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制度的简称。
其出发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落脚点是教师专业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创新的根本,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
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
校本研修:研指科研和教研,修指进修和培训,是将科研教研与培训有机整合起来的一种模式。
校本研修包含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两方面含义,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由学校自主确定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方式,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一种继续教育活动。
其中校本培训是校本研究的基础,校本研究是校本培训的拓展。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使教师发展为“研究者”,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了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能够达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目的。
校本研修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研究氛围,实现了主研与群研结合,
行为与理念互动,理论与实践统一,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强校本研修建设首先要树立如下正确的理念。
要树立以学校为本的理念。
校本研修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课改过程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具有真实性,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
核心问题一定是教学工作的问题。
同时,这些问题不能偏离“学校为本”,偏向“校外为本”,不能研而不用,这样对学校发展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要树立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积极应变以全面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升综合办学实力,这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
校本研修建设要围绕这个核心要素进行,有效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为此,学校应该成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进而在校本研修建设中不断促进学校发展,这正是校本研修建设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要树立以行动为本的理念。
校本研修关注的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重视的是过程,是改进;强调的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过程后的必要的总结和反思,即教师要在工作中学习,这是校本研修的显著
特征,它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成为行动的主动参与者,这是与传统的教研方式,和以会议报告为主的研究方式的根本内区别。
校本研修还要求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推进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激发教师更强的学习动机,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是校本研修的关键。
要树立以协作为本的理念。
协作研修能够使教师获得成长的最直接的实践资源,它不仅使教师学到书本的或者理论的知识,更在于学到其他教师浓缩了的实践经验,这是个体学习中因受时空限制所无法实现的优势。
校本研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针对校本实际切实搞好推进,更要遵循其内在的基本规律。
在加强校本研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贯彻针对性原则:以教师和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地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贯彻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在问题解决中增进实效;贯彻主体性原则:学校自主研修,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把研修活动落实到每位教师,使每位教师都是主动地、真正地参与,不能仅由学校里的“教研能人”乃至学校外的专家代劳,或者研究项目越做越大,甚至要形成某种理论,从而使广大教师对校本研修望而却步;贯彻协同性原则:实现校内教研、科研、培训的有机整合,对外与培训机构良好合作;贯彻开放性原则: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
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
助现代信息技术,寻求援助。
要确立以师为本的“自修──反思”模式。
自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自修是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带着问题学习,批判性学习。
自修是自我修炼,通过自选多种学习资源──读专著、报刊、拜师、听课、观摩、录像、看教育电视节目、上网、做课题、调查、微型科研等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基础。
自修要成为教师自觉的日常行为。
反思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又是改变自己的前提;反思是教师对其经历的教育事件及其反映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重新认识。
教育观念解决应当怎样想的问题,教育行为解决具体怎样做的问题。
反思的对照是理论;反思的基础是实践;反思的目的是改进。
正所谓“实践+反思=真知”。
教师教育反思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包括:经验性反思:觉察——问题——经验;观念性反思:思辩——认识——观念;反思性反思:反思——尝试——创新。
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敢于剖析自我;要变换视角分析,把握学科和育人双重视角进行;要精心选择最困惑的问题,最成功的方法,最深刻的体会,开展自我对话,师生对话,同事对话,撰写反思日记。
要在反思中掌握对话规则——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表述;学会发现;学会概括;学会拒绝;学会交流。
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鼓励教师搜集或撰写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剖析,研究交流。
“自修──反思”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确立起一种终身学习观与发展观,其实质是让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始终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境界;其着眼点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它是既把社会、学校的需要和教师本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又充分发挥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潜能和主体作用的有效模式。
行动研究是教师从实际出发,与科研人员合作,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修方法。
它是系统的反思性探究活动,它由教师直接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调查与研究,把行动与研究合为一体,教师以教学的动态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教与学行为的改变为指向,最终达到有效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会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必然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熟度。
校本研修要有专业引领,专家可为校本研修提供理论指导,但学校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专家意见是指导性的,而不是决断性的。
因此,在校本研修过程中,要追求正确的理论导向,注重专业引领和专家指导,也要立足校本,贴近实际,讲求实效,力求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引导教师学会批判地、联系实际地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校本研修不变调,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