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3、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则无,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态度:是指个体对瓮城事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1、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2、挫折: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验证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3、强化: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

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4、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5、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6、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称为群体内聚内,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7、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组织行为学总结

组织行为学总结

名解:1、组织: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体系2、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3、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4、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息和判断。

5、终极价值观: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况,是人一生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目标。

6、工具价值观:人们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7、感觉: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和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8、知觉: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9、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10、归因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预测相关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

11、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一种较为持久而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2、气质:是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3、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4、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5、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语言想象,记忆,操作)16、特殊能力:个体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应具备的能力(教学,管理,数学,音乐)17、组织承诺就是指“一种束缚力,它把个体约束到与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相关的行动上。

”18、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合体,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相互依赖思想上相互影响,有着共同的组织目标。

19、从众就是指群体成员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

20、群体转移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像某一个极端偏科,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圣才出品)

第12章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A.学校B.班级C.同龄群体D.小组【答案】C【解析】在中学,非正式群体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同龄群体(也叫同辈群体),这是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参照群体,它对青少年的行为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A.家庭B.大学C.杂志D.意识【答案】D【解析】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杂志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2.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式规范的是()。

A.学校的规章制度B.班级的班风C.学校的校风D.学生的行为方式【答案】A【解析】正式规范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规范。

一旦成员违反这种规范,将受到群体的批评、教育,甚至惩罚。

光环效应是一种()的现象。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C.先入为主D.以偏概全【答案】D【解析】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3.下列关于第一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印象往往是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获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B.第一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C.第一印象的“先入为主”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偏差D.第一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积极意义【答案】D【解析】第一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偏差,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有消极意义。

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A.情感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D.动机成分【答案】A【解析】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4.知觉防御指()。

A.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B.一种“以偏概全”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而作出全面的评价C.一种通过以己度人的方法来观察他人和认识、评价他人D.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答案】A【解析】B项是晕轮效应的概念;C项是投射的概念;D项是定型的概念。

电大2016秋《组织行为学》-任务2:失误题分析与题库

电大2016秋《组织行为学》-任务2:失误题分析与题库

2016春《组织行为学》任务2简答题失误分析C第21题(已答). 成就需要理论对企业家对企业的科学管理有何重要意义?【作答结果】成就需要理论对企业家对企业的科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成就需要理论告诉大家成就需要强烈的人无法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关于追求成就并不能导致有效的领导行为这一观点,在企业日常考核管理中,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很难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

另外,领导人物的责任是鼓励众人去取得成就,而不是只专注于个人的成就。

企业家激发他人产生成就需求,同自己具有成就需求相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机,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错误分析:泛泛而谈。

要按照文本)【参考答案】鼓励全社会成员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家的才能。

激励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做出更大成就。

确立追求卓越和完善的高标准。

J第22题(已答). 激励的含义?【作答结果】“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

如何在工作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目标。

作为企业,需要塑造激发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和机制:一是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二是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三是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四是要求企业必须组织员工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并好好的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技术的新动向。

同时做到在员工心里,使他们知道工作行为的实际效果,产生员工高效工作、高满足的结果。

(错误分析:答非所问)【参考答案】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J第21题(已答). 激励具有哪些作用?【作答结果】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人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从而增强自觉努力工作的责任感。

群体规范的名词解释

群体规范的名词解释

群体规范的名词解释群体规范是指一群人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些规范通常是根据特定群体的特点、价值观和目标来制定的。

群体规范起着指导和规范群体行为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稳定和秩序,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在不同的场合和群体中,群体规范可以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基础。

群体规范的形成和维护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共同目标、社会文化、个体互动和持续传承。

首先,群体规范的形成与群体的共同目标密切相关。

当一个群体共同追求某个目标时,成员往往会发展出一套相应的规范来指导他们的行为,以实现这个目标。

例如,在一个学术研究团队中,成员通常会遵循一些行为准则,如互相尊重、合作、分享知识等,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团队的发展。

其次,社会文化也对群体规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往往被传承给群体的成员,并以习俗、信念等形式存在。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孝敬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成员往往会遵守这些规范来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此外,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对群体规范的形成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群体的成员通过互动交流和相互影响时,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

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如通过规范的传递和教育,也可以是间接的,如通过成员的示范和模仿。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们所处群体的行为规范的影响,这也说明了个体互动在群体规范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群体规范的传承和稳定需要依赖于一种持续的机制。

这种机制可以是组织机构,如学校、公司等,也可以是文化传统、习俗等。

通过这些机制,群体规范可以被传承和强化,在新成员加入群体时也能够得到传递和教育。

总之,群体规范是指一群人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它可以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稳定和秩序,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群体规范的形成和维护依赖于共同目标、社会文化、个体互动和持续传承。

了解群体规范的重要性和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中的行为准则,提高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为群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管理心理学第六章群体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六章群体理论
1、分析你刚加入一个组织的情景,例如,当 你开始一项新的工作或者当你刚刚开始上大 学的时候。你对哪些正式群体或者非正式群 体感兴趣并加入了它们,你在这些群体中的 成员关系能够帮助你满足哪些个人需要?
2、在问题1的群体中,哪些群体能够帮助实 现组织的目标?
26
二、影响群体发挥作用的外部环 境因素
42
四、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 标准。
群体规范一旦被接受以后,它们就成为以最 少的外部控制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手段。
群体规范一般要写进组织手册中,但是组织 中大部分的行为规范可能是非正式的。
43
(一)群体规范的一般类型
44
1、与群体绩效的活动有关规范
例如,群体通常会明确地告诉其成员如何进 行有效的工作等,这类规范对员工个体的绩 效有着巨大的影响。
个人会把自己的行为与这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 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就改正自己的行为。
用美国心理学家米德的话来说,这种群体的标准、 目标会成为个人的“内在中心”。但应当指出,个 人所参加的群体并不一定是个人心目中的参照群体。 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参加某个群体,而把另 一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
36
(一)正式领导
群体领导对于群体绩效具有巨大的影响,具 体分析的内容放在领导行为。
37
(二)角色
角色是指人们对于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 一定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如果我们大家每个人均选择一个角色并且长 期保持下去,那么我们对于角色行为的理解 就非常简单了,但是其实每个人均要扮演多 个不同的角色。
28
2、权力结构
每一个组织均有其固定的权力结构,例如向 谁汇报工作,哪些人具有决策权力等,这种 结构通常决定了一个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 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和群体之间 的正式关系。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组织的含义: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的能力,以及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问题:一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二是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3.组织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4.组织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的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组织的研究目的:掌握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达到组织目标。

5.组织研究的层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6.组织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⑴亚当斯密、小瓦特、巴贝奇等,人们开始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⑵欧文——“人际关系之父”,试图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

⑶丹尼尔麦卡纳姆、J.汤姆森、亨利普尔等对美国铁路企业管理的研究。

⑷20世纪20年代,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拉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序幕。

“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人际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

⑸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会议上,把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⑹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主要内容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内任何群体的行为。

其特征是既注重人的因素又注重组织的因素。

⑺现代管理已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激励管理。

⑻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阿吉雷斯、麦格雷戈,1957年阿吉雷斯《个性与组织》从组织角度来分析影响职工发挥潜力的原因。

1960年麦格雷戈《企业的人的方面》总结了人性对立的两方面即X理论和Y理论,认为传统理论来源与教会和军队,没有接触现代化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此把人看做是厌恶工作、需要严格控制的消极因素,称为X理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一般人没有充分发挥潜力称为y理论。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37.简述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

答:1)知人善用,(2)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

(3)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

38.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答:(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选过程、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等。

(2)群体成员资源。

主要包括能力和性格特点,(3.)群体结构。

主要包括正式领导、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等。

群体任务。

39.简述集权型领导的主要特征。

答:(1)独揽决策权。

(2)单纯命令主义。

(3)个人包办一切管理权。

40.简述动机产生的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1)产生动机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内在条件需要,即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二是外在条件刺激,即个体身外的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2)当外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某一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的程度直接相关。

(3)当内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弱而定。

(4)动机性行为经常是受到内外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41.简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

答:(1)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本身的内容与特点有关的,可以使人得到满意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奖赏、责任感等。

(2.)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环境或外部因素有关的,容易使人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如工作条件、公司的政策与制度、工资等。

(3)激励因素可以直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保健因素缺乏时将引起极大的不满,但具备时也并不会激起强烈的激励,因此,管理应强调激励_。

(4)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1)员工要学习和掌握对自己的事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

(2)员工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3)员工必须学会与上级就事业生涯目标进行沟通和反馈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四)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四)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四)第四章群体行为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B 5.D 6.A 7.C1.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2.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3.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4.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

A.人际群体B.团队集体C.无序群体D.任务群体5.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A.人际群体B.团队集体C.无序群体D.任务群体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置方式是()。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7.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二、多项选择题1.人们在群体中可以取得的需要和知足有(ABCD )。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尊重和认同得要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2.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ACD )。

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术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E.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3.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BDE )。

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看成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E.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4.群体典型的角色有(ACE )。

A.自我为中心者B.寻求认可者C.任务角色D.折衷者E.保护角色5.自我为中心角色包括(ABCD )。

电大一网一《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4

电大一网一《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4

试卷总分:100 得分:94
1.群体规范的形成受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正确
2.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包括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答案:正确
3.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答案:正确
4.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规范就是群体规范。

答案:正确
5.群体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以保障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

答案:正确
6.群体规范包括公约、守则、纪律等。

答案:正确
7.群体规范是直接制约个人行为的某个群体所特有的共同观念。

答案:正确
8.群体规范是作为链接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媒介因素之一。

答案:正确
9.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群体规范通过不断内化成为人们的心理尺度,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答案:正确
10.群体规范赋予个体行为和外界事物以一定的意义,使个体明白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答案:正确
11.群体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正确
12.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为着目标的实现而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规范会对群体成员产生一种压力,迫使他按照群体目标和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

答案:正确
13.。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所采取的行为和思想规范,旨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它是群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一个群体成员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努力和共同实践的重要基础。

群体规范被用来为群体提供支持、维护、管理和遵循的公认准则。

它既在文化气氛上影响群体的行动,又在行为表现上影响群体的偏好。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一、环境因素。

当群体处于一定的环境场所时,这种环境可能会对其群体规范产生影响。

比如,如果群体处于一个宽松放松的环境,可能会导致群体规范的松弛;另一方面,如果群体处于严格的环境,则可能会导致群体规范的严格要求。

二、组织因素。

群体规范的影响也可能来自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政策的实施。

比如,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影响群体的组织规范,而组织政策的实施也可能会改变群体规范。

三、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也可以影响群体规范,比如国家立法政策、社会文化观念以及教育制度等,都会影响群体规范。

此外,社会媒体、媒体广告也会影响群体规范。

四、内部因素。

群体内部指的是成员个人,群体成员各自的态度和潜在的行为倾向也会影响群体规范,比如职位、职权、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

在群体内,每一位成员都会接受群体其他成员的指导,从而影响群体行为规范。

五、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学也是影响群体规范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群体文化中的社会规范是群体成员使用社会心理技术建立起来的,它们塑造了一定的社会规范,从而影响群体行为规范。

群体规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这些因素的作用不同,但都对群体行为规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要想更好地对群体规范进行管理,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努力改善群体环境,实现群体共同发展。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群体因素概述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群体因素概述

02
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的定义
• 参照群体是指消费者在特定领域(如时尚、旅游、健康 等)中视为行为典范的人群。这些个体或群体对特定产 品或服务的看法和行为对其他消费者具有重要影响。
参照群体的类型
1. 成员群体
指消费者所属的直接群体,如家庭、朋友、 同事等。这些群体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产 生直接影响。
3
研究结果为企业提供了关于如何利用群体因素 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启示,有助于企业制 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
0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Smth, A. (2019). Consumer Behavior: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John Wiley & Sons.
社会化消费的概念
社会化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社会因素的 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社 会认知等方面。
社会化消费强调了消费者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 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其消费行为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社会化消费的影响因素
社会地位因素
消费者的社会地位、职业、收 入等会影响其对商品或服务的 需求和购买行为。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群体 因素概述
2023-11-06
目录
• 群体特征 • 参照群体 • 社会化消费行为 • 群体动力学 •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营销策略 • 研究展望与结论 • 参考文献
01
群体特征
群体特征
•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群体因素是一个 重要的方面。群体是指由一组个体组成的,成员之间相互作 用和相互影响的社会群体。群体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机组群体行动因素

机组群体行动因素

机组群体行动因素
从众行为的影响:在一个机组中,如果漠视安全的人员大于遵守规章制度的人员,那些少数遵守规章制度的人也会顺从群体的违章行为。

群体规范作用的影响:在安全意识较强的机组中,成员大多都能保持安全的操纵行为;相反,在安全意识薄弱的机组里,往往会出现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失误。

人际关系的影响:由于机长和机组成员之间、机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失调,会直接影响领导和指挥的有效性,影响机组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从而影响机组的整体效率而导致了飞行事故。

群体沟通的影响:机组的群体沟通渠道不畅,沟通不及时或效果差,也是导致飞行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大社会心理学选择题单选多选

电大社会心理学选择题单选多选

社会心理学选择题1“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 D.共同外部威胁)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2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

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3 “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A。

直接暗示)。

4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C.内化)阶段。

5 ( A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6 (B.调查法)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7 (B。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8 (B。

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9 (B。

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10 (B。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11 (B。

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12 ( C。

公平理论)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13 ( C.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14 (D。

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15 (D.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二、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二、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二、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答: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

具体说来,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和满足。

1、安全需要。

2、情感需要。

3、尊重和认同需要。

4、完成任务的需要。

三、简述影响群体的发展阶段?答:塔克曼认为群体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形成阶段、风暴阶段、正常化阶段和发挥作为阶段。

1、形成阶段。

2、风暴阶段。

3、正常化阶段。

4、发挥作为阶段。

四、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有哪些?答: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1、个体的特征。

群体成员智力越高,他们就越不愿意建立和遵循规范。

例如,比起工厂里流水线作业的班组,一个科研小组更不容易形成行为的规范,因为后者往往更倾向于视自己为具有独特价值观、人格、动机和个体。

2、群体构成。

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更容易确认规范。

3、群体的任务。

如果任务较常规、清楚。

那么规范容易形成。

4、物理环境。

如果成员们工作地点离得近、相互作用机会多,则容易形成规范。

5、组织的规范。

多数群体规范与组织规范是一致的,但如果群体成员不赞成组织的规范,他们就会发展与组织规范相对抗的规范,如怠工、罢工等。

6、群体的绩效。

一个成功的群体将维持现有的规范并发展与其一致的新规范。

而一个失败的群体将不得不改变有关的规范,而重建一些可能导致好结果的规范。

7、心理因素。

群体规范,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五、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答:群体内聚力的高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只能讨论一些主要的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

2、外部的影响。

3、群体规模。

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

5、班组的组合。

6、与外界的隔离。

7、群体的绩效。

8、情景、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其他因素。

在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上述因素对于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促使群体形成健康而积极的群体气氛,增强内聚力。

六、群体决策有哪些方式?答:1、缺少反应。

2、独裁原则。

心理学群体效应

心理学群体效应

心理学群体效应群体效应指的是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其行为和意识可以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

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群体效应,探究了影响群体效应的因素、形成机制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群体效应的因素1. 社会压力:群体中的社会压力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面对强大的群体压力,个体可能会放弃自我价值观、遵循群体中的行为准则。

2. 互动方式:群体效应也与群体成员的互动方式密切相关。

比如,在同侪压力下,个体会更倾向于与同伴进行表面上的一致,但实际上可能对其内心想法持有不同的看法。

3. 群体大小:群体大小也会影响群体效应的体现。

通常情况下,群体越大,个体表现出来的群体效应也越明显。

4. 群体目的:群体成员的共同目的也会影响群体效应的形成。

当群体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与个人目标不一致时,个体很可能会被群体所影响。

5. 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中的成员遵循的共同准则。

当个体感觉到违反群体规范会产生不良后果时,他们就会更加遵从群体准则。

二、群体效应的实际应用1. 营销效应:在营销策略上,可以利用群体效应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比如,社交媒体上的打卡效应和口碑传播等事件,可以帮助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 政治效应:在政治领域,政治家可以利用群体效应来影响公众的态度。

例如,多个明星集体表态支持某个政治人物,会影响公众对该政治人物的评价和支持率。

3. 社会效应:群体效应是社交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和态度。

因此,倡导积极的群体行为,例如捐赠和慈善活动,可以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群体效应的风险和副作用群体效应有时也会造成风险和副作用,这些可能包括:1. 群体歧视:当群体成员共享偏见时,群体效应可能会导致歧视和排斥其他群体。

2. 群体追随:当群体中的一些成员出现不良情况时,其他成员可能会放任不管,盲目追随他人。

3. 群体恐慌:群体恐慌是指群体成员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恐慌,导致个体失去理性处理能力,做出不可预测的行为。

谢里夫“暗室光点”试验及结果

谢里夫“暗室光点”试验及结果

谢里夫“暗室光点”试验及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利用人的视差错误做了一个实验。

充分证明群体规范的形成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个实验是在一个封闭的、无任何参照背景的暗室里进行的。

被试者逐一地被单独安排坐在暗室里,在他的前方布置一个光点,测试者告诉被测者光点在移动(而实际上光点并未移动),几分钟后,光点熄灭,实验结束。

这时,测试者要求被试者独立地判断光点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结果每个被测者都认可了光点在移动,并且建立了各自的反应模式,结论却大相径庭。

实际上,这些被试者都犯了心理学中典型的视觉错误。

在单独实验结束后,让被试者成群地再次进入暗室一同重复以上实验,在此期间大家可以自由地谈出自己的判断,互相交流讨论。

反复进行几次这种共同的实验,最后发觉大家对光点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的判断趋向高度的一致。

显然,群体趋同的判断代替了每个人的反应模式,并形成了群体规范,这个规范的形成受到了模仿、暗示和从众等心理机制的影响。

此后,再进行个体实验和单独判断时,再也没有人恢复从前的判断反应模式,也未建立新的模式,而是保持了群体共同形成的那个模式。

这表明群体成员受到了群体规范有形无形的压力,约束了个体行为和认识。

谢里夫的实验发现了影响群体规范形成的几个主要心理因素:(1)模仿。

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一个参照榜样,在意识上接受、言行上临摹该参照榜样的思维与言行方式。

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不成熟的阶段尤其容易产生模仿。

在群体中,模仿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群体成员的关系。

同时模仿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服装、发式的流行,等等。

(2)暗示。

指个体无意识地受到他人对某件事物的态度、评价和行为趋向方面意见的影响。

暗示是非强迫性的,个体不自觉地按照思维规律所接受。

它往往能潜移默化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顺从。

指人体有意识地接受了他人的意见、态度、评价和行为趋向,并自觉地改变自己相应的意见、态度、评价和行为趋向。

综上所述,群体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它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具体表现在全体成员在行为、情绪和态度上的协调统一,并进而产生一种“类化过程”,由此使群体成员受到暗示,产生相互模仿,表现出顺从,在此基础上才形成了群体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
社会是一种复杂的有组织的群体,它的构成元素使其存在规范的规律。

群体规范是指一定的规则,行为或习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它满足社会人的行为期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文化、社会学、历史、宗教、政治、社会思想、经济、法律等。

首先,文化是群体规范有影响因素。

文化是一个群体集体共有的精神行为体系,它充满了规范性的内容。

文化具有强大的包装力,传播道德、行为准则和道德观等,使群体的规范得到形成和传播。

其次,社会学是群体规范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是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研究,通过社会学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及其存在的原因。

此外,历史、宗教、政治、社会思想、经济以及法律等也是群体规范的重要影响因素。

历史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和道德观,对群体规范有重大影响。

宗教和政治则以其严格的纪律和崇高的信仰,使群体规范不断得到加强和发展。

社会思想也是影响群体规范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并倡导和平、公正、自由及繁荣等理念。

此外,经济和法律也是群体规范的重要影响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群体规范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而法律则体现了当地的公正、规范的法治,促使群体规范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文化、社会学、历史、宗教、政治、社会思想、经济、法律等都是影响群体规范的重要因素,它们不仅促进了群体规范的形
成,而且保证了群体规范的正常发展和维持。

因此,在制定群体规范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群体规范的有效性和社会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