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科学家爱迪⽣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那99%的汗⽔都要重要。

”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出⽣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那天突然变成天才,⽽是要点燃⾃⼰的⼒量之⽕,寻找⾃⼰的天才之路,努⼒奋⽃。

以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初⼆下册语⽂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供⼤家查阅。

1.初⼆下册语⽂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如:北京是中华⼈民共和国的⾸都。

(单句)
谦虚使⼈进步,骄傲使⼈落后。

(复句)
2、语⽓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句号。

如:请你等⼀下。

⼆、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问号。

如:你见过⾦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问号。

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个问号。

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问号。

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

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奋⽃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叹号。

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强烈的反问句也⽤叹号。

如:我哪⽐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较长,中间⽤逗号。

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逗号。

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个⼈贡献出毕⽣精⼒。

3、句⾸状语后边可以⽤逗号。

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多⽤逗号。

如:⽯在,⽕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顿号。

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光荣、正确的党。

2、句⼦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顿号。

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四有”新⼈。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顿号,⽽⽤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这鲜艳的⼭花,使年轻⼈深深地陶醉了。

(前两个逗号不能⽤顿号)
4、概数之间不⽤顿号,但表确数的地⽅必须⽤顿号。

如:⼗⼆三岁七⼋个⼈①学校距这⾥⼆三⾥。

②今天做值⽇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顿号。

如:公安⼲警中⼩学⽣⼤专院校男⼥⽼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顿号。

如:这个省今年⽔利建设,任务重,⼯程难,规模⼤。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顿号。

如:我国科学、卫⽣、⽂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发展。

8、带有语⽓词的并列词语间不⽤顿号。

如:①这⾥的⼭啊,⽔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就熟悉的。

②我们的院⼦⾥种了
⼀些菊花,⽉季啦,⼭⽵啦,美⼈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分号。

如:语⾔,⼈们⽤来抒情达意;⽂字,⼈们⽤来记⾔记事。

2、⾮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分号。

如:这样的⼈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的经验为满⾜,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分号。

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在称呼语后⾯,提起下⽂。

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

如:他⼗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图书展销会⽇期:10⽉20⽇⾄11⽉10⽇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冒号,以总结上⽂。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冒号。

如:“⼤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家咬紧⽛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的中间⽽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冒号。

如:①本市⽂坛三位⼥杰:王安忆、王⼩鹰、程乃珊在⼀起谈笑风⽣。

(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②记者在⼀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错误。

)另外:同⼀句中不能⽤两个冒号。

⼋、引号:
1、表⽰引⽤。

独⽴引⽤——把引⽤的话独⽴来⽤,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知识更重要。


⾮独⽴引⽤——把引⽤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部分,因为末尾不⽤标点。

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计”。

2、表⽰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如:“⼩”和“⼤”⽐较起来,“⼩”总是被⼈轻视的。

3、表⽰含义特殊。

如:这样的“聪明⼈”还是少⼀点好。

4、表⽰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苦⼲。

5、表⽰讽刺和否定。

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装扮成“伟⼤⼈物”和“英雄”
6、引号⾥⾯还要有引号时,⾥⾯⼀层⽤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引⽂的省略。

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明,风⼉静……”
2、表⽰列举的省略。

如:⾊和么都有:稻鸡、⾓鸡、鹧鸪、蓝背……
3、表⽰话未说完。

如:“忘了?这真是贵⼈眼⾼……”
4、表⽰说话断断续续。

如:“我……对不起……⼤家,我……”
⼗、书名号:
1、表⽰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

如:《史记》、《孔⼄⼰》、《⼈民⽇报》、《⼈民⽂学》
2、书名号⾥⾯的书名号⽤单书名号。

如:《〈中国⼯⼈〉发刊词》
2.初⼆下册语⽂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马者不知其能千⾥⽽⾷也:“⾷”同“饲”,喂养。

3、⾷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印三⼆本:“⽌”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尾约⼋分有奇:“有”同“⼜”,表⽰零数。

8、诎右臂⽀船:“诎”同“屈”,弯曲。

9、左⼿倚⼀衡⽊:“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1、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僵劲:“⽀”同“肢”,肢体。

13、同舍⽣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14、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古今异义字
1、⼀⾷或尽粟⼀⽯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丝⽵之乱⽿丝⽵:古义为“管弦乐器”,⽂中指奏乐的声⾳;今义为“丝绸和⽵⼦”
3、⽆案牍之劳形形::古义为“⾝体”;今义为“形状、样⼦”
4、孔⼦云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药:⽂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毕升布⾐:古义为“平民”;今义为“⾐服的.⼀种”
8、⽽计其长曾不盈⼨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者⽐:古义为“挨着”;今义为“⽐较”
10、⾼可⼆⿉许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猜测”
11、尝贻余核⾈⼀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下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作作索索闻:古义为“听”;今义为“⽤⿐⼦嗅”
14、虽⼈有百⼿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欲先⾛⾛:古义为“跑”;今义为“⾏⾛”
假:古义为“借”;今义为“与真相对”
17、以是⼈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19、不敢出⼀⾔以复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重复”
20、主⼈⽇再⾷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次”
三、词类活⽤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讫再⽕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烤)
3、会宾客⼤宴(名词作动词,举⾏宴会)
4、妇抚⼉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
6、不能名其⼀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8、余则緼袍敝⾐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
9、腰⽩⽟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10、主⼈⽇再⾷(名词作状语,每天)
11、妇⼿拍⼉声(名词作状语,⽤⼿)
12、⼿⾃笔录(名词作状语,动⼿、⽤笔)
13、只辱于奴⾪⼈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14、⼀⾷或尽粟⼀⽯(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5、⽆丝⽵之乱⽿(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16、⽆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
18、京中有善⼝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之不能尽其材(使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1、遥闻深巷中⽝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3.初⼆下册语⽂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第⼀部分
⼆种语⾔类型:⼝语、书⾯语。

⼆种论证⽅式:⽴论、驳论。

⼆种说明语⾔:平实、⽣动。

⼆种说明⽂类型:事理说明⽂、事物说明⽂。

⼆种环境描写:⾃然环境描写--烘托⼈物⼼情,渲染⽓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部分
三种感情⾊彩:褒义、贬义、中性。

⼩说三要素:⼈物(根据能否表现⼩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物)情节(开端/发展/⾼潮/结局)环境(⾃然环境/社会环境。

) 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运⽤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学体裁:⼩说、诗歌、戏剧、散⽂。

四种论证⽅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喻论证、对⽐论证。

句⼦的四种⽤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法:①表引⽤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法:举例⼦、打⽐⽅、作⽐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物的描写⽅法:肖像描写、语⾔描写、⾏动描写、⼼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不恰当④前后⽭盾⑤语序不当⑥误⽤滥⽤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断续③表因抢⽩话未说完④表⼼情⽭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
六种常⽤写作⼿法:象征、对⽐、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种常⽤修辞⽅法:
①⽐喻--使语⾔形象⽣动,增加语⾔⾊彩。

②拟⼈--把事物当⼈写,使语⾔形象⽣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事物或强调某⼀感受。

④排⽐--增强语⾔⽓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简练⼯整。

⑥引⽤--增强语⾔说服⼒。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增强肯定(否定)语⽓。

4.初⼆下册语⽂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陋室铭》
⑴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不在⾼,有仙则名:出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斯是陋室:此,这惟吾德馨:品德⾼尚。

谈笑有鸿儒:⼤儒,博学的⼈。

往来⽆⽩丁:没有什么学问的⼈。

⽆丝⽵之乱⽿:这⾥指奏乐的声⾳。

丝指弦乐器,⽵指管乐器。

///使……乱。

⽆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书。

劳形:使⾝体劳累。

何陋之有?:什么。

⑵译⽂:
⼭不在于⾼,有仙⼈就出名了。

⽔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房⼦,只是我的品德⾼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青葱,映⼊⽵帘⾥。

到这⾥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扰乱⽿⿎,也没有官府公⽂来使⾝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云的亭⼦。

(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很有名,所以受到⼈们的景仰。

)孔⼦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⑶理解性背诵:
①《陋室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②⽂章点明全⽂主旨的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赏⼼悦⽬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交往之雅的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⑤⽤⽐喻赞美"陋室"的句⼦是:⼭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⑥《陋室铭》⼀⽂中为突出主旨⽽引⽤孔⼦的⼀句话是:孔⼦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中结尾把⾃⼰与古代贤⼠相⽐,表现出了他的⾼尚情趣的⼀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莫⼩池中⽔,浅处⽆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是:⽔不在深,有龙则灵。

⑨⽂中表现作者对⾃⼰摆脱了喧嚣⽣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统领全⽂的⼀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

③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④作者从哪⼏⽅⾯来写陋室不陋?
答:从陋室的⾃然环境优美、室中往来⼈物不俗、陋室主⼈⽣活情趣的⾼雅三⽅⾯来写陋室不陋。

⑸开放性试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来警戒⾃⼰或称功颂德的⽂字,后成为⼀种⽂体。

⼈们经常⽤“座右铭”来激励鞭策⾃⼰。

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中写出⼀则有关学习⽅⾯的“座右铭”。

5.初⼆下册语⽂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1、⽂学常识――新闻、消息和通讯
(1)新闻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经常使⽤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种⽂体。

新闻概念有⼴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义⽽⾔,除了发表于报刊、⼴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外的常⽤⽂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概括的叙述⽅式,⽐较简明扼要的⽂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2)消息
指报道事情的概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泛、最经常采⽤的新闻基本体裁。

(3)通讯
通讯,是运⽤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法,具体、⽣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物的⼀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的⼀种,是报纸、⼴播电台、通讯社常⽤的⽂体。

它包括⼈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新闻⼀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活中有意义的⼈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4)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
2、以《芦花荡》为例,探究⼈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
(1)⼈物描写①肖像描写:揭⽰⼈物⾝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物内⼼世界和性格特点。

②⾏动描写:展⽰⼈物精神⾯貌,直接体现⼈物性格。

③语⾔描写:表达⼈物情感,反映⼈物性格特征,折射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④⼼理描写:是⼈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理活动。

揭⽰⼈物内⼼,刻画⼈物性格。

(2)环境描写
①烘托、刻画⼈物的精神风貌;
②深刻地表现⽂章主题。

(3)《芦花荡》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了⼈物故事的传奇⾊彩
3、以《蜡烛》⼀⽂为例,探究⽂中母亲的⼼理活动,根据她的举动(动作描写)感知、体会她的内⼼世界
4、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为例,体味作者充满讽刺意味的语⾔和丰富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