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全套课件(393页国家级精品课程)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特殊项目分
石油出口国(石油天然气出口占30%以 上的国家 严重负债国。19 个陷入严重外债清偿困 难的国家。 未报告的国家,只要指一些社会主义国 家。 另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为低收入国 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工业
低下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对农业的严重依赖 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且品种单一 国际关系中处于依附地位 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投入结构的变化 产出结构的变化 产品构成及质量改进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分配状况的改善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II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世行《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列出:
Jobless growth Voiceless growth Ruthless growth Rootless growth Futureless growth
c.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占理论主导地位 发展经济学领域的拓展
引入制度因素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理论的现状与趋势
宏观问题的课题研究 政策问题的分析技术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趋势:泛化与细化
d.当前发展经济学的特点
4.2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婴儿死亡率
4.3 结构特征I:人口增长
低收入国家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人口净增长率比较高 高人口增长两个影响
对人均收入的影响 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年轻化
人口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图 1970-1993人口增长率
4.3 结构特征II:农业劳动力比重
4.3 结构特征III:服务业劳动力比重
4.3 结构特征III:服务业劳动力比重
4.3 结构特征IV:国际贸易
出口中初级产品所占比例
贸易条件的随收入水平的变化
进口中初级产品所占比例
4.3 结构特征IV:出口结构
4.3 结构特征IV:贸易条件
4.3 结构特征IV:进口结构
第
二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思路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线性阶段理论 结构变动模型 新增长理论
教学大纲
发展与发展经济学概论 经济增长理论(各个增长模型) 专题性研究
结构性研究(不平等,贫困,劳动力市场) 发展资源研究(资本,人口,人力资源,土 地) 国际环境研究(国际贸易,贸易政策, 地区 一体化等)
Ch1.发展与发展经济学概论
几个意思相近的词汇: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 家,第三世界,南部国家。
实用性,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内容繁杂,应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 多学科的合作:社会学,政治学,人类 学等学科的交叉 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Ch2. 发展的度量与概况
增长与发展的区别
发展的方方面面及其衡量指标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概况 收入增长与其它指标之间的关系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I
经济增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货物和劳务 产出的增长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以GNP 和GDP 衡量。 经济发展 :数量与质量的综合概念,含有经济 结构的根本变化:
该阶段发展经济学主要特点
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 强调内向型发展战略 建立了宏大的理论体系与提出了主要论题
b. 第二阶段:新古典的复苏
对结构主义理论的实证质疑 新古典在发展经济中的广泛应用
重新确定发展目标 重新强调市场机制 重视农业发展 提倡外向型经济 强调人力资源的作用 研究从宏观分析转向微观分析 论题的拓展
2. 经济发展的度量
GNP 指标的度量及其缺陷
贫困程度指标
不平等指标
综合性发展指标
2.1 GNP 的度量 I
2.1 GNP 的度量 II:缺陷
商品与劳务的统计遗漏(自己自足的产 品份额大) 发展中国家低报产出 地下经济 不能正确反映福利变化。 没有计算外部效应 (环境恶化) 计价方法,价格水平的差异
2.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渊源 II
2.2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从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的100年间,西方经济理论研究 的重点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转向了市场交换, 收入分配,周期波动等短期问题。
马歇尔的发展思想
资本积累与储蓄率 劳动的数量与质量 经济发展的渐进,有机与连续性
2.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渊源 III
3.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1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的背景 二战后,获得独立的殖民地与附属国的经济发 展任务 两大阵营的对抗,援助发展计划实施与评估 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经济的重要性(市场与资源) 联合国与世行在数据收集上作的努力。 因而,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文献与理论模型
3.2 发展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2.1 GNP 的度量 III:购买力平价PPP (p.10-12)
2.1 GNP 的度量 III:购买力平价PPP
2.1 GNP 的度量 III:购买力平价PPP
2.2 贫困指标
人头指数 贫穷差距 UNDP人类贫困指数《1997年人类发展报 告》,三指数的综合指标 HPI=((P13+P23+P33)/3)1/3 P1预期寿命<40的比例,P2 成人识字率, P3剥夺指数
2.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渊源 I
2.1 早期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农主义(physiocrate)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1803年) 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主要指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二战后在 政治上取得独立并谋求发展的新兴民族国家 (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岛屿,南欧与地中海地区)
发展经济学以这些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 究在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 展的理论,战略,政策和实践。
1.1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体系” (WDI)按三个 标准作了分类 按人均GNP分类 按地理位置分类 按特殊项目分类
a. 按人均GNP分 (2002年)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736-2935 人均GNP (美元) 735及以下
上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2936-9075
9076及以上
来源:《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
b. 按地理位置分
东亚和太平洋: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 东部沿岸 (日本除外) 欧洲与中亚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中东和北非 南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非除外)
生活质量衡量指标
a.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综合指标 (16项)
1出生时预期寿命 3 人均每日消费动物蛋白质 5 职业教育入学比例 7 每千人中读报人数 2 2万以上人口地区的比重 4 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 6 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数 8 经济活动使用电水煤比例
9 男性农民农业人均产量 11 人均消费电力的千瓦数 13 能源消费(折算成煤)
3. 发展中国家发展概况
历史发展情况表明:从1960到1985年间, 5%最富国与5%最穷国平均收入差距一 直维持在29倍左右。 东亚经济上升,而拉丁美洲与撒哈拉以 南非洲国家人均收入下降。 各国随时间的收入发展变动(图)
图 1960-1985 各国相对于美国收入变化
图 国家转移矩阵(奎尔Quah, 1993)
第一阶段:形成与繁荣时期 (1940s末1960s中) 结构主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新古典主义的复兴阶段 (1960s中-1980s初)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 (80年代中 至今) 发展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融合阶段
a.第一阶段:结构主义
主要观点
资本积累 工业化 国家计划
第一节 线性阶段理论
(一)内容
一、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1.传统社会阶段。
特点是:
(1)经济处于原始状态。 (2)没有现代科学技术, 赖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 主。 (3)社会结构僵化,阻 旧中国的各个朝代、欧 碍经济变革。 洲中世纪的各个国家都 (4)整个社会生产力低 是传统社会阶段的代表。 下,人均收入仅能够维持 生存。
4.人均收入与有关发展指标的关系
人均收入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穷国穷人 的双重不平等,库兹涅茨曲线)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指标的关系 (预期 寿命,识字率,婴儿死亡率) 结构性特征(人口,产业结构,城乡结 构,国际贸易)
4.1 人均收入与不平等
4.2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预期寿命
4.2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识字率
2.3 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熊彼特(Schhumpeter): 《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变革的非均衡发展。 凯恩斯主义:《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人 口减少的经济影响》(1937):人口促进有效 需求,同时强调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哈德罗-多马增长模式:资本积累的双重作用。
d.人类发展指数
HDI 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0《人类发 展报告》提出,由三项指标构成:
出生时预期寿命 社会教育水平(复合指数: 成人识字率(2/3 权重,初中高教育入学率1/3权重) 人均收入(对5000美元以上作调整) 三个层次:低发展指数(0-0.5), 中等发展指 数(0.51-0.79), 高人类发展指数(0.8-1).
2.3 不平等指标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区分各不平等程度 基尼系数的缺陷
不能反映个别阶层收入分配变动 对低收入阶层收入比重变化不明显
2.4 综合性发展指标
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综合分析指标
联合国发展研究所设计的综合指标 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 物质生活质量指标(P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LI) 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 index, HDI)
三个指标的简单平均
1岁时的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识字率 以100分制来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然后简单 平均计算而得。
1981年某些欠发达国家生活质量指数排列
国家与地区 冈比亚 苏丹 沙特阿拉伯 印度 伊拉克 巴西 中国 斯里兰卡 台湾 人均GNP/美元 348 380 12720 253 3020 2214 304 302 2503 生活质量指数 20 34 40 42 48 72 75 82 87
15 人均对外贸易额
10 农业中男性劳动力比例 12 人均钢的消费数 14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16 工薪收入者占劳动力比重
b.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32项)
经济概况(1) 生产情况(9) 财政与货币账户(2) 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6) 外部融资(7) 人力资源(7)
c.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发展经济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
目标
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发展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 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各方面的专题研究 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具体的发展问 题与国别发展问题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 课堂授课,讨论为主,辅以课后练习与阅读分析 评估方法:考试+平时考核成绩
第五节 经济发展理论的 中心问题是要揭示 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的内在经济联系。
第三节 线性阶段理论
包括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和哈罗德—多马 模型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阶 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 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几乎同时推演 出的极为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也是第一 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
教学形式
教材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德布拉吉•瑞 (Debraj Ray), 陶然等译, 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2年。 特点:
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问题与国际环境问题。 对于不同的问题有较为统一一致的分析方法 突出市场失灵或缺失与发展中国家增长,不平等, 以及非正式制度之间的依存关系 丰富的专题研究,更具应用性,更适合经贸类专业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