提出但2000年,正处于潮头的互联网一下子步入严冬时节,为生存计,互联网人士被迫思考如何利用已经有的技术和新开发的技术来改造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更为优异的体验。
一时之间,Blog、Wiki、SNS、Tag等网络服务,以及RSS、TrackBack、Ajax等技术开始兴起,Web 2.0的概念也开始被提出并被深入讨论,掀起了一股热潮。
(3)Web1.0和Web2.0的在应用方面的不同点------Web 1.0是为“商务”而设,Web 2.0是为“网民”而设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络,并且网站提供给用户的内容是网站编辑人员进行编辑处理后提供的,用户阅读网站提供的内容------因此,这个过程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行为。
Web2.0则是以加强了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网站内容基于用户提供,网站的诸多功能也由用户参与建设,实现了网站与用户双向的交流与参与。
WEB2.0的八个具体应用方式
WEB2.0的八个具体应用方式Web 2.0的重点不是信息,而是人。
一个SNS的成功,关键在于制定规则,制定规则的过程实际上就决定了一个网络(站点)的精神,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精神。
和传统的1.0时代的媒体的单向度的传播方式不同,2.0时代的互联网传播方式强调的每个个体的参与、创造与分享,实现1+1>2的效果。
以下,是笔者总结和归纳的web2.0的八大应用机制,笔者相信,只要人们学会融会贯通的应用这八大机制,就将在具体的实践中发挥出其独到的价值。
1、推荐机制。
如果你认为好的东西,可以方便的利用邮箱和QQ 传递给你的朋友或者其他网友。
网站或者企业会给予相应的奖励。
例如,腾讯的奖励Q币和QQ号,甚至像安利的传销机制。
2、评价机制。
例如淘宝,用户在交易行为后,可以对彼此进行评价和解释。
这样后面的人就会对这些公开的信息进行参考,对每个参与者的信用进行了规范。
用户的信息越充分,评价越好,则越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信用度和争取到交易。
3、排行榜机制。
2.0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网民的群体行为进行数据的后台分析,得到具有参考性质的指标和排名。
例如,当当网的每个月的购买热门的书籍排行榜,百度的家电风云榜等。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而网络则强大到可以对整体的趋势进行分析,并提供给大家有价值的参考。
4、讨论机制。
论坛的出现是2.0的重要标志,人们可以对某个话题进行公开的讨论,这将使得企业的口碑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人们也可以在论坛里参考别人的意见和评价,进而对自己的决策产生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枪手”的方式,对舆论进行引导。
5、萃取机制。
博客其实是个人的空间,仍旧是1.0的单向度传播。
但是,如果媒体有意思的介入进行暴光,就像新浪博客频道一样的搭建起一个平台,或者形成特定的圈子,则就变成了2.0的概念。
就某个主题,各方面的观点都得到呈现,供人们进行参考。
6、见证机制。
传统的1.0时代的广告方式,都是单向度的展现,或者信息的简单告示,或者采用名人的代言。
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研究
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对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因为web2.0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去中心化,同时强调参与、创造、开放、共享以及集体协作,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真正实现大众织网,能够做到全球资源共享。
本研究能够为其他相关web2.0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web2.0 特征技术应用一、 web2.0的概念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与换代。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使普通用户真正融入到互联网中,从单纯的“读”向“写”、向“共同建设”发展,使用户真正成为互联网的主人。
[[[]庄秀丽.Web2.0教育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4):24-26.]]在web2.0运用过程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者。
个性化、共享性、协作性、开放性已经成为web2.0的标志性特征,从一个全民上网的时代过渡到了全民织网的时代。
由于web2.0有较强的交互性,因此,极大地释放了个人为网络资源作出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新力和存储力上升到了新的量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web2.0的力量,各行各业也都开始寻找着自己在web2.0时代的位置。
网络协作学习就是教育行业在web2.0时代的新定位。
二、 web2.0的特征web2.0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去中心化,同时强调参与、创造、开放、共享以及集体协作,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真正实现大众织网。
Web2.0“草根性质”挖掘出了社会的真实资料,使每一个网络用户都能在互联网上创造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喜欢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寻求帮助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帮助别人。
具体来说,web2.0特征如下:(1)以用户为中心web2.0所有的技术、应用和服务都围绕用户展开,所有利益落脚点都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更新、完善服务的策略。
网络媒体策划第七讲 web2.0时代典型的网络推广方式
– 阻尼成本
博客推广方法及应用
• 博客营销与推广的核心 • 企业利用博客营销主要模式
博客营销与推广的核心
• 博客营销与推广
–是指利用博客的方式,通过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 是指利用博客的方式,通过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 是指利用博客的方式 知识的掌握 学习和有效利用, 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信息 传递的目的。 传递的目的。
社会在线旅游网站,都对体验式营销 情有独钟。去哪儿网的酒店试睡员、酷讯的旅游体验师、途牛的途牛体验师 ……体验式营销成为了快速塑造品牌形象的不二法门。就连在线旅游龙头艺 龙网也决定从明年开始尝试邀请旗下社区的博主们去体验新的旅游产品路线 ,以便让自己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举办的“旅游梦想”主题沙龙中,为两名“自由梦 想旅行家”各送上5万元旅行基金,以便帮助他们去实现各自的梦想之旅。
网摘
• “网摘”又名“网页书签”,起源于一家叫做的美国网站, 网摘”又名“网页书签” 起源于一家叫做的美国网站, 的美国网站 2003年该站点开始提供的一项叫做 社会化书签” 年该站点开始提供的一项叫做“ Bookmarks) 2003年该站点开始提供的一项叫做“社会化书签”(Social Bookmarks) 的网络服务(美味书签)。 的网络服务(美味书签)。 – 网摘就是一个放在网络上的海量收藏夹。它提供一种收藏、分类、排序、 网摘就是一个放在网络上的海量收藏夹 放在网络上的海量收藏夹。 收藏、分类、排序、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方式。使用它存储网址和相关信息列表, 分享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方式。使用它存储网址和相关信息列表,使用标签
Web2.0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Web2.0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Web2.0概念 Web2.0概念 – 以 Blog、Podcastin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 Blog、Podcastin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 等应用为核心, 六度分隔、150法则 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 法则、 据六度分隔、150法则、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 新一代模式。 新一代模式。 • Web2.0相对于web1.0的转变 Web2.0相对于web1.0的转变 相对于web1.0 – 传播形态上:被动接收——主动生产和传播(图示) 传播形态上:被动接收——主动生产和传播(图示) ——主动生产和传播 – 工具上:单一浏览器——多样化,如rss阅读器等 工具上:单一浏览器——多样化, rss阅读器等 ——多样化 – 运行机制上:Client Server——Web Services 运行机制上: Server—— ——Web • Web2.0的四个特性 Web2.0的四个特性 1. UGC 2. 交互性 符合WEB WEB标准的网站设计 3. 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 4. 不在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Web2.0的特点及应用
Web2.0的特点及应用Web2.0的特点及应用1.易用性:Web2.0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内容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功能产品服务平台,Web2.0力求服务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和可用性Web2.0范畴Blog在教育教学易用性方面表现最突出。
Blog友好操作界面,齐全功能设置,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使师生免去了网页设计、程序开发之苦,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2.便于知识管理:Web2.0范畴的Blog是优秀知识管理平台。
个人或组织可以利用Blog将关注领域信息进行有效分类,特别是利用超链接,把网络上分散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生产。
Blog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过滤功能,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信息,而读者又可以对其进行扩展和补充。
Blog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老师通过Blog可以非常方便地汇集组织互联网上分散杂乱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入门和复习资料,从而为学生更有效学习提供条件。
而学生则避免了漫无目地搜索过程,他们通过Blog将老师提供资料快速内化,并将其作为切入点再有针对性查找资料使其不断扩充,不断增值,形成更大共享资源网络,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总结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可见,Web2.0在教育教学信息的管理上,具有极广阔的可用性。
3.学习主动性:Web2.0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习交流工具,它可以使其按照人们自己意愿以文本等形式进行组织编辑也可对其外观等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从而更适合自己需求。
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Web2.0跟踪自己不同时期思想观点,从这种思想的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理解偏差。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Web2.0踪记录他们不同时期思想,对学习态度,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提出对关于学习疑问,获得其他人的评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提高。
4.学习互动性Web2.0范畴的Blog、WiKi在师生互动学习中能产生积极作用。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A卷)
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参考作答90分钟。
满分10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指出,十年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发生巨变,移动应用快速增长,在社交、视频、新闻、工具和购物等领域,移动应用已超过50%,在团购、旅游和零售业,移动端收入规模已经超越PC端,中国互联网用户数据接近7亿,人口的渗透率从10%上升至50%手机网民超过6亿,在人口中的渗透率从1%上升至4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经济模式和行为、社会互动交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
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趋势给政府治理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主动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等互联网新技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民众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新的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也为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材料22.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习近平还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
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基于Web2.0的企业内容管理及其应用
内对 内 容 的 捕 获 、 理 、 储 、 护 、 布 , 发ຫໍສະໝຸດ 挥 其 价 值 。 管 存 保 发
( )业 务 应用 对 内容 管 理 提 出 了迫 切 2
随 着 信 息 技术 的深 入 普 及 。各 行 各 业 同时 也 是 策 略 .负 责管 理 企 业 或 组 织 内部
如企 业 内部 门 之 间 , 是 企 业 与 外部 或 都 积 累了 海 量 的信 息 资源 .科 学 管 理 和 合 非 结 构 化 的信 息 。 企业 内容 管 理 不 仅 仅 是 需 求 。 理 开发 这 些 内部 和 外部 的信 息 资 源 已经 成 网 站 内 容 管 理 。 它要 远 远 更 复 杂 、 重 要 。 企业 之 间 . 和供 应 商 、 更 如 合作 伙 伴 、 销 商 、 分
It n tE t n t 和 nr e 、 xr e a a IE Itre T f en t n
档 管 理 软件 的应 用 范 围 、使 用 效 果 和 商 业 Ta ig E c a g s。 而 使 用 户可 以检 索 、 环境 下 。 业 为 了 有 效 地 响 应 客 户 , rd x h n e1 从 n 企 内容 管
一
个 很 广 泛 的 概 念 。是 对 各 种结 构 化 的数 图 1
内 容 管 理 ( M) 文 档 管 理 、 字 资 产 管 据 、 结 构 化 文 档 、 息 的 聚 合 , 某 种 程 WG 、 数 非 信 从 理 ( AM) 影 像 管 理 ( g g 、 作 管 理 度 上说 包 含 了知 识 。 内容 管 理 的 目的 是 使 D 、 i i )协 ma n (o a oa o ) c l b rt n 、知 识 管 理 ( M) 和 门 户 “ 容 ” 够 在 正 确 的 时 间 、 l i K 内 能 以正 确 的 形 式
web2.0技术概述
富文本:既有内容又有格式的文本,同时文本中存在许多非文本的内容:图片、音频…例如由word生成的*.doc文件
超文本:存在超级链接的富文本。例如.html ,或特殊目的
8<img>
作用:定义一个图片
常用属性:src:说明图片文件的路径,alt:图片的替代文字,用以当图片还未完全载入到页面前说明图片的内容或意义。
ismap和usemap:告诉浏览器这个图像是一个特殊的可视映射
:ismap(值为ismap)。当用户在ismap图像上单机某处是,浏览器会自动把鼠标的x、y位置(相对于图像的左上角)发送到服务器。特殊的服务器端软件可以根据这些坐标来做出响应。
<button>
作用:定义一个按钮
常用属性:type:同上,
<select>
作用:定义一个列表框,包含<option>选项标签
常用属性:name:同上
<option>
作用:定义列表框中的一个选项
常用属性:value,selected:定义一个选项是否被选中,值:selected,默认不选中
补充:
锚:
作用:实现页面内部的跳转,而超链接实现的页面间的跳转。
使用方法:1定义锚:为锚对象标签添加name属性2将锚<a>的href值定义为#name值
7<h1><h2><h3>…<h..>
作用:定义一个标题
常用属性:无
说明:h后面的数字说明了标题的等级。表现上体现了标题的大小区别,内容上体现了标题之间的等级关系。
浅析Web2.0的影响
浅析Web2.0的影响在步入Web2.0时代后,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加真实、及时,用户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整个互联网的协作性和互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互联网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改变,Web2.0的影响正在悄悄的进行着。
一、个人化的互联网对于Web2.0人们的一个普遍共识是: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
Web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网站的目标是以内容来吸引眼球,吸引人。
这种思想也是传统媒体思想的一种延续。
但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常常受到超链接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因而呈现出偶然性、随意性与跳跃性,而信息过载也使内容对于人的持续吸引能力受到不断削减。
也就是说,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往往不是稳定的,是易变的。
有时反倒是形式(例如界面风格)对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产生较强的制约作用。
网络要能持续地发展,必然要有一种超越人与内容关系的新动力。
Web2.0的宗旨则是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扩展为个体,从专业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扩展为“自组织”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生产内容的目的,也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因此,Web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走得更远。
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个人的作用在互联网中将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进行博客活动,还是参与Wiki创作,或是运用社会书签或SNS,个人利用Web2.0的动机之一便是寻求社会性报偿。
虽然这种动因在Web1.0时代也是存在的,但是Web1.0的应用方式不利于网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存和凸显于社会。
而Web2.0特别是诸如博客这样的方式,给个体提供了一个为个人充分表现思想、言论、意志的广阔空间和社会界面。
解决Web安全和防护的14个方法
解决Web安全和防护的14个方法Web安全和防护对于任何一个网站都至关重要。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的威胁不断增加,因此,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对于保护用户数据、防止黑客入侵以及确保网站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是14个有助于解决Web安全和防护问题的方法:1.建立强密码策略: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强制用户定期更改密码。
密码应包含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并且不应与个人信息相关联。
2.使用多因素身份验证:这意味着要求用户提供多个验证因素,如密码、指纹、短信验证码等。
这可以大大加强用户账户的安全性。
3.更新和维护软件:始终使用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服务器软件和应用程序,以确保安全漏洞得到修复,并及时应用安全补丁。
4.使用强大的防火墙: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监测和过滤恶意流量。
配置防火墙以仅允许采用白名单方式的受信任IP访问。
5.限制无效的登录尝试:通过实施登录尝试限制措施,如限制登录尝试次数、锁定账户等,可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和针对账户的恶意攻击。
6.使用SSL/TLS加密:使用SSL/TLS证书对网站上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7.采用安全的编码实践:开发人员应遵循安全编码实践,如避免使用已知的安全漏洞函数、验证和过滤用户输入、避免代码注入等。
8.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网站数据,并确保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这样,在遭受攻击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
9.网络监控和日志记录:监控网络流量和日志,以便及时检测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并进行安全事件调查和法律追踪。
10.建立访问控制策略:基于用户角色和权限,限制对敏感数据和功能的访问。
使用基于规则和权限的访问控制系统。
11.定期安全审计: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漏洞评估,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
12.针对DDoS攻击采取措施: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可能导致网站瘫痪。
使用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和DDoS防御服务来检测和缓解DDoS攻击。
Web2.0的特点及应用
Web2.0的特点及应用Web2.0的特点及应用1.易用性:Web2.0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内容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功能产品服务平台,Web2.0力求服务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和可用性Web2.0范畴Blog在教育教学易用性方面表现最突出。
Blog友好操作界面,齐全功能设置,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使师生免去了网页设计、程序开发之苦,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2.便于知识管理:Web2.0范畴的Blog是优秀知识管理平台。
个人或组织可以利用Blog将关注领域信息进行有效分类,特别是利用超链接,把网络上分散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生产。
Blog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过滤功能,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信息,而读者又可以对其进行扩展和补充。
Blog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老师通过Blog可以非常方便地汇集组织互联网上分散杂乱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入门和复习资料,从而为学生更有效学习提供条件。
而学生则避免了漫无目地搜索过程,他们通过Blog将老师提供资料快速内化,并将其作为切入点再有针对性查找资料使其不断扩充,不断增值,形成更大共享资源网络,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总结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可见,Web2.0在教育教学信息的管理上,具有极广阔的可用性。
3.学习主动性:Web2.0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习交流工具,它可以使其按照人们自己意愿以文本等形式进行组织编辑也可对其外观等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从而更适合自己需求。
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Web2.0跟踪自己不同时期思想观点,从这种思想的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理解偏差。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Web2.0踪记录他们不同时期思想,对学习态度,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提出对关于学习疑问,获得其他人的评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提高。
4.学习互动性Web2.0范畴的Blog、WiKi在师生互动学习中能产生积极作用。
网络业WEB2.0——新的网络时代
社会责任中的 价值导向和舆论引导的作用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与其他传统 媒体同样具有着传递主流价值、承担社会责 任的文化属性。 由于网络传播自身的特性,如传播方式的虚 拟性、传播者身份的隐匿性、传播时间地点 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者的趋利性,使得网 络文化产业的内容提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最突出的就是不良信息、有害信息、低俗文 化、扭曲的价值观及审美观的泛滥。这些在 SNS社区平台内表现的尤为明显。
现在,对SNS有两种解释。 严格讲,国内SNS并非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 务),而是以国外的Facebook、 MySpace及国内的人人网(校内网)、 开心网等SNS平台为代表的Social Network Sites(即社交网站)。
结合WEB2.0技术SNS的特点
SNS社交平台的发展前景
从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中国 网民达到3.4亿,在新增8500万用户中, 绝对贡献来自20-29岁的年轻用户, 而这个结构与人人网在2009年上半年 新增用户的结构基本一致。尤其值得 注意的是,去年一年门户、搜索、视 频等领域新增互联网用户增幅在30% -40%,唯独SNS用户的增幅达到 120%。
各种网络流行语、网络红人迅速传播和 流行的同时,也造就了象凤姐、小月月等低 俗不堪的事物不正常的迅速蹿红现象。 网络中社会责任的缺失、审美观价值观 的扭曲直接导致了网络环境的污浊。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上的社会 责任缺失会减少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对责任的 履行,网络上浮躁的炒作、不惜形象的成名, 也使得现实社会中人们急于求成,不愿脚踏 实地,并且导致生活中低俗文化盛行。 网络中的传播是自由的,但是绝不应该 是一个流言蜚语和劣行恶俗的集散地,不能 成为某些个体发泄私愤或为达个人目的肆意 利用网民炒作的平台,而要服务于大众,履 行其社会责任。
提高前端开发效率的10个技巧
提高前端开发效率的10个技巧前端开发是当今互联网行业中非常热门的职业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前端开发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10个提高前端开发效率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1. 使用合适的开发工具选择适合自己开发需求的开发工具,能够帮助前端开发人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更加高效快捷地完成工作。
如代码编辑器、调试工具、版本控制软件等,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项目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将会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2. 优化代码结构良好的代码结构是提高开发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的模块化、组件化开发方式,可以使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维护和复用,减少开发中的重复劳动。
3. 使用同步开发工具为了提高前端开发的效率,可以尝试使用同步开发工具,如BrowserSync或LiveReload等。
这样在修改代码后,浏览器将自动刷新并展示最新的更改,无需手动刷新页面,极大地节省了开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4. 学习并使用前端框架前端框架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
学习并使用流行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js或Angular等,可以快速构建复杂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这些框架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和工具,能够简化开发流程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5. 运用自动化工具自动化工具在前端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构建工具,如Webpack或Gulp等,可以自动化进行一系列操作,如合并、压缩和打包文件等。
这样可以减少手动操作的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6. 注重网络性能优化优化网络性能对于提高前端开发效率至关重要。
合理使用缓存、压缩文件大小、合并请求等优化方式,可以减少网络请求时间,提高网页加载速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7. 利用前端组件库现在有很多优秀的前端组件库可供选择,如Bootstrap、Ant Design等。
使用这些成熟的组件库,可以快速构建出美观、高效的用户界面,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
web操作引导实现方式
Web操作引导通常指的是在网页上以指示性指引帮助用户完成特定操作的过程。
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现方法:
1. 指示动画:
使用CSS动画或JavaScript创建动态的指示箭头或标签,指导用户的注意力到特定的操作区域。
2. 模态对话框:
通过弹出的模态窗口(Modal )向用户展示步骤说明或操作指南。
3. 标签页和步骤条:
使用标签页(Tabbed Interface )或步骤条(Step Progress Bar )来引导用户按步骤完成操作。
4. 工具提示和信息框:
利用工具提示(Tooltips )或信息框(Popover )显示关于如何操作的提示信息。
5. 视频和动画教程:
提供视频或动画教程,向用户展示如何进行操作。
6. 互动式教程:
创建互动式教程,允许用户在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学习如何使用网站的功能。
7. 引导流程:
设计一个引导流程,自动带用户完成一系列操作,例如注册、设置账户等。
8. 视觉反馈:
通过改变鼠标指针的形状或显示特定的视觉标记来指示可操作的元素。
9. 指令和提示文本:
在操作区域附近显示清晰的指令和提示文本,告诉用户接下来需要执行的操作。
10. 代码库和框架:
使用现成的UI库和框架,如Bootstrap、jQuery UI等,它们通常包含引导用户操作的组件。
实现Web操作引导时,应该考虑用户体验(UX)设计的原则,确保引导过程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而是帮助用户更高效、更直观地完成任务。
此外,引导应该是可以访问的,适应不同的设备和屏幕尺寸,同时考虑到用户的认知负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发挥 Web 2.0 作用的6种方法对于懂得如何利用 Web 2.0 的企业来说,这些工具为它们带来了大量机会。
2009年5月 • Michael Chui, Andy Miller, and Roger P. Roberts来源:商务技术业务统称为 Web 2.0 的技术在过去5年中已经在消费者中获得广泛应用。
现在,像Facebook 和 MySpace 这样的社交网站每个月吸引着1亿以上的访问者。
随着 Web 2.0 的普及化,围绕这些技术的消费者的高度参与和创造性引起了企业的注意。
许多渴望在内部运用 Web 2.0 的企业正在尝试使用或试验性地部署这些工具。
过去的两年里,麦肯锡研究了50多家率先尝试 Web 2.0 技术的企业,深入考察如何才能成功地将这些技术作为促进参与的一种方式来加以应用。
针对 Web 2.0 的应用,我们对许多企业高管进行了独立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了未来面临的挑战。
迄今为止,就 Web 2.0 技术的应用而言,受访者中表示满意和不满意的人一样多。
在表示不满意的受访者中,许多人提到的障碍有组织结构、管理人员无法理解这些新的变革手段以及对于如何利用 Web 2.0 工具创造价值缺乏了解等。
我们发现,除非有若干成功因素存在,否则 Web 2.0 的推出往往会遭遇失败,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应用水平。
某些高管对自己所感觉到的变革或风险产生疑虑或不安,他们往往中途放弃。
而另一些失败则源于管理人员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鼓励能够产生实质性成果的那一类参与。
从历史角度来分析是有帮助的。
Web 2.0 是最新一波的企业技术应用浪潮,与20世纪90年代采用的企业资源规划 (ERP)、客户关系管理 (CRM) 和供应链管理(图表1)等技术相比,它可能带来更为深远的组织影响。
最新的 Web 工具具备强大的自下而上元素,能够广泛吸引员工参与。
它们也要求改变以往针对IT 项目的思维定式,而早期项目的思维基本都是根据高层管理人员的指令而形成的。
返回顶端Web 2.0 包含许多种技术。
应用最广泛的是博客、维客、播客、信息标记、预测市场和社交网络(图表2)。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新的技术还在不断涌现。
本项研究所走访的企业至少使用了其中的一种工具。
这些工具与以往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需要有高度参与,才能发挥效力。
在ERP 和CRM 中,大多数用户或者只是以报告的形式处理信息,或者只是使用这些工具来执行交易(比如进行付款或输入客户订单等);与之不同的是,Web 2.0技术是交互式的,要求用户创建新的信息和内容,或编辑其他参与者的工作成果。
返回顶端以前的技术往往需要昂贵而耗时的技术实施,而且需要重新调整正式的业务流程。
一些管理者对此心有余悸,自然对 Web 2.0 抱着警惕态度。
但这些新工具不同以往。
尽管这些工具有其固有的破坏性,经常对企业和企业文化构成挑战,但从技术上讲,它们实施起来并不复杂。
它们更像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薄薄地加上一层,并不一定需要复杂的技术整合。
通过参与而获益纽约大学副教授 Clay Shirky 把企业中未获得充分利用的人力潜能称为大量的“认知剩余”,并认为可以使用参与式工具来开发利用此类潜能。
当然,企业领导者也渴望找到新的方式来增加价值。
在过去的15年里,他们通过技术投资和流程再造,已经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流程的生产效率。
Web 2.0 能够进一步创造价值,尽管其功能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图表3)。
返回顶端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协作上的差异与公司绩效的差异息息相关1。
我们最近就 Web 2.0 所做的调查也表明,尽管在初期不太顺利,但越来越多的企业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 Web 2.0 的协作效益2。
自我们两年前首次就此主题对全球高管进行调查以来,采用这些工具的势头就一直在持续。
目前,企业在 Web 2.0 技术上的支出规模还不是很大,约为10亿美元。
尽管经济仍处于衰退中,今后五年在这方面的投资年增长预计仍将超过15%3。
管理层为促进参与而必须做好的几件事为帮助企业充分利用 Web 2.0 技术,我们找出了对这些技术的实施结果有决定性作用的6个关键因素。
1. 向自下而上的文化转变需要来自高层的推动。
Web2.0 项目常被看作是“草根”的实验,企业的领导者有时候认为,这些技术的应用无需管理层的干预,这是“家有梧桐树,凤凰自然来”的理念。
这些领导者的看法有其正确之处,即构建参与式技术的基础是一线员工自下而上的参与,这种模式与ERP 等系统的实施有本质区别,在后者,合规是强制性的。
但成功的参与不仅需要“草根”的加入,还需要企业管理者采取一种不同的领导方式:高管要经常以身作则,率先通过非正式途径来引导员工。
例如,在博客和维客刚刚推出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信息官的一名直接下属就极力主张使用这些工具。
这位管理人员向其他高管宣传 Web 2.0 技术的种种好处,并率先建立起自己的博客,以做出表率。
他为这些技术在全公司的应用以及贡献量制定了目标。
结果,这些技术在全公司普遍获得欢迎,实现了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广泛协作。
2. 最佳用途由用户决定,但需要企业来推动它们的规模化。
在以前的 IT 项目中,找出哪些应用可能产生最大的商业价值并确定这些应用的优先顺序,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
这些应用主要着眼于提高各个孤立的职能部门内已知业务流程的效能和效率(例如,供应链管理软件用于改进供应链网络中的协调配合)。
相比之下,我们的研究显示,通过参与式技术带来最大价值的应用往往出乎管理层的预料。
如果企业试图指定技术的首选应用(这一战略适用于专为提高已知流程的绩效而设计的应用),而不是去观察哪些应用能够发挥作用并予以大力推广,就会误入歧途。
如果管理层选择了错误的应用,企业往往也不会改弦更张,选择其他可能成功的应用。
例如,一家全球性科技企业推出若干个参与式工具,管理层认为这些工具将帮助公司的新员工迅速进入状态。
但这一预想的用途从未实现,反而是公司负责招聘的员工开始利用这一工具来分享招聘技巧和传递关于特定应聘者及其资质的信息。
可是,该公司仍有必要推广这项虽属预想之外但颇为成功的应用。
在 AT&T 公司,参与式技术的最佳用途是由一线员工发现的,他们将 Web 2.0 技术用于协同项目管理。
公司管理层并未指定应用,而是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启发员工去做进一步的尝试,从而扩大了参与范围。
在12个月里,使用该技术的公司员工比例从65%上升到95%。
3. 将所使用的技术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中。
或许是因为 Web 2.0 技术应用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性质,人们经常认为这是脱离主流工作的。
相比之下,以前的几代技术通常是完全取代员工原来用于完成工作的工具。
这样,使用 Web 2.0 和参加在线工作社区经常变成是在已排得满满的任务单上又增加了一条“待办”事项。
如果将参与式技术纳入用户的日常工作流程中,则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在大张旗鼓地推出这些技术时,由于刚开始时的新鲜感,大家贡献的内容似乎很多,这种短期的成功有时会掩盖上述原则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日常工作量的堆积,围绕新技术的推广所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会减少,参与程度也会降低。
一家专业服务公司推出了基于维客的知识管理系统,希望员工在日常工作之外贡献内容。
在刚推出的时候,一群感兴趣的员工非常积极地使用维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减少了花在这上面的私人时间(在日常工作流程之外的时间),参与程度也降低了。
相反,谷歌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公司改变了典型工作方式,使 Web 工具与员工的实际工作方式紧密相关。
公司里的工程师将博客和维客用作汇报工作进展的核心工具。
这些工具简化了工作流程中的数据挖掘。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经理能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进展情况并下达指示;工程师能够更好地彼此协调工作,并且在必要时请求或提供帮助;高层管理者可轻松访问项目数据,从而能够把资源分配给最重要和时间最紧迫的项目。
皮克斯公司的做法与谷歌类似,一开始,公司推出的 Web 2.0 工具和动画师的工作方式并不是十分吻合,于是公司对这个工具进行了升级。
最初,公司通过基于文本的维客来共享制作中的影片的有关信息和提供会议记录。
其效果无法令人满意,因为在工作室中协同解决问题时,只有当动画师、软件工程师、制片人和导演在一起分析和讨论真实影片剪辑和画面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4。
后来,公司把视频植入维客,使得各人的意见更加切中问题的本质,这大大提高了维客的水平,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4.满足参与者的自我实现愿望和需求,而不是仅仅提供金钱激励。
传统的管理激励措施对于鼓励参与并非特别有效5。
以前的技术应用可以通过目标管理、标准化奖金或个人反馈之类的手段,轻松加以引导。
如果员工没有使用指定的应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绩效指标和考核。
但如果使用这些手段来释放参与能量,可能不起作用。
一家领先的网络公司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尝试:公司制定了绩效评估标准,其中包括在公司新推出的维客上发布信息的频率。
尽管员工都按照公司标准发布了足够多的信息,但这些内容的质量普遍都不高。
类似地,一家专业服务公司试图通过管理层不断施压,促使员工在维客上发布信息。
在管理者经常予以反馈的情况下,参与性得到提高,但从未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水平。
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网络的风潮和参与者希望获得认可的愿望:在相关社区中宣扬参与者的声誉,对参与热情予以回报,或承认参与者所贡献的内容的质量和作用。
例如,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ArcelorMittal) 发现,与在不那么正式的论坛上颁奖相比,如果在重要的公司会议上向贡献者授奖,更能激发员工提出更多的业务改进想法。
5. 正确的解决办法来自正确的参与者。
另一个关键的成功因素是,锁定能够形成大规模参与并创造价值的用户。
对于 ERP 的实施,这个过程一目了然:公司只需确定需要为采购、财务或会计等职能部门购买的安装套数(或“席位”)。
而对于参与式技术来说,很难看出哪些人将是最佳参与者。
如果没有正确的用户群,往往就会事倍功半。
一家制药公司试图通过向公司网站的访问者征询意见来获得新的产品创意。
但公司很快就发现,大多数访问者既没有相关技能也没有知识来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所以,他们的点子质量很低。
要挑选出有助于实现自我维持的用户(他们通常是热心的技术采用者,有着广泛的个人社交网络,愿意分享知识和交流想法),需要有一个深思熟虑的方案。
宝洁公司为了促进工作团队之间的协作推出维客和博客时,锁定的是公司内部的技术精英和广受推崇的意见领袖。
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公司高层,其他则是有影响力的研究员或员工,同事们经常向他们征求意见或其他帮助。
百思买在尝试推出内部信息市场时,目的是确保这些参与能够创造价值。
在这些市场中,员工对公司的经营成果(比如销售预测)进行下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