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

合集下载

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

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

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作者:冉明来源:《商情》2009年第08期【摘要】通过对声乐作品《故乡》的分析,揭示作者那富有诗人气质的创作特点和爱国之心,激发歌者对《故乡》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进一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控诉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回归故乡的期盼心情,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作品分析演唱处理悲歌艺术歌曲一、作品介绍与分析《故乡》是当代作曲家陆华柏的一首抒情性风格与朗诵性风格(带戏剧性) 相结合的艺术歌曲。

该曲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控诉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回归故乡的期盼心情,歌词、曲调、钢琴伴奏都具有较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首歌曲在抗战期间曾经广泛传唱于大后方,至今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仍具有丰满的艺术魅力。

它是中华民族的悲歌,也是我们民族苦难的见证,可以无愧地被列为抗战歌曲的优秀作品。

作曲家就《故乡》的创作曾发表这样的感想:“回忆四十年前(1937 年冬) 在桂林象鼻山麓谱写这首歌曲时,感情是真实的,是有所感而作的,有的音符甚至是噙着眼泪写的。

在构思过程中,歌声旋律以及钢琴伴奏的和声形式,差不多同时涌上心头,一口气写出。

”《故乡》的词作者是画家张帆(原名张治安),他心里的故乡是锦绣江南,谱曲者(陆华柏) 的故乡是武汉。

这首歌是1938 年春天由金陵女子大学声乐教师梅经香女士在桂林首次演唱,当时的听众很多都是天南地北逃难到桂林的,听此曲时很多人哭泣,虽然各自心里有自己的“故乡”,然而爱国之心却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崇高感情。

《故乡》能流传数十年之久而不衰,也正是这个原因。

《故乡》为二部曲式结构,由AB 两个乐段组成,虽然两段的情绪有着鲜明强烈的对比性,即表现在歌词语言上的:日本侵略者入侵前和入侵后作者对故乡不同情景的描写和刻画;表现在曲调风格上的抒情与戏剧、节奏上的松与紧、速度上的快与慢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等。

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的浅议

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的浅议

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的浅议艺术歌曲《故乡》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的歌曲,它让人们唏嘘不已,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感叹和思念。

在演唱方面,《故乡》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要表现出歌曲的韵味,更要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出来。

因此,本文将探讨艺术歌曲《故乡》演唱的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演唱处理方法1.把握情感艺术歌曲《故乡》的特点是情感强烈,因此演唱时要诠释好歌词的情感色彩,才能真正把歌曲唱活。

演唱者应该细致入微地深入歌曲,透过歌词向歌曲的深度挖掘,触摸到歌曲背后深层的情感,把这种情感化作心灵的表现。

2.模拟语言发音艺术歌曲《故乡》的语言发音很重要,是其音乐美学的基础和延伸。

演唱者应仔细模拟并准确发音,一定要注意词语、句子间的停顿位置,以及词语之间的连读,保证歌词韵律的自然流露,让听众真正沉浸在歌曲中。

3.技巧运用演唱处理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艺术歌曲的演唱通常需要一些适当的技巧运用。

例如:运用假声,保持稳定的气息,和声效果、低音运用等等。

这些技巧的运用可以增强声音的层次感,让人们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注意事项1.倾听主题艺术歌曲《故乡》的主题是家乡,演唱者应深刻理解主题,从中找到自己的情感表达点。

同时,也要将主题渗透到整个演唱过程中,使演唱者既是歌曲的受众,又是表演者。

2.注意各类细节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处理也需要注意各类细节。

例如,应确保唱调准确、掌握好进退缓急等,这些细节都能影响歌曲的表现效果。

3.借鉴经验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处理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需要在生活中多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基础,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多听取专家意见,以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演唱处理技能。

4.视频演唱的加强在视频唱跳的时代,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处理也需要在视频演唱上进行加强,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把歌曲的情感和氛围充分发挥出来。

总结目前,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处理已经有了大量的技巧加持,但实践中也会遇到各种挑战。

浅析艺术歌曲《乡愁》的艺术处理

浅析艺术歌曲《乡愁》的艺术处理

浅析艺术歌曲《乡愁》的艺术处理摘要:严肃音乐也可以说是高雅音乐它在我国被看成是艺术歌曲,属于特定的体裁。

艺术歌曲在世界上的发展过程中给中国在内的包括全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怎样来理解艺术歌曲的本质特征及其不一样的风格特征以从而推动我国歌曲艺术方面的研究,让中国在艺术发展方面更完善。

艺术歌曲刚开始传进我们国家的时候,就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发展也就更加迅速。

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音乐与诗歌的融合、歌词控制严谨、旋律和伴奏相互和谐、演唱技巧方面的规范以及表演形式方面相对固定。

《乡愁》是作者余光中思念故土、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爱国诗歌,《乡愁》是一首民谣,它表达了诗人强烈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为了更准确了解《乡愁》的艺术造诣,我们将对歌曲中所包含的各种要素进行细致的解析。

关键词:艺术歌曲;《乡愁》;艺术处理1《乡愁》的创作背景1.1词作家生平每个人内心都可能会拥有一种东西,那就是愁,他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却是真实的存在的一种东西,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它是怎么来的呢?对此我国古代就有诗人解说过“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离愁也就是分开离别的愁,分别可能在空间或地域上将两个想要相见的人分隔开了,使分别开的人内心生出思念,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创作的。

去台湾的时候余光中是22岁,然后就在台湾的大学学习外语专业。

虽说他主学的是外文,可是从小到大余光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有着丰厚的兴趣。

因此他在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很广泛并且有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诗歌写作。

他写的诗风格变化多端,题材也很广泛,各式各类都有所接触,技巧更时多样化的融合了传统到现代、中国到欧洲的写法。

余光中作为诗人在台湾很出名。

诗人创作这首诗歌《乡愁》的时候已经离开大陆20多年了,思想之情在这20年间愈加热烈,《乡愁》时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创作的。

诗歌创作完后,他已经热泪盈眶了如同我们感同身受一样。

民族音乐元素在艺术歌曲中的体现——以《故乡》为例

民族音乐元素在艺术歌曲中的体现——以《故乡》为例

Northern Music 72017年第3期(总第315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3,2017(CumulativelyNO.315)民族音乐元素在艺术歌曲中的体现——以《故乡》为例马兴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在学习中国声乐作品时,对于作品的选择以及作品所采用的民族音乐素材的把握是能否演唱好民族声乐作品的关键。

艺术歌曲《故乡》 在抗日时期广为传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

本文以《故乡》为例对声乐作品的民族性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陆华柏 ;《故乡》; 音乐特点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科研课题:《声乐作品中运用民族音乐元素所创作歌曲的研究》(项目编号:YB201529)结题论文。

一、《故乡》的作者与创作背景陆华柏是我国专业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第二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武进人。

出生于湖北荆门,自幼生长在武汉。

根据陆华柏先生《我是怎样学音乐》中回忆,他1931年入武昌艺专学习,陆华柏先后受益于陈啸空、缪天瑞、丽尼、高庄、肖绮好特和贺绿汀等几位老师,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在母校,担任乐理与钢琴教学老师。

一年以后由徐悲鸿亲自推荐,前往桂林进行音乐教育和宣扬抗战爱国思想等工作,由此与广西结缘。

后来辗转了福建音专、湖南音专、中央戏剧学院、华中师范学院、湖北艺术学院之后,1963年起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直至1985年退休。

歌曲《故乡》张帆作词,是陆华柏先生于1937年冬天谱曲创作的,陆华柏先生谈到“回忆四十年前在桂林象鼻山麓写这首歌曲时,感情是真实的,是有感而作的,有的音符甚至是噙着泪写的。

在构思过程中,歌声旋律与钢琴不能走的和声、形式,差不多同时涌上心头,一口气写出(以后也未作多大改动)”。

那个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不久,由于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许多大城市相继沦落,歌曲《故乡》首演时,在座有就有许多从天南地北逃难到桂林的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城市,但听到这首歌的人们不禁怀念起生长生活的故土,怀念起逃亡前那些恬静和美的生活,不少人都留下了眼泪。

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的浅议

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的浅议

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的浅议
《故乡》是一首情感深厚、意蕴丰富的艺术歌曲,旋律婉转动人,歌词感人至深。

在演唱处理方面,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发音
《故乡》的歌词使用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及方言词汇,所以
演唱时需要准确地发音,避免出现偏差。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抑扬
顿挫和情感的表达,让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二、情感表达
《故乡》的歌词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愁情感,演唱者需要通过歌
唱的方式表现出歌词中所描述的情感。

在演唱时,可以适当加强有
情感色彩的词语的语气、音量和音色,让听众更加深入感受到歌曲
传达的情感。

三、旋律演绎
《故乡》的旋律柔美、婉转,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注意旋
律的起伏和节奏的掌握,以达到音乐和词语的完美结合。

在演唱时,可以略微变化一些音调,让歌曲更具变化和艺术感。

四、选取合适的伴奏
在演唱处理中,选取合适的伴奏也至关重要。

可以根据歌曲的
特点和风格,选取符合音乐风格的伴奏,并与演唱者的声音相互协调,营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

《故乡》这首歌曲在演唱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从语言发音到情感表达、旋律演绎,再到选取合适的伴奏等方面都需要认真的把握。

透过演唱者的良好演唱处理,歌曲才能更好地传达出其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听众受到感动和震撼。

浅谈艺术歌曲《故乡》

浅谈艺术歌曲《故乡》

浅谈艺术歌曲《故乡》作者:郝林冲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7期【摘要】艺术歌曲《故乡》由中国著名作曲家陆华柏创作于193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内忧外患使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通过对故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爱国之心,更深层次地揭露了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同时也描绘出战争下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

本文对声乐作品《故乡》创作背景、作品风格进行阐述,以及从声乐学习者的角度探讨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关键词】故乡;情感;艺术歌曲《故乡》是一首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艺术歌曲,在中国声乐艺术歌曲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作品介绍与分析(一)词曲作者词作者:张帆,原名张治安。

曲作者:陆华柏,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在抗战时期从事音乐教育活动、抗战音乐活动,创作了《故乡》《勇士骨》《保卫大西南》等歌曲,为抗战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创作背景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蓄谋已久、惨绝人寰的全面侵华战争。

同时,以“七七事变”为开端,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

期间,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无底线、无道德的烧杀抢掠给中国千千万的贫苦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幸存的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过着苦不堪言的逃亡生活。

张治安先生和陆华柏先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怀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完成艺术歌曲《故乡》的创作的。

(三)作品风格分析艺术歌曲《故乡》采用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内容为题材,结合了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特色,大胆的运用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30年代艺术歌曲的创作带有民族性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

《故乡》共由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整体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使得故事呈现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情感抒发更加尖锐、透彻。

这个对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后两部分歌词分别描写了作者所谓的“故乡”被日本侵略者侵略前后的不同境况;二是这两部分在音乐曲调风格方面产生的抒情性与戏剧性对比;三是在节奏、速度、情绪等音乐构成的要素方面前后两部分有明显的变化。

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

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

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摘要】通过对声乐作品《故乡》的分析,揭示作者那富有诗人气质的创作特点和爱国之心,激发歌者对《故乡》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进一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控诉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回归故乡的期盼心情,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作品分析演唱处理悲歌艺术歌曲一、作品介绍与分析《故乡》是当代作曲家陆华柏的一首抒情性风格与朗诵性风格(带戏剧性) 相结合的艺术歌曲。

该曲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控诉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回归故乡的期盼心情,歌词、曲调、钢琴伴奏都具有较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首歌曲在抗战期间曾经广泛传唱于大后方,至今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仍具有丰满的艺术魅力。

它是中华民族的悲歌,也是我们民族苦难的见证,可以无愧地被列为抗战歌曲的优秀作品。

作曲家就《故乡》的创作曾发表这样的感想:“回忆四十年前(1937 年冬) 在桂林象鼻山麓谱写这首歌曲时,感情是真实的,是有所感而作的,有的音符甚至是噙着眼泪写的。

在构思过程中,歌声旋律以及钢琴伴奏的和声形式,差不多同时涌上心头,一口气写出。

”《故乡》的词作者是画家张帆(原名张治安),他心里的故乡是锦绣江南,谱曲者(陆华柏) 的故乡是武汉。

这首歌是1938 年春天由金陵女子大学声乐教师梅经香女士在桂林首次演唱,当时的听众很多都是天南地北逃难到桂林的,听此曲时很多人哭泣,虽然各自心里有自己的“故乡”,然而爱国之心却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崇高感情。

《故乡》能流传数十年之久而不衰,也正是这个原因。

《故乡》为二部曲式结构,由AB 两个乐段组成,虽然两段的情绪有着鲜明强烈的对比性,即表现在歌词语言上的:日本侵略者入侵前和入侵后作者对故乡不同情景的描写和刻画;表现在曲调风格上的抒情与戏剧、节奏上的松与紧、速度上的快与慢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等。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刘昌昆《故乡》是当代作曲家陆华柏根据张帆的词所做的一首抒情性和朗诵性风格相结合的艺术歌曲。

通过对歌曲的分析,揭示曲作者那富有诗人气质的创作特点和爱国之心,激发歌唱者对《故乡》情感的体验。

一、对创作背景的准确把握与情感认知的统一《故乡》是我国着名作曲家陆华柏根据张帆的词而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当时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作曲者看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感到无比痛心,叙述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深重苦难和全国各族人民想回归故乡的心情。

二、音乐的具体分析与内心情感体验统一歌曲《故乡》在调式上有所变换化,第一段运用的是一个近似b小调的调性,但是也不完全是利用一种调式至段末,在第一段即将结束的时候有D大调的出现,让听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第二段的时候节奏变得极速,在情绪上也变成了仇恨的心理。

三、歌曲艺术处理与情感表现的统一在歌曲《故乡》的第一个乐段中演唱者带着“呻吟的感情”回想起日本侵略者入侵家乡前的美好景象。

当钢琴前奏出来时,演唱者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角色之中。

速度缓慢,情绪优美,声音带有叙述性质,连贯而流畅。

歌曲《故乡》的第二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朗的色彩完全消失,为了表现出惨痛的情绪,歌词中“现在”两字要采用快而带恨的语气,“一切都改变了”要突出强调“改变”的“改”字。

第二句“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在前一句的基础上,更要加强愤恨的语气。

第三乐段中“故乡,故乡,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哪一天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演唱时注意把握“故乡”二字的音色和力度变化。

然后是“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应突出“我”字,让听者感到是在问自己。

“哪一天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这两句是整个歌曲的高潮,让整首歌曲在富有激情高潮中结束。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创作特点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创作特点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创作特点作者:潘箐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艺术歌曲因其清秀典雅、富有诗意且自带艺术气息的诸多独有魅力在音乐题材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作家们习惯于将自己民族的特色融入到作品之中,结合当时的社会形态来表达心中的思想情感。

笔者将以抗日时期的经典近代歌曲《故乡》为研究重点,结合对这首歌曲的创作特色和演唱处理等方面进行处理分析,达到对创作者蕴藏其中的思想情感分析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歌曲;《故乡》;陆柏华;作品分析中图分类号:G634.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95-01通过将诗歌与音乐进行融合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特有的音乐体裁,不论从节奏旋律还是演唱特色都独具一格。

本文将以陆柏华先生作曲,张帆先生作词的《故乡》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这部优秀作品的创作特色和歌曲在演唱进行的相关处理,来探寻其对于声乐演唱中的意义与创作者灌注其中的思想情感。

一、作品简介由著名作曲家陆柏华作曲、张帆作词的《故乡》,是我国近代以来较为经典且具有极高品位的艺术歌曲。

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故乡》,通过将抒情与朗诵相结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

歌曲的前半部分详细地描述了对于故乡大好山河和景色秀美的美好回忆,后半部分表现出列强入侵祖国后,整个民族陷入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的惨烈现状。

二、《故乡》的创作特色1.曲式的结构分析。

在对《故乡》的曲调进行创作时,陆柏华恰到好处地将符合中国民族特色的调式与西洋调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整首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个部分采用的是五声民族调式,后面一个部分则采用西洋调式。

在进行五声民族调式的创作过程中,陆柏华又将其分成两个段落并采取不同的调式,前者采用E商调式,后者采用D宫调式,并且对于同宫的系统采取转调的手法进行处理。

在西洋调式中,整个乐曲是以大小调来进行创作的,并且以b和声小调为基础,与之前的五声民族调式有一种平行的美感。

中国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及作品分析

中国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及作品分析

中国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及作品分析标签:故乡;美声;演唱分析一、歌曲《故乡》简介这是一首由张帆作词,陆华柏作曲,将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美声独唱歌曲,即具有艺术性又具有戏剧性,歌曲采用的是单二部曲式。

作者在两段歌词中用颇具特色的手法进行艺术处理。

这首歌曲的主题着实形象的突出了日本侵略者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首篇幅不长的独唱曲曾在抗战期间得到广为传唱,并流行于香港、东南亚一带,甚至在美国波士顿还录制了唱片。

二、歌曲《故乡》的情感分析歌曲的第一段歌词通过对故乡山水富于诗意的描绘,表达人们在受到日本侵略者受到侵略前家园故土的美丽景象,也突出了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恋之情,这一部分是以D为主音的民族五声大调式上,具有安静、美好、舒展的特點,且极具民族特色;在歌曲伴奏方面采用了以模仿为主的复调织体,与演唱者一问一答的方式,给人一种无法割舍的故乡情。

歌曲的第二段歌词中:“现在一切都改变了,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形象的写出了故乡己毁,背井离乡,人们内心的悲愤和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作曲家紧紧抓住“一切都改变了”的“变”字做文章:旋律的调式立即变成七声小调式;旋律的风格一下变成西洋和声小调;旋律的性质变成急促的朗诵调一样富于戏剧性和紧张度;情绪变得骚动、不安;这里正是戏剧性的完美体现,伴奏变成以和弦为主的和声织体;和声也变得较复杂,并且强调它的功能性。

歌曲这样的两段处理使得歌曲前后两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了日本侵略者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既唱出了对故乡的思恋之情,又唱出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之意。

所以在对歌曲的演唱时,要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对比做出来,将两种情绪做出对比,歌曲的含义才能够得到表达。

三、歌曲《故乡》的演唱分析在歌曲的开头处“故乡”二字需要作出弱声的处理,所以气息下沉,位置处于高位置,就是俗称“轻声高位”的方法进行演唱,由于前奏及整个第一段的情感是对故乡的留恋,所以不能过重,并且开头一声故乡,笔者认为是对故乡的呼唤,接下一句“我生长的地方”这一句,才将气息彻底的放出来,寻找叹气的感觉;“本来是一个天堂”此句是对侵略前美好景象的一种感叹和可惜,所以音逐渐增强,此时气息应在腰腹部发力,不能随着音上浮;“那儿有清澈的河流…有牛羊来往”这一乐句主要描述故乡的美丽景象,应该在演唱时含着从容,放松,憧憬的感觉,歌词也做了排比句,所以两句的情感相同的演唱。

中国艺术歌曲《故乡》作品研读

中国艺术歌曲《故乡》作品研读

中国艺术歌曲《故乡》作品研读
《故乡》是一首中国艺术歌曲,由著名作曲家胡适创作,歌词由林海编写。

这首歌曲首次于1983年在中国大陆播放,并且迅速获得了广泛的欢迎和喜爱。

《故乡》以对故乡的深情表达为主题,通过歌词和旋律共同渲染了对故土、家乡和亲情的思念之情。

歌曲以悠扬的旋律、简单明了的歌词展现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深深的思念之情,让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离开故乡后的种种心情。

歌词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如“故乡的月光那样圆”、“山岭重叠象蓝色的屏障”等,使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回忆起自己的家乡。

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情怀,歌曲展现了对家乡的独特感情和眷恋之情。

音乐方面,胡适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洋音乐风格的结合,以简洁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和声为特点。

音乐的编曲和演奏形式相对简单,主要以钢琴、小提琴和人声为主,给人一种舒适和温馨的感觉。

《故乡》这首歌曲不仅在中国大陆受到了广泛的喜爱,也在海外华人圈中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它通过简洁明了的歌词和悠扬动人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情思念,让人们感受到了故乡的美好和满满的家乡情怀。

《故乡》演唱分析

《故乡》演唱分析

16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8《故乡》是一个二部曲式,这一段歌词是作品的前半段。

展现了恬静舒展的旋律,伴奏是以模仿的手法写成的复调形式。

词内容描述了战争前恬静,美丽的家园景象,旋律舒展含有民族风格,从狭义方面表现了对故乡山水的怀念,从广义方面体现出词曲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念与痛惜。

整部作品是D宫民族调式,前奏(1-4小节)弱起小节,A部分5-27小节;钢琴部分多以分解和弦和琶音为主,增加了歌唱的流动感和舒畅感。

间奏部分28-29小节强音记号标记下的三十二分下行音符寓意着即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调性由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转为西式b和声小调。

“现在,一切都改变了!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故乡,故乡,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哪一天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这是《故乡》的第二部分(30-48小节),曲风与前半段截然不同,愤慨,激动,充满了戏剧性,调式转变为和声b小调,紧张的气氛一直蔓延,语气中强烈指责着侵略者的铁蹄带给故乡的无限深渊。

钢琴伴奏多以柱式和弦为主,和声的功能性加强与前半段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尾(49-53小节)延续了第二部分愤怒悲伤地渲染气氛。

三、演唱分析这部作品有一个较大的特点是几乎每一句的开头都在弱拍上起,如,第5、6、9、10、12、15、16、17、39、40、41、42;在第一部分声音的要求轻柔稍微甜美,要一种叙述美丽故事的感觉。

第一句“故乡”不但在弱拍起唱且被标注“p”,所以这句尤为重要,歌唱的点要高且轻,要怀着一种拉开回忆帷幕进行讲述故事的感觉,切记节奏不可过于拖沓在二分音符上。

“那儿有……那儿有…..”这两句的“有”,是八分音符,在强拍上,但也不能过于突出抢拍的感觉,要前后音量大致相同,演唱时严格按照谱面进行演唱,不可拖成一拍。

在第15小节“春天……秋天……”喜悦感要流露的明显一些,仿佛真的回到了山清水秀一片祥和的家乡一样,看到家乡的牛强马壮,新意盎然,心中些许激动接着唱出“灿烂辉煌”;“灿”要保持气息稳固在“烂”时达到中强的力度,在强拍上渐收“煌”字。

浅析艺术歌曲《思乡》的演唱风格

浅析艺术歌曲《思乡》的演唱风格

浅析艺术歌曲《思乡》的演唱风格发表时间:2019-08-13T16:26:58.70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6期作者:孟晓宵[导读] 从歌曲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伴奏艺术性、作品美学特征等角度出发,重点阐述《思乡》演唱把握,以此作一粗略探讨和分析。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摘要:抒情性艺术歌曲是他声乐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部分。

这类歌曲多抒发内心情感,表现一种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淳朴的情感。

艺术歌曲《思乡》作为其中一首经典之作很好的体现了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

下面结合自身演唱实践,从歌曲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伴奏艺术性、作品美学特征等角度出发,重点阐述《思乡》演唱把握,以此作一粗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黄自;抒情性;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把握住作品内容及时代背景才能更好的抓住作品风格,再现作者的原作,达到声情并茂的完美演绎。

而不同时代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演唱中还要根据时代性特点,赋予作品与时俱进的演唱风格,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一、创作背景和作品分析艺术歌曲《思乡》是黄自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创作于1932年,词作者韦瀚章。

当时中华民族正处在动荡不安的特殊年代,而满怀爱国情怀的黄自先生在这个阶段感慨万分,把他的希望寄托在音乐创作上,希望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并号召激励全民族团结一致抗日,黄自采取的爱国行为受到当时某些学院派人士的指责,黄自无奈的感到自己力量的渺小和无法挽回大局,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经典作品,它将黄自的忧国忧民、无奈感伤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谱写出来。

这首歌曲风格雅致,结构规整,用和声和独到的伴奏生动的刻画了黄自的心情,表现了一种思乡之情,怀着满腔愁离别恨,要随流水一同归去。

《思乡》这首作品是b E大调,4/4拍,速度行板,二段曲式,歌曲表达了作者独自在异乡,睹物而深切思乡之情。

二、作品《思乡》演唱分析这首作品采用二段曲式、b E 大调、4/4 拍,速度为行板。

简析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

简析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

简析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摘要】思乡主题艺术歌曲是一种反映对故乡情感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本文从历史演变、创作方式、经典作品、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对思乡主题艺术歌曲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起源和发展进行探讨,揭示了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创作方式方面,探讨了其创作特点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展示了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针对经典作品,分析了一些著名的思乡主题艺术歌曲案例,揭示了其音乐魅力和文化内涵。

还介绍了如何演绎思乡主题艺术歌曲以及其情感传递的重要性。

强调了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在传承文化、激发情感和促进交流方面的重要性,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思乡主题艺术歌曲, 创作, 演唱, 历史演变, 经典作品, 情感表达, 演唱技巧, 重要性, 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思乡主题艺术歌曲是一种以思乡、怀乡为主题的音乐作品,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

这种类型的歌曲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或留学,思乡之情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应运而生,成为了许多人倾诉思乡之情的方式。

这些歌曲往往通过抒情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让人们在远离家乡的时候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

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内容涵盖了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对亲人的思念、对乡土的眷恋等方面,传达了人们对家乡情感的真挚和深切。

这些歌曲不仅仅是对家乡的一种怀念,更是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

通过这些歌曲,人们能够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风情和文化底蕴,让思乡之情得以宣泄和传递。

1.2 问题提出思乡主题艺术歌曲一直以来都是音乐界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它既是一种表达乡愁情感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反映时代背景和人们心灵世界的重要载体。

简析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

简析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

简析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摘要】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在音乐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艺术歌曲中表现思乡主题的方式,以及创作和演唱这类歌曲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影响演唱效果的因素也被提及,例如情感表达和音乐技巧。

文中还研究了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总结中强调了创作和演唱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重要性,并展望了这一主题在未来音乐领域的发展趋势。

思乡主题通过艺术歌曲传达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激发着听众的共鸣,具有深远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通过不断的创作和演唱,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将继续在音乐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传承并发展着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创作、演唱、传承、发展、音乐领域、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传递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还可以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和文化传统。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思乡情感逐渐被忽略或淡化。

通过创作和演唱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可以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感情,使人们更加珍惜家乡的美好。

通过对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思乡主题的精髓,同时也可以为当代音乐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深入探讨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意义重大,对于当代音乐创作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思乡主题艺术歌曲是一种表达对家乡、乡愁、乡土情怀的音乐作品,通常通过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展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研究思乡主题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对于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乡主题艺术歌曲是音乐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主题,探讨其创作和演唱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研究思乡主题艺术歌曲在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中的呈现方式,可以拓展对音乐创作和表达的认识,促进音乐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
浅析艺术歌曲《故乡》的情感表现
刘昌昆
(重庆市开县盛山初级中学)

叙述了
景象。

当钢琴前奏出来时,演唱者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角色之中。

速度缓慢,情绪优美,声音带有叙述性质,连贯而流畅。

歌曲《故乡》的第二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朗的色彩完全消失,为了表现出惨痛的情绪,歌词中“现在”两字要采用快而带恨的语气,“一切都改变了”要突出强调“改变”的“改”字。

第二句“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在前一句的基础上,更要加强愤恨的语气。

第三乐段中“故乡,故乡,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哪一天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演唱时注意把握“故乡”二字的音色和力度变化。

然后是“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应突出“我”字,让听者感到是在问自己。

“哪一天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这两句是整个歌曲的高潮,让整首歌曲在富有激情高潮中结束。

四、艺术歌曲演唱与“心灵歌唱”的统一
文化造。

艺术歌曲《故乡》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艺术歌曲《故乡》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艺术歌曲《故乡》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沈松奇
【期刊名称】《当代音乐》
【年(卷),期】2022()11
【摘要】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使艺术歌曲焕发生机。

《故乡》作为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艺术歌曲,主要介绍了人们因外敌侵略而流亡到他乡,在流亡之地思念自己故乡的情感。

作者将民族五声调式和西方和声小调相结合创作而成,呈现了一部具有中国韵味的优秀艺术歌曲。

笔者结合艺术歌曲发展、抗日战争以及词曲创作对艺术歌曲《故乡》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处理进行探究。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沈松奇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6
【相关文献】
1.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
2.艺术歌曲《黑雾》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3.艺术歌曲《断桥遗梦》的音乐分析及演唱技巧处理
4.印象派艺术歌曲《浪漫曲》的音乐处理与演唱分析
5.艺术歌曲《苏小小》音乐特点及唱词处理分析——以吉天演唱版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思乡》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思乡》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思乡》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摘要黄自是活跃于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乐坛的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也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奠基人。

艺术歌曲是他的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代表作有《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等,《思乡》是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作为音乐会的精品独唱曲目,《思乡》至今仍是声乐学习者和教育者培养和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必唱曲目。

本文以研究黄自的艺术歌曲《思乡》为选题,在较充分的了解黄自的生平和音乐创作后,通过对《思乡》的创作背景、音乐特色和演唱分析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就如何对《思乡》进行艺术演绎和情感表达提出个人见解,期望可以为声乐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如有疏漏,敬请谅解和指正。

关键词:黄自;艺术特色;演唱分析ABSTRACTHuang Zi is a famous composer and music theorist who was active in the music scene in the 1930s in China and an important founder of early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Artistic song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his music creation.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include "Spring Songs", "Homesickness", and "Three Roses", and "Homesickness" is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works. As a solo repertoire of concerts, "Homesick" is still a must-have for vocal learners and educator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artistic accomplishments.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theme of researching Huang Zi's art song "Sixiang". After fully understanding Huang Zi's life and music cre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music characteristics and singing analysis of "Sixiang", Personal opinions are given on how to perform artistic interpretation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Homesickness", and I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vocal learners and educators. If there is any omission, please understand and correct me.Key words:Huang Zi;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inging analysis目录1.《思乡》创作背景研究 (1)1.1 作者生平 (1)1.2 作品创作背景 (1)2.《思乡》音乐分析 (2)2.1 曲调旋律的创作 (2)2.2 曲调与词律的结合 (3)2.3 钢琴伴奏的烘托 (4)3.《思乡》演唱处理 (5)3.1 作品把握 (5)3.2 咬字与情感处理 (5)4.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8)1.《思乡》创作背景研究1.1 作者生平黄自,字今吾,在1904年出生于江苏川沙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黄自先生是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艺术歌曲《故乡》演唱处理
【摘要】通过对声乐作品《故乡》的分析,揭示作者那富有诗人气质的创作特点和爱国之心,激发歌者对《故乡》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进一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控诉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回归故乡的期盼心情,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作品分析演唱处理悲歌艺术歌曲
一、作品介绍与分析
《故乡》是当代作曲家陆华柏的一首抒情性风格与朗诵性风格(带戏剧性) 相结合的艺术歌曲。

该曲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控诉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回归故乡的期盼心情,歌词、曲调、钢琴伴奏都具有较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首歌曲在抗战期间曾经广泛传唱于大后方,至今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仍具有丰满的艺术魅力。

它是中华民族的悲歌,也是我们民族苦难的见证,可以无愧地被列为抗战歌曲的优秀作品。

作曲家就《故乡》的创作曾发表这样的感想:“回忆四十年前(1937 年冬) 在桂林象鼻山麓谱写这首歌曲时,感情是真实的,是有所感而作的,有的音符甚至是噙着眼泪写的。

在构思过程中,歌声旋律以及钢琴伴奏的和声形式,差不多同时涌上心头,一口气写出。

”《故乡》的词作者是画家张帆(原名张治安),他心里的故乡是锦绣江南,谱曲者(陆华柏) 的故乡是武汉。

这首歌是1938 年春天由金陵女子大学声乐教师梅经香女士在桂林首次演唱,当时的听众很多都是天南地北逃难到桂林的,听此曲时很多人哭泣,虽然各自心里有自己的“故乡”,然而爱国之心却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崇高感情。

《故乡》能流传数十年之久而不衰,也正是这个原因。

《故乡》为二部曲式结构,由AB 两个乐段组成,虽然两段的情绪有着鲜明强烈的对比性,即表现在歌词语言上的:日本侵略者入侵前和入侵后作者对故乡不同情景的描写和刻画;表现在曲调风格上的抒情与戏剧、节奏上的松与紧、速度上的快与慢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等。

但曲作者始终抓住贯穿全曲的中心思想情绪,从而使这两个乐段得到了集中和统一,把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情绪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感人。

第一部分是带有叙事性的抒情乐段。

歌词以诗情画意般的笔调,对故乡的山水风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曲调恬美深情,富有民族特色。

“故乡,我生长的地方,本来是一个天堂”,这是歌曲的基本主题。

从容不迫的节奏、吟诵式的旋律音调,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无限赞美和眷恋之情。

这个主题在整首歌曲中
得到了多次引伸和发展。

紧接着是:“那儿有清澈的河流,垂杨夹岸,那儿有茂密的松林,在那小小的山岗,春天新绿的草原有牛羊来往,秋天的丛树灿烂辉煌。

”这几句便是主题的引伸和发展,把作者故乡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接着歌曲转入中低音区,抒发出“月夜我们曾泛舟湖上”和“几次凭吊过斜阳”的诗一般的意境,给人留下故乡美好生活的深刻印象。

经过这一扩充,使歌曲的第一部分在恬静、优美的气氛中结束。

《故乡》的第二部分前半段描述被敌人变成屠场的家乡,人们被迫背井离乡的苦痛和激愤心情。

歌词十分洗练,“现在,一切都改变了,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这里虽然只是简短的两句,但敌人的残暴已被深刻地揭露出来。

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了近似西洋歌剧中的朗诵手法,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并形成了与第一部分抒情风格的鲜明对比。

钢琴伴奏部分多次出现的连续下行的音型,则是构成这段音乐戏剧性特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的后半段:“故乡,故乡,我的母亲,我的家呢”?集中描述了主人公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

这段音乐寓激情于抒情之中,钢琴伴奏“卡农”呼应的方式紧随着旋律的起伏和声区的变化,时而在高声区伴随,时而在低声区沉吟,更增添了歌曲的感人色彩。

好像是问自己又好像是问全中国所有的人民,“哪一天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这两句是整个歌曲的高潮和核心,让整首歌曲在富有激情的高潮中结束。

把整首歌曲的主题“我”的“故乡”是否“依然无恙”交代清楚。

最后几小节钢琴伴奏采用的是急板,似乎把主人公那种言犹未尽的、激动不安的心情尽情地表达出来了。

二、歌曲《故乡》的演唱处理
第一乐段:演唱者带着“呻吟的感情”回想起日本侵略者入侵前家乡的美好景象。

音乐主题在起伏中表现出很深的艺术意境——我的故乡原本是美好的,而今多么悲惨! 当钢琴前奏出来时,演唱者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角色之中,把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对歌曲早已确定好的基本情绪渗入到前奏音乐的想象中去,将观众(听众) 带进音乐里,让歌声在前奏情绪的激发诱导中自然地展现出来。

速度缓慢,声音带有叙述性质,连贯而流畅,保持统一的声音线条。

起音深情、柔和并有控制,呼吸稍微深一点,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故乡”二字口型不要太僵,咬准字头以后口腔迅速打开,声音缓慢而舒展,“是一个”三个字是三连音节奏,应当注意节奏的准确和向前流动的音乐特点,叙述性地表达出作者把家乡比喻为天堂的无限向往之情。

紧接着是:“那儿有清澈的河流,垂杨夹岸,那儿有茂密的松林,在那小小的山岗,春天新绿的草原有牛羊来往,秋天的丛树灿烂辉煌。

”这几句是主题的引伸和发展,把故乡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演唱时,注意把握旋律起伏的动感美,情绪层层递进,在内心情感的推动下逐步高涨,仿佛看见美丽的“故乡”就在眼前。

同时,要非常细心地注意节奏和音高的准确,包括在什么地方换气,演唱者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固定下来,做到乐句流畅,咬字、吐字清晰,使每个音都在良好的呼吸支持和控制下发出。

“灿烂辉煌”几个字要特
别强调,声音可以完全放开,让感情得到充分的宣泄,尽量保持每个音足够的时值,充分表达出对故乡的无限热爱和赞美,给听众留下对故乡美好景象的深刻印象。

这几句在音量、音色、力度、速度上的对比表现非常关键,并且声音的发展变化要合理、自然,不能临到“灿烂辉煌”几个字时才刻意加工渲染,而是要利用乐句之间前后关系中的对比作用来烘托它,就好像大海的波涛起伏时所形成的波峰一样,不断向前推进,有着活泼起伏的动感。

然后旋律转入中低音区,抒发出“月夜我们曾泛舟湖上”和“几次凭吊过斜阳”的诗一般的意境,给人留下故乡美好生活的深刻印象。

演唱这两句时,身心陶醉,仿佛沉醉在故乡的怀抱,用柔和、甜美的音色来表现,当歌声轻柔地收结时,完美感人的艺术形象深深留在观众的脑海里。

第二乐段:这一段的情绪与第一段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朗的色彩完全消失,为了表现出惨痛、仇恨的情绪,“现在”两字要用快而带恨的语气,呼吸急促,咬字、吐字结实有力并短促,把心中愤恨的情绪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一切都改变了”,要突出强调“改变”的“改”字,表达出主人公不愿意看到的现实。

第二句“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在前一句的基础上,更要加强愤恨的语气,音量上加强,重点强调“野兽”和“屠场”几个字,演唱这两句时还应注意把握分寸,咬字、吐字不能太僵硬。

第二部分的后半段“故乡,故乡,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哪一天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演唱时注意把握“故乡”二字的音色和力度变化,亲切、柔和而舒展,仿佛使人们听到作者对故乡的发自内心的呻吟和呼唤。

然后是“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应该突出“我”字,表达出问自己、问全中国人民的心声——母亲在哪里?家在哪里?“哪一天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这两句是整个歌曲的高潮和核心,让整首歌曲在富有激情的高潮中结束。

演唱者带着激愤的情绪,使感情不断高涨,将听众的情绪完全带到歌声中来,抓住听众的心,激动听众、感动听众,让听众在心里和演唱者一起呼唤。

为了表现出惨痛的、仇恨的、激情的情绪,呼吸气势上要增强,咬字要结实有力,声音和语言可以接近于朗诵,富有戏剧性,然后在“能”字时迅速停顿,依然无恙”几个字从心里推出,把整首歌曲的主题——我的故乡是否能依然无恙交代清楚。

最后,虽然歌声已经停止了,但演唱者心里却仍然在继续歌唱着,情绪要等到钢琴伴奏把最后一个音弹完后才可终止。

总之,对一首歌曲的分析理解只是演唱的依据,要想完整地表达歌曲内涵,演唱者必须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艺术修养、文化造诣以及培养自己丰富而健康的情感的同时,认真理解作品,领会作曲家的意图,对歌曲的曲式、调性、速度、节奏、和声、力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和总体把握。

甚至在每个字、每个乐句、每个装饰音上,都要下苦功夫,反复练唱,精心琢磨,仔细品味。

特别是演唱处理中的对比变化,不能呆板,更不能公式化和形式化地照搬,应根据歌曲的思想内容,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和情境、情绪、情感的逻辑性,逐步发展,从而达到高度的艺术表现之目的。

今天,我们已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每当演唱这首陆华柏的《故乡》时,那贯穿全曲的令人沉思的主题音乐、动人的音调以及完美的艺术形象,一次次地激起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怀念,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向往和平。

参考文献:
[1 ]王伟任,王顺通.音乐欣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沈湘著,李晋纬、李晋瑗整理.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 998,10:85.
[4]王福增.声乐教学笔记[M].人民音乐出版社,1 9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