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一轮复习: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在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故乡》《社戏》,然后是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人的作品。

到了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正式将其命名为“散文化小说”。

当时,思想解放的风潮和开放变革的时代语境推动着文学观念的刷新和写作规范的改变,以汪曾祺、钟阿城、何立伟、贾平凹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作了不少带有散文化特征的中短篇小说,为小说界带来新鲜的气息。

如汪曾祺的《幽冥钟》《茶干》近似随笔,《受戒》《大淖记事》则重“氛围”的营造而不刻意追求情节故事;贾平凹的短篇小说集《商州初录》在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以散文化的形式叙写商州的景致风光、风俗人情、历史沿革;钟阿城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以干净冷峻的文字、短小的篇幅、散文化的倾向为突出特色;何立伟的《小城无故事》《白色鸟》则是“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的代表范例,等等。

对此类小说的阅读,既要立足文体(小说),又要对其特质(散文化)有所关照。

二、散文化小说特点
1.虚化人物形象:
往往没有细致地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没有侧重于体现其性格的丰富性。

人物往往扁平而单纯。

①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只是简单概括,不通过完整的情节塑造
②淡化个体形象,叙写群体形象
③平凡的小人物,人物形象不立体、不典型、不鲜明
如孙犁的《荷花淀》中,白洋淀的那一群青年妇女叫什么名字,五官和服饰如何,全没有提到,她们却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讴歌的对象。

2.淡化故事情节:
散文化小说往往没有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线性结构展开,故事性较弱,没有完整地展现出人物命运的变化,文中没有制造悬念、冲突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①缺少戏剧性,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②故事性不强,没有完整的情节链
③情节舒缓、平淡,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
如:《边城》:对湘西自然风光的描写比较多,体现美好的环境下美好的人性。

田园牧歌式的小说淡化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不是很丰满,讴歌人情美和人性美。

《哦,香雪》:没有搭建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刻画哪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但是主题仍然很突出。

3.散文化结构:
①结构“形散神聚”。

(1)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但都与……中心有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2).....和……貌似没有关联,互相独立,但都集中表达了......
②抒情性结构,循着回忆性叙事的展开,小说结构组织上伴随不做故意的“回忆”却松散自然的夹有抒情语言
4.强化环境描写:
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所谓“氛围”,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人间百态和生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

美好的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沉浸式体验,使小说有抒情性的美感,勾勒地域风情色彩。

①对于…的描写,都营造了……的意境,渲染了....的氛围
②对于……等景致精心建构,反映了……的民情风俗
比较典型的是孙犁的《荷花淀》,如开头: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

大家争
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5.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
主旨较含蓄,多是通过“气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本文不像传统小说一样,不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对……的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6.语言散文化:(同诗化语言风格互补)
散文化小说简洁凝练优美生动,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于一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丰富语言内涵,使故事讲述得更加灵活多变,少铺陈少夸饰语言间充满着抒情特色。

①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
②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

三、如何阅读散文化小说
考场上散文化小说阅读,首先存在一个文体确认问题。

一般而言,命题者会在题干中或以其他方式告诉你它是一篇小说,而到底是否是散文化小说,则要靠你自己判断。

可以根据作者去断定,如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闻名的作家有郁达夫、废名、沈从文、师陀、萧红、汪曾祺等,以及当代作家贾平凹、钟阿城、何立伟等;但主要应依据散文化小说的特征去判断。

1、把握散文化小说“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要读懂散文化小说,应抓住其“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征,由“形”聚“神”,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内容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去抓住其内在的情感流动与诗意营构的脉络。

2、关注叙述视角,把握叙述特色。

喜欢采用主观性抒情性比较鲜明的叙述视角,如“我”、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儿童视角、回忆视角等。

这些叙述视角往往根据情感抒发、氛围营造与诗意内涵的需要交织一起或灵活切换
3、分析“意象”,把握内在意蕴。

散文化小说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

4、分析“人物”,挖掘文章主题。

作者不再让事件捆绑摆布自己的心灵,常在小说中运用情绪的流动,内心的独白,放射
性的结构,思维空间大大开拓,能自由表现自己的旨蕴意念。

四、易错提示
1.弄不清散文化小说与散文的主要区别。

小说和散文的主要区别:情节上虚构与真实,表达方式上叙事与抒情,语言上明白流畅与优美。

所以散文化小说实际上是弱化了小说的故事性,强化了抒情性。

2.考生对手法界定比较准确,但是缺乏分析。

“手法+效果分析”是回答“艺术手法赏析”的规范模式,只点出手法而不准确分析最多得一半的分数。

3.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不具体、不全面。

考生没有建构牢固的小说知识理论体系,在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时,除了要关注正面描写外,还要关注侧面描写,而侧面描写是经常被忽略的。

4.鉴赏文本小说语言时,不知具体要点。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这里的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等。

【例文】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

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

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

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

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一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

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

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

我这辈
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

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

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

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

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

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

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

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

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

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

很久,没有人答应。

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的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

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

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

谁不想富贵呀。

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

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

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

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

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

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

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

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

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

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

、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的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的村庄名为“虚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

B.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C.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D.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直接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2.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分)
3.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根据节选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6分)
答案:
1.B(B原文说“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是说没有几个人会被别人叫他们大名,并非“榆木”“铁叉”等名字不正经。


2.①从俗/从众心理。

村里人都习惯叫别人小名,不叫别人户口簿上的正式名字,这是一种惯性,体现了村民从俗/从众的心理。

②狭隘自私心理。

冯三大名冯德财,村民害怕村里财富都被冯家得去而自己受穷,提防、戒备不叫冯三的大名,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

③封闭的心理。

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计较着村里的财富被别人得去,从没有想过走出去创造财富或者把村外的财富引进来。

④冷漠的心理。

冯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会彼此呼唤,互相擦亮,是一种冷漠的心理。

(6分,每条2分)
3.①淡化情节。

小说只有冯七大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链。

②虚化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是冯三,但缺少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冯得财外,与村中其他人并没有大不同。

③营造意境。

摆脱对人物生活现实的叙写,着力于对风土习俗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

④抒情性味浓。

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6分,每条2分,答对任意3条满分)
【习题】
凿空
刘亮程
①张旺才从外地逃荒来到阿不旦,在远离村子的地方,用四亩地养活了全家人,四亩地之外源源不竭的多余力气就用来挖洞,他一锨一锨建筑着自己的黑暗宫殿,似乎打算在其中度过几生几世。

②张旺才已经将地洞莫名其妙地挖向了公路方向。

一次他听见一辆大车远远驶来,速度极快,到头顶时猛然停住,轮胎擦路的声音刺进地下,他一惊。

这辆车发生了啥事?他屏住呼吸听。

路的声音缓慢了,好多汽车慢下来,停住,又缓缓开走,到不远处,路的声音又快了。

他走出地洞,听到公路上的嘈杂声,路边停了好多车,他快步走过去,看到村里好多人沿着公路跑过来。

③卡车撞了一个上学的孩子。

女孩,十二三岁。

撞到了头上,听说已经不行了。

他站在林带边的杨树下看,村里人围成一堆,有哭喊的,有劝说的。

张旺才站在路边,不时望望林带,又赶紧朝路上看,像怕别人看出他的心思似的。

他的地洞就在林带那棵大榆树下面。

④另一次他听到头顶“腾”的一声,好像地洞要塌了,再听时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静了好一阵,一辆汽车“呜”地过来,到头顶也没声音了。

他跑出洞子,远远看见路上斜横着一辆石油卡车,另一辆卡车正在开走。

他走到路边时,看到的情景把他吓坏了,两个人血肉模糊躺在路上,辨不清头脸,从衣服看,肯定是阿不旦村的人。

司机大概坐刚才那辆卡车跑了,路上静静的,一辆车都不过来。

张旺才盯着那两个人看了好一阵,一个人腿颤了一下,另一个一动不动,可能已经死了。

这咋办呢,得赶紧救人啊。

⑤张旺才边往村子跑边喊。

一段荒地过去就是苞谷地,几个人头从苞谷地探出来。

⑥“卡车撞死人了。

”他指着公路喊。

⑦那几个人提着镰刀跑过来。

他跑到卡车跟前,几个人围着遇难者又喊又叫。

他退到林带旁站住,他不能过去。

他知道这个规矩,他们活着时,和他们握手,一起吃饭说话,开玩
笑,都没有事。

一旦死了,他就不能过去了,连围着看一眼都不行。

在村里他参加过邻居孩子的割礼,参加过婚礼,从来没有参加过葬礼,那是不能去的。

⑧那以后张旺才害怕公路了,他的地洞朝村子挖过去,顺着林带下树根指引的方向。

林带下面最安全。

林带外面是一段荒滩,荒滩上谁都可以随便挖土,说不定啥时候,一辆卡车开过来,后面跟着挖掘机,一铲挖下去,就是一米多深。

那样的机器,几铁铲就挖通到洞里。

挖出来的土装满卡车,走了。

荒地上莫名其妙多一个深坑,坑边几道卡车轱辘印。

也有时出现一大堆垃圾,堆得小山一样,垃圾中混杂着村里人有用的破砖头、废塑料,这些东西被坎土曼①翻找一顿,散开在荒滩。

散不开的大水泥块扔在那里,只要水泥块中有一根哪怕指头细的钢筋,很快就会有一个或两个村民,赶驴车过来。

有时是两个人同时看上这个东西了,就一起干,馕、茶水放在一边,驴车卸了,驴拴在一边。

两人挥着铁锤钢钎,一点一点地啃,他在洞里听见铁锤砸钢钎的声音,像刺痛的鸟叫。

几天后,那个水泥块变成一地碎片。

凿出来的钢筋也许扔在吐迪家的铁匠铺,顶了一把半把镰刀的钱。

也许卖给收废铁的,得了十几块钱,两个人对半分了。

也许不分,到村里小商店,买一瓶酒,两包油炸大豆,剩下零钱找成水果糖,一人装一把,喝得醉醺醺回家去。

⑨平常时候荒滩上长一些杂草,从村子赶出的羊群,从路边林带绕过田地,走过这片荒滩,再下到河滩有草的地方。

荒滩和村子间有一长条地,年年种苞谷,有一年也倒茬种棉花和麦子。

种苞谷时候,一年有几个月,村子被苞谷地挡着,张旺才站在河岸,只能看见村子的烟囱和白杨树梢。

种棉花麦子的年份,他一眼能看见村头自己家的房子,看见后墙上的小窗户。

洞挖过荒滩后,他想过从地下面斜挖到自己院子,又担心没有树根在地下引路,挖过了挖到邻居家院子。

再说庄稼地里也不安全,苞谷一年浇四次水,麦子浇三次水,棉花浇五次水,浇地的水,跑趟子水,泡个地皮皮,半米深。

但是,地下若有裂缝,水会一直灌下去。

裂缝正好和地洞连通,就麻烦了。

洞里进点水不要紧,浇地的人看见水朝地下走了,会拿坎土曼挖几下,把土捣实,也就好了。

若是遇到一个大口子,水打着旋涡往下漏,种地人就起疑心,想到地下面肯定有洞,有洞就有东西。

到底有啥好东西?水停掉,夜里没人时,父亲带着儿子,拿着坎土曼、绳子和桶,弓着腰,悄悄地开挖了,只一会儿工夫,人就钻到地下不见了,外面只看到不断增高的一堆土。

不管洞挖多深,顶多毁掉两平米庄稼,真的挖出东西了,好几年吃不完。

阿不旦村的庄稼地里不是没挖出过东西,挖出的多了,只是人都不说,挖出好东西的人家,装得啥事没有发生,东西在家里藏半年,再拿出去悄悄卖了,然后,这家人的生活一下不一样了,家里突然飘出煮肉的味道,新皮鞋新衣服都穿上了,说话的口气也不一样了。

村里就有几户人家莫名其妙地过上好生活,家里还是那几亩地,地里也没多打粮食,人也没出去挣钱,突然就吃好的穿好的了。

咋回事呢?如果不是天上掉金子,正好砸通他们家房顶,肯定就是地里挖出东西了。

如果挖不到东西呢?坑填了,补种上早熟作物,也没啥损失。

洞一旦挖下去,就会和地洞挖通。

⑩张旺才的洞挖到村子下面,离自己家房子顶多几米的地方。

这天早晨,他突然听到了一声驴叫,还没从驴叫的惊吓中缓过来,土里又一个声音响起来,他耳朵紧贴洞壁,那个声音越听越清晰。

就在离他不远的土里,有人也在挖洞,好多人,好多把坎土曼在挖。

节选自刘亮程《凿空》)(有删改)
注:①又名砍土镘,民间传统的一种铁制农具,有锄地、挖土等用途。

阿不旦村的村民们以为要在阿不旦村挖石油管道,他们的传统工具坎土曼肯定能派上大用场,但是石油管道
用挖土机很快就挖完了,根本没坎土曼的用武之地。

②刘亮程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凿空》是刘亮程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张旺才和村民玉素甫等人的挖洞事件,以及村庄周围大规模的工业挖掘,展示了一个正在被凿空的村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旺才逃荒来到阿不旦,无法与当地人真正融为一体,正是这样的孤独使他沉迷于挖洞。

B.与张旺才挖洞的目的不同,村里人挖地洞纯粹是为了挖出“好东西”,过上“好生活”。

C.阿不旦是中国当下村庄的缩影,人畜共存、朴实传统的生活方式正遭受现代文明的冲击。

D.作者以挽歌式笔调表达了隐忧,用荒诞的笔法抨击了人们精神家园的虚空,充满哲思。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地洞内张旺才听到的声音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符合人物在地洞中听觉分外敏锐的特点,也能看出他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

B.第⑧段,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写出了村子的人情世态,而张旺才作为旁观者,只能躲在别人看不见的地底,倾听这样的生活之声。

C.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张旺才的疑惑和担心,也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地洞真的会被挖通吗?阿不旦真的会被凿空吗?引人深思。

D.文中有两个并置的空间,地上空间展现村民的真实生活,它与时间并行,线性向前;地下空间承载着村民和张旺才的历史记忆及生活向往。

3.文中多次写到的公路有何特殊含义。

4.刘亮程曾说:散文是让时间停住的艺术,不需要像小说那样被故事追着跑;但是小说就一定要被故事追着跑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D
2.B
3.①“公路”连接外部世界,带来了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挖掘机等现代化生产方式,象征(或隐喻)现代文明;②“公路”也给村民带来了车祸等,给他们传统的生活带来了冲击,隐喻着未知和不确定性。

4.①情节散文化。

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描写了古老村庄的挖掘事件,显现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②人物描写散文化。

文章淡化人物性格刻画,只是呈现人物原生状态,特别是对张旺才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生动。

③场景描写散文化。

文章中有多处的环境描写生活化,反映当地的民情风俗,人的生存状态,重视意境层面的营造;④主旨的散文化。

村庄是刘亮程写作的起点和终点,他用思乡的情怀渴望保留住对村庄的一点温存和信仰,在他心里村庄永远是人们情神的家园和诞生田园牧歌梦的温床。

⑤语言散文化。

看似质朴通俗,细品则颇具韵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抨击了人们精神家园的虚空”错。

应该是反思现代化进程对村庄的伤害。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用工笔细描的手法”错,“说不定啥时候,一辆卡车开过来,后面跟着挖掘机,一铲挖下去,就是一米多深”“只要水泥块中有一根哪怕指头细的钢筋,很快就会有一个或两个村民,赶驴车过来。

有时是两个人同时看上这个东西了,就一起干,馕、茶水放在一边,驴车卸了,驴拴在一边。

两人挥着铁锤钢钎,一点一点地啃”,可见应该是白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如意楼和得意楼(节选)
汪曾祺
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

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如意楼的老板姓胡,人称胡二老板或胡老二;得意楼的老板姓吴,人称吴老板或吴老二。

上茶馆并不是专为喝茶。

茶当然是要喝的,但主要是去吃点心。

茶馆又是人们交际应酬的场所。

我们那个县里茶馆的点心不如扬州富春那样的齐全,但是品目也不少,计有:
包子。

这是主要的。

包子是肉馅的(不像北方的包子往往掺了白菜或韭菜)。

到了秋天,螃蟹下来的时候,则在包子嘴上加一撮蟹肉,谓之“加蟹”。

我们那里的包子是不收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