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孟子》的譬喻探析
孟子譬喻说理的例子(一)
孟子譬喻说理的例子(一)孟子譬喻说理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在他的著作中,孟子运用了丰富的譬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易懂。
下面列举一些孟子的譬喻,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1. “人之性也善”•譬如玉出于山,湛湛者也。
这个譬喻用来表达孟子的“人之性本善”观点。
玉是一种美丽洁净的宝石,同样,人的本性也是善良的。
人性如同玉石出自高山之中,其善良纯洁之处如同湖水一般清澈,无所隐藏。
2. “人心之杂乎”•譬如坐枢纽之机,虽一毫不为,轻重由巧拙。
这个譬喻用来说明人的心灵是复杂多变的。
坐枢纽之机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装置,微小的力量或动作都会引起变化。
同样,人的内心也是纷繁复杂的,轻重善恶取决于个人的智慧和行为。
3. “道近而垂,过远而不及也”•譬如负重行远,途中渴,欲取水击楔也。
这个譬喻用来说明孟子的“道”的观点。
道就像是远在前方的水源,人们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可能感到非常渴望,但如果距离过远,只是简单地击楔是无法获得水的。
这个譬喻强调了追求道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功利。
4. “精神之移乎”•譬如呼吸相通,登高者引颈而望;呼吸不通,登高者这个譬喻用来说明精神的交流与沟通。
呼吸相通,是指精神的交流和共鸣。
同样,当人们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畅通时,彼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相反,如果没有精神的交流与沟通,登高者引颈而望也无法看到远方的美景。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譬如涌泉注河,汩汩者也。
这个譬喻用来说明读书对于提高修养和才华的重要性。
读书就像是涌泉注河,不断地汩汩流淌,为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使人下笔如有神,写出优秀的文章。
通过不断阅读,人们的知识和见识将大大丰富。
通过以上例子的讲解,我们不难看出孟子譬喻说理的独特魅力。
譬喻不仅使得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更使得其易于理解和记忆。
譬喻与道理相得益彰,相互映衬,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6.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譬如手指之关节,虽有差距,却源于同一根手臂。
孟子譬喻说理的例子
孟子譬喻说理的例子
孟子曾经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人们内心的善恶之辩。
故事中,有一个人在路边看到了一只摔入河中的小鱼,他心生怜悯,立即伸出手去拾起小鱼。
然而,在他即将触碰到小鱼的一瞬间,他突然想到,这只小鱼可能并不想被拾起,也许它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水中自由游弋。
于是,那个人放下了手,让小鱼继续在河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孟子通过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人的本性内藏有天赋的善良和正义。
人们可以通过理性思考,以道德原则为指导来判断和行动。
在这个故事中,那个人以理性和善意为准绳,明白拯救小鱼的行为可能对小鱼产生不必要的伤害,最终公正地做出了放下手的决定。
孟子以这个譬喻表达了他对于人性的理解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人们通过修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可以使自己更加接近于完美的善。
《孟子》的比喻特色
《孟子》的比喻特色在文学艺术的诸多表达方式中,比喻是最为古老的,即使是在最早的《易经》和《尚书》中,也不难发现比喻的存在,如“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和“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若农服田力穑,及亦有秋。
”在战国时代,比喻极其兴盛,被大量的文本采用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
清代章学诚在他的《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深于取象者也。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孟子》之文广为比喻,深于取象,展示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一、语言的简约性《孟子》之文,从体式上看依旧是语录体形式,因而具有语录体的特点,采用的语词都是当时朴实通俗的口语,接近当时人们的口语习惯。
无论问答之文,还是孟子自己阐发的议论,都是言简意赅,明白通畅。
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曾评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f刻斩绝之言,其锋不可犯。
”从这句话可知《孟子》中虽是“约语”,但能物尽其用,一是能够“尽意”,二是能够形成“不可犯”之“锋”。
这一点在《孟子》中的描述性比喻与说理性比喻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首先,在比况事物的状况和动作行为方式的描述性比喻中,本体多是抽象的事物,而喻体则富于形象性,浅显易懂。
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每个人先敬重自己的父母长辈,推而广之,同样敬重别人的父母长辈;每个人都爱恤自己的子弟,推广开来,扩而充之,同样去爱恤别人的子弟,做到这样,那么天下就可以运筹在你的手掌之上了。
其次,在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说明抽象复杂道理的说理性比喻中,孟子多用有一定情节的寓言故事来说明。
其形式和内容比常规的比喻复杂,是比喻的高级形态。
寓言是展开了的比喻,伴随喻体的扩充,能有效地增强本喻体之间的对应性,多方面、多层次地拟似本体,从而周详地阐述本体,有助于事理表达的最终完成。
如《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生动幽默,故事性强,寓意深刻,孟子先用语言描写“齐妻”的怀疑,再用动作描写“齐人”的行为,说明“齐妻”怀疑的正确性,后用神态描写“齐人”恬不知耻地向已了解内情的妻妾炫耀的丑态。
浅析《孟子》语言的主要修辞手法
浅析《孟子》语言的主要修辞手法
《孟子》的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精品,其中修辞手法很丰富。
以下是《孟子》的主
要修辞手法:
一、拟人手法。
拟人手法是指作者运用象征性表达的方式,将给人的言行描写得栩栩如生,以展示一种态度或情景。
孟子把推想和表达结合起来,运用大量的拟人手法,使得语言深
刻有力,思想犀利无比。
二、比喻手法。
比喻是把不同对象之间对立的特征做类比,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孟子》
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社会价值观转化为简洁而精辟的语言,令人受益良多。
三、反复手法。
反复手法指的是用同一个句子(或片段)重复出现,使句子(短语)有意义地调动读者的情绪,表现作者的情感。
在《孟子》里面,孟子就使用了大量的反复手法,使其文章简洁而又有力,增强读者的意义。
四、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是运用描写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之有真实的感受,从
而使主题和意义更加深刻。
孟子在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表情象征有力,启发读者发现真理。
以上就是《孟子》语言的主要修辞手法。
《孟子》在古代语言文学中一直受到高度评价,
它蕴含的深刻思想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论辩的场景和技巧。
论辩是指通过言辞交锋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观点或主张的过程。
在《孟子》中,孟子和他的学生们经常与其他学派进行论辩,展现了他们高超的辩才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1. 逻辑严密《孟子》的论辩具有很高的逻辑性,各个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例如,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通过“爱民”这个概念的辨析,表达了自己的爱民观点,并用严密的逻辑手段反驳了梁惠王的“割爱”观念。
这种将逻辑严密运用于论辩中的技巧,让孟子的观点更加有力、理性,也更容易说服听众。
2. 善于反问反问是一种很好的辩证思维方式,在《孟子》的论辩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孟子通过反问和质疑,剖析对方的论点,让对方无法自圆其说。
例如,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孟子质问了公孙丑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观点,引出了自己的“名实相副”的观点。
3. 用比喻形象化比喻是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孟子的论辩艺术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例如,孟子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用“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来比喻人才的流失现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观点,同时也加深了听众对问题的印象。
4. 讲究文辞文辞是论辩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讲话不清、用词不当,就会影响到对方的理解和接受。
孟子和他的学生们都讲究文辞,从用词到构思,都显得十分优雅。
例如,在孟子与禽滑离的辩论中,禽滑离说:“龙也,并非始皇之时有之,夫妇之间,吾未尝不见也。
”孟子则回击道:“龙象于云,飞游九万里,首长数丈,何其大也?原是夫妇之私,安能及若?” 孟子精妙的用词和排比句子,深化了对方对龙的理解,加强了他对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总之,《孟子》的论辩艺术是其思想精深的重要体现,其严密的逻辑性、善于反问、运用比喻、讲究文辞等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种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给今后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思维财富。
孟子的比喻手法
孟子的比喻手法
《孟子》中含有大量的比喻,其中有好几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比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
孟子的教诲,让心灵得到深刻的震撼。
首先,孟子以大树与小草之间的为喻,把它用来比喻精神的坚强力量。
大树以自己的主宰
力将颠簸的风暴抵抗住,而小草却受风西连绵的侵袭,折断形成而落叶,他说:“心志坚
强者,似大树矗立,临风不倒,而德行卓著;心志薄弱者,似小草纷飞,一蹴而折,且败
且衰。
”这里,他启迪我们要像大树一样,不被外界的困扰所击倒,而是顽强地生长着,
给周围的人撒播光明的精神。
其次,他用鹰击鼠的比喻来说明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他说:“若有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去经营学习,就像一只鹰击一只老鼠一样,也许其暂时有所收获,但是被惩罚的时候
则毫无脱身之力”。
这里,孟子引用有关鹰击鼠的比喻,阐释了贪心会导致毁灭与不幸,
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得到奖赏、真正成就一个优秀的品格。
此外,孟子还谈论媒人的角色。
他说:“媒人应当如同一个引河的水手,用尽他的勇气和
智慧给这条河找到一条安全的出口,水流着无限的活力去往更远的地方,而媒人则是介入
其中,把河流的方向指引好。
”这里,孟子说明,一个有礼貌和智慧的媒人会给他人带来
好处,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我们也要像这个水手一样以智慧引导他人,让他们之河流茁壮
发展,开创美好未来。
总之,孟子的比喻非常有深度,用简单易懂的话为我们讲述着道理,鼓励我们要发挥自己
最大的潜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智慧。
孟子为了说服齐宣王用到的譬喻
孟子为了说服齐宣王用到的譬喻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372年,孟子曾经担任过齐国的官职,他负责为齐宣王进行政治策略的规划。
然而,孟子发现齐宣王并不重视这些策略,因此他采用了一些生动的譬喻来说服齐宣王。
本文将从孟子使用的譬喻入手,探讨孟子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一、“无玉不成器”孟子预见到齐宣王的落魄之时,他采用了一个形象的譬喻:“无玉不成器”。
他希望告诉齐宣王,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必须有一位明智而有才华的统治者,否则即使有了许多人才,这个国家也不会取得成功。
因此,孟子告诉齐宣王,他应该尽快寻找能力卓越的辅政大臣,来协助他管理国家。
这个譬喻反映出孟子对于人才的看重。
他认为,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每个国家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
此外,这个譬喻还表明孟子对于一个领导者的重要性的认识。
孟子认为,一个领导者拥有优秀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可以引导国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推动国家发展。
因此,孟子在这个譬喻中,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性和人才的价值。
二、“白马非马”孟子采用了“白马非马”的譬喻来教育齐宣王如何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事物。
这个譬喻源自于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即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
孟子试图告诉齐宣王,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主观的,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人们会受到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的影响。
因此,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思考问题。
对于这个譬喻,孟子还认为它表达了一种批判性思想。
他在这个譬喻中,表达了对于王室和贵族独裁统治的反对。
他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白马,但是当贵族看到这匹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是一匹漂亮的马,因此,在贵族的眼里,白马就不再是白马了,它成为了一匹“极品”马。
因此,这个譬喻表达的也是一种批判性思想,反对王朝和贵族对普通人的压迫和剥削。
三、“卧冰求鲤”“卧冰求鲤”是孟子向齐宣王提出的又一个生动的譬喻。
在他的方案之中,希望齐国能够让贫困的人们有机会立志、创业。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分析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分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孟子》中,他采用了多种技巧来进行辩论,使他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将对《孟子》中的论辩艺术技巧进行探微分析。
首先,孟子经常使用比喻和隐喻来阐述他的观点。
比如,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用“枯木逢春”的隐喻来比喻善政的力量。
他说,“其实道德皆在人心,当发之则不为木石枯槁之物矣。
”通过这个比喻,孟子向人们解释了善政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孟子擅长运用反问句来引发思考和讨论。
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通过反问句来引导人们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他说,“将恭子何如?达巧者不可以为师也。
”通过这个反问句,孟子希望人们深思自己的品行是否具有谦恭之美,从而引发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思考和讨论。
此外,孟子还常常运用事实和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孟子通过引用古代历史上的案例,如舜治理天下、商鞅变法等来说明他对于君王治理国家的理解。
通过这些历史案例,孟子向人们展示了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管理方法,并以此来支持他的观点。
总而言之,孟子在《孟子》中运用了多种论辩艺术技巧,使他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通过比喻和隐喻,他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形象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并使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反问句,他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使人们对于道德行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悖论和矛盾的论证方法,他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事实和案例,他能够通过历史故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使人们对于正确的政治观念和管理方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些论辩艺术技巧的运用使《孟子》成为了一部意义深远的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譬喻说理的例子
孟子譬喻说理的例子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善于使用比喻来阐释道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想。
以下是孟子一些譬喻说理的例子:
1.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比喻是说朋友之间的友谊应该像清澈的水一样,不添加杂质,不被污染,保持纯洁。
2.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比喻是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是有时候受到外界的污染和诱惑,才会变得不善良。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比喻是说有品德高尚的人注重的是道义和正义,而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注重的是金钱和利益。
4. 君子之道费而难,小人之道易而恶:这个比喻是说君子的行为需要花费很多努力和精力,但能够达到很高的目的,而小人的行为容易,却往往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和后果。
5. 君子喻于义,不听不义之言,不听不义之事,不见不义之士:这个比喻是说一个有品德的人应该不听违背道德的言论和行为,不见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是中国哲学家孟子所著的一本著作,该书主要阐述了孟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在《孟子》中,孟子以其独特的论辩艺术技巧,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首先,孟子注重运用类比和比喻来进行论辩。
在书中,孟子经常以自然界的事物来类比人的道德行为,以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他的观点。
例如,他用树的成长来比喻人的德行成长;用水火的相互制约来比喻君臣之间的相互制约。
这种利用类比和比喻的方式,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也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孟子善于运用对比来进行论辩。
他经常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或行为,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思想。
例如,在论道德时,孟子与荀子进行对比,阐述了自己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通过对比两者的观点,指出了荀子的观点的片面性,并强调了人性本善的重要性。
这种对比的方法,使得他的观点更加突出和有说服力。
第三,孟子善于利用故事和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他通过讲述一系列的故事和事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
例如,他通过讲述梁惠王破釜沉舟、顾城相募兵等故事,来说明君臣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这种运用故事和事例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他观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孟子善于运用反问来进行论辩。
他经常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在论人性时,他用“夫子不知夫死生,而知夫行藏之真伪也?”这样的反问句,来质疑人心的真实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
通过这样的反问,他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他观点的理解。
综上所述,《孟子》通过类比、比喻、对比、故事和事例、反问等论辩艺术技巧,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示。
这些技巧不仅使得他的思想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也使得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通过阅读《孟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学习并借鉴他的论辩艺术技巧。
浅析《孟子》譬喻说理及民本思想
浅析《孟子》譬喻说理及民本思想《孟子》七篇记录了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家的思想理论。
千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清晰的感受到孟子的个性、情感和精神。
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鲜活的形象。
孟子一生游说诸侯、孜孜不倦的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的王道、施仁政的主张。
在此过程中,孟子用其极为明白晓畅、详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辩论、证明自己的政治思想,其中譬喻说理更是一颗闪闪夺目的明珠镶嵌在那浑然一体的文章中。
赵岐曾在《孟子章句题辞》中说过:“孟子长于譬喻。
”孟子在于他人进行论辩中相当善于用譬喻说明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生动形象事物表现出来。
从而使其论辩生动有力令人信服。
在《离娄上》中孟子论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时,用了一个比喻“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其比喻生动贴切令人意想不到。
简单的比喻但把所要论辩的得民失民归于仁的问题阐述的清晰明了。
《梁惠王上》中,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尽心焉而百姓不加多问题时,曾说:“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来打比方。
战鼓咚咚一响,双方兵刃相接,这时就丢了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了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
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可以吗?”用战争的士兵逃跑来解释人民为何不加多,浅显易懂,并且孟子的譬喻看似并不符合逻辑但想象奇特。
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及文学散文的性质。
当孟子与梁惠王谈及欲望时,逐步深入。
最终得出惠王的欲望是开疆拓土,而孟子劝谏时用了“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以若所谓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来说明开疆拓土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今仍存其成语“缘木求鱼”这譬喻。
这譬喻运用的可谓炉火纯青,梁惠王听其一席言果断提出:“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孟子创作的一部有关政治、道德、教育、经济、礼仪和礼物的典集,它的散文论辩艺术不仅在东汉时期影响了大量的道德家,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散文,以“道德”为中心,旨在消解社会冲突,表达其个人对社会道德、正义和责任的看法。
他也用论证方法来向人们说明他的观点,强调了社会公平、道德和秩序。
孟子主要利用的论证方法有类比、假设和演绎三种。
类比例如,“为无穷动物,可以谓之无穷”;假设如“量人以言,以吾即以言求人”;演绎则是指将事实或理论运用到实例中,如:“有政令而行之,则必有仁义”。
孟子通过这种论辩艺术,证明他的观点,指出我们在做出决定时应遵循仁义、
正义和公平的原则,竭尽全力维护共同的利益,而不应忘记保护弱者的义务。
同时,孟子的论辩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学发展,使许多文学作品
成为古代文学家最重要的参考。
孟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来阐明观点,启发人们挖掘本质,加深对道德的认知,以及其他文学家的思想。
总而言之,孟子的散文论辩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了
东方文明,也为西方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的论证方法既深刻又朴实,是学习道德的重要资源,也是今天中国文学家学习历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譬喻特征刍议
在 的 比喻 和孟 子的譬 喻相 比较 , 可知: “ 显” 即现在 的 明喻 和 暗喻 , “ 隐” 即现 在的借 喻。 也可 以说 , 明、 暗、 喻三种类 型的 比 喻, 在孟 子的论辩 巾都被广 泛而巧妙 地运用 。
( 1 ) 明 喻
是 以简单的物 象或事 象作 比 , 就 是简 单之喻 ; 而如果 是 以有 情节 的故事作 比 , 就是复 杂之喻 。孟 子善用简单 之喻和 复杂 之喻 。 ( 1 ) 简单之 喻 《 孟子 》 中的譬 喻 , 大多浅 近简短 , 如“ 民之归 f ■ 也, 犹水 之就下 ,兽 之走圹也 ” ( 《 离娄上 九》 ) ,以简单 的物象 “ 水” 、
《 孟子》 中还有少数 就近取譬 、 生动有趣 的寓言故 事 。这 些故事不 仅有情 节 , 有 的还 有简 练 的细节及 人物 行动 、 心理 描写, 甚 至生动 的对话 。如 :
君 主如 同刺 杀卑贱 人” 喻“ 北宫 黝的勇敢 ” 。二 者都是 明喻 。
( 2 ) 睛 喻
孟子 对 日: “ 王好 战 , 请 以战喻。填 然鼓之 , 兵刃既 接 , 弃 甲曳兵而 走 , 或 百步 而后止 , 或 五 十步而后 止 。以五 十步笑
( 2 ) 复 杂 之 喻
之君 ; 视刺万 乘之君 , 若刺褐 夫 ; 无严 诸侯 , 恶声 至 , 必反 之 。 ” ( 《 公 孙丑上 二》 ) 本节 巾有 两个 譬 喻 , 一是“ 思 以一豪 挫 于人 。 若 挞之 于
市 朝” , 二是 “ 视刺万 乘之君 。 若刺 褐夫 ” 。 前 者 以“ 在 大 庭 广 众 下受鞭打 ” 喻“ 北 宫黝 受辱后 的激烈反 应” . 后者 以“ 刺 杀 大 国
( 3 ) 借 喻
如何使用比喻论证读孟子的启示
• 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 焉耳矣。”孟子用战争中逃跑者“五十步 笑百步”旳比喻论证启发对方,使他不自觉 地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从身边旳事物取材)
• 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旳污点) •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旳坚毅)(提醒:
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旳宝藏)
• 人――梅花(在寒冷之中尽展飒爽英姿) • 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旳品格) • 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旳世界)
• 3 、要恰本地描绘相同事物(喻体)旳特征来体 现本体。
• 中心:“自由”谈——自由是有条件旳、相正确,任何自由都必须遵照一定旳规则 ,不受约束旳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旳。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词中就生动旳诠释了自由旳相对 性。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旳自由自在。假如反过来,把鹰置于 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它们 旳自由都受着空间环境旳制约呀。风筝只能在长线旳牵制下,才干在空中自由飘 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旳制约,并一味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旳 风筝,不但没有得到更多旳自由,反而要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大至一 颗颗行星,一旦脱离了它们旳必须遵照旳运营轨道,将不久变成一颗流星,在与 其他星体碰撞及大气旳摩擦中化为乌有。任何事物旳自由都必须遵照一定旳规律 ,这便是大自然旳法则。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 (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 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 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 :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破解比喻论证,读懂孟子思想
破解比喻论证,读懂孟子思想
从古至今,孟子思想一直是一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形式,它在社会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孟子以比喻来论证他的观点,而解读他的比喻,是读懂孟子思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孟子比喻论证的特点
1. 时代性:孟子经常使用古代典故,人物轶事来比喻论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认同;
2. 现实性:孟子多是以生活中的例子来表达思想,比喻具有较强的实在性,可以深入把握孟子思想中深刻的意义;
3. 寓教于乐:孟子善于使用比喻,他把艰难的道德教育和深刻的思想融入说教,展示在生活中,把道德教育变得有趣而轻松,不仅吸引着读者,还能有效传传播他的思想;
4. 幽默机智:孟子的比喻论证中常常夹杂着精妙的幽默,可以唤醒读者的思维,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实质;
二、如何破解比喻论证?
1. 分析比喻的对象:对比喻的相关象征对象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弄清楚这些象征对象所代表的抽象概念,以此解开比喻所隐含的含义;
2. 把握核心主题:通过阅读比喻中所涉及的相关典故文本,找出比喻表达的主题,以此作为破解比喻的突破口;
3. 归纳出观念:将比喻中所表达的抽象概念归纳出来,看清楚孟子的观念,以此阐释孟子思想的实质;
4. 补充学术概念:根据孟子的思想实质,采用学术上的思维的探究,运用学术概念深化认识,更好地理解孟子思想的内在含义。
综上所述,破解比喻论证,深入了解孟子思想的关键,不仅要注重比喻的对象,把握核心主题,还要理解孟子所讲授的抽象概念,并结合学术概念形成系统性的逻辑认识。
只有综合能够形成大局观,才能真正读懂孟子思想。
《孟子》语言修辞特点刍议——兼及教学意义
《孟子》语言修辞特点刍议——兼及教学
意义
《孟子》是一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典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作品之一,语言修辞非常出色。
《孟子》的语言表现,弥漫着古代汉语的特色,尤其是在文字形式和修辞手法上,更是让人惊叹。
首先,《孟子》的语言表现,注重符号的审美。
孟子重视通过把文字排列组合,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他使用虚词、成语,比如“苟合以义”、“民为贵”、“仁义之政”这些常用孔孟语,从而表达他的思想,增加句子的韵味。
其次,《孟子》的语法表达,善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孟子视作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思考重要工具,他把道德行为比作筋骨、把思想比作书,把病痛比作苦胆,这样,读者的理解更加容易,思考緱刻。
拟人手法也一样,孟子常常用赋予物体人性的话语,比如“圣人慎其独也”,把圣人想象成一个严肃端庄的人,让读者产生共鸣。
最后,《孟子》的语言表达,注重口语的真实性。
孟子把经典说
理融入口语体裁,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融入口语对读者的唤醒,
从而起到思考哲学道理的作用。
而且,孟子还注重口语婉转等修辞手段,让文辞更加潇洒,言语更有风趣。
《孟子》的语言修辞特点,不仅有利于忠实地传承孔孟启迪思想,而且在教学中也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以《孟子》为灵感,引导学生
对修辞手法进行认识,不仅可以增强文学表达能力,而且也可以从孔
孟观念中找到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从而让学生养成
良好的文学气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文言文修辞技巧孟子名篇解析
文言文修辞技巧孟子名篇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文言文作品不仅思想深邃,而且修辞手法独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孟子的三篇名篇进行解析,重点分析其运用的文言文修辞技巧。
一、《梁惠王上》《梁惠王上》是孟子的一篇重要著作,通过讲述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展示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巧妙地运用了反问、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首先,孟子经常使用反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对话的紧张感。
比如他在文章中问道:“王子,何以难之?”这种反问既展示了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又调动了读者的思考能力。
其次,孟子在文章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的韵律更加流畅,也增强了表达的说服力。
比如他说:“人之于人也,其义各殊”,通过排比的手法将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的主张。
另外,孟子还经常使用比喻来使文章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
比如他说:“王之于王也,犹弹琴之于倡优也。
”通过这个比喻,孟子生动地描述了君臣关系的互动和依存之间的关系。
二、《尽心下》《尽心下》是孟子的一篇名篇,旨在阐述人与人之间应该尽心相待的道理。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运用了并列和设问等修辞手法。
首先,孟子采用并列句结构,将相同语法的短语或句子并列在一起,使读者对其观点更加明确。
比如他说:“弗种者,谷不生也;弗教者,事不成也。
”这种并列的句子结构使文章更加简练明了,让读者容易理解。
其次,孟子还善于使用设问来引导读者思考。
通过问句的方式,他使读者主动地去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反思自己的观点。
比如孟子问道:“故必欲富于此者,群卿君子皆如向之何?”这个设问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又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孟子的观点。
三、《禽兽之行》《禽兽之行》是孟子的一篇名篇,以描述人性的本质和行为规范为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使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首先,孟子通过对比人与禽兽的行为来对照强调人类应该有的行为准则。
他说:“人以禽兽,禽兽无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候,好像一生就将这样度过。等到他成为天之骄子,穿着绣有文采的华贵衣服,弹着琴,被尧的两个女儿服侍着的时候,又好像原本就拥有了这一切一样。”此处,孟子就是将历史传说穿插在对话中,并通过其作比来启示,告诫人们不要向天屈服,不管天意如何,我们都要孜孜不倦、大胆追求,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大道,完成我们最初的梦想。
孟子说:“做事情就好比挖井,即使挖的很深但还是见不到泉水的话,它仍然是一口废井。”孟子用挖井来比喻做事情,其目的是告诫人们,本性不应该被外界的事情所影响,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善始善终。孟子用这种我们都熟知的生活中极其微小的小事打比方,从侧面体现出其比喻艺术的一大高深之处――接地气,也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使对方欣然接受。 又如,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5]
《孟子》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创作而成,是孟子本人思想的重要结晶。它在孔子《论语》语录体的论辩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对话体,其文言辞犀利、感情充沛,思维缜密,说服力强,同时还具备对话体式散文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特点,可谓老少皆宜,从现在看来,这些发展对于促进先秦散文的成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对话体式散文的另一突出特征就是善于运用比喻,东汉赵岐曾在《孟子章句?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确,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在先秦散文中都曾被大量使用,不过孟子在比喻的运用方面却与众不同,他的比喻好似信手捏来,但又巧夺天工,好似抽象难懂,但又能使人一目了然。据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中共用了比喻一百五十九种,[1]这些比喻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又体现了孟子强烈的政治思想、哲学主张和治世之道,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析一下《孟子》中的譬喻类型:
孟子除大量引用《诗经》作比外,还曾引用《尚书》、《论语》、《志》、《礼》、《传》等经典诗句作比,例如,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2]
孟子善于观察,留心世间百态,他喜欢在论辩中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喻进行论辩,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说明极为深刻抽象的道理,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这种比喻,能有力的增加孟子论辩的浩然之气,噎得对方面红耳赤却又哑口无言。
例如,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4]
《孟子》的譬喻探析
[摘 要]《孟子》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一经流传,便轰动四方。孟子的比喻在先秦散文中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历来被世人传颂。孟子论辩长于譬喻,使用形式多样,时而以具体的事物为例,时而以故事、诗句为喻,因此本文拟从五个大的方面来对《孟子》的譬喻类型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孟子;经典诗句;历史传说;生活小事;民间故事;自然事物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滕文公本怀疑孟子的言论,孟子通过引用《尚书》诗句作比,来说明真理总是先使人产生疑惑,然后才成为安身立命的依据,以此来铲除滕文公的疑惑,树立孟子在滕文公心中的崇高地位。
二、选取历史传说作比
历史传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含有丰富的哲理,在先秦的许多优秀作品中都被大量使用,当然,孟子也不例外,他在论辩中也十分热爱选取历史传说作比。历史传说一般内容冗长,为了使对方易于接收,并引起足够大的兴趣,孟子会将其穿插在行文或对话中,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使人们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鉴,端正身心。
齐宣王问孟子,“我有个毛病,我爱财,那我怎样施行王政?”孟子引《诗经》中的公刘作比,说“王假如爱财,只要和百姓一道,那么,使天下归服又有什么困难哪?”齐宣王又问,“我有个毛病,我好色,那我怎样施行王政?”孟子又引《诗经》中好色的太王作比,说“王假如好色,就和老百姓一道,那么,使天下归服又有什么困难的哪?”。齐宣王两问,孟子两次作答均引《诗经》内容作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告诉齐宣王公刘好财、太王好色,可不管是好财还是好色,本身都不是过错,怕的是不能控制私欲,损害人民利益,只要与民同乐,便足以施行王道,得到人民的拥护。由此看来,孟子依靠《诗经》中的例子作比轻而易举的就把齐宣王的疑问大而化小,小而化无。
又如《尽心章句上》中,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通过选取舜与跖的历史传说,来告诫人们追求圣人之道的方式,即圣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就是求善和求利的不同,让我们以此为鉴,端正身心,以免误入歧途。
三、选取生活小事作比
一、引用经典诗句作比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其内容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孟子将诗作为一种比喻的工具,能够深入浅出的论述某些深刻的道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在《梁惠王章句下》,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就对《诗经》加以引用: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