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12章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12章 失业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五篇宏观经济问题与政策第十二章失业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失业及其成本1.失业及其类型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工作能力的人,愿意工作而没有找到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
凡在规定年龄范围之外、已退休、丧失工作能力、在校学习或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均不得计入失业人数,也不得计入劳动力人数。
宏观经济学通常把失业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失业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发的失业,它是在排除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之后,经济正常时期存在的失业,又称为长期均衡失业。
失业是一个动态概念。
现代经济学家根据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或者劳动者与岗位的匹配需要时间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造成社会总是有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寻找工作需要成本。
在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劳动者在搜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时间和成本,双方互相匹配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和成本。
②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会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各产业部门的分化组合、此消彼长所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和流动需要成本。
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结构性失业者进行职业再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达到新兴部门需要的人力资本要求。
结构性失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转移成本的高低,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和流动的成本越高,花费的时间越长,失业问题就越严重。
宏观经济学 第12章 技术进步与增长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
现代经济中的技术进步是研发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活动的结果。
美、法、德、日、英的研发费用占GDP的2%-3%。在美国 ,75%的研究者和科学家由企业雇佣。美国公司的研发费用 占总投资的20%以上,占到净投资的60%以上
公司对研发活动投资的目的:提高利润。 研发上的投资取决于: 1.研究过程的多产性。如何将研发的投资转化为新 思想和新产品。 2.研究结果的可获利性,或厂商从自己研发结果中 受益的程度。
1
Y K f AN AN
单位有效工人的产出是单位有效工人占有资本的函数
宏观经济学· 第12章 7
单位有效工人产出和单位有效 工人占有资本的关系 因为资本边际 报酬递减, K/AN的增长 引起Y/AN的 增长,但速度 递减。
二、产出和资本的相互作用
单位有效工人产出和单位有效工人的资本的动态变化 1.单位有效工人产出和单位有效工人占有资本之间的关 Y 系: K f AN AN 简单产品市场均衡: I S sY 两边同时除以AN,得到
×资本增长)+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源泉: 1.劳动的增长 2.资本的增长 3.技术进步
1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
生产要素增长
宏观经济学· 第12章 29
现实生活中,技术进步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间接地衡量。
生产函数: Y = A×F(N,K)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用来解释产出Y的变动中没有被资本和劳动投入所反映的部分。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来衡量所采用的技术的水平。(还包括经济制度的改 变,如改革是市场经济简历,降低交易费用对经济的贡献)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不宜将经济周期仅仅看作“商业周期” 。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3/28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性质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
1.基钦周期(短周期、短波) 小周期平均40个月,又称为基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中波) 平均每个朱格拉周期为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长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约50年,长波的上升与
2021/8/8
20/28
第三节 非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一、货币周期模型
(一)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卢卡斯从货币供给和不完全信息的角度出发,对经 济的周期波动做出解释。
卢卡斯认为,若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引起物价上涨, 若之前物价平稳,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局部性的,若 之前物价起伏较大,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全局性的。 未发现实情之前,人们会根据当时的价格上涨来增 加他们的产出和工作量,但人们最终会作出理性预 期,发现物价上涨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就会调 整其预期,将产量和劳动供给恢复到自然率水平。 故货币供应的政策是无效的。
较高收入和较低收入 时,边际投资倾向接 近0,边际储蓄倾向 接近无穷大。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6/28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非线性的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交点决定三个均衡 的国民收入值:Y<Y1或Y2<Y<Y3时,I>S,Y有提 高趋势;Y1<Y<Y2或Y>Y3时,I<S,Y有下降趋势, 故C不是稳定点。当Y2<Y<Y3时,Y会提高到Y3, 当Y1<Y<Y2时,Y会降低到Y1。
供给曲线。
Ys AS(P) , Yd AD(P)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二章课件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五 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 人可支配收入(DPI)。 1.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一年)新增加的价值,GDP中扣除资本折旧 (即生产过程中机器或其他资本品磨损的价值), 就得到NDP,即:NDP=GDP-折旧。
CI G CS T
整理得:
I S T G
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角度看,Y C I G X M。 从收入角度看,Y C S T Kr 。 整理可得:
I S T G M X Kr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 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③G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即政府购买物品和 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④ X M 表示净出口,即进出口的差额,等
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 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2)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 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 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 差。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研 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异同 (1)二者的相同点 两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价格和产量。
第12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假定需求不足和存在失业,采用总量分
学
析措施,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旳,研
课
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公共财政、国际
件 收支旳协调发展,以及怎样经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稳
定增长。又称收入理论。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旳特点
宏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旳主要相同之处于于都
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3
年提出旳测定收入分配差别 G
程度旳指标。如图,以A除
以A+B旳商表达。假如A为
零,基尼系数为零,表达收
入分配完全平等;假如B为
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
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O和1
之间取任何值。
O
完全平等线
洛伦茨曲线
A
完全不平等线
E
B F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对服务旳支出
如:剪发、医疗、保险等
注:不含建造购置房宅旳支出。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第三节 核实国民收入旳两种措施
2、投资支出(I):由家庭部门或企业部门作出旳 增长新资本或者更换已经有资本旳支出。
投 资
固定资产 投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购置新增资本品旳支出
企业购置机器设备、 购置厂房及家庭建造
支 出
购置新住宅
存货投资 指企业中没有卖掉旳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
学
2、三(四)类市场旳划分
课
为了便于对宏观经济活动旳分析和研究,宏观
件
经济学把多种各样旳市场划分为产(商)品市场、 资本(货币)市场、要素(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宏观经济学12章详解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v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 值总和。 v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恒等式
v 按照销售最终产品的资金用途,有: GDP =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等 = 消费 + 储蓄 + 税收 + 对国外部门的转移支付 = C + S + T + Kr
其中:T=TX-TR ,税收收入 TX,转移支付 TR ,
GDP 的核算方法
总支出的构成:
v 个人消费支出(C):包括房租的租金,不包括建 造住宅(或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v 国内私人总投资(I ):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存货投资、家庭住宅投资 v 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支出(G):不包括对个人的 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支出
v 净出口(NX):出口减进口的净值(X - M)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恒等式
v 按照销售最终产品的资金用途,有:
GDP =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等 = 消费+储蓄 +税收 =C+S+T=Y
T=TX-TR 其中:税收收入 TX,转移支付 TR ,消费C,
储蓄S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恒等式
YE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 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的习题与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题(F ,T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 F )。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T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T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 T )5.用支出法计算的GDP 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T 6.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 T )7.用支出法计算GDP 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 F )8.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 F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T 10.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 应小于GNP 。
( F )11.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F )12.用收入法核算GDP 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DP ,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 F )13.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F )1.F 2.F 3.T . 4.T 5.F6.T 7.F 8.F 9.F 10.F11.T 12.F 13.F二.单项选择题1、GDP 核算中的劳务包括(C) A .工人劳动 B .农民劳动 C .工程师劳动 D .保险业服务2、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3.已知某国的期初资本存量为30000亿美元,它在该期生产了8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6000亿美元,则该国当期的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为(D)A 、 2 000亿美元和24 000亿美元B 、8 000亿美元和 36 000亿美元C 、 8 000亿美元和 6 000亿美元D 、8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DP =(B)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D)A 、GDPB 、NDPC 、NID 、PI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投资的是( A)A . 商业建筑物和居民住宅B 、购买耐用品的支出C 、商业存货的增加D 、购买设备的支出7.名义GDP 为1100,实际GDP 为1000,则 GDP 折算指数为(C) A .9 .09 B .90.91 C .1.11 D .110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
宏观经济学要点
宏观经济学12章:国名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1.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2.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3.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一定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加总来求得。
6.支出法: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7.GDP:未扣除当期的资本消耗即折旧。
8.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折旧部分。
9.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10.国民收入NI:从NDP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的总和。
即: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11.个人收入PI:从NI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即:国民收入+转移收入—转移支出12.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
=NGP-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13.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13.国民总储蓄NS: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14.名义GDP(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总产品的市场价值。
15.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6.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说明的是价格水平的涨跌。
二、说明:1、企业产品价值与从别的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能源等价值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称为价值增值。
企业在某年的产出,是指价值增值。
2、产出指增值,且总是等于收入,总是等于支出。
3、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假设只有消费者和企业。
没有间接税,折旧。
用Y表示GDP=NDP=NI.支出:GDP Y=C+I 消费+投资收入:NI Y=C+S 消费+储蓄=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即——I=S4、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加入了政府。
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第六版-第12章
1、失业率u uU L
U—— 失业人口 L—— 总的劳动力人口
Labor force = employed + unemployed L= N + U
失业人口统计: (1)在失业办公室登记的人;(40年代,动机) (2)家庭调查。(现在,较准确)
欧元区与欧盟28国的失业率
EU28
经济学家关注失业率的原因
25
21.3
20
RGDP%
15
10
7.6
5
0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5
-10
-15
-20
-25
-30
-29.7
※支出法: GDP=全社会对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购买支出 GDP=200美元
2、名义GDP与实际GDP
• 名义GDP:以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 实际GDP:以基年价格计算的GDP
美国的名义GDP、实际GDP
以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
当产品的质量 发生改变时,如 何测量实际GDP 是一个困难。
二、其它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2)通货膨胀率π
• 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率 π = Pt – P t-1 P t-1
通货膨胀: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货紧缩: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家关注通货膨胀
• 因为没有所谓的纯粹通货膨胀
(1)在通货膨胀时期,并非所有的价格和工资都是按同比例上 升的,因此,通货膨胀会影响是收入水平。(退休人员) (2)通货膨胀还会导致其它扭曲。相对价格变化导致更多的不 确定性(价格管制)、税收等级调整(税级攀升)等。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将封闭经济的宏观分析工具IS 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之中,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是从货币金融角度为主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
在西方文献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对国际金融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对象是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国家。
分析的前提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使在长期里,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整;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在以上前提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货币政策相对无效,但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基础货币的构成;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财政政策相对无效,但财政政策可以改变总支出的构成。
2.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s)答: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它是与固定汇率制相对而言的。
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先后都实现了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不再规定金平价,不再规定对外货币的中心汇率,不再规定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范文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 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宏观经济学12经济增长理论
12.5 新经济增长理论
人们把传统增长模型归为“外生增长模型”。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 形 成若干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由于这些模型有别于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型,所以 又被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
GW=
(12.2)
其中,合意的储蓄率sd指个人和企业满意的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出比 cd是厂商满意的资本产出比。产出增长取决于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当他们对 储蓄率、资本—产出比和经济增长率满意的情况下,相应的经济增长率就成为 有保证的增长率。
3.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可以表示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劳动力总量增长率之和。
12.2 新剑桥增长模型
新剑桥学派主要代表卡尔多和帕西内蒂给出了强调收入分配作用的新剑
桥经济增长模型,模型假定,全社会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大阶级,前者获取利 润收入,后者获取工资收入;而且,资本家的储蓄率大于工薪阶层的储蓄率。
在此条件下,给出了如下经济增长模型:
G=
(12.4)
其中,G为产出增长率;c为资本—产出比;sw为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sπ为 利润收入者储蓄率;为利润收入者的总利润收入π占国民总收入Y的比重,就是 说为全社会总工资收入W占国民收入Y的比重。
深化”。
12.3.2 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与稳定性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在社会储蓄率s和劳动增长率n这两个
外生变量给定情况下,当人均资本为 时,sf( )=n ,即人均储蓄全部转化
为投资所形成的资本积累恰好满足由于劳动力人口按速度n增长配备资本设
备(资本广化)的需要,人均资本在 水平上稳定不变。因此,经济长期稳定均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第12章题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2. 国民收入(NI)3.个人可支配收入4.国民生产总值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GDP折算指数7.最终产品8.失业率9. 消费价格指数二、判断题1.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 的一部分。
4.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5.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200543元,它是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 四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M-X+Kr)。
7.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8.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10. 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11. 2006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05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06年的GDP中。
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3.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14. 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15. 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名义GDP大于实际GDP。
16. 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不是存量。
17. 收入是存量而财富为流量。
18. 一个企业用3台新机器替换3台报废的旧机器,机器数量未变,GDP不变。
19.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应按其市价计入GDP。
20. 总产出总是等于总收入,也总是等于总支出。
21.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可以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22. 购买房产的支出是消费支出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23. GDP是一个国民概念,而GNP是一个地域概念。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课件
不属于投资的是: •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1、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代5台报废旧机器,GDP怎么变 化?
【G】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如国防、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GDP计算举例:
生产阶段
棉花
产品价值
15
中间产品 价值 0
增加值
15
棉纱
棉布
20
30
15
20
5
10
售衣商
服装
45 50 (最终产品价
值)
30
45
15
5
合计
160
110
50(增值和)
思考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单选题)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收入(厂商的支出) 单位:美元 产出(厂商的收入)
工资和薪金 利息 地租 利润
总计收入
20,000 15,000 5,000 10,000
50,000
生产出成品(纱) 减:购买原料棉花
200,000 150,000
产出(增值)
50,00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核算的支出法
二 、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关系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图如下: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消费者
厂
商
产品市场
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支出,即总支出=总收入, 亦即总需求=总供给。即: Y = AD = AS 。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笔记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内容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以,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书涉及一下五个方面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征1.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
2.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以免重复计算。
3.是一定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价格总和。
4.是当年生产的卖掉与存货(存货投资)之和。
5.是流量而非存量。
6.是一个地域概念。
三、GDP(总产出)恒等于总收入、总支出。
即三量相等因为GDP(总产出)是市场价值总和,而市场交换的卖价应等于买价。
并且,GDP 从理论上讲应归要素提供者所得。
GDP的计算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生产环节产值价值增值总收入被西方经济学定义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现以纺纱的价值增值5为例种棉(假定投入为0 )属中间产品15 15(15-0)假定:劳动报酬工资为 2纺纱(属中间产品)20 5(20-15)假定:资本报酬利息为 1.5织布属中间产品30 10(30-20)假定:土地报酬地租为0.5制衣属中间产品45 15(45-30)利润:被定义为价值增值总和减其他要素报酬后的余额。
1销售给消费者属最终产品50505(50-45)增值合计50总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5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求得)。
包括四部分:1、消费支出(C)。
2、投资(I)。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名义GDP:以现期价格或可变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以不变价格[Fixed Price]计算的GDP。
4、最终产品: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
5、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
6、总投资: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7、净投资:用于增加原有资本存量的支出。
净投资 = 总投资-重置投资(折旧)8、重置投资: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9、存货投资: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这样,企业产品是否售出都被包含在GDP内。
10、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11、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个人的一种支付,这种支付并不用来交换受益人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包括失业保险、退伍军人抚恤金、老龄及残疾人的补助金等。
转移交付的目的在于满足某种社会需要。
由于转移支付不是用来购买当前的商品或服务而支付,因而不应包括在GDP中。
12、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13、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14、乘数: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15、加速数:由于收入增加所引起投资增加的倍数。
16、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对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7、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导致的消费变动量。
18、边际储蓄倾向:收入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导致的储蓄变动量。
1、投资:一种为增加未来产出而放弃当前消费的经济活动。
经济学中的投资主要是指厂房、设备的增加。
2、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一、名词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题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题出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二、单项选择1、A;2、B;3、A;4、B;5、B;6、C;7、A;8、C;9、C;10、A.三、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错;6、对;7、对;8、对;9、对;10、错。
四、计算题1、国民收入=18613+2649+341+1648+1203=24504国内生产净值=24504+2663=27167GDP=27167+3564=30731个人收入=24504-(1648+253)+3475+1051+664=27793PDI=27793-4021=23772个人储蓄=23772-664-19919=32092、GDP=700+(130+60)+220+20=1130国内生产净值=1730-60=1070国民收入=1070-80=990个人收入=990-120-90-65+100=815PDI=815-85=7303、94年名义GDP=50×1.8+75×5+40×10=86595年名义GDP=60×2+100×6+40×11=116095年实际GDP=60×1.8+100×5+40×10=1008价格指数:1160/1008=1.1595年名义增长率=(1160-865)/865=34%95年实际增长率=(1008-865)/865=16.5%五、简答题1、什么是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由最后使用者购买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2、GDP与GNP的关系GDP:地域概念GNP:国民概念3、如何理解GDP?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生产的而非销售的流量地域概念六、分析讨论题1、近来为何提出绿色GDP概念?(要点)GDP的局限性: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不能反映生活质量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状况2、计算题最终产品价值时为什么不能把各阶段产值相加?避免重复计算题3、近年来我国GDP的高增长为何未表现为人均收入的高增长?(要点)GDP与PI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计算题口径不同收入分配政策第十三章一、名词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平均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二、单项选择1、B;2、C;3、A;4、C;5、A;6、A;7、C;8、B;9、A;10、B。
三、判断题1、错;2、对;3、错;4、错;5、错;6、对;7、错;8、对;9、对;10、错。
四、计算题1、收入为1000亿时,APC=C/Y=800/1000=0.8APS=1-0.8=0.2收入为1200亿时,APC=C/Y=900/1200=0.75APS=1-0.75=0.25MPC=△C/△Y=(900-800)/(1200-1000)=0.5MPS=1-0.5=0.52、K=1/(1-MPC)=1/MPS=1/0.6=1.673、(1)C自=100MPC=0.8APC=C/Y=100/Y+0.8(2)S=Y-C=-100+0.2Y(3)S自=-100MPS=0.2APS=S/Y=-100/Y+0.24、(1)Y=500时,C=400APC=400/500=0.8(2)400=C自+0.6×500得出C自=100则C=100+0.6×400=340APC=C/Y=340/400=0.85五、简答题1、(要点)均衡的国民收入:总产出与总需求一致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无周期性失业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要点)此消彼长3、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要点)短期消费函数曲线与纵轴相交,长期消费函数曲线经过原点短期消费函数曲线与45度线相交,长期消费函数在45度线下方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较稳定六、分析讨论题1、(要点)储蓄率低,投资少,GDP增长缓慢储蓄率高,消费支出少,总需求不足,GDP增长缓慢2、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原因与前提(要点)原因:经济的相互关联前提:社会资源的闲置3、如何理解“节约的悖论”?(要点)短期内,储蓄的增加未能转化为投资,将导致总需求不足,导致国民收入下降长期内,储蓄可转化为投资,较高的储蓄率可导致较高的增长率4、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何产生产出效应?(要点)扩大总需求乘数效应第十四章一、 名词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和利率组合的轨迹。
LM 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和利率组合的轨迹。
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谨慎动机:也称为预防动机,是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二、单项选择1.D ;2.B ;3.C ;4.B ;5.A ;6.C ;7.B ;8.C ;9.C ; 10.A; 11.C ;12.B ;13.B ;三、判断题1.√; 2.√; 3.√; 4.×;5.×;6.√ ;7.×;8.√ ;9. ×;10.√ 。
四、计算题1.解:(1)IS 曲线:y= 100+0.8(y-500)+200-1000r+550Y=2250 -5000rLM 曲线:M/P= y-10000r(2) y= 1800美元 ; r = 9%; c=1140美元; i=110美元2.解:IS 曲线: r=y 2000037.020********-LM 曲线: r=100001625010*******。
-y联立方程组求解可得y=40000;c=26000;i=6500;c+i+g=40000=y3.解(1)y=c+i+g =100+0.75(y-20-0.2y)+125-600r+50=260+0.6y-600ry=650-1500r (IS)(2)IS 斜率为:15001=0.000667(3)r=0.15时,y=60-225=425,若y f =465,缺口Δy=465-425=40,这时政府购买乘数k g ==t)(-111β- 2.5,所以要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政府支出Δg=5.240=16 (4)当Δg=10时,收入增加为Δy=10×2.5=254.解:(1)由Y=C+I ,可得IS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Y=480-800r,由M=L 可得LM 的代数表达式:r=-1+0.004Y.(2)联立以上两个方程求解,可得均衡产出Y =305,均衡利率r=22%.(3)将政府购买增加50代入IS 曲线。
因为乘数为4,实际代入200,即: IS 曲线:Y=680-800r,联立方程求解,得:均衡产出Y =352,所以,产出增加47;均衡利率r=41%,所以,利率提高19。
5.解(1)在价格水平不变P=1时,r=-30+251y (2)r=-40+251y与(1)中LM 曲线r=-30+251y相比较,(2)的LM 曲线位于(1)的LM 曲线的右下方,且两者平行,说明货币供给增加会引致LM 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
(3)当r=10,y=1100时,L=0.2×1100-5×10=170,对于(2)中LM 曲线来讲,货币供给200,此时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利率下降的压力。
五、分析讨论题1、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各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到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到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 ――LM 模型。
2、若消费函数用c=α+βy 表示,由自发消费α增加或减少,会使IS 向右上或左下平行移动,而边际消费倾向β增大或变小,则使IS 曲线斜率变小或变大,原因是β变大表示同样收入中会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留下作储蓄的更少了,为使储蓄和一定利率水平上的投资相等,现在需要有更多的收入才能有相应的储蓄,从而要有更多的收入和一定的利率相结合才能使I =S ,这就使IS 曲线变得更为平缓。
3、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是指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在IS 曲线右上方的任何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之所以都表明储蓄大于投资,这是因为相对于一定收入而言,利率太高了,从而使该收入提供的储蓄超过了该利率所导致的投资,或者是相对于一定利率而言,收入太高了,从而该利率所导致的投资水平低于该收入所提供的储蓄,这些情况可用下图表示:在图上中,A 点位于IS 曲线之上,相对于收入y 1,利率r 2太高了,若利率为r 1,则I=S ,然而,r 2>r 1 ,由r 2所决定的投资小于r 1决定的投资,从而使由r 1决定的储蓄大于r 2所决定的投资。
S >I 的情况也可以这样说,相对于利率r 2而言,收入y 1高了,若收入为y 2,则I =S 。
然而,y 1>y 2,由y 1决定的储蓄大于y 2决定的储蓄,从而使由r 1决定的储蓄大于r 2决定的储蓄。
4、货币市场均衡说的是实际的货币供给和实际的货币需求相等或一致的情况,即hr -ky P M或 r=-y h k,hP M 后一式中的LM hP M是上的截距。
当h 不变时,若M在P 不变时增加或P 在M 不变时下降,都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了,因而会使利率下降,投资和收入增加。
下降的利率和增加的收入都会增加货币需求,从而使增加了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重新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