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逆反心理问卷调查报告
青春期叛逆心理调查报告.doc
附件 1淮阴师范学院师范生课题研习情况表学院专业级班课题名称正确应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成员姓名选题依据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个人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个人的处事方式和主见,不希望受到别人的管束,出现了叛逆现象。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们学会怎么去正确理解和正确对待叛逆行为和逆反心理,使我们青少年懂得这些方法以便令我们选题依据的心身健康。
与方案(明确职方案责)分组进行调查,并结合实际情况,撰写出能够正确应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行为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1.阅读相关教育教学理论2.对青少年叛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3.对青少年叛逆行为进行分析4.撰写调查报告学生研习过程指导教师评语:(签名)年月日校外指导教师评语:(签名)年月日学院审核意见:(学院盖章)年月日注:此表正反打印,一式二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学院留存。
调查报告年级院别(班级)姓名课程课题研习报告题目正确应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指导教师调研日期2013年 12月 16日一、调查目的1、了解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特点。
2、关爱青少年身心发展。
3、促进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指导,以便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
4、促进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三、调查内容1、青少年叛逆的原因、表现、行为途径。
2、应对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处理方式。
3、采访问题青少年4、学生、家长、学校对青少年叛逆期的态度四、何为叛逆期(1)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 ,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 ,而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关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青少年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中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许多青少年表现出叛逆的心理。
本报告将对此进行研究,探讨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
一、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原因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时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变化: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荷尔蒙水平波动较大,导致情绪波动明显增加。
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到困惑和不安,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反抗和叛逆。
2. 自我认同:青少年时期,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塑造非常重要。
他们希望被认可、理解和接纳,但同时也希望保持独立个性。
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与家庭或社会的期望存在冲突时,容易表现出叛逆的行为。
3. 社会环境:社交圈的扩大、同辈关系的重要性增强等因素,使得青少年更加关注来自社会的认同和评价。
当他们感到被排斥、误解或不被理解时,会通过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二、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影响青少年叛逆心理对个人和社会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关系紧张:青少年叛逆常常出现在与家长的争吵、冲突中。
这种紧张关系不仅会对个人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家庭的和谐产生破坏。
2. 学业表现下降:叛逆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动力和集中注意力。
因此,他们的学业表现常常下降。
3. 社会适应困难:青少年时期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时期,叛逆心理可能导致青少年在社交活动中产生困难,难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应对青少年叛逆心理的方法面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家长和教师有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1. 沟通与理解:与青少年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关键。
家长和教师应该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建议。
2.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一个鼓励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校园环境。
这样能够帮助青少年感受到安全和支持,减少叛逆行为的发生。
学生逆反心理调查及解决方案
学生逆反心理调查及解决方案学生的逆反心理的调查及解决方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调查问卷设计、逆反心理成因分析、逆反心理表现形式研究、逆反心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如何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教师及家长在面对学生逆反心理时应采取的措施、学生自身应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调查问卷设计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问卷涵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包括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以便更好地收集学生的反馈。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和特点,为后续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二、逆反心理成因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生理变化带来的不适应感;二是心理压力,如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三是教育方式不当,如过于强调成绩、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等。
三、逆反心理表现形式研究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抵触情绪,如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消极态度;二是反抗行为,如不服从老师或家长的管理;三是自我封闭,如拒绝与他人交流,逃避社交活动。
四、逆反心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逆反心理会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三是可能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
五、如何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为了减少学生逆反心理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二是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三是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兴趣和技能。
六、教师及家长在面对学生逆反心理时应采取的措施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学生逆反心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二是保持开放和平等的沟通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三是提供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中学生叛逆心理调查
中学生叛逆心理调查一.引言随着社会节奏愈来愈快,青少年在其适应社会,学习并改创社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以心理——特别在逆反心理方面更为突出。
为此,进行逆反心理方面的研究,助其健康成长便是于必然。
为了能够更好的通过实际研究,探索出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本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等等程序,其目的在于我们广大青少年能够克服逆反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面对家长,老师和其他人,更自然的适应社会。
克服逆反心理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因逆反心理产生的诸多问题,总是听不进家长的话,过于任性,总想“以我为中心”等等,会对我的家庭学习,社会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更有甚至,少数逆反心理过强的人还会发生严重的行为,如自杀等,多是心理承受方面的问题,它危害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可以说是一个大“包袱”。
因此,研究逆反心理,帮助我们丢掉“包袱”十分必要。
二.研究过程第一步:对青少年逆反心理进行初步认识,确定研究课题。
第二步:分组进行材料收集。
第三步: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研究并进行小组讨论。
三.主观原因分析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要掌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1.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2.好奇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
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3.对立心理。
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
比如老师对后进学生总是批评,后进学生就可能对老师说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产生逆反情绪。
4.偏激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的详细报告
标题:应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建立理解与支持的桥梁摘要:中学生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心理现象,其涉及的根源和影响十分深远。
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本质、成因和可能的影响,同时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建立对这一问题的全面理解,并提供具体指导,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第一部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本质和背景1.1 逆反心理的定义和特征1.2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常见表现和趋势第二部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影响2.1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2.2 学校环境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2.3 社会因素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第三部分:应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有效措施3.1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3.2 采用积极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3.3 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3.4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互动机制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4.1 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深入理解和应对措施的回顾4.2 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展望和建议第五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5.1 我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观点和理解5.2 我对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看法正文:第一部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本质和背景1.1 逆反心理的定义和特征中学生逆反心理指的是在青少年阶段,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反抗、抵触以及情绪失控的心理现象。
这种心理状态常常表现为对权威的挑战、规则的违背以及情绪的波动。
逆反心理并非孤立存在,它通常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一种必经的阶段,但过度的逆反心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1.2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常见表现和趋势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学习不专心、违背学校规章制度、与老师家长产生冲突、情绪波动大等。
在一些个案中,逆反心理甚至可能表现为对社会价值观的怀疑和反抗。
值得注意的是,逆反心理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但其表现形式和强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第二部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影响2.1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塑造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中生逆反心理探析
1 解 读 逆 反 心 理
结果。 中生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 高 它的形成也是 由主 观和客观 2 个方面的 因素决定 的。
21 主 观 因 素 .
211 身心发展的必然 : 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 . . 高 生理上发
生了一系列 变化 , 出现 了第二特征 , 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
的积极意义 。同时 , 逆反心理的} 及 削_ 影响 , 主要体现在学生的 认知 、 情绪情感 、 为举 止等方面 。在认识 上 , 行 此类学生看 问
题带有极大 的主观 片面性 ,对家长老师 的教导拒绝认 同 , 对
规章 制度消极抵 触等 ; 情绪情 感上 , 喜欢 以 自己的好恶为 标
准 , 符合 自己的标准 时易 产生厌 恶和敌对情 绪 ; 当不 行为举
地 采用不同的释放排解方式 , 降低其带来 的消极作 用。③善
于学习 , 提高 自己 : 社会不断 地发展 , 知识老 化周期加 速 , 如 果 缺乏知识更新意识 , 只凭着现有的知识 墨守成规 , 终将会 “ 江 郎才尽 ” 。高校 图书馆员要想在竞争 中站稳脚跟 , 最有效的办 法就是善 于学习 , 丰富 自己的 内涵 , 把学 习 、 研究 、 工作 三者 有机结合 , 自己在 日新月异 的社会 中立于不败之地 。 使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报告10生本3班许月红2010574336一、调查的背景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问题,它是客观的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高中生是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发展心理学认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反抗情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
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导致了学生产生了逆反的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家庭、学校不良教育的影响,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
由于这一阶段的发展相当复杂、充满矛盾,所以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
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这一时期的学生存在许多不正确的心理;如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等,其中逆反心理的危害较大。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有些学生与之“顶牛”的现象。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抱怨孩子上了中学就没有小学时候听话了,有时甚至蛮不讲理,有的对教师和家长的正面教育持“对着干”的态度,以“反其道而行之”为快,有的故意做出与自己主观意识相违背的行为。
这些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应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存在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最容易导致情绪躁动和逆反行为,甚至酿成不良后果,有的对抗、有的消沉、有的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轻生,还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作为教师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调查的目的、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高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以便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为其能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打基础。
调查对象是麻章一中高一3个班的同学,总共200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发放给学生,然后将卷子回收,统计。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逆反心理结题报告
研究过程
• • • • • • • 1.查找相关资料
2.发放问卷 3.分析资料及问卷 4.撰写报告
逆反心理相关知识
•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 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 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 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 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 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 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 自于“逆反心理”。
活动安排
阶段性 时间(周)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研究性学习有关 内容与研究方法 利用图书、上网等手 段查找有关防范措施 的方法 调查班级内同学们的 详细逆反心理状况
一
二 三 四 五
1~2
3 4 5~6 7
学习准备
查找材料 发放调查 问卷 统计研究 撰写报告
统计调查问卷,结合 资料进行分析 进行结题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学生逆反心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为了了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组织 了这次调查,感谢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意见,此次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因此将不会 影响你的隐私,请放心填写,谢谢你的参与。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你认为自己是否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 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如:“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等)? ( ) A、有 B、从来没有 C、以前有,现在没有 D、不清楚 3、你认为谁是造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 ( ) A、社会 B、父母与家庭 C、学校与学习 D、同学 E、朋友 F、老师G、自己H、其它(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接触的对象不尊重你,是否会引来你对他的逆反心理? A、会B、不会C、不确定。 5、你是否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 ( ) A、是 B、否 C、不在意别人怎么看 D、不确定 6、从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方面去理解,你对目前的生活状况: ( )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是太满意 D、不满意 E、非常失望 7、你在哪个年龄段经常和父母发生矛盾? ( ) A、10-12 B、12-14 C、14-16 D、16-18 E、从未发生 8、老师、家长的嘱咐、指点、提醒、督促是否令你厌烦、不悦?( ) A、经常B、偶尔C、一般D、不会 9、当你和别人意见不一样时,你通常会 ( ) A、听取别人的意见 B、与别人重新协商 C、沉默,但心里不服气 D、认为他们故意与你作对,一定要他们听你的 10、当你知道自己有逆反心理这种倾向的时候,你会采取下面哪种方法去克服?( ) A、找亲人、老师、朋友谈心,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B、找心理老师 C、只找同龄好友倾诉 D、把自己闷在这种感觉里,不顾后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最后感谢你的参与,写完后请记得交回哦~~ 福州屏东中学 11届 高一六班 研究性学习第12小组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报告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于权威、规则和约束的反感和抵制。
在青春期的孩子们面临着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变化,他们开始渴望独立和自由,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期望。
这种逆反心理可能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教育、违反校规校纪、与家长产生矛盾等问题。
分析1. 心理原因•自我认同:中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会对外界的期望产生怀疑,并试图寻找自己独特的个性。
•自主性需求:青春期是孩子们渴望获得独立和自主权的时期,他们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自尊心波动:青春期是孩子们自尊心波动较大的时期,他们对于批评和指责更加敏感。
2. 社会原因•权威压力:中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面临着来自权威的各种规则和约束,这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
•同伴影响:同龄人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之间的交往可能导致逆反情绪的传播和加剧。
3. 家庭原因•家庭冲突: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使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期望: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者给予过多压力,也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结果中学生逆反心理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学业受损:逆反心理导致中学生对学习抵触,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
- 行为问题:逆反心理可能导致中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与教师产生冲突等行为问题。
-家庭矛盾加剧:逆反心理使得中学生与家长之间产生更多矛盾和冲突。
- 社会适应困难:逆反心理可能使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困难,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
应对措施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家校之间的沟通等,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
•家庭:家长要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困惑,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
2. 尊重和支持中学生•学校:教师应尊重中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高中学生谈话记录
高中学生谈话记录篇一:《高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高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反常情绪在中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高中生逆反心理调查笔者是高中生物教师,通过对高中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分析逆反心理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自身缺点,完善人格。
调查显示逆反心理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
逆反行为多发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很多我们认为正常的行为均在高中生身上引发反感。
具体为教育活动时间过长,超过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度而产生的逆反行为。
过多地重复某些教育内容而引起的逆反行为。
对被禁止的东西特别感到好奇,总想违反禁令去尝试的逆反行为。
对教育者缺乏信任而对其教育内容产生的逆反行为。
教育者教育方式不当而使青少年感到自主性受到威胁时产生的逆反行为。
对某一事物的过度评价在青少年中引起的逆反行为。
在不适宜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行为时产生的逆反行为。
对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产生怀疑而发生的逆反行为。
二、高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看(1)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2)好奇心理。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
(3)对立心理。
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
(4)偏激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2、从逆反心理产生的社会客观原因看(1)社会缺乏对青年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
当今的孩子确实存在着社会经验少,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诸多不足,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忽略了对孩子们自立能力的培养。
关于我校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矫正策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中学唐龙生邮编733011电话####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究其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⒈盲目性。
中学生阶段是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
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
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可行与否,只要想干,随心所欲,不想后果,缺乏冷静的思考。
⒉社会性。
现在是中学生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
⒊感应性。
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
把自己的要求说成没必要,我行我素。
学生极易相互感应。
⒋要变性。
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强烈,但观点信念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多种多样。
所以,想独立并不易做到,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学生的能否心理实行有效控制的。
总之,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生理的社会的原因,那么,我们在消除这种心理时,就应该从生理和社会的角度多想办法,想好办法。
基于此我感觉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工作:一、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内因。
据我们调查:父母与家庭、学校与教师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关键因素,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见证人,老师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孩子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老师应在这个环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与调查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与调查一.活动背景:“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
而逆反心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对此颇有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心理大词典》的解释基本把它的本质属性解释出来,是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具有强型的抵触属性。
”在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
促使我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青少年肩负着重担。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支出日益高涨,也做出许多优惠政策,是乡山里的孩子也能上学了。
然而在近年来报端上不难发现以中小学生为主角的家庭悲剧,有中小学生砍杀父母、爷爷奶奶;也有中小学生自杀、自残的;也有与学校老师发生矛盾的……一宗宗骇人听闻的报道,让读者触目惊心,让家长、老师、教育者深感寒心。
青少年学生视上述不可理喻的行为,源于青少年逆反心理得不到调适。
为了了解广大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情况。
我设计了此次调查。
目的在了解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情况,并提出自己针对调查结果所想到的相对对策!二.调查方案:1. 调查时间:2147年5月2.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中学生关于逆反心理的认识和表现。
针对问题严重所在提于相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调的措施与观点。
3. 调查内容:(1)高中生对逆反心理的认识。
(2)高中生日常生活主要存在的逆反心理的行为表现。
4. 调查方法:此次研究调查采用了采访调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案例分析、什分析调查方法。
5.调查结果与分析:对此,我们对本市150高中生做了问券调查。
调查证明广大中学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 对父母的关心表现为烦躁;B 自尊心过强,意识上向往独立;C 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而与其对立;D 爱出风头;E 爱和父母对着干。
三.调查结论.由调查不难发现,影响可我市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因素,根据几起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主观因素: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一、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正式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掌握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问题的提出:中学生逆反心理面面观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好为不利的。
⒈盲目性。
中学生阶段是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
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
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性之,凡事无论可行与否,只要想干,随心所欲,不想后果,缺乏冷静的思考。
⒉社会性。
现在是中学生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
⒊感应性。
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
把自己的要求说成没必要,我行我素。
学生极易相互感应。
⒋要变性。
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强烈,但观点.信念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多种多样。
所以,想独立并不易做到,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学生的能否心理实行有效控制的。
调查的资料: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德育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心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在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尤其突出的反映于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中。
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关,一是与德育工作中的“假.大.空“有关。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影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
青少年逆反心理调查研究
青少年逆反心理调查研究青少年逆反心理是指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对于成人及其规范的“反叛”心理,表现为不服从、不遵守规则、不配合、叛逆甚至攻击等行为。
逆反心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它会给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开展研究及调查工作对于有效预防和解决青少年逆反行为至关重要。
首先,造成青少年逆反行为的因素是复合的。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共同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少年逆反心理可能与他们对自己所处环境和生存状态的认知、情感以及对自我未来价值的认识等因素相关。
这一点在近年来得到的青少年情感诉求增强,内心孤独感增强的背景下得到了复杂的解释。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价值观的不同、社会文化的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健全。
而家庭、学校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朋友间的交往方式及环境等方面。
其次,解决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是多样的。
针对逆反心理的解决,学校、家庭及社会应该分别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
在学校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情绪管理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自信心、忍耐性。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群体尤其重要。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尽量保持沟通畅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积极引导、鼓励,同时避免威胁、恐吓、施暴等不当行为,保证与子女良好的关系。
在社会方面加维护或者改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群体能够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最后,研究及调查在有效解决青少年逆反心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逆反青少年心理和对其逆反行为的分析,找到具体和明确的原因,并且泛化出更为普遍的现象,帮助社会更好地了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相关问题。
并且在调查工作中,目的很重要,调查问卷设计的时候应该把握好方向,尽量减少主观性问题,使问题科学、准确,适合青少年特点。
总之,今天的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切入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推进公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减少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
关于青少年叛逆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叛逆的调查报告篇一:青少年叛逆心理个案报告书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分析及矫治一、接案阶段(一)案主基本情况案主资料:姓名:小可性别:男身份:初二学生出生日期:1993年7月籍贯:江苏1、案主系统生理和智力方面:年龄为15岁,正值青少年的青春期,身体和和智力等各个方面成长较快,性格特征明显,有易激动、沉不住气、浮躁、好动等性格倾向。
对于外面的世界有自己的一套认知和评价判断的标准,自我意识增强,但生活缺乏独立的能力,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社会经济方面:由于目前是尚未成年的青少年,主要的经济于父亲。
目前在江苏南京市某寄宿制的初中念书,除每年的住宿费之外,父亲每人每月给小可 600元生活费,生活水平尚。
个人价值观及目标:对生活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学习成绩在年级倒数。
小可很厌学,不做作业、上课睡觉、讲话、玩游戏、逃课、打架等情况时有发生。
对现有状况的适应功能:小可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比较凌乱,头发较长,喜欢穿奇装异服和戴有骷髅形状的饰品。
讲话和行为举止有点粗鲁,不怎么讲礼貌,平常话不多,平常和他的几个死党混在一起,与一般的同学几乎没有交流,有的同学甚至有点怕他。
2、家庭系统小可的家庭成员有父亲、继母、弟弟和奶奶,小可的母亲七岁的时候就患病去世了。
小可的父亲是一个部门经理,收入水平属于中上等水平,平时工作比较忙。
继母是一个家庭主妇,弟弟在一幼儿园就读。
小可与父亲、继母、弟弟他们的关系一般,关系冷漠,而他对奶奶比较亲近。
小可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和,在小可的母亲去世之后父亲重新组织了新的家庭,对小可的关心很少,只是在经济上提供生活费。
小可在父亲结婚后就一直与奶奶住在一起,但老人年纪大了,无力管教孙子,在小可上初后中就将他送到寄宿制学校就读,与家人基本上靠电话联络。
小可基本上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关心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家人对他不重视。
3、小群体系统功能性特征:小可平常接触的群体由一群和他有相同行为特征的青少年组成,这个群体是在自发形成的,没有外界的干预。
高中生逆反心理.doc
《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1 课题的提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我国中学生中由于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往往会导致他们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工作消极,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
王有鹏(2002) 曾对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逆反心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学生很少和家长进行交谈,有23%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事迹觉得虚假,有45%的学生没有打算向模范学习,这说明在中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逆反心理。
生活缺少了目标的指引,没有了追求,缺乏应有的激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醒,此外,还应该引起全社会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高度重视。
如何对逆反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将逆反心理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对中学生实施有效保护,为他们的成长创设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健康成长。
由此,课题组从2010年11月起进行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1)编制具有较好信、效度的中学生逆反心理问卷,调查他们的逆反心理现状。
(2)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1.3.1 理论意义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和对高中生逆反心理状况的现状调查,能够促进对中中生逆反心理的研究,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把青少年逆反心理理论建立的更合理、更完善。
1.3.2 实践意义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能引起家庭、学校及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及时对高中生进行引导,与他们沟通,尽可能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影响很大。有一个高三的学生说:高一时,
因一次单元测试作弊,事后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我当时非常气愤,觉得英语老师
太过分了 , 于是逆反心理随之产生, 之后,凡是上英语课我都不专心听, 作业也不做,
这样,导致我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现在一想到快要高考了,我多么后悔自己当初
( 1) 超限逆反行为。是指由于教育活动时间过长,超过了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 限度而产生的逆反行为。 ( 2) 饱和逆反行为。是指由于过多地重复某些教育内容而引起的逆反行为。 ( 3)“禁果”逆反行为。是指青少年对被禁止的东西特别感到好奇,总想违反禁令 去尝试的逆反行为。 ( 4) 信任逆反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对教育者缺乏信任而对其教育内容产生的逆 反行为。简言之,信任逆反行为实际上就是由于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危机”而发生 的逆反行为。 ( 5) 自主逆反行为。是指由于教育者教育方式不当而使青少年感到自主性受到威 胁时产生的逆反行为。 ( 6) 评定逆反行为。是指教育者对某一事物的过度评价在青少年中引起的逆反行 为。 ( 7) 情境逆反行为。是指在不适宜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行为时产生的逆反行为。情 境就是指个人意识到的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小环境。 ( 8) 归因逆反行为。是指由于对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产生怀疑而发生的逆反行为。
( 5) 公然反对教师或家长 . 有时故意在课堂与老师抬杆 , 顶牛 . 甚至不顾后果与老师
或同学发生冲突 . 有时对老师的批评报以 `` 仇恨 `` 的目光 .
B. 逆反心理对中学生成长的危害
诸如上述的高中生出现的逆反心理现象往往让家长和教师瞠目不解
. 处理起来颇感
棘手 . 因为逆反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 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
4. 教师与家长们也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高中生在这个阶段逆反心理是一个心理的 弱点。因为他们容易情绪冲动,看问题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 所以不要什么时候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或者对待问题情绪化,甚至总是与 他人唱反调。引导他们要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对社会的洞察能力,提高分辨是非 的能力。多采纳别人好的建议 , 要学会宽容 , 胸怀要宽广 , 目光要远大 , 不要钻牛角尖 , 走死胡同 , 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6% 20.3% 25.5% 11% 19.4% 18.7%
调查结果表明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高中生对个人空间的重视度呈上升趋势 . 年龄越大 , 越具有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 . 而认为家长的思想不合时宜的为数不多 , 极度反感教 师居高临下的说教的占少数 , 公然反对教师或家长的占极少数 . 粉刺表现进步的同 学的无 . 因此——
高中生的逆反心理主要反映在这几个方面 : ( 1) 较之小学与初中 , 开始在乎个人的空间 , 好发表个人的观点 , 希望得到家长的认 同 . 极度反感父母亲了解其日记或个人信件等隐私空间 . ( 2) 当观点遭到否认后表现出固执的态度 , 有强烈的表现欲 . ( 3) 对父母的教育言语不是很顺从 . 认为个人的思想是符合潮流的 , 家长的思想往 往不合时宜 . ( 4) 在学校对老师也极度反感其居高临下的说教 , 很在乎个人的自尊心或面子 .
是否有以下行为? 对象项目 高一 高二 高三 在乎个人空间,好发表个人观点 29% 30.5% 51% 当观点遭否认时表现出固执的态度,有强烈的表现欲 认为个人的思想是符合潮流的,家长的往往不合时宜 极度反感教师居高临下的说教 6.3% 8.7% 10.1% 公然反对教师或家长 3.7% 6.8% 6.6% 以上表现全无 26.0% 24.2% 23.%
(三)大众媒体不恰当的渲染是导致逆反心理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一些宣扬暴力与 血腥的日韩影片和电视剧,极力美化逆反者的个人行为,夸大逆反者的能耐,鼓吹 个人主义。调查得知,有 26.31%的高中生十分欣赏并极力模仿电视剧、卡通或电影 中描写的“逆反英雄” 。有 61%的家长人自己的子女受到电视剧或电影的影响。
三.结果与分析 A. 逆反心理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
首先解释一下:“逆反行为”、“逆反心理”、“对抗行为”等,是人们描述青少年的行 为和心理时十分常见的一些词语,这些词语所描述的现象,往往被人们看成是不良 现象。 所谓逆反行为,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的言语和行动。 逆反行为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表面上来看,它是一种对抗行为,即不服从或者有 意违抗教育者的说服和命令。其特点如下: 1. 逆反行为发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 2. 教育内容多为正确、健康、善意的。 3. 逆反行为往往是由教育方式不当引起,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也与教育内容的不 当有关。 4. 逆反行为的程度轻重不一。 是否认为自己具有逆反心理? 对象项目 高一 高二 高三 是 65.0% 75.0% 72.0% 有 35.0% 25.0% 28.0% 从总体上看, 各年段人自己具有逆反心理的高中生占绝大多数 ( 65%—75%)。但高二 学生中认为自己具有逆反心理的人数稍多于高一与高三。 高二是高中三年的分界线。 高二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阶段, 心智不成熟却又不愿被当作 “孩子”,喜好发表 自我观点,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于许多事物持批判态度,因此逆反心理较为 严重。而 75。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具有逆反心理。调查显示,逆反心理在高中 生中普遍存在。 根据青少年逆反行为产生机制,可以将青少年的逆反行为分为若干种。调查结果显 示,每一种行为均有发生在高中生身上。
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
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
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精神萎靡等。逆反心理的
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所以对高中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危
害不能不引起重视 , 并研究教育策略 .
的逆反行为。
有些学生在老师明令禁止高中生早恋后 , 更充满好奇和神往 , 反而堂而皇之地涉足禁
区 , 并乐于早恋 , 最后耽误学业 . 有些学生在老师批评其有早恋迹象后 , 没事变成有事 ,
地下转成公开 . 但毕竟作为高中生无能力处理好情感问题 , 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控 , 往
往成绩一落千丈 .
调查表明,逆反心理对高中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 特别是在处理师 生关系时是极不利的因素 , 处理不好 , 影响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 , 因此要研究有效的 教育措施予以纠正 , 调整 .
高中生逆反心理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人:张文颖 高二 班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高中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逆反心理的表现、影 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青少年认识自身缺点,完善人 格。
二.调查方法
1. 对象 : 烟台市芝罘区市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各 50 人,高中生家长 50 人 2. 时间: 2010 年暑假 3. 方式:分发调查问卷
D. 消除高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
1. 家长和老师要充分认识逆反心理是高中生处在青少年时期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 不要认为子女平时的一些逆反行为有意跟自己过不去,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 其实只要家长、老师全心全意,能平和地与学生交流对事物的看法,动之以情,晓 之以理,高中生一时的逆反心理是很快消失的。
5. 学校可以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 , 把课堂还给 学生 , 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 让学生大胆质疑 , 大胆发言 , 正确引导学生去思考 , 去 创新 ,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班
6. 学校与家庭应慎用禁令。 避免由于 “禁果逆反行为” 而造成的反效果。 若禁止需 充分说明理由。
(二) 学校教师的教育方式是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过于经验主义而不考虑现实社会各 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 简单地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 必须怎样做, 根本不与学生交流 思想,共同探究,脱离教育实际 , 使学生感到自主性受到威胁。问卷调查表明,有 19.21% 的高中生不满老师用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学校往往严禁许多内容, 而高中 生大多具有禁果逆反行为,即对被禁止的东西特别感到好奇,总想违反禁令去尝试 的逆反行为。这容易激起学生逆反心理。
2. 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消除逆反心理的主要手段。 这就要求老师、 家长在教育孩 子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们,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子女谈心,决不能专制独裁。 “谦受益,满招损。”调查表明, 62.64%的高中生都希望家长、老师采用平等、民主 的方式来教育自己,在学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悔过;不希望给他们太多的责备,他们 毕竟还是未成年人。每位学生都是愿意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与表扬的,这是人之 常情。教师与家长们应适当地流露、表现出对子女或学生的理解与宽容,不用怕为 此而减少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威性。
3. 极力提倡一种平等和悦的师生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 父母 ,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 良师益友 , 尊重学生的思想 , 自尊和个性。在这一点上教师应经常注意鼓励和肯定 学生的优点和成绩 . 不能带有色眼睛看学生 ,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 处理学生的问 题或错误要客观公正 , 切忌主观感情用事。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质和利弊 , 引 导学生放眼长远未来 , 冷静处世 , 知错改错 . 教师和家长们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也应做到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修养 , 多研究高中生阶段的青少年心理特征 . 真正成为 他们人生的引路人和铺路石 .
C. 高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对父母现在的教育方式如何看待?
项目
对象 高中生
满意 8.3%
可以接受 88%
完全反对 3.7%
当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犯错时,对其进行教育所使用的方式 简单指示其须怎样想,怎样做 19.7% 与其耐心进行沟通,耐心说教 62.3% 任其自然,放任自流 9.8% 运用暴力使其屈服 8.2%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
(一) 逆反心理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是该年龄阶段青 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因为高中生正处于心理的 “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迫切希望摆 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 ,而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 “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态度。 如此易产生两极分化, 易走极端。 正 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用各 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