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有两个:一、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有成因联系的要素,气候是长时间内天气物理状态的变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明显,学生对气候变化有亲身体验,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比天气的影响更长久和深远,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本节主要介绍纬度、海陆性质、地形和季风四个要素对气候的影响机理。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②了解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③理解比热的概念;
④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的差异;
⑤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
⑥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⑦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机理。
2.技能目标:
①学会比热实验的操作;
②学会观察图形。
3.情感目标:
①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比天气的影响更长久和深远;
②气候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比热的概念。
②难点:理解海陆地性质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的形成机理。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比热的演示实验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让学生来描述今天的天气。
引入:
1.设疑激趣:
(1)有一个某某人说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看过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诉他何时到何地能看到雪吗?(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
(2)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你也能很快地告诉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稳定的,是根据多年天气状况综合出来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气预报也可以推测出的)
板书:一、气候
问:(1)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区在四季的气候特点吗?
(2)气候特征在几年、几十年内会有很大的变化吗?
板书: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要素来描述。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气候类型)
问:它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天气有何不同呢?
思考:请大家帮忙找出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词语?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①夏季多雨②晴转多云③雷雨交加
④夏热冬冷⑤雪花飘飘⑥终年高温
总结: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
练习巩固: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一篇日记,请说出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某某多山滨海,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去年农历12月27的一天。
阳光明媚。
早晨气温为6℃,
我和家人一同去某某游玩……可某某却是雪花纷飞,当时气温为-13℃,原来某某的冬季极为严寒……为什么某某的冬季气温比某某低得多呢?
引入:小明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还非常注意发现问题,在写完日记后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某某的冬季气温比某某低得多?
课件展示让学生体会某某某某和某某气温的不同
困惑:某某、某某和某某这三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影响的呢?
学生讨论,老师提示学生回忆初一第二册学过的内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教师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板书: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
问:(1)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候中的什么要素?你用什么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
(2)不同纬度位置的气温是如何形成的?(展示地球五带,日照长短的形成的动态图。
)(3)你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个带吗?(热带和北温带,主要在北温带,跨度大约50度。
)
(4)让学生描述某某的气候特点。
(通过图片总结)
总结: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问:同学们是否经常去登山?在同一纬度的山脚与山顶,有哪些大气的状况不同?
材料一:在炎热的夏季,某某的莫干山却成了人们的避暑胜地。
材料二:赤道南侧坦桑尼亚东北部乞力马托某某(海拔近6000米)为非洲第一高峰,山麓地带气候湿热、绿树浓郁,而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
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讨论得出:
(1)地形对气温有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近8848米),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
板书: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简单计算:如果某地海平面气温为25℃,那同地海拔为6000米高的山顶的气温为多少?
困惑:小明观察喜马拉雅山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打出图片让学生找找南坡和北坡有何不同?
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师: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南坡热量多,气温高、降水……
引出:迎风坡和背风坡
教师介绍背景,南坡有湿润的水汽,学生分析南坡和北坡有何不同。
教师打出图片详细介绍地形雨的形成。
(3)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的多。
扩展知识:
一些降水特别丰富的地方,往往有较多的地形雨,如:
(1)我国某某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
而西侧地区处在背风坡,
年降雨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
(2)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的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3)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的缘故。
课堂小结:根据练习,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1)北极终年冰天雪地,而某某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鲜酷暑。
(2)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的某某某某市却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第2课时
复习巩固:展示某某、某某和某某三地的地理纬度,让学生明确三者在气候上不同的原因。
设疑:某某也在北纬30度左右,气温和某某的相似吗?为什么?
板书: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海洋和陆地对温度的影响
问:“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写的是怎样的气候特点?你认为是描写某某还是乌鲁木齐的景象呢?
由气温日较差大,引出海洋和陆地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为什么海洋和陆地在同一纬度位置,气温却不同?
问:中午,你在沙滩上玩的时候,你是觉得沙子烫还是海水烫?
答:沙子比海水烫。
引导:它们在同一个地方,按理说吸收的太阳光热量是一样多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们觉得物质升高的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从生活实际出发,烧水使水升温需要给水加热,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如比较烧开半壶水跟烧开一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或烧同一壶水,烧到100℃和烧到50℃谁需要的热量多?)
让学生提出猜想:吸收的热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种类
请大家讨论:不同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见附表)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1.生活现象的思考:在夏天,为什么内陆地区一般比海边要炎热?
2.实验探究:
实
教师要引导学生控制哪些变量?设置什么变量?如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选择哪些器材(可能学生会选择水和沙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对象的可行性,进而引导他们选择水和煤油这两种物质)?
如何使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呢?演示两个装置,让学生分析不足之处(石棉网的高度不同)实验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加热,煤油温度升高快,水温升高慢,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热多。
这说明了什么?
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板书:比热容(简称比热):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单位: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kg·℃)。
问:水和煤油的比热哪个大?为什么?
根据科学家的精确测量,1千克的水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00焦耳,
1千克的煤油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2100焦耳
这样可以表示水的比热:×103焦/(千克℃)
煤油的比热:×103焦/(千克℃)
问: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时谁的温度升高得多?为什么?
答:沙土。
那么你知道你在沙滩上玩的时候,你是觉得沙子烫还是海水烫?
分析:将沙滩上沙子和海水的质量看作相当,由于处于同一时间,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看作相当,因为水的比热比沙子大,所以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水高。
出示中国1月份和7月份的气温分布图。
(见课本图2-60)
要求学生分析:(1)中国一年中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2)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差值叫年较差。
纬度相近的和乌鲁木齐的年较差谁大?
(3)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海陆分布对一个地区的气温影响很大。
沿海地区的升温和降温比内陆地区慢。
同时海陆分布对一个地区的降水的影响也很大,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板书: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
讨论:(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的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气压高低分布有什么影响?
(3)大陆和海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变化对风向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先进行讨论,再填写表格。
教师点评,并板演(如下图的箭头)
陆地海洋
冬季气温
气压
风向
夏季气温
气压
风向
问:(1)我国的东部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什么不同?
小结:世界上季风区分布很广,其中亚洲季风最强盛,X围最广。
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
季盛行偏南风。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收集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写一篇《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小论文。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