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天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
这首酬报诗,在感触出身,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落的气愤中化沉郁为通畅,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豪放的胸怀和奋斗向上的精神。
】
【内容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 " 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如何的心情?
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芜的地
区,二十三年就好像弃置在道旁同样。
写出了作者长远被贬的难过和气愤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谈谈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 " 闻笛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
故友,表达诗人对故人已逝的沉痛; " 烂柯人 " ,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回乡所见,既示意自已被贬离京太久,又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人事俱非,仿佛隔世的心情。
3.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如何的
感情?
答案示例:化用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对光阴流逝、
人事变迁的叹息,充满无穷沉痛迷惘之情。
4.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答案:诗人运用比喻、对照的修辞,以 " 沉舟 "" 病树 " 作为反衬并自喻,描述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活力的情形;暗含出身凄凉
却依旧充满高昂精神,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豪放胸襟,这两句感情由以前的伤感低落转变成大方激动,示意社会的发展,新
事物势必代替往事物的真理。
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
5.尾联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作者如何的感情?
答案:“长精神”向友人表示态度,既是对友人关心的感谢,也
是和友人共勉;以此收束全诗,点明酬赠题意,不单表现了诗人从头投入生活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激励,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成效。
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愁闷之情,你怎么以为?请简要剖析。
(4 分)
这类说法不正确,诗人虽有对长远远贬异地的气愤不平之情。
但作者在困苦失落中不是意志低沉,而是以乐观豪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表现出诗人豪放豪放的胸怀。
《行路难》李白
金樽 / 清酒 / 斗十千,玉盘/ 珍羞 / 直万钱。
停杯 / 投箸 / 不可以食,拔剑/ 四顾 / 心茫然。
欲渡 / 黄河 / 冰塞川,将登/ 太行 / 雪满山。
闲来 / 垂钓 / 碧溪上,忽复/ 乘舟 /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 / 破浪 / 会有时,直挂/ 云帆 / 济沧海。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写诗人在政治上遭到挫折后心里愁闷,叹息世路艰险,功业难建,但诗人仍将执着追求的心路历程,反应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愁闷、愤郁不平易迷茫,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自信、乐观、豪放的性格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1.赏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经过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高品位的宴会,衬托诗人心里孤立、愁闷、迷惑,也表现了友人对诗人的盛意。
2.有人说诗歌中“听” “投”“拔”“顾”这几个动词用得好,请谈谈幸亏哪里?
“停”、“投”、“拔”、“顾”四个动词,面对美酒佳肴,诗人
的停止端酒,扔下筷子,拔出佩剑,四下顾望,这一系列动作形象地表现
了诗人心里的愁闷、抑郁、徘徊,拥有极强的表现力。
3.请赏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句的妙处?
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比喻的手法,写想象走开长安后渡黄河登太
行的情形,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困难、前程的迷惑,形象地表
现了诗人济世安民的理想没法实现,心里无穷的愁闷、难过、悲忿。
4.诗歌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
引用姜太公垂钓碧溪得遇周文王,伊尹梦舟日边被商汤邀请的典故,委宛地表现自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先人同样,为统治者相信重用,成立一番伟大的功业,突出诗人的自信、乐观、豪放,对被从头任用有所期望,对将来仍抱有希望。
5.赏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用比喻、典故,生动形象地写出固然前路阻碍重重,但仍会有一
天,驾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抵达理想的此岸,突出
表现了诗人的自信、旷达的性格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的豪放气派。
6.《行路难》这首诗歌诗人的感情谢荡起伏,请简要剖析。
诗开头面对“金樽美酒” 、“玉盘珍羞”,诗人倒是“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表现诗人心里极度愁闷抑郁;
中间四句,刚才叹息“冰塞川” 、“雪满山”,又忧如看到了吕尚、伊尹,诗人心里充满将能被重用的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传神地传达出诗人
跋前疐后而又要持续探究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句,诗人心里乐观豪放,他相信自己的理想志向总有实现的一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烂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回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
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希望人长远,千里共
婵娟。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气度宽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内容理解】
1.这首诗中“ 无眠”一词照顾小序中的“欢饮达旦” 。
全词带有人生真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究竟是问人生。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我欲乘风回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一句的表达成效。
答案:“恐”字把词人那种既神往天上又迷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委宛地表达了出来。
这类矛盾更能深刻地说明词人迷恋人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成效。
“转”和“低”正确生动地描述了月光的挪动,示意夜已深邃;
“无眠”正确地表现了分别之人因不可以团聚而难以入睡的情形,表达了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愁及对团聚的神往。
4.谈谈你对“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
的认识。
答案:月亮的阴睛圆缺犹如人的离合悲欢,是必定规律,不用
为此叹息伤心,表达了词人的豪放胸怀。
5.赏析“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 。
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婵娟”是美好的样
子,这里指嫦娥,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这两句唤起了人类广泛
感情体验,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人们能从美好的想象中获得人生的
安慰,成为千古名句。
6.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变化 ?
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烦凡间生活的偏向,“我欲乘风回去”,但思虑事后,“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转而放达宽阔。
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难过到乐观豪放。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晚白,月是故土明。
有弟皆分别,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主题思想】
《月夜忆舍弟》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写兄弟
因战乱而失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想念之情油但是生,特别是
在入秋此后的白露节气,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托
之下,这类想念之情更加显得深邃和浓郁。
【阅读鉴赏】
1.月亮显然普天之下是同样的,诗人为什么恰恰说“月是故土明” ?
显然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土的月亮最明;显然
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一定,不可置疑。
这类以幻作真的写
法其实不令人感觉于情理不合,由于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奇妙的心
理,突出了对故土的浓浓想念。
2.联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①家乡,想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其他忧愁;②伤时感事,不满
现状,盼望社会平定。
3.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首联描述了一副边塞秋季的图景。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戍鼓”指戍楼上宵禁的鼓声。
“断人行”写出所见,点明社会环境,
说明战事仍旧屡次、激烈,道路为之隔断 ; “戍鼓”“雁声”写出所
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悲凉情形。
这两句衬着了浓厚悲凉的氛围,这就
是“月夜”的背景。
4.月是故土明” 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知曾被多少人用来表达
自己的心声。
请问:故土的月亮真比外面看到的更亮吗?你是怎么理
解这句诗的?
答案:在思村夫的眼里,故土的月色老是分外的光亮。
“露从今
晚白,月是故土明”表达了对亲人们的悠悠深情。
5赏析“露从今晚白,月是故土明”的表达成效。
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怀的手法。
“露从今晚白,月是故土明”的
意思是露珠从今晚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土的最圆最亮。
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觉,是诗人思亲思乡感情的真切表现。
6.古代文人咏月的诗不计其数,你能写几句吗?
(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主题思想】
《商山早行》是唐朝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
此诗描绘了旅途中严寒凄清的早行风景,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表露出人在旅途的失落和无奈。
【内容理解】
1.这首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从诗中看,“早行”的原由是什么?诗中最能表现“早”的内容是什么?( 4 分)
答案:早行的原由是思乡(或悲乡)
最能表现“早”的内容是:在鸡鸣之时,天上还挂着月亮,行人已经将踪迹印在板桥的白霜上。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亦可)
2.古人议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
始犯难得”。
请联合全诗对此加以剖析。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量意蕴。
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拥有特色性光景,都表现出“早行”之
“早”;写早行的情形,栩栩如生,如在当前。
3.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以为它幸亏哪里?
答案: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画出富裕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
每句由三个意象构成,排列了好多清晨所独有的光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顾的衬着了一幅幽静淡远的画面,委宛地表现“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4.“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哪处。
答案:这是作者旅途中所见的风景。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
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
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破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5.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构造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表达思乡之情,反应了诗人迷恋故土的诚挚感情。
才走开
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邻近的池塘,凫雁往返游动,怡然自得,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构造: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土”照顾。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如何的境界?作者写的企图是什么?
作者创造出春回故乡,鸭雁满塘的温馨美好的境界。
表现欢喜的氛围,经过温馨的思乡之梦,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主题思想】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
此诗经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受的凭吊和惋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忿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内容理解】
1.颔联光景描绘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剖析。
颔联经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光景
的描绘,描绘出一幅荒寒孤寂的日深秋景图,衬着了长沙贾谊故居的冷清、冷淡、寥寂的氛围,衬托了作者孤单、孤独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触做铺垫。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剖析这首诗表露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请简要归纳。
答案: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
的悲忿和难过,对现在统治者的不满。
同时也有对贾谊的怜悯和对
汉文帝的谴责。
3.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D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难伸,心境悲凉,确立了全诗抑
郁深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环绕题中的“过”字睁开描绘。
“寒林”“日斜”不单是眼
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质处境。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现在诗人又到达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叹息唐王朝岌岌可危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
手法发出了愤慨的责问。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存心,好收吾骨瘴江边。
【主题思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抒发了作者心里郁愤以及前程未卜的感慨情绪。
【内容理解】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 、“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亮的对照,让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诗人命运的急巨变化。
此中包含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自己遭贬的愤恨之情。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怀,并做到了眼远景与心中
情的完满一致。
请你对此加以剖析。
“蓝关”形容关山邪恶,归程渺渺,前程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严寒,暗写政治天气恶劣。
“马不前”实质上是人不前,三字中表露出作者英豪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迷恋。
这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迷恋长安,不忍离开的感情。
3.诗句填空。
①写被贬原由的诗句:①一封朝奏九重天,夕
贬潮阳路八千②本诗中表示韩愈被贬的态度和主张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
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③表示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何不惜衰朽残年的勇气的诗句: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写为国事不惜自己的全部,却被贬却被贬的心里伤心,瞻念前程,悲己悲国心态的诗句: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⑤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顶用象征手法示意了自己困难处境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⑥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抒胸臆表示自己为国除弊不惜全部的诗句是“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⑦《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困难,归期无期的处
境是: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5.赏析“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 “拥”两字的表达成效。
参照答案:“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述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辛情形,同时委宛委宛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程迷惑的愁思。
6.赏析“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参照答案:运用了借景抒怀的写作手法,“家安在”表达了诗人
对家人、对国都的眷顾与迷恋,“马不前”写出作者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
经过对前路迷惑、严重严寒的环境描绘,与孤傲微小的个人
形成激烈的对照,示意前路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前程迷惑的愁思、心
里无尽的难舍悲凉、忧家伤国之情。
7.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令人深感诗人的一
腔悲忿,请联合诗句详细赏析。
参照答案: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首当初,“朝奏”“夕贬”;
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假想结局,死于异乡,侄孙“好收吾骨”。
堪称不时生悲,满腔悲忿。
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
已不见,前瞻潮州,前路艰危,真是到处见悲,一路悲忿。
咸阳城东楼
许浑(晚唐诗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纪,故国东来渭水流。
1.依据内容,归纳作者“愁”的原由和作用。
原由:思乡之愁、对唐王朝颓势之愁、昔盛今衰之愁、人间沧桑
之愁。
作用:一个“愁”字确立全诗的感情基调。
以“愁”开篇,后来
交待“愁”的缘故(用首句引出下文感情的抒发)。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成效。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联合,重申过去的禁苑深宫,当今不过绿
芜遍地,黄叶满林,惟有鸟蝉不识兴亡,依旧如故。
以实景叠合虚
景,写出了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
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但是生。
3.《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堪称“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这句诗对骤雨欲来,暴风四起的自然情形作了形象地摹写,动感分明;(1 分)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暗含紧张氛围的形象化勾画。
(1分)一语双关,寓意深远。
(1 分)
4.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请从情形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本诗开篇愁字笼罩全篇,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
开头讲愁,下边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动,又以绿芜黄叶来衬着勾画出一个冷清悲凉的境界,抒发了对家国衰落的无
穷感触.达到了情形交融的艺术成效。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伤感离其他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离,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
【内容理解】
1.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参照答案:写暮春时自己与所爱的女子分离的伤感情形。
“相见
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痛苦,两个“难”的意思不一样。
“东风无力百花残”衬着了当时离其他氛围,情形交融,令人有凄楚的感觉。
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参照答案: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丝”谐音“思”,
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想念;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表现自
己对所爱的人始终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意是:我的想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
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悉心全力死尔后已的人,以及这类献身精神。
3.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参照答案:假想对方伤感久其他各种情形。
“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光的逝去表示忧愁。
“改”字,见出分离之久,相思之苦。
“应
觉月光寒”揣测对方的感觉,一往情深。
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
看”的表达成效。
参照答案:化用典故,用神话传说中的“蓬山”“青鸟”表达对
恋人的非常热爱和深切想念,照顾开头。
行香子树绕乡村
【宋】秦观
树绕乡村,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
春色。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约茅堂。
飏青
旗,流水桥旁。
有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
忙。
1.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旅行)次序(或游踪)睁开光景
描绘,作者笔下的风景拥有色彩明媚、活力勃发(或繁荣昌盛)的特色。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剖析。
答:这首词语言简短,很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述出一幅百花绽放,鸟语花香的美好图画。
3.词人在词中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如何的感
情?
层层绿树,环绕乡村,盈盈碧波,涨满池塘。
这里鲜花绽放,色
彩绚丽,让人陶醉。
逶迤缭绕的围墙内,茅堂隐约,小桥流水近旁,酒旗飞扬。
这里莺鸣蝶舞,春意盎然,活力勃勃。
勾画出一幅春色明朗、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自然风景的喜欢之情。
4.请对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进行赏析。
手法:以白描的手法,上片重视描述静态光景,静中有动;下片
重视描摹动向光景,静景动景又互相映托,写出了春季的盎然活力。
语言:这首词风格轻盈,语言平常生动、清爽朴素,又色彩鲜显
然出农家本色。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现在识尽愁味道,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1.下边对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C ) A.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伤时感事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忧愁。
2.上下两阕紧扣一个“愁”字来写,这两个“愁”有何不一样?
前者是“闲愁”,涉世未深的少年的造作之愁;后者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没法言说的“忧愁” 。
3.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 采纳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
心里的难过与孤单。
4.词人“识尽愁味道”却“欲说还休”是由于愁绪太多,无从
提及。
5.“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6.“现在识尽愁味道”的“尽”有什么表达成效?
归纳词人半生困难酸楚的经历;使整个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个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