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硝基酪氨酸

合集下载

CBIM10024人3-硝基酪氨酸(3-NT)

CBIM10024人3-硝基酪氨酸(3-NT)

人3-硝基酪氨酸(3-NT)试剂盒(ELISA)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细胞上清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3-硝基酪氨酸(3-NT)的含量。

●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本试剂盒仅供体外研究使用,不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原理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往预先包被人3-硝基酪氨酸(3-NT)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

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3-硝基酪氨酸(3-NT)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

样本处理及要求1. 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 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C 1000g离心20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 组织匀浆:用预冷的PBS (0.01M, pH=7.4)冲洗组织,去除残留血液(匀浆中裂解的红细胞会影响测量结果),称重后将组织剪碎。

将剪碎的组织与对应体积的PBS(一般按1:9的重量体积比,比如1g的组织样品对应9mL的PBS,具体体积可根据实验需要适当调整,并做好记录。

推荐在PBS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加入玻璃匀浆器中,于冰上充分研磨。

为了进一步裂解组织细胞,可以对匀浆液进行超声破碎,或反复冻融。

最后将匀浆液于5000×g离心5~10分钟,取上清检测。

4. 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浙江大学韩峰教授团队发现褪黑素改善低血糖应激诱导的脑内皮紧密连接损伤的重要机制

浙江大学韩峰教授团队发现褪黑素改善低血糖应激诱导的脑内皮紧密连接损伤的重要机制

浙江大学韩峰教授团队发现褪黑素改善低血糖应激诱导的脑内皮紧密连接损伤的重要机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形成对维持正常脑功能至关重要的屏障。

这种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主要是通过围绕脑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平衡的星形胶质细胞末梢之间紧密连接而实现的。

低血糖症是一种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因低血糖而失去意识,并可能出现脑水肿甚至不可逆的脑损伤。

低血糖破坏脑微血管紧密连接完整性可能会加重脑血管疾病,但低血糖时内皮细胞连接紊乱的机制仍然不甚了解。

TP53诱导的糖酵解和凋亡调节剂(TIGAR)在内皮细胞中表达,TIGAR可以促进通过戊糖磷酸途径的通量、激活线粒体呼吸链、提高NADPH水平,从而限制氧化应激对驱动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然而,TIGAR如何调节大脑内膜屏障和自噬仍不清楚。

各种报道已经提出内皮自噬通过促生存或促死亡途径诱导信号传导。

然而,迄今没有研究证实TIGAR在由代谢应激引发的自噬过程中对神经血管损伤有积极或消极作用。

褪黑激素是一种内源性产生的分子,在许多作用中都是强效的抗氧化剂和抗亚硝化剂。

在其他实验报告中,褪黑激素已显示可防止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水肿的积累。

浙江大学韩峰教授团队于2017年5月在《pineal research》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预计,褪黑素也可以预防由低血糖应激引起的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损伤,还阐明了褪黑素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亚硝化应激在调节紧密连接完整性干扰期间自噬和TIGAR之间的串扰中的作用。

文章中使用了汉恒生物的产品—mRFP-GFP-LC3自噬双标腺病毒。

结果1.TIGAR可以在小鼠低血糖损伤期间引起神经血管保护使用tg-TIGAR小鼠用来评估TIGAR在体内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期间的保护作用,其在注射后12小时内血糖水平降低至2mmol / L。

TIGAR可以预防脑微血管低血糖性损伤(图1A-C),他们使用层粘连蛋白和claudin-5的免疫反应性来鉴定微血管内皮中的紧密连接。

氨基酸缩写

氨基酸缩写

Ala 丙氨酸D-Ala D-丙氨酸β-Ala β-丙氨酸Acpc 环丙氨酸N-Me-Ala N-甲基丙氨酸GABA 4-氨基丁酸Aib 2-氨基异丁酸Abu 2-氨基丁酸D-Abu D-2-氨基丁酸D-1-Nal D-1-萘基丙氨酸L-1-Nal L-1-萘基丙氨酸D-2-Nal D-2-萘基丙氨酸L-2-Nal L-2-萘基丙氨酸D-2-Pal D-2-吡啶基丙氨酸L-2-Pal L-2-吡啶基丙氨酸D-3-Pal D-3-吡啶基丙氨酸L-3-Pal L-3-吡啶基丙氨酸D-4-Pal D-4-吡啶基丙氨酸L-4-Pal L-4-吡啶基丙氨酸Cha 环己基丙氨酸D-Cha D-环己基丙氨酸Arg 精氨酸D-Arg D-精氨酸Har 高精氨酸Arg(Me) 单甲基精氨酸ADMA 不对称双甲基精氨酸SDMA 对称双甲基精氨酸Cit 胍氨酸D-Cit D-胍氨酸HomoCit 高胍氨酸D-HomoCit D-高胍氨酸Asp 天冬氨酸D-Asp D-天冬氨酸N-Me-Asp N-甲基天冬氨酸β-Asp β-天冬氨酸D-β-Asp D-β-天冬氨酸β-HomoAsp β-高天冬氨酸Asn 天冬酰氨D-Asn D-天冬酰氨isoAsn 异天冬酰氨D-isoAsn D-异天冬酰氨β-HomoAsn β-高天冬酰氨Cys 半胱氨酸D-Cys D-半胱氨酸Pen 青霉胺D-Pen D-青霉胺Hcy 高半胱氨酸Glu 谷氨酸D-Glu D-谷氨酸N-Me-Glu N-甲基谷氨酸γ-Glu γ-谷氨酸D-γ-Glu D-γ-谷氨酸β-HomoGlu β-高谷氨酸Gla γ-羧基-谷氨酸Asu α-氨基辛二酸Gln 谷氨酰胺D-Gln D-谷氨酰胺isoGln 异谷氨酰胺D-isoGln D-异谷氨酰胺β-HomoGln β-高谷氨酰胺Gly 甘氨酸Sar 肌氨酸Phg 苯甘氨酸D-Phg D-苯甘氨酸Pra 炔丙基甘氨酸D-Pra D-炔丙基甘氨酸Gly(allyl) 烯丙基甘氨酸D-Gly(allyl) D-烯丙基甘氨酸Cpg 环戊基甘氨酸Chg 环已基甘氨酸D-Chg D-环已基甘氨酸His 组氨酸D-His D-组氨酸Ile 异亮氨酸D-Allo-Ile D-别异亮氨酸β-HomoIle β-高异亮氨酸N-Me-Ile N-甲基异亮氨酸Leu 亮氨酸D-Leu D-亮氨酸HomoLeu 高亮氨酸b-HomoLeu D-高亮氨酸N-Me-Leu N-甲基亮氨酸Nle 正亮氨酸D-Nle D-正亮氨酸N-Me-Nle N-甲基正亮氨酸Lys 赖氨酸D-Lys D-赖氨酸Lys(Me2) 双甲基赖氨酸Lys(Me3) 三甲基赖氨酸Orn 鸟氨酸D-Orn D-鸟氨酸Dab 2,4-二氨基丁酸Dap 2,3-二氨基丙酸Met 蛋氨酸D-Met D-蛋氨酸N-Me-Met N-甲基蛋氨酸Met(O) 蛋氨酸亚砜D-Met(O) D-蛋氨酸亚砜Met(O)2 蛋氨酸砜D-Met(O)2 D-蛋氨酸砜β-HomoMet β-高蛋氨酸Pro 脯氨酸D-Pro D-脯氨酸HomoPro 高脯氨酸D-HomoPro D-高脯氨酸β-HomoPro β-高脯氨酸Hyp 羟脯氨酸Phe 苯丙氨酸D-Phe D-苯丙氨酸HPh 高苯丙氨酸D-HPh D-高苯丙氨酸N-Me-Phe N-甲基苯丙氨酸D-2-Cl-Phe D-2-氯苯丙氨酸L-2-Cl-Phe L-2-氯苯丙氨酸D-2-Me-Phe D-2-氯苯丙氨酸L-2-Me-Phe L-2-氯苯丙氨酸D-3-Cl-Phe D-3-氯苯丙氨酸L-3-Cl-Phe L-3-氯苯丙氨酸D-3-F-Phe D-3-氟苯丙氨酸L-3-F-Phe L-3-氟苯丙氨酸D-3-CN-Phe D-3-氰基苯丙氨酸L-3-CN-Phe L-3-氰基苯丙氨酸D-4-Cl-Phe D-4-氯苯丙氨酸L-4-Cl-Phe L-4-氯苯丙氨酸D-4-Br-Phe D-4-溴苯丙氨酸L-4-Br-Phe L-4-溴苯丙氨酸D-4-F-Phe D-4-氟苯丙氨酸L-4-F-Phe L-4-氟苯丙氨酸D-4-NO2-Phe D-4-硝基苯丙氨酸L-4-NO2-Phe L-4-硝基苯丙氨酸D-4-I-Phe D-4-碘苯丙氨酸L-4-I-Phe L-4-碘苯丙氨酸D-4-CN-Phe D-4-氰基苯丙氨酸L-4-CN-Phe L-4-氰基苯丙氨酸D-4-Me-Phe D-4-甲基苯丙氨酸L-4-Me-Phe L-4-甲基苯丙氨酸D-4-NH2-Phe D-4-氨基苯丙氨酸L-4-NH2-Phe L-4-氨基苯丙氨酸D-3,4-DiCl-Phe D-3,4-二氯苯丙氨酸L-3,4-DiCl-Phe L-3,4-二氯苯丙氨酸Bpa 苯甲酰基苯丙氨酸Ser 丝氨酸D-Ser D-丝氨酸N-Me-Ser N-甲基丝氨酸Hse 高丝氨酸D-Hse D-高丝氨酸β-HomoSer β-高丝氨酸Ser(Me) 丝氨酸甲醚Tyr 酪氨酸D-Tyr D-酪氨酸β-HomoTyr β-高酪氨酸Tyr(Me) 酪氨酸甲醚Tyr(Et) 酪氨酸乙醚D-Tyr(Et) D-酪氨酸乙醚N-Me-Tyr N-甲基酪氨酸D-3-Cl-Tyr D-3-氯酪氨酸L-3-Cl-Tyr L-3-氯酪氨酸D-3-I-Tyr D-3-碘酪氨酸L-3-I-Tyr L-3-碘酪氨酸D-3-NO2-Tyr D-3-硝基酪氨酸L-3-NO2-Tyr L-3-硝基酪氨酸D-3,5-DiCl-Tyr D-3,5-二氯酪氨酸L-3,5-DiCl-Tyr L-3,5-二氯酪氨酸D-3,5-DiBr-Tyr D-3,5-二溴酪氨酸L-3,5-DiBr-Tyr L-3,5-二溴酪氨酸D-3,5-DiI-Tyr D-3,5-二碘酪氨酸L-3,5-DiI-Tyr L-3,5-二碘酪氨酸D-3,5-DiNO2-Tyr D-3,5-二硝基酪氨酸L-3,5-DiNO2-Tyr L-3,5-二硝基酪氨酸Thr 苏氨酸D-Thr D-苏氨酸β-HomoThr β-高苏氨酸Thr(Me) 苏氨酸甲醚N-Me-Thr N-甲基苏氨酸Trp 色氨酸D-Trp D-色氨酸L-2-Me-Trp 2-甲基色氨酸D-2-Me-Trp D-2-甲基色氨酸β-HomoTrp β-高色氨酸Val 缬氨酸D-Val D-缬氨酸N-Me-Val N-甲基缬氨酸β-HomoVal β-高缬氨酸Nva 正缬氨酸D-Nva D-正缬氨酸N-Me-Nva N-甲基正缬氨酸2-Abz 邻氨基苯甲酸4-Abz 对氨基苯甲酸Oic 八氢吲哚-2-甲酸Tic 四羟基异喹啉-3-甲酸5-ASA 5-氨基水杨酸Ahx 6-氨基己酸Inp 4-哌啶甲酸Pip 4-氨基哌啶-4-羧基Ida 亚氨基二乙酸Nip 哌啶-3-羧基Sta 4-氨基-3-羟基-6-甲基庚酸Aic 2-氨基茚-2-甲酸2-Aze 环丁胺-2-羧基3-Aze 环丁胺-3-羧基。

3-硝基-L-酪氨酸检测

3-硝基-L-酪氨酸检测

3-硝基-L-酪氨酸检测
3-硝基-L-酪氨酸(3-Nitro-L-tyrosine),又称3-硝基-酪氨酸,监测肝损伤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 3-NT)水平可预测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对严重肝损伤患者预测意义更大。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质联用(LC-MS)法,可高效、精准的检测3-硝基-L-酪氨酸的含量变化。

此外,我们还提供其他氨基酸及其代谢物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HPLC和LC-MS测定3-硝基-L-酪氨酸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质谱参数(中英文)
3. 质谱图片
4. 原始数据
5. 3-硝基-L-酪氨酸含量信息。

促进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致帕金森病的因素

促进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致帕金森病的因素

促进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致帕金森病的因素赵小芹;牛海晨;李雷;杨荣礼【摘要】帕金森病(PD)为多发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高发病率及致残率使其备受社会关注.PD的发病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路易小体的出现是PD的特征性改变,而异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构成成分,所以α-syn的异常聚集是PD发病的核心机制.α-syn由单体形式转变为聚集状态受诸多因素影响.通过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使学者们更好地了解PD的发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Parkinson disease(PD) is a common chronic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in the elderly,and its incidence is only inferior to that of Alzheimer disease.High morbidity and disability rate make it receive high social attention.The incidence of PD is determined by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the Lewy body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PD,and the abnormal aggregation of αsynuclein(α-syn)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Lewy body,so the abnormal aggregation of α-syn is the core mechanism of PD.The conversion of α-syn from monomer to aggregatio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Understanding these factors can enable schola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of PD,so a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10【总页数】5页(P1914-1918)【关键词】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路易小体【作者】赵小芹;牛海晨;李雷;杨荣礼【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徐州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生物教研室,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江苏徐州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江苏徐州 2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疾病。

nitrotyrosine表达-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nitrotyrosine表达-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nitrotyrosine表达-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所研究的主题来进行写作。

在这篇长文中,主题是关于nitrotyrosine(硝基酪氨酸)的表达。

因此,在概述部分,可以对nitrotyrosine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其重要性和研究的背景。

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向展开: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是一种重要的生化标志物,在细胞内和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它是由哺乳动物生物体中的亚硝酸盐与酪氨酸之间的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化合物。

这一反应通常发生在氧化氮(nitric oxide)和单质氧的作用下,这种反应也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硝基酪氨酸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心血管疾病、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中,硝基酪氨酸的水平都会显著增加。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硝基酪氨酸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目前对于硝基酪氨酸的表达机制以及其在各种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对于揭示硝基酪氨酸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与疾病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硝基酪氨酸的表达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其调控机制以及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关系。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硝基酪氨酸的生物学功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本文将通过对硝基酪氨酸表达的研究,探讨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和组织安排的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各个章节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可以介绍nitrotyrosine的定义、背景和重要性。

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山东 医药 20 09年第 4 第 7期 9卷
蛋 白质 酪氨 酸硝 基 化 与糖 尿 病 关 系 的 研 究 进 展
马 邵, 叶 青
( 东大学 医学院 , 东济 南 20 1 ) 山 山 502
[ 关键词 ] 糖尿病 ; 氧化 亚硝 酸阴离子 ; 白质硝基化 过 蛋 [ 中图分类号] R 8 . 57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0 - 6 2 0 )70 1 - 0 22 X( 09 0 -150 6 3 粒体的病理损伤 J 。
基 酪氨酸水平关系密切 。另外有人对 1 非糖 尿病患者和 3例
而硝化发生在 3位。酪氨酸硝基化时 , 羟基的 p a值降低 2 K

1 3例 2型糖尿病 患者尸 体的胰 岛进 行培 养 和功能 研究 , 发
3个单位 。在生理 p H条 件下 , 电荷会在 含硝基酪 氨酸 负
现2 型糖尿病胰 岛的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下降 , 基酪氨酸 硝
2 蛋 白质 酪 氨 酸 硝 基 化 与 糖尿 病 的 关 系
目 , 前 糖尿病发 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研 究
认为氧化应激或硝化应 激时产 生的蛋 白质 酪氨酸 硝基化 损 伤与胰 岛 B细胞功 能损伤 、 岛素结构的改变和功 能障碍 之 胰 间存在密切关系 。近年来 , 于蛋 白质酪氨酸硝基化与糖 尿 关 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迅速 , 现综 述如下 。
(N ) R S 是引起氧化应 激 和硝化应激 的主要原 因。R S的形 N
进一 步鉴别 , 发现这些胰岛硝基 酪氨酸阳性细胞是 B 细胞或
巨噬 细胞 。从糖尿病 N D小 鼠胰岛分离 的绝大部分 1细胞 O 3 硝基酪氨 酸检测阳性 , 对照 的 B L / A B c小 鼠胰岛内几乎没有

酪氨酸硝基化导致细胞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措施

酪氨酸硝基化导致细胞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措施

酪氨酸硝基化导致细胞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措施酪氨酸硝基化导致细胞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措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吴琼景亮南京 210009在全身炎症反应和感染性休克等病理条件下,炎性介质在激活NOS产生过量NO的同时还通过其他细胞途径增加O2-的产生。

由于NO 与O2-反应的速度是正常状态下超氧化物歧化酶与O2-反应速度的3倍,使得NO首先捕捉O2-以极快的反应速度生成多种活性氧(O2-、HO-、H2O2、ONOO-等)和活性氮(NO-、NO2-、N2O3等),这些产物除了造成氧化损伤外,还可与蛋白质酪氨酸残基或游离酪氨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稳定的代谢产物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

由于正常人体血浆酪氨酸浓度大约为100 mol/L,这就为体内酪氨酸的硝基化提供了可能性。

酪氨酸硝基化后使体内多种有重要功能的酶/蛋白功能受损或活性下降,损伤线粒体、DNA,抑制酪氨酸磷酸化,诱导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本文就酪氨酸硝基化的产生原因、对组织细胞功能的损伤及防治措施作一简略介绍。

一、酪氨酸硝基化的产生来源正常生理条件下,组织细胞中活性氧(ROS)/活性氮(RNS)的生成与清除的平衡取决各种抗氧化物质和酶的浓度。

但多种病理状态下这种生物平衡被打破,体内RNS/ROS生成增加,抗氧化物质活性下降。

RNS/ROS的大量产生可以直接损伤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而ROS与RNS相互反应可以产生更强的毒性效应,即酪氨酸的硝基化。

一般认为导致酪氨酸硝基化有如下几个来源:1、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 依赖的途径:O2-与NO在体内迅速反应形成ONOO-,ONOO-及其质子化形成的共轭酸ONOOH具有很强的氧化和硝基化作用,可以通过金属离子或金属蛋白(如Cu/Zn-SOD)的催化作用下与Fe3+活性中心反应形成中间产物(oxo-Fe4+)和NO2,NO2与酪氨酸的芳香环结合生成3-NT或者与酪氨酸直接反应,第一步生成酪氨酰自由基(TYR.)和NO2,NO2与TYR.基团结合形成终产物——3-NT。

8-OHdG、3-NT及F2-异前列腺素3种氧化应激标志物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8-OHdG、3-NT及F2-异前列腺素3种氧化应激标志物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8-OHdG、3-NT及F2-异前列腺素3种氧化应激标志物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现状发表时间:2019-03-20T11:20:41.4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作者:刘渊[导读] 旨在为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湖南航天医院;410000)【摘要】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其中,氧化应激假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细胞毒性,从而引起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8-OHdG、3-NT及F2-异前列腺素分别作为DNA氧化标志物、蛋白质硝化标志物以及脂质过氧化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好的进展。

本文通过对8-OHdG、3-NT及F2-异前列腺素3种氧化应激标志物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旨在为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AD);氧化应激;8- OhdG;3-NT;F2-异前列腺素Advances of three kinds of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8-OHdG, 3-NT and F2- isoprostane in Alzheimer's disease[Abstract] Alzheimer's disease is a chronic 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ts pathogenesis has not yet been fully elucidated. One of the hypothesis of its pathogenesis , oxidative stress hypothesi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Oxidative stress effect β- amyloid (Aβ) induced causes serious neurotoxicity, causing Alzheimer's diseas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8-OHdG, 3-NT and F2- isoprostane used as markers of oxidative DNA, protein nitration marker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markers are widely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oxidative stres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btain more progress.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detailed review of Advances of three kinds of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8-OHdG, 3-NT and F2- isoprostane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aim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AD); oxidative stress; 8- OhdG; 3-NT; F2- isoprostane[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93-02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AD的发生与高龄、遗传、免疫功能异常、能量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1~2],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主要有Aβ级联反应假说、氧化应激假说、胆碱能假说、感染假说、能量代谢假说等[3],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应激是AD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氧化应激假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综合其他假说[4],因此,氧化应激假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5.12.015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1035101200300000) 作者单位:510120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通信作者:卢文菊,Email:wlu92@yahoo.co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善‘2“,是否氧化应激也滞后于临床和功能的恢复尚不 清楚。 2.丙二醛/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丙二醛是脂 质过氧化产物,其含量直接反映机体氧化应激程度,一直以 来被认为是氧化应激的标志物。丙二醛可替代脂质过氧化
万方数据
932・
主堡结璧塑壁哩盘查!Q!!生!!旦筮!!鲞筮12塑坠j!』!!!!堡曼!!唑望!,坠望!里!竺!!!i:!!!:塑:塑!:!兰 及外源性因素对DNA氧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能被DNA损 伤修复的关键酶hOGGl修复,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尿 液Ⅲ1和诱导痰。45。中的8-OHdG升高。Yang等划发现吸烟 的慢阻肺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肺组织中8-OHdG升高,且 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8-OHdG接近于肺组织水平,二者呈正 相关,提示外周血细胞中的8-OHdG水平可能代替肺组织中 的8-OHdG评价肺组织的氧化损伤,还发现8-OHdG与慢阻 肺患者吸烟史呈正相关,这与早期研究发现的吸烟与 8-OHdG的形成有关一“的推测一致。该研究也发现肺组织 中的hOGGl表达降低,hOGGl与8-OHdG水平呈负相关,这 与既往报道的高水平的8-OHdG和过表达的hOGGl参与 DNA氧化损伤过程。48’不一致。hOGGl在慢阻肺中的可能 的保护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结果证实。 五、氧化物-抗氧化物水平的改变 由于持续暴露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氧化应激,肺脏已形 成有效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谷胱甘肽(GSH)和抗氧化酶是 机体重要的抗氧化剂。当遭受氧化应激攻击,机体释放大量 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 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研究发现吸烟者和稳定期慢 阻肺患者肺泡灌洗液中GSH升高,但在急性加重期下降,这 可能与慢性氧化刺激上调抗氧化基因表达和急性加重期抗 氧化剂的耗竭有关’4…。氧化物一抗氧化物水平的改变在慢 阻肺发病中的作用已为广泛研究。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慢 阻肺患者血浆中GSH、SOD、CAT和GPX水平以及红细胞中 SOD、CAT和GPX活性下降"4’39J,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巯基蛋 白、总抗氧化能力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也明显

血清3-硝基酪氨酸在2_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变化及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血清3-硝基酪氨酸在2_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变化及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3.022血清3-硝基酪氨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变化及与代谢指标的关系禹远航1,李志红2,李娜2,乔普丹2,张圆圆2,李宝新2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河北石家庄050000;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3-硝基酪氨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体内的水平变化,同时分析3-硝基酪氨酸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2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4例作为对照组(NC组)。

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等生化指标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测定法检测两组3-硝基酪氨酸血清的表达水平。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3-硝基酪氨酸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T2DM组体质指数、收缩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C肽、空腹胰岛素、3-硝基酪氨酸水平较N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较高组与水平较低组相比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与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呈正相关(P<0.05)。

结论T2DM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影响了T2DM的发生发展,这一结果可为今后T2DM患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及新方向。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清;3-硝基酪氨酸;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7(a)-0022-05Changes of Serum 3-Nitrotyrosi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abolic IndexesYU Yuanhang1, LI Zhihong2, LI Na2, QIAO Pudan2, ZHANG Yuanyuan2, LI Baoxin21.Graduate Schoo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050000 China;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Baoding First Central Hospital, Baoding, Hebei Province, 07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erum 3-nitrotyrosine level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T2DM),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3-nitrotyrosine and metabolic indicators. Methods 46 T2DM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the First Central Hospital of Baoding City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2DM group), and 44 healthy people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NC group).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llected,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such as total cholesterol, triacylglycero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serum creatinine, fasting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fasting insulin and C-peptide were measured,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was calcul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3-nitrotyrosine in serum of two groups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assay.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3-nitrotyrosine and each index. Results The levels of Body mass index,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riacylglycerol, fasting plasma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C-peptide, fasting insulin, and 3-nitrotyrosine in T2DM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C group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mass index,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fasting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20281)。

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一、实验目的:测定过渡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二、实验原理:金属离子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作用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血清白蛋白是哺乳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能够储存和转运众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

由于血清白蛋白在生理上的重要性和易于分离、提纯,从上世纪50年度(国内80年代末)开始,人们对血清白蛋白与金属离子(和药物分子等)的相互作用展开了大量研究,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相关生命过程的奥秘。

许多蛋白质含有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人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中,超过30%的蛋白质含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所有酶中,超过40%的蛋白质含有金属离子,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各样的生物学功能。

许多人类的疾病与金属离子-蛋白质的异常相互作用相关。

目前用于研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2)荧光光谱法;(3)平衡透析法;(4)毛细管电泳法;(5)电泳法等。

(一)紫外-可见光谱法蛋白质通常有3个明显不同的紫外吸收带:(1)210nm以下的吸收来自肽键的吸收以及许多构象因素;(2)210-250nm为芳香族和其他残基的吸收、某些氢键的吸收、与其他构象和螺旋相关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3)250-290nm附近为芳香族的残基,其中酪氨酸残基在278nm(Tyr,260-290nm)附近有强吸收,色氨酸残基(Trp)在290nm附近有强吸收,而苯丙氨酸(Phe,250-260nm)的吸收较弱。

外界因素如溶剂极性以及pH等会影响吸收光谱。

当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或金属离子吸收光谱的强度或者谱带位置会发生变化,可分为两种情况:(1)蛋白质微扰的金属离子光谱变化,可以推断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2)金属离子微扰的蛋白质光谱变化,可以推断生色基微环境及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过氧亚硝酸与酪氨酸的反应机理

过氧亚硝酸与酪氨酸的反应机理

rt e a o c r d me h n s wa r fre o e r a t n o eo y i o s a i d t r sn . e s p s a rt n c n et c a i h h e m s p e e r f r t e ci f p r x n t u c d a o ie T t wie d h o r n y h e
h n c mbn d wi NO,fr n e itr dae(M1 . u sq e t , eI 1 u d r n ute a soma o te o ie m ・ omig t neme it I ) S b e u nl t M n ewe tfr rtn fr t n h yh h r i la igt epo u t f 一i oy o ie () e’ wa d e ep e o n fy o iet r d c eM 2 whc e dn t r d c nt tr sn .i t 0H s d t t h n l igo r sn po u et , ih oh o3 r ih a d oh r t o h h n c mbn dwi NO,fr n eitr d it I 1 . M2 s n e e t u ̄e a so mainla ig te o ie m ・ o mi gt eme ae(M2 ) T e【 1a ou d r n l rtn f r t edn h n l w f r o
同一计算水平 上采用 S R ( M) C FP 方法计算 了溶剂化效应, C 结果表 明, 极性溶 剂可以增加 自由基结合的稳定化能, 并降低反应通道 的活化能, 有利 于反应 的进行.
关键 词 : 过氧亚硝酸; 自由基 61
M e h nim so he Re c i n o r x nir u i n r s ne c a s ft a to fPe o y t o sAc d a d Ty o i

酪氨酸详细资料大全

酪氨酸详细资料大全

酪氨酸详细资料大全酪氨酸(tyrosine;Tyr)的化学名称为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它是一种含有酚羟基的芳香族极性α-胺基酸[1]。

酪氨酸是人体的条件必需胺基酸和生酮生糖胺基酸。

酪氨酸是李必奇1846年从酪蛋白中发现的,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从水中结晶为针状或片状体。

相对密度1.456(20℃),等电点5.66,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在波长为274nm处有最大光吸收,能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福林试剂)。

熔点:左旋体290~295℃时分解(缓慢加热),314~318℃时分解(快速加热),消旋体290~295时分解(缓慢加热),340℃时分解(快速加热)。

溶于水、乙醇、酸和碱,不溶於乙醚。

右旋体的水溶液与酪氨酸酶作用呈显红色。

左旋体能摩擦发光,在170℃时与氢氧化钡水溶液加热转变为消旋体,酪氨酸分子中酚羟基邻位易发生化学反应,与重氮苯磺酸偶联得橙红色物质,与沸腾的稀醋酸和亚硝酸钠作用呈显紫色或红色,与温硝酸作用呈黄色,在硫酸中与二氧化钛作用呈暗橙黄色。

天然酪氨酸为左旋体,可由蛋白质水解、精制而得。

基本介绍•中文名:酪氨酸•外文名:tyrosine•CAS号:60-18-4•分子式:C9H11NO3•分子量:181.18900•PSA:83.55000化合物简介,基本性质,物化性质,安全信息,生产方法,用途,药典标准,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性状,比旋度,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涉及食物,摄入量,体内代谢,化合物简介基本性质中文名称:酪氨酸中文别名:(S)-2-氨基-3-对羟;(2S,3R)-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 L-(-)-酪氨酸;L-β-对羟苯基-β-丙氨酸;L-β-对羟苯基-α-氨基丙酸;英文名称:tyrosine 英文别名:msd803;Rovacor;LOVASTIN;Paschol;LOVALIP;Sivlor;MEVACOR;mevlor;L-Tyrosine;MEVINOLIN CAS号:60-18-4 分子式:C 9H11NO 3分子量:181.18900 精确质量:181.07400 PSA:83.55000 LogP:1.04690物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至灰白色粉末密度:1.34 熔点:>300°C (dec.)(lit.) 沸点:385.2ºC at 760 mmHg 闪点:176 °C 折射率:-12 ° (C=5, 1mol/L HCl) 水溶解性:0.45 g/L (25 ºC) 稳定性:稳定,与强氧化剂、强还原剂不相容储存条件:常温常压中安全信息符号:GHS07 信号词:警告危害声明:H315; H319; H335 警示性声明:P261; P305 + P351 + P338 海关编码:29225000 WGK Germany:3 危险类别码:R36/37/38 安全说明:S26-S36 RTECS号:YP2275600 危险品标志:Xi生产方法1.由酪素、绢丝等蛋白质酸水解物中和产生的沉淀分离后,溶于稀氨水,用醋酸中和至pH=5,进行重结晶而得。

氨基酸缩写

氨基酸缩写

氨基酸缩写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A l a丙氨酸D-A l a D-丙氨酸β-A l aβ-丙氨酸A c p c环丙氨酸N-M e-A l a N-甲基丙氨酸G AB A4-氨基丁酸A i b2-氨基异丁酸A b u2-氨基丁酸D-A b u D-2-氨基丁酸D-1-N a l D-1-萘基丙氨酸L-1-N a l L-1-萘基丙氨酸D-2-N a l D-2-萘基丙氨酸L-2-N a l L-2-萘基丙氨酸D-2-P a l D-2-吡啶基丙氨酸L-2-P a l L-2-吡啶基丙氨酸D-3-P a l D-3-吡啶基丙氨酸L-3-P a l L-3-吡啶基丙氨酸D-4-P a l D-4-吡啶基丙氨酸L-4-P a l L-4-吡啶基丙氨酸C h a环己基丙氨酸D-C h a D-环己基丙氨酸A r g精氨酸D-A r g D-精氨酸H a r高精氨酸A r g(M e)单甲基精氨酸A D M A不对称双甲基精氨酸S D M A对称双甲基精氨酸C i t胍氨酸D-C i t D-胍氨酸H o m o C i t高胍氨酸D-H o m o C i t D-高胍氨酸A s p天冬氨酸D-A s p D-天冬氨酸N-M e-A s p N-甲基天冬氨酸β-A s pβ-天冬氨酸D-β-A s p D-β-天冬氨酸β-H o m o A s pβ-高天冬氨酸A s n天冬酰氨D-A s n D-天冬酰氨i s o A s n异天冬酰氨D-i s o A s n D-异天冬酰氨β-H o m o A s nβ-高天冬酰氨C y s半胱氨酸D-C y s D-半胱氨酸S M C S-甲基-半胱氨酸P e n青霉胺D-P e n D-青霉胺H c y高半胱氨酸G l u谷氨酸D-G l u D-谷氨酸N-M e-G l u N-甲基谷氨酸γ-G l uγ-谷氨酸D-γ-G l u D-γ-谷氨酸β-H o m o G l uβ-高谷氨酸G l aγ-羧基-谷氨酸A s uα-氨基辛二酸G l n谷氨酰胺D-G l n D-谷氨酰胺i s o G l n异谷氨酰胺D-i s o G l n D-异谷氨酰胺β-H o m o G l nβ-高谷氨酰胺G l y甘氨酸S a r肌氨酸P h g苯甘氨酸D-P h g D-苯甘氨酸P r a炔丙基甘氨酸D-P r a D-炔丙基甘氨酸G l y(a l l y l)烯丙基甘氨酸D-G l y(a l l y l)D-烯丙基甘氨酸C p g环戊基甘氨酸C h g环已基甘氨酸D-C h g D-环已基甘氨酸H i s组氨酸D-H i s D-组氨酸I l e异亮氨酸D-A l l o-I l e D-别异亮氨酸β-H o m o I l eβ-高异亮氨酸N-M e-I l e N-甲基异亮氨酸L e u亮氨酸D-L e u D-亮氨酸H o m o L e u高亮氨酸b-H o m o L e u D-高亮氨酸N-M e-L e u N-甲基亮氨酸N l e正亮氨酸D-N l e D-正亮氨酸N-M e-N l e N-甲基正亮氨酸L y s赖氨酸D-L y s D-赖氨酸L y s(M e)单甲基赖氨酸L y s(M e2)双甲基赖氨酸L y s(M e3)三甲基赖氨酸O r n鸟氨酸D-O r n D-鸟氨酸D a b2,4-二氨基丁酸D a p2,3-二氨基丙酸M e t蛋氨酸D-M e t D-蛋氨酸N-M e-M e t N-甲基蛋氨酸M e t(O)蛋氨酸亚砜D-M e t(O)D-蛋氨酸亚砜M e t(O)2蛋氨酸砜D-M e t(O)2D-蛋氨酸砜β-H o m o M e tβ-高蛋氨酸P r o脯氨酸D-P r o D-脯氨酸H o m o P r o高脯氨酸D-H o m o P r o D-高脯氨酸β-H o m o P r oβ-高脯氨酸H y p羟脯氨酸P h e苯丙氨酸D-P h e D-苯丙氨酸H P h高苯丙氨酸D-H P h D-高苯丙氨酸N-M e-P h e N-甲基苯丙氨酸D-2-C l-P h e D-2-氯苯丙氨酸L-2-C l-P h e L-2-氯苯丙氨酸D-2-M e-P h e D-2-氯苯丙氨酸L-2-M e-P h e L-2-氯苯丙氨酸D-3-C l-P h e D-3-氯苯丙氨酸L-3-C l-P h e L-3-氯苯丙氨酸D-3-F-P h e D-3-氟苯丙氨酸L-3-F-P h e L-3-氟苯丙氨酸D-3-C N-P h e D-3-氰基苯丙氨酸L-3-C N-P h e L-3-氰基苯丙氨酸D-4-C l-P h e D-4-氯苯丙氨酸L-4-C l-P h e L-4-氯苯丙氨酸D-4-B r-P h e D-4-溴苯丙氨酸L-4-B r-P h e L-4-溴苯丙氨酸D-4-F-P h e D-4-氟苯丙氨酸L-4-F-P h e L-4-氟苯丙氨酸D-4-N O2-P h e D-4-硝基苯丙氨酸L-4-N O2-P h e L-4-硝基苯丙氨酸D-4-I-P h e D-4-碘苯丙氨酸L-4-I-P h e L-4-碘苯丙氨酸D-4-C N-P h e D-4-氰基苯丙氨酸L-4-C N-P h e L-4-氰基苯丙氨酸D-4-M e-P h e D-4-甲基苯丙氨酸L-4-M e-P h e L-4-甲基苯丙氨酸D-4-N H2-P h e D-4-氨基苯丙氨酸L-4-N H2-P h e L-4-氨基苯丙氨酸D-3,4-D i C l-P h e D-3,4-二氯苯丙氨酸L-3,4-D i C l-P h e L-3,4-二氯苯丙氨酸B p a苯甲酰基苯丙氨酸S e r丝氨酸D-S e r D-丝氨酸N-M e-S e r N-甲基丝氨酸H s e高丝氨酸D-H s e D-高丝氨酸β-H o m o S e rβ-高丝氨酸S e r(M e)丝氨酸甲醚T y r酪氨酸D-T y r D-酪氨酸β-H o m o T y rβ-高酪氨酸T y r(M e)酪氨酸甲醚T y r(E t)酪氨酸乙醚D-T y r(E t)D-酪氨酸乙醚N-M e-T y r N-甲基酪氨酸D-3-C l-T y r D-3-氯酪氨酸L-3-C l-T y r L-3-氯酪氨酸D-3-I-T y r D-3-碘酪氨酸L-3-I-T y r L-3-碘酪氨酸D-3-N O2-T y r D-3-硝基酪氨酸L-3-N O2-T y r L-3-硝基酪氨酸D-3,5-D i C l-T y r D-3,5-二氯酪氨酸L-3,5-D i C l-T y r L-3,5-二氯酪氨酸D-3,5-D i B r-T y r D-3,5-二溴酪氨酸L-3,5-D i B r-T y r L-3,5-二溴酪氨酸D-3,5-D i I-T y r D-3,5-二碘酪氨酸L-3,5-D i I-T y r L-3,5-二碘酪氨酸D-3,5-D i N O2-T y r D-3,5-二硝基酪氨酸L-3,5-D i N O2-T y r L-3,5-二硝基酪氨酸T h r苏氨酸D-T h r D-苏氨酸β-H o m o T h rβ-高苏氨酸T h r(M e)苏氨酸甲醚N-M e-T h r N-甲基苏氨酸T r p色氨酸D-T r p D-色氨酸L-2-M e-T r p2-甲基色氨酸D-2-M e-T r p D-2-甲基色氨酸β-H o m o T r pβ-高色氨酸V a l缬氨酸D-V a l D-缬氨酸N-M e-V a l N-甲基缬氨酸β-H o m o V a lβ-高缬氨酸N v a正缬氨酸D-N v a D-正缬氨酸N-M e-N v a N-甲基正缬氨酸2-A b z邻氨基苯甲酸4-A b z对氨基苯甲酸O i c八氢吲哚-2-甲酸T i c四羟基异喹啉-3-甲酸5-A S A5-氨基水杨酸A h x6-氨基己酸I n p4-哌啶甲酸P i p4-氨基哌啶-4-羧基I d a亚氨基二乙酸N i p哌啶-3-羧基S t a4-氨基-3-羟基-6-甲基庚酸A i c2-氨基茚-2-甲酸2-A z e环丁胺-2-羧基3-A z e环丁胺-3-羧基。

维生素D3对博来霉素诱发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维生素D3对博来霉素诱发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维生素D3对博来霉素诱发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王熹;赵卉;徐德祥;陈远华【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itamin D3 on bleomycin ( BLM)-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in mice. Methods 96 adult maleC57BL/6J mice (8 weeks, 24~26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ight groups:Control group, vitamin D3 (VitD3) group, BLM 1 d, 7 d and 21 d groups, and VitD3+BLM 1 d, 7 d and 21 d groups. In bleomycin group, mice were intratracheally injected with bleomycin ( 3 mg/kg) . In VitD3 + BLM group, mice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1,25(O H)2D3(1 μg/kg) daily, beginning at 30 min before BLM injection. VitD3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1,25(OH)2D3(1 μg/kg) daily. Control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saline daily. Mice were euthanized at 1 d, 7 d, and 21 d after BLM, respectively. Some lungs were collected for real-time RT-PCR. Some lungs were excised for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As expected, BLM-induced damage of alveolar structure and pulmonary fibrosis in mice. Interestingly, 1,25(OH)2D3 attenuated BLM-induced damage of alveolar structure and pulmonary fibrosis in mice. Further study found that BLM up-regulated oxidant enzyme gene expression and down-regulated antioxidant enzyme gene expression. 1, 25 ( OH)2D3inhibited BLM-induced up-regulation of oxidant enzyme gene and down-regulat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 gene. Moreover, strong 3-nitrotyrosine immunore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he lungs 1 d, 7 d and 21 d after BLMin-jection, and 1,25(OH)2D3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BLM-induced proteinnitration in the lungs. Conclusion Vita-min D3 may reduce BLM-induced pulmonary tissue destruction and interstitial fibrosis through anti-pulmonary oxi-dative stress.%目的探讨维生素D3( VitD3)对博来霉素( BLM)诱发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 只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8周,24~26 g)随机分为如下8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维生素D3组(VitD3组),博来霉素组(BLM 1 d、7 d和21 d组),维生素D3+博来霉素组(VitD3+ BLM 1 d、7 d和21 d组). BLM组经气管单次给予BLM,剂量为3 mg/kg,VitD3+BLM 组:在BLM(3 mg/kg)处理前 30 min 及处理后每 24 h 经腹腔给予一次 1, 25 (OH)2D3,剂量为1 μg/kg,对照组和VitD3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或1,25(OH)2D3,小鼠分别于BLM或生理盐水处理后1 d、7 d和21 d剖杀并取肺组织.用HE染色法检测肺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肺3-硝基酪氨酸水平,RT-PCR 检测肺氧化及抗氧化酶 mRNA 水平.结果 HE 染色提示BLM处理引起肺组织破坏及间质纤维化,1,25(OH)2D3显著减轻BLM诱导的肺组织破坏及间质纤维化. RT-PCR提示BLM引起肺组织氧化酶基因表达上调( P<0.05),抗氧化酶基因表达下调(P<0.05). 1,25(OH)2D3处理显著抑制BLM引起的肺脏氧化酶基因表达上调及抗氧化酶基因下调(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1,25(OH)2D3明显减少BLM所致肺3-硝基酪氨酸残留.结论维生素D3 可能通过抗肺氧化应激作用减轻BLM诱发的肺组织破坏及间质纤维化.【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53)006【总页数】5页(P918-922)【关键词】博来霉素;维生素D3;肺纤维化;氧化应激【作者】王熹;赵卉;徐德祥;陈远华【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合肥 230601;安徽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系,合肥 230032;安徽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系,合肥 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563.13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类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以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聚集增多为病理特征[1]。

SIN—1对小鼠肝原代细胞的影响

SIN—1对小鼠肝原代细胞的影响

SIN—1对小鼠肝原代细胞的影响目的:离体培养肝原代细胞并观察硝化应激重要硝化物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供体SIN-1对肝原代细胞的作用。

方法:酶消化法培养原代肝细胞。

通过不同浓度ONOO-供体SIN-1作用于肝原代细胞24h,用MTT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细胞存活率,同时加入ONOO-清除剂FeTMPyP观察对细胞的影响。

结果:200μM的SIN-1刺激24h使肝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加入清除剂后能够逆转这种现象。

结论:SIN-1产生的ONOO-对原代肝细胞造成损伤。

标签: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肝原代细胞;MTT硝化应激(Nitrative Stress)指蛋白质的酪氨酸硝化,主要是由于机体内产生的一氧化氮(NO)或由NO衍生的活性氮与活性氧共同联合的生化作用,导致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硝化成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NT),从而对细胞产生多种毒性作用的病理状态,该过程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引起细胞损伤或凋亡,这种对氮类的高应激性称为硝化应激[1]。

随着肝脏疾病的研究的发展发现,硝化应激在多种肝脏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硝化应激通常是机体内活性氧簇与活性氮簇同时升高共同作用产生的,而ONOO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硝化剂,它可使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快速硝化成NT,从而使机体产生硝化应激,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目前的研究发现在一些肝脏疾病过程中或者病理情况下会导致肝脏发生硝化应激的现象[2],但是对于硝化应激是否对肝细胞产生直接的作用以及其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项研究首先通过离体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后,采用ONOO-供体3-吗啉斯德酮亚胺(3-morpholinosydnonimine,SIN-1)体外直接作用于小鼠肝原代细胞,观察ONOO-对肝原代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8周龄健康雄性C57小鼠,由内蒙古医科大学动物部提供。

1.2 主要试剂主要试剂:噻唑蓝(MTT)和SIN-1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5,10,15,20-四羟甲基(N-甲基-4‘-吡啶基)铁卟啉(FeTMPyP)购自美国Cayman Chemical 公司。

9蛋白质的化学修饰

9蛋白质的化学修饰

可被光活化试剂.
间隔基团
同型双功能试剂 (CH2)n,长度可变 异型双功能试剂 (-S--(CH2)n-)2
OH O ( CH C )2
亚氨酯
N S S
可被硫醇裂解 长度可变
Hale Waihona Puke 可被高碘酸裂解OH N3
N C
光活化双功能试剂
能与胺反 应的基团 能与巯基反 应的基团
C O N
O C Cl
CF3
(一)同型双功能试剂
由于这两种试剂 的结构与ATP相 似,才看作是内 生亲和试剂。
ATP的烷基卤化衍生物
二、外生亲和试剂 (一)将卤代烷基衍生物通过腺嘌呤的N-6连到腺嘌呤 上,则可形成有效的外生亲和试剂。
NH CH N N O P O CH2 O O O N N NH CO CH2Br
OH OH
N-6-对-溴乙酰胺-苄基-ADP
N ENZ
O N C OCH2CH3
焦碳酸二乙酯
CH3CH2OH +CO2
+
焦碳酸二乙酯能使咪唑环上的一个氮原子羧乙基化.
应注意 的问题
该试剂在水介质、高pH下不稳定,迅速水解为CO2和乙醇。 试剂大大过量时可与咪唑环上的两个氮都作用,形成双取代 衍生物。
羟胺可使反应可逆进行,回收组氨酸。
N ENZ
对氯硫硝基苯
带硝基苯取代基的硫基卤化物的专一性与锍盐类似,但能产生单 一产物,避免了锍盐修饰产物的不均一性,而且产物的光谱性质 可用来定量测定色氨酸。
七、酪氨酸酚基的修饰
四硝基甲烷在温和条件下可高度专一地硝化酪氨酸残基,产生可 电离的发色基团3-硝基酪氨酸。
ENZ CH
OH + C(NO2)4 四硝基甲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硝基酪氨酸
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简称3-NT)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氧化应激、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酪氨酸在体内被硝化后形成的产物,硝化过程是一种氧化应激反应,与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等氧化剂有关。
3-NT 的形成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等。因此,3-NT 的检测和定量分析在疾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3-NT 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免疫组化等技术。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