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合
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
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
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如明显的倾向性等,给企业留下
了广阔的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操纵利润的空间。
本选题系统地评论了
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为谨慎性原则概况,第二方
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第三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
问题,第四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对策分析,从会计制度和会计人
员两方面论述。
文章最后对谨慎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
在进行应收账款核算时,要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就是由于坏账产生的损失,坏账就是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企业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前状况等因素,发现有问题的应收账款,应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没有把握的应收
账款计提坏帐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在存货的期末定价时,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在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定价时,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
市价低于成本时,以市价定价;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
其中,市价低于成本时,应按其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在期末核算长期投资时,企业应当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逐项检查,确定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
其中,可收回金额是指长期投资的出售净值与预计的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期末企业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固定资产进行期末定价时,要注意固定资产是否有减值的可能性。
如果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设备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在建工程也应当是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的成本(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可收回金额。
如果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可收回金额,则应按超过部分确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当然,会计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经常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会计谨慎性原则,并视同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在对企业交易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在企业财务报告制定中,应该持有谨慎性态度,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对企业收益和资产评估持谨慎态度,合理预算费用和损失风险,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不虚增企业利润和所有制权益,不刻意低估企业负债和成本。
谨慎性原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谨慎性原则通过挤压企业利润与资产中虚增成分,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保障债权人和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会计人员容易产生主观色彩,为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提供空间。
(二)谨慎性原则的依据
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和应用,其根本的依据是不确定的。
谨慎性原则的第一个依据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性,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须并且合理的,但依然具有不确定性。
主要有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陛。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需并且合理的,但仍然具有其不确定性。
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恒定这一前提条件,但实际是不可能达到的。
其次,在会计实务中也有不确定性。
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运用会计估计,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就必须做些假定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稳定这一前提条件,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必须做出假定。
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就有其不确定性,在实务中是假定它是合理而且确定的,并依此计提折旧。
而谨慎性原则,则是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约束因素。
谨慎性原则的第二个依据是,是为了抵消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盲目乐观。
这种观念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的业主们对自己的企业总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持乐观态度,并将这种乐观态度放映在财务报表中。
迫于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的要求,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人员采用稳健做法来抵消这种乐观情绪,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的预计到企业面临的风险,减少盲目乐观。
谨慎性原则的第三个应用依据是,谨慎生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比低估它们更加危险,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实、虚盈实亏,使企业做出错误而不是稳健的经营决策,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以后的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
从这个角度看,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资本维持,即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
相对于货币资本维护,谨慎性原则更强调实物资本维护,即只有在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够得到补偿后,才能确认收益,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应以重置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来计量。
这种概念强调应维护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谨慎性原则的意义
1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结构中的意义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谨慎性原则是对不确定因素所制定的一种原则,他对财产的收入、费用或损失持有谨慎性,对会计的费用和支出预先估计,对固定的收入和利益采用不计或减少的原则。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市场发展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谨慎性原则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的重点,同时由于市场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所以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取谨慎性原则对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和长远的意义。
在会计工作中采取坏账准备金的谨慎性原则把一些无法收回的账目纳入坏账项目中,并作为费用来进行管理,对于会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使企业避免经济盈亏的现象出现,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为财会工作提供真实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短期投资可以成本控制法和市场经济估价法计价,适当提取必要的资金作为短期投资,做好准备提前了解市价的评估低于成本控制的金额为短期的损失资金,所以在市场评估起伏较大和短期投资流动资金比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情况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明显地谨慎性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避免企业出现新的经营状况。
采用固定资产折价法作为一项谨慎性措施,不但可以合理的进行成本预算,避免企业的存货风险,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
因此,减少财务风险,降低成本控制,合理预算固定资产,应采取谨慎性原则,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避免会计报告中出现损失。
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行业发展中的意义
谨慎适度去选择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对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以及历史成本是其中重要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对应的是现在,历史成本对应的是过去。
根据国际财务报道中的要求,在会计的核算中要广泛的利用公允价值。
谨慎的利用公允价值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求企业在运行中采用谨慎性的原则,要及时做好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工作,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状况,不能过高或者过低估算公司的财产和价值,要求企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业采用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来正确的核算企业所得税。
通过谨慎性原则保证我国会计核算和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环境不稳定、存在风险的情况下,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妥善的处理。
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运行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提高企业的风险抗御能力要谨慎。
另外,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谨慎基础上的,要随时避免夸大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权益,以免掩盖不真实和不利的因素。
谨慎性原则有效挽回了投资者的利益,抵消了决策管理者关于乐观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对于公司的良好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谨慎性原则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谨慎性原则应遵循科学化、正规化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不断保护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能够促进我国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能够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但是谨慎性原则是对客观性原则的补充,容易导致企业资产的低谷或者是高估资产状况,从而影响力企业利润的正确估算,因而使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防止滥用和故意抬高资产价值。
(四)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由此可以看到,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充分借鉴了国际惯例,对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和运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形式上,内容更加丰富,运用范围更加扩展;从实质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 的核算原则,要求企业—方面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的职业判断,作出谨慎性处理;另一方面,强调不允许计提秘密准备,从而保证企业在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前提下,向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2006》中的应用
1无形资产的确认
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其中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该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2收入的确认
收入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的确定规定了以下五个条件: 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三是与交易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四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以上五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条件没有满足,即使收到货款也不确认收入,即不能随意确认收入。
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计价原则的修正。
根据历史性计价原则,虽然可能会存在记账简单和验证性等优点,但是随着通货膨胀会计的出现和金融交易等业务的出现,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所以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上包括了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非现金类资产,不仅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还把资产组计提减值准
备。
而且,明确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冲回,避免了企业用此准则调节利润。
4加速折旧
企业在核算固定资产时,明确了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折旧与修理费用的总和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稳,防止高估资产低估费用,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因此允许一些行业、一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5或有事项的处理
《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预计可能发生的负债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
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预计负债,而对于或有收益,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应用
固定资产折旧是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理论与实务的重要内容。
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是会计将物化为固定资产的那部分价值耗费,在预期可带回经济利益的多个期间内分期确认为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主要包含二大要素:第一,计量模式,即采用哪一种计量尺度、计量属性组合(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度量固定资产价值量;第二,折旧计算方法,即固定资产总价值量分期摊销中可采用的各种计算方法。
第二,折旧政策,即具体核算主体或核算对象如何选用某一特定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折旧计算方法的规则。
现代社会的会计核算具有高度的社会统一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涉及的计量模式、折旧计算方法、折旧政策均由社会以不同形式统一规范。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折旧基数、净残值、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四项。
按照会计制度中规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时,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进行确认,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等),结合多种因素,再选择最适合该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议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不同的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利润有不同的影响。
平均年限法下的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相等,从而使得企业的收益较平稳。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企业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旧,会产生一个延期纳税的作用。
但是,前期多提折旧对企业的财务形象有不良影响。
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
当前的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的方法运用极少。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纳税,进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我国对企业折旧的会计政策选择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有的地方原则上允许个别企业采用加速折旧以推动技术改革,但是缺点也相对较多(通常都会让手续更加复杂,而且成本也会升高)。
这就使得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对外报告财务成果时,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说明项中,都声称其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弥补年限平均法只重视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而采用的,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实际上是年限平均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2在计提资产减值方面的应用
(1)资产减值准备
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主要关心的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正是适应该需求而产生的。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原来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
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其出发点就在于要求企业将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价值损耗,予以充分考虑并计入相关费用,以确保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稳妥可靠,确保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得到很好的保障。
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角度看,这种处理方式可有效防止企业利用历史成本来掩饰利润背后巨额亏损,实现资本保全,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
(2)坏账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常用的销售方式,这就会不可避免的有部分应收账款不能回收,造成很多坏账难以核销。
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方法和提取比例,这样企业就能够更谨慎的反应财务状况,从根本上减少坏账的发生。
3在销售收入确认中的应用
准则中规定企业在确认销售收入的时候,必须符合收入确认的条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件方可确认收入,即销售收入须同时满足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可靠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由此可见,只有当与商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确实发
生转移,并且与商品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才可以确认收入,这也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局限性
1定义的模糊
按照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对交易和事项会计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报告的时候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高估企业的资产和收益,同时也不能低估了企业的负债和费用。
但是这种说法太多的笼统和模糊,由于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那么人们对此理解起来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到底如何才是高估如何才是低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这就可能给了不法分子机会,他们就很可能利用这个笼统的概念钻空子,私自调节企业的费用以及操纵企业的利润,使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他们好从中牟利。
2不易操作
我国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目前还不够完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该企业持续经营的状况很难进行准确的认定,谨慎性原则具体操作起来存在很多的困难。
这就使得谨慎性原则的操作非常繁琐,而且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因此成本太高且操作难而放弃采用。
3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企业资产和利润已被扭曲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在公认的会计准则、其他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的范围内,管理当局在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的整个过程中,对可供选用的特定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通过主观判断,选择有利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行为。
如在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