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如下:
鉴赏四步法:
首先,要注意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拟人、用典、对比是最常用的。
1.比喻
比喻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
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他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
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他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2.用典
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例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他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他运用“闻笛赋“、”
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例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他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杜甫的《望岳》中,他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杜甫的《春望》中,他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4.拟人
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的修辞,表达了诗人的感伤和离愁。
诗人常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比如“花溅泪”、“鸟惊心”,以表达忧国忧家之情。
在王昌龄的《采莲曲》中,“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
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人通过“芙蓉向脸两边开”这
句话,生动地表现了花儿争相开放,与采莲女争艳的情景。
在一首诗歌中,往往只有某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这些字被称为“诗眼”。
例如张籍的《秋思》中,“洛阳城
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里的“见”字,生动地表现了秋风萧瑟,落叶遍地的凄
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
另外,李煜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中的“锁”字,意为“笼罩”,生动地表现了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以及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凄凉、忧伤之情。
除了“诗眼”之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
例如常建的《题后山寺破产预案》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禅院的幽深寂静。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用一个“随”字展现了山势的变化过程,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
一个“入”字,表现了长江的波涛汹涌,突出了画面的流动感。
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
”则运用夸张的修辞和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大海
吞吐日月、包含星汉的壮阔场面,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
最后,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则通过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春景,引发对往昔的回忆,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之感。
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所以直接进行小幅度的改写。
诗歌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直接表达,常常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情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例如描写离愁别恨的闺怨诗、表达忧国思家的边塞诗、表达自己归隐后的闲适的山水田园诗等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弄清楚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态度,紧扣主题作答。
例如,杜甫的《望岳》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登高望远的豪迈气概,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则通过对比揭示了在封建社会里,百姓无论朝代的兴衰都会受苦受难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则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心系国家,具有无私的奉献
精神。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暗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宽阔的胸襟。
在回答内容情感型的题目时,需要先描述诗歌中展现的图景和画面,再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但也可以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答:这首诗中最好的词是“造化”。
它不仅形容了岳山的壮美,更蕴含了自然界的神秘和伟大,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此外,“造化”也暗示了天地造化的无穷奥妙,引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能否将诗中的某个词改为其他词,个人认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岱宗”可以改为“泰山”,但会失去原诗
中岳山的特定意义;“钟神秀”可以改为“钟灵毓秀”,但会显得
矫揉造作。
因此,改词要根据语境和意义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进行替换。
1.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描绘,如“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
3.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如“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4.对个人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对爱情、友情、家国等情感的表达,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做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赏析”、“分析”、“理解”等,明确考查的内容。
2.注意诗歌的题材、作者、时代背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3.注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排比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4.注意诗歌中的名句,理解其深层含义和感悟,以便更好地领悟诗歌的精髓。
诗歌是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诗歌的语言特点很多,其中包括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言简义丰、平实质朴、简洁明快等。
这些特点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诗歌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诗人们常常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他们也会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国家和城市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此外,还有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以小见大、以乐景写哀情、诗情画意、运用典故、运用修辞等手法,这些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以从他们的诗歌中体现出来。
有些诗人喜欢写山水,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有些诗人喜欢写思乡之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有些诗人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这些风格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