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空管设备运维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

合集下载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建设与发展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航运输在交通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交通安全保障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民航系统稳定发展就是要将着眼点落脚在民航安全问题上。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究。

文章首先分析了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意义,接着探讨了推动民航安全管理建设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民航空管安全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民航空管;建设与发展;安全管理;路径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为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往来提供了便利,人们的出行时效大幅度提升。

科学技术更是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航空行业借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交通运输主力,与此同时,民航事故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科学的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降低民航事故发生概率,是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一、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意义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有助于减少因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失误问题。

通过优化民航空管制度,完善民航空管体系,民航安全飞行有了基础保障,民航空域安全使用有了制度前提,逐步完善的空管制度和管理办法,有效降低航空器空中相撞概率[1]。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最直接的体现是运用妥善的空管方法管理民航,避免多个航空器从外部进入共同的空域,从而防止航空器空中相撞,确保航空器能够维持稳定运行,提升航空器安全性。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阶段,民航空管安全系统逐步走向完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持续建设更新。

科学有效的空管方法大幅度提升了航空管理安全度,降低了因机械设备以及人为因素所带来的故障问题发生概率,全面的管理工作督促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认真、细心、负责的态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认识水平。

加强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有助于在整个民航空管系统中营造出安全的文化氛围。

民航空管管理需要从多个维度利用布点的手段,加强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涉及到的方面包括维修单位、空管单位、机场航空公司等机构[2],各个机构都需要运用设立工作点的手段,投入至空管安全管理建设活动中,提升安全服务效果。

2023-统一运维管理平台总体建设方案V2-1

2023-统一运维管理平台总体建设方案V2-1

统一运维管理平台总体建设方案V2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IT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企业需要一种集中化的运维管理平台来提升运维效率和降低运维成本,同时还需确保IT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统一运维管理平台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

第一步,明确需求在开始统一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之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需求。

我们需要全面分析现有的IT系统和运维流程,建立用户需求和技术需求,确定统一运维管理平台的功能和特点。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运维工具和系统由于不同的运维工具和系统功能和性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系统。

我们需要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和复杂度来选择适合企业的运维工具,确保所有运维工作能够无缝连接并协同工作。

第三步,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在确定了可行的方案之后,我们需要开始建设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由于不同的企业情况不一,建设统一运维管理平台的形式和步骤也会有所差异。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统一数据采集和监控: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平台,对各种设备和应用进行监控和数据采集,目的是为了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尽早排除。

2、自动化运维:考虑通过引入自动化运维技术,自动化运维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统一日志管理:运用日志管理技术,将各种设备和应用系统的日志统一收集和分析,便于分析排查问题。

4、统一监管和访问控制:建立统一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保障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第四步,运维管理平台的使用培训在完成了统一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之后,需要进行相关的运维人员使用培训和测试,确保运维人员能够熟练地使用平台,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结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IT系统运维和降低运维成本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建立统一运维管理平台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明确需求,选择适合企业的运维工具和系统,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以及进行人员的使用培训,确保运维工作顺利开展。

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对各种设备、系统和网络进行全面、实时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从而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一种管理方式。

建设一个智慧运维管理平台需要以下步骤:一、需求分析1.明确目标: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运维管理现状和问题,明确智能运维平台的目标和意义。

2.需求调研:通过调研运维管理人员和用户的需求,深入了解运维流程、问题和瓶颈,并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为平台需求的确认和预测提供依据。

二、平台架构设计1.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所需技术,并选择相应的开发平台和工具。

2.平台架构图:根据所需的功能和特性,设计整个智慧运维管理平台的结构,包括前端、后端、数据中心、模型库、算法库等模块。

三、平台开发与实现1.前端开发: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开发用户登录界面、数据展示、操作界面等前端页面。

2.后端开发:采用Java、Python等后端开发语言,基于所选的开发平台和框架,开发管理系统、数据采集、运行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后端功能。

3.数据处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和分析,形成可视化数据统计报表,并用于后续的预测和决策支持。

4.智能模型开发:基于采集到的设备数据和监测数据,开发各类智能模型,并针对不同的运维场景进行测试和调试。

5.平台实现:完成平台各类业务和功能的需求,实现各类业务场景。

四、测试与上线测试:进行各类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应用测试和性能测试等,发现问题并及时匹配解决。

上线:进行产品的打包、部署、及配置,同时开通相应的用户权限,为开启智慧运维管理平台的使用做好最后的准备。

五、数据管理及维护1.数据管理:根据数据管理手册,对接收、存储、处理、分发、删除等数据全命周期进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故障维护:通过持续监测和预警,对平台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排查和维护,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智慧运维it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运维it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03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支持。
04
智慧运维IT运维管理平台 功能模块设计
监控管理模块
设备状态监控
实时监测IT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 等。
性能监控
对IT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如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率、网 络带宽等。
故障报警
设定阈值,当设备状态或性能指标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报警机 制。
03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改 进措施的具体内容、时间表和 责任人,确保改进工作的顺利
进行。
04
监控与调整
对改进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根 据实际情况调整改进计划和目 标,确保持续改进工作的有效
性和针对性。
THANKS
培训风险
针对使用人员培训不足的问题,制 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
06
智慧运维IT运维管理平台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效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设计
关键绩效指标(KPI)
设定与运维管理平台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 如故障处理时间、系统稳定性、资源利用率 等,用于评估平台运行效果。
用户满意度调查
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运维管理平 台的评价和意见,以便及时改进。
维护计划制定
根据设备的预测性维护结果,制定合理的维护计 划。
3
维护任务管理
对维护任务进行跟踪和管理,确保维护工作的顺 利进行。
智能调度模块
资源调度
根据设备的负载情况,动态调整资源的分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 行。
任务调度
将运维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自动分配给运维人员进行处理。
运维人员管理
对运维人员进行管理和调度,确保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

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服务站的建设及运营

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服务站的建设及运营

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服务站的建设及运营摘要: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管制已成为保障民航安全的关键环节。

建设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服务站,能够提高管制效率、减少误差风险,提高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主要从建设和运营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服务站;建设;运营;风险控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民航运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这样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问题和服务需求。

作为保障民航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空中交通管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发展与改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服务需求。

在空中交通管制体系中,飞行服务站作为关键控制点,承担了航班信息交换与通信、监控等重要职责,因此建设飞行服务站是拓展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重中之重。

一、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服务站的建设1.1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飞行服务站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地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地点要选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周边设施齐全的地方,以便为机组人员和旅客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同时,需要建设配备良好的通信、控制、监测等基础设施,确保整个飞行服务站的运转稳妥。

以机场飞行服务站为例,可架设GPS设备、安装雷达、建设飞行管制塔、装置跑道入口灯光等,确保飞行运营的实时监控、导航和管理。

1.2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建设好的飞行服务站需要有专业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对各项操作和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地图解析、雷达监测、航路规划、通信技能等。

同时,需要每年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和晋级考核,保持姓能力的稳定提升。

此项工作需要配合相关的行业标准、规章制度和科研成果进行,确保飞行服务站人员的持续发展与改进。

1.3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能够使飞行服务站的操控和协调更加精细化、自动化,有效降低人工失误、增加控制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各类先进的航空信息系统和软件技术可加强飞行服务站的导航、飞行计划编制、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处理,实现从机场于航空管制中心之间信息和数据的传递和共享。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ir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简称ATMS)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网络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飞机在空中的航行。

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飞机在空中的安全和顺畅,并提高航班的效率。

ATMS的建设与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空域管理技术,以确保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并优化航路和航班计划。

首先,ATMS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例如航班计划、飞机位置、气象信息等,以了解当前的航空状况。

然后,它需要将这些数据与其他飞机和地面设施共享,以便实时更新飞行计划并进行交通管理。

ATMS的建设涉及许多关键技术和设备。

首先是雷达系统,它用于监测飞机的位置和速度。

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定位和跟踪飞机,从而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其次是通信系统,它用于飞行员和航空管制员之间的实时通信。

无线电、卫星通信和数据链技术都被广泛用于飞机之间的通信。

此外,ATMS还需要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处理和存储大量的航空数据。

在ATMS建设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飞机和地面设施之间的通信必须是安全的,并且任何潜在的威胁都必须及时识别和处理。

因此,ATMS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通信、身份认证和网络防御系统等。

此外,ATMS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容错和备份机制,以确保在意外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ATMS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限于航班管理。

它还可以用于空域划分和飞行路径规划。

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和模拟算法,ATMS能够优化航班计划,并提供最佳的飞行路径。

这不仅可以减少飞行时间和燃料消耗,还可以减少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

此外,ATMS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航班信息和服务。

旅客可以通过ATMS系统获得航班延误、天气预报、航班趋势等实时信息。

航空公司和机场管理者也可以通过ATMS系统进行综合运营和资源管理,以优化运行效率和客户体验。

智慧平台运维管理建设方案

智慧平台运维管理建设方案

智慧平台运维管理建设方案智慧平台的运维管理是保证平台稳定运行和服务卓越的关键环节。

下面是一个智慧平台运维管理建设方案,旨在提升平台的维护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建立运维团队1.配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涵盖各个领域的专家,包括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安全管理等。

2.建立技术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分享,保持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与行业发展的同步。

3.建立问题反馈机制,提供让用户及时反馈问题的渠道,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二、制定运维管理规范1.建立详细的运维管理手册,包括应急响应流程、设备维护规范、服务质量指标等。

2.定期进行运维管理规范的评估,及时对规范进行修订和升级。

三、建立监控系统1.配置监控设备和软件,对平台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服务器负载、网络带宽、数据库响应时间等。

2.建立故障预警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平台的性能和运行状态,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故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或扩大。

3.建立日志管理系统,对平台的各项操作日志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排查问题。

四、建立备份与灾备机制1.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建立灾备机制,搭建冗余系统和备用服务器,以备机房或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系统,保证平台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1.建立访问控制机制,限制非授权人员对平台进行访问和操作。

2.配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确保平台的网络安全。

3.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修复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4.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六、建立服务管理机制1.建立服务级别协议(SLA),明确不同服务的响应时间、平台的可用性和服务质量等指标,为用户提供明确的服务承诺。

2.建立服务请求管理流程,将用户的需求和问题按照优先级进行分类和处理。

3.建立服务问答系统,为用户提供常见问题的解答和技术支持。

七、建立性能优化机制1.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分析系统瓶颈和性能瓶颈,优化系统配置和代码结构。

机场智慧管廊平台建设方案

机场智慧管廊平台建设方案

机场智慧管廊平台建设方案机场智慧管廊平台是指借助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机场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系统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工作协同的一种智慧化建设。

下面是一份机场智慧管廊平台建设的方案,共计1200字。

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机场已经成为进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为了更好地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工作协同以及旅客体验,需要为机场建立一个智慧化的管廊平台,将各个部门的信息汇聚到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应用,对于保障机场正常运行、提升机场安全和服务质量、节省机场经济成本和人力资源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项目目标1、实现机场全局的信息互联,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管理。

2、精细化管理机场部门,实现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应用智能化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提升管理效率。

3、提升机场运行、服务和安全水平,为机场用户提供更完善、更安全和更优质的服务。

4、化繁为简,提升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实现机场安全控制,以及对旅客安全、健康的管理和控制。

三、项目内容1、前端部分: 前端展示设备如LED屏、液晶电视、SPU、HMI显示屏、智能扫描仪等。

用于在机场各个区域展示信息内容,如飞机起降信息、旅客数据、安全提醒等等。

2、后端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与接收、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该模块用于采集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为前端展示设备提供数据支撑。

其中包括以下信息:(1)航班信息数据,包括起降时间、航线、飞行器号、机位号等。

(2)运行管理数据,包括支持设备及设施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的数据。

(3)旅客数据,包括行程预订、登机手续等等。

(4)安保管理数据,包括安全检查记录、安保人员管理、安保设备管理等。

(5)财务管理数据,包括机场收入、支出等数据。

3、应用层部分: 根据前端数据和后期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做相关应用。

包括:(1)机场安保,可根据监控视频进行车、人辆过程监管、进出港旅客的安全检查管理等。

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各种企业和组织都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障信息技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运维监控管理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提出一个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标1.提高运维效率:通过监控、报警和自动化管理等手段,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不必要的工作。

2.提升系统稳定性:通过实时监控、预警和及时处理等手段,提升信息技术系统的稳定性,避免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3.加强资源管理:通过统一的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全面管理,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备、软件系统等。

4.改善用户体验: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等手段,提高用户的体验,减少服务中断和延迟。

三、建设方案1.建立统一的监控平台:选取适合企业需求的监控平台,完成对各类资源的监控。

监控范围包括硬件设备的健康状态、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等。

3.引入自动化管理工具:通过引入自动化管理工具,对常见的运维工作进行自动化处理,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不必要的工作。

例如,通过自动化脚本进行常规巡检、备份和配置管理等工作。

4.进行系统性能优化:通过监控和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发现系统性能问题并进行优化。

例如,识别性能瓶颈,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5.开展故障预测和预防工作: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运维经验,开展故障预测和预防工作。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故障数据,预测出潜在的故障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6.加强安全监控:建立安全监控体系,对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控和及时发现。

例如,对系统的登录日志、操作日志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可能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7.设立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运维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励。

绩效评估可以基于监控数据、工作量和用户反馈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确保运维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空管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空管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空管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业和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场设备的技术含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各类空管设备的应用为飞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对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则成为了确保设备功能能够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

本文首先对空管设备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和规定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做好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空管设备管理维护伴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空管设备承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航班量的急剧增长。

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与管理方式的革新,传统的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电子化、信息化甚至智能化运维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宁夏空管分局近年来在运行维护信息化方面积极探索,正在逐步实现设备运行维护的信息化管理.分局气象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功能逐渐完善,设备组成越来越复杂,对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我们只有搞好设备的维护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为空中飞行安全提供可靠、准确、实时的服务。

根据民航总局《设备运行维护规程》(简称《规程》),总结多年来我局影响飞行安全的教训和经验,说明只有做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1 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原则民航总局颁发的《规程》是维护与管理的依据,是一切空管技术人员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法规。

现代的气象设备都是大系统,必须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指导维护和维修工作。

设备维护指的是为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而进行的看管、检查、保养、清洁、更换易损零件等工作,目是减少和避免设备不正常磨损、老化和腐蚀而造成的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前或及时发现故障设备,做好防范措施缩短设备运行中断时间,减少偶然因素的不良影响。

设备维护往往会跟设备维修的概念混淆,设备维护和设备维修都是设备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维修是指恢复系统中技术手段的规定状态及确定和评估其实际状态的措施。

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而维护不论是设备运行中,还是设备在空闲状态或故障状态均可以进行。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一、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民众之间的交流和交通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飞行器数量的增加往往会给空中交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各国政府和航空业界开始重视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并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服务体系。

下文将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详细说明。

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概念及作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简称管制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部门和功能的系统,其任务是确保国内和国际航空器在空中、塔台和机场周边空域的运行安全和顺畅。

一般包含了雷达监视、通信、导航、机场和航路设备、航空事业部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ATC系统最主要的任务是提供天气、航空器位置、航路和空域的信息,让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明确信息并做出决策,综合管理空中航班,协调空中流量控制和机场运行的安全、顺畅。

三、管制系统的建设和技术发展1. 系统建设ATC系统建设是一个首要且十分复杂的工程。

通常需要在每个控制区域设置一个主管制中心,并配备相应的雷达、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装备,进行采购、大量的非常规的勘测、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培训等各方面的工作。

近段时间,在民航局、机场管理公司、航空运输企业的支持下,ATC系统建设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状态,交通管制系统的国产化也越来越显著,形成了“互联互通、统筹管理”的ATC系统方向,进一步保证了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2. 技术发展ATC系统的技术发展包括雷达、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使能力、安全、效率和服务度等方面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雷达是三维主雷达技术和二次雷达技术;通信方面采用了VHF、HF、ACARS等各种通信方式;计算机方面采用了先进的计算软硬件技术,作为ATC系统的核心控制技术。

四、空中管制管理措施及技术1. 空域管理空域管理就是确定和划分特定的空域,有效利用空域,明确各个空域的管制属性,制定相应的空域使用计划、空中交通网络,共同协商处理,使空域内的所有航班都有稳定、可靠、安全性的服务。

浅析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析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析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摘要随着民航空管工作对信息技术依赖性的增加,确保空管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保障航班正常和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黑客控制或破坏了空中交通指挥相关的计算机系统,那么黑客就可能利用虚假的飞行动态信息或指令来误导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以达到诱使高速飞行的飞机在空中相撞的目的,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网络信息系统在为用户提供了广泛互联、远程互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为黑客开辟了从远程入侵,进而盗取信息、篡改数据、篡改业务流程、甚至使部分或全部网络瘫痪的途径。

如果黑客控制了某些重要的空管信息系统,就可以向飞机下达虚假命令,或者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供虚假的航行信息,其灾难性的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重视民航空管信息安全。

传统的民航空管网络是相对封闭的专用业务网络,受到黑客攻击的风险很小。

近年来,空管网络规模快速扩张、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日益增加,网络结构和网络应用日趋复杂,空管信息安全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

信息安全工作已受到民航空管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空管信息安全管理正进入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分等级保护的阶段。

2. 什么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信息不泄密,信息不被篡改,提供信息的业务不被意外中断。

更专业的定义是,信息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使之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侵犯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确保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被中断。

其中,信息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存储、传输、处理的数化信息。

信息安全从安全的作用层面上划分,可分为物理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从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上划分,可分为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

3、为什么要重视民航空管信息安全工作。

随着民航空管工作对信息技术依赖性的增加,信息系统能否安全运行,将直接影响航班正常和飞行安全。

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的运维管理工作变得愈发复杂。

为了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成本,设计一个高效的运维管理平台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运维管理平台的设计方案:1. 功能模块(1)资产管理:对企业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各类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资产的入库、分配、退库、维修等环节。

(2)监控告警:通过采集各类监控指标,实时监测企业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运行状态,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告警处理。

(3)故障管理:对于一些常见故障,通过用户自助故障诊断和故障解决方案库提供快速的故障处理方法。

(4)变更管理:管理变更的申请、审批、实施和验证等全过程,确保变更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5)性能优化:对企业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提供性能监控和性能调优的功能。

(6)日志管理:统一收集和管理各类系统日志,方便运维人员进行异常分析和事后审计。

(7)运维自动化:通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运维效率,支持自动化的应用发布、配置管理等操作。

2. 技术选型(1)前端技术:采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页面的交互和展示。

(2)后端开发框架:选择成熟的Java开发框架,如Spring MVC、MyBatis等,实现后端业务逻辑的处理。

(3)数据库:选用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平台的数据。

(4)消息中间件:采用RabbitMQ等消息队列中间件,实现异步处理和事件驱动。

3. 系统架构(1)前后端分离:将前端和后端分离,通过RESTful API进行交互,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2)分布式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服务,每个服务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容,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并发处理能力。

(3)高可用部署:通过使用负载均衡、故障转移等技术手段,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4)安全保障:采用HTTPS协议加密传输数据,应用权限控制、操作日志审计等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新一代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新一代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新一代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本文主要介绍新一代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选这个主题,一方面是因为运维在整个IT生命周期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新的技术及架构给运维带来了新的方向与思考。

如何做好运维,成为更多企业及运维人员关心的重点。

一、运维平台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的IT已从原来的一个后台管理职能,转变成了生产营销中心,IT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企业生产运营之中。

同时IT技术架构也在逐步朝微服务、容器、云化、开源等方向演进,在新的架构规划体系下,IT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平台的运维支撑能力、资源支撑能力等带来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的IT系统建设及数据中心规模扩强的速度下,没有一套合适的运维管理平台,运维工作将举步维艰,因此建设一个更可靠、更智能的运维管理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维平台发展历史广义上的运维平台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以专业化网管工具为代表,包括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中间件、存储等进行专业监控管理的各种专业化工具。

2.第二阶段,以ITIL流程化管理为代表的综合网管,通过事件、服务、流程等贯穿监控、变更、资产管理等一系列IT运维管理。

3.第三阶段,以敏捷、DevOps为代表的运维管理平台,主张开发运维一体化、自动化,强调需求、资源的服务化。

目前第三阶段还在迭代演进中,随着人工智能的新起,AIOps的概念开始盛行,因此结合敏捷及智能,成为新一代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的核心目标。

三、建设原则IT运维管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围,整个IT生命周期都跟运维有着关系,运维难做,运维管理平台更难做,这个领域缺少标准和规范,目前也就Gartner对ITOM/ITOA有一些功能范围上的定义。

运维管理平台包括监控、ITSM、CMDB、自动化运维操作、日志分析、用户体验、APM、数据库管理、云平台管理、网络管理、业务监控、拨测、运维大数据等这些类别,有些企业建设了很多项目或购买了许多工具,但仍觉得用不上、不好用、用不起来,为什么?个人觉得包括几个方面原因,如管理思维的问题、技术架构的问题、组织文化的问题等。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设备作为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记录和纸质文档,存在信息不准确、不及时、难以共享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高效管理的需求。

因此,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设备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够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故障信息等,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动态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警,从而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其次,有助于优化设备维护策略。

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历史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实现预防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相关信息,加强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然而,要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克服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

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安全性等诸多因素。

同时,系统的开发和实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团队,技术力量不足可能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失败。

其次是数据质量问题。

设备管理涉及大量的数据,如设备台账、运行记录、维修记录等,如果数据不准确、不完整,将影响信息化系统的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

此外,员工的观念和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部分员工可能对新的信息化系统存在抵触情绪,或者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这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设备管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规划。

通用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用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用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通用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通用航空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通用航空企业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汇总,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信息系统中,为通用航空企业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

该系统可用于对通用航空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以便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查找到相关信息。

该系统通过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分析、设计,为相关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使用。

同时该系统可方便地与通用航空企业内部系统实现对接,从而实现维修过程中产生数据的共享。

该系统为企业人员提供了高效快捷的维修信息管理方式,为企业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提供了帮助,使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关键词:民航机务;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引言航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即是在航空公司内部,进行各种不同的信息交流。

航空公司的优良服务,使旅客能够安心地使用,使其成为旅客的第一选择。

但是,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文章重点阐述了航空公司的维护与维护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最后,结合我国航空公司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我国航空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民航机务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随着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通航企业进入到市场中来。

另外,由于国家政策支持,通航企业不断增加,维修人员也逐渐增多,为了使我国通用航空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服务于大众,需要对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

根据中国民航局颁布的《民用航空维修管理规定》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各大航空企业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是以数据中心系统为主。

这类信息系统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员进行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

但是随着通航企业不断增多,我国现有的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航企业需求。

由于很多通航企业都采用分散式管理,从而造成了大量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共享。

运维管理平台工作总结

运维管理平台工作总结

运维管理平台工作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运维管理平台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运维管理人员,我对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总结需要从技术、流程和团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技术方面,我们需要对运维管理平台所涉及的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包括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

在流程方面,我们需要对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

我们需要确保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团队方面,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努力实现运维管理平台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以提升团队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总的来说,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总结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流程和团队三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运维管理平台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和优化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同时还将注重团队建设,努力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运维管理平台将会更加稳定、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浅谈民航设备管理

浅谈民航设备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民航设备采购招标的重点环节分析
1.1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通常包括招标公告、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技术标准以及投标文件格式等。招标文件的重点主要在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技术标准和要求。投标人须知明确了投标人参加投标所须具有的资格要求、履约能力和其他相关要求,投标人资格要求是最基本要求、是准入门槛、是重点内容,确定潜在投标人的范围合理、描述准确是保证项目招标成功的先决条件。
浅谈民航设备管理
摘要:民航中南地区所辖空管局、地方机场已基本建立相应的空管设备集中监控系统与运维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地区一级的空管设备管理评估系统及相应的基础数据规范标准,将能有效地提升全地区空管设备运行监管的效率。文章分析了中南地区空管设备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地区一级管理评估系统的建设构想。
以民航吉林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对空设备室为例,现有技术人员10人,60后,70后,80后分别为1人,5人,4人,可以说是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并且80后值班员正逐渐成为对空设备室的中坚技术力量。同时对空设备室也很重视年轻值班员的培养工作,业务学习,安全教育等工作每月定期展开,并且会不定期的派出年轻值班员外出学习。同时通过职称的评定,来激励年轻同志更好更深的投入到业务钻研工作中去。实践是基层值班员最好的学习机会,对空设备室也会根据常见突发故障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一起研讨与学习,在保证了业务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建立起一派全员学习的氛围。
技术标准明确了招标人对采购设备的需求,是招标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一般包括设备的详细需求、主要功能、相关技术参数以及对投标人的其他要求等。技术标准的编制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包括民航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符合招标人的实际使用需求,与既定投资目标相适应,符合适度超前的需求,避免浪费。兼顾性能和经济性,有利于良性竞争,对合理范围的潜在投标人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内容应清晰明了,便于投标人正确理解和响应,使报价准确,减少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纠纷。编制规范、严谨,对于可以量化的技术要求应尽量量化,避免因简单或笼统而产生争议,减少评标风险、投诉风险。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设备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的测试、设备的年平均使用费用等,便于对投标设备的选择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空管设备运维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
作者:陈宁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第22期
摘要:空管设备保障体系是中国民航空管三大运行体系之一,设备运维的信息化管理是各级空管设备保障单位未来工作的重点。

该文结合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设备运维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经验与规划,略谈一下空管设备运维信息平台的建设背景、建设模式、建设内容以及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空管;设备运维;电子值班;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2-6129-02
空管设备承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航班量的急剧增长,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与管理方式的革新,传统的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电子化、信息化甚至智能化运维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近年来在运维信息化方面积极探索,正在逐步实现设备运维的信息化管理,本文就中心在近年中的设备运维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与规划略谈一下空管设备运维信息平台的建设。

1 平台建设的背景
在民航业发达的欧美与澳洲等国家,除了空管系统领先于国际民航外,辅助的日常办公与业务管理系统也处于领先地位,空管设备运维信息平台在美国等国都有着良好的应用与发展。

美国民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成全国一体化的空管设备维护管理系统(MMS),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在全国部署有23个站点,实现了设备维护人员随时随地实时地对设备运行信息的填写,并与设备维修实现联动,为联邦航空局监视设备运行状况乃至国会对民航运行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中国民航发展时间短,在技术与管理方面一直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境况,空管设备运维系统建设在各地空管分局站发展不均衡,部分单位已经基本实现了运维的信息化管理,而大部分单位还沿用传统的运维模式。

全国一体化运维系统的建设已经被列为空管“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之一,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内,全国各地空管分局站将全面展开设备运维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负责中南局直属空管设备的运维工作,包括广州区域管制中心、白云机场塔台的自动化系统、语音交换系统等空管设备,以及分布在广东省各个地市的雷达站、导航台和短波发射台,运维工作量大,保障任务重,对运维的信息化管理需求迫切。

2 平台建设模式
空管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特色不一,有完全外包的,有完全自主开发的,也有半外包半自主的,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探索一个适合于空管实际的建设模式是各地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笔者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阐述一下运行保障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

1)一线人员参与调研工作
最了解系统实际需求的当属系统的直接用户,由设备值班员提出并描述需求对于系统的成
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中心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各管理室主要领导组成,指导督促中心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成立了“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各管理室业务骨干组成,负责系统的需求描述与测试等工作。

实践表明,一线人员能够较好地完成调研工作并且效果良好。

2)资深专家指导平台设计工作
系统设计是系统建设中最核心的一环,聘请软件行业资深的软件设计师指导系统的设计工
作是中心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心聘请的软件设计师经验丰富、对新技术有持续的研究,长期专注于民航行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中心各个业务系统的建设实施中起到关键作用。

3)专业程序员参与开发工作
软件开发人员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主体力量,软件公司的程序员不熟悉空管业务,空管员工又一般不具备专业的软件开发能力。

针对该情况,中心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由外聘程序员与空管员工组合成开发团队,空管员工主导业务功能的实现与开发方向,外聘程序员实现基础的开发,从而提升空管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与项目管理水平。

4)自主知识产权确保建设可持续性
空管设备运维信息平台等软件是空管信息化的重要资产,确保知识产权的自主性对于信息
系统建设的可持续性意义重大。

根据空管的实际特点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业务需求不断变化,随着航班保障架次的不断增加,设备不断更新升级,管理模式也不断进步;全国一体化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接口规范等工作逐渐展开。

只有保持信息系统建设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掌握后续信息化工作的主动。

3 平台建设内容
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对近三年设备运维情况及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对平台功能及实现流程进一步明晰。

1)平台运行流程
空管设备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在功能上主要分为几个体系,电子值班与信息通报体系、设备维护体系、设备管理体系、人员培训与考核体系以及安全评估体系,其中安全评估体系也就是SMS管理体系,其基础数据从前四个运行体系中获取,并通过安全管理模型实现中心设备的运行风险评估;平台组织结构分为班组、管理室、中心三级,并提供向地区空管局一级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

平台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2)平台功能模块
平台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
电子值班:实现中心各级部门的电子化值班登记与信息通报功能,具体包括排班、巡视、汇报、交接班等基本功能,包括故障管理、无线电管理、停机管理等核心业务管理功能,包括专项活动、安全整顿等动态业务管理功能。

设备维护:实现中心设备日常维护、维修的登记与管理功能,具体包括设备维护、维修、备件检测、仪器仪表测试、更新改造以及履历管理等。

设备管理:实现中心各类空管设备备件等的集中管理,具体包括设备库、设备履历、设备关联视图、服务影响模型、备件库、仪器仪表库等管理。

知识管理:建立中心知识库,实现对各类知识进行分类、点评、审核功能,实现基于全文检索的知识库查询功能。

实现对考试、论文以及技术资料的知识化管理。

人员管理:实现中心人员资料与档案的管理,包括人员履历、考勤管理、执照管理、考核管理、培训管理以及安全档案管理等功能。

绩效管理:实现中心各类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包括考核模型、工作量统计、绩效管理等功能。

风险评估:实现中心设备运行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功能,包括运行分析、设备风险评估、SMS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

统计报表:实现中心运行报表与专业报表统计功能,包括运行日报、工作报表、运行统计、干扰报表等功能。

4 平台建设架构
平台基于三层逻辑架构设计,底层为数据层,包括数据库与文件库;中间层为业务层,实现基本的业务功能,并建立面向外部系统的数据接口;顶层为表现层,支持PC机浏览器访问与移动值班终端平板电脑访问两种方式。

在数据库层,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建立在专门的数据服务器,文件库通过FTP服务实现,
建立在专门的文件服务器。

在业务层,通过数据接口与文件接口实现对数据层的访问,实现电子值班、设备维护等基本的业务功能,建立其他系统访问的数据接口,接口以服务的形式发布,基于SOA架构实现。

在表现层,基于浏览器实现B/S结构访问,基于智能客户端软件实现C/S结构的访问;其中平板电脑实现了值班员的移动值班。

5 总结
设备运维信息平台的建设对于中大型多系统设备运行保障单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将全
面提升管理水平。

该平台将作为中南地区空管设备保障体系一体化运维平台的前期试运行平台,为地区级系统提供基础运行数据,可为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空管设备保障单位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伊群.美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运行概念[J].中国民用航空,2007(8).
[2] 彭雪丽,潘卫军,王垂瑞.空管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07(6).
[3] 程学军.新航行系统及其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