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核对制度、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处置规范与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 •


3. 职责 医务处 1.负责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凡属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应及时 向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或分管院长报告。 2.协同院感部门,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的登 记、调查和报告。 3.负责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与再教育。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一、过敏性输血反应: • 2.临床处理: • 对已知输血过敏反应史的成年患者,可在 输血前1h口服苯海拉明50mg,开始输血后 再口服50mg;如患者在开始输血后发生过 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可通过另一静 脉注射苯海拉明25mg或氯苯那敏10mg;如 发生会厌水肿,立刻施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术,可使用氢化可的松;对症处理症状缓 解后,若患者仍需输血,可改输少白细胞 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5. 发血环节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取血单)到输血科 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 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 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 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 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 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 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 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输血前核对制度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 方案、处置规范与流程
输血科
输血前核对制度
1. 2. 3. 4. 5. 6. 输血申请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环节 血液入库核对 发血环节 输血环节
1. 输血申请
经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 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 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 是否孕产妇、第几孕第几产,患者主要的血液化 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4.7.2封存的实物应包括:输血申请单、标 本(患者接受输血前后血标本,输血后尿 标本以及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的标本)、 标签、剩余血液、输血器具、稀释液体等。 • 4.7.3对封存物品进行检验时,应由医患双 方共同指定具有法定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 当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受理医疗事故 争议处理的卫生行政部门或所在地卫生行 政部门指定。检验费用由责任方支付。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4.5.3对病人输血前后的血标本、献血者留样标本 与血袋残余血重新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观 察有无血型错误或不相合;对献血者与病人输血 前后血标本重新进行血液交叉配合试验,包括盐 水介质和抗人球蛋白介质;复查不规则抗体筛检 等。 • 4.5.4其他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情况和不良反应 的种类,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浆结合珠蛋 白、游离血红蛋白含量、高铁血红蛋白、尿含铁 血黄素、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红蛋白尿观察及 尿常规分析、血袋及患者血液细菌培养等。
2.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 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 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和验收。
3. 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环节
1、实验室人员按照化验单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 和准确核对。按照化验单对血样标本进行认真核 对。 2、对患者的血型进行正反定型,一人当班的时 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 查。确保血型定型结果准确无误,正确率100%, 误差率0%。
• 5.9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消 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培养 结果应达到储血标准。 • 5.10加强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具等物品的管理, 使用后及时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消毒焚毁 并作好记录。 • 5.11疑似发生输血传播疾病时,按《输血传 染性疾病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处理。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4.7血液紧急封存: • 4.7.1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输血资料及血 袋、标本等进行封存时,为了保证结论的客观、公 正、实事求是,除医患双方外,医院应当通知提供血 液的采供血机构派人员到场。如短时间不能到达 现场的,应先由医患双方当事人(2人以上)共同对相 关物品进行密封封存,血液及输血器具封存时应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操作,防止再次污染, 并在2-8℃暂存;待采供血机构人员到场后,由 三方共同封存。
• 二、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 • 1.临床表现: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h 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可导致 体温升高的原因;可伴有寒战、恶心、呕 吐、出汗、皮肤潮红等症状。 • 2.临床处理:退热药治疗;是否需要停止或 暂停输血可根据反应严重程度和病情决定。
• 三、输血循环超负荷: • 1.临床表现:咳嗽、大量泡沫痰、发绀、脉 搏快、全肺湿罗音、四肢浮肿,直至心力 衰竭。 • 2.临床处理:立即停止输血,根据病情采取 输氧、强心、利尿等。
输血反应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该换生理盐水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怀疑溶血等严重输血反应时, 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往输血科
按有关流程对输血器进行封存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 一、过敏性输血反应: • 1.临床表现:荨麻疹(局部红斑、瘙痒)、 皮肤潮红、出汗、不安、脉快、血压降低、 胸骨下痛、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会厌水 肿,严重者发生休克和神志不清,也可发 生寒战和高热。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5.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方案 • 5.1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医院临床输 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我院临床输血全过程进行规 范化管理。 • 5.2临床用血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 构,不得自行采血(自体输血除外)。 • 5.3医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提倡科学合理用血 和自体输血。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4.5.5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 永久记录到受血者临床病历中;调查显示 由于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造成输血不良反 应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 4.5.6医务处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 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 4.6输血后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标本应按照规 范至少保存7天。
四、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 1.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 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 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 DIC等;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 最早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 • 2.临床处理:重点是抗休克、防止DIC、防 止急性肾衰竭和换血疗法。 • 2.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保持静 脉通路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浓度吸 氧。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4.5.1相关部门应根据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或 事件处理记录表”的既定流程调查处理不良反应, 逐级填写表格,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与教育。 • 4.5.2输血科应根据流程,立即查证:(1)患者 和血袋标签重新确认;(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 有记录;(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 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4)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 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4. 输血严重危害的处理程序 • 4.1输血严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害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 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输血 不良反应、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 等。 • 4.2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应能识别 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能迅速作出初 步诊断。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4.3医务人员发现疑似输血反应时,立即停 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进行临床处理, 并向主管医师和输血科汇报。完整地保存 未输完的血液和输血器材待查,根据后续 查证需求采集所需的患者标本。 • 4.4轻度的过敏、发热、循环超负荷等不良 反应,由临床与输血科进行诊断与查证; • 4.5其他不良反应,由医务处启动调查,各 部门查证结果直接对医务处负责。
3、交叉配血时,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 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 (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 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 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 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 验结果。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5.4血液入库、发放和输血过程中应认真核 查血液标签、血液外观、血袋封口及包装 等,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及输血核 对制度。 • 5.5对规范规定的人群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 • 5.6患者输血前做好经血传播疾病项目(两 对半、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 等)的检测,检测率100%,并按规定保存 相关原始资料。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5.7外科手术,术前应进行备血;预计输血 可能较小的,应进行血型鉴定。规范执行 术前核查。 • 5.8加强医院消毒与清洁管理,明确规定消 毒与清洁的区域、设施设备和物品及其消 毒清洁方法和频次,保持工作区域卫生符 合国家相应要求。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4. 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 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 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 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 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 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 条件)等。 2、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 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做好储血冰箱等的温度观察和记录,每日四次。
6. 输血环节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 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 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 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 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1. 目的 规范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经血传播疾病 的管理,保障受血者安全。 •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及业务主管 部门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与调查处理, 以及经血传播疾病的管理。
• • •
• • • •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3. 职责 临床科室 1.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 应。 2.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及临床处理、记 录与上报。 输血科 1.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相关检测及查证,反馈 实验室意见,协助临床诊断与处理。 2.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统计及上报。
• 2.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 2.2.1记录尿量。 • 2.2.2根据尿量与尿色大量补液,输注生理盐水 20-30ml/kg/h。 • 2.2.3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溶液125-250ml静滴, 可根据血pH值增减剂量,约调至7.8左右。 • 2.2.4在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稳定前提下可使用利尿 剂,如呋塞米(速尿)1-2mg/kg,维持尿量 100ml/h。 • 2.2.5若经上述处理仍少尿或无尿者,可行血液透 析等。
• • • • 6. 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6.1临床充分评估输血必要性。 6.2采用配合性、相容性血液输注。 6.3对需反复输血的病人,尽可能选用单一 供者血制品,减少患者与多个供者抗原接 触机会。 • 6.4对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动员采用自体输 血。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 6.5如非急救需要,避免患者在脾肿大、感 染、发热、药物反应时输血。 • 6.6对易产生抵抗性抗体的患者,可输注去 白、洗涤红细胞或采用γ-射线照射灭活抗原 递呈细胞功能。 • 6.7血小板制品尽量一次输注、足量输注。 • 6.8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