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即物起兴.(xīng) 门楣.(mãi) 饽.饽(bō) 家醅.(pēi)
B 龙吟凤哕.(huì) 苋.菜(xiàn) 囿.于(yîu) 清冽.(liâ)
C 犬牙差.互(cī) 熹.微(xī) 招徕.(lái) 秫.秸秆(shù)
D 觥.筹交错(gōng) 譬.喻(pì) 荸荠
..(bíqí) 如法炮.(páo)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人情炼达顾名思义和辙押韵肃然起敬
B 引经据典城隍庙藉贯酬和
C 峰回路转波澜不惊浩浩汤汤心旷神贻
D 一马当先脱笼之鹄孤陋寡闻随机应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
....、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指望着他那张嘴了。
B、机灵的蚂蚁,急忙操起双臂的桨,像水手一样,驾着枫叶的船,看风使舵
....、劈波斩浪,向着未知的前方勇敢出击。
C、有些人做事没有原则,惯于看风使舵
....,看领导眼色行事。
D、如果我们三心二意,朝三暮四,看风使舵
....,跟时髦,赶潮流,闹追星,则几年或几十年后,我们将一穷二白,一事无成。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B、说到食品的安全性,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危险性而言,WHO将其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伤害的一种担保”。
C、为了防止酒驾事故不再发生,构建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长沙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
D、我们要始终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和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
A、为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日前发出《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B、连日来的持续强降雨,令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得到缓解,也使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出现罕见的旱涝急转。
C、“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
D、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生,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核能发电站的建设。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他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C、“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
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是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D、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意大利音乐家贝多芬,德国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法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7、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
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
(1)为迎接建党90周年,麓山国际实验中学团委准备编写一本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主题的颂湖湘英雄的宣传手册。
请你为这本宣传手册拟一个书名。
(2分)
(2)团委还准备举办庆祝晚会,请你为主持人撰写一段有文采的开场白(不少于30字)(2分)。
二、古诗文默写和鉴赏(10分)
8、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2)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爱情的坚贞。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9、古诗词鉴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
三、阅读(44分)
(一)(15分)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吼,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 分)
( 1 ) 春和景.明 ( 2 )或.异二者之为
( 3 ) 宠辱偕.忘 ( 4 )微.斯人
1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感极/而悲/者矣
B、而/或长烟/一空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
12、翻译文中画线句(4 分)
( 1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2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请用原文语句填空 (3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二)在冬夜里歌唱的鱼(15分)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
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
我和妹妹在等待父亲和父亲手中的鱼。
②胖头鱼,头重尾轻,一种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
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所以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
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
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
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
我们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
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
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罡gāng风:强烈的风)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
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
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
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
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父亲还在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开始吹锅盖上的蒸气。
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
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
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鱼骨就渗出骨髓和异香。
⑥母亲只用鱼汤淘饭。
她拨开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⑦推开那间草屋的门。
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
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他说辣椒太辣,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
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
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⑧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
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
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
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题目“在冬夜里歌唱的鱼”,其中的“歌唱”是指“我们”内心在歌唱,“鱼”比喻“我们”几个孩子。
B、文章以“鱼”为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包括鱼儿歌唱)、吃鱼、送鱼给瞎爷爷吃等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文章人物虽多,但是几乎没有语言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事情叙述与行动描写来表现的。
D、结尾“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与开头“我们”在山冈上等待父亲的情景首尾呼应。
16、情感体验(4分)
17、请任选两题进行语言鉴赏(4 分)
(l)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裹挟着晚风,逐渐清晰。
(2)她拨开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
(3)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母亲形象(4 分)
(三)绝唱(14分)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
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
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
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
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
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
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既盛开于五六月间,也持续到十月残秋。
B、作者很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文中画线语句通过对碧荷上水露的描写,产生了集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体的效果。
C、第②段无疑而问,自然过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为最美的荷花,又引发读者的阅读的兴趣。
D、作者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仅富有文化意蕴,而且切合文章题意,深化了主题。
20、作者最爱十月的残荷,为什么要从春夏的荷花写起(2分)?
21、第④段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主要描写了残荷的,第⑤⑥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3分)。
22、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2分)?
23、文段⑦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2分)。
24、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3分)。
四、写作(50分)
25、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病中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霜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
善良犹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 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
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
其实,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
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
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体限于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B D
2、D
3、B
4、B
5、C
6、D
7、(1)示例一:湖湘魂;示例二:湖湘英才(语言简洁,有概括力,符合颂英雄的要求即可,2分)
(2)略
8、天街小雨润如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1)C
(2)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分
10、( 1 )日光 ( 2 )或许,也许,( 3 )一起,( 4 )没有
11、D
12、( 1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进水中的玉璧。
( 2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看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A
16、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或“伏在灶台上做作业”“在灶台上做作业”)
目光随着蒸汽升高,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两者有一即可得分)
在幸福的预感中虚张声势
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喜悦”亦可)(每项1 分)17 、( 1)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粱”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等待父亲归来的焦急心情;“裹挟着晚风”形象地表现父亲为全家生活奔波的艰难程度,亦奠定与寒冷抗争的全文基本调;“逐渐清晰”,按照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的顺序动态地表现了父亲归来的情景(分析出任一一点给2分)
( 2 ) 贪婪一词运用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交叉着的筷子写出我们几个孩子抢着(“贪婪”)吃鱼的情景
( 3 ) 罡风呜咽写出夜晚的寒冷,与家里的温馨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为下文写母亲对孤寡老人的关爱埋伏笔。
18、 A.勒劳B、慈爱(爱子女) C 、忘我或克己 D、主动关怀他人(善良)(有爱心)。
(结合具体事例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9、A
20、写三四月间的出水绿叶和五六月间新绽红荷的色彩鲜艳之美为下文做铺垫,突出(或"衬托"")了十月残荷枯梗,败叶的独特之美。
21、外在形态(形象);议论、抒情
22、答案示例: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
(评分:2分。
只答后两句,大意对即可。
如果从文章中摘取“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得1分)
23、答案示例:“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大意对即可) 24、答案示例:这里指圆明园的残荷具有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与历史的残缺相互映照,构成了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