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技术课程介绍
通⽤技术课程介绍
通⽤技术(简称GT)在⾼中课程当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常⽣活中应⽤⼴泛、对⼴⼤同学的发展具有⼴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普通⾼中通⽤技术教科书《技术与设计》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和《普通⾼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编写的。

通⽤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模块,各⾃⼜有细分,如下: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
选修模块:电⼦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制作、现代农业技术、
家政与⽣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

◆◆通⽤技术代课⽼师多种多样,基本上都是从其他科⽬调配过来的,语⽂、美术等都有。

但是实际上理想的是机电专业的!
编辑本段⼀、关于“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简要说明
(⼀)本模块的教育价值
“技术与设计1”是全体⾼中学⽣必须修学的课程内容,也是⾼中通⽤技术学习的导⼊模块。

它和“技术与设计2”共同为后续的选修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并为⾼中毕业⽣规定了必须达到的最低技术素养⽔平。

(⼆)本模块内容设定的意义
“技术与设计2”包括4个主题:“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1、技术及其性质
本主题强调的是学⽣对技术应该具备的基本认识,让学⽣从整体上知道什么是技术以及与技术相关的各种问题。

2、设计过程
本主题中的设计以产品设计为依托,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经过设计⽅案的制定、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案的优化,直到最终⽅案的确定,形成了⼀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本部分将设计过程⼤致分成了5个阶段:a、发现与明确问题;b、制定设计⽅案;c、模型或原型制作;d、⽅案优化;e、产品的使⽤说明。

这是⼀个普遍的过程,但不是⼀个规定的程序,在实践的设计过程中,这种次序可能发⽣变化,也可能产⽣反复。

3、设计的交流、
本主题强调:
(1)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恰当的⽅式与他⼈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了解技术语⾔的种类及其应⽤,能识读⼀般的机械加⼯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4、设计的评价
本主题强调:
(1)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阶段的要求进⾏评价,树⽴质量管理意识。

(2)能根据需要进⾏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进⾏评价,写出试验报告。

(3)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多⽅⾯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4)能对他⼈的、现有的技术产品做出⾃⼰的评价,并写出⽐较全⾯的评价报告。

通过设计的交流与评价的学习,学⽣应该能:
(1)学会设计的多种表达⽅式,特别是技术语⾔的应⽤。

(2)学会对⾃⼰、他⼈、或现有的技术产品与技术过程的评价⽅法,提⾼选择与决策能⼒,培养质量意识与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的意识。

5.教材特点分析
本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将《技术与设计1》的4个主题: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融会贯通进⾏整合,编排成5章。

《技术与设计1》
第⼀章⾛进技术世界。

包括“技术源于⼈类的需求和愿望”、“技术的发明与⾰新”、“技术需要综合知识”、“技术应⽤的两⾯性”、“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五节内容。

第⼆章步⼊设计殿堂。

包括“揭开设计的⾯纱”、“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三节内容。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

包括“设计课题的确定”、“设计⽅案的制定”、“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三节内容。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

包括“材料”“⼯具与设备常识”、“⼯艺常识”、“原型与模型的制作”四节内容。

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

包括“怎样实现创新设计”、“认识技术测试”、“评价、优化设计”、“撰写产品使⽤说明书”四节内容。

⼆。

通⽤技术与劳动技术课的区别
劳技课的教学⽬的是培养学⽣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着重教会学⽣某⼀基本技能,如维修摩托车、⽊匠等
通⽤技术教育既区别于专攻⼀技之长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区别于强调劳动的德育功能加上技能培训的传统的劳技课程。

它要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要提⾼学⽣的技术素养。

它的内容需要现代化,需要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教育接轨。

《通⽤技术》课程是⼀门⽴⾜实践,注重创造、⾼度综合、科学与⼈⽂融合的课程。

三、为什么要学《通⽤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益成为我们⽣活中⼏乎⽆时不在,⽆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技术课程是普通⾼中学⽣⼈⼈必须修学的课程。

国际形势与我国现状
1)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们潜能、促进⼈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

1996年联合国科教⽂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报告确⽴了⾯向未来的终⾝教育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活”和“学会⽣存”;“学会做事”、发展实践能⼒决不只是熟某些操作技能,学会某些重复不便的实践⽅法;在未来⼯业条件下,“学会做事”意味着要从“资格概念”转向“能⼒概念”。

2)其他国家在较早的时间⾥已经开设了技术的课程,例如:德国中学劳动技术的设置有四⼤类:技术、经济、家政和职业;1989年4⽉,澳⼤利亚教育理事会提出了澳⼤利亚教育的⼗⼤⽬标中涉及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有四个;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中,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德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技术与设计学习;英国开设设计技术课,要求学⽣动⼿与动脑;⽇本⾃第⼆次世界⼤战后,提出了“技术⽴国”的⼝号,现在⼜将其发展为“科技创新⽴国”的⼝号,在⾼中把家政基础、家政综合、⽣活技术等课程德学习计⼊学分;加拿⼤把基本技术、⽣活技能和家庭经济作为⾼中的必修课程,还设⽴了选修课程。

《通⽤技术》与能⼒的培养
四、怎样学《通⽤技术》
(⼀)普通⾼中通⽤技术课程的特点
1. ⼀门⽴⾜实践的课程
通⽤技术⽴⾜于学⽣的直接经验和亲⾝经历,⽴⾜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它以学⽣的亲历情境、亲⼿操作、亲⾝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的发展。

2. ⼀门⾼度综合的课程
通⽤技术具有⾼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

它强调各学科、各⽅⾯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

学习中,学⽣不仅要综合运⽤已有的语⽂、数学、物理、化学、⽣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理、环保、审美等⽅⾯的意识。

学⽣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也是新的知识与能⼒的综合学习。

3. ⼀门注重创造的课程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通⽤技术是⼀门以创造为核⼼的课程。

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法的应⽤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展⽰创造⼒提供⼴阔的舞台,是培养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4.⼀门科学与⼈⽂融合的课程
技术是⼈类⽂化财富的⼀种积累形式。

任何技术在凝结⼀定的原理和⽅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化信息、体现着⼀定的⼈⽂特征。

通⽤技术不仅要⽤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的⼒量来吸引学⽣的参与,还要⽤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化性、以及道德责任来打动学⽣的⼼灵。

(⼆)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
《技术与设计2》(2学分)
选修模块:电⼦控制技术(2学分)
建筑及其设计(2学分)
简易机器⼈制作(2学分)
现代农业技术(2学分)
家政与⽣活技术(2学分)
服装及其设计(2学分)
汽车驾驶与保养(2学分)
选修课程模块建议:
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并获得4个学分,作为⾼中毕业的最低要求。

在此基础上,学⽣可以根据⾃⼰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修学选修模块。

建义具有⼯科、农科取向的学⽣在获得必修的4个学分之后⾄少再选修4个学分,即共获得8个学分。

(三)学分怎样评价
过程性评价:参与程度、操作、考勤、讨论、辩论、作业、作品(设计与操作)、考试等
终结性评价:作品设计、操作实践、考试;(学校实施通⽤技术的学分认定⽅案);
参与程度、考勤20% 作业20% 作品20%考试40%
(四)这门课怎么学?
学会读⽬录和绪论
⽬录----总揽本书全局,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
绪论----可以知道本书的主要精神、思想、⽅法等;
学习⽅法:1.运⽤好教课书;2.采取多种学习⽅式。

⾃主学习、合作学习、⽹络学习等等;3.积极思考,争取多动⼿。

明确学习⽬标,学习⽅向,做好⼼理准备。

通过提出问题、任务驱动、案例学习、交流、技术实践、⾃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引导学⽣对⽣活、学习和社会中的事例进⾏分析和归纳,使学⽣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由此产⽣对通⽤技术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五.通⽤技术涉及以下⼏⽅⾯: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电⼦控制技术
简易机器⼈制作
汽车驾驶与保养
服装及其设计
家政与⽣活技术
建筑及其设计
现代农业技术
六.通⽤技术⽼师职位要求:
1、能胜任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员⼯作
2、能胜任通⽤技术课教学
3、有很强的动⼿能⼒
4、熟练操作车床、钻床等机械和⼯具
5、有较强的创新能⼒
6、⾃⼰曾有创造发明经验,并拥有专利号优先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