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浅析腾讯360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
I00914177 蔡蒙
360和QQ的纷争早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二者之间产生的竞争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以下我想凭我仅了解的一点知识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去年掀起一片浪潮的腾讯与360之争谈谈我的观点。
一、对腾讯与360事件过程的叙述
2010年中秋节前后,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城市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市场份额近40%。
360很快意识到了QQ医生的威胁。
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随后360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探隐私软件,发布当时该软件仅支持监控QQ。
腾讯也对此回
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腾讯科技还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推广浏览器,360也对此回应说这是纯属“造谣”,后腾讯向一亿多在线QQ 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360接着又回应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最有权监督。
经过一系列的声明与回应,腾讯与360的“口水战”终于演变为一场官司,腾讯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
2010年11月3日,北京市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万,360也进行了反诉。
对于360与QQ之间的纠纷,腾讯发布公告,称在纠纷解决之前,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360随后发出公开信称:保证360软件和QQ同时运行,并称腾讯此举完全不顾及用户权益,要求向全国网友道歉。
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360扣扣保镖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其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的任何入口。
随着事件的愈演愈烈,腾讯公司公布了三项和解条件:
(1)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恶意污蔑腾讯的隐私保护器的卸载;
(2)360立即停止拦截腾讯和其他合法程序,并公开承诺今后不拦截腾讯程序,公开承诺今后不发布攻击腾讯产品任何软件,公开承诺今后不盗用任何QQ用户资料;
(3)360向腾讯公开道歉,赔偿损失。
“我们呼吁360痛改前非,承诺给用户一个安全和无干扰的环境使用QQ和其他合法软件。
”
360对腾讯的作为也是愤慨不已,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炜说腾讯这个横行的霸权即使要倾轧过360的身躯,360也一定要让这个恶霸付出代价,表示绝不放弃,这就是腾讯必须要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还给亿万用户。
但是为了广大用户的利益和在政府介入要求和解的情况下,2010年11月10日下午,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2011年4月26日,“腾讯起诉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做出判决,奇虎被判停止发行360隐私保护器,赔偿腾讯40万。
二、业界人士和网友对腾讯与360之争的评判
在此次双方发生争执后,业界一些大佬也纷纷“站队”,从不同的角度对对方进行评判,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腾讯垄断,而且过去创新少抄袭太多。
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腾讯停止在装有360的电脑上运行QQ,此类行为直接涉嫌违背了消费者的自由选者权,涉嫌垄断。
选择应用某个软件是用户的权利,而不是腾讯公司的权利。
互联网实验室开创人方兴东表示:在两家公司的胶葛中,360公司固然有欠妥的地方,然则腾讯做出如此举措也没有推敲用户利益。
马化腾认为,过去腾讯一直低调,外界并不了解。
腾讯申请的专利,在互联网界是第一,甚至相当于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总和。
关键是腾讯进入了很多领域,而且是从后赶上,超越了竞争对手。
他认为,如果其他公司先做了腾讯就不能做,对于用户体验来说,也是不公平。
“问题的关键是是否侵犯知识产权,如果有,腾讯早就被告了。
” 对于腾讯垄断的指责,马化腾说,在搜索、电子商务、安全等领域,均出现了市场份额占七八成的公司。
是否构成垄断,不是看市场份额,而是看有没有利用市场份额做一些垄断的事情。
同时,马化腾说,在经历此次事件后公司也在反思开放性不足的问题,过去的确是很多业务是依靠内部力量,今后愿意拿出一些服务与行业内厂商进行合作,希望更多的草根网站能够分享腾讯的平台。
网友认为腾讯禁止装有360的电脑上运行QQ,不尊重用户的选择权,这是对用户权益的侵犯,尤其是对于付费使用QQ的用户,而且认为这种行为构成垄断。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360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腾讯与360之争纯属“狗咬狗一嘴毛”。
二者之争苦的是网民,让其他软件商得利,不能太依赖某一软件。
部分网友甚至宣称要将QQ和360一起删。
当然,也有支持卸载360或者删掉QQ的。
三、腾讯与360之争之我见
在这个过程中受害的是我们广大的客户。
二者的相斗是基于经济学最简单的一个假设——利益最大化。
即古语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否则,二者何以开斗。
在经济学中,腾讯和360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逐利润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经济运行本身就是一个趋利的过程。
在趋利过程中如果存在竞争,那么竞争上出现的问题有完全竞争(最理想状态),寡头竞争,垄断竞争。
而腾讯与360之争已属于恶性的不正当的垄断竞争了。
经济学中的不正当竞争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自由经济而言的。
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完全有效率的利用。
但是现实的市场更接近于垄断竞争市场,对商品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价格作为“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而当价格不能正确反映市场信息,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分配的时候,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往往是市场价格受干预,而不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干预行为中的“人为干预”就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市场失灵的四个重要的表现有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同样,不正当竞争也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优势,来制定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
腾讯自1998年起家,至今12年光景,坐拥千亿资产,手握现金70亿,在中国聊天软件领域毫无疑问是龙头地位,在与飞信,人人,MSN等软件的竞争中以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取胜,占据6亿用户.可以说,在聊天软件行业内已经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
反观360,在电脑保护行业,由于特点鲜明,使用轻便,并且有独创的云查杀系统,于前年开发出360免费杀毒软件,因此在杀毒软件市场和电脑保护软件市场优势得天独厚,曾经有说法,中国杀毒软件业就像是一口剩着汤的锅,只要有勺子的都能
分一点,但是360就像一块石头,把这口锅砸了,由此也可以知道,坐拥3亿用户的360,在此领域也是分量颇重。
两个具有垄断地位的公司都想要进一步扩展垄断领域,都希望能够“一统天下,坐上第一把交椅”。
很显然,他们都想要获得更大空间更大范围上的垄断利润。
这是过分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偏激结果。
但是他们之间的恶性竞争已然是违背了市场的规律,必然损害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于腾讯QQ与360的经营产品之间本来应该互补的关系,却在相互博弈之间未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未能达到合作共赢的“双赢”局面,最后把客户的桌面变成了双方战争的战场,这就给用户造成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巨大伤害,这属于外部不经济的具体化体现。
简单地说,外部不经济主要是指社会收益小于社会成本。
企业作为经济人追逐利润固然重要,但用户却很纠结,360与QQ本是我们钟爱的两款产品,如今却要艰难地做出“2选1”的决定,几多爱恨情仇跃然纸上。
当一场商业竞争充满江湖匪气,被绑架的,依然是我们用户。
都说“顾客是上帝”,在腾讯与360之争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却是“顾客是任之宰割的羔羊”。
从消费者理论角度来看,消费者总是寻求利润或者效用最大化的,而这次腾讯与360之争,极大地伤害了大家的网络效用。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何去何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毕竟每个人的效用函数都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感到满足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抉择。
如果用无差异曲线来说明,则很明显QQ和360是消费者效用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点,所以当QQ和360出现分歧时,消费者自会在各自的无差异曲线上寻找新的效用组合点。
从弹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消费者的使用弹性来描述消费者的偏好,使用弹性的定性定义为,当外界因素变化一定程度时,对消费者使用该种商品的偏好的影响程度。
使用弹性越大说明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弱,使用弹性越小说明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强,一般是在一种因素同时影响两种或者多种商品的选择时,消费者容易辨别对不用商品的使用弹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偏好使用熟悉的、免费的聊天软件和杀毒软件,自然消费者认为360和QQ是完美组合。
当出现二者必须选择一种的情况时,360使用的弹性大于QQ使用弹性的消费者会偏向于选择QQ,QQ的使用弹性大于360使用弹性的消费者会偏向于选择360,当然也存在对这二者的使用弹性都很高的消费
者,他们对此会漠不关心。
而现实生活中,大众是主体,一般人们对QQ的依赖性较大,即QQ的使用弹性较低,从而虽然更多人对腾讯“仗势欺人”的作为不太满意,但还是选择了QQ。
但人们主要是对QQ好友的依赖性较大,也就是如果360能推出一款新的软件把QQ好友导入另一个聊天工具,也许有人不介意将QQ 卸载。
事件虽已平息一年了,但是在我看来腾讯与360之争本质上并没有停止,两者之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没有赢家的战争,工信部门的介入只是暂时性的缓解了双方的矛盾,也可以说是把双方的矛盾内部化的隐藏了起来,只要双方利益不能达到心理上的均衡,双方之战还将会“风起云涌”、“暗潮涌动”。
从博弈的角度看,双方不存在零和,因为双方资本、规模等方面的不平等必会造成双方的非零和博弈。
下面用U表示消费者的效用,列出两者博弈矩阵如下:
奇虎360
妥协斗争
妥协(5,6) U=0 (-2,10)U=-3
腾讯QQ
斗争 (9,-4) U=-1 (3,1)U=-2 (短期)
(-3,-4)U=4(长期)
双方妥协,由于360为新晋企业,发展空间较大,获利比腾讯要高,消费者效用维持不变。
腾讯妥协,360竞争,则360获利更大,腾讯损失声誉、市场,离开QQ对消费者的伤害较大,因为QQ积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有很多资料等等都是用户花心思花时间去弄的,虽然QQ有替代品,但是这些“一路走来的记忆”是无法替代的。
腾讯竞争,360妥协,腾讯已无法在现有基础上有很大发展了,毕竟其市场已几近饱和,而360则会损失惨重,安全防护产品有可替代性,用户还有其他选择,消费者损失较少。
腾讯360皆竞争,短期内,腾讯占优势,会取得360的市场份额,获利,同时也会受到道德、法律、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威胁。
对消费者来说,损失会增大。
长期来看,毕竟腾讯在安全防护领域还是新手,而且此领域还有很多元老级公司,其次也不排
除会有其他对手异军突起,所以市场会出现分裂,两者均损失较大,相对来说,360承受风险的能力远不如腾讯,腾讯损失相对较小,市场多元化导致消费者选择性上升,消费者效用为正。
从以上分析中来看,腾讯的最好选择就是竞争,利用自己的优势快速打压对手,要恶就恶到底,要做就做个痛快,要获得利益也不在乎这点损失了,不妨就此一搏,反正当今的世界是个健忘的世界。
对于360来说,固然是选择竞争的好,但是关键是它没有选择权,它无法保证腾讯选择妥协,然而一旦腾讯选择竞争到底,它必会损失惨重。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短期内固然希望双方妥协,但从长期来看双方竞争才是最好的选择,以实现选择多样化,避免垄断。
但是,综合消费者、腾讯、360三者的利益来看,双方妥协才是最优的选择,这或许就是工信部借入调停的原因吧。
从整个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当下任何中国任何一家IT企业都没有能够垄断这个行业的能力,因为这个行业是以技术为内涵的行业,不同于自然垄断和资金垄断企业,比如中石油中石化还有4大国有商业银行。
因此如果想垄断这个行业就得垄断技术,在开放环境下想垄断技术我个人觉得中国的IT企业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从总体上讲即使是占优优势地位的腾讯也无法在中国IT行业形成所谓的综合型垄断集团,想要一个人独占一份大蛋糕是不可能的,即使企业本身的实力条件允许,消费者也不会允许。
所以我想从现实的角度提点小建议:不论是腾讯和360,还是其他的企业之间,都应该本着真正为用户谋利益的宗旨去追逐利润,再理性的经济人也得讲究良心和诚信。
其实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互利共赢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加强创新,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才是企业应该花心思花精力去做的事。
后话:
简而言之,作为中国市场上的两个大企业,应该注意基本的企业素质与企业文化,应该以德服人,依法处事。
而不是靠炒作、诽谤来谋取小人之利。
这次的“口水战”给人一种极为不好的印象,很多观者大有“坐观两虎争斗”之意,之所以有此种思想,也是因为这两个企业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文
本”,总是打着“顾客是上帝”旗号,私下里却干着严重损害顾客利益的勾当。
企业要想获得发展,真正要做的是真心站在客户的角度,为顾客着想,而不是挖空心思地想着怎么打击竞争对手。
由此也可以折射出国内的很多企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