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
福师15秋《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15秋《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一、判断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1.年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2.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3.清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4.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
《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两级。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5.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
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B6.九品官人法中三等九品的划分是从XXX提出的性三品中演化而来的。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7.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XXX,1910年成立了XXX。
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XXX和XXX。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8.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国家主权受到破坏,我国的国体基本上已经不是封建国体。
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A9.国家结构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类型两种。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0.国度布局指的是国度团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1.在政体上,中国仅存在过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这两种首要政体形式。
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B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3.商代的国度机构有“表里服”之分,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地方官吏称为“外服”。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4.中国政治制度史记载了从西周至1949年中国历代国家政治制度。
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A15.国体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及其设置,官员的管理、行政监察以及外交制度等。
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A16.皇帝要设立一样平常的行政事务机构,如三国的九卿,隋唐的六部九寺五监,明清的部院寺监等中央行政和事务机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7.西周时,太史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XXX之下有司士、司马、XXX,号称“三右”。
15春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15春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答案XXX《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判断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1.苏维埃政权是XXX领导下的政权,在各级苏维埃组织中,都设有XXX组织。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2.尊号是皇帝在世时接受群臣给予的颂扬之号。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3.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
以御史所执掌的纠举弹劾,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西周。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4.秦汉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长官,有权对百官实行监察,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5.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6.考试院成立于1930年1月,是XXX的最高考试机关,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铨叙权。
A.错误B.正确精确答案:B7.夏代后期(XXX以后)根本确立传子制度,随后又建立嫡子继承制。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8.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9.中国古代长期以法家思想作为设官分治的指导原则。
A.错误B.精确精确答案:A10.九品官人法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拨与任用制度的综合。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1.明代在省一级由XXX、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察、军事行政。
三者合称“三司”,官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A.错误B.正确精确答案:B12.XXX时,中央官吏分为中朝(内朝)官与外朝官。
A.错误B.精确正确答案:B13.XXX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监察区,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4.君主专制,是小我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XXX、XXXXXX政治制度的一个特性。
A.错误B.精确精确答案:B15.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
因此,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
这种体制主要出现在唐代以前。
2011-2012第一学期《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
1.评述中国宰相制度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宰相制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具体了解中国官僚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效能,加深对中国政治发展集权化趋势的认识,理清中国政治文化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以下是丞相制度的发展概况: 在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丞相受皇帝委托管理国家日常行政,只要不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的大事,具体事务丞相可以作主自行处理,不必请求皇帝。
丞相对皇帝负责,大权独揽;汉朝时期,大多沿用了秦朝的制度,设置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汉武帝时期,相权威胁皇权,汉武帝便频繁地更替丞相,并设置”中朝”制约丞相的权力;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宋朝时期,宰相被称为平同章事,同时还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明朝初也设了左右丞相,朱元璋为了加强专制制度,废除丞相制度,之后设”内阁”;清朝则是设立”军机处.宰相作为辅佐专制君主管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其职能和权限也是与时俱进、变动不定的。
但总体来说,宰相这个职位是个总理机枢、统揽军政的要职,却是不容置疑的。
2.评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
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官的主要职责。
沿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
监察机构的设置,在春秦代已经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秦朝时设置的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系统的.西汉时期,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全国划分十三个监察区域,每个区域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元朝规定,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监察制度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当然,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及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中国政治制度史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1下面对明代时期,国家组织变化表述错误的是(B)A.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B. 皇帝朱元璋放弃了绝对君主制C. 明朝的内阁制度的设立D. 明朝宦官专权强盛2. 下面不属于商朝政务官系统的是(D)A. 相B. 三公C. 卿士D. 卜官3. 三司推事,首见于(A )时期。
A. 高宗B. 徽宗C. 玄宗D. 太宗4. 下面不属于汉代破产农民出路的是(A)A. 自杀B. 卖身为奴C. 为人佣工D. 隐附于豪强地主5. (A )帝密建皇储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通行的嫡长继承制度,对封建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也是一项重大变革。
A. 雍正B. 乾隆C. 康熙D. 顺治6. (A )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国首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947B. 1948C. 1949D. 19507. 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C )。
A. 人治B. 法治C. 礼治D. 德治8. (B )以后还另设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9. 在20世纪后20年里,下面书籍和作者排列错误的是(D)A. 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B.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C.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D. 谢庆奎《中国宰相》10. 从(A )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A. 曹魏B. 西蜀C. 东吴D. 西晋11. 下面不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是(D)A. 民族B. 民生C. 民权D. 民建12.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 )。
A. 夏B. 商C. 西周D. 战国13. ( B)朝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A. 宋B. 元C. 明D. 清14. (C )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15.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在国民党政府下设立五院,下面不属于五院的是(D)A. 立法B. 司法C. 考试D. 教育16. 公元前(A )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第4次)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1.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历史学与政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2. 复合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不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3. 单一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额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行使国家权力。
A. 出现经营手工工厂的资本家
B. 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
C. 有人身自由且无生产资料的生产者
D. 大城市出现
正确答案:AB
2. 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A. 货币资本的积聚较高
B. 有人身自由且无生产资料的生产者
C. 大城市出现
D. 自耕农
正确答案:AB
三、判断题
1.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器和牛耕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汉朝时期,察举制的建立,对于否定世袭制,打破汉初军功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有积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形式多种多样的。有民主制、贵族共和制、君主制等不同的政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5. 在近代以前,人们没有政治学的知识,对政治制度的研究主要不是在官僚制度的研究上。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6. 隋朝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系统,仍由尚书省负责。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Array行政管理专业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第一章—第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和两种。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商代称。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和的结合。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和。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和。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和的,而在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9、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为完备的,在制度层面则发展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A.群队 B.部落 C.酋邦 D.聚落联合体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A.燧人 B.伏羲 C.神农 D.女娲3、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等三大集团。
A.华夏集团 B.东夷集团 C.苗蛮集团 D.炎黄集团4、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等义务。
2A.朝觐 B.纳贡 C.劳役 D.兵役5、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宗庙制度6、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D.宫廷机构7、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
A.司土 B.司马 C.司工 D.司寇8、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和大行。
17秋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
17秋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判断题1、B2、B3、B4、A5、B一、判断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V 1.隋代在前代基础上更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2.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负责纠劾百官,整肃纲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3.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4.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三种国体形式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5.尊号是皇帝在世时接受群臣给予的颂扬之号。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6.迫于政治形势,有时也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曾经具有严重军政实力的皇子为担当人。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7.御史这一官职,从考古资料来看,可以追溯到商代。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8.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9.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法家思想。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0.监察制度的首要对象是仕宦勋贵。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1.1937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天下代表大会。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2.汉代,纠弹XXX违失之事,由御史大夫负责,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丞相XXX和司隶校尉监理。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3.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我国现行群众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4.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仅存在过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这两种主要政体形式。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5.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6.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讨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8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C )。
A.商朝B.西周C.战国D.春秋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9.夏启通过暴力夺权,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C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B )。
A.夏朝B.商朝C.西周朝D.秦朝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 。
A.君主立宪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B )。
A.1898年的戊戌变法B.1911年的辛亥革命C.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D.1919年的五四运动15.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平时作业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Array行政管理专业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秦朝掌刑罚的全国最高司法官是( )。
A.卫尉 B.太仆 C.宗正 D.廷尉2.秦朝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 )。
A.县 B.乡 C.亭 D.里3.秦朝皇帝之下负责全国军事行政事务的是( )。
A.丞相 B.国尉 C.御史大夫 D.廷尉4.秦王朝的四种法律形式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最新的法律是( )。
A.律 B.令 C.法律答问 D.廷行事5.创建帝王年号,是汉代礼乐建设的重要作为。
改元之制,按颜师古的说法,始自( )。
A.高帝 B.文帝 C.景帝 D.武帝6.推恩令是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出自(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昭帝7.提出了“不诛而害除”的“推恩”削藩之法的是( )。
A.汉景帝 B.晁错 C.汉武帝 D.主父偃8.曹丕称帝后,为了进一步遏制尚书台,加强皇权,将秘书机构的一部分改为( )。
A.御史台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侍中寺9.西魏时,权相宇文泰为了加强对军权的控制,增强军事实力,在总结魏晋以来军事制度优劣的基础上,创立了( )。
A.部落兵制 B.府兵制 C.世兵制 D.谪罪兵制10.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中央各部门的官吏,监察的方式主要是( )。
A.奏弹 B.弹劾 C纠弹 D.巡察和自察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秦始皇确立了后世称为三公九卿的中央行政制度,三公是指( )。
A.郎中令 B.丞相 C.国尉 D.御史大夫 E.廷尉2.秦王朝法律的基本内容包括( )。
A.行政管理 B.宫廷管理 C.经济管理 D.司法 E.刑律3.汉初,萧何制的《九章律》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 )。
A.《具律》 B.《户律》 C.《兴律》 D.《厩律》 E.《田租税律》4.为限制和削弱宗族的势力,解除宗族对皇权的威胁,汉武帝推行了( )。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一解释下列名词:1.颛顼的“绝地天通”的含义:反映了黄帝之后,联合体首领的权威足以将原来的部落巫术整合为统一的联合体巫教,并有意识地利用巫术为自己的权力服务。
颛顼是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
2.内服、外服的涵义: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很不相同的。
中央是属于商王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区域;地方,是商王授权的诸侯自治区域,商王对此拥有主权和部分管辖权,但一般不直接掌握行政和司法等权力。
3.西周分封制:一是有明显的战略考虑,二是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三是大多数的封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
4.西周宗法制: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
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
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
问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
它以政治暴力所造成的超经济强制权力覆盖并支配社会经济领域,对资源和利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垄断特性,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在秦以后开始以中央集权的体制架构为主要和常态;它造就一元化的社会格局;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演进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一直保持自身的历史连续性。
2.简述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
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最高权力呈现出个人化的专制倾向;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 。
3.简述夏王朝的建立的时代意义。
夏代的政治制度,世袭制。
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4.简述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
一是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二是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化。
福师15秋《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15秋《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正确答案:B1.年号并不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
2.抗日民主政权的主力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其中以工人和农民为基本力量。
3.清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督抚分立制,实行中央集权。
4.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
但《章程》并未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两级。
5.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
6.九品官人法中三等九品的划分并非从XXX提出的性三品中演化而来。
7.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XXX,1910年成立了XXX。
海军官制与陆军类似,分为XXX和XXX。
8.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国家主权受到破坏,我国的国体基本上已经不是封建国体。
9.国家结构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类型。
10.国家结构指的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11.在政体上,中国曾存在过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这两种主要政体形式以外的其他形式。
12.商代奴隶的来源,与夏代大致一样,主要是战俘。
13.商代的国家机构有“内外服”之分,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地方官吏称为“外服”。
14.中国政治制度史记载了从西周至1949年中国历代国家政治制度,但并不是所有历史时期都有详细的记载。
15.国体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及其设置,官员的管理、行政监察以及外交制度等。
16.皇帝设立了日常的行政事务机构,如三国的九卿,隋唐的六部九寺五监,明清的部院寺监等中央行政和事务机构。
17.西周时,太史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XXX之下有司士、司马、XXX,号称“三右”。
18.1927年,XXX新军阀在南京建立XXX,背叛了XXX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是正确的。
20.隋朝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系统,由尚书省负责,是正确的。
21.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主管农、工、商等事务,但并不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商业纳入国家的“正业”,是错误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一、简答(每题20分)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2、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3、什么是宗法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二、论述题(每题40分)1、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40分)1、三司推事2、翰林学士3、羁糜府州制4、政治制度二、简答题(每个20分,共60分)1、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2、简答汉朝监察体系的主要功能。
3、宋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三)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宋朝的枢密院主要负责()。
A、农业B、行政C、司法D、军事2、蒙古帝国的大汗,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大会的推举,才具有合法性。
A、可汗B、部族C、忽里台D、议事3、明朝负责内宫事宜的机构叫(),是管理宦官的衙门。
A、监B、司C、局D、内侍省4、下列哪个部门属于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A、军机处B、南书房C、翰林院D、内阁5、清末湘淮军之所以能兴起,最终打败太平军,在于它们的制度优势,其编制人称()。
A、勇营制度B、乡勇制度C、新军D、戚家军模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五代时期军阀实行野蛮统治,()是其基本手段。
A、滥杀B、军事C、滥刑D、高压统治2、宋朝的三司由下面哪些部门构成?()A、铁盐司B、度支司C、赏给案D、户部3、下列哪几项是元朝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
A、宣政院B、萨满院C、大禧宗禋院D、中书省4、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帝王专制的是()。
A、汉B、唐C、明D、清5、下列属于清朝八旗制度中上三旗的是()。
A、正红B、正黄C、镶黄D、正白E、镶白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明代特务组织概述。
2、列举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及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30分)1、论清代官制的主要特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作业11.秦朝统一后,以(三公九卿)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2.宋代(参知政事)的设臵,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3.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明代)。
4.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天子)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5.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6.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7.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臵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8.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
10.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
11.清代官制中,(内阁)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12.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13.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中央)“民意”机构。
14.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15.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省)。
16.(启)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17.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六部)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18.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9.(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20.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21.科举制度是在(1905)年废止的。
22.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
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23.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24.(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2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26.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分拣专制君主制27.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28.封建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29.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伟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30.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司徒,司马和(司空)31.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32.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34.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时)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忠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35.汉武帝时开始重用(尚书)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36.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三司)37.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省)38.秦始皇重(法家)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39.商朝时(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仗40.(战国)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41.秦朝统一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42.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佣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43.魏律,晋律和唐律中的八议之条,体现着(儒家)的礼仪学说,法律的道德化成为明显的特点44.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北齐改称(大理寺)45.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46.北洋大臣依据由(直隶总督)兼任47.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皇族)色彩的内阁作业21、唐后期,监察权力大大削弱,监察制度多有破坏。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4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1、清代“秘密建储”是一种新的储君方式,始于( B)。
A .康熙 B. 雍正C. 乾隆D.嘉庆2、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南书房成为发布政令之所( A)。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3、清朝实施的金瓶挚签制在哪个地区实施(A )。
A .西藏 B.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C .新疆 D. 满洲4、于1615年正式创立八旗制度的是( A)。
A.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多尔衮D. 豪格5、清朝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C )。
A.大理寺B.都察院C.理藩院D.军机处6、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之后,在新疆建立了( A)。
A.军府制B.伯克制度C.州县制度D.盟旗制度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宪法是( C)。
A.《钦定宪法大纲》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中华民国鄂州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8、1924年11月24日至1926年4月20日,北洋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名称为临时执政。
担任这个职位的是(B )。
A.曹锟B.段祺瑞C.黎元洪D.徐世昌9、中华民国历史上担任虚位国家元首时间最长的是( D)。
A.孙中山B.袁世凯C.蒋介石D.林森10、“府院之争”是国务总理和大总统之间发生的斗争,是指(D )。
A. 段祺瑞孙中山B.段祺瑞黄兴C. 段祺瑞蒋介石D.段祺瑞黎元洪二、多项选择题1、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受到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DE )。
A.行政名实不符B.目标定位不明C.机构分工不清D.部门职责混乱E.权力运行分散2、清朝三大宪,有“三台”之称,是指( CDE)。
A.尚书B.御史C.督抚D.布政使E.按察使3、清朝的司法机构,堪称达到传统社会最为完整系统的程度。
中央司法机构有(CDE )。
A.布政司B.提法司C.刑部D.大理寺E.都察院4、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明确提出了( BCDE)。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一、名词解释1. 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
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2. 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
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3. 三司会审制三司最早定名于五代后唐时期,宋沿袭下来,作为全国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设三司使总领事务,地位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
4. 嫡子继承制古代王位继承制度。
根据嫡子继承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其优先考虑则是妃嫔的家世和本人素质,不考虑是否年长。
5. 三省六部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
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
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
6. 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7. 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8. 翰林学士官署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
行政管理专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三
(第六章—第八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清雍正时为及时处理青海战事,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后来逐渐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
2、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常举”,战国是“制举”。
3、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四善和二十七最。
4、清朝规定,凡是参加乡试的,必须先经过科考,取得秀才的资格。
5、中国古代职官的异途选任制度有恩荫制和赀选制。
6、在任官形式上,凡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叫做““特简””,保荐特殊人才请求破格录用,称为““密保””。
7、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8、明朝评论官员任期内的工作态度叫考满,针对需要处理的官员的审查叫考察。
9、我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大致形成于汉代,称“致仕”或”“告老”。
10、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
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17岁至 60 岁都要服兵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 ABCD 等。
A.册授 B.制授 C.敕授 D.旨授
2、汉代对官员的奖励有 ABC 。
A.增秩 B.升官 C.赐爵 D.加薪
3、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 ABC 等。
A.降薪 B.贬职 C.免官 D.回原籍
4、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 ABC 。
A.品 B.阶 C.勋 D.爵
5、唐朝官吏俸禄主要由 BCA 组成。
A.土地 B.实物 C.货币 D.仆役
6、秦朝并称“三公”的是 BCD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司空
7、隋唐中央御史机构的职责有 ABCD 。
A.纠举百官违法行为 B.推鞫狱讼 C.审察朝仪 D.纠举百官失职行为
8、唐朝遇重大疑难案件,由 ABC 共同审理。
A.大理寺卿 B.刑部尚书 C.御史中丞 D.侍御史
9、宋朝御史台机构由 BCD 构成。
A.台院 B.殿院 C.察院 D.谏院
10、宋朝御史台的职权主要有 ABCD 。
A.纠弹官邪 B.稽查经济非法 C.推鞫冤狱 D.审查朝仪
三、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唐代政事堂会议的确立标志着三省制的运行模式完全建立。
答:正确。
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方可颁布施行,凡未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
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不为下属机关承认。
政事堂是真正的宰相机构。
至此,三省制的运行模式完全建立起来了。
2、明朝内阁的权力与六部一样具有足够的合法性。
答:错误。
汉唐宰相对一般性政务有独立处分权,掌握部分国家最高决定权,这一地位是法律规定的法律和法制本身即赋予其领导、协调整个国家官僚系统的职责和权力,但明内阁却没有法定的干预其它各个职能部门的权力,其主持政务、领导或协调各部、院、寺工作的行为没有足够的合法性,因此,有明一代,内阁和六部之间的权限纷争一直没有停息。
3、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的。
答:正确。
西晋时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
到东晋时,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于门阀制度相结合,门第已成为国家选官的唯一标准,国家的选管及任用制度就失去了社会激励作用。
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汉代察举和征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汉代察举和征辟有两个共同特点。
首先,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各部门主管,特别是交给了地方州郡主管,说明两汉时各部门及地方还保留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其草创时期,尚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
其次,不论是征辟还是察举,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2、简述古代赀选的原因及所反映的实质。
答:(1)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
(2)于丞相府设置丞相司直,秩位与御史大夫相同,(3)设置司隶校尉,其权势逐渐显赫。
3、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答:(1)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既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家“最高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唯一检察官,这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
(2)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发展起来了一套专职的审判机构,但都从属于行政机构,各级的行政主官同时承担着地方各级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
警察局的“局长”或“探长”,以行政权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4、两宋中央监察机构有什么变化?
答:秦汉以来,台谏之权一直处于分离状态,在隋唐时期,言谏之权归门下,监察之权归御史台。
两宋时,言谏之权渐由门下转移到御史手中,御史不仅以纠弹之任成为“天子之法官”,而且以言谏之责成为“天子耳目”。
这种台谏合一的结果,是御史在国家体制的运转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对行政等权力构成了相当大的制约力量。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怎样分析宰相制度设置与政治治乱的关系?
答:宰相设置的合理与否,当然与国家政治运转状况有直接的关联。
秦汉时的独相制,权力集中于个人,若宰相是外戚或世家大族成员,便更容易出现相权,严重时会危及皇权。
两汉时外戚干政严重,于独相制容易造就“权相”有一定关系。
从东汉时相权出现的变化,到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制,到隋唐时三省制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相权由个人占有转变为由政事堂会议集体行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宰相权力个人化倾向,也有利于分散相权。
北宋时期,相权被一分为三,到明代甚至干脆废除宰相,这些当然都有有利于抑制权臣的产生。
从北宋到明清,虽然也偶或出现权臣弄权的现象,但始终没出现象两汉那样的权臣。
但相权的分割或废除,却不利于政府体制的正常运转。
明代的内阁制不足以解决这一难题,不得不通过扩大宦官权力来弥补体制上的缺陷。
清代除提高内阁地位外,其军机处的设置也有利于填补宰相废除后留下的体制缺陷。
但清代的体制运转比明代有了相当的改善,到底是因体制的改善,还是因清代皇帝大多比明代皇帝精明、勤政,或者两者都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
答: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
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
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
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