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高中记叙文写作选材指导[5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高中记叙文写作选材指导[5篇范文]
第一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高中记叙文写作选材指导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记叙文的选材一、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明确“内容充实”“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的写作要求,培养实际运用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掌握“以小见大”的方法,提高学生作文选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端正学生准确、鲜明、生动运用祖国语言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熟悉、有意义、新颖”选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发散思维立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五、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
请大家先听一个故事:古代一位秀才在临考前愁眉苦脸,坐立不安,夫人问他:“写一篇文章能比我们生孩子还要难?你愁什么呀?”秀才拍拍夫人的满腹,又指指自己的肚子,叹道:“你肚子里有货儿,我肚中无货,当然要比你难了。
”
(可以先让学生谈感觉,可能有学生会有同感)这个秀才虽然有点迂腐,但他的话确实说出了不少写作者的心声。
二、回顾上次作文题
请以“与往事干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三、同学心声(学生留言)
其一:初看题目,真的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当时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记叙文?该怎么写?想想想想想了好久,还是觉得写不好,所以这篇作文是显而易见不怎么样了。
其二:想写一篇深沉而又寓意深刻的文章,奈何总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材料,在虚度了一节课后,咬着牙写了这篇。
天马行空,乱七
八糟,实属无奈!
写作真有这么难吗?
四、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
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料;
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
俗:选取的材料陈旧。
五、记叙文该如何选材。
(一)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
1、自己亲身经历的。
2、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3、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即艺术加工,要合情合理。
只有用真实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感染力。
真实、本色是作文的最高境界。
(例文见课件)
(二)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
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
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例文见课件)
(三)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
抓住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读的文章《敬畏生命》《山中避雨》(四)选材要新颖别致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尤其是作文材料,更要在“真”、“小” 的
基础上注意一个“新”字。
试想:写父爱母爱的文章,离不开下雨天送雨衣,深夜背“我”上医院的情节;写同学之间闹误会,总是自己心爱的一件物品不见了,往往又恰恰是他到我家玩过之后,于是确定是他偷走的,直到在某一个角落找到之后,我感到很难过,他却不计前嫌……这些陈旧的材料,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令人读而生厌。
因此,要想写出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作文,就要选取新颖别致的材料。
(五)从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中挖掘素材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选取它们,换一个角度,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它,把它们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述出来,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
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大提高你的文章的品位。
(六)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
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教师小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光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
陆游:“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 其实,语文学习也是如此,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所以,只要我们平日用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就不难写出文情并茂的好作文来。
我们的生活其实是浩翰无边的,写作时我们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写,相反,我们面对的是茫茫“三千弱水”,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从生活中选取我们想要的内容——“只取一瓢饮”。
六、知识归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明确:写作时面对众多的内容,选取恰当的内容。
取一瓢,并不
是随意一舀,那么这里的“瓢”指的是什么?
明确:选材标准。
学生讨论:记叙文选材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熟悉、有意义、新颖
七、名作示范
1、作品: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内容:战争即将打响时一个老人坐在桥边念念不忘他的那些小动物。
主旨: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的悲悯情怀。
2、作品: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半张纸》
内容:刚刚死去妻子的小说主人公只花了两分钟时间读半张记录着电话号码的纸。
主旨:半张纸、两分钟里却包孕着主人公过去两年里的全部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同时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中对幸福的追求。
总结:两位作家的两篇作品在如何从三千弱水中取一瓢饮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八、教师寄语
•面对“三千弱水”,只取其一瓢。
饮一瓢水,就能知水之味;取一角生活,就能知生活之全貌。
•用生活中发生的一个小镜头、小插曲,人物的一点特质、一个侧面、一种情绪、一点感受、一点人生的哲理等细枝末节,来反映时代的脉搏,揭示生活的真谛。
九、一显身手
布置课后写作题目: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我的空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800字。
第二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从《桥边的老人》课例看小说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舟山市定海一中冯丽敏
(舟山市二等奖)
一、缘由
2011年5月,我校与其他三所兄弟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这次活动选取的课文是《桥边的老人》。
《桥边的老人》出自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由一篇篇精致的选文和一些精选的小说知识构成,而这些知识又是分条分块的,但是,要想真正成为理想的课堂活动,还须经过“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
那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关键问题。
《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很特别:仅由一幅画面,一些对话构成,笔法简练,意蕴却很深刻,如果以“故事”、“情节”和“人物”为基本图式来解读小说,进行所谓的“欣赏教学”,学生肯定有读不明白,读不出妙处的地方。
事实上,三所学校的老师有两位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就我听过的课,从教师的关键提问中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点:小说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老人的唠叨中,你能读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把和老人关于“动物”的对话置于这样一个场景中,作者到底想说明什么?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有何感受?小说主题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得出了老人是“孤独、善良、关爱动物、厌恶战争”的,小说的主题是“反战”等等。
这样的教学与以往的小说教学有何差异?
看来,最要紧的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由此方能使“怎么教”的问题迎刃而解。
下面是我校刘老师这节课的叙述,并以此来谈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二、课堂教学过程简述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叙述角度去理解,欣赏小说。
教学过程:
(一)营造战争氛围,感受对话环境。
营造战争氛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老人与“我”之间的对话,
之所以显得“冗长”是因为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危险时刻,两人还进行“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与紧张的战争氛围不协调。
两人的对话看似“有一搭,没一搭”,其实对话中包含着侦察兵的劝离和老人不愿离开这一对矛盾。
(二)从“我”的角度概述故事。
学生概述之后教师启发:这个故事还有没有别的讲法?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5分钟左右。
讨论后由学生尝试从老人的角度概述故事。
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故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叙述角度的不同而使故事发生的变化。
(三)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我”和“老人”的对话。
1.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
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中的对话内容。
2.为方便学生讨论,按照话题的转换和时间点的间隔,把文章对话部分划分为四层:①从“什么动物”至“我简直不敢想”;②从“你的政治态度怎样”至“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③从“猫是不要紧的”至“谢谢你”;④从“那时我在照看动物”至“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3.每个小组挑选其中一层,用叙述角度转换的方式,分别从“我”和老人的角度讲述故事,把讲述的内容设计成“我”和老人的心灵对话。
讨论后,先让学生动笔写一写,然后再讲述。
因为写出来的内容比随口说的简洁,有条理,有表现力。
三、剖析与思考
刘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明确集中。
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叙述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小说,整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聚焦于‘我’和老人的心灵对话”。
学生先讨论后讲述,通过“‘我’和老人的心灵对话”的讲述,让学生体会对话语言中“显示”的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揣摩两个人物在对话时的内心世界。
学生整堂课都在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本节课的成功是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因而“怎样教”的问题迎刃而解。
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内容的
确定。
(一)文本在课程及教材中的地位是决定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文本、教材、课程标准是一个统一的三级体系,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也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学习内容;教材又由一个个独立的文本构成,每个文本都有各自的作用,漠视其特定地位等于轻视教材本身编排的科学性。
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桥边的老人》是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篇目,它承担着课程标准中小说教学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深入领会作品内涵,品味作品语言魅力;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等具体目标。
从教材角度看,《外国小说欣赏》从小说的基本元素(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出发,设置了八个单元,《桥边的老人》位于第一单元“叙述”中。
依据教材中的知识短文,该单元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特点,《桥边的老人》的教学内容之一显然应该是“叙述”,这是从教材“叙述”话题出发,结合课程标准
中“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可确定的教学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标准中对选修系列小说教学的要求是针对整体教材而言的,具体到每篇小说,并不需要承担所有目标。
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懂得结合教材特点进行取舍,否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把握教学重点,从而出现什么都讲等于什么都没讲的教学低效现象。
一个教材中的文本可“教”的东西的确很多,教材编者慎重考虑后将某篇小说选文与某个话题的对应确定下来,并最终形成了教材的整体框架,教师在进行教材“开发”时应该尊重教材编者的安排。
(二)文本精彩关键的个性决定了其教学价值所在。
《桥边的老人》这个短篇小说格局虽小,意蕴却深。
《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
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觉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小说的叙述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
小说中的对话设计很具张力,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小说的叙述是非常节制的,对话看似简洁,其实蕴含了大量的信息。
这样看来可教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这个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只有抓住文本精彩关键的地方进行教学,才会鲜明生动,事半功倍。
(三)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需要是决定教学内容的前提。
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及学习需要是不一样的。
经过必修阶段小说学习后的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叙述角度,把握小说主题思想的能力,他们的学习需要已经从理解和初步欣赏层次提高到深入领会和鉴赏评价层次,能用基本的鉴赏语言品评一篇小说,能用书面语言有条理地表达他们的阅读感受和价值判断,是他们迫切需要具备的语文能力。
因此,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特点来处理教材,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从叙述视角的角度让学生来理解小说,感受小说的奇妙之处应是《桥边的老人》教学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理解实际上分两条线路:一条从“我”的角度来理解,一条从老人的角度来理解,而重点是从“我”的角度来理解,因为作者选择的是第一人称。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是对话的发起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把“我”搁置一边不管,离开有限视角的框架来阅读,那么学生的所谓阅读感受可能是即兴的,泛泛而谈式的。
事实上,这里由“我”的“劝离”和老人的“不动”构成了相当有意味的两极,呈现为士兵的“我要劝你走”和老人的“我知道你要劝我走,但是我要留下”的心灵对话。
在这个
过程中,“我”一直在试图劝说老人离开,末段的“对他毫无办法。
”即表明了这一点,而在相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老人求生的欲望在慢慢减退甚至消散。
但文章里展现出来的人物对话,其实是表层的对话,这些文字背后的深沉的东西,在小说的表面是看不到的,需要师生去作深入探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
通过上述分析,刘老师的这节课主要呈现为三个主体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从“我”和老人这两个角度概述情节;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解读一段对话(从“你从哪里来”至“唉,只得把他们撇下了”这一片段)体悟“我”的心理及老人的心理;再下来用“我”和老人的心灵对话的方式解读一段冗长的对话,按照话题的转换和时间点的间隔,把对话分为四层:第一层从“什么动物”至“我简直不敢想”;第二层从“你的政治态度怎样”至“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第三层从“猫是不要紧的”至“谢谢你”;第四层从“那时我在照看动物”至“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接下来,在老师不断创设的情境里,学生分组进行“我”和老人的心灵对话的模拟,通过活动探讨人物究竟在想些什么,想干什么,从而感受“我”的努力与老人无奈,感受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的思考,等等。
通过这些,使学生领悟“有限视角”下简洁的对话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桥边的老人》同课异构活动,其他几位老师既要讲叙述人称、叙述角度,又要讲人物形象、文章主题、冰山原则等等,其结果是什么都讲,教学效果却并不佳。
通过对刘老师这节课的解构,从实践的角度对该小说的教学内容形成了更为具体的认识,明白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效发挥能动性,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构”的重要性。
同时,也从教学理念上更加明确了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性。
第三篇:写作指导:记叙文如何选材
记叙文如何选材
材料是组成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决定文章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
那么,记叙文如何选材呢?
一、紧扣题眼选材。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中的中心词是“题
眼”。
我们紧紧扣住“题眼”就扣住了中心,围绕中心选材,文章才有灵魂。
二、材料要真实。
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内容的。
要善于从生活积累材料,这样才能有事可写。
而只有材料是真实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文章就会有生命力。
三、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即事件不能太多,要做到以一代百,以少胜多,以小见大。
四、要选择新颖而有意义的材料。
我们应该选择一些自己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来写,才能写出新意来。
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棋。
新颖而能很好凸现中心主题的题材,往往是作文取得成功的前提。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于选材是这样要求的:“题材新颖,真实可信,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但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很多同学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标准》的要求,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请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1.材料虚假,有悖常理。
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离死别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
于是,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
想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造成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
殊不知,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必须合乎情理,必须源于生活,漫无边际的“瞎想”是无法体现作文要求的。
2.材料平庸,内容雷同。
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交往,必写误会导致分手,而后对方转学或者死亡等等。
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总是令人感到是老生常谈,不爱读,不想读。
3.选材游离于中心之外,偏离主旨。
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
比如,根据“感恩教育要加强”这个中心,如果写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现象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但如果一味地去罗列坦然接受他人的恩情之类的事例,
就偏离了主题。
4.原样照搬,不加裁剪。
选好材料之后,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
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部分,主题淹没,拉杂无序。
有些同学图省事,不动脑筋,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是干脆将平时见到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来,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文章,不论是否与考试话题想切合,一概“拿来主义”,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选用材料的方法:
选材用材都必须围绕中心开展,努力实现材料充实、典型、真实、新颖的目的,具体可依照下面提供的方法进行操作:
1.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
回避陌生、首选熟悉,对于大多数同学老说,这应该是选材的一个原则。
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亲耳所闻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实动人的。
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
对于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选用时很容易出现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选用。
选材要敢于表现。
但在实际的作文过程中,许多同学为选材而犯愁,他们大多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调,没什么可写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同学人为的缩小了选材的范围,而把选材的方向圈定在能体现主题积极向上的大事上,他们认为凡作文,必写高尚崇高,一定要写出积极的意义和向上的精神,因而他们的作文总是排斥自我的,排斥心灵的参与和情感的宣泄。
“真情的呼唤”的作文:当老板的爸爸与手下打工妹产生恋情,含辛茹苦的妈妈佯装不知真相而忍辱维持着家庭完全是为了“我”的成长能有一个正常的环境,但终于爱我的爸爸提出了与妈妈离婚的要求,万分悲痛的妈妈在无奈中向爸爸提出一个要求:为了让处在升学重压下的儿子能安心学习,向儿子隐瞒离婚的实情,于是他们瞒着我离了婚,还假装维持着过去的关系,知道事实真相的“我”不忍戳破事实的真相,心底滚动着的是一腔真情的渴望,它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呼唤再拥有一个真正的家!最真的情也许就包裹在你不愿或不敢示人
的事情里。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都装着这样的“感人”、“美丽”和“真实”,只是出于某种顾虑将它深埋于心,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有勇气冲破自己设定的心理防线,勇敢的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作文装上一个秘密,写出一段心事,道出一种苦闷,——我们是可以寻找到浸透情感,足以感人的素材的,从而使作文具有感人的力量。
同样是一篇写家庭生活的作文里,另一个同学叙写的是这样一件事:开租车的妈妈瞒着爸爸为即将升入高中的“我”积攒了一笔钱,但赌钱成癖的爸爸发现并很快输掉了这笔血汗钱,一向逆来顺受的妈妈终于愤怒了,在那个晚上与爸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失去理智的爸爸把妈妈打得遍体鳞伤,并且迁怒于“我”,撕毁了“我”的课本,砸碎了挂在墙上的与妈妈的合影像,一记重重的耳光,疼在脸上,更痛在心上,也粉碎了“我”所有的美好幻想……不必再叙述,沉重的事情道出的是来自心底的痛苦与苦闷,由此产生的渴望和呼唤也当然是发自肺腑的。
作文需要这样勇敢的选材和大胆的表现。
2.把独特的材料筛出来。
我们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个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可写材料。
保证选材的独特性,有个很简单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将你接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两个材料抛弃不用,启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
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
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
这显然落入了选材庸俗的窠臼。
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
这样写就深刻多了。
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
3.把时代的影子照下来。