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中,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 −H
B. −CHO
C. −OH
D. −COOH
2. 材料科学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通信方面,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且具
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材料( )
A. 光导纤维
B. 塑料
C. 橡胶
D. 纤维
3. 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石油的裂化
B. 石油的分馏
C. 煤的干馏
D. 煤的气化
4. “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
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 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 +NO 2+2NaOH =2NaNO 2+H 2O
B. 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 2:SO 2+2NH 3⋅H 2O =(NH 4)2SO 3+H 2O
C. 制CuSO 4:2Cu +O 2 △
̲̲̲̲̲̲ 2CuO ,CuO +H 2SO 4(稀)=CuSO 4+H 2O
D. 制CuSO 4:Cu +2H 2SO 4(浓) △
̲̲̲̲̲̲ CuSO 4+SO 2↑+2H 2O
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蛋白质
B. 乙酸
C. 淀粉
D. 聚乙烯
6. CH 4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不能生成的是( )
A. CH 3Cl
B. CCl 4
C. HCl
D. H 2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同分异构体间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的两种有机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8. 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
B. 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 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 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
9.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 1mol I−I键断裂的同时,有2mol H−I键断裂
B. H2、I2、HI的浓度相等
C.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D. 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10.下列除杂方法错误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NO(NO2)通过H2O
B. CH4(C2H4)通过溴的水溶液
C. CO2(SO2)通过NaOH溶液
D. Cl2(HCl)通过饱和食盐水
11.如图所示是制取、干燥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A. 用Cu和稀硝酸反应制NO
B. 用NaOH固体与浓氨水反应制NH3
C. 用Fe与稀硫酸反应制H2
D. 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12.关于HOOC−CH=CH−CH2CH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5H8O3
B.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
C. 与NaOH反应,生成物为NaOOC−CH=CH−CH2CH2ONa
D. 该物质分子内和分子间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13.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

对此
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1⋅min−1
B. 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相同的
C. 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1:2:3
D.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14.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mol气态分子形成原子所吸收的能量或原子形成1mol气态分子
释放的能量。

化学反应A2(g)+B2(g)=2AB(g),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断裂1molA2和1molB2的化学键共放出a kJ的能量
C. 1molA2和1molB2的总键能小于2molAB的键能
D. 由A原子和B原子形成1mol气态AB分子中的共价键要释放b/2kJ的能量
15.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将灼热、表面变黑的螺旋状铜丝伸入乙醇中铜丝能保持
红热一段时

乙醇催化氧化反
应是吸热反应
B
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mol/L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未出砖红色
沉淀
淀粉未水解
C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到试管口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色
原溶液中存在
NH4+
D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
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有CO32−
A. A
B. B
C. C
D. D【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6.根据所学有关知识,按要求填空:
(1)SO2通入氢硫酸溶液,现象______,用浓H2SO4在纸上书写字迹,现象______。

(2)Cl2、O2、SO2、NH3中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从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a.电解熔融b.热分解c.热还原):
①对于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一般采用______的冶炼方法;
②对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钠、镁、铝,工业上常用______的冶炼方法。

(4)1mol与过量金属Na反应得到______molH2,另取一份1mol
的该有机物与足量NaHCO3反应得到______molCO2。

(5)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与果
糖互为______,1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______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17.已知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C2H4;B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
化合物。

C是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份,利用C可以得到重要的替代能源E,各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

(2)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3)写出A→E的反应类型______。

(4)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B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则B的结构简式______。

(6)D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E和另一种常见气态氧化物,该气体是______。

18.分析下列相关实验,完成问题:
(1)如图1进行喷泉实验,反应后烧瓶内的溶液中除含有H2O外,还含有的分子微粒
为______;向反应后烧瓶内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现象为______。

(2)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2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______。

②为了验证A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A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试分析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该方案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19.回答下列问题: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如图1所示:
①______(填“甲”或“乙”)中铜片表面有气泡。

②两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③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乙(填“>”或“<”)
(2)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
2NO2(g)⇌N2O4(g),如图2所示:
①曲线______(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②a、b两点对应的时刻相比较,红棕色较深的点是______,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
到限度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主要性质,题中−OH、−CHO、−COOH都是官能团,−H不是官能团。

故选A。

常见官能团有羟基、氨基、羧基、醛基、酯基等,烃基不属于官能团。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种类、结构和性质,注意苯环、烃基不是官能团。

2.【答案】A
【解析】解:光导纤维是以高纯度的二氧化硅为原料制成的,具有很强的传输信息能力,是普通电缆的千万倍,且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而塑料、橡胶、纤维都不具有这种性能,故选:A。

在通信方面,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且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材料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硅,为高频考点,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物质的应用。

3.【答案】B
【解析】解:A.石油的裂化是加热或使用催化剂,把长链的烃变为短链的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加热气化冷凝分离物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煤经过气化生成水煤气,液化生成甲醇,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要注意煤的综合利用过程各种
措施的原理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A:用碱液吸收法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防止空气污染,避免酸雨的形成,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故A错误;
B:用氨水吸收SO2既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的SO2气体,还能得到(NH4)2SO3这种氮肥,不但方法合理科学,而且避免空气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故B错误;
C:用此法制硫酸铜无污染性气体生成,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思想,故C错误;
D:用此法制硫酸铜有污染性气体SO2产生,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正确.
故选:D.
(1)制硝酸工业尾气氮氧化物一般用碱液NaOH吸收,反应方程式NO+NO2+2NaOH= 2NaNO2+H2O.
(2)硫酸厂尾气中的SO2用氨水吸收,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得到(NH4)2SO3这种氮肥,反应方程式:SO2+2NH3⋅H2O=(NH4)2SO3+H2O.
(3)工业上制硫酸铜,首先将金属铜氧化为氧化铜,然后用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得硫酸铜.
本题主要考察了当下热点的绿色化学概念,通过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一些典型的尾气处理相联系,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解:A.蛋白质属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乙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淀粉属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聚乙烯属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明确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分子质量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故选D。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
本题考查甲烷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以及生成物.
7.【答案】B
【解析】解: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不存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故A 错误;
B.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能量剩余,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故B正确;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同一类物质,官能团不一定相同,则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乙醇和二甲醚,故C错误;
D.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除了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结构还必须相似,即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还必须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B.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同一类物质;
D.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除了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结构还必须相似。

本题考查了反应吸放热以及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和判断,应注意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但互为同系物的物质的性质一定是相似的。

8.【答案】D
【解析】解:A.化纤织物的成分为纤维,灼烧时应有芹菜味,而纯毛织物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可以区分,故A正确;
B.水垢的成分为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所以可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故B正确;
C.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则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故C正确;
D.米汤的成分为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所以不能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故D错误;
故选D.
A.化纤织物的成分为纤维,纯毛织物的成分为蛋白质;
B.水垢的成分为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
C.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D.米汤的成分为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明确物质的成分及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9.【答案】A
【解析】解:A.1molI−I键断裂的同时,有2molH−I键断裂,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已经达到反应限度,故A正确;
B.H2、I2、HI的浓度相等,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继续变化,则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反应限度,故B错误;
C.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判断反应限度,故C错误;
D.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反应限度,故D错误;
故选:A。

H2(g)+I2(g)⇌2HI(g)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该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等变量不再变化,以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题干反应特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A.NO2与H2O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可用H2O除去NO中混有的NO2,故A正确;
B.C2H4为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甲烷不与溴水反应,可用溴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故B正确;
C.CO2、SO2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可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故D正确;故选:C。

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B.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与溴水反应;
C.二者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饱和食盐水降低了氯气的溶解度。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性质、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除杂原则及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C
【解析】解:A.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可用浓硫酸干燥NO,但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图示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可用NaOH固体与浓氨水制取NH3,但NH3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故B错误;
C.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H2不与浓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H2,H2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图示收集方法(导管短进长出)收集H2,图示制取、干燥和收集氢气的方法均合理,故C正确;
D.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时需要加热,图示装置中缺少加热装置,无法制取Cl2,且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图示收集方法也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C。

A.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
B.氨气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图示收集方法收集氢气;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图示装置中缺少酒精灯。

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及收集装置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气体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干燥和收集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C
【解析】解:A.HOOC−CH=CH−CH2CH2OH的分子式为C5H8O3,故A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羟基,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还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醇羟基不与NaOH反应,只有羧基反应,正确的反应产物为NaOOC−CH=CH−CH2CH2OH,故C错误;
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和1个羟基,所以该物质分子内和分子间都能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HOOC−CH=CH−CH2CH2OH的分子式为C5H8O3,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和羟基,具有羧酸、烯烃、醇的性质,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以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组成与结构、常见有机反应类型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A
=0.3mol⋅L−1⋅min−1,故A 【解析】解:A.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B)=0.6mol/L
2min
正确;
B.该反应中B、C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二者化学计量数不同,则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一定不同,故B错误;
C.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应该为3:2:1,故C错误;
D.反应物A为固态,不能用A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A。

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0~2min内
=0.3mol⋅L−1⋅min−1,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化的平均反应速率v(B)=0.6mol/L
2min
学计量数成正比,注意A的状态为固态,以此结合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明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
成正比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1molA2(g)和1molB2(g)具有的能量小于2molAB(g)具有的能量,则反应A2(g)+B2(g)=2AB(g)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断裂1molA2和1molB2的化学键共吸收akJ的能量,故B错误;
C.反应A2(g)+B2(g)=2AB(g)为吸热反应,则1molA2和1molB2的总键能大于2molAB 的键能,故C错误;
D.由图可知,A原子和B原子形成2mol气态AB分子时放出bkJ的能量,则A原子和B
kJ的能量,故D正确;
原子形成1mol气态AB分子中的共价键要释放b
2
故选:D。

A.若反应物具有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则反应发热,反之相反;
B.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C.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反应吸热,反之相反;
D.由图可知,A原子和B原子形成2mol气态AB分子时放出bkJ的能量。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掌握焓变与物质总键能或物质总能量的关系、吸放热反应的判断、键能的概念即可解答,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C
【解析】解:A.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可氧化乙醇生成乙醛、Cu、水,铜丝能保持红热一段时间,可知醇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淀粉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操作不合理,不能证明淀粉未水解,故B错误;
C.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原溶液中存在NH4+,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操作和现象可知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故D错误;
故选:C。

A.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可氧化乙醇生成乙醛、Cu、水,催化氧化反应为放热
反应;
B.淀粉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
C.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16.【答案】溶液变浑浊字迹变黑O2 b a 1 1 同分异构体 5
【解析】(1)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现象:溶液变浑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纤维素脱水,用浓H2SO4在纸上书写字迹,现象字迹变黑;故答案为:溶液变浑浊;字迹变黑;
(2)氯气、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O2与浓硫酸、氢氧化钠都不反应,可以用二者干燥,
故答案为:O2;
(3)①对于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一般采用热分解法冶炼方法,故选b;
故答案为:b;
②对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钠、镁、铝,工业上常用a的冶炼方法,故选a;
故答案为:a;
(4)1mol含有1mol−OH、1mol−COOH,与过量金属Na反应得到1mol 氢气,与足量NaHCO3反应得到1mol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1;
(5)葡萄糖与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1分子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含有5个−OH,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最多消耗5mol乙酸,
故答案为:同分异构体;5。

(1)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依据浓硫酸脱水性解答;
(2)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则该气体不能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3)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Na、Mg、Al等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制备,Fe、Zn、Cu等较活泼金属通常用热还原法,Hg、Ag等不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热分
解法冶炼,Au、Pt使用富集法,以此来解答;
(4)−OH、−COOH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1mol−OH或1mol−COOH与钠反应可产生0.5mol H2;仅−CO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1mol−COOH与NaHCO3反应可产生1mol CO2;
(5)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一个羟基酯化反应消耗1mol乙酸。

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熟悉相关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酯基加成反
应CO2
【解析】解:(1)A为CH2=CH2,A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H为CH3COOCH2CH3,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酯基,
故答案为:酯基;
(3)A为乙烯、E为乙醇,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A→E的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4)F为乙醛、G为乙酸,乙醛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则F→G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B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6)通过以上分析知,D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E和另一种常见气态氧化物,该气体是CO2,
故答案为:CO2。

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C2H4,则A为CH2=CH2,B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则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B为,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为CH3CH2OH,E发生催化氧化生成F为CH3CHO,F发生催化氧化生成G为CH3COOH,E、G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为CH3COOCH2CH3,D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E和另一种常见气
态氧化物,则D为葡萄糖,另一种气态氧化物是CO2,D和银氨溶液发生有机反应生成I为CH2OH(CHOH)4COONH4,C是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份,则C为纤维素。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碳原子数及官能团的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NH3、NH3⋅H2O溶液变成红色处理没有反应完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合理A装置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H2SO4,因此实验完成后,向A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BaSO4
【解析】解:(1)NH3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弱碱NH3⋅H2O,过程可表示为NH3+H2O⇌NH3⋅H2O⇌OH−+NH4+,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H2O、NH3、NH3⋅H2O、OH−、NH4+,任何水溶液中均含有H+和OH−,即除含有H2O外,还含有的分子微粒为NH3、NH3⋅H2O;氨水呈碱性,向反应后烧瓶内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溶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NH3、NH3⋅H2O;溶液变成红色;
(2)①SO2是有毒气体,逸散出来会污染空气,必须要进行尾气处理,可用NaOH溶液中吸收除去,即装置B的作用是处理没有反应完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处理没有反应完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②SO2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验证该反应是否发生,可通过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SO42−或Fe2+加以验证,检验方案为: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或H2SO4生成,SO42−或H2SO4来源于SO2的氧化,据此可证明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此方案合理,故答案为:合理;A装置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H2SO4,因此实验完成后,向A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BaSO4。

(1)NH3易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整个过程可表示为NH3+H2O⇌NH3⋅H2O⇌OH−+NH4+;
(2)SO2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验证该反应是否发生,可检验产物SO42−或Fe2+加以验证,检验SO42−需要的试剂为稀盐酸和BaCl2溶液,操作为: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SO42−或H2SO4,SO2是污染性气体,逸出的SO2气体可通入NaOH溶液中吸收除去,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
力,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常见离子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氨气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

19.【答案】甲增大>Y a 14:11
【解析】解:(1)①甲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甲中Cu表面有气泡产生,乙不能形成原电池,Zn和稀硫酸反应,Zn表面产生气泡,Cu与稀硫酸不反应,Cu表面无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甲;
②甲和乙中硫酸均被消耗,酸性减弱,pH增大;
③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乙,
故答案为:>;
(2)由图可知,达到平衡时Y减少1mol−0.4mol=0.6mol,X增加0.7mol−0.4mol= 0.3mol,Y减少量为X增加量的2倍,故Y为NO2,X为N2O4,
故答案为:Y;
②a点时NO2多于b点时NO2的量,故a点时颜色深,起始时Y为1mol,X为0.4mol,平衡时Y为0.4mol,X为0.7mol,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到限度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0.4mol):(0.4mol+0.7mol)=14:11,
故答案为:a;14:11。

(1)①甲形成原电池,Zn比Cu活泼,Zn作负极,Cu作正极,乙不能形成原电池;
②甲中形成原电池,总反应为Zn+H2SO4=ZnSO4+H2↑,乙中Zn和稀硫酸反应,反应为Zn+H2SO4=ZnSO4+H2↑;
③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
(2)①根据图示物质反应量变化,与方程式中物质系数关系判断;
②NO2为红棕色气体,NO2多气体颜色深,由图可知,物质起始时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化学平衡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能依据图示判断能否形成原电池和根据物质活泼性判断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