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 动机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 直接原因,它是人的行为内部的驱动力。
二者关系: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 础和始发点。动机是驱动人的行动的直 接动力。当需要具有明确和特定的目标 时,才能转化为动机。
8
三、行为
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所采取的直接行动 行为可分为
目标行为 直接从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 为实现目标,准备过程中
33
某经理撰写的内容如下: 图中人为一家小企业的管理人员,
她想为公司赢得一份合同,她知道竞争将 十分激励,因为所有的大公司都在参与该 合同的竞标。她在想象要是她的公司赢得 了这笔金额巨大的合同,她该是多么快乐, 因为她已经想出了帮助公司多快好省地赢 得该合同的捷径,因而此刻她正感到踌躇 满志。 麦克利兰认为它显示了强烈的成就动机
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 为
B、人的需要有主导性,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人类典型的需要结构模式有五种
C、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 在例外的特殊情况
15
需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成就需要 要 的 相 对 强 度
心理发展水平
16
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
对美国工人需要结构变化的估计
需要种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935 年百分比 35% 45% 10% 7% 3%
1995 年百分比 5% 15% 24% 30% 26%
18
中国企业员工需要的层次
需要的分类 需要的具体内容 综合得分率均值
位次
生理需要
工资奖金高
7.136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 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 利设备 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 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群 体活动制度、互助金制度、娱 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
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 彰制度、奖金制度、选拔进修 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 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 17
0 10 20 30 40 5028
(2)双因素理论的实际应用。 A、激励要及时; B、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运用不同的
激励方式; C、在工作设计中,注意使工作丰富化和
扩大化; D、注重工作中的内在激励。
29
4、 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Mclelland)教 授提出。
(1)理论要点
3、“受挫回归律”-当较高层次的需求一再遭 到挫折,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退而求其 次,追求较低层次需要得进一步满足。(与 马斯勒理论不同,这是对需求理论得发展和
23
贡献)
(2) 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三个区 别
A 、ERG理论不强调人的需要的严格顺序。即一种需要的 满足,不一定会导致需求上升的趋势
• 工商企业吸引了众多的高成就需求者。而 搞科研的人则更多的是兴趣导向。陈省身 为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少年论坛题词: “数学好玩。”
38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这类激励理论侧重研究对激励理论的认 知过程。即激励发生的过程与人的行为之 间的关系。 1 期望理论
34
(2)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 该理论指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 人,在组织中起着导向作用,能导致 高成就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责任就 是要培养和塑造出富有创造精神和高 成就需要的人。
& 高成就需要的人,不是与生俱来 的。组织应当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 的条件。
35
• 麦克莱兰认为不同文化中的成就 需求有差别。
所采取的行为。 二者不可分割,目标导向行为是不可缺少
的,但应尽量缩短,以减少由于导向行为过 长而引起积极性的挫伤。
9
四、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对象分: 物质需要 对物质产品(包括生活
用品与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 对知识、道德、人际关
系、荣誉等精神领域的需要与追求。 按需要的起源分:
生理性需要(初生性需要) 它是天 然的,生物性的,原始性的需要,包括维 持、发展和延续生命的需要。
B 、ERG理论认为,关系与成长需要的满足,其需要有时 不但不会转移,反而会有进一步上升和增强的趋势
C 、 ERG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出现挫折,会导致需求产生 倒退的现象
24
3 双因素理论
4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学者赫茨伯格(Herzberg) 提出。他运用问卷法调查了1844个案例,分 析职工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因素是什么,提
• 安全需要—— 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 境等方面的安全
• 社交需要—— 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与归属 感
• 尊重需要—— 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利感) 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
•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 要
14
(2)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几点说明 A、人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以后就会
麦克利兰指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人的 高级需要可分为三类:
权力的需要——表现为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 望,对政治感兴趣,谋求获得领导地位
合群(友谊)的需要——表现为人与人间的友好情 谊,希望与别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交 中寻求满足。
成就的需要——发挥自身能力,追求在事业上的成 就。
30
• 高归属需求的人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
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 和理解。
许多证据表明高成就需求者在企业颇 有建树,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管 理者。大企业的优秀管理者未必是高成就 需求者。往往优秀的管理者是权力需求很 高而归属需求很低的人。
32
需求测试
• 图片中正发生什么事? • 图片中的女士在想些什么? 。
能力
(间接因素)
E
工作条件 (环境)
4
激励 努力
技术与 能力
角色概 念
绩效
奖励或 惩罚
公平
满足
5
奥格登(Orgdon)的“警觉性试验”, 记录试验者辨别光照强度变化的感觉
对工作有无激励,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 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人的积极性和能力 只发挥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情况 下,人的能力可能发挥到80—90%。
10
社会性需要(次生性需要) 主要来自后天 的习得,如成长、友谊和成就的需要等。
有些学者认为: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中 间性需要(如猎奇、好动、探险以及感情的 需要等)。
按需要满足的来源分:
外在性需要 需要的目标(诱激物) 由外部环境所支配,工作只是人们获得报酬 的手段,是工具性的。外在性需要包括
(A) 物质性 如工资、福利、住房等;
• 每种文化中的儿童读物是一面反 映该文化成就动机水平的镜子。 例如,如果这种书本中充满了有 关成就的主题,那么,我们就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文化强 调成就,这些儿童将将用这种方 法适应社会。
36
问题:中国文化中的成就动机是高是低? •
37
• 麦克莱兰发现,随着儿童故事中有关成就 动机的主题数量的增加,这个国家的电力 消耗量也会增加。
第三章 激励与激励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及其意义 1 什么是激励
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是指对人的内在动力 的激发、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它包括三个 因素:
某一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动力的激发; 行为导向某一目的物; 行为得以保持和延续。
1
• 从抉择的角度来说: 激励是一个影响人面临多种选择时作出抉
择的过程 • 激励代表了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期这
三种因素的抉择
M =f ( Ef×Ap×Ps )
M为激励水平,即工作积极性
2
2、激励模式
激励模式,也叫激励过程。激励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外界刺激(外 因)使人的内在动机(内因)发生强化作用,从而增强人的内驱力。主要 的激励模式见下图。
内外刺激
需要
动机
需要的层次 诱因(追求的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社交需要 4 尊重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 境、各种福利
职位的保障、意外的 防止
友谊(良好的人际关 系)、群体的接纳、 与组织的一致
地位、名分、权力、 责任、与他人报酬之 相对高低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 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即 没有满意
非常满意
26
传统观点
满意
不满意
赫茨伯格观点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满意
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27
满意因素与不满意因素比较
使员工非常不满的因素
企业政策 监督
与主管的关系 工作条件 薪酬 与同事的关系 地位 安全
使员工非常满意的因素 成就
认可 工作自身 责任感 发展 成长
50% 40 30 20 10 %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 人有以下特征:
A、不回避风险(对风险采取现 实主义的态度),敢于负责;
B、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全神 贯注地完成工作;
C、重视内在激励,在完成工作 中获得满足;
D、重视工作中的信息反馈,关 心生产,也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员工。
31
• 高权力需求的人喜欢“承担责任”,喜欢
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
C 成长需要(G),事业、前途的发展。 包括了Maslow的成就需要和部分尊重需要 (内在因素),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的需要。
22
ERG理论的三个规律
1、“愿望加强律”-各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 越少,则满足这种需要的渴望越大。(与马 斯勒需求理论相同)
2、“满足前进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 则会衰减,出现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渴求(与 马斯勒需求理论相同)
出上述理论。
5 (1 )理论要点
6 影响人的行为的需要有两种因素,即
7 保健因素——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管理
制度、安全保障、人际关系等。这些条件的
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使其非常
满意。即 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25
激励因素—— 指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 上下级的信任、业务的发展和职务上的 晋升等,这些因素的满足会使职工非常 满意。
1
住房条件好
安全的需要
工作稳定
6.451
3
工作轻松
厂内人际关系好
领导办事公道
尊重的需要
社会地位高
6.426
4
工作有意义
工作成绩得到承
认
自我实现需要 个人有发展前途 7.032
2
工作能发挥自己
的才能
19
(3)简评
实践意义 • ① Maslow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
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 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 • ② Maslow认为人的需要要有主导性,这对 企业管理工作是有启发意义的。 • ③ Maslow认为人有物质与精神二类需要, 而且两者只能互相促进转化而不能互相代 替。
12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重点研究是什么因素激励人们努力从事自 己的工作。其代表性理论包括:
1 需要层次理论
1943年由美国学者马斯洛(Maslow) 提出 (1 )基本要点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如下图所示:
13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 其中
• 生理需要—— 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本生理机能
行为
模型1
需要
行为
目标
模型2
未满足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目标导向
模型3
产生新需要
目标
目标行为 需要满足
3
3 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有效的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 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
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
P(工作绩效)= f(M x Ab×E)
M
激励水平 (直接因素)
Ab
20
2 ERG理论
ERG理论由阿尔德弗(Alderfer)1 969年提出,该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重 要补充、修正和发展。 (1)阿尔德佛需要理论的内容:
A 生存需要(E),必要的物质条件。 包括Maslow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关系到有 机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利、安全 条件等。
21
B 关系需要(R),人际交往与和谐人 际关系。包括了Maslow的社交和部分尊重需 要(外部因素),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 信任、尊重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6
二、需要二的、概需念与要作、用动机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动 力的源泉,人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需 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 人的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有三个特点:
(1)指向性 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诱激物。 (2)周期性 可以重复发生,但是一成不变
的简单重复。 (3)变化性 发生的强度不同,内容不同
(B) 社会感情性 尊重等。
如信任、支持、表扬、
11
内在性需要 激励的源泉不是来自外部, 而是来自人们工作本身的体验,爱好以及对 工作结果的判断。
其内容又包括 (A)工作活动本身的激励性 (过程导向)如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 胜与兴趣。激励并不在于成果本身。
(B)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性 (结果导向)如工作完成后的自豪感,自尊 感和轻松感。
2 动机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 直接原因,它是人的行为内部的驱动力。
二者关系: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 础和始发点。动机是驱动人的行动的直 接动力。当需要具有明确和特定的目标 时,才能转化为动机。
8
三、行为
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所采取的直接行动 行为可分为
目标行为 直接从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 为实现目标,准备过程中
33
某经理撰写的内容如下: 图中人为一家小企业的管理人员,
她想为公司赢得一份合同,她知道竞争将 十分激励,因为所有的大公司都在参与该 合同的竞标。她在想象要是她的公司赢得 了这笔金额巨大的合同,她该是多么快乐, 因为她已经想出了帮助公司多快好省地赢 得该合同的捷径,因而此刻她正感到踌躇 满志。 麦克利兰认为它显示了强烈的成就动机
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 为
B、人的需要有主导性,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人类典型的需要结构模式有五种
C、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 在例外的特殊情况
15
需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成就需要 要 的 相 对 强 度
心理发展水平
16
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
对美国工人需要结构变化的估计
需要种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935 年百分比 35% 45% 10% 7% 3%
1995 年百分比 5% 15% 24% 30% 26%
18
中国企业员工需要的层次
需要的分类 需要的具体内容 综合得分率均值
位次
生理需要
工资奖金高
7.136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 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 利设备 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 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群 体活动制度、互助金制度、娱 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
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 彰制度、奖金制度、选拔进修 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 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 17
0 10 20 30 40 5028
(2)双因素理论的实际应用。 A、激励要及时; B、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运用不同的
激励方式; C、在工作设计中,注意使工作丰富化和
扩大化; D、注重工作中的内在激励。
29
4、 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Mclelland)教 授提出。
(1)理论要点
3、“受挫回归律”-当较高层次的需求一再遭 到挫折,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退而求其 次,追求较低层次需要得进一步满足。(与 马斯勒理论不同,这是对需求理论得发展和
23
贡献)
(2) 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三个区 别
A 、ERG理论不强调人的需要的严格顺序。即一种需要的 满足,不一定会导致需求上升的趋势
• 工商企业吸引了众多的高成就需求者。而 搞科研的人则更多的是兴趣导向。陈省身 为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少年论坛题词: “数学好玩。”
38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这类激励理论侧重研究对激励理论的认 知过程。即激励发生的过程与人的行为之 间的关系。 1 期望理论
34
(2)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 该理论指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 人,在组织中起着导向作用,能导致 高成就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责任就 是要培养和塑造出富有创造精神和高 成就需要的人。
& 高成就需要的人,不是与生俱来 的。组织应当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 的条件。
35
• 麦克莱兰认为不同文化中的成就 需求有差别。
所采取的行为。 二者不可分割,目标导向行为是不可缺少
的,但应尽量缩短,以减少由于导向行为过 长而引起积极性的挫伤。
9
四、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对象分: 物质需要 对物质产品(包括生活
用品与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 对知识、道德、人际关
系、荣誉等精神领域的需要与追求。 按需要的起源分:
生理性需要(初生性需要) 它是天 然的,生物性的,原始性的需要,包括维 持、发展和延续生命的需要。
B 、ERG理论认为,关系与成长需要的满足,其需要有时 不但不会转移,反而会有进一步上升和增强的趋势
C 、 ERG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出现挫折,会导致需求产生 倒退的现象
24
3 双因素理论
4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学者赫茨伯格(Herzberg) 提出。他运用问卷法调查了1844个案例,分 析职工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因素是什么,提
• 安全需要—— 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 境等方面的安全
• 社交需要—— 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与归属 感
• 尊重需要—— 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利感) 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
•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 要
14
(2)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几点说明 A、人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以后就会
麦克利兰指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人的 高级需要可分为三类:
权力的需要——表现为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 望,对政治感兴趣,谋求获得领导地位
合群(友谊)的需要——表现为人与人间的友好情 谊,希望与别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交 中寻求满足。
成就的需要——发挥自身能力,追求在事业上的成 就。
30
• 高归属需求的人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
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 和理解。
许多证据表明高成就需求者在企业颇 有建树,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管 理者。大企业的优秀管理者未必是高成就 需求者。往往优秀的管理者是权力需求很 高而归属需求很低的人。
32
需求测试
• 图片中正发生什么事? • 图片中的女士在想些什么? 。
能力
(间接因素)
E
工作条件 (环境)
4
激励 努力
技术与 能力
角色概 念
绩效
奖励或 惩罚
公平
满足
5
奥格登(Orgdon)的“警觉性试验”, 记录试验者辨别光照强度变化的感觉
对工作有无激励,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 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人的积极性和能力 只发挥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情况 下,人的能力可能发挥到80—90%。
10
社会性需要(次生性需要) 主要来自后天 的习得,如成长、友谊和成就的需要等。
有些学者认为: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中 间性需要(如猎奇、好动、探险以及感情的 需要等)。
按需要满足的来源分:
外在性需要 需要的目标(诱激物) 由外部环境所支配,工作只是人们获得报酬 的手段,是工具性的。外在性需要包括
(A) 物质性 如工资、福利、住房等;
• 每种文化中的儿童读物是一面反 映该文化成就动机水平的镜子。 例如,如果这种书本中充满了有 关成就的主题,那么,我们就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文化强 调成就,这些儿童将将用这种方 法适应社会。
36
问题:中国文化中的成就动机是高是低? •
37
• 麦克莱兰发现,随着儿童故事中有关成就 动机的主题数量的增加,这个国家的电力 消耗量也会增加。
第三章 激励与激励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及其意义 1 什么是激励
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是指对人的内在动力 的激发、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它包括三个 因素:
某一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动力的激发; 行为导向某一目的物; 行为得以保持和延续。
1
• 从抉择的角度来说: 激励是一个影响人面临多种选择时作出抉
择的过程 • 激励代表了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期这
三种因素的抉择
M =f ( Ef×Ap×Ps )
M为激励水平,即工作积极性
2
2、激励模式
激励模式,也叫激励过程。激励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外界刺激(外 因)使人的内在动机(内因)发生强化作用,从而增强人的内驱力。主要 的激励模式见下图。
内外刺激
需要
动机
需要的层次 诱因(追求的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社交需要 4 尊重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 境、各种福利
职位的保障、意外的 防止
友谊(良好的人际关 系)、群体的接纳、 与组织的一致
地位、名分、权力、 责任、与他人报酬之 相对高低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 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即 没有满意
非常满意
26
传统观点
满意
不满意
赫茨伯格观点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满意
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27
满意因素与不满意因素比较
使员工非常不满的因素
企业政策 监督
与主管的关系 工作条件 薪酬 与同事的关系 地位 安全
使员工非常满意的因素 成就
认可 工作自身 责任感 发展 成长
50% 40 30 20 10 %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 人有以下特征:
A、不回避风险(对风险采取现 实主义的态度),敢于负责;
B、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全神 贯注地完成工作;
C、重视内在激励,在完成工作 中获得满足;
D、重视工作中的信息反馈,关 心生产,也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员工。
31
• 高权力需求的人喜欢“承担责任”,喜欢
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
C 成长需要(G),事业、前途的发展。 包括了Maslow的成就需要和部分尊重需要 (内在因素),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的需要。
22
ERG理论的三个规律
1、“愿望加强律”-各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 越少,则满足这种需要的渴望越大。(与马 斯勒需求理论相同)
2、“满足前进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 则会衰减,出现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渴求(与 马斯勒需求理论相同)
出上述理论。
5 (1 )理论要点
6 影响人的行为的需要有两种因素,即
7 保健因素——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管理
制度、安全保障、人际关系等。这些条件的
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使其非常
满意。即 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25
激励因素—— 指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 上下级的信任、业务的发展和职务上的 晋升等,这些因素的满足会使职工非常 满意。
1
住房条件好
安全的需要
工作稳定
6.451
3
工作轻松
厂内人际关系好
领导办事公道
尊重的需要
社会地位高
6.426
4
工作有意义
工作成绩得到承
认
自我实现需要 个人有发展前途 7.032
2
工作能发挥自己
的才能
19
(3)简评
实践意义 • ① Maslow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
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 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 • ② Maslow认为人的需要要有主导性,这对 企业管理工作是有启发意义的。 • ③ Maslow认为人有物质与精神二类需要, 而且两者只能互相促进转化而不能互相代 替。
12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重点研究是什么因素激励人们努力从事自 己的工作。其代表性理论包括:
1 需要层次理论
1943年由美国学者马斯洛(Maslow) 提出 (1 )基本要点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如下图所示:
13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 其中
• 生理需要—— 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本生理机能
行为
模型1
需要
行为
目标
模型2
未满足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目标导向
模型3
产生新需要
目标
目标行为 需要满足
3
3 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有效的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 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
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
P(工作绩效)= f(M x Ab×E)
M
激励水平 (直接因素)
Ab
20
2 ERG理论
ERG理论由阿尔德弗(Alderfer)1 969年提出,该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重 要补充、修正和发展。 (1)阿尔德佛需要理论的内容:
A 生存需要(E),必要的物质条件。 包括Maslow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关系到有 机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利、安全 条件等。
21
B 关系需要(R),人际交往与和谐人 际关系。包括了Maslow的社交和部分尊重需 要(外部因素),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 信任、尊重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6
二、需要二的、概需念与要作、用动机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动 力的源泉,人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需 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 人的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有三个特点:
(1)指向性 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诱激物。 (2)周期性 可以重复发生,但是一成不变
的简单重复。 (3)变化性 发生的强度不同,内容不同
(B) 社会感情性 尊重等。
如信任、支持、表扬、
11
内在性需要 激励的源泉不是来自外部, 而是来自人们工作本身的体验,爱好以及对 工作结果的判断。
其内容又包括 (A)工作活动本身的激励性 (过程导向)如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 胜与兴趣。激励并不在于成果本身。
(B)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性 (结果导向)如工作完成后的自豪感,自尊 感和轻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