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
高一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一历史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能力是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知识点大家要重视起来。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新...高一历史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能力是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知识点大家要重视起来。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1.制定外交政策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③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了独立;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革命运动。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这一建交原则是: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
3.建国初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所包含的主要内容:(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意义: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意义: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3.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状态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建国后第一年同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 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中、苏、美、英、法,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2. 1955年,印尼万隆国际会议(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前言: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辉煌。
总结:1.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3.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1.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2.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历史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年11月3日中国首任驻苏大使 王稼祥递交国书仪式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 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 国地位参加的重要的 国际会议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这是中国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主 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在这次 会议上,周恩来的建议对印度支那的和平起了积极作用。
(四)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955年)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含义: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 ②作用: 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 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 们的屋子,从内到外,从各个角落以至门窗缝里,把 3 、“一边倒” 28 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 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内打 利,必须一边倒。积 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国人 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①含义: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 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 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 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 ②作用: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及维护独立 他们进门 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 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毛泽东
必修一课件: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自己整理
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①历史原因:中印两国在近代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国家领土和主权被肆意践踏。 ②现实原因:国家独立后,面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但世界并不太平,两大阵营严重对立 ③主要原因:中印作为邻国,需要正视历史与现实,和平共处,维护地区稳定,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发展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这是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一种修正,是新 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关键。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它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 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的伟大创举。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外交实践。
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
自己的国家利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只是因为新中国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打压,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独
立自主,盲目的、无原则地顺从苏联,倒向苏联一边,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也不意味着中国绝不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
家交往。 。一边倒”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表现:1950--1953抗美援朝运动;1950.2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原因:战后美苏冷战对峙,为保障新中国的国
外交原则: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开篇导读』
• 外交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延伸。同时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 在国际舞台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 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取决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策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一百余年间,我国政府腐败无能,丧 权辱国,使中华民族饱受列强的欺凌掠夺,当时中国的外 交是屈辱的。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在外 交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要想了解新中国外交的风雨历程, 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吧!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 (1)、二战后,世界形 势发生了变化 (2)、美苏对峙
2、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17国建交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 (3)、参加日内瓦会议 (4)、参加万隆会议
本课要旨
1、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 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 影响 3、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 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课要旨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 的国际地位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使我国打破 了长期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3、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 边外交,积极参加联合国及专 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的外交活动 (3)、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 盟的关系,与欧盟各国保持良 好关系 (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 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 边环境
第24课 开创 (1)、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长期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 位 (2)、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2、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表现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 政策的破产;表明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巨变,中国在国 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 (1)、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的作用巨大; 美国“遏制和孤立” 中国政策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 守势 (2)、苏联陈兵东北边境,构成对中 国安全的主要威胁;改善中美关系,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付 苏联威胁,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 题,实现祖国统一 2、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签订了建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
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呢 ?”
-------- 周 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帝国主义破坏会议和与会国 产生矛盾和分歧
“求同存异”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回答: 1、会议出现什么危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什么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
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异”指的 是什么?
第23课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温故知新: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讨论新中国初期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背景。 1、背景:
国际: 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最突出特点) ⑵美国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 ⑶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国内: 历史原因: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外交关系。 现实原因:百废待兴、基础薄弱,国力不强。
二、新中 国初期的 外交成就
新中国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时间
外交成就
意义
建国第 一年
1953年
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提出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亚非万隆会议
打破帝国主 义的封锁
标志着中国外 交政策的成熟
以世界五大国的 身份参加 ▪提出“求同 ▪存异”方针
美国
资本 主义
苏联
社会 主义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方针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另起炉灶”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 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
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 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 基础;成为解决国与国之 等互惠、和平共处 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3、外交成就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内容、意义)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原因、意义)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容、意义)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 问苏联。
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 辰宴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
访 问 苏 联 期 间 的 毛 泽 东
2、参加万隆会议(背景、意义)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
议上。这是由二十九个亚非国家 组织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 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大力提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求同 存
异”方针,促使会议 获 得圆满成功。这是会 议期间的周恩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同 异 1955年,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社会制度、 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 等五国发起的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 地、半殖民地; 意识形态、 代表团提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 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 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 宗教信仰、 结。 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生活习惯等
1954年4月至7月,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 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 议。 1954年4月24日, 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 代表团抵达日内瓦。
历史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1)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内容:中、苏、美、英、法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3)意义: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1955)
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印尼)
(1)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一、背景: 国际: 1.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美苏对新中国采取 截然不同的态度 2.亚非拉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国内: 1.新生的人民政权需要巩固 2.千疮百孔的经济亟待恢复
二、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初期具体政策: 1.“另起炉灶” 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会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
①1949年10月3日,中苏建交 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49.10——50.10,与17国建交
④意义:第一轮建交高峰,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 封锁与孤立。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 有人说,中苏关系是“同志+兄弟”的关系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பைடு நூலகம்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印度共和国 瑞典王国 丹麦王国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瑞士联盟 芬兰共和国 另外:英国、挪威、荷兰、 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 斯坦、锡兰、阿富汗8 个国 家也承认了中国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背景:旧中国:屈辱外交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个阶段:
史料汇编: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各课知识点史料、解读与注释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新中国必须实行新外交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
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
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解读】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与137位工作人员在北京外交部街的一幢3层小楼里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启了新中国通过外交手段捍卫新生人民政权的艰苦历程。
这是周恩来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节录,其要点是:①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②新中国必须制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
③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础之上。
资料还显示:①由于过去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旧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没有独立性,依附于帝国主义。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拥有了独立的国家主权、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因而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制定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中苏结盟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第三条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打扫干 净屋子再
力建先则些和新消具方一的除体 针切平帝表实特等国现行权外主为又,交义哪有再关在些什考系华基么虑。势本意的义巩主独方呢固权立针?了,自呢新奠主?中定。这国了的与独世立界与各
请客”
与西方国家建思交考。讨论
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 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
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 于孤立地位。
主题探究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合作探究 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 边倒”,而不走“中间路 线”?既要“独立自主”又 “一边倒”岂不矛盾?
主题探究三: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17国建立友好关系
主题探究三: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中苏建交的概况
历史纵横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底,毛泽东率领中国代 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谈。第二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 好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 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政府同时给中国三 亿美元贷款。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 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和平共处 提出
三大政策
五项原则 内容
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 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 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主题探究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有利 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形成 世界体系;
亚非拉民族解 放运动高涨。
主题探究三: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 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
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 毛泽东的声明
与新中国建交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
先清除帝国主义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0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影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
2
3
为什么
资本主义阵营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主要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 对立和激烈斗争
快速阅读,提炼要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 针是什么?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 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 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 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 一贯是惧怕帝国主义的。清朝 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 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 外交无小事 。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 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高中历史_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1_新人教版必修(1)
中国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3
1971 年
中华民国代表团被中国代表团取代。
中苏友好友谊条约的签订
新中国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两国于1950年签署友好友谊条约,进一步加强双 方的合作与支持。
友好友谊条约
中苏签署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友 好友谊条约。
战略同盟
中苏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 和军事合作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启崭新 篇章
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形势,了解其对联合国、苏联友谊条约等国际事务 的影响。
我国首个联合国代表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迅速参与国际事务,成立中国联合国代表团,为保护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利益作出重 要贡献。
1
1 949年
中国成立联合国代表团,张治中任首任代表。
2
1 955年
政治与军事合作
国共两党在政治和军事方 面加强了合作关系。
缅甸事件与东南亚外交关系
新中国积极参与缅甸事件,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为亚洲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
缅甸事件
中国坚定支持缅甸国家独立和 民族解放。
东南亚外交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加强了合作 和友好关系。
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推动了经济 合作与互利共赢。
1
南京条约
中日签署了南京条约,结束了二战后的战争状态。
2
日本和约
中日签署了和约,恢复外交关系和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
国共两党和平谈判
国共两党积极开展和平谈判,为国家的建设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七大谈判
国共两党进行了一系列谈 判,并达成了多次协议。
双十协议
国共两党签署了《政府与 党》,结束国内长期冲突。
与阿尔巴尼亚建交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一边倒”,就是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二、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109-1101、目的:新中国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后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运用: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5、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至今,160多个国家在与中国签订的双边国际文件中都确认了这一原则,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将这一原则载入其重要国际文件。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边倒"政策相比有何特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2、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国际准则?因为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适用于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3、它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三、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日内瓦会议:①背景: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高中历史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总结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总结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沂水县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总结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沂水县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总结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形势和外交原则、方针:1。
建国后的国内外形势:(1)主要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4)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5)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总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思考:(1)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①“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②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2)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成就1:建国后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新中国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学习要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世纪50年代重大外交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_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______ 、经济上_________ 、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2.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原则(1)方针:新中国奉行_________ 的和平外交方针。
(2)原则:①“另起炉灶”:不承认_______ 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________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③“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______________ 一边。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特别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_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⑴提出: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 ___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__ ,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原则。
明,一致同意以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2)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________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①为了和平解决 _____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举行了日内瓦会议。
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建国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 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 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 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个阶段:1.步入国际舞台(20世纪50年代)
2.开创外交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
3.全面走向世界(改革开放新时期)
五个重点: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内瓦会议 4.万隆会议 5.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及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23课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 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国家利益(外交目的) 国家性质(决定方向)
国家力量(影响结果) 形势变化(影响政策)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 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 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苏联歌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 儿开》、《喀秋莎》等苏联歌曲风靡全 国,它们的旋律至今仍留在五六十年代 出生的一代人的脑海里,他们一辈子都 不能忘记。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1950.1.18
1950.4.1 1950.4.13 1950.5.9 1950.5.11 1950.6.8 1950.9.14
蒙古
民主德国
1949.10.16
1949.10.27
阿尔巴尼亚
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0.2苏联政府首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5日, 任命罗申为第一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图为罗申(前 排右6)向毛泽东主席呈递国书后的合影。
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在《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1953年 周恩来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 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在 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期间和尼赫鲁总理会谈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年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 位参加国际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高一年级 历史
第23课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如何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 内涵?
① “另起炉灶” ②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 “一边倒”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另起炉灶” 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 会主义阵营一边
பைடு நூலகம்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 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 斗争中不致孤立
“打扫干 净屋子再 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 权,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1954·恢复印支和平) 2、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 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1955) 3、亚非会议后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练习 1.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下列哪 次双边谈判中 A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家会 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1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2月12日前往马 里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访问塞内加尔、坦桑尼 亚、毛里求斯非洲三国。此次非洲四国之行是 胡锦涛主席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访,新中国 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 B.亚非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政策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程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列强在华势 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 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 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 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 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建国第一年同苏等17国建交和毛泽东访苏
2、中国提出并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 A.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民族与民族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D.国际组织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形势和外交原则、方针:
1.建国后的国内外形势:
(1)主要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4)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5)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总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思考:
(1)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
①“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
②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2)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成就1:建国后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新中国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
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有重要意义。
2.成就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原因、目的: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过程: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
③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成就3:参加日内瓦会议
(1)背景:朝鲜停战,美继续盘踞台湾海峡,企图在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4)中国作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5)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4.成就4:参加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内容: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意义: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形成万隆精神;
③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有更多的亚非国家同中国建交。
(5)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同”是指什么?“异”是指什么?
①“同”:共同的经历,即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任务(共同关心的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②“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总结:
1.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因素:
①吸取历史教训②国际形势③正确的外交方针、政策④国家独立、社会性质⑤外交家努力⑥国际地位的提高。
2.分析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有什么认识?
本质区别: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
认识:(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3)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